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7031A - 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7031A
CN111307031A CN202010182186.2A CN202010182186A CN111307031A CN 111307031 A CN111307031 A CN 111307031A CN 202010182186 A CN202010182186 A CN 202010182186A CN 111307031 A CN111307031 A CN 111307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monitoring
stress
early warning
r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21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07031B (zh
Inventor
廖柯熹
何腾蛟
何国玺
朱洪东
黄元洁
唐鉴
邓莎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1821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070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07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7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07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7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1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by resistance strain gauge
    • G01B7/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by resistance strain gauge using change in magnetic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5/00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16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several components of force
    • G01L5/164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several components of force using variations in inducta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7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N27/8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 G01N27/83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by investigating stray magnetic fields

Landscapes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通过非接触式磁力检测技术确定风险管段位置,根据综合风险状态评价标准评估风险管段等级对高风险管段进行监测;在确定的监测管段的应力集中区域安装应变传感器,节省了应变传感器成本;使监测数据更准确地反映监测管段的应力危险程度;结合有限元模拟计算方法和应力变化监测值,确定管道的实时应力总值,实现应力超限预警,从而保障高风险管段的安全运行;同时开展多方位监测,保证在一种或两种监测手段失效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其他监测手段获取管道的安全信息,使得监测系统持续有效的运行,各监测项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数据可以相互对比验证,保证了监测数据的正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埋地管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埋地管道沿线地质环境错综复杂,自然条件恶劣,管道容易遭受山体滑坡等危险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管道局部变形或应力集中,甚至导致管道断裂,严重威胁管道的安全运行,为防止埋地管道失效事故的发生,需要针对管道安全状态采取长期有效的监测。目前,在油气管道安全状态监测方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手段是管道应力应变监测技术。管道应变监测技术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它能直观、定量地获得埋地管道管体本身的实时应力应变数据,能够及时发现管道变形,还可以指导滑坡灾害的治理过程,评价灾害治理的实际效果,在监测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价值。
目前,采用应力应变监测技术对埋地管道的安全状态进行监测的主要步骤是:①在敏感地灾点范围(1-2km)内,根据工程经验确定高风险管段的位置;②开挖监测管段安装应变传感器,清除监测管段周围覆土,在监测管段表面每隔一定距离(如5m)安装一组传感器,每组传感器分别安装在管道的0、3和9点钟方向。③回填土方后安装数据采集与通讯设备以及供电系统,数据采集设备对传感器的应变数据进行采集后,利用通讯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上传到远程监控中心;供电系统持续为数据采集设备与通讯设备提供电量。通过以上所述可知,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监测点选择的盲目性。在选择监测点(管段)时,一般根据工程经验确定高风险管段位置,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识别依据,而无法准确识别管道的当前真实风险状态,可能造成实施监测的管段安全状态良好,而遗漏了存在应力隐患的管段。
2、应变计全覆盖安装的高成本。由于无法提前知晓监测管段的应力分布,所以每间隔一定距离需要安装一组应变计,将应变传感器在监测管段上进行全覆盖,增加了安装成本,无法针对应力状态相对严重的管道截面进行监测。
