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59436B - 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59436B
CN114659436B CN202210329432.1A CN202210329432A CN114659436B CN 114659436 B CN114659436 B CN 114659436B CN 202210329432 A CN202210329432 A CN 202210329432A CN 114659436 B CN114659436 B CN 1146594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unit
axial deformation
dragging
tow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94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59436A (zh
Inventor
胡长明
王志宇
杨建洲
李星宇
朱玉玉
田明辉
侯旭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3294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594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59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9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59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9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3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mechanical strain gau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包括:将伴拖单元自由敷设在待回拖管道的外侧;利用管道拖拉头,回拖待回拖管道预设距离后,测量伴拖单元的尾端沿待回拖管道轴线的移动距离,并计算伴拖单元的轴向变形量;根据所述伴拖单元的上预设点沿待回拖管道的移动距离与所述伴拖单元的轴向变形量,计算得到所述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结果;本发明利用伴拖单元的轴向变形能力小于待回拖管道的轴向变形能力特性,根据所述测量伴拖单元上预设点沿待回拖管道点移动距离与所述伴拖单元的轴向变形量,即可得到所述回拖管道轴向变形结果;实现待回拖管道轴向变形的快速测量,无需在管壁安装应变监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成本极低。

Description

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开挖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非开挖敷设管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管道敷设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新型先进的施工技术;由于其无需大量取土开挖,且能直接穿越地面构筑物、地下管线及公路、铁路等有障碍物的施工现场,可节约工程成本,提高施工速度;水平定向钻进技术作为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非开挖技术,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精度高,施工快速便捷,易于调整敷设方向和埋深等优点,因此成为众多非开挖敷设管道技术中应用较广的技术之一;其施工过程包括:导孔、扩孔和管道回拖三个阶段;管道回拖阶段作为水平定向钻进技术中的最后一个阶段,相比于前面两个阶段显得更为重要,顺利完成回拖任务才能确保前期投入的资源没有白费;目前广泛使用的PE管道因其弹性模量较低,在管道回拖过程中如若回拖力控制不当,可能使管道发生较大变形甚至破坏,致使工程失败,造成极大的资源破坏与经济损失。因此,及时掌握管道的变形情况,实现管道变形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科学预警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了水平定向钻工程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现有的测量回拖管道变形技术主要是采用应变测量装置来监测,通过在待铺管道的轴线方向设置若干应变传感器组,将应变传感器通过信号传输线与应变数据采集仪相连,实现对管道回拖过程的监测;上述方法不仅耗时耗力,在面对长距离的穿越距离时将极大的提高工程成本与难度;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简单,高效,实际可操作性高的,适合PE管道长距离敷设进行管道变形的测量监测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以解决现有测量回拖管道轴向变形过程,检测难度较大,无法满足PE管道长距离敷设时的管道轴向变形监测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包括:
步骤1、将伴拖单元敷设在待回拖管道的外侧;其中,所述伴拖单元的首端与管道拖拉头连接,所述伴拖单元的尾端沿待回拖管道的轴线向待回拖管道的管尾延伸;所述伴拖单元为圆截面柔性绳索,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的轴向变形能力小于待回拖管道的轴向变形能力;
步骤2、利用管道拖拉头回拖待回拖管道预设距离后,测量伴拖单元的尾端沿待回拖管道轴线的移动距离L1,并计算伴拖单元的轴向变形量L2;
步骤3、根据所述伴拖单元上的预设点沿待回拖管道的移动距离L1与所述伴拖单元的轴向变形量L2,计算得到所述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的弹性模量大于待回拖管道的弹性模量;且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的横截面直径不大于40mm。
进一步的,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的抗弯刚度小于待回拖管道的抗弯刚度。
进一步的,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的长度大于待回拖管道的长度。
进一步的,步骤1中,将伴拖单元敷设在待回拖管道的外侧之后,所述伴拖单元与待回拖管道的轴线平行,且处于顺直状态。
