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2269A - 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及制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及制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32269A
CN111332269A CN202010242808.6A CN202010242808A CN111332269A CN 111332269 A CN111332269 A CN 111332269A CN 202010242808 A CN202010242808 A CN 202010242808A CN 111332269 A CN111332269 A CN 111332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assembly
piece
cylinder body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28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32269B (zh
Inventor
杨磊
苗峰
张敬斌
王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428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322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32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2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32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22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7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 B60T13/746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electrical assistance or drive an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of the braking a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02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friction bra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及制动系统,包括:缸体组件,缸体组件设置有通道;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位于缸体组件内,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丝杠,传动丝杠与缸体组件相对移动连接;传动螺母,传动螺母与传动丝杠相互传动连接,传动螺母穿过通道,传动螺母与通道相对移动连接;弹性组件,弹性组件位于缸体组件内,弹性组件套于传动丝杠外侧,弹性组件作用于传动丝杠上,弹性组件与传动螺母相对转动连接;电磁离合器,电磁离合器连接传动螺母与缸体组件;传动轴,传动轴通过超越离合器与传动螺母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失电时能够自动输出能量进行停放制动;且本发明所提供的停放制动缸结构紧凑,占用车底空间小。

Description

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及制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列车制动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及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轨道列车智能化、网络化、轻量化和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于电机械制动缸的需求越来越广泛。然而目前现有的电机械制动缸不具备停放功能,传统的停放制动缸无法满足要求。
其次,参考附图1,为现有的带停放制动缸的气压或者液压制动缸,包括气压或液压制动缸1’、停放制动缸2’和楔形体3’,气压或液压制动缸1’的传动结构和停放制动缸2’的传动结构通过楔形体3’纵向垂直连接。纵向垂直设置的停放制动缸2’,占用车底纵向空间较大,不能直接适用于现有的电机械制动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电机械制动缸不具有停放功能且现有的停放制动缸不能适用于电机械制动缸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停放制动缸,适用于电机械制动缸,失电时能够自动输出能量进行停放制动,满足轨道列车智能化、网络化的需求;且本发明所提供的停放制动缸结构紧凑,占用车底空间小,满足轨道列车轻量化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包括:
缸体组件,所述缸体组件设置有通道;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缸体组件内,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传动丝杠,所述传动丝杠与所述缸体组件相对移动连接;
传动螺母,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传动丝杠相互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通道相对移动连接;
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缸体组件内,所述弹性组件套于所述传动丝杠外侧,所述弹性组件作用于所述传动丝杠上,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传动螺母相对转动连接;
