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1400B - 借助于非接触式血管可视化设备的辅助操作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借助于非接触式血管可视化设备的辅助操作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81400B
CN111281400B CN202010075998.7A CN202010075998A CN111281400B CN 111281400 B CN111281400 B CN 111281400B CN 202010075998 A CN202010075998 A CN 202010075998A CN 111281400 B CN111281400 B CN 1112814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blood sampling
sampling
visualization device
blood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59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81400A (zh
Inventor
宋岩
张兰
韩斌如
刚婷婷
李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w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w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100759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814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81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1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81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14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15Source of blood
    • A61B5/15003Source of blood for venous or arterial blo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53Details for enhanced collection of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at the sample site, e.g. by applying compression, heat, vibration, ultrasound, suction or vacuum to tissue; for reduction of pain or discomfort; Skin piercing elements, e.g. blades, needles, lancets or canulas, with adjustable piercing speed
    • A61B5/150061Means for enhancing collection
    • A61B5/150068Means for enhancing collection by tissue compression, e.g. with specially designed surface of device contacting the skin area to be pierc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748Having means for aiding positioning of the piercing device at a location where the body is to be pierc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755Blood sample preparation for further analysis, e.g. by separating blood components or by mix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venous or arterial blood, e.g. with syring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借助于非接触式血管可视化设备的辅助操作装置,其至少包括采血支撑托垫、血管可视化设备与中央处理模块,所述采血支撑托垫,其用于为采血对象的手臂提供支撑固定作用,所述血管可视化设备,其被装配至所述采血支撑托垫的上方且其用于配合所述采血支撑托垫提供将表面下结构投影到对象表面上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其被配置为与医院医疗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以在确定下一位采血对象的医疗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采血支撑托垫与血管可视化设备相互配合使用的方式至少基于其对所述血管可视化设备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的采血图像分析来辅助医护人员完成采血操作。

Description

