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1202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1202A
CN111341202A CN201911306197.0A CN201911306197A CN111341202A CN 111341202 A CN111341202 A CN 111341202A CN 201911306197 A CN201911306197 A CN 201911306197A CN 111341202 A CN111341202 A CN 111341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display panel
display
display devic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061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41202B (zh
Inventor
宋智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341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1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41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12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63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1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foldable display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80/00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9G2380/02Flexible display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柔性可卷曲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器以及与其耦接的一个或更多个盖部件。盖部件包括开口,所述开口在显示器围绕辊卷绕时会减小诱发的应力和显示器破裂的可能性。辊可以包括平坦部分,以容纳印刷电路板或其他比显示器柔性小的电子部件。盖部件可以由散热材料形成以改善系统的性能。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2月1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164844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可卷曲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计算机、电视或便携式电话的显示器(monitor)的显示装置,存在作为自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LED)和需要单独的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LCD)。
显示装置的适用范围被多样化为个人数字助理以及计算机和电视的显示器,并且正在研究具有大的显示面积和减小的体积和重量的显示装置。
此外,近来,如下可卷曲显示装置作为下一代显示装置受到关注,该可卷曲显示装置通过在柔性基板诸如为柔性材料的塑料上形成显示单元和布线来制造,以便即使显示装置被卷曲也能够显示图像。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了一种可以改善在显示装置卷绕时引起的显示面板和柔性膜的分离的显示装置。
本文还描述了一种减小在显示装置卷绕时在柔性膜中产生的拉伸应力的显示装置。
本文还描述了一种减少由驱动时产生的热引起的驱动IC和显示面板的损坏的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可以被概述为包括:显示面板,其包括多个像素;第一盖,其耦接至显示面板;第二盖,其耦接至第一盖或显示面板;以及辊,其耦接至第二盖。
显示装置可以还包括:电连接至显示面板的一个或更多个柔性膜;以及电连接至一个或更多个柔性膜的一个或更多个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印刷电路板被固定至第二盖。第一盖可以包括第一支承区域和与第一支承区域相邻的第一可延展(malleable)区域,其中该显示面板耦接至第一可延展区域;并且该第二盖可以在第一盖的背对显示面板的表面上至少部分地交叠第一盖的第一可延展区域。
显示装置可以还包括:使显示面板接合至第一盖的第一粘结构件;以及使第一盖接合至第二盖的第二粘结构件。显示装置可以还包括:在显示面板的接合区域中电连接至显示面板的一个或更多个柔性膜;其中该第一粘结构件跨越(span)除了显示面板的接合区域之外的显示面板与第一盖之间的整个区域。第二粘结构件可以位于第一盖与第二盖之间,并且可以不与接合区域交叠。第一盖可以包括第一支承区域和与第一支承区域相邻的第一可延展区域,其中该显示面板耦接至第一可延展区域;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显示区域和在显示区域外部的非显示区域,并且第二盖可以在显示面板的背对(opposite to)第一盖的表面上至少部分地交叠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
非显示区域可以包括接合区域,并且一个或更多个柔性膜可以被接合至接合区域,并且第二盖可以与接合区域交叠。显示装置可以还包括:将显示面板附接至第一盖的第一粘结构件;其中该第一粘结构件和该第一盖耦接至显示面板的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的接合区域外部的部分。显示装置可以还包括:将显示面板附接至第二盖的第二粘结构件;其中该第二粘结构件是包括金属或陶瓷颗粒的粘结剂层。非显示区域可以还包括与接合区域相邻的驱动电路区域,其中该驱动电路区域包括驱动电路;并且第二盖可以与驱动电路区域交叠。第二盖可以包括固定至辊的第二支承区域和与第二支承区域相邻的第二可延展区域;并且第二可延展区域包括多个开口。显示装置可以还包括:固定至第一盖的头杆(head bar)。
显示装置可以被概述为包括:被配置成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电连接至显示面板的一个或更多个柔性膜;第一盖,其附接至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第二盖,其附接至第一盖的后表面或显示面板的前表面,其中该第二盖交叠显示面板和柔性膜连接的位置;以及辊,其被配置成用于卷绕和退绕显示面板、第一盖和第二盖。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显示区域和在显示区域的外部的非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可以包括接合区域;柔性膜可以接合至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并且第二盖与接合区域交叠。
显示装置可以还包括:将显示面板附接至第一盖的第一粘结构件;以及将第二盖附接至第一盖的第二粘结构件;其中该第二盖耦接至第一盖的背对显示面板的表面。第二粘结构件可以不与接合区域接触。显示装置可以还包括:将显示面板附接至第一盖的第一粘结构件;以及将显示面板附接至第二盖的第二粘结构件;其中该第二盖耦接至显示面板的背对第一盖的表面。第二粘结构件可以是包括散热颗粒的粘结剂层。第二盖可以由选自由以下的金属材料构成的组的金属材料形成:铝、铜、镍、包括铝的合金、包括铜的合金、包括镍的合金和包括银的合金。
可卷曲显示装置可以被概述为包括:可卷曲显示面板;第一盖,其耦接至可卷曲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其中,该第一盖包括第一盖的可延展部分,该第一盖的可延展部分包括第一多个开口;印刷电路板;以及第二盖;其中该第二盖与印刷电路板交叠。第二盖可以沿着从可卷曲显示装置的前端延伸到可卷曲显示装置的后端的轴与印刷电路板交叠。第二盖可以包括:包括第二多个开口的该第二盖的第一可延展部分、包括第三多个开口的该第二盖的第二可延展部分、以及位于第二盖的第一可延展部分与第二盖的第二可延展部分之间的支承部分,其中该印刷电路板被附接至第二盖的支承部分。第一盖的可延展部分与第二盖的第一可延展部分交叠。
可卷曲显示面板可以附接至第一盖的可延展部分。第一盖可以被配置成在结构上支承可卷曲显示面板,并且第二盖可以被配置成在结构上支承可卷曲显示面板和印刷电路板。第二盖可以由散热材料形成。散热材料可以包括选自由铝、铜、镍和银构成的组的材料。可卷曲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可卷曲显示面板的其中柔性膜被接合至可卷曲显示面板的接合部分,并且第二盖可以耦接至可卷曲显示面板的接合部分的前表面。第二盖可以通过包括散热材料的颗粒的粘结剂被耦接至可卷曲显示面板。
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其他详细内容被包括在详细描述和附图中。
根据本公开,可以改善在卷绕显示装置时由支承显示面板的力引起的柔性膜的分离。
根据本公开,柔性膜可以由第二盖卷绕,使得施加到柔性膜的拉伸应力可以最小化。
根据本公开,具有散热功能的第二盖被设置成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交叠,以容易地散发在驱动显示装置时产生的热。
根据本公开的效果不限于以上例示的内容,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包括更多不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其他优点,在附图中:
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头杆和显示单元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6是沿图5的线VI-VI’截取的截面图;
图7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盖的平面图;
图7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盖的平面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9是本公开的图8的区域A的放大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放大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14是图13的区域B的放大图;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以及
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变得清楚。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将以各种各样形式实现。示例性实施方案仅作为实施例提供,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完全理解本公开的公开内容和本公开的范围。
用于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附图中示出的形状、尺寸、比率、角度、数量等仅仅是示例,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此。贯穿说明书,相似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相似的元件。此外,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可以省略对已知相关技术的详细说明,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主题。本文使用的诸如“包括”和“具有”的术语通常旨在允许添加其他部件,除非这些术语与术语“仅”一起使用。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对单数的任何引用可以包括复数。
