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1421B - 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1421B
CN111341421B CN202010118153.1A CN202010118153A CN111341421B CN 111341421 B CN111341421 B CN 111341421B CN 202010118153 A CN202010118153 A CN 202010118153A CN 111341421 B CN111341421 B CN 1113414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normal
diagnosed
medical recor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81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41421A (zh
Inventor
彭钢
符承刚
何卫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libeur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libeur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libeur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libeur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181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414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41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1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41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14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3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 G16H3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for handling medical images, e.g. DICOM, HL7 or PA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04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hysiological signal transmitted
    • A61B5/0008Temperature sign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61B5/0022Monitoring a patient using a global network, e.g. telephone networks, intern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1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parts ; Diagnostic temperature sensing, e.g. for malignant or inflamed tissu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1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a third party or a trusted auth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及系统,智能体温计获取并将正常人体视频、正常体温数据和第一用户账号通过5G网络上传至服务端进行存储;在用户进行诊断时,授权医生来获取自己的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检查数据,使得医生端接收并显示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检查数据,根据正常人体视频、正常检查数据和实时获取第一用户的第一待诊检查数据来得到第一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本发明能使得医生能更好的了解用户的身体变化,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健康诊断结果,使得用户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中,新的服务和应用层出不穷。移动数据流量的暴涨将给网络带来严峻的挑战。首先,如果按照当前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容量难以支持千倍流量的增长,网络能耗和比特成本难以承受;其次,流量增长必然带来对频谱的进一步需求,而移动通信频谱稀缺,可用频谱呈大跨度、碎片化分布,难以实现频谱的高效使用;此外,要提升网络容量,必须智能高效利用网络资源,例如针对业务和用户的个性进行智能优化,但这方面的能力不足;最后,未来网络必然是一个多网并存的异构移动网络,要提升网络容量,必须解决高效管理各个网络,简化互操作,增强用户体验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挑战,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流量需求,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各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性,作为民生行业之一的医疗行业,如何更好的应用5G技术来达到更好更快的医疗效果,成为当下医疗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及系统,基于5G通信技术的高数据速率和智能体温计的人体信息采集,使得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更加准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包括步骤:
S1、智能体温计与用户端进行无线通信,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第一用户账号,扫描第一用户在身体正常时的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体温数据,将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和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通过5G网络上传至服务端,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包括用户按照指示进行特写部位的展示;
S2、服务端存储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体温数据至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的正常检查数据下;
S3、用户端获取医生端上所登录的医护人员账号所发送的正常数据授权请求,返回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用户授权凭证;
S4、医生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生成并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正常数据查看请求;
S5、服务端接收并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在验证合法后,通过5G网络向所述医生端传输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检查数据;
S6、医生端接收并显示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根据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和实时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待诊检查数据来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面前或是通过所述5G网络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进行视频通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系统,包括智能体温计、服务端、用户端以及医生端,所述智能体温计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一计算机程序,所述服务端包括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二计算机程序,所述用户端包括第三存储器、第三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三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三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三计算机程序,所述医生端包括第四存储器、第四处理器及存储在第四存储器上并可在第四处理器上运行的第四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1、与用户端进行无线通信,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第一用户账号,扫描第一用户在身体正常时的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体温数据,将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和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通过5G网络上传至服务端,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包括用户按照指示进行特写部位的展示;
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2、存储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体温数据至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的正常检查数据下;
S5、接收并验证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在验证合法后,通过5G网络向所述医生端传输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检查数据;
所述第三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三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3、获取医生端上所登录的医护人员账号所发送的正常数据授权请求,返回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用户授权凭证;
所述第四处理器执行所述第四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4、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生成并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正常数据查看请求;