进一步的,步骤2中,测量伴拖单元上的预设点沿待回拖管道的移动距离L1的过程,具体如下:
在管道拖拉头回拖待回拖管道之前,记录所述伴拖单元的尾端在地面上的相对位置点G1;
在管道拖拉头回拖待回拖管道预设距离后,记录所述伴拖单元的尾端在地面上的相对位置点G2;
测量所述相对位置点G1与所述相对位置点G2之间的长度,即得到所述伴拖单元的尾端沿待回拖管道轴线的移动距离L1。
进一步的,采用卷尺测量所述相对位置点G1与所述相对位置点G2之间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伴拖单元的轴向变形量L2为:
其中,τ为伴拖单元表面所受的泥浆粘滞阻力系数;L为伴拖单元长度;E为伴拖单元的弹性模量;D为伴拖单元的横截面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结果为:
L3=L1-L2
其中,L3为所述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伴拖单元上的预设点靠近待回拖管道的管尾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通过沿待回拖管道的轴线敷设伴拖单元,并将伴拖单元的首端与管道拖拉头连接;管道回拖后通过测量伴拖单元的尾端沿待回拖管道轴线的移动距离,以及伴拖单元的轴向变形量;利用伴拖单元的轴向变形能力小于待回拖管道的轴向变形能力特性,根据所述伴拖单元的尾端沿待回拖管道轴线的移动距离与所述伴拖单元的轴向变形量,即可得到所述回拖管道轴向变形结果,测量过程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测量结果具有可解释性,具有极大的工程推广应用价值。
进一步的,将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的弹性模量大于待回拖管道的弹性模量,且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的横截面直径不大于40mm设置,确保了伴拖单元所受泥浆拉力远小于待回拖管道所受的泥浆拉力,且伴拖单元的轴向变形量小于待回拖管道的轴向变形量,使得管道回拖过程待回拖管道发生轴向变形时,伴拖单元已先于待回拖管道完成轴向变形,并沿待回拖管道轴向进行移动,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伴拖单元的抗弯刚度小于待回拖管道设置,使得回拖过程中,在牵引设备的拉力和钻孔泥浆的作用下,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能沿轴向紧贴于管道一侧,与待回拖管道轴线平行且处于顺直状态,确保所述距离L1与管道轴向平行。
进一步的,将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的长度大于待回拖管道的长度设置,使得伴拖单元尾端始终处于地表,便于记录所述相对位置点G1和所述相对位置点G2,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将伴拖单元自由敷设在待回拖管道的外侧之后,所述伴拖单元与待回拖管道的轴线平行,且处于顺直状态,确保了回拖管道之前,伴拖单元处于未发生轴向变形的状态,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由于待回拖管道在完成轴向变形后,待回拖管道的末端才发生移动,因而将伴拖单元上的预设点在待回拖管道末端移动前先行移动的距离减去伴拖单元的自身轴向变形量,即可得到待回拖管道的轴线变形测量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伴拖单元的局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伴拖单元与待回拖管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的原理示意图。
其中,1待回拖管道,2伴拖单元,3管道拖拉头,4起始刻线,5终止刻线,6回拖方向;11管道末端移动前的待回拖管道位置,12管道末端移动瞬间待回拖管道位置;21伴拖单元尾端移动前的伴拖单元位置,22管道末端移动瞬间的伴拖单元位置;31旋转接头,32拖拉头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以某待铺PE管道的水平定向钻回拖过程的轴向变形测量过程为例。
如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伴拖单元2敷设在待回拖管道1的外侧;其中,所述待回拖管道1为PE管道;所述伴拖单元2的首端与管道拖拉头3连接;所述管道拖拉头3包括旋转接头31及拖拉头本体32;拖拉头本体32的一端与待回拖管道1待首端相连,拖拉头本体32的另一端与旋转接头31的一端连接,旋转接头31的另一端与牵引设备连接;所述伴拖单元2的首端与所述拖拉头本体32连接;所述伴拖单元2的尾端沿待回拖管道1的轴线向待回拖管道1的管尾延伸;其中,将伴拖单元2敷设在待回拖管道1的外侧之后,所述伴拖单元2与待回拖管道1的轴线平行,且处于顺直状态;管道回拖过程中,所述伴拖单元2紧贴待回拖管道1的外侧设置,且所述伴拖单元2与待回拖管道1之间无粘连,即所述伴拖单元2的轴向变形与所述待回拖管道1的轴向变形相互独立。
步骤2、利用管道拖拉头3,回拖待回拖管道1预设距离后,测量伴拖单元2的尾端沿待回拖管道1轴线的移动距离L1,并计算伴拖单元2的轴向变形量L2。
本实施例中,测量所述伴拖单元2的尾端沿待回拖管道1轴线的移动距离L1的过程,具体如下:
在利用管道拖拉头3回拖待回拖管道1之前,记录所述伴拖单元2的尾端在地面上的相对位置点G1;在利用管道拖拉头3,回拖待回拖管道1预设距离后,记录所述伴拖单元2的尾端在地面上的相对位置点G2;测量所述相对位置点G1与所述相对位置点G2之间的长度,即得到所述伴拖单元2的尾端沿待回拖管道1轴线的移动距离L1;优选的,采用卷尺测量所述相对位置点G1与所述相对位置点G2之间的长度。
所述伴拖单元2的轴向变形量L2为:
其中,τ为伴拖单元表面所受的泥浆粘滞阻力系数,所述伴拖单元表面所受的泥浆粘滞阻力系数与伴拖单元外表面积的乘积即为伴拖单元所受的泥浆阻力;L为伴拖单元长度;E为伴拖单元的弹性模量;D为伴拖单元的横截面直径。
步骤3、根据所述伴拖单元2的尾端沿待回拖管道1轴线的移动距离L1与所述伴拖单元2的轴向变形量L2,计算得到所述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结果;其中,所述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结果为:
L3=L1-L2