即使没有明确说明,部件也被解释为包括普通的误差范围。
当使用诸如“上”、“上方”、“下方”和“邻接”的术语描述两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时,除非该术语与术语“紧邻”或“直接”一起使用,否则一个或更多个部件可以位于两个部件之间。
当元件或层被设置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另一层或另一元件可以直接插设在其他元件上或其间。
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各样的部件,但是这些部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部件与其他部件。因此,下面提到的第一部件可以是本公开的技术构思中的第二部件。
贯穿说明书,相似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相似的元件。
为了便于描述,示出了附图中示出的每个部件的尺寸和厚度,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所示部件的尺寸和厚度。
本公开的各种各样的实施方案的特征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彼此附着或组合,并且可以以技术上的各种方式互锁和操作,并且这些实施方案可以彼此独立地执行或相互关联地执行。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可卷曲显示装置
首先,可卷曲显示装置也可以指即使显示装置被卷曲也能够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与相关技术的一般显示装置相比,可卷曲显示装置可以具有高柔性。取决于是否使用可卷曲显示装置,可卷曲显示装置的形状可以自由变化。具体地,当可卷曲显示装置不被使用时,可卷曲显示装置被卷曲以便以减小的体积存储。相比之下,当可卷曲显示装置被使用时,展开被卷曲的可卷曲显示装置以供使用。
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参照图1A和图1B,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00包括可以在本文中被称为“显示单元DP”的显示器和可以在本文中被称为“壳体单元HP”的壳体。
显示单元DP是用于向用户显示图像的构造,并且例如,在显示单元中,可以设置有显示元件和电路、布线和用于驱动显示元件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00是可卷曲显示装置100,所以显示单元DP可以被配置成卷绕和退绕。例如,显示单元DP可以由显示面板、第一盖和第二盖形成,显示面板、第一盖和第二盖各自具有柔性以被卷绕或退绕。下面将参照图5至图7B更详细地描述显示单元DP。
壳体单元HP是容纳显示单元DP的盒。显示单元DP可以卷绕以容纳在壳体单元HP中,并且显示单元DP可以退绕以设置在壳体单元HP的外部。
壳体单元HP可以具有开口HPO,使得显示单元DP移动到壳体单元HP的内部和外部。显示单元DP可以通过壳体单元HP的开口HPO沿垂直方向移动。
同时,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单元DP可以从完全退绕状态切换到完全卷绕状态或者从完全卷绕状态切换到完全退绕状态。
图1A示出了完全退绕的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单元DP,并且在完全退绕状态下,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单元DP设置在壳体单元HP的外部。也就是说,为了使用户通过显示装置100观看图像,当显示单元DP被退绕以尽可能多地设置在壳体单元HP的外部并且不能再进一步退绕时,它可以是定义为完全退绕状态。
图1B示出了完全卷绕的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单元DP,并且在完全卷绕状态下,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单元DP容纳在壳体单元HP中并且不能进一步卷绕。也就是说,当用户不通过显示装置100观看图像时,从外观的观点来看,显示单元DP不设置在壳体单元HP的外部是有利的。因此,当显示单元DP被卷绕以容纳在壳体单元HP中时,其被定义为完全卷绕状态。此外,当显示单元DP处于完全卷绕状态以容纳在壳体单元HP中时,显示装置100的体积减小并且显示装置100可以容易地携带。
同时,为了将显示单元DP切换到完全退绕状态或完全卷绕状态,设置有可以在本文中被称为“驱动单元MP”的提升机、提升组件或提升系统,该“驱动单元MP”卷绕或退绕显示单元DP。
驱动单元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头杆和显示单元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00的辊151和显示单元DP的示意性截面图。为了便于描述,图3仅示出了头杆164和显示单元DP,图4仅示出了壳体单元HP、辊151和显示单元DP。
首先,参照图2,驱动单元MP包括可以在本文中称为“辊单元150”的致动系统或驱动器以及可以在本文中称为“提升单元160”的受电弓或铰剪机构。
辊单元150在沿第一方向DR1或第二方向DR2旋转的同时卷绕或退绕固定至辊单元150的显示单元DP。辊单元150包括:辊151;可以在本文中称为“辊支承单元152”的一对杆、柱、支承件或直立件;以及可以在本文中称为“辊旋转单元153”的旋转致动器。
辊151是显示单元DP围绕其卷绕的构件。辊151可以例如形成为具有圆柱形状。显示单元DP的下边缘可以固定至辊151。当辊151旋转时,通过下边缘固定至辊151的显示单元DP可以围绕辊151卷绕。相比之下,当辊151沿相反方向旋转时,围绕辊151卷绕的显示单元DP可以从辊151上退绕。辊151可以由具有刚性的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形成。
辊支承单元152在辊151的两侧支承辊151。具体地,辊支承单元152设置在壳体单元HP的底表面HPF上。辊支承单元152的上侧表面耦接至辊151的两端。因此,辊支承单元152可以支承辊151以与壳体HP的底表面HPF间隔开。在这种情况下,辊151可以可旋转地耦接至辊支承单元152。
辊旋转单元153可以使辊151沿第一方向DR1或第二方向DR2旋转。辊旋转单元153可以设置在一对辊支承单元152中。例如,辊旋转单元153可以是将扭矩传递至辊151的旋转马达,但是不限于此。
提升单元160根据辊单元150的驱动使显示单元DP沿垂直方向移动。提升单元160包括可以在本文中称为“链节支承单元161”的底部横杆、可以在本文中称为“链节单元162”的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机械链节的受电弓、可以在本文中称为“链节提升单元163”的线性致动器、以及头杆164。
链节支承单元161支承链节单元162和链节提升单元163。具体地,链节支承单元161可以支承沿垂直方向移动的链节单元162和显示单元DP,以便不与壳体单元HP的开口HPO的边界碰撞。链节支承单元161可以支承链节单元162和显示单元DP仅沿垂直方向移动而不沿向前和向后方向移动。
链节单元162可以包括彼此铰接的多个链节162L。多个链节162L可旋转地彼此铰接,以通过链节提升单元163沿竖直方向移动。当链节单元162沿垂直方向移动时,多个链节162L旋转以彼此远离或彼此靠近。将参照图4进行其详细描述。
链节提升单元163使链节单元162沿垂直方向移动。链节提升单元163使链节单元162的多个链节162L旋转以彼此靠近或者使多个链节162L旋转以彼此远离。链节提升单元163提升或降低链节单元162以提升或降低连接至链节单元162的显示单元DP。
在这种情况下,链节提升单元163被驱动成与辊旋转单元153同步,使得辊单元150和提升单元160可以同时操作。例如,当显示单元DP从完全退绕状态切换到完全卷绕状态时,辊单元150操作以围绕辊151卷绕显示单元DP,与此同时,提升单元160操作以旋转链节单元162的多个链节162L以降低显示单元DP。此外,当显示单元DP从完全卷绕状态切换到完全退绕状态时,辊单元150操作以从辊151退绕显示单元DP,与此同时,提升单元160操作以旋转链节单元162的多个链节162L以提升显示单元DP。
提升单元160的头杆164固定至显示单元DP的最上端。头杆164耦接至链节单元162,以根据链节单元162的多个链节162L的旋转沿垂直方向移动显示单元DP。也就是说,显示单元DP可以通过头杆164、链节单元162和链节提升单元163沿垂直方向移动。
参照图3,头杆164设置在显示单元DP的最上端处以围绕显示单元DP的前表面和后表面。
头杆164包括第一头杆164a和第二头杆164b。第一头杆164a覆盖显示单元DP的前表面。第一头杆164a仅覆盖显示单元DP的前表面的与最上边缘相邻的部分,以便不隐藏显示在显示单元DP的前表面上的图像。
第二头杆164b覆盖显示单元DP的后表面。第二头杆164b覆盖显示单元DP的后表面的与最上边缘相邻的部分。然而,由于在显示单元DP的后表面上没有显示图像,所以第二头杆164b可以比第一头杆164a更多地与显示单元DP交叠。
为了将显示单元DP与第一头杆164a和第二头杆164b紧固,可以在显示单元DP中形成有第一紧固孔AH1。螺钉SC穿过第一紧固孔AH1以紧固第一头杆164a、显示单元DP和第二头杆164b。
在第二头杆164b中设置有PEM螺母PN,提升单元160的链节单元162被紧固至PEM螺母PN。提升单元160的第二头杆164b和链节单元162可以通过PEM螺母PN彼此紧固。因此,当提升单元160的链节单元162沿竖直方向移动时,与链节单元162紧固的第二头杆164b以及与第二头杆164b紧固的第一头杆164a和显示单元DP一起沿垂直方向移动。
同时,即使在图3中,示出了第一头杆164a和第二头杆164b具有线性形状,但是第一头杆164a和第二头杆164b的形状可以以各种形式改变,并且不限于此。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4详细描述驱动单元MP的驱动操作。
参照图4,显示单元DP的下边缘耦接至辊151。当辊151通过辊旋转单元153沿第一方向DR1、即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显示单元DP可以围绕辊151卷绕,使得显示单元DP的后表面与辊151的表面紧密接触。
相比之下,当辊151通过辊旋转单元153沿第二方向DR2、即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围绕辊151卷绕的显示单元DP从辊151退绕以设置在壳体单元HP的外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具有除上述驱动单元MP之外的不同结构的驱动单元MP可以应用于显示装置100。也就是说,只要显示单元DP被卷绕和退绕,可以修改辊单元150和提升单元160的上述构造,可以省略一些构造,或者可以增加其他构造。
显示单元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的平面图。图6是沿图5中的线VI-VI’截取的截面图。在图5中,为了便于描述,未示出辊单元150和提升单元160。
参照图5,显示单元DP包括第一盖110、显示面板120、柔性膜130、印刷电路板140和第二盖170。
