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4880A - 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4880A
CN111314880A CN202010070657.0A CN202010070657A CN111314880A CN 111314880 A CN111314880 A CN 111314880A CN 202010070657 A CN202010070657 A CN 202010070657A CN 111314880 A CN111314880 A CN 111314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arameter
terminal device
mcs
service
scaling f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06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4880B (zh
Inventor
唐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706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4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4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4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4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4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04L1/000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applied to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volving special memory structures, e.g. look-up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where the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4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detecting congestion or overload dur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6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V2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 15的终端设备基于新的MCS表确定传输参数,或者基于现有的传输参数确定传输参数,从而,满足Rel 15的终端设备的传输需求。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根据信道占用比率CBR和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一传输参数;该终端设备利用该第一传输参数发送该待传输业务。

Description

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 介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11月3日的PCT国际专利申请PCT/CN2017/109412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80092179.X、发明名称为“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版本(Release 14,Rel 14)的车联网系统中,网络设备(例如,基站)根据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现有的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表配置传输参数,例如,MCS范围。
在版本Rel 15的车联网系统中,引入了新的MCS表,同时,对传输参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需要支持64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的调制。因此,Rel 15中,在如何基于新的MCS表配置传输参数,或者如何基于现有的传输参数确定针对Rel 15的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 15的终端设备基于新的MCS表确定传输参数,或者基于现有的传输参数确定传输参数,从而,满足Rel 15的终端设备的传输需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信道占用比率CBR和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一传输参数;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第一传输参数发送该待传输业务。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可以是支持Rel 15通信的终端设备。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中,终端设备根据CBR和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发送待传输业务的第一传输参数,从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满足Rel 15传输需求的传输参数。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该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其中,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是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预配置在该终端设备上的;
该终端设备根据CBR和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一传输参数,包括:
该终端设备根据该CBR和该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二传输参数;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该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中,终端设备可以利用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根据CBR和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的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发送待传输业务的第一传输参数,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现有的传输参数确定针对Rel 15的传输参数,进而,满足Rel 15的终端设备的传输需求。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CBR和该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二传输参数,包括:
该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映射关系,该第一映射关系反映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关系;
该终端设备根据该CBR、该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和该第一映射关系确定该第二传输参数;
其中,该第一映射关系是预配置在该终端设备上的,或者网络设备配置的。
可选地,该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关系可以是一张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表格。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配置该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关系,以及CBR和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二传输参数,从而,可以确定第一传输参数。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传输参数为调制编码方案MCS范围、物理资源块PRB数范围和子带数范围中的至少一种,该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PRB数范围和子带数范围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传输参数和该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且该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K,K为大于0的实数,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该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包括: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比例系数K,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及利用该比例系数K,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
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和最大MCS索引,确定该第一传输参数。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传输参数和该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且该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M、N,M为大于0的实数,N为大于0的实数,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该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包括: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比例系数M,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及利用该比例系数N,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
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和最大MCS索引,确定该第一传输参数。
应理解,比例系数M、N为不同的值。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传输参数和该第二传输参数为PRB数范围,且该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Q,Q为大于0的实数,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该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包括: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比例系数Q,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及利用该比例系数Q,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
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和最大PRB数,确定该第一传输参数。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传输参数和该第二传输参数为PRB数范围,且该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X、Y,X为大于0的实数,Y为大于0的实数,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该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包括: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比例系数X,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及利用该比例系数Y,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