其中,L3为所述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结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伴拖单元2为圆截面柔性绳索,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的轴向变形能力小于待回拖管道1的轴向变形能力,将伴拖单元2的轴向变形能力小于待回拖管道1的轴向变形能力,使得管道回拖过程待回拖管道1发生轴向变形时,伴拖单元2已先于待回拖管道1完成轴向变形,并沿待回拖管道1轴向进行移动,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的弹性模量大于待回拖管道1的弹性模量;且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的横截面直径不大于40mm;确保了伴拖单元所受泥浆拉力远小于待回拖管道所受的泥浆拉力,且伴拖单元的轴向变形量小于待回拖管道的轴向变形量,使得管道回拖过程待回拖管道发生轴向变形时,伴拖单元已先于待回拖管道完成轴向变形,并沿待回拖管道轴向进行移动,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的抗弯刚度小于待回拖管道1的抗弯刚度,使得回拖过程中,在牵引设备的拉力和钻孔泥浆的作用下,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能沿轴向紧贴于管道一侧,与待回拖管道轴线平行且处于顺直状态,确保所述移动距离L1与待回拖管道1的轴线平行;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的长度大于待回拖管道1的长度。
测量原理:
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将所述伴拖单元设置在待回拖管道的外侧,且沿待回拖管道的轴线设置;所述伴拖单元与待回拖管道的轴线平行并保证为顺直状态;待回拖管道的首端安装有拖拉头本体,所述伴拖单元的首端与所述拖拉头本体固定;所述伴拖单元用于对待回拖管道的水平定向钻回拖过程的轴向变形进行间接测量;将所述伴拖单元的长度大于待回拖管道长度设置;管道回拖之前,在待回拖管道的管尾记录所述伴拖单元的尾端位置,即沿伴拖单元的尾端垂直方向的地面上刻画起始刻线4;由于所述伴拖单元的弹性模量大于待回拖管道的弹性模量,且所述伴拖单元所受泥浆拉力远小于待回拖管道所受的泥浆拉力,故所述伴拖单元的轴向变形远小于待回拖管道;因此,管道回拖过程,所述伴拖单元会先移动,当待回拖管道开始沿回拖方向6移动预设距离后,在所述伴拖单元的尾端沿垂直方向上的地面上刻画终止刻线5;并记:管道末端移动前的待回拖管道位置为11,管道末端移动瞬间待回拖管道位置为12,伴拖单元尾端移动前的伴拖单元位置为21,管道末端移动瞬间的伴拖单元位置为22;取所述起始刻线上一点记为G1,并在终止刻线上取一点G2;其中,所述点G1与点G2的连线分别与所述起始刻线及所述终止刻线垂直;采用卷尺测量所述点G1和所述点G2之间的距离,即得到伴拖单元的尾端沿待回拖管道轴线的移动距离L1;利用所述伴拖单元的尾端沿待回拖管道轴线的移动距离L1减去所述伴拖单元的自身轴线变形量L2,即得到所述待回拖管道的轴线变形测量结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待回拖管道的侧边沿其轴向设置伴拖单元,利用伴拖单元轴向变形远小于待回拖管道的特性,对伴拖单元先于管道末端的移动距离及伴拖单元自身轴向变形进行测量和计算;由于待回拖管道的前端完成变形后其尾端开始移动,基于管道轴向变形等于伴拖单元先于管道末端的移动距离和伴拖单元自身轴向变形之和的关系,实现对回拖管道轴向变形的间接测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成本极低,具有较大的工程推广应用价值。
本发明中,伴拖单元的弹性模量大于待回拖管道的弹性模量,且伴拖单元的截面直径不大于40mm,确保伴拖单元所受泥浆拉力远小于回拖管道且轴向变形远小于回拖管道,使得回拖过程管道发生轴向变形时,伴拖单元已先于管道完成变形并进行移动;伴拖单元的抗弯刚度小于回拖管道,使得在回拖过程中,在牵引设备的拉力和钻孔泥浆的作用下,伴拖单元能沿轴向紧贴于待回拖管道一侧,与待回拖管道轴线平行且处于顺直状态,确保所述移动距离L1与管道轴向平行;伴拖单元与待回拖管道一同连接在管道拖拉头上,将伴拖单元沿着管道一侧平直放好,不需要过多复杂的操作,易实现;因回拖管道在完成变形后其末端才开始移动,所以伴拖单元先于管道末端移动的距离减去其轴向变形长度,即为回拖管道轴向变形。
本发明所述的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通过在回拖管道的一侧沿轴向设置伴拖单元,利用伴拖单元轴向变形远小于管道的特性,对伴拖单元先于管道末端的移动距离及伴拖单元自身轴向变形进行测量和计算,进而实现对回拖管道轴向变形的测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成本极低,具有较大的工程推广应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能够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之一,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仅仅受本实施例的限制,还包括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替换及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伴拖单元(2)敷设在待回拖管道(1)的外侧;其中,所述伴拖单元(2)的首端与管道拖拉头(3)连接,所述伴拖单元(2)的尾端沿待回拖管道(1)的轴线向待回拖管道(1)的管尾延伸;所述伴拖单元(2)为圆截面柔性绳索,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的轴向变形能力小于待回拖管道(1)的轴向变形能力;
步骤2、利用管道拖拉头(3)回拖待回拖管道(1)预设距离后,测量伴拖单元(2)的尾端沿待回拖管道(1)轴线的移动距离L1,并计算伴拖单元(2)的轴向变形量L2;
步骤3、根据所述伴拖单元(2)上的预设点沿待回拖管道(1)的移动距离L1与所述伴拖单元(2)的轴向变形量L2,计算得到所述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的弹性模量大于待回拖管道(1)的弹性模量;且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的横截面直径不大于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的抗弯刚度小于待回拖管道(1)的抗弯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截面柔性绳索的长度大于待回拖管道(1)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伴拖单元(2)敷设在待回拖管道(1)的外侧之后,所述伴拖单元(2)与待回拖管道(1)的轴线平行,且处于顺直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测量伴拖单元(2)上的预设点沿待回拖管道(1)的移动距离L1的过程,具体如下:
在管道拖拉头(3)回拖待回拖管道(1)之前,记录所述伴拖单元(2)的尾端在地面上的相对位置点G1;
在管道拖拉头(3)回拖待回拖管道(1)预设距离后,记录所述伴拖单元(2)的尾端在地面上的相对位置点G2;
