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1879B - 自动灌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动灌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31879B CN111331879B CN202010048633.5A CN202010048633A CN111331879B CN 111331879 B CN111331879 B CN 111331879B CN 202010048633 A CN202010048633 A CN 202010048633A CN 111331879 B CN111331879 B CN 1113318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foaming
- cooling
- heat exchange
- outlet
-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28—Shaping operations therefor
- B29C70/30—Shaping by lay-up, i.e. applying fibres, tape or broadsheet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Shaping by spray-up, i.e. spraying of fibres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 B29C70/36—Shaping by lay-up, i.e. applying fibres, tape or broadsheet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Shaping by spray-up, i.e. spraying of fibres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and impregnating by casting, e.g. vacuum cas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1/00—Handling, e.g. 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storage of plastics material before moulding; Automation, i.e. automated handling lines in plastics processing plants, e.g. using manipulators or robots
- B29C31/04—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moulded, e.g. into a mould cavity
- B29C31/041—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moulded, e.g. into a mould cavity using filling or dispensing heads placed in closed moulds or in contact with mould 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灌注设备,包括:第一脱泡冷却装置,用于物料的脱泡冷却处理;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具有缓冲进料口、以及至少两个缓冲出料口,所述缓冲进料口与所述第一脱泡冷却装置连接,所述缓冲装置接收脱泡冷却处理后的所述物料,并将所述物料经所述缓冲出料口输出。本发明提供的自动灌注设备,可以同时输出多股物料,可以对物料的流量和压力分别调节,且可以同时进行灌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灌注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真空灌注工艺在复合材料成型时相对传统工艺污染小,因此目前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叶片的生产制作过程中。真空灌注的工艺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纤维铺层按照设计要求铺设在模具中,然后对模具抽真空,将预制的样件抽真空,利用真空负压将预先配置的树脂体系灌满整个纤维体。
真空灌注工艺采用真空负压灌注树脂,要求灌注树脂无气泡,否则气泡的存在会产生产品缺陷,严重影响复合材料构件的力学性能。真空灌注工艺用树脂体系一般为双组份:树脂和固化剂,灌注前树脂和固化剂需要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混合均匀后的树脂体系通过灌注口灌注到叶片中。
市场所生产的风电叶片规格众多,大型风电叶片的单件成型面积达数十平方米、单件某个方向上的尺寸达数十米,用于灌注的树脂胶体用量巨大,然而,目前的胶体灌注设备通常只有一条灌注通路与叶片连接,只能对叶片进行单点灌注,导致灌注时间过长,降低了生产效率,并且灌注时间长会导致先灌注的胶体开始固化,影响后续胶体的灌注,最终降低产品的合格率。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能同时对叶片进行多点灌注的自动灌注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灌注设备,能实现多点同时对模具进行胶体灌注,缩短灌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灌注设备,包括:第一脱泡冷却装置,用于物料的脱泡冷却处理;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具有缓冲进料口、以及至少两个缓冲出料口,所述缓冲进料口与所述第一脱泡冷却装置连接,所述缓冲装置接收脱泡冷却处理后的所述物料,并将所述物料经所述缓冲出料口输出。
可选的,还包括:至少两个混合单元,所述混合单元的数量与所述缓冲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所述混合单元与所述缓冲出料口一一对应连接,接收所述物料并进行混合处理。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脱泡冷却装置,所述第二脱泡冷却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出口,所述出口的数量与所述混合单元的数量相等,所述出口与所述混合单元一一对应连接。