电磁离合器,所述电磁离合器连接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缸体组件;
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超越离合器与所述传动螺母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作用件,所述作用件套于所述传动丝杠外侧,所述作用件设置有:
第一作用配合部,所述传动丝杠设置有第一作用部,所述第一作用配合部与所述第一作用部相互抵接,
第二作用部;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于所述作用件外侧,所述第二作用部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对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传动螺母相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电磁离合器相连接,所述连接件还通过超越离合器与所述传动轴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缸体组件包括:
缸体本体,所述弹性组件和所述传动丝杠位于所述缸体本体内;
前端盖,所述前端盖与所述缸体本体一体成型,所述前端盖设置有所述通道,所述传动螺母穿过所述通道,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通道转动连接;
后端盖,所述后端盖连接于所述缸体本体远离所述前端盖的一端,所述传动丝杠与所述后端盖相对移动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
第一止动件,所述第一止动件位于所述缸体组件内,所述第一止动件与所述缸体组件相对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止动件与所述传动丝杠相对移动连接,所述第一止动件设置有止动配合部;
第二止动件,所述缸体组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止动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缸体组件内,所述第二止动件伸入所述缸体组件内的一端设置有止动部,所述止动部与所述止动配合部相互卡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缸体组件外侧,所述固定件内部中空,所述固定件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止动件位于所述固定件内,所述第二止动件抵接于所述固定件内部,所述止动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缸体组件内,所述固定件还设置有第三通孔;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固定件内,所述第二弹性件套于所述第二止动件外侧,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止动件与所述固定件内部相抵接;
拉动件,所述拉动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拉动件与所述第二止动件相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动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包括缸体组件、传动丝杠、传动螺母、弹性组件、电磁离合器、传动轴和超越离合器。传动丝杠与缸体组件相对移动连接,传动螺母与缸体组件相对转动连接,传动丝杠与传动螺母相互传动连接。弹性组件作用于传动丝杠上,传动螺母通过电磁离合器与缸体组件相连接。传动轴通过超越离合器与所述传动螺母相连接。
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与制动缸的输出轴相连接,制动缸进行制动操作时,制动缸的输出轴向第一方向转动,输出轴与传动轴相连接,传动轴向第一方向转动,此时超越离合器处于连接状态,传动轴带动传动螺母向第一方向转动,由于传动丝杠与缸体组件相对移动连接,则限制传动丝杠转动,传动丝杠发生移动进而作用于弹性组件,将弹性组件进行压缩,此时操作电磁离合器闭合,传动螺母与缸体组件固定连接,限制传动丝杠移动,使得弹性组件保持压缩状态,从而进行停放蓄能;制动缸的输出轴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超越离合器处于超越状态,传动轴相对传动螺母转动,传动轴与传动螺母之间的传动断开,制动缸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不产生影响。
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进行停放制动操作时,操作电磁离合器断开,弹性组件向传动丝杠施加弹力,传动丝杠进行反向移动,从而带动传动螺母向第二方向转动,此时超越离合器处于连接状态,传动螺母带动传动轴向第二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制动缸的输出轴向第二方向转动,实现停放制动。
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能够实现制动缸缓解时对其进行停放蓄能,且不影响制动缸的制动操作,同时失电时,即电磁离合器断开时,能够自动输出能量进行停放制动,满足轨道列车智能化、网络化的需求。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使用弹性组件作为停放动力源,相比于现有的电机械制动缸使用电机停转来提供停放动力,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提供的停放制动力更加可靠。且本发明所提供的停放制动缸的传动组件通过传动轴与制动缸横向连接,无需现有技术中纵向垂直设置的楔形体,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结构紧凑,占用车底空间小,满足轨道列车轻量化、小型化的需求。
2.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设置有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第一止动件和第二止动件,第一止动件与传动丝杠相对移动连接,第一止动件与缸体组件相对转动连接,第一止动件设置有止动配合部,第二止动件伸入缸体组件内,第二止动件伸入缸体组件内的一端设置有止动部,止动部与止动配合部相对卡合连接。
