CN111343546A -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3546A
CN111343546A CN201910211391.4A CN201910211391A CN111343546A CN 111343546 A CN111343546 A CN 111343546A CN 201910211391 A CN201910211391 A CN 201910211391A CN 111343546 A CN111343546 A CN 1113435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closed cavity
cavity
acoustic devic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13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43546B (zh
Inventor
刘春发
徐同雁
张成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343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35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435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35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07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 H04R1/283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a passive diaphragm
    • H04R1/2834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a passive diaphragm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5Arrangements for fixing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e.g. in a box, furni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69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 H04R1/2876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by means of damping material, e.g. as cladding
    • H04R1/288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by means of damping material, e.g. as cladding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69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 H04R1/2884Reduction of undesired resonances, i.e. standing waves within enclosure, or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i.e. of the enclosure itself by means of the enclosure structure, i.e. strengthening or shape of the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12Non-planar diaphragms or c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307/00Details of diaphragms or cone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ir suspension or their manufacture covered by H04R7/00 or H04R31/003,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307/204Material aspects of the outer suspension of loudspeaker diaphrag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学装置,包括:发声单元,发声单元包括振动膜片,振动膜片前侧的声波通过出声口对外辐射;振动膜片后侧形成密闭的密闭腔,密闭腔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容积调节区,其中,至少一个容积调节区为设置在密闭腔内的吸音部,吸音部上设置有多孔性吸音材料,至少一个容积调节区为柔性形变部;密闭腔被间隔部间隔成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第一密闭腔邻接所述振动膜片,第二密闭腔远离所述振动膜片;柔性形变部为间隔部的至少一部分,柔性形变部至少部分柔性形变;吸音材料设置在第一密闭腔和/或第二密闭腔内,吸音材料有效增大密闭腔的等效容积,降低发声装置f0。本发明中的发声装置对低频段的灵敏度具有最佳的改善效果。

Description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声学装置及安装有该声学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传统结构的声学系统(现有技术1)包括封闭箱体和设置在封闭箱体上的发声单元,封闭箱体与发声单元之间形成腔室,由于声学系统中的的腔室的容积限制,声学系统尤其是小型声学系统很难实现能令人满意地再现低音的效果。常规地,为了在声学系统中实现令人满意的低音再现,通常采用两种手段,一种是将吸音材料(例如活性炭、沸石等)设置于声学系统的箱体内,用于吸附或脱附箱体内的气体,起到容积增大进而降低低频谐振频率的效果,另一种是在声学系统的箱体上设置被动辐射器(现有技术2),例如图1所示,其中,10为发声单元,20为声学系统的箱体,30为被动辐射器,发声单元和被动辐射器同时对外辐射声音,利用被动辐射器与箱体在特定频点fp(共振频率点)形成强烈共振的原理,将发声单元和被动辐射器两者的声波连通叠加,对共振频率点fp附近局部灵敏度进行增强(例如,参见专利CN1939086A)。
但是上述两种手段均存在问题,第一种在腔体的尺寸、体积有限时,单一的通过填充吸音材料的方式对低频段灵敏度的改善效果欠佳;第二种采用被动辐射器的方案,在共振频率点fp附近,被动辐射器强烈辐射,发声单元近乎停止,因此可以通过被动辐射器的高灵敏度设计,在fp附近频段实现声学系统的局部灵敏度增强;但在fp以下频段,被动辐射器与发声单元声波相位相反,声波相互抵消,被动辐射器对声学系统灵敏度起负面作用。总言之,被动辐射器只能提升共振点附近频段的灵敏度,不能对全部低频段有所提升。如图2所示,图2是现有技术2与现有技术1在不同频率下响度的测试曲线(SPL曲线)。所以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做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腔体结构,同时结合吸音材料放置在密闭腔体中,能够增大后腔等效容积,降低谐振频率,整体上显著提升低频灵敏度的声学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声学装置,包括发声单元,所述发声单元包括振动膜片,所述声学装置上设置有出声口,所述振动膜片前侧的声波通过所述出声口对外辐射;