可选的,在每个所述缓冲出料口与所述混合单元的连接管路上、以及每个所述出口与所述混合单元的连接管路上均安装有调压阀和流量计。
可选的,所述第一脱泡冷却装置包括:第一上料单元,用于提供物料;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处理;第一真空脱泡装置,接收加热处理后的所述物料进行脱泡处理;第一冷却装置,接收脱泡处理后的所述物料进行冷却处理;第一换热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上料单元提供的所述物料和脱泡处理后的所述物料进行热交换,并将热交换后的所述第一上料单元提供的所述物料输出至所述加热装置,将热交换后的所述脱泡处理后的所述物料输出至所述第一冷却装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具有第一冷却进口和第一冷却出口,所述第一冷却出口与所述缓冲进料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料单元具有第一上料进口和第一上料出口,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加热进口和加热出口,所述第一真空脱泡装置具有第一脱泡进口和第一脱泡出口,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具有第一换热进口、第一换热出口、第二换热进口以及第二换热出口,所述第一换热进口连接所述第一上料出口,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连接所述加热进口,所述第二换热进口连接所述第一脱泡出口,所述第二换热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却进口。
可选的,所述加热出口与所述第一脱泡进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脱泡冷却装置包括:第二上料单元,所述第二上料单元具有第二上料进口和第二上料出口;第二真空脱泡装置,所述第二真空脱泡装置具有第二脱泡进口、至少两个第二脱泡出口,所述第二脱泡出口的数量与所述缓冲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二脱泡进口连接所述第二上料出口;至少两个第二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的数量与所述第二脱泡出口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二冷却装置与所述第二脱泡出口一一对应连接,且所述第二脱泡冷却装置的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装置上。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换热装置,所述第二换热装置中具有制冷剂,所述第一冷却装置、每个所述第二冷却装置中均具有冷却介质,所述第二换热装置用于将所述制冷剂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以及每个所述第二冷却装置中的所述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
可选的,在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一真空脱泡装置、所述第二真空脱泡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每个所述第二冷却装置上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可选的,在每个所述缓冲出料口与所述混合单元的连接管路上、以及每个所述出口与所述混合单元的连接管路上均安装有三通气控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缓冲装置具有至少两个缓冲出料口,两个缓冲出料口之间互相独立,后续可以通过至少两条管路将缓冲装置中的物料输出,且各个管路之间物料的输出互相独立、互不干涉,可以同时进行输出,提高了自动灌注设备的工作效率,减少了灌注时间,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中灌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自动灌注设备的第一脱泡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自动灌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目前的灌注设备对叶片等模具进行胶体灌注时,只能采用单点灌注,造成灌注时间过长。
图1示出了现有一种灌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所述灌注设备1包括:上料单元10,用于提供物料;加热装置20,接收所述上料单元10提供的物料进行加热处理;真空脱泡装置30,接收加热处理后的物料进行脱泡处理;冷却装置40,接收脱泡处理后的物料进行冷却处理;缓冲装置50,所述缓冲装置50包括进料口51和出料口52,所述进料口51与冷却装置40连接,所述缓冲装置50接收冷却处理后的物料,并将所述物料经所述出料口52输出。
采用上述灌注设备1对模具进行胶体灌注时,灌注前需要将缓冲装置50中的物料输出进行混合处理,由于缓冲装置50仅具有一个出料口52,则缓冲装置50仅有一个输出物料的口,后续也仅能通过一条管路与混合单元连接。由于模具长度和截面大小的变化,模具在沿长度方向上灌注胶体所需的输送压力和胶体用量不同,仅通过一个混合单元出料无法调节胶体的灌注压力和流量。目前,为了实现不同的压力输出,采用在出料口52和混合单元的连接管路上新增一个三通阀70,三通阀70的第一口连接出料口52,第二口连接第一混合单元61,第三口连接新增加的第二混合单元62,通过新增的三通阀的切换,使出料口52输出的物料可以进入第一混合单元或者进入第二混合单元,从而实现两个混合单元胶体不同压力的输出。然而,新增加一个三通阀,仍无法实现不同混合口不同胶体流量的输出,并且由于三通阀的切换限制,第一混合单元和第二混合单元只能择其一对模具进行灌注,无法实现模具多点同时进行灌注,导致灌注时间过长,会出现之前灌注的胶体已经出现固化的情况,影响后续的胶体灌注,降低产品的合格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经过研究,提供了一种自动灌注设备,所述自动灌注设备包括第一脱泡冷却装置和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缓冲进料口、以及至少两个缓冲出料口,所述缓冲进料口与所述第一脱泡冷却装置连接,所述缓冲装置接收脱泡冷却处理后的所述物料,并将所述物料经所述缓冲出料口输出。缓冲装置具有至少两个缓冲出料口,在对物料进行输出时,每个缓冲出料口都可以分别通过管路与混合单元连接,并且每条管路之间相互独立,管路与管路之间的物料输送互不干涉,一方面,可以分别调节每条管路的压力和流量,做到模具不同部位采用不同压力和流量的胶体灌注;另一方面,不需要通过三通阀进行切换来选择性地使用其中一个混合单元,可以同时使用多个混合单元进行混料后,将胶体灌注到模具的不同部位,可以实现模具不同部位胶体同时灌注,缩短了灌注时间,大大提高了灌注效率,避免灌注时间过长导致胶体出现固化降低产品合格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自动灌注设备的第一脱泡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的方向表示脱泡灌注过程中物料的流向。