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停放制动后需要手动机械缓解时,手动拉动拉动件,拉动件向上移动,使得止动部与止动配合部相互脱开,第一止动件在弹性组件、传动丝杠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传动丝杠产生移动,使得弹性组件的压缩量减小,进一步减小了传动轴的输出扭矩,直至弹性组件抵接至第一止动件,弹性组件的弹力完全由第一止动件和缸体组件承担。进一步,传动轴的输出扭矩为零,传动丝杠向制动夹钳施加的力为零,制动夹钳得到缓解,从而对停放制动实现了手动机械缓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带停放制动缸的气压或者液压制动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电机械停放制动缸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图2所提供电机械停放制动缸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所提供的传动丝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所提供的第一止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对附图标记进行具体说明:
1、缸体组件;11、缸体本体;12、前端盖;13、后端盖;131、第一通孔;
2、弹性组件;21、第一弹性件;22、作用件;221、第一作用配合部;222、第二作用部;
3、传动组件;31、传动丝杠;311、传动部;312、第一作用部;313、导向配合部;32、传动螺母;33、连接件;
4、电磁离合器;
5、传动轴;
6、超越离合器;
7、锁定组件;71、固定件;711、第二通孔;712、第三通孔;72、第一止动件;721、套接部;722、止动配合部;723、导向部;73、第二止动件;731、止动部;74、第二弹性件;75、拉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总的技术方案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而非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的总的构思,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落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便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理解,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传动关系,参考附图2,旋转方向的视角以从右向左进行观察,以传动丝杠为左旋作为示例进行说明。如果传动丝杠旋向发生变化时,与之相配合的零件及组件的旋向及运动关系发生相应改变。
针对现有的电机械制动缸不具有停放功能且现有的停放制动缸不能适用于电机械制动缸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停放制动缸,适用于电机械制动缸,且占用车底空间较小,更适用于低地板轨道车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的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包括:
一种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包括:
缸体组件1,缸体组件1设置有通道;
传动组件3,传动组件3位于缸体组件1内,传动组件3包括:
传动丝杠31,传动丝杠31与缸体组件1相对移动连接;
传动螺母32,传动螺母32与传动丝杠31相互传动连接,传动螺母32与通道相对移动连接;
弹性组件2,弹性组件2位于缸体组件1内,弹性组件2套于传动丝杠31外侧,弹性组件2作用于传动丝杠31上,弹性组件2与传动螺母32相对转动连接;
电磁离合器4,电磁离合器4连接传动螺母32与缸体组件1;
传动轴5,传动轴5通过超越离合器6与传动螺母32相连接。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包括缸体组件1、传动丝杠31、传动螺母32、弹性组件2、电磁离合器4、传动轴5和超越离合器6。传动丝杠31与缸体组件1相对移动连接,传动螺母32与缸体组件1相对转动连接,传动丝杠31与传动螺母32相互传动连接。弹性组件2作用于传动丝杠31上,传动螺母32通过电磁离合器4与缸体组件1相连接。传动轴5通过超越离合器6与传动螺母32相连接。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与制动缸的输出轴相连接,制动缸进行缓解操作时,输出轴向顺时针转动,输出轴与传动轴5相连接,传动轴5向顺时针转动,此时超越离合器6处于连接状态,传动轴5带动传动螺母3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传动丝杠31与缸体组件1相对移动连接,则限制传动丝杠31转动,传动丝杠31则向传动轴5方向移动,从而传动丝杠31作用于弹性组件2,将弹性组件2进行压缩,此时操作电磁离合器4闭合,传动螺母32与缸体组件1固定连接,限制传动丝杠31移动,使得弹性组件2保持压缩状态,从而进行停放蓄能;制动缸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时,超越离合器6处于超越状态,传动轴5相对传动螺母32转动,传动轴5与传动螺母32之间的传动断开,制动缸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不产生影响。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进行停放制动操作时,操作电磁离合器4断开,弹性组件2向传动丝杠31施加弹力,传动丝杠31向远离传动轴5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带动传动螺母32逆时针转动,此时超越离合器6处于连接状态,传动螺母32带动传动轴5向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制动缸的输出轴向逆时针转动,实现停放制动。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能够实现制动缸缓解时对其进行停放蓄能,且不影响制动缸的制动操作,同时失电时,即电磁离合器断开时,能够自动输出能量进行停放制动。满足轨道列车智能化、网络化的需求。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使用弹性组件2作为停放动力源,相比于现有的电机械制动缸使用电机停转来提供停放动力,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提供的停放制动力更加可靠。且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停放制动缸的传动组件通过传动轴5与制动缸横向连接,无需现有技术中纵向垂直设置的楔形体,使得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结构紧凑,占用车底空间小,满足轨道列车轻量化的需求。
