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1174A - 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1174A
CN111301174A CN202010120063.6A CN202010120063A CN111301174A CN 111301174 A CN111301174 A CN 111301174A CN 202010120063 A CN202010120063 A CN 202010120063A CN 111301174 A CN111301174 A CN 111301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rail
current
cylinder
sw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00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01174B (zh
Inventor
刘刚
马弈
朱玉祥
郑天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Wanxilong Railway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Wanxilong Railway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Wanxilong Railway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Wanxilong Railway Vehic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00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01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01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1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01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1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8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collecting current from conductor rails
    • B60L5/39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collecting current from conductor rails from third ra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属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第三轨受流器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受流器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整体重量较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设置有绝缘板、装设有气缸的托架、摆臂组件;绝缘板一侧固连有托架;托架通过主轴旋转连接有摆臂组件;摆臂组件一端装设有与第三轨接触的受流滑板;其中,摆臂组件装设有滑动机构、通过滑动机构与气缸活塞杆滑动连接,以便摆臂组件通过气缸驱动围绕主轴转动地朝向第三轨侧施加压紧力、使受流滑板紧密贴合在第三轨上,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省去弹性元件等相关零部件,通过气缸做为动力源直接驱动摆臂组件,实现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接触并保持规定的静态接触压力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辆用第三轨受流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
背景技术
第三轨受流器,其安装于轨道车辆转向架两侧的限界内并通过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滑动接触获取电能的受流装置,当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滑上表面接触时为上部受流形式的第三轨受流器,当受流滑板与第三轨下表面接触时为下部受流形式的第三轨受流器;