所述振动膜片后侧形成密闭的密闭腔,所述密闭腔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容积调节区,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容积调节区为设置在所述密闭腔内的吸音部,所述吸音部上设置有多孔性吸音材料,至少一个所述容积调节区为柔性形变部;
所述密闭腔被间隔部间隔成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所述第一密闭腔邻接所述振动膜片,所述第二密闭腔远离所述振动膜片;所述第二密闭腔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密闭腔的容积;其中,所述柔性形变部为所述间隔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柔性形变部至少部分柔性形变;
当所述振动膜片振动时,所述第一密闭腔的内部声压发生变化,所述间隔部的柔性形变部随第一密闭腔内的声压变化而产生形变,对所述第一密闭腔进行容积大小的柔性调节;所述第二密闭腔将所述柔性形变部在形变时产生的声波封闭在所述第二密闭腔内;
所述吸音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或所述第二密闭腔内,所述吸音材料增大所述密闭腔的等效容积;
用于安装所述声学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或所述第二密闭腔。
优选地,所述多孔性吸音材料由活性炭、沸石、二氧化硅(SiO2)、矾土(Al2O3)、氧化锆(ZrO2)、氧化镁(MgO)、四氧化三铁(Fe3O4)、分子筛、球壳状碳分子及碳纳米管、吸音棉中的任一种或者几种构成。
优选地,所述柔性形变部的全部或局部区域至少采用TPU、TPEE、LCP、PAR、PC、PA、PPA、PEEK、PEI、PEN、PES、PET、PI、PPS、PPSU、PSU、橡胶或硅胶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多孔性吸音材料通过粘合剂形成多个多孔性吸音颗粒。
优选地,所述多孔性吸音颗粒通过透气隔离部件与所述发声单元隔离;其中,所述透气隔离部件为通过粘结、热熔或者注塑固定在所述吸音部外侧的透气网布;或者,所述透气隔离部件包括注塑固定在所述吸音部外侧的一框架,以及与所述框架注塑结合的透气网布;或者,所述透气隔离部件为固定在所述吸音部外侧的一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多孔性吸音材料通过粘结剂形成块状,安装在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或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吸音部设置有一个,分布在所述第一密闭腔或者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或者,
所述吸音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吸音部均分布在所述第一密闭腔/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或者,
所述吸音部设置有多个,其中,部分所述吸音部分布在所述第一密闭腔的腔体内,其他部分所述吸音部分布在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密闭腔/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设置有第一吸音部和第二吸音部,所述第一吸音部和所述第二吸音部平行间隔排列,或者靠接在一起。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分别设有第一吸音部和第二吸音部,所述第一吸音部和所述第二吸音部正对分布或者交错分布或者呈预定距离的间隔分布。
优选地,多个所述吸音部配置的所述多孔性吸音材料的种类不同。
优选地,所述发声单元和所述第一密闭腔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密闭腔设有一个,每个所述第一密闭腔与所述第二密闭腔之间的间隔部上设有所述柔性形变部;其中,
所述第一吸音部包括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一密闭腔的腔体内的多个第一子吸音部,所述第二吸音部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的多个第二子吸音部。
优选地,所述发声单元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密闭腔为一个,所述第二密闭腔为一个或者多个;其中,
所述第一吸音部、所述第二吸音部分别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密闭腔、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的多个第一子吸音部和多个第二子吸音部;或者,
所述第一吸音部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密闭腔的腔体内的多个第一子吸音部,所述第二吸音部包括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的多个第二子吸音部。
优选地,所述发声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发声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发声组件,所述发声单元的振动膜片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密闭腔;
所述声学装置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密闭腔,所述发声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部分形成所述间隔部;所述间隔部的柔性形变部为独立部件,所述柔性形变部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其他部分通过粘接、焊接或热熔方式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柔性形变部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其他部分一体结合;
所述第二壳体为电子设备的壳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具有顶壁、底壁和连接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出声口设于所述顶壁、所述底壁或者所述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发声单元的振动膜片的振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声学装置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所述第二密闭腔的主体沿垂直于所述声学装置厚度方向的水平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发声单元为微型发声单元。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发声装置,该发声装置能够有效降低谐振频率、增大后腔虚拟容积,整体上较大幅度提升产品的低频段灵敏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声学装置。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设备的壳体,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或第二密闭腔。