借助于非接触式血管可视化设备的辅助操作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血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借助于非接触式血管可视化设备的辅助操作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在体内通过循环系统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密切联系,参与机体各项功能活动,对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功能调节、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病理状态下,血液系统疾病除直接累及血液外,也可影响全身的组织器官,组织器官病变也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血液成分发生变化,血液检查不仅可反应血液系统本身的病变,也可协助诊断疾病、判断病人病情进展程度,为治疗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故血液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大部分人的手肘窝的静脉较粗且比较浅,容易找到血管和进行穿刺。还有手肘窝处的皮肤的敏感性比其他部位低,抽血时疼痛感比较弱,抽血后不容易被外物触碰,可以避免穿刺抽血后伤口被污染。静脉血量速度较慢、静脉血压比动脉血压低、静脉壁比动脉壁薄、静脉多数位于浅表皮肤等,当然动脉也有浅表,不过大部分都是比较深,出于安全考虑,大部分采血都是采静脉血。静脉血标本采集是指自静脉抽取血标本的方法。而静脉血标本采集时所选用的静脉通常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腕部及手背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足背静脉、颈外静脉(婴幼儿多选)、股静脉。
静脉穿刺采血和静脉输液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化验检查及药物治疗,静脉采血作为化验检查的主要手段,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外伤止血是各种事故现场、战场救护的关键措施,由于长时间的输液过程中,待采血对象肢体摆放不舒适、活动受局限等多种因素,极易造成穿刺针移动刺出血管,液体外渗,造成皮肤的红肿或坏死,增加病人的痛苦。特别是在采血过程中需要待采血对象暴露局部肢体,但在秋冬季节,室内温度较低,不利于血管充盈;通常操作部位下方只是铺简易垫子或直接放在操作台上,感觉不适,且不易固定;在儿童、危重病人静脉输液时需用夹板、绑带等设备保护输液,病人不便;传统使用的橡皮管压脉带较细,在束紧皮肤时与皮肤接触面积小,待采血对象痛感明显,皮肤干燥时容易松动,且压力不易掌握,应用时容易导致皮下淤血、肿胀,极易产生神经麻痹等并发症,同时增加了工作难度。
静脉采血法的操作步骤:1.根据检验目的选择适当容器。检查容器完好性,在容器外贴上检验标签。2.检查注射器:打开一次性注射器包装,左手持针头下座,右手持针筒,将针头和针筒紧密连接,并使针头斜面对准针筒刻度,抽拉针栓检查有无阻塞和漏气。最后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备用。3.选择静脉:待采血对象取坐位,前臂水平伸直置于桌面枕垫上。暴露穿刺部位,选择合适血管,常选用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或贵要静脉。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4.消毒:先用消毒棉签自所选静脉穿刺处从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皮肤,待干。5.扎压脉带:在穿刺部位上6CM处扎止血带,并嘱待采血对象反复握拳几次后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暴露,便于穿刺。6.再次消毒后穿刺:取下针头无菌帽,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拇指和中指持注射器针筒,食指固定针头下座,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沿静脉走向使针头与血管呈15°~30°的方位进针。见回血后,将针头顺势探入少许,以免采血时针头滑出;但不可用力深刺,以免造成血肿,同时立即去掉压脉带。7.抽血:以左手固定注射器,缓缓抽动注射器内芯至所需血量后,用消毒干棉球压住针孔,请待采血对象松拳,迅速拔出注射器。嘱咐待采血对象用无菌干棉签按压局部1-2分钟。8.放血与混匀: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抗凝管中,防止溶血和泡沫产生。若有抗凝剂的试管,轻轻摇动试管,使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合,盖紧试管塞备用。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3989222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适用静脉穿刺采血及输液调温固定垫,它包括棉托托面,所述棉托托面一端呈凹槽形,两侧高于托面形成保护板;棉托内设置加热器,加热器通过控制线、微电控制开关与电源插头连接;加热器和棉托托面之间设置拉链;在棉托托面上设置第一子母黏贴、第二子母黏贴;棉托托面还安装弹性带与第三子母黏贴连接固定在子母扣上。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4033347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静脉采血枕,由采血枕本体及软垫组成,采血枕本体为医用塑料注塑一次成型,采血枕本体为长方体,长方体沿宽度方向中心向下为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一端弧形底距长方体底平面距离大于另一端弧形底距长方体底平面距离,使弧形凹槽整体与长方体底平面沿宽度方向形成倾斜一个角度;在弧形凹槽内粘贴一层与弧形凹槽面积相适应的高密度薄海绵垫,构成静脉采血枕。静脉采血时放在肘关节下面,凹槽设计可帮助待采血对象摆放舒适体位,以便肘关节完全伸平,利于肘部静脉充分暴露,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即可增加待采血对象的舒适度。