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和最大PRB数,确定该第一传输参数。
应理解,比例系数X、Y为不同的值。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传输参数和该第二传输参数为子带数范围,且该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R,R为大于0的实数,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该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包括: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比例系数R,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子带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子带数,及利用该比例系数R,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子带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子带数;
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子带数和最大子带数,确定该第一传输参数。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传输参数和该第二传输参数为子带数范围,且该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V、W,V为大于0的实数,W为大于0的实数,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该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包括: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比例系数V,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子带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子带数,及利用该比例系数W,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子带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子带数;
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子带数和最大子带数,确定该第一传输参数。
应理解,比例系数V、W为不同的值。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应用于端到端D2D系统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针对第一传输参数的至少一个比例系数,以使该终端设备利用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
其中,该第一传输参数为该终端设备发送待传输业务的参数,该第二传输参数为根据信道占用比率CBR和该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的。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可以是支持Rel 15通信的终端设备。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中,终端设备可以利用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根据CBR和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的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发送待传输业务的第一传输参数,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现有的传输参数确定针对Rel 15的传输参数,进而,满足Rel 15的终端设备的传输需求。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配置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关系,以使该终端设备根据该CBR、该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和该映射关系确定该第二传输参数。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配置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关系,包括:
该网络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为该终端设备配置该映射关系。
可选地,该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关系可以是一张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表格。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传输参数为调制编码方案MCS范围和/或物理资源块PRB数范围,该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和/或PRB数范围。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针对第一传输参数的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包括:
该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为该终端设备配置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应用于端到端D2D系统中。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一映射关系,该第一映射关系用于指示信道占用比率CBR、业务优先级与第一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该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映射关系,该第二映射关系用于指示CBR、业务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第一传输参数包括第一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该第二传输参数包括第二MCS索引。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中,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一映射关系,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包括第一MCS索引的第一传输参数,同时,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映射关系,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映射关系确定包括第二MCS索引的第二传输参数。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MCS索引根据第一MCS表获得,该第二MCS索引根据第二MCS表获得,其中,该第一MCS表与该第二MCS表不同。
进一步地,第一MCS索引对应的第一MCS表与第二MCS索引对应的第二MCS表不同,从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其支持的通信协议下的MCS表,确定其MCS索引。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设备支持Rel-15通信协议,该第二终端设备支持Rel-14通信协议。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应用于端到端D2D系统中。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信道占用比率CBR、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和第一映射关系,确定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该第一映射关系用于指示CBR、业务优先级与第一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包括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该第一终端设备的MCS索引对应的MCS表与第二终端设备的MCS索引对应的MCS表不同,该第二终端设备是与该第一终端设备支持不同版本通信协议的终端设备。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CBR、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和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同时,第一终端设备的MCS索引对应的MCS表与第二终端设备的MCS索引对应的MCS表不同,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其支持的通信协议下的MCS表,确定其MCS索引。
可选地,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该第一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一映射关系。
可选地,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映射关系为预配置在该第一终端设备上的。
可选地,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终端设备支持Rel-15通信协议,该第二终端设备支持Rel-14通信协议。
可选地,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应用于端到端D2D系统中。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可以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或者单元。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可以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或者单元。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可以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或者单元。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可以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或者单元。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与存储器和通信接口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该指令,通信接口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与其他网元进行通信。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与存储器和通信接口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该指令,通信接口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与其他网元进行通信。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与存储器和通信接口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该指令,通信接口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与其他网元进行通信。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处理器与存储器和通信接口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该指令,通信接口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与其他网元进行通信。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指示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指示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指示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指示计算机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另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传输参数的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端到端(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系统,例如,基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进行D2D通信的车联网系统。与传统的LTE系统中终端之间的通信数据通过网络设备(例如,基站)接收或者发送的方式不同,车联网系统采用终端到终端直接通信的方式,因此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以及更低的传输时延。