显示面板120是用于向用户显示图像的面板。显示面板120可以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元件、驱动显示元件的驱动元件、以及将各种各样的信号传递至显示元件和驱动元件的布线。可以取决于显示面板120的类型以不同方式定义显示元件。例如,当显示面板120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时,显示元件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包括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例如,当显示面板120是液晶显示面板时,显示元件可以是液晶显示元件。在下文中,即使假设显示面板120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120也不限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此外,由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00是可卷曲显示装置,所以显示面板120可以实现为柔性显示面板,以围绕辊151卷绕或从辊151上退绕。
显示面板120包括显示区域AA和非显示区域NA。
显示区域AA是在显示面板120中显示图像的区域。在显示区域AA中,可以设置有构造多个像素的多个子像素和用于驱动多个子像素的电路。多个子像素是构造显示区域AA的最小单元,并且在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个中可以设置显示元件。多个子像素可以构造像素。例如,在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个中可以设置包括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但是不限于此。此外,用于驱动多个子像素的电路可以包括驱动元件和布线。例如,电路可以由薄膜晶体管、存储电容器、栅极线、数据线等形成,但不限于此。
非显示区域NA是不显示图像的区域。在非显示区域NA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显示区域AA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各种各样的布线和电路。例如,在非显示区域NA中,可以设置有将信号传递至显示区域AA的多个子像素和电路的链节线或者诸如栅极驱动器IC或数据驱动器IC的驱动IC,但是非显示区域不限于此。
参照图5,显示面板120可以包括接合区域BA。接合区域BA是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A之中的显示面板120的显示区域AA的一侧处的区域,并且被定义为接合柔性膜130的区域。在接合区域BA中,可以设置有用于接合柔性膜130的各种各样的焊盘和用于连接在显示区域AA中设置的各种各样部件的布线,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柔性膜130是在具有延展性的基膜上的其中设置有各种各样部件的膜。具体地,柔性膜130是向显示区域AA的多个子像素和电路提供信号并电连接至显示面板120的膜。柔性膜130设置在显示面板120的非显示区域NA的一端处,以向显示区域AA的多个子像素和电路提供电力电压、数据电压等。例如,柔性膜130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A的接合区域BA中以接合至接合区域BA。尽管图5中示出了四个柔性膜130,但是柔性膜130的数目可以取决于设计而变化,并且不限于此。
同时,例如,在柔性膜130上可以设置有诸如栅极驱动器IC或数据驱动器IC的驱动IC。驱动IC是处理用于显示图像的数据和用于处理数据的驱动信号的部件。驱动IC可以取决于安装方法通过玻璃上芯片(COG)、膜上芯片(COF)或带载封装(TCP)技术来设置。然而,为了便于描述,描述了通过膜上芯片技术将驱动IC安装在柔性膜130上,但不限于此。
印刷电路板140设置在柔性膜130的一端以连接至柔性膜130。印刷电路板140是向驱动IC提供信号的部件。印刷电路板140将诸如驱动信号或数据信号的各种各样的信号提供至驱动IC。例如,生成数据信号的数据驱动器可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40中,并且所生成的数据信号可以通过柔性膜130提供至显示面板120的多个子像素和电路。同时,即使图5中示出了一个印刷电路板140,印刷电路板140的数目可以取决于设计而变化,并且不限于此。
第一盖110设置在显示面板120的后表面上以支承显示面板120。因此,第一盖110可以大于显示面板120的尺寸并且保护显示面板120不受外部影响。即使第一盖110由具有刚性的材料形成,第一盖110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具有柔性以与显示面板120一起卷绕或退绕。例如,第一盖110可以由金属材料诸如钢用不锈钢或殷钢或塑料形成。然而,在第一盖110的材料满足诸如热应变量、曲率半径和刚度的物理条件的情况下,材料可以不同地改变,并且不限于此。
第二盖170设置在显示面板120、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的后表面上,以支承显示面板120、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因此,第二盖170可以大于显示面板120的尺寸并且保护显示单元DP的其他部件不受外部影响。第二盖170可以由与第一盖110相同的材料形成,但是不限于此。在材料满足诸如热应变量、曲率半径和刚度的物理条件的情况下,第二盖170的材料可以不同地改变。
参照图6,显示面板120包括基板121、缓冲层122、可以在本文中被称为“像素单元123”的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封装层124和封装基板125。
作为用于支承显示面板120的各种各样部件的基部构件的基板121可以由绝缘材料构成。基板121可以由具有柔性的材料形成,以允许显示面板120卷绕或退绕,并且例如,可以由诸如聚酰亚胺PI的塑料材料形成。
缓冲层122抑制从基板121的外部渗透的水分和/或氧扩散。缓冲层122可以由单层或双层硅氧化物SiOx和硅氮化物SiNx构成,但不限于此。
像素单元123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用于驱动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路。像素单元123可以是与显示区域AA对应的区域。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包括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
阳极可以向有机发光层提供空穴并且由具有高功函数的导电材料形成。例如,阳极可以由锡氧化物(TO)、铟氧化物锡(ITO)、铟锌氧化物(IZO)、铟锌锡氧化物(ITZO)等形成,但不限于此。
有机发光层被提供有来自阳极的空穴和来自阴极的电子以发光。取决于从有机发光层发射的光的颜色,有机发光层可以由红色有机发光层、绿色有机发光层、蓝色有机发光层和白色有机发光层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当有机发光层为白色有机发光层时,可以另外设置具有各种各样颜色的滤色器。
阴极可以向有机发光层提供电子并且由具有低功函数的导电材料形成。例如,阴极可以由选自金属(诸如镁(Mg)、银(Ag)和铝(Al))及其合金中的任何一种或更多种形成,但不限于此。
同时,取决于从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的发射方向,显示面板120可以配置成顶发光型或底发光型。
根据顶发光型,从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被发射到基板121的上部,有机发光二极管形成在该基板121上。在顶发光型的情况下,可以在阳极后面形成反射层,以允许从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行进到基板121的上部,即,朝向阴极。
根据底发射型,从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被发射到有机发光二极管形成在其上的基板121的下部。在底发射型的情况下,阳极可以仅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以允许从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行进到基板121的下部,并且阴极可以由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形成。
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通过假设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00是底发光型显示装置来进行描述,但是不限于此。
在像素单元1.23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路。电路可以由薄膜晶体管、存储电容器、栅极线、数据线、电力线等形成,但是取决于显示装置100的设计,它可以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变化。
在像素单元123上设置有覆盖像素单元123的封装层124。封装层124紧密密封像素单元123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封装层124可以保护像素单元123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不受外部的水分、氧气和冲击的影响。可以通过交替地层叠多个无机层和多个有机层来形成封装层124。例如,无机层可以由诸如硅氮化物SiNx、硅氧化物SiOx和铝氧化物AlOx的无机材料形成,有机层可以由环氧类聚合物或丙烯酸类聚合物形成,但是它们不限于此。
在封装层124上设置有封装基板125。封装基板125与封装层124一起保护像素单元123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封装基板125可以保护像素单元123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不受外部的水分、氧气、冲击等的影响。封装基板125可以由具有高耐腐蚀性并且易于加工成箔或薄膜的形式的金属材料诸如铝(Al)、镍(Ni)、铬(Cr)以及铁(Fe)和镍的合金材料形成。因此,由于封装基板125由金属材料形成,所以封装基板125可以实现为超薄膜并且具有对外部冲击和刮擦的高抵抗性。
在封装层124与封装基板125之间可以设置有粘结剂层AD。粘结剂层AD可以接合封装层124和封装基板125。粘结剂层AD由具有粘结性的材料形成,并且可以是热固性或天然固化型粘结剂。例如,粘结剂层AD可以由光学透明粘结剂(OCA)、压敏粘结剂(PSA)等形成,但不限于此。
同时,粘结剂层AD可以设置为包围封装层124和像素单元123。也就是说,像素单元123可以被缓冲层122和封装层124密封,并且封装层124和像素单元123可以通过缓冲层122和粘结剂层AD密封。粘结剂层AD可以与封装层124和封装基板125一起保护像素单元123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不受外部的水分、氧气、冲击等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粘结剂层AD还可以包括吸收剂。吸收剂可以是具有吸湿性的颗粒,并且吸收来自外部的水分、氧气等,以使水分和氧气到像素单元123中的渗透最小化。
第一盖110设置在封装基板125上。第一盖110被设置为与显示面板120的封装基板125接触,以保护显示面板120。为了保护显示面板120,第一盖110可以由具有刚性的材料形成。
同时,第一盖110可以包括多个开口111。多个开口111可以允许第一盖110具有柔性。多个开口111可以柔性地变形并且允许第一盖110与显示面板120一起围绕辊151卷绕或者从辊151退绕。将参照图7A进行其详细描述。
在封装基板125与第一盖110之间设置有第一粘结构件181。第一粘结构件181接合封装基板125和第一盖110。第一粘结构件181由具有粘结性的材料形成,并且可以是热固性或天然固化型粘结剂。例如,第一粘结构件181可以由光学透明粘结剂(OCA)、压敏粘结剂(PSA)等形成,但不限于此。