但在实际操作时通过使用上述均为一体式结构的固定垫,面向需要采血的具有身高差异的不同人群时,实际会由于臂展差异而使得部分人群不能很好地将小臂与上臂以水平伸直的姿势贴合在倾斜角度已定的固定垫面上,从而无法达到对待采血对象手臂进行固定的效果。
此外,在操作连贯性要求高的实际采血过程中,对于本身医学知识薄弱的待采血对象而言,并不清楚医护人员所指示的自行攥拳所需的力度、攥拳采血后的松开时机。其中,在压脉带扎得太紧的情况下,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血管膨胀,大静脉血流受阻会使毛细血管内压增高;对于身体状况特殊的老年人,其血管弹性差,如果捆扎压脉带时间过长如超过2分钟,易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导致淤血,会造成血行阻滞时间过长,因溶血、血小板激活、纤溶系统激活等原因将使检验项目的结果产生偏差,甚至诱导误诊。同样,待采血对象在采血过程中被要求攥拳是为促使血量充盈,但长时间的用力攥拳将导致血管壁不易修补而使血液流出血管外而造成瘀血的情况。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如现有技术与实际采血操作中已指出的采血用体位垫无法适用于具有臂展差异的不同人群以及压脉带松紧与对于尚未熟练的医护人员而言其不易于把握压脉带松紧时机与攥拳放松时机的问题,以及当医护人员面向较多待采血对象且采血量较大的情况时不能很好地把握多待采血对象的处理先后顺序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针对一体化采血用体位垫/压脉带所提出的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进一步结构优化方案并仍只是从待采血者舒适角度出发而未虑及人群差异下需求差异以及未虑及对于医护人员而言的操作需求,上述优化方案更无法解决当医护人员面向较多待采血对象且采血量较大的情况时不能很好地把握多待采血对象的处理先后顺序的问题。对此,本发明致力于通过将本领域前沿的非接触式血管可视化设备与目前采血操作相融合的方式,来提供更符合待采血者人群差异的且更能够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辅助操作装置。
借助于非接触式血管可视化设备的辅助操作装置,其至少包括采血支撑托垫、血管可视化设备与中央处理模块,所述采血支撑托垫,其用于为采血对象的手臂提供支撑固定作用,所述血管可视化设备,其被装配至所述采血支撑托垫的上方且其用于配合所述采血支撑托垫提供将表面下结构投影到对象表面上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其被配置为与医院医疗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以在确定下一位采血对象的医疗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采血支撑托垫与血管可视化设备相互配合使用的方式至少基于其对提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所述血管可视化设备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的采血图像分析来辅助医护人员完成采血操作。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采血支撑托垫上设置有用于在采血前压迫静脉以使血量充盈静脉显现的压脉带,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感应组件的压脉带将所述感应组件在所述压脉带处于闭合环状时所获取到的有效感应信息发送至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以使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能够基于其接收到的所述有效感应信息指示设于所述采血支撑托垫上的至少一个可膨胀组件进行扩张。优选地,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将在其通过采血图像分析确定采血针穿刺操作时生成的指令信息传输至所述压脉带,使得所述可膨胀组件根据该指令信息进行泄压操作而回复至初始姿态。优选地,通过在至少一个感应组件采集到触发事件时获取有效感应信息的压脉带将所述感应组件在所述压脉带处于闭合环状而使所述感应组件与所述支撑平面相对固定时获取到的有效感应信息发送至通过在位于所述压脉带上的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与待采血对象皮肤相接触的状态下获取施压信息的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优选地,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能够在获取得到所述有效感应信息的情况下指示处于闭合环状的压脉带内壁上且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的至少一个可膨胀组件进行扩张且在所述施压信息达到预设施压阈值时指示所述可膨胀组件保持当前扩张姿态。优选地,通过对所述血管可视化设备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采血图像分析以监测采血针插拔操作的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将其在进行采血图像分析而得到采血针穿刺操作时所生成的指令信息传输至通过至少一个可膨胀组件使得压力传感器与待采血对象皮肤相接触的施压信息满足预设施压阈值的压脉带。