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7580A - 常闭式门锁及具有该常闭式门锁的共享车辆 - Google Patents

常闭式门锁及具有该常闭式门锁的共享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87580A
CN111287580A CN202010205487.2A CN202010205487A CN111287580A CN 111287580 A CN111287580 A CN 111287580A CN 202010205487 A CN202010205487 A CN 202010205487A CN 111287580 A CN111287580 A CN 111287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rmally closed
closed door
door lock
lock
limit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054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磊
刘启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0548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875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87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75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47/0012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rotary electro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0013Followers; Bearing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10Bolts of locks or night latch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10Bolts of locks or night latches
    • E05B15/101Spring-retracted bolt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常闭式门锁及具有该常闭式门锁的共享车辆,所述常闭式门锁包括锁体和锁体配合件,所述锁体包括:锁舌部件,被配置为:所述锁舌部件与所述锁体配合件分离以完成开锁,所述锁舌部件与所述锁体配合件配合以完成关锁;驱动单元,包括电机,所述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使所述锁舌部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及可动部件,设置于所述锁体,所述可动部件被配置为在开锁过程中当所述锁舌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驱使所述锁体配合件与所述锁舌部件分离以完成开锁。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一种结构简单、耐振动和耐冲击性能好、可靠性高的常闭式门锁及共享车辆。

Description

常闭式门锁及具有该常闭式门锁的共享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闭式门锁及具有该常闭式门锁的共享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电机的常闭式门锁。
背景技术
门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安定有着极深的关联,所以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多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门锁,如密码锁、指纹锁、遥控锁等等,这些锁可以大致分为两类:机械锁和电子锁。机械锁作为传统的锁具形式,已经发展成一个成熟的行业领域,但在操作便利性等方面始终存在一些空间。电子锁作为新兴技术产品,与机械锁相比,在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都具有很大突破,代表了近年来锁具的发展趋势。
目前,已知有一种采用电磁阀的电子锁,虽然开锁、关锁都很方便,但是,在遇到剧烈振动或冲击的情况下,电磁阀的阀芯被晃动,可能会发生故障或者失效,进而引起门自动打开、或者门无法打开等情况,因此,这种利用电磁阀的门锁可靠性不高、安全性也较差。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常闭式门锁,以机电组合的方式控制开锁,并具有良好的耐震动、耐冲击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做出一种耐振动和耐冲击性能好可靠性高的常闭式门锁及具有该常闭式门锁的共享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常闭式门锁,其包括锁体和锁体配合件,所述锁体包括:锁舌部件,被配置为:所述锁舌部件与所述锁体配合件分离以完成开锁,所述锁舌部件与所述锁体配合件配合以完成关锁;驱动单元,包括电机,所述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使所述锁舌部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及可动部件,设置于所述锁体,所述可动部件被配置为在开锁过程中当所述锁舌部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驱使所述锁体配合件与所述锁舌部件分离以完成开锁。
可选地,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所述常闭式门锁中,还包括与所述锁舌部件配合的第一限位开关和与所述可动部件配合的第二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关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关的状态确定所述常闭式门锁处于开锁状态或关锁状态。
可选地,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所述常闭式门锁中,在所述开锁完成后,所述锁舌部件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接触,所述可动部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开关分离;在所述关锁状态下,所述锁舌部件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接触,所述可动部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开关接触。