3、常规应力应变监测技术的监测数据为管道表面的应变值,只能计算得到管道的应力变化值,而不能确定当前管道的应力总值,因此无法进行应力超限预警。
4、单一的应变监测方式无法完全保障管道的安全运行,一旦应变传感器失效,监测系统无法工作,需要重新开挖安装新的应变传感器,维修耗时长,且由于只有单一的应变监测值,难以验证监测数据的正确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该方法通过非接触式磁力检测技术确定风险管段位置,结合内外荷载作用下埋地管道初始应力状态的有限元模拟计算方法和应力变化监测值,确定管道的实时应力总值,实现应力超限预警,从而保障高风险管段的安全运行;
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待检测管道基础资料,对资料中处于“Ⅱ”级以上高后果区和“中”风险等级以上地质灾害区叠加状态的管道进行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
S2、获取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基准数据,建立消除背景磁场梯度模量值后的磁场梯度模量与管道应力值判别准则,并将管道应力损伤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S3、根据非接触式磁检测确定的应力集中管段及步骤S2中确定的应力损伤等级,结合监测管段所在的高后果区和地质灾害风险区等级,按照以下公式评价应力集中管段的综合风险状态:
Z=0.5C+0.2G+0.3D (4)
式中,C为应力损伤风险得分,无量纲;G为高后果风险得分,无量纲;D为地质灾害风险得分,无量纲;Z为综合风险状态值,无量纲;
S4、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计算内外荷载作用下监测管段的初始应力,利用公式(5)确定管道的应力变化极限阈值,并利用公式(6)计算得到管道的应变极限阈值;
Δσmax=0.8σs0 (5)
Figure BDA0002412950500000031
式中,Δσmax为应力变化极限阈值,MPa;σs为监测管段材质的屈服强度,MPa;σ0为监测管段的初始应力值,MPa;|εmax|为应变极限阈值(绝对值);E为弹性模量,MPa。
S5、对监测管段安装安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
S6、根据监测管段的微应变、土体位移、降雨量、土壤含水率参数,建立监测分级预警标准。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获取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基准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S21、选取与待检测管道材质、规格相同的实验管道,并在实验管道上方铺设非铁磁性材料的轨道;
S22、在轨道上设置小车并在小车上放置非接触式高精度三维磁应力检测仪,推动小车以0.1m/s以下的速度匀速移动对实验管道进行预检测;
S23、沿偏离实验管道中心轴3倍实验管道外径的距离平行于管轴方向检测管周地磁场,检测距离为实验管道长度,取平均值作为背景磁场梯度模量值,消除背景磁场梯度模量值后的磁场梯度模量即为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基准数据。
优选的,步骤S2中,磁场梯度模量与管道应力损伤等级指标符合以下关系:
Figure BDA0002412950500000041
式中,A为修正系数,无量纲;GM为管道磁场梯度模量;F为应力损伤等级指标,无量纲;α为正常运行周期系数,无量纲,α=ln(Poper/Po)/(Td-To);Poper为实际运行压力,MPa;Po为设计运行压力,MPa;Td为检测时间,a;To为投产时间,a。
优选的,根据应力损伤等级指标范围,将应力损伤等级划分为以下等级:
0<F≤0.2,应力值为[0.8σs,σs)时,应力损伤等级为Ⅰ;
0.2<F≤0.6,应力值为[0.4σs,0.8σs)时,应力损伤等级为Ⅱ;
0.6<F≤1.0,应力值为[0,0.4σs)时,应力损伤等级为Ⅲ。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磁场梯度模量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412950500000042
Figure BDA0002412950500000043
式中,i为磁感应强度的x,y,z方向;Bi1为1号传感器i方向的磁感应强度,nT;Bi2为2号传感器i方向的磁感应强度,nT;l为探测仪的长度,m。
优选的,步骤S3中根据综合风险状态值的范围将综合风险状态等级划分为以下不同等级:
0<Z≤2时,综合风险状态等级为一级,低风险;
2<Z≤4时,综合风险状态等级为二级,中风险;
4<Z≤5时,综合风险状态等级为三级,高风险。
优选的,步骤S4中,所述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计算内外荷载作用下监测管段的初始应力,包括以下步骤:
S41、采集监测管段基础资料,包括监测管段的走向和埋深;测绘监测管段周围山体的高程;管道与山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管周土体的物理参数;
S42、根据采集的资料建立监测管段的物理模型,包括岩土体、管道和管内流体;
S43、设置监测管段钢的物理参数,包括管道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密度和泊松比等,采用Ramberg-Osgood模型建立材料应力与应变对应的弹塑性关系;设置土体材料的物理参数,包括土壤弹性模量、密度、泊松比、黏聚力、内摩擦角和膨胀角等,采用Mohr-Coulomb模型对土体进行模拟分析,符合基于温克乐地基假设的弹塑性地基模型;
S44、在管道单元的选择中,采用三维4节点减缩壳单元;由于需要考虑土体的弹塑性变形,所以在土体单元的选择中,采用8节点线性减缩单元。
S45、管道模型沿着管道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划分网格;
S46、将管道与土体接触方式设置为面-面接触,将管道外表面和土体内表面分别设置为主接触面和从接触面;
S47、对模型求解得到监测管段的初始应力值σ0,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
优选的,步骤S5中,所述安装安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51、将管段的应力集中区域所在管道截面作为监测截面,安装应变传感器;
S52、安装应力应变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及其供电系统;
S53、在监测管道地面上方安装雨量一体化监测站监测降水量,安装土壤含水率一体化监测站监测土壤水分,安装土体内部位移一体化监测站监测土体深部变形位移。
