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0277U - 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20277U CN218020277U CN202222320273.7U CN202222320273U CN218020277U CN 218020277 U CN218020277 U CN 218020277U CN 202222320273 U CN202222320273 U CN 202222320273U CN 218020277 U CN218020277 U CN 2180202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pultrusion die
- medium storage
- pultrusion
- storage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不同温区的拉挤模具进行加热的温度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内部开设有腔室的加热块,加热块的数量大于两个,加热块与拉挤模具之间热传递;介质储存箱体内盛放有加热介质,介质储存箱体内设置有加热器;至少两个进液管和回液管,进液管和回液管的一端均连通介质储存箱体内,进液管和回液管的另一端均连通腔室内;循环动力组件为加热介质提供循环动力。通过循环动力组件将介质储存箱体内的加热介质泵送至腔室内,腔室内的加热介质通过加热块与拉挤模具进行热传递,由于加热介质的温度控制精度较高,便于控制拉挤模具内的温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拉挤模具控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合材料的拉挤生产过程时,树脂在模具中以一定的速度向前移动,并通过对模具加热实现树脂的固化,从而实现复合型材的拉挤生产。在树脂固化时,需要将对模具的加热分为不同的温区。现有的拉挤模具加热装置,在加热时,通过加热棒直接放在拉挤模具上,实现对拉挤模具的加热,但是加热棒的温度控制间隔一般都是5度,无法实现对其余的温度数值进行控制,同时加热棒的控制精度较低,将会影响树脂的固化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不同温区的拉挤模具进行加热的温度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所述升温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加热块,所述加热块内均开设有腔室,所述加热块拆卸的连接在拉挤模具上,所述加热块与拉挤模具之间热传递;
介质储存箱体,所述介质储存箱体内盛放有加热介质,所述介质储存箱体内设置有加热器;
至少两个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均连通介质储存箱体内,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均连通腔室内;
至少两个回液管,所述回液管的一端均连通腔室内,所述回液管的另一端均连通介质储存箱体内,所述进液管、腔室、回液管和介质储存箱体之间形成循环通路;
循环动力组件,所述循环动力组件为加热介质提供循环动力。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介质储存箱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循环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的数量与进液管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一油泵设置在进液管上。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循环动力组件包括第二油泵和出液管,所述第二油泵的进油口通过第一管体连通介质储存箱体内,所述第二油泵的出油口连通出液管的一端,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密封;
所述进液管远离介质储存箱体的一端均连通出液管。
所述进液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所述进液管与腔室的交点和所述回液管与腔室的交点分别位于加热块的对立侧。
所述加热块阵列的固接在拉挤模具上,且相邻的所述加热块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述腔室沿垂直于拉挤模具的拉挤方向的长度大于拉挤模具的宽度。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拉挤模具上固接有固定块,所述加热块上均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下方有螺帽,所述螺帽上端面与固定块下端面相贴合,所述螺帽与螺杆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设置多个的加热块,可以实现对拉挤模具不同温区进行加热,通过控制加热介质的温度,可以实现对拉挤模具的温度的控制;
2、本申请通过阵列的设置多个的加热块,可以对不同的温区进行加热,可以在对不同种类的复合型材进行生产时,保证对不同数量的温区进行加热;
3、本申请通过设置阀门,再控制阀门的开启时间可以控制对拉挤模具的加热时间,可以实现对不同加热温度的控制;
4、本申请通过将加热块可拆卸的连接拉挤模具,在不需要加热块进行加热时,可以将加热块拆下,便于对加热块内的腔室进行清洁,同时还可以调节拉挤模具的温区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块与拉挤模具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拉挤模具;