优选地,所述声学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发声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发声组件,所述发声单元的振动膜片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密闭腔;所述声学装置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发声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中,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密闭腔;
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部分形成所述间隔部;
所述第二壳体为电子设备的壳体。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首先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腔体结构。在本发明的声学装置中,振动膜片后侧的密闭腔通过间隔部间隔成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且间隔部上设有柔性形变部,通过设置柔性形变部,柔性形变部随着声压产生变形,作为容积调节区的构成之一,使得第一密闭腔的容积大小可调,从而增加第一密闭腔等效声顺,有效降低声学装置共振频率,提升低频灵敏度;并通过对发声单元和柔性形变部隔离设计,将柔性形变部的辐射声波封闭于声学装置内部,避免柔性形变部的反相位辐射声波,对发声单元的正向辐射声波造成抵消影响,进而整体上较大幅度提升产品的低频段灵敏度。其次,除上述柔性形变部以外,还在密闭腔体内设置吸音部同时构成另外的容积调节区,吸音部内配置吸音材料,能够进一步的扩大密闭腔的等效容积,使声顺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设置被动辐射器的声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2设置被动辐射器的声学装置与现有技术1传统结构的声学装置在不同频率下响度的测试曲线(SPL曲线)。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声学装置与现有技术1传统结构的声学装置在不同频率下响度的测试曲线(SPL曲线)。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声学装置与现有技术2中设置被动辐射器的声学装置在不同频率下响度的测试曲线(SPL曲线)。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声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声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声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声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声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声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声学装置在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声学装置与现有技术1、现有技术2在不同频率下响度的测试曲线(SPL曲线)。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声学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声单元;11:振动膜片;2:第一壳体;21:第一密闭腔;22:柔性形变部;3:第二壳体;31:第二密闭腔;4:出声口;5:电子设备;6:吸音部;61:第一吸音部;611:第一子吸音部;62:第二吸音部;621:第二子吸音部;7:透气隔离部件;71:多孔性吸音颗粒;72:吸音棉。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一:
如图5所示,一种声学装置,包括发声单元1,其中,本实施例中,发声单元1为微型发声单元,更具体的,发声单元1为微型的动圈式扬声器。发声单元1一般包括外壳和容置固定在外壳中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固定在外壳上的振动膜片11和结合在振动膜片11上的音圈,磁路系统形成有磁间隙,音圈设置于该磁间隙中,音圈通入交流电后在磁场中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振动膜片11振动发声。
在声学装置上设置有出声口4,振动膜片11前侧的声波通过出声口4对外辐射,振动膜片11后侧的声波留置于声学装置内部。振动膜片11与外壳和磁路系统之间形成有腔室,一般在外壳上或者磁路系统上或者两者之间开设有后声孔,振动膜片11后侧的声波会通过该后声孔进入声学装置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发声单元1的振动膜片11的振动方向平行于声学装置的厚度方向,有利于声学装置的薄型化设计。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振动膜片11后侧形成密闭的密闭腔,密闭腔被间隔部间隔成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的吸音材料改善低频段的灵敏度效果不佳以及采用单一的被动辐射器结构时能够改善的频段较为有限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在密闭腔内同时设置有至少两个容积调节区,其中,至少一个容积调节区为设置在密闭腔内的吸音部,吸音部上设置有多孔性吸音材料,至少一个容积调节区为柔性形变部;
其中,柔性形变部为间隔部的至少一部分,柔性形变部至少部分柔性形变,柔性形变部的形变会使得第一密闭腔容积根据声压的变化而产生形变,使得第一密闭腔为柔性腔体,其容积可变;吸音材料设置在第一密闭腔和/或第二密闭腔内,吸音材料增大密闭腔内的等效容积。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吸音部6位于第一密闭腔21的腔体内,多孔性吸音材料为通过粘合剂粘合而成的多孔性吸音颗粒71。
在装配时,为了避免多孔性吸音颗粒71进入发声单元内部,需要在吸音部6的外侧固定透气隔离部件7,具体来说,透气隔离部件7可以由单独的透气网布构成,例如金属网、丝网布等公知的透气的网状材料。透气网布可以通过注塑或者热熔固定在吸音部6的外侧,例如通过热熔的方式与第一壳体2的壳壁固定在一起。另外,透气隔离部件7还可以是一组隔离组件,包括一个注塑在吸音部6的外侧的框架,在该框架上通过粘结胶或者一体注塑的形式结合上述的透气网布。再者,透气隔离部件7还可以是一块硬质隔板,在该隔板上可以开设多个透气孔,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避免多孔性吸音材料进入发声单元的内部,隔板上透气孔的孔径应当小于多孔性吸音颗粒71的最小粒径。
需要说明的时,具体实施时,多孔性吸音材料还可以设置在第二密闭腔31的腔体内,而多孔性吸音材料的种类则可以灵活选择,例如可以由活性炭、沸石、二氧化硅(SiO2)、矾土(Al2O3)、氧化锆(ZrO2)、氧化镁(MgO)、四氧化三铁(Fe3O4)、分子筛、球壳状碳分子及碳纳米管、吸音棉中的任一种或者几种构成。
本实施例中,用于分割密闭腔的间隔部可以至少部分柔性形变,该可以至少部分柔性形变的部分为柔性形变部22,所述第一密闭腔21邻接所述振动膜片11,所述第二密闭腔31远离所述振动膜片11。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二密闭腔31的容积大于第一密闭腔21的容积。
当所述振动膜片11振动时,所述第一密闭腔21的内部声压发生变化,所述间隔部的柔性形变部22随第一密闭腔21内的声压变化而产生形变,对所述第一密闭腔21进行容积大小的柔性调节;所述第二密闭腔31将所述柔性形变部22在形变时产生的声波封闭在所述第二密闭腔31内。