可选地,车联网系统基于的通信系统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5G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能够实现D2D通信的终端设备。例如,可以是车载终端设备,也可以是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图1和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移动管理实体(Mobile Management Entity,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Gateway,P-GW)等其他网络实体,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认证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终端设备20和终端设备30可以通过D2D通信模式进行通信,在进行D2D通信时,终端设备20和终端设备30通过D2D链路即侧行链路(Sidelink上,SL)直接进行通信。例如图1或者图2所示,终端设备20和终端设备30通过侧行链路直接进行通信。在图1中,终端设备20和终端设备30之间通过侧行链路通信,其传输资源是由网络设备分配的;在图2中,终端设备20和终端设备30之间通过侧行链路通信,其传输资源是由终端设备自主选取的,不需要网络设备分配传输资源。
D2D通信可以指车对车(Vehicle to Vehicle,简称“V2V”)通信或车辆到其他设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在V2X通信中,X可以泛指任何具有无线接收和发送能力的设备,例如但不限于慢速移动的无线装置,快速移动的车载设备,或是具有无线发射接收能力的网络控制节点等。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主要应用于V2X通信的场景,但也可以应用于任意其它D2D通信场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在车联网系统中,可以存在两种类型的终端设备,即具有侦听能力的终端设备例如车载终端(Vehicle User Equipment,VUE)或行人手持终端(Pedestrian UserEquipment,PUE),以及不具有侦听能力的终端设备例如PUE。VUE具有更高的处理能力,并且通常通过车内的蓄电池供电,而PUE处理能力较低,降低功耗也是PUE需要考虑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在现有的车联网系统中,VUE被认为具有完全的接收能力和侦听能力;而PUE被认为具有部分或者不具有接收和侦听能力。如果PUE具有部分侦听能力,其资源的选取可以采用和VUE类似的侦听方法,在可侦听的那部分资源上进行可用资源的选取;如果PUE不具有侦听能力,则PUE在资源池中随机选取传输资源。
在支持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协议的版本Release-14车联网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测量系统的拥塞程度,例如,信道占用比率(Channel Busy Ratio,CBR),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可以配置某些终端设备将测量结果上报基站,基站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CBR以及业务的优先级配置传输参数,例如,终端设备允许的MCS范围,可使用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BR)数目范围,重传次数,最大发送功率等。
在Rel-14的车联网系统中,最大支持的MCS调制阶数是16QAM,不支持64QAM的调制方式。而在Rel-15的车联网系统中,为了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需要支持64QAM的传输,但是由于车联网系统的帧结构相对于LTE系统具有更多的导频符号,因此在64QAM对应的MCS等级中可能会出现码率大于1的情况,因此需要对LTE现有的MCS表格进行修改,并且对传输块尺寸(Transmission Block Size,TBS)表格进行比例调整。
在Rel-15的车联网系统中,引入了新的MCS表格,因此,可以根据新的MCS表格配置针对Rel-15的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
此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介质。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200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该终端设备可以是如图1或图2中所示的终端设备,该方法200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该方法200包括以下内容。
210,终端设备根据CBR和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一传输参数。
可选地,该第一传输参数为MCS范围、PRB数范围和子带数范围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为可以进行Rel 15通信的终端设备。
可选地,该方法200还包括:
该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比例系数。
例如,该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为终端设备配置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
又例如,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是预配置给该终端设备的。
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该第一传输参数:
该终端设备根据该CBR和该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二传输参数;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该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
可选地,该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PRB数范围和子带数范围中的至少一种。
应理解,若该第一传输参数为MCS范围时,该第二传输参数也为MCS范围,若该第一传输参数为PRB数范围时,该第二传输参数也为PRB数范围,若该第一传输参数为子带数范围时,该第二传输参数也为子带数范围。
可选地,该方法200还包括:
该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映射关系,该第一映射关系反映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关系。
例如,该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该第一映射关系。
可选地,该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为该终端设备配置该第一映射关系。
又例如,该第一映射关系可以是预配置该终端设备的。
可选地,该第一映射关系可以是一张反映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关系的表格。
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该第二传输参数:
该终端设备根据该CBR、该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和该第一映射关系确定该第二传输参数。
可选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可以用版本15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的最小MCS索引(Minimum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Physical Sidelink SharedChannel-Release15,minMCS-PSSCH-r15)表示,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可以用maxMCS-PSSCH-r15表示,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可以用minMCS-PSSCH-r14表示,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可以用maxMCS-PSSCH-r14表示。
可选地,若该第一传输参数和该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且该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K,K为大于0的实数,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比例系数K,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及利用该比例系数K,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
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和最大MCS索引,确定该第一传输参数。
例如,minMCS-PSSCH-r15=ceil(K*minMCS-PSSCH-r14);
maxMCS-PSSCH-r15=ceil(K*maxMCS-PSSCH-r14),其中,ceil()表示向上取整;
终端设备根据minMCS-PSSCH-r15和maxMCS-PSSCH-r15确定MCS范围。
可选地,若该第一传输参数和该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且该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M、N,M为大于0的实数,N为大于0的实数,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比例系数M,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及利用该比例系数N,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
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和最大MCS索引,确定该第一传输参数。
例如,minMCS-PSSCH-r15=ceil(M*minMCS-PSSCH-r14);
maxMCS-PSSCH-r15=ceil(N*maxMCS-PSSCH-r14),其中,ceil()表示向上取整;
终端设备根据minMCS-PSSCH-r15和maxMCS-PSSCH-r15确定MCS范围。
应理解,比例系数M、N为不同的值。
可选地,上述通过ceil()向上取整来确定minMCS-PSSCH-r15和maxMCS-PSSCH-r15仅仅只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floor()向下取整,round()表示四舍五入取整,或者确定minMCS-PSSCH-r15和maxMCS-PSSCH-r15可以具有不同的操作。
可选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可以用版本15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的最小PRB数(Minimum Physical Resource Block-Number Physical Sidelink SharedChannel-Release15,minRB-NumberPSSCH-r15)表示,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可以用maxRB-NumberPSSCH-r15表示,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可以用minRB-NumberPSSCH-r14表示,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可以用maxRB-NumberPSSCH-r14表示。
可选地,若所述第一传输参数和所述第二传输参数为PRB数范围,且所述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Q,Q为大于0的实数,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所述比例系数Q,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及利用所述比例系数Q,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和最大PRB数,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参数。