优选的,步骤6中,
所述土体位移分级预警阈值分别为:
土体深部位移累计变形,水平方向分级预警阈值分别为6mm,9mm,15mm;垂直方向分级预警阈值分别为12mm,18mm,30mm;
所述降雨量的分级预警阈值分别为10mm(中雨)、25mm(大雨)、50mm(暴雨);
所述土壤含水率分级预警阈值分别为60%RH、80%RH和100%RH;
所述微应变的分级预警阈值分别为0.6|εmax|、0.8|εmax|和|εmax|。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基于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技术识别应力损伤管段位置,然后根据综合风险状态评价标准评估应力损伤管段的综合风险状态,从而确定需要监测的高风险管段,科学有效地选择监测管段位置,使得监测能够更加切实有效地保障管道安全。
2、本发明通过对开挖后的监测管段进行金属磁记忆检测,检测出应力集中程度较大的管道截面安装应变传感器,将最易发生失效的管道截面优先进行监测,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反映监测管段的应力危险程度。
3、本发明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计算内外荷载作用下监测管段的应力分布状态,确定监测管段的初始应力值,然后计算得到应力变化极限阈值,为高风险管段应力超限预警值的设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4、本发明对高风险管道进行多方位监测(土体深部位移、降雨量、土壤含水率和管道应力应变),全方位获取管道的风险状态信息,持续保障高风险管段的安全运行(一种监测方式失效,其它监测手段仍然保持对高风险管段的监控);同时基于土体深部位移、降雨量、土壤含水率与管道应力应变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可以验证管道应力应变监测数据的正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获取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基准数据试验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础数据采集管道梯度模量信号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埋地监测管道物理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监测管道应力集中区域金属磁记忆信号特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应变传感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实验管道,2—试验槽,3—轨道,4—地面,5—非接触式三维高精度磁力检测仪,6—小车,7—监测管道,8—岩土体,9—应变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待检测管道基础资料,包括高后果区管道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测试桩号+里程),长度,高后果区等级、类型,管道风险等级和管道周边描述信息,对资料中处于“Ⅱ”级以上高后果区和“中”风险等级以上地质灾害区叠加状态的管道进行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所述风险等级分为低,较低,中,较高,高五个等级,所述高后果区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等级。
S2、获取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基准数据,建立消除背景磁场梯度模量值后的磁场梯度模量与管道应力值判别准则,并将管道应力损伤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基准数据的获取包括以下步骤:
S21、如图1所示,选取与待检测管道材质、规格相同的实验管道放入试验槽内进行预检测,确定磁场梯度模量与管道应力值的定量关系,所述实验管道长度为9m,为保证检测数据的稳定性,在试验槽上方铺设非铁磁性材料的轨道;
S22、在轨道上设置小车并在小车上放置非接触式高精度三维磁应力检测计,推动小车以0.1m/s以下的速度匀速移动,使高精度扫描磁力计平稳地从管道上方通过对实验管道进行预检测;
试验过程中,由于管道端头效应造成的信号启停处的突变,在数据处理时将端头效应的信号进行屏蔽;若管道自漏磁场信号较微弱,将电流发射机接入管道,增大管道的磁场信号。测量结果为磁感应强度三分量沿垂直于管道轴向的梯度
Figure BDA0002412950500000081
计算得到损伤程度的度量值,即梯度模量GM
Figure BDA0002412950500000082
Figure BDA0002412950500000083
式中,i为磁感应强度的x,y,z方向;Bi1为1号传感器i方向的磁感应强度,nT;Bi2为2号传感器i方向的磁感应强度,nT;l为探测仪的长度,m。
S23、沿偏离实验管道中心轴3倍实验管道外径的距离平行于管轴方向检测管周地磁场,检测距离为实验管道长度,取平均值作为背景磁场梯度模量值,消除背景磁场梯度模量值后的磁场梯度模量即为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基准数据。
建立应力-磁场梯度模量判别准则:
如图2所示,选取预检测管段处理后的梯度模量检测图谱中处于最大峰值、最小峰值和中间峰值的管道径向截面作为取样点进行X射线衍射检测,测定管道表面的残余应力值,由于非接触式扫描磁力计采集的是管道截面磁信号,无法分辨时钟方位,因此取测试点数据的平均值为管道截面的应力值。通过如下公式建立评价标准:
Figure BDA0002412950500000091
式中,A为修正系数,无量纲;GM为管道磁场梯度模量;F为应力损伤等级指标,无量纲;α为正常运行周期系数,无量纲,α=ln(Poper/Po)/(Td-To);Poper为实际运行压力,MPa;Po为设计运行压力,MPa;Td为检测时间,a;To为投产时间,a。
如表1所示,根据取样点应力值所在的应力损伤等级,使得多个取样点计算出的应力损伤等级指标F值处于对应的等级范围内,从而确定修正系数A的数值大小。
应力损伤等级 F值 安全状况
0<F≤0.2 高应力风险
0.2<F≤0.6 中等应力风险
0.6<F≤1.0 低应力风险
表1管道应力损伤等级划分表
S3、利用RD 8000探管仪对目标管道进行全线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采集管道磁场数据,根据非接触式磁检测确定的应力集中管段及步骤S2中确定的应力损伤等级,结合其所在的高后果区和地质灾害风险区等级,按照以下公式评价应力集中管段的综合风险状态:
Z=0.5C+0.2G+0.3D (4)