本实施例中,用于安装声学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密闭腔21和/或所述第二密闭腔31。其中,电子设备5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即,第一密闭腔21的腔体壁的部分或全部是由电子设备的壳体构成,或者,第二密闭腔31的腔体壁的部分或全部是由电子设备的壳体构成,或者,第一密闭腔21和第二密闭腔31的腔体壁的部分或全部由电子设备的壳体构成。本发明中,电子设备的壳体兼做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壁,能够充分利用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同时节约一部分腔体壁占用的空间,更加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及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封闭”,可以是物理结构上的全封闭,也可以是相对密闭状态,例如,第一密闭腔,可以包括基于产品使用要求,开设的起到平衡内外气压且对声压快速变化没有显著影响的均压孔23,或者其他开孔结构,也视为密闭腔。又例如第二密闭腔,可以包括与第一密闭腔组合时产生的缝隙等,以及其自身结构的缝隙等,它们能够将柔性形变部产生的声波有效隔离,对发声单元产生的声波没有明显影响,也视为密闭腔。一般情况下,上述开孔或缝隙的总面积不超过20mm2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声学装置包括第一壳体2,所述发声单元1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2上形成发声组件,所述发声单元1的振动膜片11与所述第一壳体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密闭腔21;所述声学装置包括第二壳体3,所述发声组件安装于第二壳体3内,所述第二壳体3与所述第一壳体1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密闭腔31;所述第一壳体2的一部分形成所述间隔部。其中,在第二壳体3内还存在其他零部件的情况下,第二密闭腔31实际上由零部件与第二壳体3和第一壳体2之间的间隙构成。
本实施例中,发声单元1设置在第一壳体2的内部,两者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然后与第二壳体3进行装配。第一壳体2上设有开口,振膜前侧空间与该开口连通,通过该开口将声音辐射到声学装置的出声口4。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结合图13和图14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声学装置安装于手机等电子设备中,且电子设备的壳体兼做声学装置的第二壳体3。电子设备的壳体与内部零部件以及与声学装置的第一壳体2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二密闭腔31,省略了声学装置自身的第二壳体,充分利用了电子设备壳体零部件之间的间隙空间,可以实现第二密闭腔31的最大化设计。
如图11所示,声学装置在工作状态下,当振动膜片11向下振动压缩振动膜片11后侧的容积时,声压会通过第一密闭腔21传递至柔性形变部22,柔性形变部22会朝向第一密闭腔21外侧来扩张形变;反之,当振膜向上振动时,柔性形变部22会向内收缩形变,从而对第一密闭腔21的容积进行调节。其中,柔性形变部22的本体可以为塑料材质或者热塑性弹性体材质,还可以是硅橡胶材质,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多层复合结构,并且,柔性形变部的本体可以是平板状,或者部分凸起或凹陷的结构,例如中心部凸起、边缘部凸起,或者中心部凸起加边缘部凸起相结合的结构。具体的,柔性形变部22的全部或局部区域至少采用TPU、TPEE、LCP、PAR、PC、PA、PPA、PEEK、PEI、PEN、PES、PET、PI、PPS、PPSU、PSU中的至少一种。并且柔性形变部的厚度小于等于0.5mm,厚度太厚,柔性变形部的强度增加、顺性变小,不利于发生形变。
进一步的,为了提升振动效果,还可以在柔性形变部22的本体的中间部位叠加一复合片,该复合片的强度高于本体的强度,可以是金属、塑料、碳纤维或者是其复合结构等等。另外柔性形变部22的本体可以是片状的整体结构,也可以是中间镂空加复合片的结构,柔性形变部22的本体中间镂空结构只保留边缘部的情况下,边缘部可以是平板状或者朝一侧凸起的形状、或者为波浪形。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柔性形变部22与第一壳体2的其他部分一体结合,作为一种具体方案,可以先制作柔性形变部22,然后把柔性形变部22作为嵌件一体注塑成型于壳体的其他部分中。
本实施例中,第一密闭腔21和第二密闭腔31的主体沿声学装置的长和宽构成的水平方向延伸,该水平方向也可以用垂直于声学装置厚度方向的方向来定义。该水平方向一般是指声学装置放于一个水平面时,平行于该水平面的方向,两个腔室沿该水平方向设置,尽量不占用声学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空间,有利于产品的薄型化设计。
第二壳体3具有顶壁、底壁和连接该顶壁和底壁的侧壁,声学装置的出声口4设于顶壁、底壁或者侧壁上。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出声口4设于顶壁上,在第一密闭腔21上设有均压孔。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声学装置中,振动膜片11后侧的密闭腔通过间隔部间隔成第一密闭腔21和第二密闭腔31,且间隔部上设有柔性形变部22,通过设置柔性形变部22,柔性形变部22随着声压产生形变,第一密闭腔21的容积大小可调,从而增加第一密闭腔21等效声顺,有效降低声学装置共振频率,提升低频灵敏度;通过第二密闭腔31来隔绝柔性形变部22形变过程中产生的声音辐射,将柔性形变部22的辐射声波封闭于声学装置内部,避免柔性形变部22的反相位辐射声波,对发声单元1的正向辐射声波造成抵消影响,进而整体上较大幅度提升产品的低频段灵敏度。
并且,本实施例中第二密闭腔31的容积大于第一密闭腔21的容积,可以使柔性形变部22的变形更加容易,更加有利于增加第一密闭腔21等效声顺,有效降低声学装置共振频率,提升低频灵敏度。
现有技术1中,声学装置的顺性由发声单元和箱体内封闭腔的顺性并联而成,现有技术1的fs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000636400000111
其中,fs:声学装置的共振频率;Cas:发声单元的等效声顺;Cab:箱体内空气的等效声顺;Mac:发声单元的振动系统等效声质量。
现有技术1和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图2是现有技术2设置被动辐射器的声学装置与现有技术1传统结构的声学装置在不同频率下响度的测试曲线(SPL曲线),图3是本实施例的声学装置与现有技术1的声学装置在不同频率下响度的测试曲线(SPL曲线),发声单元因为又并联一个被动辐射器/柔性形变部22的顺性导致最终的等效顺性增大,从而F0降低。
现有技术2和本实施例的fs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000636400000112
其中,fs:声学装置的共振频率;Cas:发声单元的等效声顺;Cab:第一密闭腔内空气的等效声顺;Mac:发声单元的振动系统等效声质量;Cap:被动辐射器/柔性形变部的等效声顺。
并且,现有技术2中,发声单元和被动辐射器同时对外辐射,在共振点fp以下频率两者声波相位相反,声压相互抵消,被动辐射器对声学系统灵敏度起负面作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图4是本实施例的声学装置与现有技术2的设置被动辐射器的声学装置在不同频率下响度的测试曲线(SPL曲线)。通过设置封闭的第二密闭腔31,第二密闭腔31将声学装置振膜膜片后侧产生的声波留置在声学装置的内部,具体是通过第二密闭腔31将柔性形变部22产生的声压隔离,避免柔性形变部22形变产生的反相位辐射声波,对发声单元的正向辐射声波造成抵消影响,进而整体上较大幅度的提升产品的低频段灵敏度。