目前,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第三轨受流器,摆臂组件上的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接触时均通过弹性元件如圆柱螺旋弹簧或扭转弹簧或弹簧和柔性轴承组合来提供动力,使受流滑板在工作位置上对第三轨保持一定的静态接触压力(静态接触压力,车辆在静止状态下,受流器的受流滑板施加在第三轨柜面上的垂直力),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第三轨受流器均存在以下缺点: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受流器整体重量较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省去弹性元件等相关零部件,通过气缸做为动力源直接驱动摆臂组件,实现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接触并保持规定的静态接触压力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包括:与车辆转向架连接的绝缘板、装设有气缸的托架、以及摆臂组件;
所述绝缘板一侧能够拆卸地固连有所述托架;
所述托架通过主轴旋转连接有所述摆臂组件;
所述摆臂组件一端装设有与第三轨接触的受流滑板;
所述摆臂组件装设有滑动机构、并通过所述滑动机构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滑动连接,以便所述摆臂组件通过所述气缸驱动围绕所述主轴转动地朝向第三轨侧施加压紧力、使所述受流滑板紧密贴合在第三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连在所述气缸活塞杆端部的滑杆和与所述滑杆对应开设在所述摆臂组件上的滑道;
其中,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或伸出时,所述滑杆在所述滑道上往复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摆臂组件两端以所述主轴为中心朝向远离所述主轴方向延伸、以使所述摆臂组件形成第一摆动端和第二摆动端。
进一步的,所述摆臂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摆动端装设有与第三轨接触的所述受流滑板;
所述摆臂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摆动端通过滑动机构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块组;
所述限位块组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
所述托架位于所述气缸下方依次固连有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摆动端的摆动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摆臂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摆动端装设有与第三轨接触的所述受流滑板、并通过滑动机构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块组;
所述限位块组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
所述托架位于底端朝向所述第一摆动端侧形成有第一限位块;
所述摆臂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摆动端固连有第二限位块;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用于限位所述摆臂组件摆动范围;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块安装有第一调节螺栓,所述第一限位块通过所述第一调节螺栓与所述所述摆臂组件接触,所述托架远离所述第一调节螺栓侧安装有第二调节螺栓,所述托架通过第二调节螺栓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摆臂组件包括摆杆和受流臂、以及
装设在所述受流臂末端的与第三轨接触的所述受流滑板;
所述摆杆与所述主轴旋转连接,所述摆杆上对应所述滑杆位置开设有所述滑道,所述摆杆下部布设有压力分散板,所述压力分散板和所述摆杆通过螺栓组件夹装所述受流臂。
进一步的,所述受流臂还布设有用于释放撞击作用力的断裂部。
进一步的,所述受流臂为绝缘板,其位于所述断裂部远离所述受流滑板侧安装有电缆托架组件,所述电缆托架组件和所述受流滑板之间连接有金属的导流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计的托架和摆臂组件,托架上部安装有气缸,托架下部设置主轴旋转连接有摆臂组件,摆臂组件包括第一摆动端和第二摆动端,第一摆动端固连有受流滑板,第二摆动端或第一摆动端通过滑动机构与气缸的活塞杆滑动连接,通过气缸驱动、滑动机构带动摆臂组件摆动,使受流滑板紧密贴合在第三轨上,实现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按规定的静态接触压力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弹性元件等相关零部件,结构简单、紧凑,节省空间,减轻了受流器整体重量,降低了故障率,满足轨道车辆轻量化设计;
其次,通过气缸驱动、滑动机构带动摆臂组件摆动,气缸的活塞受气体阻尼作用下,可极大减缓摆臂组件的受流滑板与第三轨碰撞的激烈程度,降低受流滑板因碰撞而引起的故障失效率,有利于轨道车辆提高车辆的运行速度;