具体地说,参考附图2至附图5,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包括缸体组件1、传动组件3、弹性组件2、电磁离合器4、传动轴5、超越离合器6和锁定组件7。缸体组件1与制动缸相互横向连接,传动组件3连接于缸体组件1内,传动轴5与传动组件3通过超越离合器6相连接,电磁离合器4连接于传动组件3与缸体组件1之间,弹性组件2套接于传动组件3上,锁定组件7与缸体组件1相互转动连接。
更为具体地说,缸体组件1用于保护及支撑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为便于装调,缸体组件1分体设置。缸体组件1包括缸体本体11、前端盖12及后端盖13。前端盖12上设置有通道,传动组件3穿过该通道,传动组件3通过轴承与前端盖12相对转动连接。作为优选前端盖12与缸体本体11一体成型。后端盖13与缸体本体11相连接,后端盖13还设置有第一通孔131,第一通孔131用于与锁定组件7相连接。
传动组件3用于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的弹性组件2的力进行传动,实现停放制动及停放蓄能。具体地说,传动组件3包括传动丝杠31和传动螺母32,传动丝杠31与后缸盖13相对移动连接,进一步,传动丝杠31与锁定组件7相对移动连接,锁定组件7与后缸盖相连接。传动丝杠31设置有传动部311,传动螺母32连接于传动部311上。传动丝杠31上还设置有第一作用部312,第一作用部312为环状凸起结构,第一作用部312与弹性组件2相接触,传动丝杠31通过第一作用部312带动弹性组件2进行动作,后续对此部分作具体说明。传动丝杠31上还设置有导向配合部313,传动丝杠31通过导向配合部313与锁定组件7相对移动连接。作为优选,限位部313为设置于传动丝杠31外侧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限位部313也可以为其他起到导向作用的结构,例如导向销结构、平键结构或花键结构等。传动螺母32通过电磁离合器4与前缸体12相连接。传动螺母3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通道上。
为了进一步简化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的结构,提高紧凑性,传动组件3还包括连接件33,连接件33一端与传动螺母32相连接,连接件33另一端与电磁离合器4相连接,连接件33通过超越离合器6与传动轴5相连接。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还包括弹性组件2。弹性组件2用于为停放制动提供动力。具体地说,弹性组件2位于缸体组件1内,弹性组件2套于传动丝杠31外侧,弹性组件2通过第一作用配合部221作用于传动丝杠31上,弹性组件2与传动螺母32相对转动连接。更为具体地说,参考附图2,弹性组件2包括第一弹性件21和作用件22。第一弹性件21位于缸体本体11内,第一弹性件21与传动螺母32通过轴承相对转动连接。作为优选,第一弹性件21为碟簧。作用件22用于第一弹性件21与传动丝杠31之间相互作用。作用件22为筒状结构,作用件22套接于传动丝杠31的外侧,第一弹性件21套接于作用件22的外侧。作用件22设置有第一作用配合部221和第二作用部222,第一作用配合部221和第一作用部312相互抵接,第二作用部222与第一弹性件21相互转动连接,传动丝杠31通过第一作用部312和第一作用配合部221带动作用件22运动,作用件22通过第二作用部222带动第一弹性件21进行压缩。相反地,第一弹性件21通过第二作用部222推动作用件22进行移动,作用件22通过第一作用配合部221和第一作用部312带动传动丝杠31进行动作。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作用件22通过拉动第一弹性件21进行蓄能,与现有的推动第一弹性件21进行蓄能相比,能过有效减少传动组件3的物理长度,从而减小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的体积,提高结构紧凑性。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使用弹性组件2作为停放动力源,相比于现有的电机械制动缸使用电机停转来提供停放动力,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提供的停放制动力更加可靠。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还包括传动轴5,传动轴5通过超越离合器6与传动螺母32相连接。传动轴5与制动缸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无需现有技术中纵向垂直设置的楔形体,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结构紧凑,占用车底空间小,满足轨道列车轻量化的需求。。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带停放功能的电机械制动缸,制动缸进行缓解操作时,制动缸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带动与之相连接的传动轴5进行顺时针转动,此时,超越离合器6处于连接状态,传动轴5通过超越离合器6带动传动螺母32顺时针转动,传动螺母32带动传动丝杠31向传动轴5的方向移动,传动丝杠31通过第一作用部312和第一作用配合部221拉动第一弹性件21进行压缩,然后控制电磁离合器4得电,传动螺母32停止动作,第一弹性件21保持压缩状态,从而实现停放蓄能。
进行停放制动操作时,电磁离合器4失电,第一弹性件21推动作用件22进一步推动传动丝杠31向远离传动轴5的方向移动,传动丝杠31带动传动螺母32逆时针转动,超越离合器6处于连接状态,传动螺母32带动传动轴5逆时针转动,传动轴5进而带动制动缸的输出轴进行逆时针转动,实现停放制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在轨道列车失电时,即电磁离合器断开时,能够自动输出能量进行停放制动,无需额外进行停放制动操作。