S6、接收并显示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根据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和实时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待诊检查数据来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面前或是通过所述5G网络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进行视频通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及系统智能体温计用于采集用户的正常生理状态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体温数据,并通过5G网络的高数据速率将所获取的正常生理信息上传至服务端进行存储;医生端在为该用户进行诊断时,基于面对面或是视频通信所得到的实时人体信息以及通过该用户授权所获得的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检查数据,使得医生能更好的了解用户的身体变化,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健康诊断结果,使得用户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系统;2、智能体温计;3、第一处理器;4、第一存储器;5、服务端;6、第二处理器;7、第二存储器;8、用户端;9、第三处理器;10、第三存储器;11、用户端;12、第四处理器;13、第四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包括步骤:
S1、智能体温计与用户端进行无线通信,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第一用户账号,扫描第一用户在身体正常时的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体温数据,将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和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通过5G网络上传至服务端,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包括用户按照指示进行特写部位的展示;
S2、服务端存储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体温数据至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的正常检查数据下;
S3、用户端获取医生端上所登录的医护人员账号所发送的正常数据授权请求,返回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用户授权凭证;
S4、医生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生成并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正常数据查看请求;
S5、服务端接收并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在验证合法后,通过5G网络向所述医生端传输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检查数据;
S6、医生端接收并显示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根据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和实时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待诊检查数据来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面前或是通过所述5G网络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进行视频通信。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智能体温计用于采集用户的正常生理状态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体温数据,并通过5G网络的高数据速率将所获取的正常生理信息上传至服务端进行存储;医生端在为该用户进行诊断时,基于面对面或是视频通信所得到的实时人体信息以及通过该用户授权所获得的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检查数据,使得医生能更好的了解用户的身体变化,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健康诊断结果,使得用户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包括正常体温数值、正常环境温度数值以及正常测量时间,所述正常测量时间至少包括早上、中午和晚上三个时间点;
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端存储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体温数据至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并根据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建立所述第一用户账号所对应的正常体温模型,所述正常体温模型用于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数值和不同的测量时间下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正常体温数值,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的正常检查数据下;
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医生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生成并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以及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待诊检查数据的正常数据查看请求,所述第一待诊检查数据包括第一待诊实时体温数据;
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端接收并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在验证合法后,服务端获取第一待诊实时体温数据的第一待诊体温数值、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将所述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放入至所述第一用户的正常体温模型,以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下的第一待诊正常体温数值,将所述第一待诊体温数值与所述第一待诊正常体温数值进行相减以得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
服务端通过5G网络向所述医生端传输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以及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
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医生端接收并显示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和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根据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和所述第一待诊检查数据来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面前或是通过所述5G网络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进行视频通信。
从上述描述可知,智能体温计用于收集用户在正常情况下的正常体温数据,并将正常体温数据的环境温度和测试时间一并记录,从而建立每个用户的正常体温模型,使得用户在就医诊断时的病历信息中所测量的体温数据有一个更加准确的正常体温数值进行参考,从而得到每个用户在每一份就诊时的真实体温变化,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健康诊断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的所述第一待诊检查数据还包括第一待诊人体视频;
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端接收并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在验证合法后,服务端获取第一待诊实时体温数据的第一待诊体温数值、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将所述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放入至所述第一用户的正常体温模型,以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下的第一待诊正常体温数值,将所述第一待诊体温数值与所述第一待诊正常体温数值进行相减以得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
服务端获取所述第一待诊人体视频和所述第一用户的正常人体视频,从所述第一待诊人体视频中截取清晰的第一用户人体图像和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从所述第一用户的正常人体视频中截取清晰的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
服务端对比同一特写部位的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和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以得到所述特写部位的第一用户部位异常信息,将所述第一用户人体图像、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以及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异常信息按照对应的特写部位进行关联,得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中的所述第一用户人体图像上的每一个所述特写部位上分别标识有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以及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异常信息;
服务端通过5G网络向所述医生端传输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和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
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医生端接收并显示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和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根据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和所述第一待诊检查数据来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面前或是通过所述5G网络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进行视频通信。
从上述描述可知,用户在录制正常人体视频时,对特写部位进行展示,这些展示的特写部位是根据医疗专家对现有的常见疾病所需要查看的部位进行制定,从而保存在正常身体状态下特写部位的状态,通过对比用户在就诊时和正常身体状态下在这些特写部位的异常表现,以帮助医生做出更加准确的健康诊断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服务端还存储有每一个用户账号信息所对应的病历具体信息;
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医生端将第二用户的第二待诊检查信息发送至服务端,所述第二待诊检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待诊体温数据;