可选地,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所述常闭式门锁中,所述锁体还包括: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锁舌部件、并设置成当所述锁舌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发生压缩。
可选地,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所述常闭式门锁中,所述锁体还包括: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可动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关锁状态下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在开锁过程中当所述锁舌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驱使所述可动部件将所述锁体配合件与所述锁舌部件分离。
可选地,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所述常闭式门锁中,所述锁舌部件具有第一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相互配合,在所述关锁状态和开锁状态下,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接触。
可选地,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所述常闭式门锁中,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凸轮部件,所述凸轮部件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凸轮部件用于将所述锁舌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推到所述第二位置。
可选地,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所述常闭式门锁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和所述第一限位开关连接。
可选地,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所述常闭式门锁中,所述锁舌部件具有拉杆部,所述拉杆部伸出于所述常闭式门锁的外部,并设置成通过所述拉杆部能够将所述锁舌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可选地,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所述常闭式门锁中,所述可动部件具有可动部件突起部,所述可动部件突起部设置成可与所述锁体的内壁抵接,以防止所述可动部件从所述常闭式门锁脱落。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共享车辆,其具有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的常闭式门锁。
本发明提供的常闭式门锁及具有该常闭式门锁的共享车辆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常闭式门锁由于采用电机驱动,与采用电磁阀的情况相比具有更高的耐振动、耐冲击性能,可靠性高。
2、本发明通过采用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能够以较为简单的结构确定常闭式门锁的状态。
3、本发明采用第一弹性部件,实现了无论门锁在开锁状态还是关锁状态下,锁舌部件都处于第一位置,即门锁为常闭式;采用第二弹性部件,实现了在开锁过程中当锁舌部件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时,门会自动弹开而无需手动操作;并且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成本低,降低了常闭式门锁的制造成本。
4、本发明的锁舌部件与锁体配合件分离完成开锁、与锁体配合件配合完成关锁,锁舌部件的第一突起部只需要设计成能够与第一限位开关接触即可,构成简单,易于实施。
5、本发明通过电机驱动凸轮、凸轮将锁舌部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凸轮部件与电机相互配合,可以使常闭式门锁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
6、通过锁舌部件的拉杆部可以手动开锁,以应对例如电机无法开锁的情况,提高常闭式门锁的可靠性。
7、通过设置可动部件突起部,开锁时可动部件突起部与锁体的内壁抵接,由此防止可动部件从锁体脱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常闭式门锁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常闭式门锁的关锁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常闭式门锁的开锁状态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0…常闭式门锁;100A…锁口部;110…锁舌部件;112…第一突起部;114…第二突起部;116…拉杆部;122…凸轮部件;124…电机;132…第一限位开关;134…第二限位开关;150…可动部件;172…第一弹性部件;174…第二弹性部件;192…第一壳体;194…第二壳体;210…锁钩部件;212…基座部;214…挂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常闭式门锁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常闭式门锁100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常闭式门锁100包括锁体和作为锁体配合件的锁钩部件210,所述锁体包括:锁舌部件110、驱动单元、以及可动部件150。其中,锁舌部件110被配置为:锁舌部件110与锁钩部件210分离以完成开锁,锁舌部件110与锁钩部件210配合以完成关锁;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124,所述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使锁舌部件11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可动部件150设置于所述锁体,可动部件150被配置为在开锁过程中当锁舌部件110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驱使锁钩部件210与锁舌部件110分离以完成开锁。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所述锁体还包括第一限位开关132和第二限位开关134。