为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在停放制动状态下具有手动缓解功能,还设置有锁定组件7。具体地说,锁定组件7包括固定件71、第一止动件72、第二止动件73、第二弹性件74和拉动件75,第一止动件72位于缸体本体11内,固定件71连接于后缸盖13外侧,固定件71内部中空,第二止动件73和第二弹性件74位于固定件71内,第二弹性件74套于第二止动件73的外侧,第二止动件73抵接于固定件71内部,第二止动件73穿过固定件71和后缸盖13与第一止动件72相互卡合连接,拉动件75穿过固定件71与第二止动件73相连接。
更为具体地说,参考附图2,固定件71为第二止动件73和第二弹性件74提供支撑稳固作用,为进一步提高装调的便捷性,作为优选,固定件71可以分体设置。固定件71连接于后缸盖13的外侧,固定件71内部中空,固定件71设置有第二通孔711,第二通孔711与第一通孔131相连通。第二止动件73穿过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131和第二通孔711至缸体组件1内,并与第一止动件72相互卡合连接。固定件71还设置有第三通孔712,拉动件75穿过第三通孔712与第二止动件73相连接。
第一止动件72位于缸体本体11内,第一止动件72通过轴承与后端盖13相对转动连接。第一止动件72具有套接部721,作用件22套于套接部721上,套接部721为作用件22起到支撑导向的作用。第一止动件72还设置有止动配合部722,止动配合部722与第二止动件73相互卡合连接,限制第一止动件72的转动。第一止动件72还设置有导向部723,导向部732与传动丝杠31的导向配合部313相互导向连接,优选为两相互平行的平面。作为优选,第一止动件72为棘轮结构,棘轮结构的轮齿作为止动配合部722,止动配合部722与第二止动件73相互卡合连接。棘轮轴外圆周作为套接部721,作用件22套接于棘轮轴721上。棘轮轴内部中空,棘轮轴内部设置有导向部723,传动丝杠31伸入棘轮轴内部,并在导向部732和导向配合部313的作用下进行移动。
第二止动件73位于固定件71的容纳腔内,第二止动件73抵接于容纳腔底部,第二止动件73穿过第二通孔711和第一通孔131伸入缸体本体11内,第二止动件73伸入缸体组件1内的一端设置有止动部731,止动部731与止动配合部722相互卡合连接,实现第一止动件72的止动。
手动缓解后,为使第二止动件73和第一止动件72能自动复位,提高操作的便捷性,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带停放功能的电机械制动缸,锁定组件7还包括第二弹性件74和拉动件75,第二弹性件74位于固定件71内,第二弹性件74套接于第二止动件73上,第二弹性件74两端分别与第二止动件73和固定件71相互抵接。第二止动件73穿过第三通孔712,拉动件75与第二止动件73相连接。
停放制动后进行手动机械缓解时,第一弹性件21施加停放制动力,电磁离合器4失电。此时,手动拉动拉动件75,拉动件75带动第二止动件73从第一通孔131及第二通孔711向外移动,使止动部731与止动配合部722相互脱开,在第一弹性件21的作用下,作用件22、传动丝杠31及第一止动件72同时顺时针转动,传动丝杠31及作用件22产生远离传动轴5方向的位移,使得第一弹性件21的压缩量减小,进一步减小了传动轴5的输出扭矩,直至作用件22抵接至第一止动件72,第一弹性件21的弹力完全由第一止动件72和后端盖13承担。进一步,传动轴5的输出扭矩为零,制动缸的输出轴向制动夹钳施加的力为零,制动夹钳得到缓解。
更进一步地,松开拉动件75,第二弹性件74推动第二止动件73通过第二通孔711和第一通孔131伸入缸体本体11中,止动部731与止动配合部722相互卡合连接,自动恢复至初始状态。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动系统,包括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带停放功能的电机械制动缸。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带停放功能的电机械制动缸的工作过程作进一步描述。
正常工况一:由停放制动状态至缓解状态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带停放功能的电机械制动缸,制动缸缓解时,制动缸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带动传动轴5顺时针发生转动,此时,超越离合器6处于连接状态,传动轴5通过超越离合器6带动传动螺母32顺时针转动,传动螺母32带动传动丝杠31向传动轴5的方向移动,传动丝杠31通过第一作用部312和第一作用配合部221拉动第一弹性件21进行压缩,然后控制电磁离合器4得电,实现停放蓄能。
正常工况二:由常用缓解状态至停放制动状态
停放制动时,第一弹性件21推动作用件22进一步推动传动丝杠31向远离传动轴5的方向移动,传动丝杠31带动传动螺母32逆时针转动,超越离合器6处于连接状态,传动螺母32带动传动轴5逆时针转动,传动轴5进而带动制动缸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实现停放制动。
故障工况一:由停放制动状态至手动机械缓解状态
停放制动后进行手动缓解时,第一弹性件21施加停放制动力,电磁离合器4失电。此时,手动拉动拉动件75,拉动件75带动第二止动件73从第一通孔131及第二通孔711向外移动,使止动部731与止动配合部722相互脱开,在第一弹性件21的作用下,作用件22、传动丝杠31及第一止动件72同时顺时针转动,传动丝杠31及作用件22产生远离传动轴5方向的位移,使得第一弹性件21的压缩量减小,进一步减小了传动轴5的输出扭矩,直至作用件22抵接至第一止动件72,第一弹性件21的弹力完全由第一止动件72和后端盖13承担。进一步,传动轴5的输出扭矩为零,制动缸的输出轴向制动夹钳施加的力为零,制动夹钳得到缓解。
故障工况一:由缓解状态至故障制动状态
此时,轨道列车发出常用制动指令,制动缸故障,输出轴无动作。控制电磁离合器4失电,动作过程同正常工况二,实现故障制动。

Claims (7)

1.一种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其特征在于,包括:
缸体组件,所述缸体组件设置有通道;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缸体组件内,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传动丝杠,所述传动丝杠与所述缸体组件相对移动连接;