例如,minRB-NumberPSSCH-r15=ceil(Q*minRB-NumberPSSCH-r14);
maxRB-NumberPSSCH-r15=ceil(Q*maxRB-NumberPSSCH-r14),其中,ceil()表示向上取整;
终端设备根据minRB-NumberPSSCH-r15和maxRB-NumberPSSCH-r15确定PRB数范围。
可选地,若所述第一传输参数和所述第二传输参数为PRB数范围,且所述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X、Y,X为大于0的实数,Y为大于0的实数,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所述比例系数X,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及利用所述比例系数Y,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和最大PRB数,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参数。
例如,minRB-NumberPSSCH-r15=ceil(X*minRB-NumberPSSCH-r14);
maxRB-NumberPSSCH-r15=ceil(Y*maxRB-NumberPSSCH-r14),其中,ceil()表示向上取整;
终端设备根据minRB-NumberPSSCH-r15和maxRB-NumberPSSCH-r15确定PRB数范围。
应理解,比例系数X、Y为不同的值。
可选地,上述通过ceil()向上取整来确定minRB-NumberPSSCH-r15和maxRB-NumberPSSCH-r15仅仅只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floor()向下取整,round()表示四舍五入取整,或者确定minRB-NumberPSSCH-r15和maxRB-NumberPSSCH-r15可以具有不同的操作。
可选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子带数可以用版本15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的最小子带数(Minimum Sub Band-Number 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Release15,minSB-NumberPSSCH-r15)表示,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子带数可以用maxSB-NumberPSSCH-r15表示,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子带数可以用minSB-NumberPSSCH-r14表示,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子带数可以用maxSB-NumberPSSCH-r14表示。
可选地,该第一传输参数和该第二传输参数为子带数范围,且该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R,R为大于0的实数,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比例系数R,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子带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子带数,及利用该比例系数R,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子带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子带数;
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子带数和最大子带数,确定该第一传输参数。
例如,minSB-NumberPSSCH-r15=ceil(R*minSB-NumberPSSCH-r14);
maxSB-NumberPSSCH-r15=ceil(R*maxSB-NumberPSSCH-r14),其中,ceil()表示向上取整;
终端设备根据minSB-NumberPSSCH-r15和maxSB-NumberPSSCH-r15确定子带数范围。
可选地,该第一传输参数和该第二传输参数为子带数范围,且该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V、W,V为大于0的实数,W为大于0的实数,
该终端设备利用该比例系数V,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子带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子带数,及利用该比例系数W,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子带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子带数;
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子带数和最大子带数,确定该第一传输参数。
例如,minSB-NumberPSSCH-r15=ceil(V*minSB-NumberPSSCH-r14);
maxSB-NumberPSSCH-r15=ceil(W*maxSB-NumberPSSCH-r14),其中,ceil()表示向上取整;
终端设备根据minSB-NumberPSSCH-r15和maxSB-NumberPSSCH-r15确定子带数范围。
应理解,比例系数V、W为不同的值。
可选地,上述通过ceil()向上取整来确定minSB-NumberPSSCH-r15和maxSB-NumberPSSCH-r15仅仅只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floor()向下取整,round()表示四舍五入取整,或者确定minSB-NumberPSSCH-r15和maxSB-NumberPSSCH-r15可以具有不同的操作。
220,该终端设备利用该第一传输参数发送该待传输业务。
可选地,该方法200应用于D2D通信系统中。
例如,如图1或图2所示终端设备20与终端设备30之间的通信。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中,终端设备根据CBR和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发送待传输业务的第一传输参数,从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满足Rel 15传输需求的传输参数。
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可以利用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根据CBR和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的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发送待传输业务的第一传输参数,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现有的传输参数确定针对Rel 15的传输参数,进而,满足Rel 15的终端设备的传输需求。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300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如图1中所示的网络设备,该方法300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如图1或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该方法300包括以下内容。
310,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针对第一传输参数的至少一个比例系数,以使该终端设备利用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
其中,该第一传输参数为该终端设备发送待传输业务的参数,该第二传输参数为根据信道占用比率CBR和该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的。
可选地,该方法300还包括:
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配置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关系,以使该终端设备根据该CBR、该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和该映射关系确定该第二传输参数。
可选地,该网络设备为该终端设备配置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关系,包括:
该网络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为该终端设备配置该映射关系。
可选地,该第一传输参数为调制编码方案MCS范围和/或物理资源块PRB数范围,该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和/或PRB数范围。
可选地,该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针对第一传输参数的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包括:
该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为该终端设备配置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
可选地,该方法300应用于端到端D2D系统中。
应理解,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300中的步骤可以参考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200中的相应步骤的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中,终端设备根据CBR和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发送待传输业务的第一传输参数,从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满足Rel 15传输需求的传输参数。
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可以利用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根据CBR和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的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发送待传输业务的第一传输参数,从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现有的传输参数确定针对Rel 15的传输参数,进而,满足Rel 15的终端设备的传输需求。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400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如图1中所示的网络设备,该方法300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如图1或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该方法400包括以下内容。
410,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一映射关系,该第一映射关系用于指示CBR、业务优先级与第一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420,该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映射关系,该第二映射关系用于指示CBR、业务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第一传输参数包括第一MCS索引,该第二传输参数包括第二MCS索引。
可选地,该第一MCS索引根据第一MCS表获得,该第二MCS索引根据第二MCS表获得,其中,该第一MCS表与该第二MCS表不同。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该第一映射关系,以及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该第二映射关系。
可选地,该第一终端设备支持Rel-15通信协议,该第二终端设备支持Rel-14通信协议。
可选地,该方法应用于D2D系统中。
例如,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确定的传输参数进行D2D通信。
可选地,该第一MCS表可以是Rel-15通信协议下的MCS表,该第二MCS表可以是Rel-14通信协议下的MCS表。
例如,如下表1所示的MCS表是Rel-14通信协议下的MCS表,该MCS表中的MCS索引分别对应调制阶数、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TBS)索引、冗余版本(RedundancyVersion,RV)。