2、本发明设计的摆臂组件为分体结构,摆臂组件包括摆杆和受流臂,摆杆与主轴旋转连接,摆杆远离托架侧的一端布设有压力分散板,通过压力分散板分散螺栓组件对受流臂的压紧力,避免受流臂局部受力压损受流臂表面,其次,也避免应力集中使受流臂产生疲劳裂纹导致断裂,通过压力分散板有利于提高摆杆和受流臂连接强度,保证结构稳定,延长受流臂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3、本发明设计的受流臂上布设有断裂部,通过断裂部,当受流臂跟随车辆行驶速度撞击在障碍物上时能够从断裂部位置断裂,有利于降低受流器主体、以及车辆转向架受损程度,降低损失,减小维修成本;
4、本发明设计的受流臂为绝缘板,通过将受流臂设置为绝缘板进一步隔离电流,避免轨道车辆在运行时线路上有金属物体搭接在受流臂上,导致受流器短路烧损熔断器,有利保证车辆安全运行,降低故障率,提高受流器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公开的第一实施例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公开的第一实施例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公开的第二实施例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公开的第二实施例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绝缘板;
20、托架;21、气缸;22、第一限位块;23、第二限位块;24、第一供风管;25、第二供风管;26、第一调节螺栓;27第二调节螺栓;
30、主轴;
40、摆臂组件;41、摆杆;42、受流臂;421、豁口;43、压力分散板;44、受流滑板;
50、电缆托架组件,51、导流板;
60、电控箱;
70、滑动机构;71、滑杆;72、滑道;
80、第三轨;
100、第一摆动端;
200、第二摆动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参见图1、2所示;
本发明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包括:与车辆转向架连接的绝缘板10、装设有气缸21的托架20、以及摆臂组件40;
绝缘板10一侧能够拆卸地固连有托架20;
托架20通过主轴30旋转连接有摆臂组件40;
摆臂组件40一端装设有与第三轨80接触的受流滑板44;
摆臂组件40装设有滑动机构70、并通过滑动机构70与气缸21的活塞杆滑动连接,以便摆臂组件40通过气缸21驱动围绕主轴30转动地朝向第三轨80侧施加压紧力、使受流滑板44紧密贴合在第三轨80上。
具体的,参见图1所示,该结构中包括绝缘板10、托架20、主轴30、摆臂组件40;
绝缘板10通过螺栓组件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固定连接,通过绝缘板10隔离受流器带电部分,避免将电流从绝缘板10传递给转向架,绝缘板10远离转向架侧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有托架20,托架20上部安装有气缸21,气缸21的供风管通过电控箱60与轨道车辆气源管路连接。供风管包括第一供风管24和第二供风管25;
第一供风管24进气时,活塞杆伸出,第二供风管25进气时,活塞杆收回,当电控箱60接收到司机室发出的升靴信号(受流滑板44与第三轨80接触的信号)时,电控箱60控制第一供风管24进气驱动活塞杆伸出,当电控箱60接收到司机室发出的降靴信号(受流滑板44与第三轨80脱离的信号)时,电控箱60控制第二供风管25进气驱动活塞杆收回;
托架20下部通过耳板架设有一水平设置的主轴30,主轴30旋转连接有摆臂组件40;
摆臂组件40包括第一摆动端100和第二摆动端200;优选的,摆臂组件40位于第一摆动端100装设有与第三轨80接触的受流滑板44;具体的,受流滑板44的受流面朝上,升靴时受流面能够与第三轨80下表面接触;摆臂组件40位于第二摆动端200通过滑动机构70与气缸21的活塞杆滑动连接,具体的,当气缸21活塞杆伸出时,滑动机构70沿摆臂组件40长度方向滑动地推动第二摆动端200使摆臂组件40围绕主轴30转动、第一摆动端100地朝向第三轨80侧施加压紧力、使受流滑板44紧密贴合在第三轨80上;
该结构通过气缸21推动滑动机构70带动摆臂组件40摆动,使受流滑板44紧密贴合在第三轨80上,实现受流滑板44与第三轨80按规定的静态接触压力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弹性元件等相关零部件,结构简单,减轻了受流器整体重量,降低了故障率,满足轨道车辆轻量化设计;
同时,由于车辆驶离上一个供电区时,受流器的受流滑板44脱离第三轨80,现有技术中受流器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受流滑板44瞬间升起至限定位置,当车辆驶入下一供电区时,在第三轨80端部引轨作用下,受流滑板44与第三轨恢复正常接触,此过程中现有技术中受流器由于弹性元件伸缩的反应时间极短,当车辆驶过断电区进入下一供电区时,受流滑板44与第三轨80发生碰撞,车辆运行速度越高碰撞越剧烈,因此,第三轨受流器运行速度被限定在120Km/h内,此碰撞过程是受流器碳制品受流滑板44故障失效的主要源头;
本发明省去弹性元件等相关零部件,通过气缸21推动滑动机构70带动摆臂组件40摆动,使受流滑板44紧密贴合在第三轨80上,气缸21的活塞气体阻尼作用下,可极大减缓摆臂组件40的受流滑板44与第三轨80碰撞的激烈程度,降低受流滑板44因碰撞而引起的故障失效率,有利于轨道车辆提高车辆的运行速度;