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二待诊检查信息遍历数据库,以得到病历检查信息与所述第二待诊检查信息的综合相似程度超过预设阈值且病历查看状态为公开的相似病历简要信息,返回所述相似病历简要信息以及所述病历检查信息中每一项检查项目与所述第二待诊检查信息中所对应的每一项检查项目之间的项目相似程度至所述医生端,所述相似病历简要信息按照所述综合相似程度的高低依次排列;
医生端获取当前登录的医护人员账号从所述相似病历简要信息中所选取的第一病历简要信息,向登录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用户端发送病历授权请求;
用户端获取所述病历授权请求,返回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用户授权凭证;
医生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生成并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和所述医护人员身份信息的第一病历查看请求;
服务端接收所述第一病历查看请求,验证所述医护人员身份信息是否具有查看第一病历具体信息的权限以及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若具有权限且验证合法,则自动遍历数据库以获取隐藏用户隐私信息的第一病历具体信息,将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通过5G网络发送至医生端;
医生端接收并显示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来得到所述第二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
从上述描述可知,医生端在对第二用户进行健康诊断时,通过在服务端的数据库查询到症状相似的第一用户,在得到第一用户的授权之后,将第一用户相似的第一病历具体信息发送给医生端,使得医生端根据相似病历信息更加快速准确的做出健康诊断结果,从而实现在病历智能共享的情况下以帮助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用户授权所述医生端使用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的第一预设分配系数向所述第一用户账号支付病历查看费用,并建立起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用户授权凭证和所述第二用户账号的第二用户授权凭证的第一第二互信关系,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为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具有查看所述第二用户账号下病历查看状态为公开的病历具体信息的权限以及所述第二用户凭证具有查看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病历查看状态为公开的病历具体信息的权限;
服务端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账号或所述第二用户账号所发送的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的终止请求,则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账号查看所述第二用户账号的病历具体信息的第一查看次数N1和所述第二用户账号查看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病历具体信息的第二查看次数N2之间的次数差值n,若所述N1>所述N2,则将所述n个的第一用户病历查看凭证分发给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后取消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若所述N1<所述N2,则将所述N个的第二用户病历查看凭证分发给所述第一用户账号后取消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若所述N1=所述N2,则直接取消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
从上述描述可知,一方面,给提供病历共享的用户给予一定的奖励,使得用户更加愿意按照服务端的要求进行正常身体状态的视频采集和体温采集,从而使得用户的正常体温模型更加合理准确以及用户更加愿意共享自己的病历;另一方面,给提供病历共享的用户给予同样查看对方病历的权限,建立双方的互信关系,在该用户后续诊断过程中,基于自己病历的共享情况,可以直接使用多个用户的病历信息,由于服务端是选取症状较为相似的用户进行共享,建立互信关系的其他用户的病历信息也比较有可能成为该用户的相似病历信息,从而帮助用户进行健康诊断,达到互惠互利的共享效果,从而在双方用户受益的同时,医生也能提供更加快速准确的健康诊断结果,以使得待诊患者能得到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
请参照图2,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系统,包括智能体温计、服务端、用户端以及医生端,所述智能体温计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一计算机程序,所述服务端包括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二计算机程序,所述用户端包括第三存储器、第三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三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三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三计算机程序,所述医生端包括第四存储器、第四处理器及存储在第四存储器上并可在第四处理器上运行的第四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1、与用户端进行无线通信,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第一用户账号,扫描第一用户在身体正常时的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体温数据,将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和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通过5G网络上传至服务端,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包括用户按照指示进行特写部位的展示;
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2、存储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体温数据至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的正常检查数据下;
S5、接收并验证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在验证合法后,通过5G网络向所述医生端传输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检查数据;
所述第三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三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3、获取医生端上所登录的医护人员账号所发送的正常数据授权请求,返回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用户授权凭证;
所述第四处理器执行所述第四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4、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生成并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正常数据查看请求;
S6、接收并显示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根据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和实时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待诊检查数据来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面前或是通过所述5G网络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进行视频通信。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智能体温计用于采集用户的正常生理状态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体温数据,并通过5G网络的高数据速率将所获取的正常生理信息上传至服务端进行存储;医生端在为该用户进行诊断时,基于面对面或是视频通信所得到的实时人体信息以及通过该用户授权所获得的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检查数据,使得医生能更好的了解用户的身体变化,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健康诊断结果,使得用户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的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具体包括正常体温数值、正常环境温度数值以及正常测量时间,所述正常测量时间至少包括早上、中午和晚上三个时间点;
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的所述步骤S2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存储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体温数据至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并根据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建立所述第一用户账号所对应的正常体温模型,所述正常体温模型用于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数值和不同的测量时间下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正常体温数值,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的正常检查数据下;
所述第四处理器执行所述第四计算机程序的所述步骤S4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生成并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以及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待诊检查数据的正常数据查看请求,所述第一待诊检查数据包括第一待诊实时体温数据;
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的所述步骤S5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并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在验证合法后,获取第一待诊实时体温数据的第一待诊体温数值、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将所述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放入至所述第一用户的正常体温模型,以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下的第一待诊正常体温数值,将所述第一待诊体温数值与所述第一待诊正常体温数值进行相减以得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
通过5G网络向所述医生端传输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以及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