可选地,该第一MCS表中MCS索引值所对应的传输参数与该第二MCS表中MCS索引值所对应的传输参数部分或者全部不同。
Figure BDA0002377240160000151
表1 Rel-14通信协议下的MCS表
应理解,上述表1仅仅只是一种示例,该第一MCS表中MCS索引值还可以对应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PSSCH)上的传输参数,且该第一MCS表中MCS索引值还可以对应除调制阶数、TBS索引、RV之外的其他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400中的步骤可以参考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200中的相应步骤的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中,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一映射关系,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包括第一MCS索引的第一传输参数,同时,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映射关系,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映射关系确定包括第二MCS索引的第二传输参数。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500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该终端设备可以是如图1或图2中所示的终端设备,该方法500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该方法500包括以下内容。
510,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信道占用比率CBR、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和第一映射关系,确定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该第一映射关系用于指示CBR、业务优先级与第一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第一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包括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该第一终端设备的MCS索引对应的MCS表与第二终端设备的MCS索引对应的MCS表不同,该第二终端设备是与该第一终端设备支持不同版本通信协议的终端设备。
可选地,该方法500还包括:
该第一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一映射关系。
可选地,该第一映射关系为预配置在该第一终端设备上的。
可选地,该第一终端设备支持Rel-15通信协议,该第二终端设备支持Rel-14通信协议。
可选地,该第一终端设备的MCS索引对应的MCS表为支持Rel-15通信协议的MCS表,该第二终端设备的MCS索引对应的MCS表为支持Rel-14通信协议的MCS表。
可选地,该方法应用于端到端D2D系统中。
应理解,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500中的步骤可以参考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200和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400中的相应步骤的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根据CBR、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和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同时,第一终端设备的MCS索引对应的MCS表与第二终端设备的MCS索引对应的MCS表不同,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其支持的通信协议下的MCS表,确定其MCS索引。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7所示,该终端设备600包括:
处理单元610,用于根据信道占用比率CBR和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一传输参数;
发送单元620,用于利用该第一传输参数发送该待传输业务。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610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其中,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是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预配置在该终端设备上的;
该处理单元610还用于根据该CBR和该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二传输参数;
该处理单元610还用于利用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该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610还用于获取第一映射关系,该第一映射关系反映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关系;
该处理单元610还用于根据该CBR、该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和该映射关系确定该第二传输参数;
其中,该第一映射关系是预配置在该终端设备上的,或者网络设备配置的。
可选地,该第一传输参数为调制编码方案MCS范围和/或物理资源块PRB数范围,该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和/或PRB数范围。
可选地,该第一传输参数和该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且该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K,K为大于0的实数,
该处理单元610还用于利用该比例系数K,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及利用该比例系数K,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
该处理单元610还用于根据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和最大MCS索引,确定该第一传输参数。
可选地,该第一传输参数和该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且该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M、N,M为大于0的实数,N为大于0的实数,
该处理单元610还用于利用该比例系数M,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及利用该比例系数N,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
该处理单元610还用于根据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和最大MCS索引,确定该第一传输参数。
可选地,该第一传输参数和该第二传输参数为PRB数范围,且该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Q,Q为大于0的实数,
该处理单元610还用于利用该比例系数Q,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及利用该比例系数Q,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
该处理单元610还用于根据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和最大PRB数,确定该第一传输参数。
可选地,该第一传输参数和该第二传输参数为PRB数范围,且该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X、Y,X为大于0的实数,Y为大于0的实数,
该处理单元610还用于利用该比例系数X,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及利用该比例系数Y,对该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
该处理单元610还用于根据该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和最大PRB数,确定该第一传输参数。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600应用于端到端D2D系统中。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中的方法200中的终端设备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网络设备7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8所示,该网络设备700包括:
处理单元710,用于为终端设备配置针对第一传输参数的至少一个比例系数,以使该终端设备利用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该第一传输参数,
其中,该第一传输参数为该终端设备发送待传输业务的参数,该第二传输参数为根据信道占用比率CBR和该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的。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710,还用于为该终端设备配置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关系,以使该终端设备根据该CBR、该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和该映射关系确定该第二传输参数。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710,还用于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为该终端设备配置该映射关系。
可选地,该第一传输参数为调制编码方案MCS范围和/或物理资源块PRB数范围,该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和/或PRB数范围。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710,还用于通过RRC信令为该终端设备配置该至少一个比例系数。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应用于端到端D2D系统中。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7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4中的方法300中的网络设备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网络设备8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9所示,该网络设备800包括:
处理单元810,用于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一映射关系,该第一映射关系用于指示信道占用比率CBR、业务优先级与第一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该处理单元810,还用于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映射关系,该第二映射关系用于指示CBR、业务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第一传输参数包括第一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该第二传输参数包括第二MCS索引。
可选地,该第一MCS索引根据第一MCS表获得,该第二MCS索引根据第二MCS表获得,其中,该第一MCS表与该第二MCS表不同。
可选地,该第一终端设备支持Rel-15通信协议,该第二终端设备支持Rel-14通信协议。
可选地,该第一终端设备和该第二终端设备应用于端到端D2D系统中。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8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5中的方法400中的网络设备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9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0所示,该终端设备900包括:
处理单元910,用于根据信道占用比率CBR和第一映射关系,确定该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该第一映射关系用于指示CBR、业务优先级与该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该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包括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该终端设备的MCS索引对应的MCS表与其他终端设备的MCS索引对应的MCS表不同,该其他终端设备是与该终端设备支持不同版本通信协议的终端设备。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900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一映射关系。
可选地,该第一映射关系为预配置在该终端设备900上的。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支持Rel-15通信协议,该其他终端设备900支持Rel-14通信协议。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900应用于端到端D2D系统中。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9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6中的方法500中的终端设备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传输参数的设备1000的示意性框图,该设备1000包括:
存储器1010,用于存储程序,该程序包括代码;
收发器1020,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处理器1030,用于执行存储器1010中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当该代码被执行时,该处理器1030还可以实现图3中的方法200或方法600中的方法500中终端设备执行的各个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此时,该设备1000可以为终端设备,例如,车载终端。
可选地,当该代码被执行时,该处理器1030还可以实现图4中的方法300或方法500中的方法400中网络设备执行的各个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此时,该设备1000可以为网络设备,例如,基站。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10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103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101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03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01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101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收发器1020可以是用于实现信号发送和接收功能,例如频率调制和解调功能或叫上变频和下变频功能。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至少一个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3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完成,或该集成逻辑电路可在软件形式的指令驱动下完成该至少一个步骤。因此,确定传输参数的设备1000可以是个芯片或者芯片组。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1030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芯片1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2的系统芯片1100包括输入接口1101、输出接口1102、处理器1103以及存储器1104之间可以通过内部通信连接线路相连,该处理器1103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104中的代码。
可选地,当该代码被执行时,该处理器1103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当该代码被执行时,该处理器1103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该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SSD))等。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所属领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6)

1.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信道占用比率CBR、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和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指示CBR、业务优先级与第一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包括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MCS索引对应的MCS表与第二终端设备的MCS索引对应的MCS表不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是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不同版本通信协议的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预配置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上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Rel-15通信协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支持Rel-14通信协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端到端D2D系统中。
6.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指示信道占用比率CBR、业务优先级与第一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指示CBR、业务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参数包括第一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所述第二传输参数包括第二MCS索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CS索引根据第一MCS表获得,所述第二MCS索引根据第二MCS表获得,其中,所述第一MCS表与所述第二MCS表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Rel-15通信协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支持Rel-14通信协议。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端到端D2D系统中。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信道占用比率CBR和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指示CBR、业务优先级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参数包括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所述终端设备的MCS索引对应的MCS表与其他终端设备的MCS索引对应的MCS表不同,所述其他终端设备是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不同版本通信协议的终端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预配置在所述终端设备上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Rel-15通信协议,所述其他终端设备支持Rel-14通信协议。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应用于端到端D2D系统中。
1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指示信道占用比率CBR、业务优先级与第一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指示CBR、业务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参数包括第一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所述第二传输参数包括第二MCS索引。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CS索引根据第一MCS表获得,所述第二MCS索引根据第二MCS表获得,其中,所述第一MCS表与所述第二MCS表不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支持Rel-15通信协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支持Rel-14通信协议。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应用于端到端D2D系统中。
19.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信道占用比率CBR和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一传输参数;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所述第一传输参数发送所述待传输业务。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比例系数是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预配置在所述终端设备上的;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CBR和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一传输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CBR和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二传输参数;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所述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CBR和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二传输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反映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关系;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CBR、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和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传输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是预配置在所述终端设备上的,或者网络设备配置的。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参数为调制编码方案MCS范围和/或物理资源块PRB数范围,所述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和/或PRB数范围。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参数和所述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且所述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K,K为大于0的实数,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所述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所述比例系数K,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及利用所述比例系数K,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和最大MCS索引,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参数。