参考图2,所述自动灌注设备100包括:第一脱泡冷却装置200,用于物料的脱泡冷却处理;缓冲装置300,所述缓冲装置300具有缓冲进料口301、以及至少两个缓冲出料口,所述缓冲进料口301与所述第一脱泡冷却装置200连接,所述缓冲装置300接收脱泡冷却处理后的所述物料,并将所述物料经所述缓冲出料口输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脱泡冷却装置200用于对第一物料进行脱泡冷却处理,所述第一物料为环氧树脂。
所述第一物料经过脱泡冷却处理后送入所述缓冲装置300,经由所述缓冲装置300的缓冲出料口输出。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出料口的数量为两个,包括第一缓冲出料口302和第二缓冲出料口303,后续可以通过两条互相独立的管路将两个所述缓冲出料口分别连接到不同的混合单元上,同时对第一物料进行混合处理,可以在模具不同的位置同时将混合后得到的胶体灌注到模具中,可以加快灌注速度,提高灌注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并且避免发生因灌注时间过长导致之前灌注的胶体出现固化的情况,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满足设备空间的前提下,所述缓冲出料口的数量还可以是三个或四个等其他数值。
继续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脱泡冷却装置200包括:第一上料单元210,用于提供物料;加热装置220,用于对所述物料进行加热处理;第一真空脱泡装置230,接收加热处理后的所述物料进行脱泡处理;第一冷却装置240,接收脱泡处理后的所述物料进行冷却处理;第一换热装置250,用于将所述第一上料单元210提供的所述物料和脱泡处理后的所述物料进行热交换,并将热交换后的所述第一上料单元310提供的所述物料输出至所述加热装置220,将热交换后的所述脱泡处理后的所述物料输出至所述第一冷却装置24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料单元210为料桶,所述料桶为所述第一脱泡冷却装置持续提供第一物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220为循环热水换热器,通过所述加热装置220中的热水和所述物料进行热交换,达到加热所述物料的目的。采用与循环热水进行热交换的方式来加热所述第一物料可以使第一物料温度的提高比较均匀、缓和,防止第一物料温度瞬间升高过快或者物料温度不均匀,影响后续脱泡处理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真空脱泡装置230包括第一真空泵231和第一脱泡罐232,所述第一脱泡罐232顶部具有抽真空口,所述抽真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真空泵231连接。所述物料进入所述第一脱泡罐232,通过所述第一真空泵231将所述第一脱泡罐232内的空气抽真空,使所述第一脱泡罐232内的压强相对于大气压而言达到-0.1MPa,使从物料中分离出来的气泡沿所述真空泵抽气的方向流出,从而达到脱泡的目的。为了便于气泡从物料中分离,需要降低物料的粘度,通常采用加热物料的方式来降低所述物料的粘度,因此所述物料在进入所述第一真空脱泡装置230之前,需要进行加热处理。
所述第一真空泵231可以采用旋片式真空泵、往复式真空泵或分子泵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装置240为循环冷水换热器,通过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240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来降低所述第一物料的温度,使所述第一物料达到灌注的温度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装置250为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冷热流体通过板片进行热交换,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等优点。
通过所述第一换热装置250,可以将原本需要进行加热的所述第一上料单元提供的所述第一物料,和原本需要冷却的脱泡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物料进行热交换,使需要加热的第一物料的温度提高,使需要冷却的第一物料的温度降低,可以减少后续对所述第一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时所需要的能量,并且利用了脱泡后的所述第一物料的热能对所述第一上料单元提供的所述第一物料进行预热,减少了能量的损耗,达到了节能、减少企业生产成本的目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脱泡冷却装置200也可以不包括第一换热装置250,第一上料单元提供的第一物料直接进入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处理,脱泡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物料直接进入第一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处理。
继续参考图2,所述第一冷却装置240具有第一冷却进口241和第一冷却出口242,所述第一冷却出口242与所述缓冲进料口301连接。