所述第一位置是指锁舌部件110伸出到锁口部100A的长度最长时所处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指,锁舌部件110从锁口部100A退出并退到离锁口部100A最远的位置时所处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常闭式门锁100的锁壳由第一壳体192和第二壳体194组成,第一壳体192和第二壳体194可以通过例如螺丝等螺纹部件连接。特别说明的是,为了可以清楚地示出常闭式门锁100的内部结构,图2和图3中均省略了第一壳体192,示出的是拆下第一壳体192之后的常闭式门锁100。
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打开第一壳体192、正视观察常闭式门锁100时观察者的左侧称为常闭式门锁100的左侧、观察者的右侧称为常闭式门锁100的右侧、观察者的上侧称为常闭式门锁100的上侧,观察者的下侧称为常闭式门锁100的下侧。也就是说,锁舌部件110伸出到锁舌部100A的运动可以称为向上运动,锁舌部件110从锁口部100A退出的运动可以称为向下运动,因此,所述第一位置是锁舌部件110向上运动到最上侧时所处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是锁舌部件110向下运动到最下侧时所处的位置。此外,将第二壳体194所在的一侧称为后侧,将观察者所在的一侧称为前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由凸轮部件122和用于驱动凸轮部件122的电机124构成。电机124例如可以是减速电机。凸轮部件122在电机124的驱动下旋转从而使锁舌部件110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即,凸轮部件122使锁舌部件110从上侧向下侧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舌部件110的主体部为杆状,而且,锁舌部件110还具有第一突起部112和第二突起部114。
锁舌部件110的主体部例如可以是截面为四边形的细长杆状,但是这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截面为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等的杆状。
第一突起部112形成为从主体部的周表面突起,其突起方向垂直于锁舌部件110的主体部的长度方向、即上下方向。
第一突起部112与第一限位开关132对应设置,设置成当锁舌部件11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第一限位开关132被触发。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突起部112是从锁舌部件110主体部的左侧表面向左侧突起而形成的,为平板状,第一限位开关132安装在锁舌部件110的左侧且位于第一突起部112的上侧。
第二突起部114形成为从主体部的周表面突起,其突起方向垂直于锁舌部件110的主体部的长度方向、即上下方向。
凸轮部件122与第二突起部114对应设置,设置成:凸轮部件122发生转动时,会向下侧按压第二突起部114,从而使锁舌部件110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然后,随着凸轮部件122的继续转动,凸轮部件122就会与第二突起部114分开不接触。
此外,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突起部114是从锁舌部件110主体部的左侧表面向左侧突起而形成的、为平板状,相应地,凸轮部件122安装在锁舌部件110的左侧。而且,关于凸轮部件122的旋转方向,只要设置成凸轮部件122转动时会向下侧按压锁舌部件110的第二突起部114即可。例如,当凸轮部件122位于第二突起部114的后侧时,凸轮部件122的旋转方向被设置成:从右侧看常闭式门锁100、即面向锁口部100A看常闭式门锁100时,凸轮部件122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当凸轮部件122位于第二突起部114的前侧时,凸轮部件122的旋转方向被设置成:从右侧看常闭式门锁100、即面向锁口部100A看常闭式门锁100时,凸轮部件122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进一步地,锁舌部件110还具有拉杆部116,拉杆部116沿着锁舌部件110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并设置成伸出到常闭式门锁100的锁壳外部。一旦遇到电机异常等不良问题,无法通过电机的工作来打开门时,可以通过人工手动地向所述锁壳外部拉动锁舌部件110的露在所述锁壳外部的拉杆部116,从而将锁舌部件110向下拉下来,锁舌部件110打开时,门也相应地被打开。
进一步地,锁舌部件110的舌尖处设置有倾斜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倾斜面朝向常闭式门锁100的外侧、即面向锁钩部件210。这样,当关门时,锁钩部件210向左移动并接触到所述倾斜面,接着,随着锁钩部件210的继续向左移动,锁舌部件110由于受到锁钩部件210施加的力而向下移动并达到关门上锁的状态。关于关门上锁时各个部件的联动,在后述中将进行详细地说明。
此外,常闭式门锁100还包括可动部件150,本实施方式中,可动部件150为圆杆状,设置成长度方向与常闭式门锁100的左右方向相同、并可沿着左右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部件150的一端经过常闭式门锁100的锁壳的通孔伸出到所述锁壳的外部。也就是说,可动部件150穿设于常闭式门锁100的锁壳,且可动部件150的一端由所述锁壳支撑。另一方面,可动部件150的另一端由可动部件支撑部支撑,可动部件支撑部设置于常闭式门锁100的锁壳的内壁面,例如可以是形成有左右方向贯通的通孔的突起,于是,可动部件150的另一端从所述左右方向贯通的通孔穿过而受到支撑。由此,可动部件150设置于常闭式门锁100内、并设置成可沿左右方向自由移动。
可动部件150用于触发第二限位开关134,当可动部件150向左移动到第二限位开关134的触发位置时,第二限位开关134受到触发。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部件150作为顶杆发挥作用。因此,例如在关门时,门或者锁钩部件210抵接到可动部件150并推动可动部件150向左移动,从而触发第二限位开关134。
进一步地,可动部件150的外周面还形成有可动部件突起部,所述可动部件突起部设置成当可动部件150向右移动时,通过所述可动部件突起部与常闭式门锁100的锁壳内壁面的抵接,可以防止可动部件150从常闭式门锁100的锁壳脱离。而且,所述可动部件突起部与常闭式门锁100的锁壳的内壁面抵接时,可动部件150伸到常闭式门锁100的锁壳外部的伸出长度最长。