结合公式4,按照表2中的评分项、评分权重和评分细则进行打分,分别计算应力损伤风险得分C、高后果风险得分G、地质灾害风险得分D,确定综合风险状态值Z。如表3所示,按照综合风险状态等级表划分表分级后,选择综合风险状态等级较大的管段进行多方位监测。
Figure BDA0002412950500000101
表2综合风险状态评分表
Z值范围 综合风险状态等级 风险控制措施
(0,2] 一级,低风险 不采取措施
(2,4] 二级,中风险 重点巡检或简易监测
(4,5] 三级,高风险 优先实施监测
表3综合风险状态等级划分标准
S4、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计算内外荷载作用下监测管段的初始应力,包括以下步骤:
S41、采集监测管段基础资料,包括监测管段的走向和埋深;测绘监测管段周围山体的高程;管道与山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管周土体的物理参数;
S42、建立监测管段的物理模型:根据采集的资料建立监测管段的物理模型,包括岩土体、管道和管内流体;如图3所示,不考虑管与管之间的焊缝连接,各组成管件直接相连。
S43、材料属性设置:设置监测管段钢(管壁材质)的物理参数,包括管道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密度和泊松比等,采用Ramberg-Osgood模型建立材料应力与应变对应的弹塑性关系;设置土体材料的物理参数,包括土壤弹性模量、密度、泊松比、黏聚力、内摩擦角和膨胀角等,采用Mohr-Coulomb模型对土体进行模拟分析,符合基于温克乐地基假设的弹塑性地基模型;
S44、监测管道单元选择:在管道单元的选择中,采用三维4节点减缩壳单元;由于需要考虑土体的弹塑性变形,所以在土体单元的选择中,采用8节点线性减缩单元。
S45、网格划分:设置山体网格尺寸为5m,管土接触部分进行局部加密处理。管道模型沿着管道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划分网格,管道径向方向划分24个单元,管道轴线方向每隔DL=0.3D划分单元(D为监测管道外径),使用扫掠划分管道。
S46、管土相互作用设置:将管道与土体接触方式设置为面-面接触,将管道外表面和土体内表面分别设置为主接触面和从接触面;由于管道和地基变形不一致,法向接触设置为“硬接触”,管土接触后允许分离,切向接触由于土体对管道的摩擦作用,采用罚函数定义,设置为库仑摩擦,管土接触后发生相对滑动。
S47、模型求解:管道两端设置为固定约束;山体坡面设置为自由边界,底部固定,四周施加法向约束。对管道施加内外载荷,管道受到的内外载荷包括管内流体引起的内压、管道自身重力、管外土壤压力,求解得到监测管段的初始应力值σ0
S48、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细化网格单元尺寸对模型进行加密,对比模拟结果的误差,当两次模拟计算结果的误差小于预先设定值时,取单元网格尺寸较小的计算模型作为最终模拟结果。
S49、应变极限阈值设置:利用公式(5)确定管道的应力变化极限阈值,并利用公式(6)计算得到管道的应变极限阈值;
Δσmax=0.8σs0 (5)
Figure BDA0002412950500000121
式中,Δσmax为应力变化极限阈值,MPa;σs为监测管段材质的屈服强度,MPa;σ0为监测管段的初始应力值,MPa;|εmax|为应变极限阈值(绝对值);E为弹性模量,MPa。
S5、对监测管段安装安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将开挖管段的应力集中区域所在管道截面作为监测截面,安装应变传感器。应力集中区域的特征图谱如图4所示,法向分量达到最大值,切向分量出现“正弦式”波动;如图5所示,在监测截面4个时钟方位(12、3、6、9点钟方向)分别粘贴2个应变传感器,一备一用,安装完成后接入数据采集系统并供电,在监测管道地面上方安装雨量一体化监测站监测降水量,安装土壤含水率一体化监测站监测土壤水分,安装土体内部位移一体化监测站监测土体深部变形位移(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S6、根据监测管段的微应变、土体位移、降雨量、土壤含水率参数,建立监测分级预警标准。
所述土体位移分级预警阈值分别为:
土体深部位移累计变形,水平方向分级预警阈值分别为6mm,9mm,15mm;垂直方向分级预警阈值分别为12mm,18mm,30mm;
根据国家气象局颁布的强度等级划分标准,所述降雨量的分级预警阈值分别为10mm(中雨)、25mm(大雨)、50mm(暴雨);
所述土壤含水率分级预警阈值分别为60%RH、80%RH和100%RH;
所述微应变的分级预警阈值分别为0.6|εmax|、0.8|εmax|和|εmax|。
综上,建立如表4所示的综合监测分级预警标准表:
Figure BDA000241295050000013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待检测管道基础资料,对资料中处于“Ⅱ”级以上高后果区和“中”风险等级以上地质灾害区叠加状态的管道进行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
S2、获取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基准数据,建立消除背景磁场梯度模量值后的磁场梯度模量与管道应力值判别准则,并将管道应力损伤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S3、根据非接触式磁检测确定的应力集中管段及步骤S2中确定的应力损伤等级,结合监测管段所在的高后果区和地质灾害风险区等级,按照以下公式评价应力集中管段的综合风险状态:
Z=0.5C+0.2G+0.3D (4)
式中,C为应力损伤风险得分,无量纲;G为高后果风险得分,无量纲;D为地质灾害风险得分,无量纲;Z为综合风险状态值,无量纲;
S4、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计算内外荷载作用下监测管段的初始应力,利用公式(5)确定管道的应力变化极限阈值,并利用公式(6)计算得到管道的应变极限阈值;
Δσmax=0.8σs0 (5)
Figure FDA0002412950490000011
式中,Δσmax为应力变化极限阈值,MPa;σs为监测管段材质的屈服强度,MPa;σ0为监测管段的初始应力值,MPa;|εmax|为应变极限阈值;E为弹性模量,MPa。
S5、对监测管段安装安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
S6、根据监测管段的微应变、土体位移、降雨量、土壤含水率参数,建立监测分级预警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获取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基准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S21、选取与待检测管道材质、规格相同的实验管道,并在实验管道上方铺设非铁磁性材料的轨道;