所述第一物料经过冷却处理后,通过所述缓冲进料口301进入所述缓冲装置30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料单元210具有第一上料进口和第一上料出口,所述加热装置220具有加热进口和加热出口,所述第一真空脱泡装置230具有第一脱泡进口和第一脱泡出口,所述第一换热装置250具有第一换热进口、第一换热出口、第二换热进口以及第二换热出口,所述第一换热进口连接所述第一上料出口,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连接所述加热进口,所述第二换热进口连接所述第一脱泡出口,所述第二换热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却进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出口与所述第一脱泡进口连接。
本实施例中,各个单元和装置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管路可以是不锈钢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装置250的所述第一换热进口和所述第一换热出口相通,所述第二换热进口和所述第二换热出口相通。
继续参考图2,所述自动灌注设备100还包括:至少两个混合单元400,所述混合单元400的数量与所述缓冲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所述混合单元400与所述缓冲出料口一一对应连接,接收所述物料并进行混合处理。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缓冲出料口的数量为两个,则所述混合单元400的数量也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缓冲出料口的数量为其他数值时,所述混合单元400也为相应的其他数值。
本实施例中,所述一一对应连接指的是,一个缓冲出料口与一个混合单元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对叶片模具进行灌注的为填料混合物,因此所述第一物料在通过缓冲出料口进入所述混合单元后,需要在所述混合单元内进行混合处理后,再从所述混合单元中输出,通过灌注口灌注到叶片模具中。
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缓冲出料口,且两个缓冲出料口通过管路分别连接了一个混合单元400,两条管路可以同时输送第一物料至两个混合单元400,两个混合单元400可以同时进行混料处理,并且可以同时输出混合均匀后的灌注胶体,对叶片模具的不同部位同时进行灌注。
本实施例中,在每个所述缓冲出料口和所述混合单元400的连接管路上均安装有调压阀(图未示)和流量计401,所述调压阀用于调节每条管路上第一物料的输出压力,所述流量计用于调节每条管路上第一物料的流量。因为在对不同叶片模具、或者同一叶片模具的不同部位进行灌注时,所需要的压力和流量是不同的,在每条管路上分别安装了调压阀和流量计,可以根据实际工艺情况单独调整每条管路上的压力和流量,不会对其他管路的物料输出造成影响,每条管路都能稳定地输出物料,使最后在混合单元中不同物料的混合比例也能保证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料单元210提供第一物料,第一物料经所述第一上料出口流出,从所述第一换热进口流入所述第一换热装置250;在所述第一换热装置250内进行热交换后,所述第一物料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出口流向所述加热装置220的所述加热进口,进入所述加热装置220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物料通过所述第一脱泡进口进入所述第一真空脱泡装置230进行脱泡处理,加热后的所述第一物料粘度降低,便于脱泡过程中气泡的分离;脱泡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物料温度升高,通过所述第一脱泡出口流向所述第二换热进口,进入所述第一换热装置250,与所述第一上料单元210提供的所述第一物料进行热交换;脱泡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物料经过热交换后,再通过第二换热出口流向所述第一冷却装置240的第一冷却进口,进入所述第一冷却装置240进行冷却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一冷却出口流向所述缓冲进料口,进入所述缓冲装置300;再通过两个所述缓冲出料口流出所述缓冲装置,分别流向与缓冲出料口相连接的混合单元400,并且通过管路上调压阀和流量计的作用,可以分别调节两条管路上的第一物料的输出压力和流量;最后在所述混合单元400内进行混料处理后,再通过灌注口灌注到模具的不同部位上。
参考图3,所述自动灌注设备100还包括:第二脱泡冷却装置500,所述第二脱泡冷却装置500具有至少两个出口501,所述出口501的数量与所述混合单元400的数量相等,所述出口501与所述混合单元400一一对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脱泡冷却装置500用于对第二物料进行脱泡冷却处理,所述第二物料为固化剂。
所述第二物料经过脱泡冷却处理后,通过所述出口501进入所述混合单元400,在混合单元400中与所述第一物料混合均匀后,再通过灌注口灌注到模具中。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混合单元400的数量为两个,则所述出口501的数量也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出口的数量也可以是其他数值。
本实施例中,在每个所述出口501与所述混合单元400的连接管路上均安装有调压阀和流量计401,所述调压阀用于调节每条管路上所述第二物料的输出压力,所述流量计401用于调节每条管路上所述第二物料的流量,可以根据实际工况实现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的不同的输出压力和混合比例等情况。