优选地,位于所述压脉带上保持当前扩张姿态的可膨胀组件根据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在得到采血针穿刺操作时所生成的指令信息进行泄压操作而回复所述压力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所述施压信息未达到预设施压阈值的初始姿态。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辅助操作装置还包括用于采血对象以非空拳的方式握持的气囊组件,所述气囊组件设置于所述采血支撑托垫的至少一个支撑平面上且其能够响应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对其发送的指令信息而从气囊组件的外部引入气体进行扩张。以用于及时提示待采血对象松开拳头的时机,从而实现在时间上紧接医护人员退出采血针的操作而取消待采血对象手部的握持状态。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还被配置为在通过所述医院医疗系统获取得到下一位采血对象的医疗信息的情况下将指令信息传输至呈膨胀状态以迫使上一位采血对象的手部呈展开姿势的气囊组件。使得所述气囊组件在其与呈展开姿势的上一位采血对象的手部脱离握持关系的情况下通过其外接的气体加压装置对其进行泄压操作而转换为与下一位采血对象的医疗信息相适配的膨胀状态。优选地,从而所述气囊组件的泄压操作在为上一位采血对象手部脱离所述采血支撑托垫提供便利的同时提供了适合下一位采血对象进行握持的膨胀状态。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采血支撑托垫包括便于暴露待采血部位的而彼此之间具有相对空间位置的至少一个支撑平面。其中,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指令信息传输至所述采血支撑托垫,使得至少一个支撑平面分别相对用于支撑所述采血支撑托垫的假想平面进行移动调控。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由所述血管可视化设备所采集得到的至少关于待采血对象待采血部位的第一图像信息和/或在医护人员执行触发事件时所采集到的第二图像信息以通过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图像信息进行采血图像分析的方式得到通过在向所述待采血对象的手部投射实时图像信息的所述血管可视化设备向医护人员提供关于已采集血量充足的提示信息的血液动力学信息。
借助于非接触式血管可视化设备的辅助操作系统,其至少包括采血支撑托垫、血管可视化设备与中央处理模块,所述采血支撑托垫,其用于为采血对象的手臂提供支撑固定作用,所述血管可视化设备,其被装配至所述采血支撑托垫的上方且其用于配合所述采血支撑托垫提供将表面下结构投影到对象表面上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其被配置为与医院医疗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以在确定下一位采血对象的医疗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采血支撑托垫与血管可视化设备相互配合使用的方式至少基于其对提供针头穿刺拔除操作监测的所述血管可视化设备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的针头穿刺拔除判别来辅助医护人员完成采血操作。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辅助操作系统中至少包括设于所述采血支撑托垫上的且用于在采血前压迫静脉以使血量充盈静脉显现的压脉带,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感应组件的压脉带将所述感应组件在所述压脉带处于闭合环状时所获取到的有效感应信息发送至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以使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能够基于其接收到的所述有效感应信息指示设于所述采血支撑托垫上的至少一个可膨胀组件进行扩张。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辅助操作方法中至少包括设于所述采血支撑托垫上的且用于在采血前压迫静脉以使血量充盈静脉显现的压脉带,其中,所述辅助操作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个或几个:设置有至少一个感应组件的压脉带将所述感应组件在所述压脉带处于闭合环状时所获取到的有效感应信息发送至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以使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能够在获取得到所述有效感应信息的情况下指示设于所述采血支撑托垫上的至少一个可膨胀组件进行扩张;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将其在进行采血图像分析而得到采血针穿刺操作时所生成的指令信息传输至所述压脉带,使得位于所述压脉带上保持当前扩张姿态的可膨胀组件根据所述指令信息进行泄压操作而回复至初始姿态。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辅助操作系统还包括用于采血对象以非空拳的方式握持的气囊组件,所述气囊组件设置于所述采血支撑托垫的至少一个支撑平面上且其能够响应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对其发送的指令信息而从气囊组件的外部引入气体进行扩张。以用于及时提示待采血对象松开拳头的时机,从而实现在时间上紧接医护人员退出采血针的操作而取消待采血对象手部的握持状态。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还被配置为:在通过所述医院医疗系统获取得到下一位采血对象的医疗信息的情况下将指令信息传输至呈膨胀状态以迫使上一位采血对象的手部呈展开姿势的气囊组件。