S22、在轨道上设置小车并在小车上放置非接触式高精度三维磁应力检测仪,推动小车以0.1m/s以下的速度匀速移动对实验管道进行预检测;
S23、沿偏离实验管道中心轴3倍实验管道外径的距离平行于管轴方向检测管周地磁场,检测距离为实验管道长度,取平均值作为背景磁场梯度模量值,消除背景磁场梯度模量值后的磁场梯度模量即为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基准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磁场梯度模量与管道应力损伤等级指标符合以下关系:
Figure FDA0002412950490000021
式中,A为修正系数,无量纲;GM为管道磁场梯度模量;F为应力损伤等级指标,无量纲;α为正常运行周期系数,无量纲,α=ln(Poper/Po)/(Td-To);Poper为实际运行压力,MPa;Po为设计运行压力,MPa;Td为检测时间,a;To为投产时间,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应力损伤等级指标范围,将应力损伤等级划分为以下等级:
0<F≤0.2,应力值为[0.8σs,σs)时,应力损伤等级为Ⅰ;
0.2<F≤0.6,应力值为[0.4σs,0.8σs)时,应力损伤等级为Ⅱ;
0.6<F≤1.0,应力值为[0,0.4σs)时,应力损伤等级为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磁场梯度模量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2412950490000031
Figure FDA0002412950490000032
式中,i为磁感应强度的x,y,z方向;Bi1为1号传感器i方向的磁感应强度,nT;Bi2为2号传感器i方向的磁感应强度,nT;l为探测仪的长度,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根据综合风险状态值的范围将综合风险状态等级划分为以下不同等级:
0<Z≤2时,综合风险状态等级为一级,低风险;
2<Z≤4时,综合风险状态等级为二级,中风险;
4<Z≤5时,综合风险状态等级为三级,高风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计算内外荷载作用下监测管段的初始应力,包括以下步骤:
S41、采集监测管段基础资料;
S42、根据采集的资料建立监测管段的物理模型;
S43、设置监测管段钢的物理参数,采用Ramberg-Osgood模型建立材料应力与应变对应的弹塑性关系;设置土体材料的物理参数,采用Mohr-Coulomb模型对土体进行模拟分析;
S44、在管道单元的选择中,采用三维4节点减缩壳单元;在土体单元的选择中,采用8节点线性减缩单元。
S45、管道模型沿着管道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划分网格;
S46、将管道与土体接触方式设置为面-面接触,将管道外表面和土体内表面分别设置为主接触面和从接触面;
S47、对模型求解得到监测管段的初始应力值σ0,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安装安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51、在管段应力集中区域所在管道截面安装应变传感器;
S52、安装应力应变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及供电系统;
S53、在监测管道地面上方安装雨量一体化监测站,土壤含水率一体化监测站,土体内部位移一体化监测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
所述土体位移分级预警阈值分别为:
土体深部位移累计变形:水平方向分级预警阈值分别为6mm,9mm,15mm;垂直方向分级预警阈值分别为12mm,18mm,30mm;
所述降雨量的分级预警阈值分别为10mm、25mm、50mm;
所述土壤含水率分级预警阈值分别为60%RH、80%RH和100%RH;
所述微应变的分级预警阈值分别为0.6|εmax|、0.8|εmax|和|εmax|。
CN202010182186.2A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 Active CN1113070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2186.2A CN111307031B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2186.2A CN111307031B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7031A true CN111307031A (zh) 2020-06-19
CN111307031B CN111307031B (zh) 2020-11-10

Family

ID=71158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2186.2A Active CN111307031B (zh) 2020-03-16 2020-03-16 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07031B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4208A (zh) * 2020-11-17 2021-02-02 武汉大学 油气管道轴向变形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2462657A (zh) * 2020-11-25 2021-03-09 山东茂盛管业有限公司 智慧管网大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3154263A (zh) * 2021-03-30 2021-07-2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管道缺陷快速磁检测装置与方法
CN113218541A (zh) * 2021-05-08 2021-08-0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大口径高钢级山地管道应力检测方法
CN113240312A (zh) * 2021-05-28 2021-08-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海底管道风险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3865761A (zh) * 2021-09-26 2021-12-3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长距离埋地管道应力评价方法