继续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脱泡冷却装置500包括:第二上料单元510,所述第二上料单元510具有第二上料进口和第二上料出口;第二真空脱泡装置520,所述第二真空脱泡装置520具有第二脱泡进口、至少两个第二脱泡出口,所述第二脱泡出口的数量与所述缓冲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二脱泡进口连接所述第二上料出口;至少两个第二冷却装置530,所述第二冷却装置530的数量与所述第二脱泡出口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二冷却装置与所述第二脱泡出口一一对应连接,且所述第二脱泡冷却装置的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装置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脱泡冷却装置500具有两个出口,具有两个第二冷却装置530,一个第二冷却装置530上设置有一个所述出口,即所述第二冷却装置530的第二冷却出口即为所述第二脱泡冷却装置500的出口。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换热装置600,所述第二换热装置600中具有制冷剂,所述第一冷却装置240、每个所述第二冷却装置530中均具有冷却介质,所述第二换热装置600用于将所述制冷剂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240以及每个所述第二冷却装置530中的所述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装置600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240以及每个所述第二冷却装置530相连接,所述制冷剂为冷媒,所述冷却介质为水,所述水通过和所述冷媒的热交换降低温度,再通过水和第一物料或第二物料的热交换,降低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采用同一个第二换热装置600对第一冷却装置240以及每个所述第二冷却装置530中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可以控制第一冷却装置240以及每个所述第二冷却装置530中冷却介质的温度基本一致,从而控制经过第一冷却装置240和每个所述第二冷却装置530后的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的温度基本一致,以达到更好的混合效果,提高灌注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料单元提供第二物料,所述第二物料通过所述第二上料出口流出所述第二上料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脱泡进口流入所述第二真空脱泡装置520进行脱泡处理,脱泡处理后,在经过两个所述第二脱泡出口分别流向两个所述第二冷却装置530的第二冷却进口,两股所述第二物料在两个第二冷却装置530中进行冷却处理后,再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装置530上的所述出口流向所述混合单元,由于所述出口与所述混合单元一一对应连接,则两条连接管路之间互相独立、互不干涉,两条管路上分别设置了调压阀和流量计,可以单独控制每条管路上所述第二物料的输出压力和流量,并且可以同时将第二物料输送至所述混合单元400,在所述混合单元内与第一物料进行混合处理后,灌注到叶片模具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真空脱泡装置520也可以仅具有一个第二脱泡出口,与所述第二脱泡出口的数量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冷却装置530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冷却装置530具有第二冷却进口和第二冷却出口,所述第二冷却出口与一个四通阀相连接,所述四通阀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脱泡冷却装置500的两个出口,两个出口分别连接至所述混合单元400,通过所述四通阀,将所述冷却处理后的所述第二物料输出至所述混合单元400进行混合,也可以实现同时将第二物料输出至混合单元。
在这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物料经过脱泡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二脱泡出口流向所述第二冷却进口,进入所述第二冷却装置530进行冷却处理之后,通过所述第二冷却出口流向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两个可以同时流出物料的出口,每个出口连接一个混合单元,所述第二物料经过所述四通阀的出口流入所述混合单元400,与所述第一物料进行混合处理。
继续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在每个所述缓冲出料口与所述混合单元400的连接管路上、以及每个所述出口与所述混合单元400的连接管路上均安装有三通阀410。每个所述三通阀410具有第一口、第二口和第三口,位于所述缓冲出料口与所述混合单元400连接管路上的所述三通阀410的第一口连接所述缓冲出料口、第二口连接所述混合单元400、第三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装置250的第一换热进口;位于所述出口与所述混合单元400连接管路上的所述三通阀410的第一口连接所述出口、第二口连接所述混合单元、第三口连接所述第二真空脱泡装置的第二脱泡进口。
继续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加热装置220、所述第一真空脱泡装置230、所述第二真空脱泡装置520、所述第一冷却装置240、每个所述第二冷却装置530上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各个步骤中所述第一物料和所述第二物料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灌注设备100还包括PLC控制器(图未示),所述PLC控制器控制整个灌注过程中的所有动作,并且接受和处理灌注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比如接受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物料的温度、流量计检测到的物料的流量等,并手动或自动地进行调整,使整个自动灌注设备有序、正常运行。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3)
1.一种自动灌注方法,采用自动灌注设备对模具进行灌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灌注设备包括:
第一脱泡冷却装置,用于第一物料的脱泡冷却处理;
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具有缓冲进料口、以及至少两个缓冲出料口,所述缓冲进料口与所述第一脱泡冷却装置连接,所述缓冲装置接收脱泡冷却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物料,并将所述第一物料经所述缓冲出料口输出;