虽然在图6中示出了第一盖110的多个开口111未被第一粘结构件181填充,但第一粘结构件181可以填充在第一盖110的多个开口111的一部分或全部中。如果第一粘结构件181填充在第一盖110的多个开口111的内部,则第一粘结构件181与第一盖11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可以避免分离现象。
在第一盖110上设置有第二盖170。第二盖170被设置为与第一盖110接触以保护显示面板120。为了保护显示面板120,第二盖170可以由具有刚性的材料形成。
同时,第二盖170可以包括多个开口171。多个开口171可以允许第二盖170具有柔性。多个开口171可以柔性地变形并且允许第二盖170与显示面板120一起围绕辊151卷绕或者从辊151退绕。第二盖170的多个开口171可以执行与第一盖110的多个开口111相同的功能,下面将参照图7B描述其细节。
在第一盖110与第二盖170之间设置有第二粘结构件182。第二粘结构件182接合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70。第二粘结构件182由具有粘结性的材料形成,并且可以是热固性或天然固化型粘结剂。例如,第二粘结构件182可以由光学透明粘结剂(OCA)、压敏粘结剂(PSA)等形成,但不限于此。
虽然在图6中示出了第一盖110的多个开口111和第二盖170的多个开口171未被第二粘结构件182填充,但第二粘结构件182可以填充第一盖110的多个开口111和第二盖170的多个开口171的一部分或全部。当第二粘结构件182填充第一盖110的多个开口111和第二盖170的多个开口171的内部时,第二粘结构件182与第一盖110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第二粘结构件182与第二盖17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以避免分离现象。
尽管未在图6中示出,但是在基板121的后表面上还可以设置半透明膜。半透明膜可以执行保护显示面板120的前表面或使入射到显示面板120上的外部光的反射最小化的功能。例如,半透明膜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环烯烃聚合物(COP)膜、抗反射膜、偏振膜和透射率可控膜中的至少一种,但不限于此。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7A和图7B更详细地描述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70。
第一盖和第二盖
图7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盖的平面图。图7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盖的平面图。
参照图7A,第一盖110包括第一支承区域PA1和第一可延展区域MA1。第一支承区域PA1是未设置多个开口111的区域,并且第一可延展区域MA1是设置有多个开口111的区域。具体地,第一支承区域PA1和第一可延展区域MA1从第一盖110的最上端顺序地设置。
第一盖110的第一支承区域PA1是第一盖110的最上部区域并且与头杆164紧固。第一支承区域PA1包括第一紧固孔AH1以与头杆164紧固。如参考图3所详细描述的,穿过头杆164和第一紧固孔AH1的螺钉SC被设置成将头杆164与第一盖110的第一支承区域PA1紧固。此外,由于第一支承区域PA1与头杆164紧固,所以当与头杆164紧固的链节单元162提升或降低时,第一盖110与附接至第一盖110的显示面板120也一起提升或降低。尽管图7A中示出了五个第一紧固孔AH1,但是第一紧固孔AH1的数目不限于此。此外,尽管描述了使用图7A中的第一紧固孔AH1将第一盖110与头杆164紧固,但是不限于此,并且第一盖110和头杆164可以在不使用单独的紧固孔的情况下彼此固定。
第一可延展区域MA1是从第一支承区域PA1延伸的区域。第一可延展区域MA1是其中设置有多个开口111并附接有显示面板120的区域。
当显示单元DP围绕辊151卷绕以容纳在壳体单元HP中时,第一盖110的第一可延展区域MA1和附接至第一可延展区域MA1的显示面板120的下端部分和中央部分可以围绕辊151卷绕。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盖110的第一可延展区域MA1中,形成多个开口111,使得第一可延展区域MA1可以具有高柔韧性,并且第一可延展区域MA1可以与显示面板120一起容易地围绕辊151卷绕。
参照图7B,第二盖170包括多个支承区域PA2和PA3以及多个可延展区域MA2和MA3。多个支承区域PA2和PA3是未设置多个开口171的区域,并且多个可延展区域MA2和MA3是设置有多个开口171的区域。具体地,第二盖170可以形成为使得第三可延展区域MA3、第三支承区域PA3、第二可延展区域MA2和第二支承区域PA2从第二盖170的最上端顺序地设置。
第三可延展区域MA3是第二盖170的最上部区域,并且至少部分地交叠显示面板120和第一盖110的第一可延展区域MA1。多个开口171设置在第三可延展区域MA3中。
第三支承区域PA3是从第三可延展区域MA3向第二盖170的下侧延伸的区域。连接至显示面板120的一端的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附接至第三支承区域PA3。
为了保护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第三支承区域PA3可以允许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以平面的形状而不是弯曲的形状围绕辊851卷绕。此外,辊151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三支承区域PA3对应地形成为平坦的。
第二可延展区域MA2是从第三支承区域PA3向第二盖170的下侧延伸的区域。此外,多个开口171设置在第二可延展区域MA2中。
第二可延展区域MA2延伸以将显示面板120的显示区域AA设置在壳体单元HP的外部。例如,当第二盖170和显示面板120完全退绕时,从固定至辊151的第二盖170的第二支承区域PA2到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附接至的第三支承区域PA3的区域可以设置在壳体单元HP中。第一盖110的、显示面板120所附接至的第一可延展区域MA1和第二盖170的第三可延展区域MA3可以设置在壳体单元HP的外部。在这种情况下,当第二支承区域PA2、第二可延展区域MA2和第三支承区域PA3在图5中所示的列方向上的总长度小于从第二支承区域PA2的与第二可延展区域MA2相反的一端到壳体单元HP的开口HPO在图5中所示的列方向上的长度时,第一盖110的、显示面板120所附接至的第一可延展区域MA1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壳体单元HP中。因此,由于显示面板120的显示区域AA的下端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壳体单元HP中,因此可能难以观看图像。因此,第二支承区域PA2、第二可延展区域MA2和第三支承区域PA3在图5中所示的列方向上的总长度可以被设计成等于从第二支承区域PA2的与第二可延展区域MA2相反的一端到壳体单元HP的开口HPO在图5中所示的列方向上的长度。
第二盖170的第二支承区域PA2是第二盖170的最下部区域并且与辊151紧固。第二支承区域PA2可以包括第二紧固孔AH2以与辊151紧固。例如,穿过辊151和第二紧固孔AH2的螺钉SC被设置成将辊151和第二盖170的第二支承区域PA2彼此紧固。当第二支承区域PA2与辊151紧固时,可以通过辊151的旋转使第二盖170围绕辊151卷绕或从辊151上退绕。尽管图7中示出了两个第二紧固孔AH2,但是第二紧固孔AH2的数目不限于此。此外,尽管描述了使用图7B中的第二紧固孔AH2将第二盖170与辊151紧固,但是不限于此,并且第二盖170和辊151可以在不使用单独的紧固孔的情况下彼此紧固。
同时,多个开口111设置在第一盖110的第一可延展区域MA1中。当显示单元DP被卷绕或退绕时,多个开口111可能由于施加至显示单元DP的应力而变形。具体地,当显示单元DP被卷绕或退绕时,第一盖110的第一可延展区域MA1可以随着多个开口111收缩或扩展而变形。此外,随着多个开口111收缩或扩展,设置在第一盖110的第一可延展区域MA1上的显示面板120的滑动现象被最小化,使得施加至显示面板120的应力可以最小化。
当显示面板120和第一盖110卷绕时,由于显示面板120和第一盖110的曲率半径的差异,可能会引起围绕辊151卷绕的显示面板120的长度与围绕辊151卷绕的第一盖110的长度之间的差异。例如,当第一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围绕辊151卷绕时,围绕辊151卷绕一圈所需的第一盖110的长度可能会与围绕辊151卷绕一圈所需的显示面板120的长度不同。也就是说,由于相对于辊151而言显示面板120设置在第一盖110的外侧,因此围绕辊151卷绕一圈所需的显示面板120的长度可以大于围绕辊151卷绕一圈所需的第一盖110的长度。如上所述,第一盖110和显示面板120的卷绕长度由于在卷绕显示单元DP时曲率半径的差异而彼此不同,并且附接至第一盖110的显示面板120可以滑动以从其原始位置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显示面板由于通过卷绕引起的应力和曲率半径的差异而从第一盖110滑动的现象可以被定义为滑动现象。当滑动现象过度增加时,显示面板120可能与第一盖110分离,或者可能导致诸如裂缝的故障。
在这种情况下,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00中,即使显示单元DP被卷绕或退绕并且应力被施加至显示单元DP,但是第一盖110的多个开口111柔性地变形以减轻施加至第一盖110和显示面板120的应力。例如,当第一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围绕辊151卷绕时,可能施加使第一盖110和显示面板120沿竖直方向变形的应力。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盖110的多个开口111可以在第一盖110的竖直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一盖110的长度可以柔性地变形。因此,在卷绕第一盖110和显示面板120的过程期间由曲率半径的差异引起的第一盖110和显示面板120的长度的差异可以通过第一盖110的多个开口111来补偿。此外,在卷绕第一盖110和显示面板120的过程期间,多个开口111变形,使得也可以减轻从第一盖110施加至显示面板120的应力。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00中,即使第二盖170被卷绕或退绕并且应力被施加至第二盖170,但是第二盖的多个开口171柔性地变形以减轻施加至第二盖170的应力。例如,当第二盖170围绕辊151卷绕时,可能施加使第二盖170沿竖直方向变形的应力。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盖170的多个开口171可以在第二盖170的竖直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二盖170的长度可以柔性地变形。因此,在卷绕第二盖170的过程期间,多个开口171变形,以减轻施加至第二盖170的应力。