另外,结合图12所示,图12为本实施例是相较现有技术1,在声学装置中添加吸音材料、添加被动辐射器以及柔性腔体内加吸音材料三种结构在不同频率下响度的测试曲线(SPL曲线),从对比曲线中明显可见,当只有吸音材料时,对低频段灵敏度的改善效果并不理想,当声学装置的体积和尺寸非常有限的时候,单独通过添加吸音材料对声学装置的低频段的灵敏度提升非常有限;当只添加被动辐射器时,其能够改善的频段范围相比而言局限性较强;在fp附近频段实现声学系统的局部灵敏度增强;但在fp以下频段,被动辐射器与发声单元声波相位相反,声波相互抵消,被动辐射器对声学系统灵敏度起负面作用。而当本实施例中同时设置两种扩容区,并对柔性形变部产生的反相位声波封闭隔离时,其对低频段灵敏度的改善效果为最佳。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吸音部6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吸音部61和第二吸音部62,第一吸音部61和第二吸音部62平行间隔排列。并且,多孔性吸音材料通过粘结剂形成块状,安装在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或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具体采用吸音棉72。吸音棉72通过粘结胶固定在两个吸音部;该吸音棉72的体积所限定的区域即为两个吸音部所在的区域。图6示出的结构中,其中一块吸音棉72贴附在发声单元1的底部,而另一块吸音棉72则远离发声单元1,位于第一密闭腔21的边缘位置,但实际实施时,并不限制多块吸音棉的具体排布方式,除平行间隔排布以外,还可以靠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施过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吸音部还可以设置在第二密闭腔31的腔体内,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三:
如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吸音部6具体是位于第二密闭腔31的腔体内,而多孔性吸音颗粒71相对应也配置在第二密闭腔31的腔体内部。在实施时,由于第二密闭腔31的容积优选大于第一密闭腔21的容积,将多孔性吸音材料设置在第二密闭腔31的腔体内,可以填充更多的颗粒,吸音效果更好,低频段的灵敏度得到更大的改善。
实施例四: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二密闭腔31的腔体内的多孔性吸音材料为吸音棉72,吸音棉72由于可以通过粘结胶直接与第二壳体3的壳壁粘结固定,并且吸音棉72本身可以通过裁切等形式很简便的成型出不同的大小、体积以及形状,因此其与第二密闭腔的装配更为容易。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发声单元1和第一密闭腔21一一对应设有多个,第二密闭腔31设有一个,每个所述第一密闭腔21与共同的一个第二密闭腔31之间的间隔部上设有柔性形变部。具体的,如图9所示,声学装置包括两个发声单元1,同时分别对应设计有两个第一密闭腔21,第二密闭腔22为一个,两个第一密闭腔21分别与第二密闭腔之间设有间隔部,并在间隔部上分别设计有柔性形变部22。这种设计可以便于实现需要多个发声单元1的声学装置或系统的情况下的应用,如立体声或阵列形式的设计要求。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密闭腔也可以为其它数量,共同与一个第二密闭腔形成密闭腔。
在这种结构中,第一吸音部61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密闭腔21的腔体内的两个第一子吸音部611,第二吸音部62包括间隔设置在第二密闭腔31的腔体内的两个第二子吸音部621第一吸音部61和第二吸音部62的四个子吸音部之间,两两可以正对分布或者交错分布或者呈预定距离的间隔分布。在本图中示出的为交错式排布。
另外,由于在本实施例中配置了多个子吸音部,因此在吸音材料种类的选择上也必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可以采用不同的种类结合起来实现对低频段灵敏度的改善。更为具体地,在两个第一子吸音部61内配置吸音棉72,可以直接将吸音棉72贴附在发声单元1的底部,在两个第二子吸音部62内配置多孔性吸音颗粒71,吸音棉便于成型及装配,多孔性吸音颗粒71的吸附性能更优。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发声单元1为多个,且多个发声单元对应于同一个第一密闭腔21,本实施例具体设有两个发声单元1,第二密闭腔31为一个,第一密闭腔21和第二密闭腔31之间设置有柔性形变部22,此时,第一吸音部61、第二吸音部62可分别包括间隔设置在第一密闭腔21、第二密闭腔31的腔体内的多个第一子吸音部611和多个第二子吸音部621;本实施过程也可以进一步改进,如第二密闭腔31也可以为多个,第一密闭腔21为一个。此时,第一吸音部61可以包括间隔设置在第一密闭腔21的腔体内的多个第一子吸音部611,第二吸音部62可以包括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二密闭腔31的腔体内的多个第二子吸音部621,以上不同的变形皆可以实现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六: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声学装置上设置有出声通道,出声通道对应出声口4设计,振动膜片11前侧的声波通过出声通道辐射到出声口4。这种设计更为符合部分终端产品的设计要求,不会占用手机等面板的空间,利于全面屏等设计,同时避免其它部件对其的遮挡和干扰。
具体的,如图10所示,发声单元1安装在第一壳体2内,出声通道也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出声通道设于第二壳体3上,发声组件与出声通道对接;或者,出声通道单独设置,出声通道分别与出声口4和发声组件对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音部6位于第一密闭腔21的腔体内,且内部填充多孔性吸音颗粒71。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中,只要是在密闭腔的腔体内设置至少两个容积调节区,其中至少一个为吸音部6,在吸音部6内配置吸音材料,至少另一个为柔性形变部22,即可实现较佳的低频段灵敏度。而吸音部6设置的具体位置、个数以及多个时的排布形式等均不用于限定本方案。另外,多孔性吸音材料可以将密闭腔的腔体全部填充,也可以如上述实施例所示出的部分填充,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
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电子设备上安装有声学装置,电子设备5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