至少两个混合单元,所述混合单元的数量与所述缓冲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所述混合单元与所述缓冲出料口一一对应连接,接收所述第一物料并进行混合处理;
第二脱泡冷却装置,用于对第二物料进行脱泡冷却处理;所述第二脱泡冷却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出口,所述出口的数量与所述混合单元的数量相等,所述出口与所述混合单元一一对应连接;
在每个所述缓冲出料口与所述混合单元的连接管路上、以及每个所述出口与所述混合单元的连接管路上均安装有调压阀和流量计,所述调压阀用于调节管路上第一物料的输出压力,所述流量计用于调节管路上第一物料的流量;
所述第一脱泡冷却装置包括:第一上料单元,用于提供第一物料;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一物料进行加热处理;第一真空脱泡装置,接收加热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物料进行脱泡处理;第一冷却装置,接收脱泡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物料进行冷却处理,具有第一冷却进口和第一冷却出口,所述第一冷却出口与所述缓冲进料口连接;第一换热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上料单元提供的所述第一物料和脱泡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物料进行热交换,并将热交换后的所述第一上料单元提供的所述第一物料输出至所述加热装置,将热交换后的所述脱泡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物料输出至所述第一冷却装置;
所述第一上料单元具有第一上料进口和第一上料出口,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加热进口和加热出口,所述第一真空脱泡装置具有第一脱泡进口和第一脱泡出口,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具有第一换热进口、第一换热出口、第二换热进口以及第二换热出口,所述第一换热进口连接所述第一上料出口,所述第一换热出口连接所述加热进口,所述第二换热进口连接所述第一脱泡出口,所述第二换热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却进口;
所述第二脱泡冷却装置包括:第二上料单元,所述第二上料单元具有第二上料进口和第二上料出口;第二真空脱泡装置,所述第二真空脱泡装置具有第二脱泡进口、至少两个第二脱泡出口,所述第二脱泡出口的数量与所述缓冲出料口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二脱泡进口连接所述第二上料出口;至少两个第二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的数量与所述第二脱泡出口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二冷却装置与所述第二脱泡出口一一对应连接,且所述第二脱泡冷却装置的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装置上;
所述自动灌注设备还包括:第二换热装置,所述第二换热装置中具有制冷剂,所述第一冷却装置、每个所述第二冷却装置中均具有冷却介质,所述第二换热装置用于将所述制冷剂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以及每个所述第二冷却装置中的所述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物料经所述第一上料出口流出,从所述第一换热进口流入所述第一换热装置;
在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内进行热交换后,所述第一物料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出口流向所述加热装置的所述加热进口,进入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处理;
加热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物料通过所述第一脱泡进口进入所述第一真空脱泡装置进行脱泡处理;
脱泡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物料通过所述第一脱泡出口流向所述第二换热进口,进入所述第一换热装置,与所述第一上料单元提供的所述第一物料进行热交换;
脱泡处理后的所述第一物料经过热交换后,再通过第二换热出口流向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第一冷却进口,进入所述第一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处理后,通过所述第一冷却出口流向所述缓冲进料口,进入所述缓冲装置;
再通过所述缓冲出料口流出所述缓冲装置,分别流向与缓冲出料口相连接的混合单元,并且通过管路上调压阀和流量计的作用,可以分别调节所述管路上的第一物料的输出压力和流量;
所述第二物料通过所述第二上料出口流出所述第二上料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脱泡进口流入所述第二真空脱泡装置进行脱泡处理,脱泡处理后,再经过所述第二脱泡出口分别流向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的第二冷却进口,所述第二物料在第二冷却装置中进行冷却处理后,再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装置上的出口流向所述混合单元;
所述第二物料在混合单元中与所述第一物料混合均匀后,再通过灌注口灌注到模具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灌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一真空脱泡装置、所述第二真空脱泡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每个所述第二冷却装置上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灌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缓冲出料口与所述混合单元的连接管路上、以及每个所述出口与所述混合单元的连接管路上均安装有三通气控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48633.5A CN111331879B (zh) | 2020-01-16 | 2020-01-16 | 自动灌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48633.5A CN111331879B (zh) | 2020-01-16 | 2020-01-16 | 自动灌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31879A CN111331879A (zh) | 2020-06-26 |