测量所述相对位置点G1与所述相对位置点G2之间的长度,即得到所述伴拖单元(2)的尾端沿待回拖管道(1)轴线的移动距离L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卷尺测量所述相对位置点G1与所述相对位置点G2之间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伴拖单元(2)的轴向变形量L2为:
其中,τ为伴拖单元表面所受的泥浆粘滞阻力系数;L为伴拖单元长度;E为伴拖单元的弹性模量;D为伴拖单元的横截面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结果为:
L3=L1-L2
其中,L3为所述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伴拖单元(2)上的预设点靠近待回拖管道(1)的管尾设置。
CN202210329432.1A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 Active CN1146594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9432.1A CN114659436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9432.1A CN114659436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9436A CN114659436A (zh) 2022-06-24
CN114659436B true CN114659436B (zh) 2024-03-29

Family

ID=82033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9432.1A Active CN114659436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5943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4401A (ja) * 1999-09-08 2001-03-23 Nakamura Tekko:Kk 採寸治具と、該治具による採寸方法
DE10004804A1 (de) * 2000-02-03 2001-08-09 Ruediger Koegler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messung der Lage von Rohrleitungen während des unterirdischen Verlegevorgangs
CN103196416A (zh) * 2013-03-17 2013-07-10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大坝内部变形的机器人监测方法和监测系统
RU171544U1 (ru) * 2016-07-18 2017-06-06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Уфим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нефтяно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таскивания трубопровода при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е переходов через препятствия методами наклонно направленного и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о направленного бурения
CN108049573A (zh) * 2017-12-11 2018-05-18 中交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预应力管道变形探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000103U (zh) * 2018-03-14 2018-10-23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定位塑料管道变形的检测器
CN109059845A (zh) * 2018-06-29 2018-12-21 深圳大学 一种面板堆石坝内部形变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CN111307031A (zh) * 2020-03-16 2020-06-1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
CN215984489U (zh) * 2021-09-29 2022-03-08 陕西华山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定向钻管道应变监测装置
CN215984411U (zh) * 2021-09-29 2022-03-08 陕西华山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回拖管道多断面应变监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3533A (zh) * 2010-08-24 2011-02-02 上海煤气第二管线工程有限公司 在水平定向钻穿越施工中监测管道应力的系统和方法
WO2012158026A2 (en) * 2011-05-16 2012-11-22 Gebr. Van Leeuwen Harmelen B.V. Pipe guiding device, pipe pusher, roller bock and method for laying a pipe in a subsurface
DE102012217822A1 (de) * 2012-09-28 2014-04-03 Bohlen & Doyen Bauunternehmung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Verlegung einer Rohrleitung in einem Bohrloch
US10260287B2 (en) * 2015-02-24 2019-04-16 The Charles Machine Works, Inc. Dual-member pipe assembly
CN112304208B (zh) * 2020-11-17 2021-11-30 武汉大学 油气管道轴向变形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4110256A (zh) * 2021-11-25 2022-03-01 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平定向钻施工方法和管道回拖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4401A (ja) * 1999-09-08 2001-03-23 Nakamura Tekko:Kk 採寸治具と、該治具による採寸方法