CN113887910A (zh) * 2021-09-25 2022-01-04 诸暨市天然气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安全巡检排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4199441A (zh) * 2021-12-17 2022-03-18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埋地管道的最大服役应力的方法、处理器及装置
CN114444229A (zh) * 2022-03-04 2022-05-0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穿越公路管段承载能力分析方法
CN114544043A (zh) * 2022-01-29 2022-05-2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多钢种应力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4608495A (zh) * 2022-03-09 2022-06-10 太原理工大学 检测管道变形及受力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14636496A (zh) * 2022-02-24 2022-06-17 华南理工大学 地基沉降作用下天然气站场埋地管道应力监测及预警方法
CN114659436A (zh) * 2022-03-30 2022-06-2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
CN114777634A (zh) * 2022-04-06 2022-07-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载荷下埋地管道应力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14821970A (zh) * 2022-04-02 2022-07-29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油气管道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123988A (zh) * 2023-04-14 2023-05-16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管道几何变形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6293291A (zh) * 2023-05-11 2023-06-23 四川经准特种设备检验有限公司 一种埋地燃气管道腐蚀检测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WO2024046217A1 (zh) * 2022-09-01 2024-03-07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监控管土耦合作用的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59294A2 (en) * 2003-12-11 2005-06-30 Marathon Ashland Petroleum Llc 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process
JP2011007521A (ja) * 2009-06-23 2011-01-13 Nippon Steel Pipeline Co Ltd メタルタッチ検出装置及びメタルタッチ検出方法
CN103075641A (zh) * 2013-01-21 2013-05-01 四川汇正管道技术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管道磁检测方法
CN104715163A (zh) * 2015-04-10 2015-06-1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埋地油气管道风险评估方法
CN107194098A (zh) * 2017-05-31 2017-09-2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基于概率分布的油气管道管材应力应变曲线方程拟合方法
CN108345976A (zh) * 2017-01-24 2018-07-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输油气管道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WO2019013673A1 (ru) * 2017-07-13 2019-01-1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Центр Технологий И Инноваций" Магнитный дефектоскоп для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подземных стальных трубопроводов
CN109681785A (zh) * 2019-01-18 2019-04-26 陕西泰诺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09725049A (zh) * 2018-12-29 2019-05-07 北方民族大学 一种力磁场信号采集方法及基于其的在线应力检测方法
CN110334868A (zh) * 2019-07-08 2019-10-1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耦合流体流动与地质应力预测最优焖井时间的方法
CN110412121A (zh) * 2019-08-07 2019-11-05 武汉盛永智杰科技有限公司 管道检测方法、管道检测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25425A (zh) * 2019-08-07 2019-11-08 武汉盛永智杰科技有限公司 管道检测方法、管道检测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73387A (zh) * 2019-09-12 2019-11-1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山地管道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59294A2 (en) * 2003-12-11 2005-06-30 Marathon Ashland Petroleum Llc 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process