参见图2所示,优选的,滑动机构70包括固连在气缸21活塞杆端部的滑杆71和与滑杆71对应开设在摆臂组件40上的滑道72;
其中,气缸21的活塞杆收缩或伸出时,滑杆71在滑道72上往复滑动。
具体的,参见图2所示,该结构中滑动机构70包括滑杆71和滑道72;
气缸21的活塞杆端部固连有垂直于活塞杆轴线、并平行于主轴30轴线的滑杆71,摆臂组件40的第二摆动端200沿摆臂组件40长度方向开设有滑道72,滑道72为长条孔状的环形结构,气缸21的活塞杆收缩或伸出时,滑杆71在滑道72上往复滑动地带动摆臂组件40围绕主轴30摆动;
参见图2所示,优选的,摆臂组件40两端以主轴30为中心朝向远离主轴30方向延伸、以使摆臂组件40形成第一摆动端100和第二摆动端200。
具体的,该结构中,第一摆动端100至主轴30的距离大于第二摆动端200至主轴30的距离,使第二摆动端200的摆动范围小于第一摆动端100的摆动范围,有利于减小气缸20伸缩行程,减小气缸体积,结构紧凑,节省空间;
参见图1、2所示,优选的,该受流器还包括限位块组;
限位块组包括第一限位块22和第二限位块23;
托架20位于气缸21下方依次固连有第一限位块22和第二限位块23,第一限位块22和第二限位块23之间形成第二摆动端200的摆动区域。
具体的,参见图2所示,托架20位于气缸21的下方依次固连有第一限位块22和第二限位块23,参见图1所示,第一限位块22上开设有U型结构的避让槽,气缸21的活塞杆穿过避让槽通过滑动机构70与摆臂组件40滑动连接,使摆臂组件40的第二摆动端200在第一限位块22和第二限位块23之间形成的摆动区域内摆动,避免气缸21失效时摆臂组件40的摆动范围超出车辆限界刮碰限界外的其他设备,导致损坏限界外其他设备、以及受流器本身,通过第一限位块22和第二限位块23,进行限制摆臂组件40摆动范围,有利于保护摆臂组件40,降低维护维修成本。
参见图2所示,优选的,摆臂组件40包括摆杆41和受流臂42、以及装设在受流臂42末端的与第三轨80接触的受流滑板44;
摆杆41与主轴30旋转连接,摆杆41上对应滑杆71位置开设有滑道72,摆杆41下部布设有压力分散板43,压力分散板43和摆杆41通过螺栓组件夹装受流臂42。
具体的,摆臂组件40为分体结构,其包括摆杆41和受流臂42;
摆杆41与主轴30旋转连接,摆杆41位于托架20侧的一端开设有滑道72,摆杆41远离托架20侧的一端的下部布设有压力分散板43,压力分散板43和摆杆41通过螺栓组件夹装受流臂42,
该结构中,通过将摆臂组件40设置为分体结构,当对摆杆41和受流臂42进行维修时,方便单独更换摆杆41或受流臂42,有利于节约维修成本;通过压力分散板43分散螺栓组件对受流臂42受力点的压紧力,避免受流臂42局部受力压损受流臂42表面,同时,也避免应力集中,使受流臂42产生疲劳裂纹导致疲劳断裂,通过压力分散板43有利于提高摆杆41和受流臂42连接强度,保证结构稳定,同时,延长受流臂42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参见图1所示,优选的,受流臂42还布设有用于释放撞击作用力的断裂部。通过断裂部轨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当受流滑板44遇到障碍物或有异物侵入到第三轨80限界内与受流滑板44发生干涉时,受流臂42跟随车辆行驶速度撞击在障碍物上能够从断裂部位置断裂,避免受流滑板44钩挂在障碍物上导致拖坏受流器或车辆转向架,该结构通过断裂部,有利于降低受流器主体、以及车辆转向架受损程度,降低损失,减小维修成本;
参见图1所示,优选的,受流臂42两侧对称地开设有U型结构的豁口421,豁口421形成断裂部,通过豁口421的U型结构减小受流臂42整体宽度,进而实现受流臂42从豁口421位置释放撞击作用力而断裂,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降低加工成本,另外,两个豁口421之间还加工有贯穿受流臂42的通孔,进一步引导受流臂42断裂,保证裂口整齐;
参见图1所示,优选的,受流臂42为绝缘板,具体的,受流臂42设置为绝缘板,通过绝缘板进一步隔离电流,避免轨道车辆在运行时线路上有金属物体搭接在受流臂42上导致受流器短路烧损熔断器,影响车辆运行,该结构通过将受流臂42设置为绝缘板有利保证车辆安全运行,降低故障率,提高受流器使用安全性;受流臂42位于断裂部远离受流滑板44侧安装有电缆托架组件50,电缆托架组件50和受流滑板44之间连接有金属的导流板51。具体的,导流板51为铜板,导流板51一端受流臂42固定连接,导流板51另一端与电缆托架组件50插接,当受流臂44从豁口421处断裂时,导流板51能够与电缆托架组件50脱开,断开连接,避免断掉的受流臂44残段拖坏电缆和车辆母线电缆,进一步降低损失,减小维修成本;
实施例一,工作原理:当电控箱60接收到司机室发出的升靴信号时,电控箱60控制第一供风管24进气,气缸21的活塞杆伸出,滑动机构70推动第二摆动端200使摆臂组件40围绕主轴30逆时针转动,第一摆动端100带动受流滑板44与第三轨80紧密贴合并保持一定压力;
当电控箱60接收到司机室发出的降靴信号时,电控箱60控制第二供风管25进气,气缸21的活塞杆收回,滑动机构70拉动第二摆动端200使摆臂组件40围绕主轴30顺时针转动,第一摆动端100带动受流滑板44脱离第三轨80,实现受流器脱靴断电状态;
实施例二:
参见图3、4所示;优选的,摆臂组件40位于第一摆动端100装设有与第三轨80接触的受流滑板44、并通过滑动机构70与气缸21的活塞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该受流器还包括限位块组;