CN111331879B true CN111331879B (zh) | 2021-03-12 |
Family
ID=71175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48633.5A Active CN111331879B (zh) | 2020-01-16 | 2020-01-16 | 自动灌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31879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73995A (zh) * | 2014-12-24 | 2016-07-20 |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 单组份液态树脂的脱泡装置及脱泡方法 |
CN108247925A (zh) * | 2017-12-30 | 2018-07-06 | 上海辛帕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在线脱泡灌注设备 |
CN108790216A (zh) * | 2018-07-23 | 2018-11-13 |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一体化灌注流水线及其灌注工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1013742A1 (de) * | 2011-03-11 | 2012-09-13 | Bayer Materialscience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Formkörpern aus faserverstärkten Verbundwerkstoffen |
-
2020
- 2020-01-16 CN CN202010048633.5A patent/CN11133187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73995A (zh) * | 2014-12-24 | 2016-07-20 |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 单组份液态树脂的脱泡装置及脱泡方法 |
CN108247925A (zh) * | 2017-12-30 | 2018-07-06 | 上海辛帕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在线脱泡灌注设备 |
CN108790216A (zh) * | 2018-07-23 | 2018-11-13 |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一体化灌注流水线及其灌注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31879A (zh) | 2020-06-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70686B (zh) | 一种高温rtm一体化成型设备 | |
CN105666673A (zh) | 一种定量均匀注浆机 | |
CN111331879B (zh) | 自动灌注方法 | |
CN108247925A (zh) | 一种新型在线脱泡灌注设备 | |
CN114393761B (zh) | 模块式真空浇注机 | |
CN209736605U (zh) | 一种提高铸件凝固效率的冷却散热装置 | |
CN104368504A (zh) | 一种温度控制装置 | |
CN105974970B (zh) | 温等静压机工作容器与载热介质温度同步系统 | |
CN108550466A (zh) | 一种薄膜电容器灌封装置及灌封工艺 | |
CN109459535B (zh) | 一种实验室用多浆高压注浆装置及其注浆方法 | |
CN205219514U (zh) | 一种智能控温成型模具 | |
CN207841872U (zh) | 一种新型在线脱泡灌注设备 | |
CN218020277U (zh) | 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 | |
CN105538481B (zh) | 一种热压铸成型工艺一体化设备 | |
CN111331883B (zh) | 脱泡灌注装置及脱泡灌注方法 | |
CN220517603U (zh) | 一种混胶灌注设备 | |
CN114311761A (zh) | 一种集温度、灌注速度和压力于一体的vartm装置和方法 | |
CN101735428B (zh) | 风力发电机叶片用的环氧树脂体系制备方法 | |
CN219618449U (zh) | 一种精密控温的白油预热装置 | |
CN104984704A (zh) | 一种变电设备双组分浇注料同步制备系统及方法 | |
CN218083769U (zh) | 一种风电叶片智能灌注系统 | |
CN206484848U (zh) | 一种精密产品快速冷却装置 | |
CN111002561A (zh) | 多腔挤出异型材模头料流调控装置及调控方法 | |
CN221562203U (zh) | 挤出机的冷却装置 | |
CN218505105U (zh) | 一种冷热流道结合进胶的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201300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No. 9628, Hunan Road, Huinan Town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SIMP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00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No. 9628, Hunan Road, Huinan Town Applicant before: SINPA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