使得所述气囊组件在其与呈展开姿势的上一位采血对象的手部脱离握持关系的情况下通过其外接的气体加压装置对其进行泄压操作而转换为与下一位采血对象的医疗信息相适配的膨胀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辅助操作装置的简化模块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采血支撑托垫的简化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采血辅助装置的简化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中空板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和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气体通道与中空板之间的优选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1:采血支撑托垫 102:血管可视化设备 103:中央处理模块
104:支撑平面 105:气囊组件 106:压脉带
1:采血管管体 2:采血管管盖 3:采血分装组件
4:气体通道 5:液体通道 6:中空板
7:加压间隙 8:液位监测组件 9:第一通孔
10:通孔 11:第一滑动件 12:第二滑动件
13:固体成分层 14:液体成分层 15:气体层
16:惰性分离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借助于非接触式血管可视化设备102的辅助操作装置,其至少包括采血支撑托垫101、血管可视化设备102与中央处理模块103。
如图2所示,采血支撑托垫101用于为采血对象的手臂提供支撑固定作用。采血支撑托垫101上布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平面104。采血支撑托垫101的至少一个支撑平面104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由医疗信息确定。基于不同身高人群可以调整相对空间位置中的高度参数以及两个支撑平面104之间的连线距离参数。
血管可视化设备102被装配至采血支撑托垫101的上方。血管可视化设备102用于配合采血支撑托垫101提供将表面下结构投影到对象表面上的血流动力学监测。采血支撑托垫101安装在位于血管可视化设备102下方的平台平面上。采血支撑托垫101能够相对平台平面前后移动。在实际使用时,血管可视化设备102安装在呈拱形的采血窗的顶部位置上。血流动力学监测至少包括对血流量的监测。血流量(blood flow)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也称容积速度。其实这就是血流速,取决于血管两端的压力差以及血管对血流的阻力。血液流速的测量对于检查心血管功能、诊断血管疾病等都有实际价值。血流速慢说明血压不够大,或者血管阻力太大。传统的血流计量方法已有很多,如超声多普勒方法、激光多普勒方法、核磁共振方法等。而血管可视化设备102是利用当红外光线照射人体组织时,静脉血管中的去血红蛋白比周围组织对红外光线有更明显的吸收效果,在用红外摄像镜头摄取时会形成很明显的静脉血管图像,经专门的软硬件图像处理系统转换后,以可见光回投到皮肤表面,形成静脉血管的可见图像,辅助静脉定位显示。血管可视化设备102正是基于上述原理,实现了可显示皮下不易看清的静脉血管,用于手背、足背、肘腕、头皮等部位浅表静脉血管的辅助定位显示。通过血管可视化设备102,可以提高静脉血管定位精确程度和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待采血对象痛苦和医患矛盾。血管可视化设备102当前虽然能够观察血流方向以及定性评估血流速率,但未见对通过血管可视化设备102对血流量进行定量评估的辅助装置。在有血管可视化设备102辅助的实际静脉采血过程中,医护人员通常为判断选取的血管是否符合穿刺条件特别在肿瘤药物注射过程中必须严格监测,需要避免药液渗漏或血管堵塞不连贯导致人体组织受损或引起机械性损伤,需要在血管可视化设备102的映射区域中按压血管的一端再松开,该操作下血管先是一端断流继而恢复流动,以此实现定性评估。而本发明所提供的辅助操作装置利用该简单操作实现了对血流量的定量评估,该定量评估过程是通过结合血管可视化设备102的高清晰成像特征与该简单操作来进行血液动力学分析的方式提供了定量评估其血流量的方法。血流量的个性化定量评估是为医护人员的采血操作提供辅助,尤其是针对操作尚未熟练的不能明确压脉带的松开时机的医护人员而言提供辅助,或尤其是针对操作尚未熟练的不能明确采血操作的停止时机的医护人员而言提供辅助。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央处理模块103与医院医疗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以在确定下一位采血对象的医疗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采血支撑托垫101与血管可视化设备102相互配合使用的方式至少基于其对提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血管可视化设备102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的采血图像分析来辅助医护人员完成采血操作。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央处理模块103与医院医疗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优选地,医院医疗系统至少包括采血部门的采血对象的先后次序名单以及与下一位待采血对象相对应的医疗信息。医疗信息至少包括待采血对象的身高体重年龄病史等信息。中央处理模块103在确定下一位采血对象的医疗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采血支撑托垫101与血管可视化设备102相互配合使用的方式基于其对血管可视化设备102的采血图像分析来辅助完成采血操作。