JP2011007521A (ja) * 2009-06-23 2011-01-13 Nippon Steel Pipeline Co Ltd メタルタッチ検出装置及びメタルタッチ検出方法
CN103075641A (zh) * 2013-01-21 2013-05-01 四川汇正管道技术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管道磁检测方法
CN104715163A (zh) * 2015-04-10 2015-06-1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埋地油气管道风险评估方法
CN108345976A (zh) * 2017-01-24 2018-07-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长输油气管道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7194098A (zh) * 2017-05-31 2017-09-2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基于概率分布的油气管道管材应力应变曲线方程拟合方法
WO2019013673A1 (ru) * 2017-07-13 2019-01-1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Центр Технологий И Инноваций" Магнитный дефектоскоп для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подземных стальных трубопроводов
CN109725049A (zh) * 2018-12-29 2019-05-07 北方民族大学 一种力磁场信号采集方法及基于其的在线应力检测方法
CN109681785A (zh) * 2019-01-18 2019-04-26 陕西泰诺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磁应力检测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10334868A (zh) * 2019-07-08 2019-10-1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耦合流体流动与地质应力预测最优焖井时间的方法
CN110412121A (zh) * 2019-08-07 2019-11-05 武汉盛永智杰科技有限公司 管道检测方法、管道检测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25425A (zh) * 2019-08-07 2019-11-08 武汉盛永智杰科技有限公司 管道检测方法、管道检测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73387A (zh) * 2019-09-12 2019-11-1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山地管道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廖柯熹 等: "埋地油气管道应力集中磁力外检测技术", 《中国测试》 *
邓万龙: "河沟谷地带管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础科学辑》 *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4208A (zh) * 2020-11-17 2021-02-02 武汉大学 油气管道轴向变形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2304208B (zh) * 2020-11-17 2021-11-30 武汉大学 油气管道轴向变形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2462657A (zh) * 2020-11-25 2021-03-09 山东茂盛管业有限公司 智慧管网大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13154263A (zh) * 2021-03-30 2021-07-23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管道缺陷快速磁检测装置与方法
CN113154263B (zh) * 2021-03-30 2021-12-2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管道缺陷快速磁检测装置与方法
CN113218541A (zh) * 2021-05-08 2021-08-0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大口径高钢级山地管道应力检测方法
CN113218541B (zh) * 2021-05-08 2022-02-0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大口径高钢级山地管道应力检测方法
CN113240312A (zh) * 2021-05-28 2021-08-1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海底管道风险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3240312B (zh) * 2021-05-28 2023-10-2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海底管道风险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3887910A (zh) * 2021-09-25 2022-01-04 诸暨市天然气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安全巡检排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865761A (zh) * 2021-09-26 2021-12-3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长距离埋地管道应力评价方法
CN114199441A (zh) * 2021-12-17 2022-03-18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埋地管道的最大服役应力的方法、处理器及装置
CN114544043A (zh) * 2022-01-29 2022-05-2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多钢种应力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4636496A (zh) * 2022-02-24 2022-06-17 华南理工大学 地基沉降作用下天然气站场埋地管道应力监测及预警方法