电子设备5具体包括电子设备的壳体,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形成声学装置的第一密闭腔21和/或第二密闭腔31。即,第一密闭腔21的腔体壁的部分或全部是由电子设备的壳体构成,或者,第二密闭腔31的腔体壁的部分或全部是由电子设备的壳体构成,或者,第一密闭腔21和第二密闭腔31的腔体壁的部分或全部由电子设备的壳体构成。本发明中,电子设备的壳体兼做第一密闭腔21和/第二密闭腔31的腔体壁,能够充分利用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同时节约一部分腔体壁占用的空间,更加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设计。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声学装置包括第一壳体2,所述发声单元1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2上形成发声组件,所述发声单元1的振动膜片11与所述第一壳体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密闭腔21,其中,间隔部是第一壳体2的一部分,间隔部上设有柔性形变部22;所述声学装置还包括第二壳体3,所述发声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3中,所述第二壳体3与所述第一壳体1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密闭腔31。其中,所述第二壳体3为电子设备的壳体。实际上,电子设备壳体与内部零部件以及与声学装置的第一壳体2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二密闭腔31,电子设备的壳体兼做声学装置的第二壳体3,省略了声学装置自身的第二壳体,充分利用了电子设备壳体零部件之间的间隙空间,可以实现第二密闭腔31的最大化设计,有利于电子设备薄型化设计。
以上,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0)

1.一种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声单元,所述发声单元包括振动膜片,所述声学装置上设置有出声口,所述振动膜片前侧的声波通过所述出声口对外辐射;
所述振动膜片后侧形成密闭的密闭腔,所述密闭腔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容积调节区,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容积调节区为设置在所述密闭腔内的吸音部,所述吸音部上设置有多孔性吸音材料;至少一个所述容积调节区为柔性形变部;
所述密闭腔被间隔部间隔成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所述第一密闭腔邻接所述振动膜片,所述第二密闭腔远离所述振动膜片;所述第二密闭腔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密闭腔的容积;其中,所述柔性形变部为所述间隔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柔性形变部至少部分柔性形变;
当所述振动膜片振动时,所述第一密闭腔的内部声压发生变化,所述间隔部的柔性形变部随第一密闭腔内的声压变化而产生形变,对所述第一密闭腔进行容积大小的柔性调节;所述第二密闭腔将所述柔性形变部在形变时产生的声波封闭在所述第二密闭腔内;
所述吸音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或所述第二密闭腔内,所述吸音材料增大所述密闭腔的等效容积;
用于安装所述声学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或所述第二密闭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性吸音材料由活性炭、沸石、二氧化硅(SiO2)、矾土(Al2O3)、氧化锆(ZrO2)、氧化镁(MgO)、四氧化三铁(Fe3O4)、分子筛、球壳状碳分子及碳纳米管、吸音棉中的任一种或者几种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形变部的全部或局部区域至少采用TPU、TPEE、LCP、PAR、PC、PA、PPA、PEEK、PEI、PEN、PES、PET、PI、PPS、PPSU、PSU、橡胶或硅胶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性吸音材料通过粘合剂形成多个多孔性吸音颗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性吸音颗粒通过透气隔离部件与所述发声单元隔离;其中,
所述透气隔离部件为通过粘结、热熔或者注塑固定在所述吸音部外侧的透气网布;或者,所述透气隔离部件包括注塑固定在所述吸音部外侧的一框架,以及与所述框架注塑结合的透气网布;或者,所述透气隔离部件为固定在所述吸音部外侧的一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性吸音材料通过粘结剂形成块状,安装在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或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音部设置有一个,分布在所述第一密闭腔或者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或者,
所述吸音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吸音部均分布在所述第一密闭腔/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或者,
所述吸音部设置有多个,其中,部分所述吸音部分布在所述第一密闭腔的腔体内,其他部分所述吸音部分布在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密闭腔/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设置有第一吸音部和第二吸音部,所述第一吸音部和所述第二吸音部平行间隔排列,或者靠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分别设有第一吸音部和第二吸音部,所述第一吸音部和所述第二吸音部正对分布或者交错分布或者呈预定距离的间隔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吸音部配置的所述多孔性吸音材料的种类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声单元和所述第一密闭腔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密闭腔设有一个,每个所述第一密闭腔与所述第二密闭腔之间的间隔部上设有所述柔性形变部;其中,
所述第一吸音部包括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一密闭腔的腔体内的多个第一子吸音部,所述第二吸音部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的多个第二子吸音部。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声单元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密闭腔为一个,所述第二密闭腔为一个或者多个;其中,
所述第一吸音部、所述第二吸音部分别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密闭腔、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的多个第一子吸音部和多个第二子吸音部;或者,
所述第一吸音部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密闭腔的腔体内的多个第一子吸音部,所述第二吸音部包括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的多个第二子吸音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声学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发声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发声组件,所述发声单元的振动膜片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密闭腔;