虽然本实施方式中可动部件150是细长的圆杆状,但是这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截面为四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的杆状,只要能够有效地触发第二限位开关134、实现其作用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动部件突起部是圆环状,但是,关于所述可动部件突起部的形状并没有特殊的限制,只要能够与常闭式门锁100的锁壳抵接以防止可动部件150从常闭式门锁100完全脱出即可。
第一弹性部件172设置于锁舌部件110并设置成可以自由伸缩。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部件172采用的是弹簧部件,设置成第一弹性部件172套设于锁舌部件110的外周面。
第一弹性部件172由一对相对设置的弹簧座来保持。其中,第一弹性部件172的一弹簧座是锁舌部件110上形成的台阶部,例如在锁舌部件110形成拉杆部116时,只要将拉杆部116设置成比锁舌部件110的主体部细一些,就会在锁舌部件110的主体部与拉杆部116的相邻处构成一台阶部,将第一弹性部件172套设于拉杆部116的外周面并以所述台阶部作为弹簧座,即可对第一弹性部件172的一端予以保持。
第一弹性部件172的另一弹簧座是常闭式门锁100的锁壳的内壁,通过所述锁壳内壁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172另一端的抵接,即可对第一弹性部件172的另一端予以保持。例如,在拉杆部116从常闭式门锁110的锁壳的通孔伸出到所述锁壳外部的情况下,只要所述通孔设置成比第一弹性部件172细一些,就可以实现第一弹性部件172与所述锁壳内壁的抵接。
由此,第一弹性部件172被限制在上述一对弹簧座之间且套设于锁舌部件110的拉杆部116,并设置成可以自由伸缩。
优选地,第一弹性部件172设置成锁舌部件11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即在闭锁状态下处于压缩状态。具体地说,设置成上述一对弹簧座之间的距离比第一弹性部件172自然状态的长度小,这样一来,第一弹性部件172安装在上述一对弹簧基座之间时就会发生压缩。另一方面,发生压缩的第一弹性部件172施加给锁舌部件110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使锁舌部件110稳定地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由此使常闭式门锁100通常处于闭锁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常闭式”。
第二弹性部件174设置于可动部件150并设置成可以自由伸缩。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部件174采用的是弹簧部件,设置成第二弹性部件174套设于可动部件150的外周面。
第二弹性部件174由一对相对设置的弹簧座来保持。其中,第二弹性部件174的一弹簧座是可动部件150上形成的台阶部,例如,形成于可动部件150的外周面的所述可动部件突起部,其为沿着可动部件150的径方向突起的板状,因此与可动部件150的杆身构成一台阶部,将第二弹性部件174套设于可动部件150的杆身并以所述台阶部作为弹簧座,即可对第二弹性部件174的一端予以保持。
第二弹性部件174的另一弹簧座利用的是所述可动部件支撑部,其为设置于常闭式门锁100的锁壳的内壁面且垂直于可动部件150的轴方向的板状。由于所述可动部件支撑部开设有用于使可动部件150穿过的通孔,因此,在第二弹性部件174套设于可动部件150的杆身时,只要所述通孔设置成比第二弹性部件174细一些,就可以使第二弹性部件174抵接到所述可动部件支撑部,由所述可动部件支撑部兼做第二弹性部件174的另一弹簧座。也就是说,所述可动部件支撑部既用作支撑可动部件150、又用作第二弹性部件174的另一弹簧座。
由此,第二弹性部件174设置于所述可动部件突起部的左侧,其被限制在上述一对弹簧座之间且套设于可动部件150的外周面,并设置成可以自由伸缩。
优选地,第二弹性部件174设置成当可动部件150伸到所述锁壳外部的长度最长时、即在所述可动部件突起部与所述锁壳抵接的状态下处于压缩状态。具体地说,设置成上述一对弹簧座之间的距离比第二弹性部件174自然状态的长度小,这样一来,第二弹性部件174安装在上述一对弹簧基座之间时就会发生压缩。另一方面,发生压缩的第二弹性部件174施加给可动部件150一个向右的作用力,从而使可动部件150更加可靠地抵接在所述锁壳的内壁。由此,使第二弹性部件174在门敞开着时伸出到所述锁壳外部的长度最长。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常闭式门锁100的锁壳由第一壳体192和第二壳体194组成,所述锁壳右侧壁开设有供可动部件150伸出的通孔,所述锁壳的下侧壁开设有供锁舌部件110的拉杆部116伸出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锁壳还具有供锁舌伸出的锁口部100A。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口部100A是从所述锁壳的右侧壁向左侧凹陷而形成的。而且,锁口部100A的下表面设置有开口,该开口可使锁舌部件110伸出。在图2的示例中,锁钩部件210位于常闭式门锁100的右侧,由此,当锁钩部件210从右向左插入锁口部100A后,锁舌部件110伸出,锁钩部件210和锁舌部件110就会挂套在一起,达到关锁状态。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常闭式门锁100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电机124和第一限位132开关连接。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常闭式门锁100的关锁、开锁操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锁钩部件210由平板状的基座部212和“门”字形的挂钩部214构成。基座部212开设有安装孔,锁钩部件210利用该安装孔即可安装到门上。挂钩部214垂直设置于基座部212,用于与锁舌部件110配合而进行关锁。
关锁操作时,例如将敞开的门关闭时,锁钩部件210会从右向左移动最终插入锁口部100A。另一方面,常闭式门锁100在门敞开的状态下处于闭锁状态,即,锁舌部件110在门敞开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其伸到锁口部100A的长度最长。
锁钩部件210从右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挂钩部214与锁舌部件110的倾斜面接触,然后随着锁钩部件210的继续向左移动,锁钩部件210对锁舌部件110的倾斜面施加一作用力,该作用力由于所述倾斜面而产生向下的分力。于是,随着锁钩部件210的向左移动,锁舌部件110在所述作用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即锁舌部件110退入常闭式门锁100的锁壳内部。而且,随着锁舌部件110的向下移动,套在锁舌部件110的第一弹性部件172也相应地发生压缩。