参照图7A和图7B,第一盖110的多个开口111和第二盖170的多个开口171可以设置成相对于相邻行中的多个开口111和171交错。具体地,设置在奇数行中的多个开口111和171的中心可以与设置在偶数行中的多个开口111和171的中心是交错的。然而,图7A和图7B中所示的多个开口111和171的布置仅是示例,并且不限于此。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支承区域PA1和第二支承区域PA2中,没有形成如在可延展区域MA中形成的多个开口111和171。具体地,分别固定至头杆164和辊151的第一支承区域PA1和第二支承区域PA2需要比可延展区域MA更硬。也就是说,在第一支承区域PA1和第二支承区域PA2中的每一个中,仅形成第一紧固孔AH1和第二紧固孔AH2,而不形成如在可延展区域MA中形成的多个开口111和171。此外,第一紧固孔AH1和第二紧固孔AH2具有与多个开口111的形状不同的形状。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00中,其中形成有多个开口111和171的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70设置在显示面板120的后表面上以支承和保护显示面板120。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70由金属材料形成以具有刚性,并且多个开口111和171形成在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70的与显示面板120交叠的可延展区域MA中,从而可以改善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70的柔性。因此,在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单元DP设置在壳体单元HP的外部的完全退绕状态下,由刚性材料形成以具有高刚性的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70可以支承显示面板120平坦地展开。相比之下,在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单元DP容纳在壳体单元HP中的完全卷绕状态下,由于多个开口111和171而具有高柔性的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70与显示面板120一起围绕辊151卷绕以被容纳。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00中,调整多个开口111和171在行方向上的宽度,使得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70具有柔性,并且因此可以减轻在卷绕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70时施加的应力。具体地,当第一盖110、第二盖170和显示面板120围绕辊卷绕时,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70可以在列方向上弯曲并且可能施加应力使得多个开口111和171沿列方向延伸。多个开口111和171在行方向上的宽度被形成为大的,使得当第一盖110、第二盖170和显示面板120围绕辊151卷绕时,多个开口111和171可以容易地在列方向上扩展。此外,可以减轻施加至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70的应力。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00中,调节多个开口111和171在行方向上的宽度,使得可以增加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70的柔性。此外,第一盖110、第二盖170和显示面板120可以容易地围绕辊151卷绕。此外,多个开口111和171在列方向上扩展,以减轻施加至第一盖110、第二盖170和显示面板120的应力,使得可以减小显示面板120的破损。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9是图8中的区域A的放大图。
参照图8,显示面板120设置在第一盖110的一个表面上,并且第二盖170设置在第一盖110的背对其上设置有显示面板120的表面的表面上。第二盖170可以设置成在第一盖110的背对其上设置有显示面板120的表面的表面上交叠第一盖110的第一可延展区域MA1。
参照图8,第一盖110包括第一支承区域PA1和第一可延展区域MA1。此外,第二盖170包括第三可延展区域MA3、第三支承区域PA3、第二可延展区域MA2和第二支承区域PA2。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盖170的第三可延展区域MA3可以设置成与第一盖110的第一可延展区域MAl交叠。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第三可延展区域MA3可以被限定为具有与第一可延展区域MA1相同的尺寸,但是其不限于此,并且第三可延展区域MA3可以被设置成与第一可延展区域MA1的仅一部分交叠。
参照图8,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用于固定印刷电路板140的机构。该机构设置在第二盖170的第三支承区域PA3中,以将印刷电路板140固定至第二盖170。也就是说,该机构可以将设置在第三支承区域PA3中的印刷电路板140固定至第二盖170。
参照图8,该机构可以包括底板BP、后盖BC和前盖TC。
底板BP设置在第二盖170的后表面上。底板BP包括从一个表面朝向前盖TC突出的固定突起BP1。因此,固定突起BP1穿过第二盖170、后盖BC和前盖TC以与固定构件FM紧固。固定构件FM所紧固至的结构可以设置在固定突起BP1中。例如,固定突起BP1可以形成有类似于PEM螺母的结构,并且螺纹形成在固定突起BP1中,使得固定构件FM可以通过固定突起BP1中的螺纹与固定突起BP1紧固。
后盖BC设置在第二盖170上。后盖BC可以在底板BP的固定突起BP1穿过其时固定至底板BP。也就是说,在后盖BC上,可以设置有底板BP的固定突起BP1所穿过的孔。此外,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设置在后盖BC上以固定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
前盖TC设置在后盖BC前方。前盖TC被设置成覆盖后盖BC以及后盖BC上设置的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以保护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在前盖TC中,可以设置底板BP的固定突起BP1进入其中以及固定构件FM插入其中的孔。此外,当卷绕显示装置时,前盖TC设置在辊151的平坦部分上以具有弯曲的外周表面,使得由辊151和前盖TC形成的形状基本上为圆形。
参照图8,头杆164设置在显示装置100的上端处以固定至第一盖110。即,头杆164固定至第一盖110的第一支承区域PA1。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当第一盖110不包括第一支承区域PA1并且第二盖170包括第一支承区域PA1时,头杆164可以固定至第二盖170。
参照图8,柔性膜130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盖110上,并且另一部分设置在第二盖170上。具体地,柔性膜130的一部分可以接合至设置在第一盖110上的显示面板120的接合区域BA,并且另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二盖170的第三支承区域PA3中。
参照图8和图9,第一粘结构件181设置在显示面板120与第一盖110之间以接合显示面板120与第一盖110。第一粘结构件181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20与第一盖110之间的整个区域中。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第一粘结构件181可以设置在除了显示面板120与第一盖110之间的接合区域BA之外的区域中。
参照图8和图9,第二粘结构件182设置在第一盖110与第二盖170之间以接合第一盖110与第二盖170。第二粘结构件182可以设置在第一盖110与第二盖170之间的整个区域中。
通常,在可卷曲显示装置中,金属盖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以支承显示面板。当卷绕这种可卷曲显示装置时,产生力以保持显示面板的平坦状态,同时固定至辊的盖围绕辊卷曲,并且在卷绕过程期间可能在显示面板中产生拉伸应力。因此,在卷绕过程期间显示面板可能与盖分离,并且接合至显示面板的柔性膜也可能分离。此外,即使显示面板和柔性膜没有分离,显示面板的焊盘或设置在柔性膜接合在其中的接合区域中的柔性膜的焊盘也可能被用于在卷绕过程期间保持平坦状态的显示面板的力和施加至显示面板和柔性膜的拉伸应力损坏。此外,设置在接合区域中的各种各样的无机层和布线也可能被损坏。如上所述,当设置在接合区域中的焊盘、布线等被损坏时,信号通常就不会被提供至显示装置,从而可能导致显示装置的驱动故障。
然而,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00中,第一盖110的第一可延展区域MA1被设置成具有与显示面板120对应的尺寸。因此,可以减少当显示装置100卷绕时引起的显示面板120和柔性膜130的分离。具体地,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00中,第二盖170固定至辊151,使得第二盖170首先围绕辊151卷绕。在这种情况下,显示面板120并非直接附接至第二盖170,而是附接至第一盖110,并且第一盖110附接至第二盖170。因此,在卷绕显示面板120的过程期间,产生用于保持第一盖110的平坦状态的力。当过度产生该力时,第一盖110的与接合区域BA对应的一端可能与第二盖170分离。然而,由于第一盖110支承显示面板120,所以显示面板120保持稳定状态,并且因此柔性膜130与显示面板120分离的可能性可以非常低。此外,由于第一盖110支承显示面板120,所以设置在接合区域BA中的显示面板120的焊盘或柔性膜130的焊盘、各种各样的布线和无机层可以不被损坏。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00中,可以使柔性膜130与显示面板120的分离最小化,并且抑制对设置在接合区域BA中的焊盘、布线、无机层等的损坏。因此,可以解决显示装置100的驱动故障的问题。
卷曲特性的改善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0的显示装置1000与图1至图9中的显示装置100之间的仅有区别在于第二盖1070和第二粘结构件1082,而其他构造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冗余的描述。
参照图10,第二盖1070被设置成与第一盖110至少部分地交叠。具体地,第二盖1070从第三支承区域PA3朝向头杆164延伸,以与第一可延展区域MA1的一部分交叠,而不是与第一盖110的整个第一可延展区域MA1交叠。因此,第二粘结构件1082也可以仅设置在第一盖110与第二盖1070交叠的部分中。
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000中,第二盖1070被设置成仅部分地与第一盖110的第一可延展区域MA1交叠,从而改善显示装置1000的卷曲特性。具体地,由于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070由诸如金属的刚性材料形成,所以当卷绕显示装置1000时,在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070中产生应力,这导致对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070或显示面板120的损坏。因此,第二盖1070的与第一盖110交叠的部分被设置成最小化的,也就是说,第二盖1070和第一盖110仅在使用第二粘结构件1082足以固定的区域中交叠。因此,当卷绕显示装置1000时在第二盖1070中产生的应力减小,并且因此可以改善显示装置1000的卷曲特性。
调整第二粘结构件设置的区域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放大图。图11的显示装置1100与图1至图9中的显示装置100之间的仅有区别在于第二粘结构件1182,而其他构造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冗余的描述。
参照图11,第二粘结构件1182可以设置在第一盖110与第二盖170之间的除了与柔性膜130设置的区域交叠的区域之外的区域中。也就是说,第二粘结构件1182可以设置在第一盖110与第二盖170之间的除了接合区域BA之外的区域。