所述声学装置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密闭腔,所述发声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部分形成所述间隔部;所述间隔部的柔性形变部为独立部件,所述柔性形变部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其他部分通过粘接、焊接或热熔方式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柔性形变部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其他部分一体结合;
所述第二壳体为电子设备的壳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具有顶壁、底壁和连接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出声口设于所述顶壁、所述底壁或者所述侧壁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声单元的振动膜片的振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声学装置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所述第二密闭腔的主体沿垂直于所述声学装置厚度方向的水平方向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声单元为微型发声单元。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声学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设备的壳体,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或第二密闭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声学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发声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发声组件,所述发声单元的振动膜片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密闭腔;所述声学装置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发声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中,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密闭腔;
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部分形成所述间隔部;
所述第二壳体为电子设备的壳体。
CN201910211391.4A 2018-12-19 2019-03-20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3435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601080 2018-12-19
CN201811560108 2018-1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3546A true CN111343546A (zh) 2020-06-26
CN111343546B CN111343546B (zh) 2023-01-20

Family

ID=71102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1391.4A Active CN111343546B (zh) 2018-12-19 2019-03-20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37939A1 (zh)
KR (1) KR102575197B1 (zh)
CN (1) CN111343546B (zh)
WO (1) WO202012570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5089A (zh) * 2020-08-31 2022-03-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04203A1 (en) * 2021-06-07 2024-01-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peaker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8084A (ja) * 1991-12-19 1993-07-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CN101217829A (zh) * 2007-01-04 2008-07-09 峻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式音源输出装置
JP2010178323A (ja) * 2009-02-01 2010-08-12 Junichi Kakumoto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CN102045616A (zh) * 2009-10-22 2011-05-04 胡赓白 能提升低频声音效果的播音装置
CN203984671U (zh) * 2014-07-24 2014-12-0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US20160219362A1 (en) * 2015-01-26 2016-07-28 Bose Corporation Acoustic device having active drivers mounted to a passive radiator diaphragm
CN206620288U (zh) * 2017-02-20 2017-11-0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模组
CN107613415A (zh) * 2017-08-02 2018-01-19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N206948596U (zh) * 2017-03-31 2018-01-30 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扬声器模组
CN207382566U (zh) * 2017-10-23 2018-05-18 上海润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N108235198A (zh) * 2018-02-24 2018-06-2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8430014A (zh) * 2018-02-11 2018-08-21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N109874094A (zh) * 2018-12-18 2019-06-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60015505B1 (ko) * 1993-06-05 1996-1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텔레비젼 수상기의 스피커 후면음 간섭 차단장치
JP3466334B2 (ja) * 1995-07-14 2003-11-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スピーカ装置
WO2006104103A1 (ja) * 2005-03-28 2006-10-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スピーカ装置