所述第四处理器执行所述第四计算机程序的所述步骤S6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医生端接收并显示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和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根据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和所述第一待诊检查数据来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面前或是通过所述5G网络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进行视频通信。
从上述描述可知,智能体温计用于收集用户在正常情况下的正常体温数据,并将正常体温数据的环境温度和测试时间一并记录,从而建立每个用户的正常体温模型,使得用户在就医诊断时的病历信息中所测量的体温数据有一个更加准确的正常体温数值进行参考,从而得到每个用户在每一份就诊时的真实体温变化,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健康诊断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处理器执行所述第四计算机程序的所述步骤S4中的所述第一待诊检查数据还包括第一待诊人体视频;
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的所述步骤S5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并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在验证合法后,获取第一待诊实时体温数据的第一待诊体温数值、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将所述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放入至所述第一用户的正常体温模型,以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下的第一待诊正常体温数值,将所述第一待诊体温数值与所述第一待诊正常体温数值进行相减以得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
获取所述第一待诊人体视频和所述第一用户的正常人体视频,从所述第一待诊人体视频中截取清晰的第一用户人体图像和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从所述第一用户的正常人体视频中截取清晰的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
对比同一特写部位的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和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以得到所述特写部位的第一用户部位异常信息,将所述第一用户人体图像、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以及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异常信息按照对应的特写部位进行关联,得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中的所述第一用户人体图像上的每一个所述特写部位上分别标识有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以及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异常信息;
通过5G网络向所述医生端传输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和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
所述第四处理器执行所述第四计算机程序的所述步骤S6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医生端接收并显示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和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根据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和所述第一待诊检查数据来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面前或是通过所述5G网络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进行视频通信。
从上述描述可知,用户在录制正常人体视频时,对特写部位进行展示,这些展示的特写部位是根据医疗专家对现有的常见疾病所需要查看的部位进行制定,从而保存在正常身体状态下特写部位的状态,通过对比用户在就诊时和正常身体状态下在这些特写部位的异常表现,以帮助医生做出更加准确的健康诊断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的所述步骤S2中还存储有每一个用户账号信息所对应的病历具体信息;
在所述步骤S2之后,所述第四处理器执行所述第四计算机程序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二用户的第二待诊检查信息发送至服务端,所述第二待诊检查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待诊体温数据;
获取当前登录的医护人员账号从相似病历简要信息中所选取的第一病历简要信息,向登录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用户端发送病历授权请求;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生成并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和所述医护人员身份信息的第一病历查看请求;
接收并显示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来得到所述第二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
在所述步骤S2之后,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二待诊检查信息遍历数据库,以得到病历检查信息与所述第二待诊检查信息的综合相似程度超过预设阈值且病历查看状态为公开的相似病历简要信息,返回所述相似病历简要信息以及所述病历检查信息中每一项检查项目与所述第二待诊检查信息中所对应的每一项检查项目之间的项目相似程度至所述医生端,所述相似病历简要信息按照所述综合相似程度的高低依次排列;
接收所述第一病历查看请求,验证所述医护人员身份信息是否具有查看第一病历具体信息的权限以及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若具有权限且验证合法,则自动遍历数据库以获取隐藏用户隐私信息的第一病历具体信息,将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通过5G网络发送至医生端;
在所述步骤S2之后,所述第三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三计算机程序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病历授权请求,返回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用户授权凭证。
从上述描述可知,医生端在对第二用户进行健康诊断时,通过在服务端的数据库查询到症状相似的第一用户,在得到第一用户的授权之后,将第一用户相似的第一病历具体信息发送给医生端,使得医生端根据相似病历信息更加快速准确的做出健康诊断结果,从而实现在病历智能共享的情况下以帮助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用户授权所述医生端使用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后,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的第一预设分配系数向所述第一用户账号支付病历查看费用,并建立起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用户授权凭证和所述第二用户账号的第二用户授权凭证的第一第二互信关系,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为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具有查看所述第二用户账号下病历查看状态为公开的病历具体信息的权限以及所述第二用户凭证具有查看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病历查看状态为公开的病历具体信息的权限;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账号或所述第二用户账号所发送的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的终止请求,则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账号查看所述第二用户账号的病历具体信息的第一查看次数N1和所述第二用户账号查看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病历具体信息的第二查看次数N2之间的次数差值n,若所述N1>所述N2,则将所述n个的第一用户病历查看凭证分发给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后取消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若所述N1<所述N2,则将所述N个的第二用户病历查看凭证分发给所述第一用户账号后取消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若所述N1=所述N2,则直接取消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
从上述描述可知,一方面,给提供病历共享的用户给予一定的奖励,使得用户更加愿意按照服务端的要求进行正常身体状态的视频采集和体温采集,从而使得用户的正常体温模型更加合理准确以及用户更加愿意共享自己的病历;另一方面,给提供病历共享的用户给予同样查看对方病历的权限,建立双方的互信关系,在该用户后续诊断过程中,基于自己病历的共享情况,可以直接使用多个用户的病历信息,由于服务端是选取症状较为相似的用户进行共享,建立互信关系的其他用户的病历信息也比较有可能成为该用户的相似病历信息,从而帮助用户进行健康诊断,达到互惠互利的共享效果,从而在双方用户受益的同时,医生也能提供更加快速准确的健康诊断结果,以使得待诊患者能得到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
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包括步骤:
S1、智能体温计与用户端进行无线通信,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第一用户账号,扫描第一用户在身体正常时的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体温数据,将正常人体视频、正常体温数据和第一用户账号通过5G网络上传至服务端,正常人体视频包括用户按照指示进行特写部位的展示;
在本实施例中,正常体温数据包括正常体温数值、正常环境温度数值以及正常测量时间,正常测量时间至少包括早上、中午和晚上三个时间点,特写部位比如舌头、眼睛、口腔情况等等;
S2、服务端存储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体温数据至第一用户账号下,正常体温数据存储在第一用户账号下的正常检查数据下;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端存储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体温数据至第一用户账号下,并根据正常体温数据建立第一用户账号所对应的正常体温模型,正常体温模型用于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数值和不同的测量时间下得到第一用户账号的正常体温数值,正常体温数据存储在第一用户账号下的正常检查数据下;