限位块组包括第一限位块22和第二限位块23;
托架20位于底端朝向第一摆动端100侧形成有第一限位块22;
摆臂组件40位于第二摆动端200固连有第二限位块23;
其中,第一限位块22和第二限位块23用于限位摆臂组件40摆动范围;
其中,第一限位块22安装有第一调节螺栓26,第一限位块22通过第一调节螺栓26与摆臂组件40接触,托架20远离第一调节螺栓26侧安装有第二调节螺栓27,托架20通过第二调节螺栓27与第二限位块23接触。
具体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参见图4所示,区别特性在于,摆臂组件40位于第一摆动端100通过滑动机构70与气缸21的活塞杆滑动连接,托架20下端朝向第一摆动端100侧形成有第一限位块22;摆臂组件40位于第二摆动端200固连有第二限位块23,参见图3所示,第一限位块22安装有第一调节螺栓26,通过第一调节螺栓26与摆臂组件40接触,参见图4所示,托架20远离第一调节螺栓26侧安装有第二调节螺栓27,托架20通过第二调节螺栓27与第二限位块23接触。
该结构中摆臂组件40的第一摆动端100通过滑动机构70与气缸21的活塞杆滑动连接,缩短了摆臂组件40整体长度,减小了受流滑板44与车辆转向架之间的距离,有效地减小了该受流器体积,进一步轻量化该受流器。
实施例二,工作原理:当电控箱60接收到司机室发出的升靴信号时,电控箱60控制第二供风管25进气,气缸21的活塞杆收缩,滑动机构70拉动第一摆动端100使摆臂组件40围绕主轴30逆时针转动,第一摆动端100带动受流滑板44与第三轨80紧密贴合并保持一定压力;
当电控箱60接收到司机室发出的降靴信号时,电控箱60控制第一供风管24进气,气缸21的活塞杆伸出,滑动机构70推动第一摆动端100使摆臂组件40围绕主轴30顺时针转动,第一摆动端100带动受流滑板44脱离第三轨80,实现受流器脱靴断电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
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计的托架和摆臂组件,托架上部安装有气缸,托架下部设置主轴旋转连接有摆臂组件,摆臂组件包括第一摆动端和第二摆动端,第一摆动端固连有受流滑板,第二摆动端或第一摆动端通过滑动机构与气缸的活塞杆滑动连接,通过气缸驱动、滑动机构带动摆臂组件摆动,使受流滑板紧密贴合在第三轨上,实现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按规定的静态接触压力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弹性元件等相关零部件,结构简单、紧凑,节省空间,减轻了受流器整体重量,降低了故障率,满足轨道车辆轻量化设计;
其次,通过气缸驱动、滑动机构带动摆臂组件摆动,气缸的活塞受气体阻尼作用下,可极大减缓摆臂组件的受流滑板与第三轨碰撞的激烈程度,降低受流滑板因碰撞而引起的故障失效率,有利于轨道车辆提高车辆的运行速度;
2、本发明设计的摆臂组件为分体结构,摆臂组件包括摆杆和受流臂,摆杆与主轴旋转连接,摆杆远离托架侧的一端布设有压力分散板,通过压力分散板分散螺栓组件对受流臂的压紧力,避免受流臂局部受力压损受流臂表面,其次,也避免应力集中使受流臂产生疲劳裂纹导致断裂,通过压力分散板有利于提高摆杆和受流臂连接强度,保证结构稳定,延长受流臂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3、本发明设计的受流臂上布设有断裂部,通过断裂部,当受流臂跟随车辆行驶速度撞击在障碍物上时能够从断裂部位置断裂,有利于降低受流器主体、以及车辆转向架受损程度,降低损失,减小维修成本;
4、本发明设计的受流臂为绝缘板,通过将受流臂设置为绝缘板进一步隔离电流,避免轨道车辆在运行时线路上有金属物体搭接在受流臂上,导致受流器短路烧损熔断器,有利保证车辆安全运行,降低故障率,提高受流器使用安全性。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包括:与车辆转向架连接的绝缘板(10)、装设有气缸(21)的托架(20)、以及摆臂组件(40);
所述绝缘板(10)一侧能够拆卸地固连有所述托架(20);
所述托架(20)通过主轴(30)旋转连接有所述摆臂组件(40);
所述摆臂组件(40)一端装设有与第三轨(80)接触的受流滑板(44),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臂组件(40)装设有滑动机构(70)、并通过所述滑动机构(70)与所述气缸(21)的活塞杆滑动连接,以便所述摆臂组件(40)通过所述气缸(21)驱动围绕所述主轴(30)转动地朝向第三轨(80)侧施加压紧力、使所述受流滑板(44)紧密贴合在第三轨(8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机构(70)包括固连在所述气缸(21)活塞杆端部的滑杆(71)和与所述滑杆(71)对应开设在所述摆臂组件(40)上的滑道(72);
其中,所述气缸(21)的活塞杆收缩或伸出时,所述滑杆(71)在所述滑道(72)上往复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臂组件(40)两端以所述主轴(30)为中心朝向远离所述主轴(30)方向延伸、以使所述摆臂组件(40)形成第一摆动端(100)和第二摆动端(2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臂组件(40)位于所述第一摆动端(100)装设有与第三轨(80)接触的所述受流滑板(44);