CN101151417B (zh) * 2005-03-30 2011-05-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吸音结构体
JP4847786B2 (ja) * 2005-05-09 2011-12-28 厚 山田 スピーカーシステム
CN101416528B (zh) * 2006-04-03 2012-10-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扬声器系统
WO2008152783A1 (ja) * 2007-06-12 2008-12-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US8290179B2 (en) * 2008-08-21 2012-10-16 Apple Inc. Multiple-use acoustic port
CN102026075B (zh) * 2010-12-21 2014-06-04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振动扬声器
CN104202703B (zh) * 2014-09-01 2017-11-2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US9615165B2 (en) * 2015-08-07 2017-04-04 Sound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Co., Ltd. Loudspeaker device having foam insert to improve gas distribution in sound adsorber material
CN108235195A (zh) * 2018-01-05 2018-06-29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8084A (ja) * 1991-12-19 1993-07-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CN101217829A (zh) * 2007-01-04 2008-07-09 峻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式音源输出装置
JP2010178323A (ja) * 2009-02-01 2010-08-12 Junichi Kakumoto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CN102045616A (zh) * 2009-10-22 2011-05-04 胡赓白 能提升低频声音效果的播音装置
CN203984671U (zh) * 2014-07-24 2014-12-0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US20160219362A1 (en) * 2015-01-26 2016-07-28 Bose Corporation Acoustic device having active drivers mounted to a passive radiator diaphragm
CN206620288U (zh) * 2017-02-20 2017-11-07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模组
CN206948596U (zh) * 2017-03-31 2018-01-30 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组件及应用该组件的扬声器模组
CN107613415A (zh) * 2017-08-02 2018-01-19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N207382566U (zh) * 2017-10-23 2018-05-18 上海润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N108430014A (zh) * 2018-02-11 2018-08-21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N108235198A (zh) * 2018-02-24 2018-06-2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874094A (zh) * 2018-12-18 2019-06-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5089A (zh) * 2020-08-31 2022-03-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37939A1 (en) 2022-10-20
KR102575197B1 (ko) 2023-09-06
WO2020125703A1 (zh) 2020-06-25
CN111343546B (zh) 2023-01-20
KR20210103527A (ko) 2021-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3215B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327995A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839194B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8214280A1 (zh)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218939B (zh)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446139B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220608A (zh) 扬声器模组
CN111343546B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5116000A1 (en) Acoustic structure with passive diaphragm
WO2019119943A1 (zh) 一种吸音颗粒的封装结构及扬声器模组
CN110708642B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381285U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662134B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298035U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84816B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9824004U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031485A1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9949409U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9949410U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088212A1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0125618A1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0125619A1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6531777U (zh) 扬声器单体、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