201.加热块;202.腔室;203.介质储存箱体;204.加热器;205.进液管;206.回液管;207.温度传感器;208.第二油泵;209.出液管;210.阀门;
301.固定块;302.螺杆;303.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它包括:
至少两个加热块201,所述加热块201内均开设有腔室202,所述加热块201拆卸的连接在拉挤模具1上,所述加热块201与拉挤模具1之间热传递;
介质储存箱体203,所述介质储存箱体203内盛放有加热介质,所述介质储存箱体203内设置有加热器204;
至少两个进液管205,所述进液管205的一端均连通介质储存箱体203内,所述进液管205的另一端均连通腔室202内;
至少两个回液管206,所述回液管206的一端均连通腔室202内,所述回液管206的另一端均连通介质储存箱体203内,所述进液管205、腔室202、回液管206和介质储存箱体203之间形成循环通路;
循环动力组件,所述循环动力组件为加热介质提供循环动力;
加热块201的数量为8个。
加热器204对介质储存箱体203内的加热介质进行加热,加热介质通过循环动力组件进入进液管205,再进入腔室202内,通过加热块201与拉挤模具1之间的热传递,从而对拉挤模具1进行加热,通过控制加热介质的温度,可以实现对拉挤模具1进行温度的控制,腔室202内的加热介质通过回液管206重新流回介质储存箱体203内,实现加热介质的循环利用。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介质储存箱体203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07。
通过温度传感器207可以监控介质储存箱体203内的加热介质进行温度的监测。
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的数量与进液管205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一油泵设置在进液管205上。
通过第一油泵向进液管205内泵送加热介质,从而为加热介质的循环提供了循环动力。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循环动力组件包括第二油泵208和出液管209,所述第二油泵208的进油口通过第一管体连通介质储存箱体203内,所述第二油泵208的出油口连通出液管209的一端,所述出液管209的另一端密封;
所述进液管205远离介质储存箱体203的一端均连通出液管209。
通过第二油泵208向出液管209内泵送加热介质,由于多个进液管205均连通出液管209,可以通过进液管205对腔室202内泵送加热介质,实现一个油泵对多个的腔室202进行加热介质的泵送。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进液管205上均设置有阀门210。
通过阀门210可以控制不同的进液管205的开闭,可以控制对加热块201的加热时间,实现不同温度的温区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进液管205与腔室202的交点和所述回液管206与腔室202的交点分别位于加热块201的对立侧。
通过将进液管205与回液管206分布设置在腔室202的对立侧,可以保证加热介质由一端流进腔室202,再通过另一端流出腔室202,保证了加热介质在腔室202内的停留时间,充分利用了加热介质的热量。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加热块201阵列的固接在拉挤模具1上,且相邻的所述加热块201之间的距离相等。
通过阵列设置的加热块201,便于对拉挤模具1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腔室202沿垂直于拉挤模具1的拉挤方向的长度大于拉挤模具1的宽度。
通过将腔室202的宽度设置大于拉挤模具1的宽度,可以保证对拉挤模具1的整个温区进行加热,保证了加热质量。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拉挤模具1上固接有固定块301,所述加热块201上均固接有螺杆302,所述螺杆302贯穿固定块301,所述固定块301下方有螺帽303,所述螺帽303上端面与固定块301下端面相贴合,所述螺帽303与螺杆302螺纹连接。
安装加热块201时,将螺杆302穿过固定块301,转动并拧紧螺帽303,从而实现对加热块201的固定,同时拆下螺帽303,可取下加热块201,实现对加热块201的数量的调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拉挤模具1需要加热时,开启加热器204,对介质储存箱体203内的加热介质进行加热,启动第二油泵208,将加热后的加热介质通过出液管209和进液管205泵送至腔室202内,从而通过加热块201对拉挤模具内进行加热,热传递后的加热介质通过回液管206流回介质储存箱体203内,实现加热介质的循环利用。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准控温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加热块,所述加热块内均开设有腔室,所述加热块拆卸的连接在拉挤模具上,所述加热块与拉挤模具之间热传递;
介质储存箱体,所述介质储存箱体内盛放有加热介质,所述介质储存箱体内设置有加热器;
至少两个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均连通介质储存箱体内,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均连通腔室内;
至少两个回液管,所述回液管的一端均连通腔室内,所述回液管的另一端均连通介质储存箱体内,所述进液管、腔室、回液管和介质储存箱体之间形成循环通路;