采血支撑托垫101与血管可视化设备102相互配合使用的过程至少包括中央处理模块103基于医疗信息来调控采血支撑托垫101的至少一个支撑平面104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以确定在待采血对象手臂以暴露其待采血部位的方式置于支撑平面104上时血管可视化设备102能够采集到至少关于待采血对象待采血部位的第一图像信息与在医护人员执行触发事件时所采集到的第二图像信息。采血支撑托垫1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平面104。支撑平面104用于放置待采血对象的手肘部位或是待采血对象的手腕部位。至少一个支撑平面104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即为用于支撑待采血对象手肘部位的支撑平面104与用于支撑待采血对象手腕部位的支撑平面104之间在竖向上或在横向上或在各自所确定的平面上的相对彼此所形成的相对位置。中央处理模块103基于医疗信息来调控采血支撑托垫101的至少一个支撑平面104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根据《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10000-88》和《工作空间人体尺寸GB/T 13547-92》节选可获知,不同身高区段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区段的人群的臂长差异显著。然而现有技术中或不采用采血支撑托垫101的采血方式或采用固定外形的采血支撑托垫101的采血方式均不利于个体化需求,提供给采血对象的采血体验差的同时个体化差异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的采血工作效率。而本发明所提供的辅助操作装置采用灵活性更高的分体式采血支撑托垫101,利用医院医疗系统已有的医疗信息可以在下一位待采血对象进行采血前就将采血支撑托垫101调节至较大程度上适合该医疗信息的相应支撑状态,而具有一定表面积的支撑平面104能够提供待采血对象进一步准确放置手臂的位置,以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待采血对象不同个体化需求的同时有利于提升医护人员的采血工作效率。
优选地,中央处理模块103能够基于通过其对由血管可视化设备102所采集到的第一图像信息和第二图像信息的采血图像分析所获取到的至少关于待采血部位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与至少一个采血阶段之间的时间相关性特征辅助完成自采血前至止血按压结束的过程中的至少一个采血阶段。优选地,第一图像信息是指由血管可视化设备102所采集到的并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103进行采血图像分析处理后得到的位于其映射区域内的至少一个血管的宽度尺寸信息。中央处理模块103对第一图像信息进行采血图像分析处理后能够得到的宽度尺寸信息以及横截面信息。映射区域指的是关于待采血对象待采血部位的血管可视化设备102的监测区域。优选地,由血管可视化设备102所采集到的第二图像信息是在满足中央处理模块103预设的触发条件的第一时长或第一时刻所采集得到的。中央处理模块103预存储有触发条件,触发条件至少包括在预定时长内血管先后处于通、断、通状态。触发条件对应的触发事件的执行者是为采血对象进行采血操作的医护人员,触发条件的启动是基于医护人员在血管可视化设备102的映射区域中按压血管的一端再快速松开的手动操作,该手动操作下血管先是由原本畅通的状态转换为两端断流的状态继而恢复畅通流动的状态。第二图像信息至少包括断流的两端之间的相对距离与断流的两端之间恢复畅通的时间。中央处理模块103基于第二图像信息能够处理得到的该血管段内血流平均线速度。静脉血流量的血流平均线速度V与血流量Q成正比,而与血管横断面S的总面积成反比,血流量Q=V*S。采血图像分析至少包括中央处理模块103接收并分析第一图像信息和第二图像信息以获得至少包括采血对象的血流量定量评估结果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优选地,中央处理模块103基于血流动力学信息与至少一个采血阶段之间的时间相关性特征辅助完成自采血前至止血按压结束的过程中的至少一个采血阶段。进一步优选地,中央处理模块103预先将采血操作划分为具有时间序列的至少一个采血阶段。采血阶段至少包括将待采血对象手臂放置在采血支撑托垫101上并在血管可视化设备102的辅助下选取合适采血的静脉血管的采血准备阶段、在血管可视化设备102的辅助下进行穿刺至穿刺结束后的采血进行阶段、待采血对象自行按压手臂止血至止血结束后的采血止血阶段。优选地,时间相关性特征是指在采血过程的不同时间下的不同采血阶段中基于至少包括血流量动力学分析的采血图像分析来获取与不同采血阶段相关联的预测已采集血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采血支撑托垫101上设置有用于在采血前压迫静脉以使血量充盈静脉显现的压脉带106。压脉带106的一端固接在支撑平面104上,另一自由端可以按照可拆卸式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平面104上。即在将患者手部置于支撑平面104上后,即可通过环绕其手部的方式将压脉带两端固定在支撑平面10上。支撑平面104上设置有与压脉带106的自由端相适配的卡合槽,卡合槽内壁的两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光发射器与感应组件。感应组件可以是凹槽内的阻断信号生成器/光线信号采集器。感应组件是用于获取压脉带106的自由端是否固接至支撑平面104上的信号。在压脉带106的自由端插接至卡合槽内时,感应组件不再能够接收到光发射器的光线,即感应组件采集到触发事件。在至少一个感应组件采集到触发事件时,感应组件/压脉带106获取到有效感应信息,即此时压脉带106处于闭合环状,感应组件与支撑平面104相对固定。感应组件将获取到的有效感应信息发送至中央处理模块103。
优选地,压脉带10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可膨胀组件。可膨胀组件位于压脉带106内壁上。可膨胀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在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与待采血对象皮肤相接触的状态下,中央处理模块103获取到施压信息。压力传感器用于对可膨胀组件对待采血对象皮肤所施加的压力大小进行检测。