锁钩部件210继续向右移动,直至锁钩部件210的挂钩部214越过锁舌部件110的舌尖处后,锁钩部件210就不再向锁舌部件110施加作用力,于是,第一弹性部件172发生回弹,施加给锁舌部件110一个向上的弹性力,锁舌部件110在所述弹性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即锁舌部件110又伸出到锁口部100A,并嵌入挂钩部214。由此,完成关锁操作,达到关锁状态。
另一方面,当锁舌部件110到达所述第一位置时,锁舌部件110的第一突起部112触发第一限位开关132。此外,例如还可以设置成第一限位开关132被触发后就会向控制器传递信号,告知控制器常闭式门锁100已关锁。
同时,在锁钩部件210从右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基座部212与可动部件150接触,然后随着锁钩部件210的继续向左移动,锁钩部件210施加给可动部件150向左的作用力。于是,随着锁钩部件210的向左移动,可动部件150被锁钩部件210推着持续向左移动,当可动部件150被推到第二限位开关134的触发位置时,第二限位开关134被触发。这里,例如可以设置成第二限位开关134被触发后会向控制器传递信号,告知控制器门处于关闭状态。而且,随着可动部件150的向左移动,套在可动部件150的第二弹性部件174也相应地发生压缩。
这里,常闭式门锁100的“常闭式”是指其通常情况下是常闭状态,即使是例如门已敞开的通常情况下,锁舌部件110也是处于关锁状态、即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因此,只有在第一限位开关132、第二限位开关134都被触发的情况下,才表示门已关闭、并且常闭式门锁100已关锁。
开锁操作时,例如将关闭的门打开时,依据开锁操作,控制器发出开锁指令,所述驱动单元依据该开锁指令驱动锁舌部件110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由凸轮部件122和电机124构成,依据所述开锁指令,电机124开始转动,从而带动凸轮部件122转动,凸轮部件122的转动会向下侧按压锁舌部件110的第二突起部114,使锁舌部件110向下侧运动,于是,锁舌部件110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即锁舌部件110退入常闭式门锁100的锁壳内部,锁舌部件110与挂钩部214的挂套被解除,锁舌部件110被打开。而且,随着锁舌部件110的向下移动,套在锁舌部件110的第一弹性部件172也相应地发生压缩。
接着,如上所述,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套在可动部件150的第二弹性部件174也相应地发生压缩,因此,压缩着的第二弹性部件150会产生一弹性力,该弹性力经过可动部件150最终对门产生向右(或者说向常闭式门锁100的外部)的推力。故而,一旦锁舌部件110被凸轮部件122打开,挂钩部214与锁舌部件110的挂套被解除,第二弹性部件150发生回弹,回弹所产生的弹性力向右侧推动可动部件150,可动部件150向右移动进而向外(或者说向右)推开门,门因此而打开,挂钩部214退出锁口部100A,锁钩部件210与常闭式门锁100分开。
然后,在凸轮部件122继续转动、回到电机124的启动前位置的过程中,凸轮部件122与锁舌部件110相互分开,锁舌部件110不再受到凸轮部件122向下的按压。于是,第一弹性部件172发生回弹,施加给锁舌部件110一个向上的弹性力,锁舌部件110在所述弹性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即锁舌部件110又伸出到锁口部100A。此时,挂钩部214已退出锁口部100A,锁口部100A只有锁舌部件110,锁舌部件110处于常闭状态。
另一方面,锁舌部件110回到锁口部100A就意味着锁舌部件110到达所述第一位置,所以同时锁舌部件110的第一突起部112也触发了第一限位开关132,第一限位开关132被触发后,电机124停止转动,凸轮部件122停止转动,由此,开锁操作完成,门打开,常闭式门锁100又回到通常的常闭状态。
进一步地,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一变形例,常闭式门锁100中还可以设置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设置成与锁舌部件110的第一突起部112相对应,限制锁舌部件110向上移动的最大行程,当锁舌部件110到达所述第一位置时便抵住锁舌部件110使其不能继续向上侧移动。
进一步地,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一变形例,常闭式门锁100中还可以设置滑轨,所述滑轨设置成与锁舌部件110相配合,一方面可以减少摩擦阻力、另一方面可以对锁舌部件110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由此,能够确保锁舌部件110向上、向下的移动更加顺滑平稳流畅。
此外,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共享车辆,其具有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常闭式门锁。即,本发明的常闭式门锁不仅可以用于门锁,还可以广泛地用于自行车锁、摩托车锁、以及电动车锁等领域。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为了阐释的目的而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可通过附图中没有具体示出的其他方式来实现。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1)

1.一种常闭式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和锁体配合件,所述锁体包括:
锁舌部件,被配置为:所述锁舌部件与所述锁体配合件分离以完成开锁,所述锁舌部件与所述锁体配合件配合以完成关锁;
驱动单元,包括电机,所述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使所述锁舌部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及