所述摆臂组件(40)位于所述第二摆动端(200)通过滑动机构(70)与所述气缸(21)的活塞杆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块组;
所述限位块组包括第一限位块(22)和第二限位块(23);
所述托架(20)位于所述气缸(21)下方依次固连有所述第一限位块(22)和所述第二限位块(23),所述第一限位块(22)和第二限位块(23)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摆动端(200)的摆动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臂组件(40)位于所述第一摆动端(100)装设有与第三轨(80)接触的所述受流滑板(44)、并通过滑动机构(70)与所述气缸(21)的活塞杆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块组;
所述限位块组包括第一限位块(22)和第二限位块(23);
所述托架(20)位于底端朝向所述第一摆动端(100)侧形成有第一限位块(22);
所述摆臂组件(40)位于所述第二摆动端(200)固连有第二限位块(23);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块(22)和所述第二限位块(23)用于限位所述摆臂组件(40)摆动范围;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块(22)安装有第一调节螺栓(26),所述第一限位块(22)通过所述第一调节螺栓(26)与所述所述摆臂组件(40)接触,所述托架(20)远离所述第一调节螺栓(26)侧安装有第二调节螺栓(27),所述托架(20)通过所述第二调节螺栓(27)与所述第二限位块(23)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臂组件(40)包括摆杆(41)和受流臂(42)、以及
装设在所述受流臂(42)末端的与第三轨(80)接触的所述受流滑板(44);
所述摆杆(41)与所述主轴(30)旋转连接,所述摆杆(41)上对应所述滑杆(71)位置开设有所述滑道(72),所述摆杆(41)下部布设有压力分散板(43),所述压力分散板(43)和所述摆杆(41)通过螺栓组件夹装所述受流臂(4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流臂(42)还布设有用于释放撞击作用力的断裂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流臂(42)为绝缘板,其位于所述断裂部远离所述受流滑板(44)侧安装有电缆托架组件(50),所述电缆托架组件(50)和所述受流滑板(44)之间连接有金属的导流板(51)。
CN202010120063.6A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 Active CN111301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0063.6A CN111301174B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0063.6A CN111301174B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1174A true CN111301174A (zh) 2020-06-19
CN111301174B CN111301174B (zh) 2021-07-16

Family

ID=71151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0063.6A Active CN111301174B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011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006131A1 (de) 2020-10-07 2022-04-07 Surim Eberlein Stromabnehmereinheit zur Energieversorgung spurgeführter Fahrzeug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59869U (zh) * 2013-04-02 2013-08-28 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的内置式自动抬压脚机构
CN205130955U (zh) * 2015-09-06 2016-04-06 天津益昌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列车用受流器
EP3305578A1 (de) * 2016-10-04 2018-04-11 Stemmann-Technik GmbH Stromabnehmer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CN207360097U (zh) * 2017-05-16 2018-05-15 湖南中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摆杆绝缘受流器