传动螺母,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传动丝杠相互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通道相对转动连接;
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缸体组件内,所述弹性组件套于所述传动丝杠外侧,所述弹性组件作用于所述传动丝杠上,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传动螺母相对转动连接;
电磁离合器,所述电磁离合器连接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缸体组件;
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超越离合器与所述传动螺母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作用件,所述作用件套于所述传动丝杠外侧,所述作用件设置有:
第一作用配合部,所述传动丝杠设置有第一作用部,所述第一作用配合部与所述第一作用部相互抵接,
第二作用部;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于所述作用件外侧,所述第二作用部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对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传动螺母相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电磁离合器相连接,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超越离合器与所述传动轴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组件包括:
缸体本体,所述弹性组件和所述传动丝杠位于所述缸体本体内;
前端盖,所述前端盖与所述缸体本体一体成型,所述前端盖设置有所述通道,所述传动螺母穿过所述通道,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通道转动连接;
后端盖,所述后端盖连接于所述缸体本体远离所述前端盖的一端,所述传动丝杠与所述后端盖相对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
第一止动件,所述第一止动件位于所述缸体组件内,所述第一止动件与所述缸体组件相对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止动件与所述传动丝杠相对移动连接,所述第一止动件设置有止动配合部;
第二止动件,所述缸体组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止动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缸体组件内,所述第二止动件伸入所述缸体组件内的一端设置有止动部,所述止动部与所述止动配合部相互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缸体组件外侧,所述固定件内部中空,所述固定件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止动件位于所述固定件内,所述第二止动件抵接于所述固定件内部,所述止动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缸体组件内,所述固定件还设置有第三通孔;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固定件内,所述第二弹性件套于所述第二止动件外侧,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止动件与所述固定件内部相抵接;
拉动件,所述拉动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拉动件与所述第二止动件相连接。
7.一种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械停放制动缸。
CN202010242808.6A 2020-03-31 2020-03-31 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及制动系统 Active CN1113322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2808.6A CN111332269B (zh) 2020-03-31 2020-03-31 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及制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2808.6A CN111332269B (zh) 2020-03-31 2020-03-31 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及制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2269A true CN111332269A (zh) 2020-06-26
CN111332269B CN111332269B (zh) 2021-03-23

Family

ID=71177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2808.6A Active CN111332269B (zh) 2020-03-31 2020-03-31 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及制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322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9168A (zh) * 2021-10-09 2021-12-21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及制动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06367U (zh) * 2009-10-10 2010-06-16 沈阳北车西屋轨道制动技术有限公司 停放单元制动缸