在本实施例中,正常检查数据包括用户在体检过程中判断为正常的数据、包括CT影像、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的检查数据等等;
S3、用户端获取医生端上所登录的医护人员账号所发送的正常数据授权请求,返回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用户授权凭证;
当用户需要医生进行健康诊断时,授权医生有使用自己病历和正常数据的权限;
S4、医生端接收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生成并发送包括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正常数据查看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医生端接收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生成并发送包括第一用户授权凭证以及第一用户的第一待诊检查数据的正常数据查看请求,第一待诊检查数据包括第一待诊实时体温数据和第一待诊人体视频;
S5、服务端接收并验证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在验证合法后,通过5G网络向医生端传输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检查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端接收并验证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在验证合法后,服务端获取第一待诊实时体温数据的第一待诊体温数值、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将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放入至第一用户的正常体温模型,以获取第一用户在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下的第一待诊正常体温数值,将第一待诊体温数值与第一待诊正常体温数值进行相减以得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
服务端获取第一待诊人体视频和第一用户的正常人体视频,从第一待诊人体视频中截取清晰的第一用户人体图像和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从第一用户的正常人体视频中截取清晰的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
服务端对比同一特写部位的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和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以得到特写部位的第一用户部位异常信息,将第一用户人体图像、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以及第一用户部位异常信息按照对应的特写部位进行关联,得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中的第一用户人体图像上的每一个特写部位上分别标识有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以及第一用户部位异常信息;
服务端通过5G网络向医生端传输正常人体视频、正常检查数据、第一待诊温度差值和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第一用户授权凭证,医生端若需要查看第一用户的病历信息,则服务端在收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时,也返回第一用户的病历信息给医生端,以供医生端根据第一用户的过往病历进行更加准确有效的健康诊断;
S6、医生端接收并显示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检查数据,根据正常人体视频、正常检查数据和实时获取第一用户的第一待诊检查数据来得到第一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第一用户位于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面前或是通过5G网络与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进行视频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医生端接收并显示正常人体视频、正常检查数据、第一待诊温度差值和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根据正常人体视频、正常检查数据、第一待诊温度差值、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和第一待诊检查数据来得到第一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第一用户位于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面前或是通过5G网络与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进行视频通信。
由此可知,用户除了和医生面对面诊断,还可以基于5G网络进行视频通信,基于用户端所登录的第一用户账号,在和医生远程医疗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医生的需求,不断的授权医生以获取自身的正常检查数据、正常人体视频以及过往病历具体信息等等,以帮助医生对自身进行更加准确有效的健康诊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存储的病历信息和正常检查数据不仅用于自身的健康诊断,还可以帮助其他用户进行健康诊断,本实施例中,以帮助第二用户进行健康诊断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在步骤S2中服务端还存储有每一个用户账号信息所对应的病历具体信息;
在步骤S2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医生端将第二用户的第二待诊检查信息发送至服务端,第二待诊检查信息包括第二待诊体温数据;
服务端根据第二待诊检查信息遍历数据库,以得到病历检查信息与第二待诊检查信息的综合相似程度超过预设阈值且病历查看状态为公开的相似病历简要信息,返回相似病历简要信息以及病历检查信息中每一项检查项目与第二待诊检查信息中所对应的每一项检查项目之间的项目相似程度至医生端,相似病历简要信息按照综合相似程度的高低依次排列;
医生端获取当前登录的医护人员账号从相似病历简要信息中所选取的第一病历简要信息,向登录第一用户账号的用户端发送病历授权请求;
用户端获取病历授权请求,返回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用户授权凭证;
医生端接收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生成并发送包括第一用户授权凭证和医护人员身份信息的第一病历查看请求;
服务端接收第一病历查看请求,验证医护人员身份信息是否具有查看第一病历具体信息的权限以及验证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若具有权限且验证合法,则自动遍历数据库以获取隐藏用户隐私信息的第一病历具体信息,将第一病历具体信息通过5G网络发送至医生端;
医生端接收并显示第一病历具体信息,根据第一病历具体信息来得到第二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
其中,在查找相似病历的过程中,第二用户的第二待诊检查信息与自身的正常检查信息进行相减后,得到每一个检查项目的差值,将该差值作为判断相似程度的数值,比如在温度数据上,得到某一病历的病历温度数值和正常温度数值的温度差值,由此反应该病例的真实体温变化,将第二待诊检查信息的待诊温度数值与正常检查信息中的正常体温数值进行相减得到温度差值,由此反应第二用户的真实体温变化,将某一病历的温度差值和第二用户的温度差值进行比对,看两者的真实体温变化是否一致或趋近,以得到在温度数据这一检查项目上的相似程度,其他项目参照温度数据进行相似程度判断,在数值具有正常波动范围的正常体检项目中,对于病历中数据和待诊的数据是否达到异常也需要赋予一定的权重,从而根据是否异常和变化差值这至少两个因素在赋予对应权重后来得到相似程度,以利于找到病情更加接近的相似病历;
其中,在第一用户授权医生端使用第一病历具体信息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端根据第一病历具体信息的第一预设分配系数向第一用户账号支付病历查看费用,并建立起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用户授权凭证和第二用户账号的第二用户授权凭证的第一第二互信关系,第一第二互信关系为第一用户授权凭证具有查看第二用户账号下病历查看状态为公开的病历具体信息的权限以及第二用户凭证具有查看第一用户账号下病历查看状态为公开的病历具体信息的权限;
服务端若接收到第一用户账号或第二用户账号所发送的第一第二互信关系的终止请求,则计算第一用户账号查看第二用户账号的病历具体信息的第一查看次数N1和第二用户账号查看第一用户账号的病历具体信息的第二查看次数N2之间的次数差值n,若N1>N2,则将n个的第一用户病历查看凭证分发给第二用户账号后取消第一第二互信关系,若N1<N2,则将N个的第二用户病历查看凭证分发给第一用户账号后取消第一第二互信关系,若N1=N2,则直接取消第一第二互信关系。
对于第二用户公开的病历具体信息为0时,可以取消两者的互信关系,给予第一用户一定的补偿费用,同时,对第二用户进行一定的惩罚,比如在需要其他用户授权时,标注请求用户为失信用户、在严重时将其拉入黑名单或者是需要第二用户在使用他人病历时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对于看重隐私、看重治疗效果又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用户来说,可以采用缴纳费用的形式来使用本系统。
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
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系统1,包括智能体温计2、服务端5、用户端8以及医生端11,智能体温计2包括第一存储器4、第一处理器3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4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3上运行的第一计算机程序,服务端5包括第二存储器7、第二处理器6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7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6上运行的第二计算机程序,用户端8包括第三存储器10、第三处理器9及存储在第三存储器10上并可在第三处理器9上运行的第三计算机程序,医生端11包括第四存储器13、第四处理器12及存储在第四存储器13上并可在第四处理器12上运行的第四计算机程序,第一处理器2执行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第二处理器5执行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第三处理器8执行第三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第四处理器11执行第四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及系统,智能体温计用于采集用户的正常生理状态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体温数据,将正常体温数据的环境温度和测试时间一并记录以及录制正常人体视频时对特写部位进行展示,并通过5G网络的高数据速率将所获取的正常生理信息上传至服务端进行存储以及正常体温模型的建立;医生端在为该用户进行诊断时,基于面对面或是视频通信所得到的实时人体信息以及通过该用户授权所获得的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检查数据,通过对比用户在就诊时和正常身体状态下在这些特写部位的异常表现,使得医生能更好的了解用户的身体变化,从而更加快速、准确、有效的做出健康诊断结果,使得用户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基于对用户进行相似病历的共享以及在共享过程中得到的费用和所建立的互信关系,从而在双方用户受益的同时,医生也能提供更加快速准确的健康诊断结果,以使得待诊患者能得到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智能体温计与用户端进行无线通信,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第一用户账号,扫描第一用户在身体正常时的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体温数据,将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和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通过5G网络上传至服务端,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包括用户按照指示进行特写部位的展示;