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参数和所述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且所述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M、N,M为大于0的实数,N为大于0的实数,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所述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所述比例系数M,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及利用所述比例系数N,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和最大MCS索引,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参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参数和所述第二传输参数为PRB数范围,且所述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Q,Q为大于0的实数,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所述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所述比例系数Q,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及利用所述比例系数Q,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和最大PRB数,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参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参数和所述第二传输参数为PRB数范围,且所述终端设备获取了比例系数X、Y,X为大于0的实数,Y为大于0的实数,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所述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所述比例系数X,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及利用所述比例系数Y,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和最大PRB数,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参数。
27.根据权利要求19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端到端D2D系统中。
28.一种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针对第一传输参数的至少一个比例系数,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所述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待传输业务的参数,所述第二传输参数为根据信道占用比率CBR和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的。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CBR、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和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传输参数。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映射关系。
31.根据权利要求28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参数为调制编码方案MCS范围和/或物理资源块PRB数范围,所述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和/或PRB数范围。
32.根据权利要求28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针对第一传输参数的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一个比例系数。
33.根据权利要求28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端到端D2D系统中。
3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信道占用比率CBR和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一传输参数;
发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传输参数发送所述待传输业务。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比例系数是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预配置在所述终端设备上的;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CBR和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第二传输参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反映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关系;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CBR、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和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传输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是预配置在所述终端设备上的,或者网络设备配置的。
37.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参数为调制编码方案MCS范围和/或物理资源块PRB数范围,所述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和/或PRB数范围。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参数和所述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且所述处理单元获取了比例系数K,K为大于0的实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比例系数K,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及利用所述比例系数K,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和最大MCS索引,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参数。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参数和所述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且所述处理单元获取了比例系数M、N,M为大于0的实数,N为大于0的实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比例系数M,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及利用所述比例系数N,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MCS索引;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MCS索引和最大MCS索引,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参数。
40.根据权利要求37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参数和所述第二传输参数为PRB数范围,且所述处理单元获取了比例系数Q,Q为大于0的实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比例系数Q,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及利用所述比例系数Q,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和最大PRB数,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参数。
41.根据权利要求37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参数和所述第二传输参数为PRB数范围,且所述处理单元获取了比例系数X、Y,X为大于0的实数,Y为大于0的实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比例系数X,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及利用所述比例系数Y,对所述第二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大PRB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最小PRB数和最大PRB数,确定所述第一传输参数。
42.根据权利要求34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应用于端到端D2D系统中。
43.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为终端设备配置针对第一传输参数的至少一个比例系数,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所述至少一个比例系数对第二传输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传输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参数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待传输业务的参数,所述第二传输参数为根据信道占用比率CBR和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确定的。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CBR、业务的优先级与第二传输参数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CBR、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优先级和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传输参数。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映射关系。
46.根据权利要求43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参数为调制编码方案MCS范围和/或物理资源块PRB数范围,所述第二传输参数为MCS范围和/或PRB数范围。
47.根据权利要求43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通过RRC信令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一个比例系数。
48.根据权利要求43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应用于端到端D2D系统中。
4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9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8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9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8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070657.0A 2017-11-03 2017-11-03 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314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0657.0A CN111314880B (zh) 2017-11-03 2017-11-03 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0657.0A CN111314880B (zh) 2017-11-03 2017-11-03 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1780092179.XA CN110754122A (zh) 2017-11-03 2017-11-03 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CT/CN2017/109412 WO2019084931A1 (zh) 2017-11-03 2017-11-03 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2179.XA Division CN110754122A (zh) 2017-11-03 2017-11-03 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4880A true CN111314880A (zh) 2020-06-19