US20160288807A1 (en) * 2015-04-06 2016-10-06 New York Air Brake, LLC Automatic parking brake for truck mounted brake cylinder
CN107461432A (zh) * 2017-09-15 2017-12-12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车辆的停放制动模块及制动缸、制动夹钳单元
CN207122525U (zh) * 2017-09-12 2018-03-20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停放制动缸
US10011289B2 (en) * 2016-11-21 2018-07-03 New York Air Brake, LLC Automatic parking brake for body mounted brake cylinder
CN208053357U (zh) * 2018-04-04 2018-11-06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机车与动车组停放制动远程缓解系统
CN110733483A (zh) * 2019-11-13 2020-01-31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驻车制动缸
CN111319596A (zh) * 2020-03-31 2020-06-23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带停放功能的电机械制动缸及制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06367U (zh) * 2009-10-10 2010-06-16 沈阳北车西屋轨道制动技术有限公司 停放单元制动缸
US20160288807A1 (en) * 2015-04-06 2016-10-06 New York Air Brake, LLC Automatic parking brake for truck mounted brake cylinder
US10011289B2 (en) * 2016-11-21 2018-07-03 New York Air Brake, LLC Automatic parking brake for body mounted brake cylinder
CN207122525U (zh) * 2017-09-12 2018-03-20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停放制动缸
CN107461432A (zh) * 2017-09-15 2017-12-12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车辆的停放制动模块及制动缸、制动夹钳单元
CN208053357U (zh) * 2018-04-04 2018-11-06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机车与动车组停放制动远程缓解系统
CN110733483A (zh) * 2019-11-13 2020-01-31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驻车制动缸
CN111319596A (zh) * 2020-03-31 2020-06-23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带停放功能的电机械制动缸及制动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9168A (zh) * 2021-10-09 2021-12-21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及制动系统
CN113819168B (zh) * 2021-10-09 2023-06-09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及制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2269B (zh) 202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19596B (zh) 带停放功能的电机械制动缸及制动系统
CN107499333B (zh) 停放制动缸手缓解装置
US4895227A (en) Spring brake unit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braking system
CN111332269B (zh) 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及制动系统
CN111071289B (zh) 停放缸、停放制动单元、制动夹钳单元、制动系统及车辆
CN112721991B (zh) 停放制动缸及制动夹钳单元
CN214325103U (zh) 主动转角驱动装置及转动车钩
CN112211924B (zh) 一种集成行车及驻车制动功能的电子机械鼓式制动器
CN211975725U (zh) 传动机构及电机械制动装置
CN112977530B (zh) 主动转角驱动装置及转动车钩
CN213776170U (zh) 一种集成行车及驻车制动功能的电子机械鼓式制动器
CN214500012U (zh) 车辆制动驻车机构和车辆
CN110203243B (zh) 一种弹性动力装置、制动系统及列车
CN213228594U (zh) 一种制动设备、制动系统以及车辆
CN116557475A (zh) 一种驱动器
CN113915267B (zh) 电机械制动缸及电机械制动夹钳
CN112744254A (zh) 缓解装置、停放制动缸及制动夹钳单元
CN221068033U (zh) 新能源电动车停车卡接装置
CN211525515U (zh) 自动变速器驻车锁止机构
CN215487345U (zh) 一种常闭式轮边制动器
CN112849201A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停放制动装置
CN211951276U (zh) 电机械制动器及制动系统
CN113819168B (zh) 电机械停放制动缸及制动系统
CN219345339U (zh) 带手拉缓解功能的电子机械制动器及制动系统
CN218877215U (zh) 一种驻车制动装置和拖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