S2、服务端存储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体温数据至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的正常检查数据下;
S3、用户端获取医生端上所登录的医护人员账号所发送的正常数据授权请求,返回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用户授权凭证;
S4、医生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生成并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正常数据查看请求;
S5、服务端接收并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在验证合法后,通过5G网络向所述医生端传输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检查数据;
S6、医生端接收并显示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根据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和实时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待诊检查数据来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面前或是通过所述5G网络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进行视频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包括正常体温数值、正常环境温度数值以及正常测量时间,所述正常测量时间至少包括早上、中午和晚上三个时间点;
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端存储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体温数据至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并根据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建立所述第一用户账号所对应的正常体温模型,所述正常体温模型用于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数值和不同的测量时间下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正常体温数值,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的正常检查数据下;
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医生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生成并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以及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待诊检查数据的正常数据查看请求,所述第一待诊检查数据包括第一待诊实时体温数据;
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端接收并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在验证合法后,服务端获取第一待诊实时体温数据的第一待诊体温数值、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将所述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放入至所述第一用户的正常体温模型,以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下的第一待诊正常体温数值,将所述第一待诊体温数值与所述第一待诊正常体温数值进行相减以得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
服务端通过5G网络向所述医生端传输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以及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
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医生端接收并显示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和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根据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和所述第一待诊检查数据来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面前或是通过所述5G网络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进行视频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的所述第一待诊检查数据还包括第一待诊人体视频;
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端接收并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在验证合法后,服务端获取第一待诊实时体温数据的第一待诊体温数值、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将所述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放入至所述第一用户的正常体温模型,以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下的第一待诊正常体温数值,将所述第一待诊体温数值与所述第一待诊正常体温数值进行相减以得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
服务端获取所述第一待诊人体视频和所述第一用户的正常人体视频,从所述第一待诊人体视频中截取清晰的第一用户人体图像和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从所述第一用户的正常人体视频中截取清晰的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
服务端对比同一特写部位的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和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以得到所述特写部位的第一用户部位异常信息,将所述第一用户人体图像、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以及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异常信息按照对应的特写部位进行关联,得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中的所述第一用户人体图像上的每一个所述特写部位上分别标识有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以及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异常信息;
服务端通过5G网络向所述医生端传输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和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
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医生端接收并显示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和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根据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和所述第一待诊检查数据来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面前或是通过所述5G网络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进行视频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服务端还存储有每一个用户账号信息所对应的病历具体信息;
所述步骤S2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医生端将第二用户的第二待诊检查信息发送至服务端,所述第二待诊检查信息包括第二待诊体温数据;
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二待诊检查信息遍历数据库,以得到病历检查信息与所述第二待诊检查信息的综合相似程度超过预设阈值且病历查看状态为公开的相似病历简要信息,返回所述相似病历简要信息以及所述病历检查信息中每一项检查项目与所述第二待诊检查信息中所对应的每一项检查项目之间的项目相似程度至所述医生端,所述相似病历简要信息按照所述综合相似程度的高低依次排列;
医生端获取当前登录的医护人员账号从所述相似病历简要信息中所选取的第一病历简要信息,向登录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用户端发送病历授权请求;
用户端获取所述病历授权请求,返回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用户授权凭证;
医生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生成并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和所述医护人员身份信息的第一病历查看请求;
服务端接收所述第一病历查看请求,验证所述医护人员身份信息是否具有查看第一病历具体信息的权限以及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若具有权限且验证合法,则自动遍历数据库以获取隐藏用户隐私信息的第一病历具体信息,将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通过5G网络发送至医生端;
医生端接收并显示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来得到所述第二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授权所述医生端使用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的第一预设分配系数向所述第一用户账号支付病历查看费用,并建立起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用户授权凭证和所述第二用户账号的第二用户授权凭证的第一第二互信关系,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为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具有查看所述第二用户账号下病历查看状态为公开的病历具体信息的权限以及所述第二用户凭证具有查看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病历查看状态为公开的病历具体信息的权限;