CN111314880B CN111314880B (zh) 2021-10-26

Family

ID=663327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0657.0A Active CN111314880B (zh) 2017-11-03 2017-11-03 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1780092179.XA Pending CN110754122A (zh) 2017-11-03 2017-11-03 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2179.XA Pending CN110754122A (zh) 2017-11-03 2017-11-03 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2) US11108492B2 (zh)
EP (2) EP3624517B1 (zh)
JP (1) JP6999801B2 (zh)
KR (1) KR102466250B1 (zh)
CN (2) CN111314880B (zh)
AU (1) AU2017438196A1 (zh)
BR (1) BR112019027825A2 (zh)
CA (1) CA3066669A1 (zh)
IL (1) IL271337A (zh)
PH (1) PH12019502706A1 (zh)
RU (1) RU2742794C1 (zh)
SG (1) SG11201911604PA (zh)
WO (1) WO2019084931A1 (zh)
ZA (1) ZA2019082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99801B2 (ja) * 2017-11-03 2022-01-19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伝送パラメータ確定方法、端末装置と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US11044129B2 (en) * 2017-12-21 2021-06-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erarchical communic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11082893B (zh) * 2018-10-19 2024-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202483A1 (ja) * 2019-04-02 2020-10-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
KR20220040463A (ko) * 2019-10-17 2022-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Nr v2x에서 mcs를 기반으로 sl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5443680A (zh) * 2020-04-22 2022-12-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KR102525736B1 (ko) * 2021-06-17 2023-04-25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서비스 요청 처리 방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8369A1 (en) * 2006-11-06 2008-05-0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 appropriate link path in a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027197A (zh) * 2015-03-27 2016-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72514B2 (ja) * 2005-10-31 2011-09-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上りリンクの送信パラメータを決定する装置
EP4068664B1 (en) 2008-01-07 2023-11-01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to map a downlink resource to a related uplink transmission
CN104349458B (zh) 2013-08-08 2019-05-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传输处理方法、通信节点及终端
CN104811909B (zh) * 2014-01-27 2019-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广播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传输系统
JP2017537498A (ja) 2014-10-06 2017-12-14 ヴィド スケー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リンク条件、トラフィックタイプ、および/または優先順位に対する通信パラメータの適応
WO2017132947A1 (zh) * 2016-02-04 2017-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待传输业务的安全参数的方法、信令管理网元、安全功能节点和发送端
CA3036351C (en) * 2016-04-07 2022-08-09 Seungmin Lee Method for reserving finite number of resources used for performing v2x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HUE052948T2 (hu) * 2016-08-10 2021-05-28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élig állandó ütemezés konfiguráció és V2X egy vezeték nélküli hálózatban
CN106900005A (zh) * 2017-04-01 2017-06-2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参数测量方法、装置及基站
WO2018201390A1 (en) 2017-05-04 2018-11-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791558B2 (en) * 2017-10-02 2020-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autonomous resource selection for vehicle-to-everything (V2X) transmissions
US11564070B2 (en) * 2017-10-06 2023-0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Vehicle to everything (V2X)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 feature negotiation and control
JP6999801B2 (ja) * 2017-11-03 2022-01-19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伝送パラメータ確定方法、端末装置と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CN110268773A (zh) 2018-01-12 2019-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8369A1 (en) * 2006-11-06 2008-05-0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 appropriate link path in a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027197A (zh) * 2015-03-27 2016-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Discussion on 64QAM modulation scheme in V2X Phase 2",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BIS R1-1717791》 *
华为 等: "Remaining details of congestion control for V2V",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7 R1-161113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24517A1 (en) 2020-03-18
US20200195371A1 (en) 2020-06-18
BR112019027825A2 (pt) 2020-07-07
SG11201911604PA (en) 2020-01-30
IL271337A (en) 2020-01-30
CN110754122A (zh) 2020-02-04
WO2019084931A1 (zh) 2019-05-09
US11108492B2 (en) 2021-08-31
KR20200083968A (ko) 2020-07-09
US11646815B2 (en) 2023-05-09
EP3624517A4 (en) 2020-09-09
EP3624517B1 (en) 2022-12-28
KR102466250B1 (ko) 2022-11-10
JP6999801B2 (ja) 2022-01-19
ZA201908250B (en) 2020-11-25
CN111314880B (zh) 2021-10-26
JP2021503192A (ja) 2021-02-04
AU2017438196A1 (en) 2020-01-16
PH12019502706A1 (en) 2020-12-07
US20200260321A1 (en) 2020-08-13
EP4138473A1 (en) 2023-02-22
CA3066669A1 (en) 2019-05-09
RU2742794C1 (ru) 2021-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14880B (zh) 确定传输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22593B (zh) 资源配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698782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644453B (zh) 载波选取的方法和设备、终端设备
CN110651514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KR102588204B1 (ko) 차량 인터넷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단말기 디바이스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제품
JP2020516098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通信デバイス
CN110710295B (zh) 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918313B (zh) 用于资源分配的方法、网络设备和通信设备
CN111212398B (zh) 支持数据重复的方法、发射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20229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710268B (zh) 确定第一多天线发送模式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510890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7317930B2 (ja) 伝送パラメータ確定方法、端末装置と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CN109601023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