循环动力组件,所述循环动力组件为加热介质提供循环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储存箱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的数量与进液管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一油泵设置在进液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动力组件包括第二油泵和出液管,所述第二油泵的进油口通过第一管体连通介质储存箱体内,所述第二油泵的出油口连通出液管的一端,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密封;
所述进液管远离介质储存箱体的一端均连通出液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与腔室的交点和所述回液管与腔室的交点分别位于加热块的对立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块阵列的固接在拉挤模具上,且相邻的所述加热块之间的距离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沿垂直于拉挤模具的拉挤方向的长度大于拉挤模具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挤模具上固接有固定块,所述加热块上均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下方有螺帽,所述螺帽上端面与固定块下端面相贴合,所述螺帽与螺杆螺纹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20273.7U CN218020277U (zh) | 2022-09-01 | 2022-09-01 | 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20273.7U CN218020277U (zh) | 2022-09-01 | 2022-09-01 | 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20277U true CN218020277U (zh) | 2022-12-13 |
Family
ID=84353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20273.7U Active CN218020277U (zh) | 2022-09-01 | 2022-09-01 | 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2027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56368A (zh) * | 2022-09-01 | 2022-11-18 | 江苏高倍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真实模拟拉挤树脂反应活性的测试设备 |
-
2022
- 2022-09-01 CN CN202222320273.7U patent/CN21802027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56368A (zh) * | 2022-09-01 | 2022-11-18 | 江苏高倍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真实模拟拉挤树脂反应活性的测试设备 |
CN115356368B (zh) * | 2022-09-01 | 2023-09-19 | 江苏高倍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真实模拟拉挤树脂反应活性的测试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020277U (zh) | 一种拉挤模具的精准控温装置 | |
CN205097463U (zh) | 橡胶内冷式流道系统 | |
CN200991982Y (zh) | 一种冷热快速转换的注塑压塑双工艺模具 | |
CN110103401A (zh) | 超声塑化微注射成型机主体及成型方法 | |
CN205853286U (zh) | 一种热流道模具的温控结构 | |
CN102615845B (zh) | 复合材料液压机系统 | |
CN204367376U (zh) | 一种锥双挤出机用温控系统 | |
CN206287471U (zh) | 具有油加热功能的热流道系统 | |
CN202572811U (zh) | 一种用于冷流道注射成型模具的水冷针阀喷嘴 | |
CN206242444U (zh) | 模温机 | |
CN113681825A (zh) | 一种圆形细水口进浇注塑模结构 | |
CN211334368U (zh) | 一种具有预热功能的塑料模具 | |
CN209937151U (zh) | 一种竹木质板材成型加热冷却模具 | |
CN209335997U (zh) | 一种交流注塑模具 | |
CN201405497Y (zh) | 挤出模头非电加热结构 | |
CN207249502U (zh) | 大型模具精确控温装置 | |
CN206030403U (zh) | 一种温度可控的注塑模具 | |
CN206913642U (zh) | 一种无痕注塑模具的加热及冷却系统 | |
CN220923225U (zh) | 一种蒸汽热源水模温机 | |
CN111531800A (zh) | 一种电动车蓄电池注塑件的精密模具 | |
CN211389941U (zh) | 一种注塑机用注塑模具 | |
CN211165190U (zh) | 一种防渗漏的注塑模具 | |
CN202608076U (zh) | 复合材料液压机系统 | |
CN215921227U (zh) | 一种塑料板材生产用具有温度调节结构的挤出机 | |
CN217168987U (zh) | 一种轻质隔墙板生产模具循环热油加热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