服务端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账号或所述第二用户账号所发送的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的终止请求,则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账号查看所述第二用户账号的病历具体信息的第一查看次数N1和所述第二用户账号查看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病历具体信息的第二查看次数N2之间的次数差值n,若所述N1>所述N2,则将所述n个的第一用户病历查看凭证分发给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后取消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若所述N1<所述N2,则将所述n 个的第二用户病历查看凭证分发给所述第一用户账号后取消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若所述N1=所述N2,则直接取消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
6.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系统,包括智能体温计、服务端、用户端以及医生端,所述智能体温计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一计算机程序,所述服务端包括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二计算机程序,所述用户端包括第三存储器、第三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三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三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三计算机程序,所述医生端包括第四存储器、第四处理器及存储在第四存储器上并可在第四处理器上运行的第四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1、与用户端进行无线通信,接收用户端发送的第一用户账号,扫描第一用户在身体正常时的正常人体视频和正常体温数据,将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和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通过5G网络上传至服务端,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包括用户按照指示进行特写部位的展示;
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2、存储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体温数据至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的正常检查数据下;
S5、接收并验证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在验证合法后,通过5G网络向所述医生端传输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检查数据;
所述第三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三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3、获取医生端上所登录的医护人员账号所发送的正常数据授权请求,返回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用户授权凭证;
所述第四处理器执行所述第四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4、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生成并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正常数据查看请求;
S6、接收并显示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根据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和实时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待诊检查数据来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面前或是通过所述5G网络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进行视频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的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具体包括正常体温数值、正常环境温度数值以及正常测量时间,所述正常测量时间至少包括早上、中午和晚上三个时间点;
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的所述步骤S2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存储所述正常人体视频和所述正常体温数据至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并根据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建立所述第一用户账号所对应的正常体温模型,所述正常体温模型用于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数值和不同的测量时间下得到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正常体温数值,所述正常体温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的正常检查数据下;
所述第四处理器执行所述第四计算机程序的所述步骤S4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生成并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以及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待诊检查数据的正常数据查看请求,所述第一待诊检查数据包括第一待诊实时体温数据;
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的所述步骤S5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并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在验证合法后,获取第一待诊实时体温数据的第一待诊体温数值、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将所述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放入至所述第一用户的正常体温模型,以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下的第一待诊正常体温数值,将所述第一待诊体温数值与所述第一待诊正常体温数值进行相减以得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
通过5G网络向所述医生端传输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以及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
所述第四处理器执行所述第四计算机程序的所述步骤S6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医生端接收并显示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和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根据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和所述第一待诊检查数据来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面前或是通过所述5G网络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进行视频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处理器执行所述第四计算机程序的所述步骤S4中的所述第一待诊检查数据还包括第一待诊人体视频;
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的所述步骤S5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并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在验证合法后,获取第一待诊实时体温数据的第一待诊体温数值、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将所述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放入至所述第一用户的正常体温模型,以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一待诊环境温度数值以及第一待诊测量时间下的第一待诊正常体温数值,将所述第一待诊体温数值与所述第一待诊正常体温数值进行相减以得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
获取所述第一待诊人体视频和所述第一用户的正常人体视频,从所述第一待诊人体视频中截取清晰的第一用户人体图像和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从所述第一用户的正常人体视频中截取清晰的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
对比同一特写部位的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和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以得到所述特写部位的第一用户部位异常信息,将所述第一用户人体图像、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以及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异常信息按照对应的特写部位进行关联,得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中的所述第一用户人体图像上的每一个所述特写部位上分别标识有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待诊图像、所述第一用户特写部位正常图像以及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异常信息;
通过5G网络向所述医生端传输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和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
所述第四处理器执行所述第四计算机程序的所述步骤S6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医生端接收并显示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和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根据所述正常人体视频、所述正常检查数据、所述第一待诊温度差值、所述第一用户部位分析图像和所述第一待诊检查数据来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面前或是通过所述5G网络与所述医护人员账号所对应的医生进行视频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的所述步骤S2中还存储有每一个用户账号信息所对应的病历具体信息;
在所述步骤S2之后,所述第四处理器执行所述第四计算机程序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二用户的第二待诊检查信息发送至服务端,所述第二待诊检查信息包括第二待诊体温数据;