参照图11,由于第二粘结构件1182没有设置在接合区域BA中,所以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70彼此间隔开,以不在接合区域BA中固定。也就是说,在接合区域BA中,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70未由第二粘结构件1182接合,使得在第一盖110与第二盖170之间存在空间,并且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70在接合区域BA中不彼此固定。
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100中,第二粘结构件1182设置在第一盖110与第二盖170之间的除了接合区域BA之外的区域中。因此,当卷绕显示装置1100时,可以改善显示面板120与第一盖110的分离或者柔性膜130与显示面板120的分离。具体地,当第二粘结构件1182设置在第一盖110与第二盖170之间的除了接合区域BA之外的区域中时,如果与接合区域BA对应的显示装置1100围绕辊151卷绕,则与接合区域BA对应的第二盖170围绕辊151卷绕。然而,与接合区域BA对应的第一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可以围绕辊151卷绕,同时在相对于第二盖170的浮动状态下保持平坦状态。也就是说,由于第一盖110和第二盖170在接合区域BA中没有彼此固定,因此设置在接合区域BA中的第二盖170沿着辊151的表面围绕辊151卷绕。然而,设置在接合区域BA中的第一盖110可以围绕辊151卷绕,同时在平坦状态下与第二盖170间隔开,以不与辊151的表面对应。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100中,由于第一盖110在接合区域BA中未固定至第二盖170,所以当与接合区域BA对应的显示装置1100围绕辊151卷绕时,第一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可以保持平坦状态。因此,显示面板120与第一盖110分离以及柔性膜130与显示面板120分离的可能性可以非常低。此外,由于第一盖110支承显示面板120,所以设置在接合区域BA中的显示面板120的焊盘或柔性膜130的焊盘、各种各样的布线和无机层可以不被损坏。因此,可以解决显示装置1100的驱动故障的问题。
当卷绕与接合区域BA对应的显示装置1100并且然后再次卷绕显示装置1100时,被设置成与第二盖170间隔开并浮动的第一盖110和显示面板120被进一步再次卷绕的第二盖170按压以围绕辊151卷绕。因此,尽管第二粘结构件1182没有设置在接合区域BA中,也可以减小显示面板120与第一盖110的分离以及柔性膜130与显示面板120的分离,这可以减少显示面板120的损坏。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一粘结构件181可以不设置在显示面板120与第一盖110之间的接合区域BA中。因此,由于显示面板120在接合区域BA中未固定至第一盖110,所以当与接合区域BA对应的显示装置1100围绕辊151卷绕时,显示面板120可以保持平坦状态。因此,柔性膜130与显示面板120分离的可能性可以变得非常低。
第二盖的散热功能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4是图13中的区域B的放大图。图12至图14的显示装置1200与图1至图9的显示装置100之间的仅有区别在于第一粘结构件1281、第二盖1270和第二粘结构件1282,而其他构造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冗余的描述。
参照图12至图14,第二盖1270设置在显示面板120上。也就是说,第二盖1270设置在显示面板120的背对其上设置有第一盖110的一个表面的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盖1270固定至辊151并从固定至辊151的部分延伸,以与显示面板120的非显示区域NA的接合区域BA交叠。第二盖1270不包括除了要固定至辊151的第二紧固孔AH2以外的其他开口。
第二盖1270可以由散热材料形成。具体地,当显示装置1200被驱动时,显示面板120的非显示区域NA的其中布线被集中并且柔性膜130被接合至的接合区域BA可以产生热。因此,在显示面板120的非显示区域NA的接合区域BA中,设置由散热材料形成的第二盖1270以散发在显示装置1200中产生的热。例如,第二盖1270可以由诸如铝(Al)、铜(Cu)或镍(Ni)的金属材料或者包括诸如铝(Al)、铜(Cu)、镍(Ni)或银(Ag)的金属材料的合金形成。
参照图13和图14,第二粘结构件1282设置在显示面板120与第二盖1270之间,以接合显示面板120与第二盖1270。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粘结构件1282设置在显示面板120和第二盖1270彼此交叠的区域中。
第二粘结构件1282可以是其中分散有散热颗粒的粘结剂层。具体地,第二粘结构件1282设置在执行散热功能的第二盖1270与显示面板120之间,因此第二粘结构件1282可以由有利于与第二盖1270一起散热的材料形成。例如,第二粘结构件1282可以是其中分散有诸如铝(Al)、银(Ag)、铜(Cu)或镍(Ni)的金属颗粒或者诸如氮化铝(AlN)、氧化铝(Al2O3)、氮化硼(BN)、碳化硅(SiC)或氧化铍(BeO)的陶瓷颗粒的粘结剂层。
参照图13和图14,第一粘结构件1281可以不覆盖柔性膜130。也就是说,第一粘结构件1281设置在接合区域BA中,但是不与柔性膜130交叠。此外,第一粘结构件1281可以不设置在接合区域BA中。
通常,在布线集中的区域中产生热,例如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的接合区域中产生热,使得显示装置的温度增加。然而,当基板由塑料材料形成时,显示装置中产生的热可能不会充分地散发到外部。因此,当显示装置中产生的热没有充分地散发到外部时,显示面板的显示元件由于热而损坏,这可能导致显示面板的暗点。
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200中,第二盖1270被配置成由散热材料形成,以有效地散发在显示装置1200中产生的热。具体地,第二盖1270由金属材料或合金材料形成以散发热,并且接合区域BA和第二盖1270被设置成交叠,使得可以有效地散发在接合区域BA中产生的热。因此,显示装置1200中产生的热通过第二盖1270散发,以降低显示装置1200的温度,使得显示元件和显示面板120的损坏可以最小化。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200中,使用其中分散有散热颗粒的第二粘结构件1282以允许显示装置1200更有效地散发热。具体地,第二粘结构件1282设置在显示面板120与第二盖127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粘结构件1282被配置成包括散热颗粒以与第二盖1270一起执行散热功能,并且因此可以有效地散发显示装置1200中产生的热。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200中,第二盖1270设置在显示面板120的背对其上设置有第一盖110的表面的表面上,以改善当卷绕显示装置1200时柔性膜130与显示面板120的分离。具体地,当第二盖1270围绕辊151卷绕时,显示面板120和柔性膜130设置在第二盖1270内。因此,压缩应力而不是拉伸应力被施加至显示面板120和柔性膜130,使得可以改善显示面板120与柔性膜130的分离。此外,当第二盖1270围绕辊151卷绕时,第二盖可以在按压第二盖1270与辊151之间设置的显示面板120和柔性膜130的同时围绕辊151卷绕,使得可以改善显示面板120与柔性膜130的分离。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压缩应力而不是拉伸应力被施加至显示面板120和柔性膜130,所以设置在接合区域BA中的显示面板120的焊盘或柔性膜130的焊盘、各种各样的布线以及无机层也可以不被损坏。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200中,可以使柔性膜130与显示面板120的分离最小化,并且抑制接合区域BA中设置的焊盘、布线、无机层等的损坏。因此,可以解决显示装置1200的驱动故障的问题。
设置在驱动电路区域中的第二盖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5的显示装置1500与图12至图14的显示装置1200之间的仅有区别在于第二盖1570,而其他构造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冗余的描述。
参照图15,显示面板120的非显示区域NA还可以包括在显示区域AA的两侧处限定的驱动电路区域GA。在驱动电路区域GA中,可以设置用于驱动显示区域AA的多个像素的各种各样的驱动电路和布线。例如,在驱动电路区域GA中,可以设置栅极驱动器和连接至栅极驱动器的各种各样的布线,该栅极驱动器将信号诸如扫描信号或发光控制信号输出至栅极线或发光控制信号线。此外,驱动电路区域GA的栅极驱动器可以以面板内栅极驱动器(GIP)的方式安装在基板上,但不限于此。此外,尽管在图15中,驱动电路区域GA被限定在显示区域AA的两侧,但是驱动电路区域GA也可以限定成位于显示区域AA的两侧中的任何一侧。
参照图15,第二盖1570从接合区域BA延伸,以进一步与驱动电路区域GA交叠。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盖1570的与驱动电路区域GA交叠的部分也可以与第一盖110的两个边缘交叠。此外,第二粘结构件设置在第二盖1570的与显示面板120的驱动电路区域GA交叠的部分与显示面板120之间以改善散热。
在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500中,第二盖1570被设置成交叠其中设置有各种各样的布线和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区域GA,以更有效地散发显示装置1500中产生的热。当显示装置1500被驱动时,不仅在显示面板120的接合区域BA中产生热,而且在显示面板120的两侧处的驱动电路区域GA中产生热。在这种情况下,当显示装置1500中产生的热未被散发时,显示元件可能由于热而劣化而被损坏,并因此可能在显示面板120中产生暗点。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500中,第二盖1570被设置成与驱动电路区域GA交叠,以有效地散发在驱动电路区域GA中产生的热。
包括多个开口的第二盖
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6的显示装置1600与图15的显示装置1500之间的仅有区别在于第二盖1670,而其他构造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冗余的描述。
参照图16,第二盖1670包括第三支承区域PA3、第二可延展区域MA2和第二支承区域PA2。此外,第二盖1670的第三支承区域PA3可以被设置成与显示面板120的非显示区域NA的接合区域BA交叠。
第二盖1670的第二可延展区域MA2包括多个开口1671。具体地,多个开口1671可以允许第二盖1670具有柔性。多个开口1671可以柔性地变形并且允许第二盖1670围绕辊151卷绕或从辊151上退绕。第二盖1670的多个开口1671与已经参照图1至图9描述的显示装置100的第二盖170的多个开口171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详细描述。
在根据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1600中,第二盖1670包括多个开口1671,使得散热有效并且可以改善显示装置1600的卷曲特性。具体地,当卷绕显示装置1600时,在第二盖1670中产生应力。在这种情况下,当多个开口1671设置在第二盖1670中时,多个开口1671可以容易地沿列方向延伸并且可以减轻施加至第二盖1670的应力。因此,多个开口1671设置在第二盖1670中,以散发显示装置1600中产生的热并且改善显示装置1600的卷曲特性。