CN109204003A (zh) * 2018-11-07 2019-01-15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受流器升降靴机构
CN109910623A (zh) * 2019-03-22 2019-06-21 重庆中车四方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接触自动受流器
CN109927556A (zh) * 2019-03-05 2019-06-25 重庆中车四方所科技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用第三轨下接触受流器
CN209159435U (zh) * 2018-10-25 2019-07-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受流器和车辆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59869U (zh) * 2013-04-02 2013-08-28 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的内置式自动抬压脚机构
CN205130955U (zh) * 2015-09-06 2016-04-06 天津益昌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列车用受流器
EP3305578A1 (de) * 2016-10-04 2018-04-11 Stemmann-Technik GmbH Stromabnehmer für ein schienenfahrzeug
CN207360097U (zh) * 2017-05-16 2018-05-15 湖南中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摆杆绝缘受流器
CN209159435U (zh) * 2018-10-25 2019-07-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受流器和车辆
CN109204003A (zh) * 2018-11-07 2019-01-15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受流器升降靴机构
CN109927556A (zh) * 2019-03-05 2019-06-25 重庆中车四方所科技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用第三轨下接触受流器
CN109910623A (zh) * 2019-03-22 2019-06-21 重庆中车四方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接触自动受流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006131A1 (de) 2020-10-07 2022-04-07 Surim Eberlein Stromabnehmereinheit zur Energieversorgung spurgeführter Fahrzeu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1174B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8692B (zh) 一种高强度绝缘材料的受电弓
CN103010031B (zh) 轨道车辆第三轨受流器
CN103010248B (zh) 轨道车辆转向架
RU2628776C2 (ru) Ледоскалывающий пантографный токоприемник
CN111301174B (zh) 一种用气缸作为动力源的三轨受流器
CN101973212B (zh) 一种侧向受流器
KR101107498B1 (ko) 팬터그래프 자동 하강장치
CN104129307B (zh) 基于双并联机构的三自由度混联受电弓
CN114786986A (zh) 用于车辆的集电器的摇杆
KR101798938B1 (ko) 전기철도 터널용 이동식 고드름 파쇄 시스템
CN1295096C (zh) 带有脱离三轨装置的受流器
KR101006836B1 (ko) 철도 차량용 판토그라프
CN104627027B (zh) DC750V~3kV柔性悬挂分段绝缘器
CN106476648B (zh) 上下式移动供电系统
CN201872623U (zh) 一种侧向受流器
CN108725207B (zh) 三元系结构单臂受电弓
CN108569146B (zh) 一种无轨电车dc1500v集电器装置
KR200377850Y1 (ko) 전동차용 팬터그래프
CN212861100U (zh) 一体式磁悬浮受流器
CN212889890U (zh) 绝缘子磁悬浮受流器
CN209666856U (zh) 电动单臂触点式受电弓
CN112026538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料架
CN112751215A (zh) 基于接触网作业车的自动接地系统
US5054722A (en) Road-rail shunt
CN111823871A (zh) 一种上部受流的受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