获取当前登录的医护人员账号从相似病历简要信息中所选取的第一病历简要信息,向登录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用户端发送病历授权请求;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生成并发送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和所述医护人员身份信息的第一病历查看请求;
接收并显示第一病历具体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来得到所述第二用户的健康诊断结果;
在所述步骤S2之后,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二待诊检查信息遍历数据库,以得到病历检查信息与所述第二待诊检查信息的综合相似程度超过预设阈值且病历查看状态为公开的相似病历简要信息,返回所述相似病历简要信息以及所述病历检查信息中每一项检查项目与所述第二待诊检查信息中所对应的每一项检查项目之间的项目相似程度至所述医生端,所述相似病历简要信息按照所述综合相似程度的高低依次排列;
接收所述第一病历查看请求,验证所述医护人员身份信息是否具有查看第一病历具体信息的权限以及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的合法性,若具有权限且验证合法,则自动遍历数据库以获取隐藏用户隐私信息的第一病历具体信息,将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通过5G网络发送至医生端;
在所述步骤S2之后,所述第三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三计算机程序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病历授权请求,返回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用户授权凭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授权所述医生端使用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后,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病历具体信息的第一预设分配系数向所述第一用户账号支付病历查看费用,并建立起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用户授权凭证和所述第二用户账号的第二用户授权凭证的第一第二互信关系,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为所述第一用户授权凭证具有查看所述第二用户账号下病历查看状态为公开的病历具体信息的权限以及所述第二用户凭证具有查看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下病历查看状态为公开的病历具体信息的权限;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账号或所述第二用户账号所发送的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的终止请求,则计算所述第一用户账号查看所述第二用户账号的病历具体信息的第一查看次数N1和所述第二用户账号查看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病历具体信息的第二查看次数N2之间的次数差值n,若所述N1>所述N2,则将所述n个的第一用户病历查看凭证分发给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后取消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若所述N1<所述N2,则将所述n 个的第二用户病历查看凭证分发给所述第一用户账号后取消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若所述N1=所述N2,则直接取消所述第一第二互信关系。
CN202010118153.1A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3414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8153.1A CN111341421B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8153.1A CN111341421B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1421A CN111341421A (zh) 2020-06-26
CN111341421B true CN111341421B (zh) 2023-02-28

Family

ID=71185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8153.1A Active CN111341421B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414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47441B (zh) * 2022-09-14 2023-10-20 广东聚健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个人健康医疗数据的安全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6092616B (zh) * 2022-12-15 2024-05-14 北京中科睿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医疗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9818A (zh) * 2009-09-25 2010-03-17 上海大学 基于fpga的多功能生理参数监测仪
CN101681455A (zh) * 2007-04-23 2010-03-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远程医学诊断系统和方法
CN101999892A (zh) * 2010-12-02 2011-04-06 潍坊雷威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老年人远程监控诊断装置
CN102599895A (zh) * 2012-04-10 2012-07-25 重庆伟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穴位温度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3909800U (zh) * 2014-07-02 2014-10-29 成都医莲物联网联合诊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分布式远程医疗系统
CN107095650A (zh) * 2017-05-16 2017-08-29 王海林 一种获取人体诊断用三维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85313A (zh) * 2019-04-08 2019-08-02 皮敏 一种基于智能中医机器人的数据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1455A (zh) * 2007-04-23 2010-03-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远程医学诊断系统和方法
CN101669818A (zh) * 2009-09-25 2010-03-17 上海大学 基于fpga的多功能生理参数监测仪
CN101999892A (zh) * 2010-12-02 2011-04-06 潍坊雷威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老年人远程监控诊断装置
CN102599895A (zh) * 2012-04-10 2012-07-25 重庆伟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体穴位温度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3909800U (zh) * 2014-07-02 2014-10-29 成都医莲物联网联合诊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分布式远程医疗系统
CN107095650A (zh) * 2017-05-16 2017-08-29 王海林 一种获取人体诊断用三维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85313A (zh) * 2019-04-08 2019-08-02 皮敏 一种基于智能中医机器人的数据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1421A (zh) 2020-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hited Teledermatology research review
CN105993015B (zh) 健康注册
US20170004272A1 (en) Health assessment by remote physical examination
CN111341421B (zh) 一种基于智能体温计和5g的健康诊断方法及系统
US20100179832A1 (en) A reputation system for providing a measure of reliability on health data
CN104158914A (zh) 面向家庭的远程尿液检测与健康咨询服务系统及方法
TW201807660A (zh) 按需求(on-demand)全點(all-points)遠距醫療會診系統和方法
CN105354430A (zh) 基于红外医学影像的全身健康信息自动分析系统和方法
Kanthraj Classification and design of teledermatology practice: what dermatoses? Which technology to apply?
KR20060084866A (ko) 인터넷기반의 원격진료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894419A (zh) 一种家庭健康管理系统及其实用方法
CN105956979A (zh) 一种挂号推荐方法及挂号推荐系统
KR20130029576A (ko) 클라우드 기반의 건강 관련 정보 및 poi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artron et al. Pediatric teledermatolog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P2003173376A (ja) データ集中収集管理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
JP2016194821A (ja) 保険契約支援装置、保険契約支援方法、および保険契約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10379523B (zh) 基于云平台的红外远程看病方法及系统
Wu et al. TeleOph: a secure real-time teleophthalmology system
CN110867257A (zh) 一种远程会诊系统
JP2009176173A (ja) 検査データ管理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医用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16738444B (zh) 基于夏普利值的数据安全共享平台多方贡献度评估方法
KR20070111112A (ko)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원격 건강 관리 서비스 방법
Kim et al.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ersonal 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KR100993878B1 (ko) 모바일 콘텐츠를 이용한 원격 진료 서비스의 제공방법
CA303809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