DE10004804A1 (de) * 2000-02-03 2001-08-09 Ruediger Koegler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messung der Lage von Rohrleitungen während des unterirdischen Verlegevorgangs
CN103196416A (zh) * 2013-03-17 2013-07-10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大坝内部变形的机器人监测方法和监测系统
RU171544U1 (ru) * 2016-07-18 2017-06-06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Уфим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нефтяно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таскивания трубопровода при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е переходов через препятствия методами наклонно направленного и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о направленного бурения
CN108049573A (zh) * 2017-12-11 2018-05-18 中交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预应力管道变形探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000103U (zh) * 2018-03-14 2018-10-23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定位塑料管道变形的检测器
CN109059845A (zh) * 2018-06-29 2018-12-21 深圳大学 一种面板堆石坝内部形变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CN111307031A (zh) * 2020-03-16 2020-06-1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埋地管道安全状态监测与预警方法
CN215984489U (zh) * 2021-09-29 2022-03-08 陕西华山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定向钻管道应变监测装置
CN215984411U (zh) * 2021-09-29 2022-03-08 陕西华山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回拖管道多断面应变监测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alysis of the Pipeline Pull-back Load for 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Guo Z, et;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20181112;第22卷(第12期);5133-5142 *
Pipeline Pull-Back Load Analysis by Continuous Beam Theory;Guo Z, et;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20200309;第24卷(第4期);1307-1317 *
定向钻穿越回拖管道径向变形原因分析;刘刚等;油气储运;20080415(第04期);60-62, 69 *
水平定向穿越钢管回拖力的分析与实测;李素贞等;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0415;第50卷(第04期);714-719 *
水平定向钻进铺管回拖管道变形分析;郭晓军等;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10125;第47卷(第01期);28-2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9436A (zh)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3896B (zh) 坝体全断面水平位移监测的分布式光纤测量方法及其系统
CN106524936A (zh) 一种隧道管棚变形监测方法
CN104061871B (zh) 一种隧道非接触变形监测方法
CN202216680U (zh) 一种坝体深部位移监测系统
AU2021103747A4 (en) Deep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
CN205643013U (zh) 双线隧道开挖掌子面加卸荷模拟测试系统
CN1598479A (zh) 土体深部变形分布式光纤测量方法和系统
CN103994846A (zh) 围岩应力场分布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4659436B (zh) 一种回拖管道轴向变形测量方法
CN104569351B (zh) 一种用于相似模拟的光纤传感器铺设装置及铺设方法
CN202661693U (zh) 一种分布式光纤在井筒冻结壁中的布设结构
CN105421326A (zh) 一种利用声发射技术的土坡稳定性监测仪
CN110031894B (zh) 一种隧道地震波法超前地质预报传感器自动锚固安装套管
CN2662199Y (zh) 电子沉降监测仪
CN215984411U (zh) 一种回拖管道多断面应变监测装置
CN105675011A (zh) 一种用于电力管道轨迹测量仪的自动牵引装置及方法
CN2898766Y (zh) 地下管线检测光纤光栅传感器检测头
CN204142216U (zh) 一种隧道仰坡土体滑移开裂监测仪器
CN110438967A (zh) 一种软土场地土体软化参数长距离连续测量方法
CN108868602B (zh) 定向钻穿越施工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204085436U (zh) 用于隧道仰坡土体滑移开裂监测的监测仪器
CN106906824B (zh) 分布式光纤预应力智能监测锚索
CN212030788U (zh) 一种用于测量顶管端头阻力和侧面阻力的装置
CN207036085U (zh) 一种煤矿顶板岩层变形监测装置
CN219417823U (zh) 一种感测光缆深孔埋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