CN114444229A (zh) * 2022-03-04 2022-05-0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穿越公路管段承载能力分析方法
CN114444229B (zh) * 2022-03-04 2022-09-3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穿越公路管段承载能力分析方法
CN114608495A (zh) * 2022-03-09 2022-06-10 太原理工大学 检测管道变形及受力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14608495B (zh) * 2022-03-09 2024-02-06 太原理工大学 检测管道变形及受力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14659436A (zh) * 2022-03-30 2022-06-2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
CN114659436B (zh) * 2022-03-30 2024-03-2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
CN114821970A (zh) * 2022-04-02 2022-07-29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油气管道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777634A (zh) * 2022-04-06 2022-07-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载荷下埋地管道应力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WO2024046217A1 (zh) * 2022-09-01 2024-03-07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监控管土耦合作用的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CN116123988A (zh) * 2023-04-14 2023-05-16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管道几何变形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6293291B (zh) * 2023-05-11 2023-07-28 四川经准特种设备检验有限公司 一种埋地燃气管道腐蚀检测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CN116293291A (zh) * 2023-05-11 2023-06-23 四川经准特种设备检验有限公司 一种埋地燃气管道腐蚀检测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7031B (zh)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7031B (zh) 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
CN105785471A (zh) 一种矿井预开采煤层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
CN111259335B (zh) 一种隧道下穿道路施工风险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5324650A (zh) 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预警分级系统及方法
CN103810524A (zh) 一种预测地下铁路建设过程中地表沉降的方法
CN103591982B (zh) 一种电力隧道结构问题的监测方法
CN108921319B (zh) 一种用于岩溶隧道结构安全预警的监测方法
CN104834012A (zh) 矿井顶板突水的电磁辐射监测预警方法
CN113763674B (zh) 一种远程绝对应力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方法
CN211291851U (zh) 一种盾构隧道土体地震液化实时监测系统
CN110991009B (zh) 一种埋地管线下方土体流失对管线受力形变的确定方法
CN102954754A (zh) 一种埋地钢质管道防腐层破损面当量直径的检测方法
CN106777556A (zh) 一种评估边坡开挖期稳定状态的空间分析方法
CN114493295B (zh) 一种盐岩地质下隧道监测项目的确定方法及监测系统
Smith et al. Inclinometer casings retrofitted with acoustic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s
CN203132748U (zh) 黄土场地浸水条件下土体内部应力变化监测系统
CN104357853A (zh) 一种辨别管道防腐层破损点是否牺牲阳极的检测方法
Moya et al. Integration of monitoring and inspection systems for geohazard assessment on pipelines that cross Amazonian Jungles and the Andes
CN103196599A (zh) 黄土场地浸水条件下土体内部应力变化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2287234A (zh) 一种煤炭开采过程中地层塌陷预警方法与系统
CN112069225A (zh) 一种地铁施工多源异类监测数据相关关系的数据挖掘方法
García et al. Integrity management program for geo-hazards in the OCENSA pipeline system
Ishizawa et al. Real-Time Prediction Method for Slope Failure Caused by Rainfall Using Slope Monitoring Records
Peng et al. Safety monitoring of buried pipeline subjected to external interference using wireless inclinometers
CN210487976U (zh) 地下空间工程渗漏声纳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