尽管已经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因此,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仅被提供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技术构思。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范围不限于此。因此,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在所有方面都是说明性的,并不限制本公开。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基于所附权利要求书来解释,并且在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构思应被解释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30)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包括多个像素的显示面板;
耦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盖;
耦接至所述第一盖或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盖;以及
耦接至所述第二盖的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电连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个或更多个柔性膜;以及
电连接至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柔性膜的一个或更多个印刷电路板;
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印刷电路板被固定至所述第二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盖包括第一支承区域和与所述第一支承区域相邻的第一可延展区域,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耦接至所述第一可延展区域;以及
所述第二盖在所述第一盖的背对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上至少部分地交叠所述第一盖的所述第一可延展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使所述显示面板接合至所述第一盖的第一粘结构件;以及
使所述第一盖接合至所述第二盖的第二粘结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接合区域中电连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个或更多个柔性膜,
其中所述第一粘结构件跨越除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接合区域之外的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盖之间的整个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粘结构件位于所述第一盖与所述第二盖之间,并且不与所述接合区域交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盖包括第一支承区域和与所述第一支承区域相邻的第一可延展区域,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耦接至所述第一可延展区域;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在所述显示区域外部的非显示区域,以及
所述第二盖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对所述第一盖的表面上至少部分地交叠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非显示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接合区域,并且一个或更多个柔性膜被接合至所述接合区域,以及
所述第二盖与所述接合区域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将所述显示面板附接至所述第一盖的第一粘结构件;
其中所述第一粘结构件和所述第一盖耦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非显示区域的接合区域外部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将所述显示面板附接至所述第二盖的第二粘结构件;
其中所述第二粘结构件是包括金属或陶瓷颗粒的粘结剂层。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非显示区域还包括与所述接合区域相邻的驱动电路区域,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区域包括驱动电路;以及
所述第二盖与所述驱动电路区域交叠。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盖包括固定至所述辊的第二支承区域和与所述第二支承区域相邻的第二可延展区域;以及
所述第二可延展区域包括多个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固定至所述第一盖的头杆。
14.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被配置成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
电连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个或更多个柔性膜;
附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第一盖;
附接至所述第一盖的后表面或附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的第二盖,其中所述第二盖交叠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柔性膜连接的位置;以及
辊,所述辊被配置成卷绕和退绕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外部的非显示区域,
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接合区域;
所述柔性膜接合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非显示区域;以及
所述第二盖与所述接合区域交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将所述显示面板附接至所述第一盖的第一粘结构件;以及
将所述第二盖附接至所述第一盖的第二粘结构件;
其中所述第二盖耦接至所述第一盖的背对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粘结构件不与所述接合区域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将所述显示面板附接至所述第一盖的第一粘结构件;以及
将所述显示面板附接至所述第二盖的第二粘结构件;
其中所述第二盖耦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对所述第一盖的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粘结构件是包括散热颗粒的粘结剂层。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盖由选自由以下的金属材料构成的组的金属材料形成:铝、铜、镍、包括铝的合金、包括铜的合金、包括镍的合金和包括银的合金。
21.一种可卷曲显示装置,包括:
可卷曲显示面板;
耦接至所述可卷曲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第一盖,其中,所述第一盖包括所述第一盖的可延展部分,所述第一盖的所述可延展部分包括第一多个开口;
印刷电路板;以及
第二盖;
其中所述第二盖与所述印刷电路板交叠。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盖沿着从所述可卷曲显示装置的前端延伸到所述可卷曲显示装置的后端的轴交叠所述印刷电路板。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盖包括:包括第二多个开口的所述第二盖的第一可延展部分、包括第三多个开口的所述第二盖的第二可延展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盖的第一可延展部分与所述第二盖的第二可延展部分之间的支承部分,其中所述印刷电路板被附接至所述第二盖的所述支承部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盖的所述可延展部分与所述第二盖的第一可延展部分交叠。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可卷曲显示面板被附接至所述第一盖的所述可延展部分。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盖被配置成在结构上支承所述可卷曲显示面板,所述第二盖被配置成在结构上支承所述可卷曲显示面板和所述印刷电路板。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盖由散热材料形成。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散热材料包括选自由铝、铜、镍和银构成的组的材料。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可卷曲显示面板包括所述可卷曲显示面板的其中柔性膜被接合至所述可卷曲显示面板的接合部分,所述第二盖耦接至所述可卷曲显示面板的所述接合部分的前表面。
30.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卷曲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盖通过包括散热材料的颗粒的粘结剂被耦接至所述可卷曲显示面板。
CN201911306197.0A 2018-12-19 2019-12-17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3412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64844A KR102657039B1 (ko) 2018-12-19 2018-12-19 표시 장치
KR10-2018-0164844 2018-1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1202A true CN111341202A (zh) 2020-06-26
CN111341202B CN111341202B (zh) 2022-08-23

Family

ID=71099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06197.0A Active CN111341202B (zh) 2018-12-19 2019-12-17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2245B2 (zh)
KR (1) KR102657039B1 (zh)