可动部件,设置于所述锁体,所述可动部件被配置为在开锁过程中当所述锁舌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驱使所述锁体配合件与所述锁舌部件分离以完成开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闭式门锁,所述锁体还包括与所述锁舌部件配合的第一限位开关和与所述可动部件配合的第二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关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关的状态确定所述常闭式门锁处于开锁状态或关锁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常闭式门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锁完成后,所述锁舌部件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接触,所述可动部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开关分离;在所述关锁状态下,所述锁舌部件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接触,所述可动部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开关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闭式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锁舌部件、并设置成当所述锁舌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发生压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闭式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可动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关锁状态下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在开锁过程中当所述锁舌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驱使所述可动部件将所述锁体配合件与所述锁舌部件分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常闭式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部件具有第一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相互配合,在所述关锁状态和开锁状态下,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闭式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凸轮部件,所述凸轮部件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凸轮部件用于将所述锁舌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常闭式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和所述第一限位开关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闭式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部件具有拉杆部,所述拉杆部伸出于所述常闭式门锁的外部,并设置成通过所述拉杆部能够将所述锁舌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闭式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部件具有可动部件突起部,所述可动部件突起部设置成可与所述锁体的内壁抵接,以防止所述可动部件从所述常闭式门锁脱落。
11.一种共享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常闭式门锁。
CN202010205487.2A 2020-03-20 2020-03-20 常闭式门锁及具有该常闭式门锁的共享车辆 Pending CN1112875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5487.2A CN111287580A (zh) 2020-03-20 2020-03-20 常闭式门锁及具有该常闭式门锁的共享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5487.2A CN111287580A (zh) 2020-03-20 2020-03-20 常闭式门锁及具有该常闭式门锁的共享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7580A true CN111287580A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22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05487.2A Pending CN111287580A (zh) 2020-03-20 2020-03-20 常闭式门锁及具有该常闭式门锁的共享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8758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14891B2 (en) Door strike having a kicker and an adjustable dead latch release
US8966947B2 (en) Latches for gates and doors
US8127578B2 (en) Locking gate latches
CA2895850C (en) Latch mechanism for an exit device
CN215859542U (zh) 一种锁以及柜子
CN211874168U (zh) 常闭式门锁及具有该常闭式门锁的共享车辆
JP3443212B2 (ja) 錠装置
CN111287580A (zh) 常闭式门锁及具有该常闭式门锁的共享车辆
CN211874169U (zh) 电控锁及具有该电控锁的共享车辆
CN114075893A (zh) 门锁组件
CN209620876U (zh) 一种电磁锁
JP5074991B2 (ja) プッシュプル電気錠
AU2013202551B2 (en) Latches for gates and doors
CN211598068U (zh) 锁舌、锁具和单车
US20220098900A1 (en) Electric door lock device
CN113530371B (zh) 锁匣装置及锁具的致动方法
TW201727029A (zh) 汽車門鎖的解鎖機構
JP5058868B2 (ja) プッシュプル電気錠
US20100251788A1 (en) Safety door lock
JPH03129074A (ja) 電気錠
KR20030021837A (ko) 자동차의 잼 방지용 프론트 도어래치 구조
AU2015200922B2 (en) Latches for gates and doors
JP4823871B2 (ja) 電気錠
CN2438787Y (zh) 特能锁
JPH09167546A (ja) キー操作式安全スイ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