中央处理模块103与医院医疗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中央处理模块103获取到医院医疗系统中的待采血对象信息。在获取得到感应组件所采集到的有效感应信息的情况下,中央处理模块103指示至少一个可膨胀组件进行扩张。在压力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施压信息达到预设施压阈值时,中央处理模块103指示可膨胀组件保持当前扩张姿态。可膨胀组件通过充气膨胀的方式使得压力传感器与待采血对象皮肤相接触,以获得该施压信息。医护人员可以调整预先设定好的预设施压阈值。以此实现压脉带106对待采血对象手部的压迫力度可控的压力作用。
中央处理模块103被配置为监测采血针插拔操作。中央处理模块103对血管可视化设备102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采血图像分析,以确定是否出现采血针穿刺操作。其中优选地,采血图像分析是基于由血管可视化设备102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血管可视化设备10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摄像头,其中一个摄像头被设置为用于采集反射的红外光强弱的红外线摄像镜头。设于血管可视化设备102上的至少一个摄像头用于监测针头穿刺拔除操作。优选地,中央处理模块103能够基于摄像头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针头穿刺拔除判别。优选地,中央处理模块103执行针头穿刺拔除判别至少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个或几个:
S1:在第一时刻接收由摄像头所采集到的视频并确定采血前帧,基于采血支撑托垫101上至少一个支撑平面104与血管可视化设备10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采血前帧中确定至少包括待采血对象待采血部位的采血区域框;
S2:继续对视频进行帧数提取并对提取到的帧数进行目标识别检测,在第二时刻在keras环境下基于YOLOv3算法的目标检测方法确定至少包括针头部件的至少一个针头区域框;
S3:判断采血区域框R1与针头区域框R2之间是否重合,在两者之间的交集比上两者之间的并集所得到的交叠率为R1/(R1+R2)时,对针头区域框的面积大小进行检测;
S4:在第三时刻在keras环境下基于YOLOv3算法的目标检测方法确定现面积不大于1/2原面积的针头区域框,得到采血针穿刺操作信息以及用于指示压脉带106动作的指令信息;
S5:在第四时刻在keras环境下基于YOLOv3算法的目标检测方法确定现面积不小于原面积的针头区域框,得到采血针拔除操作信息以及用于指示气囊组件105动作的指令信息。
在进行采血图像分析而得到采血针穿刺操作前,位于压脉带106上的可膨胀组件保持当前扩张姿态。在进行采血图像分析而得到采血针穿刺操作时,中央处理模块103将生成的指令信息传输至压脉带106。根据中央处理模块103在得到采血针穿刺操作时所生成的指令信息,可膨胀组件进行泄压操作,压力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施压信息逐渐减小,可膨胀组件回复至初始姿态,撤除其对待采血对象手部的压力作用。
“采血支撑托垫101与血管可视化设备102相互配合使用”指的是,设于采血支撑托垫101上的各个部件分别与血管可视化设备102上所设置的两个摄像头相互配合使用。优选地,其指的是,采血支撑托垫101与血管可视化设备102分别在自采血前至止血按压结束的过程中的至少一个采血阶段中相互配合使用。优选地,其还可以指的是,血管可视化设备102为采血支撑托垫101提供针头穿刺拔除操作监测和/或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在自采血前至止血按压结束的过程中的各个采血阶段中,采血支撑托垫101基于该针头穿刺拔除操作监测和/或血流动力学监测相应地完成其对待采血对象手部的采血辅助操作。其中,设于采血支撑托垫101上的各个部件,包括如上所述的压脉带106、压脉带106上的可膨胀组件、压脉带106上的感应组件、可膨胀组件上的压力传感器等。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辅助操作装置还包括用于采血对象以非空拳的方式握持的气囊组件105。气囊组件105设置于采血支撑托垫101的至少一个支撑平面104上。气囊组件105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中央处理模块103对其发送的指令信息而从气囊组件105的外部引入气体进行扩张。气囊组件105通过外接气体加压装置来控制其胀缩状态。气囊组件105用于及时提示待采血对象松开拳头的时机。
在进行采血操作时,气囊组件105呈膨胀状态,被握持于采血对象手中。在进行采血图像分析而得到采血针拔除操作时,中央处理模块103将生成的指令信息传输至气囊组件105。根据中央处理模块103在得到采血针拔除操作时所生成的指令信息,指示外接的气体加压装置对气囊组件105进行增压操作,气囊组件105逐渐膨胀,迫使待采血对象握拳的手部松懈开来。待采血对象进行采血操作时,手部保持攥拳姿势握持于气囊组件105外部,在采血针拔除时,气囊组件105逐渐膨胀,待采血对象手部转换为展开姿势,不再紧握气囊组件105。从而,在无需医护人员手动操作的条件下,即能实现紧接着医护人员退出采血针的操作,而取消压脉带106对待采血对象手部的压迫作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通过医院医疗系统获取得到下一位采血对象的医疗信息的情况下,中央处理模块103将关于与医疗信息相对应的手掌尺寸参数的指令信息传输至气囊组件105。此处的手掌尺寸参数指的是基于待采血对象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信息所得到的手掌尺寸估算信息。