CN (1) CN11134120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1905A (zh) * 2020-07-23 2022-01-2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495709A (zh) * 2020-10-27 2022-05-1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639305A (zh) * 2020-12-15 2022-06-1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57036B1 (ko) * 2018-12-21 2024-04-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012737A (ko) 2019-07-26 2021-02-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2216214B (zh) * 2020-10-23 2022-06-24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US11670199B2 (en) 2020-10-27 2023-06-06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4191370A4 (en) 2020-11-06 2024-02-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EAT DISSIPATION ELEMENT
JP2022107909A (ja) * 2021-01-12 2022-07-25 株式会社Joled 表示装置
KR20220141008A (ko) * 2021-04-12 2022-10-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열 확산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30040036A (ko) * 2021-09-15 2023-03-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3888985B (zh) * 2021-11-05 2024-01-3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3113543A1 (ko) * 2021-12-16 2023-06-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방열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3641A (zh) * 2009-08-26 2011-04-0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
CN104882078A (zh) * 2015-06-25 2015-09-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105280668A (zh) * 2014-07-22 2016-01-2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卷绕显示设备
CN106251779A (zh) * 2015-06-15 2016-12-2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设备
CN106257569A (zh) * 2015-06-19 2016-12-2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设备
EP3173855A1 (en) * 2015-11-27 2017-05-31 LG Electronics Inc.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CN107452282A (zh) * 2016-05-30 2017-12-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卷绕显示器
US20180014417A1 (en) * 2016-07-07 2018-01-1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US20180070467A1 (en) * 2016-09-05 2018-03-08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US20200084305A1 (en) * 2017-05-17 2020-03-1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Foldable Mechanism for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and Foldable Unit for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8256A1 (en) * 2001-09-07 2003-03-13 Salmon Peter C. Computing device with roll up components
KR101780419B1 (ko) * 2011-02-15 2017-10-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시블 표시장치
US9286812B2 (en) * 2011-06-07 2016-03-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lexible display extendable assembly
TWI582640B (zh) * 2013-01-10 2017-05-11 黃海濤 具可捲式螢幕的掌上型電子裝置及其顯示方法
US10691172B2 (en) * 2014-07-30 2020-06-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splay with shape changing support panel
CN106575664B (zh) * 2014-08-09 2019-09-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卷曲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EP3627279B1 (en) * 2015-11-27 2023-05-10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KR102472091B1 (ko) * 2016-06-24 2022-11-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롤러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95848B1 (ko) * 2016-10-11 2023-11-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확장형 표시 장치
KR102369318B1 (ko) * 2017-08-30 2022-03-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연성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08844B1 (ko) * 2017-12-06 2022-06-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연성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3641A (zh) * 2009-08-26 2011-04-0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和使用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
CN105280668A (zh) * 2014-07-22 2016-01-2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卷绕显示设备
CN106251779A (zh) * 2015-06-15 2016-12-2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设备
CN106257569A (zh) * 2015-06-19 2016-12-2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设备
CN104882078A (zh) * 2015-06-25 2015-09-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EP3173855A1 (en) * 2015-11-27 2017-05-31 LG Electronics Inc.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CN107452282A (zh) * 2016-05-30 2017-12-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卷绕显示器
US20180014417A1 (en) * 2016-07-07 2018-01-1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US20180070467A1 (en) * 2016-09-05 2018-03-08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US20200084305A1 (en) * 2017-05-17 2020-03-1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Foldable Mechanism for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and Foldable Unit for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1905A (zh) * 2020-07-23 2022-01-2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971905B (zh) * 2020-07-23 2024-01-2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495709A (zh) * 2020-10-27 2022-05-1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639305A (zh) * 2020-12-15 2022-06-1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76103A (ko) 2020-06-29
KR102657039B1 (ko) 2024-04-11
CN111341202B (zh) 2022-08-23
US11452245B2 (en) 2022-09-20
US20200205301A1 (en) 2020-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1202B (zh) 显示装置
US10789863B2 (en) Display device
JP7149371B2 (ja) 表示装置
KR102597411B1 (ko) 표시 장치
KR102519817B1 (ko) 표시 장치
EP3770890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20028959A (ko) 표시 장치
EP3796293B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30110234A (ko) 표시 장치
CN112309246B (zh) 显示装置
KR102656852B1 (ko)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