此前,气囊组件105与呈展开姿势的上一位采血对象的手部脱离握持关系,在接收到指令信息后,指示外接的气体加压装置对气囊组件105进行泄压操作,气囊组件105转换为与下一位采血对象的医疗信息相适配的膨胀状态。从而气囊组件105的泄压操作在为上一位采血对象手部脱离采血支撑托垫101提供便利的同时,提供了适合下一位采血对象进行握持的膨胀状态,便于快速地准备好为下一位采血对象进行采血操作。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采血支撑托垫101包括至少一个支撑平面104。支撑平面104是便于暴露待采血部位的倾斜式平面。至少一个支撑平面104之间具有相对空间位置。即为至少一个支撑平面104并非紧邻的位置关系。中央处理模块103通过医院医疗系统获取得到下一位采血对象的医疗信息。中央处理模块103将关于与医疗信息相对应的臂展尺寸参数的指令信息传输至通过至少一个支撑平面104。至少一个支撑平面104之间构成与上一位采血对象的手臂尺寸参数相适配的第一相对空间位置的采血支撑托垫101。此处的手臂尺寸参数指的是基于待采血对象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信息所得到的手臂臂长估算信息。由于不同人群的手臂臂长所适应的支撑平面104的倾斜角度大致相同,但需要在实际应用时基于个体性差异进行小幅度的调整。通过其至少一个支撑平面104分别相对用于支撑采血支撑托垫101的假想平面在由至少一个支撑平面104的布置方向所限定的横向上或与该横向相垂直的纵向上进行移动调控的方式,使得采血支撑托垫101转换为与下一位采血对象的医疗信息相适配的第二相对空间位置。即相应地调整两个支撑平面104各自相对地面所形成的倾斜角度,以此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进一步地,在将患者放置于两个支撑平面104上后,医护人员可以手动控制两个支撑平面104的倾斜角度。从而采血支撑托垫101只需对现有相对空间位置的支撑平面104进行小幅度调整或无需调整,来提供适合下一位采血对象放置手臂时的相对空间位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央处理模块103用于获取第一图像信息,第一图像信息是指由血管可视化设备102所采集得到的至少关于待采血对象待采血部位的图像信息。在医护人员执行触发事件时,中央处理模块103用于获取第二图像信息,第二图像信息是指由血管可视化设备102所采集得到的至少关于待采血对象待采血部位的图像信息。中央处理模块103通过对第一图像信息和/或第二图像信息进行采血图像分析,指示向待采血对象的手部投射实时图像信息的血管可视化设备102,向医护人员提供关于已采集血量充足的提示信息的血液动力学信息。即为血管可视化设备102将已采集充足血量的提示信息投射至待采血对象手部,用以提示医护人员结束采血。
具体地,在采血准备阶段,基于已经自动大致调整过的采血支撑托垫101,待采血对象的手臂以预期的角度完全暴露其待采血部位,医护人员嘱咐待采血对象轻握呈一定膨胀状态下的气囊组件105,在采血时待采血对象不再是传统的不利于待采血对象感知握持力度的空拳姿势而是在气囊组件105下有效保持在采血过程中的较为恒定的握持力度。
同时医护人员将压脉带106上设置有感应组件的带体环绕待采血对象手部并固定在采血支撑托垫101上,基于感应组件的有效感应信息,压脉带106在外接气体加压装置下对待采血对象手臂进行施压,直至达到预定的压力阈值。该施压操作是中央处理模块103在处理待采血对象信息并确定待采血对象是否有关于血管壁薄弱的历史医疗信息或是否为年龄过大的血管壁弹性偏差的老年人之后所提供的指示信息进行的。以此在检测到待采血对象有关于血管壁薄弱的历史医疗信息或为年龄过大的血管壁弹性偏差的老年人的情况下能够相应地降低压力阈值以避免出现血管壁破裂的问题。
此时的血管可视化设备102将其红外摄像镜头所获取的视频信息投射至待采血部位,医护人员通过在血管两端简单地按压释放的动作选取适合进行穿刺的血管。优选地,血管可视化设备102支持医护人员将投射区域缩小至待穿刺血管的较小区域。
在对待采血部位进行消毒后,医护人员将采血针针头穿刺进入待采血部位,此时中央处理模块103能够基于处理得到的采血穿刺操作信息紧接着指示压脉带106撤除对待采血对象手臂施加的压力。优选地,在中央处理模块103监测到压脉带106捆扎时间超出1min的情况下提示医护人员或指示压脉带106进行泄压操作。压脉带106捆扎带时间超过1min的情况下大静脉血流受阻会使毛细血管内压增高,使血管内血液与组织液交流,能使相对分子量小于5000的物质逸入组织液,同时,随着压迫的时间延长,局部组织发生缺氧而引起血液成分变化较大,检查结果出现不应有的增高或降低。
在采血过程中,中央处理模块103与医院医疗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互获得下一位待采血对象的至少包括采血量的采血信息,在判定得到采血穿刺操作信息时中央处理模块103基于其处理得到的血流量信息与采血信息对采血时间进行推测,以此在达到推测采血时间时对医护人员进行提示。医护人员继而覆以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并将针头从静脉拔除。
此时中央处理模块103能够基于处理得到的采血拔除操作信息紧接着指示气囊组件105进行加压操作而提示待采血对象松开拳头。以此减少用力攥拳导致血管壁不易修补而使血液流出血管外而造成瘀血的情况。
本发明所提供的辅助操作装置适用于常见的血常规采血操作。本发明所提供的辅助操作装置也适用于需要采集至少200ml的献血采血操作,尤其对于单个医护人员同时为两个献血者进行采血而注意力被不可避免地分散时,能够有效可靠地提示医护人员的处理先后顺序。本发明所提供的辅助操作装置也适用于换血量较多的血液透析操作,尤其是对于出现采血速度与回流速度相差过大而易导致心血管功能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有效可靠地提示到医护人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中涉及到的血管可视化设备102以及采血操作所需的采血管管体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件,在本实施例中不再重复赘述。
首先,针对实施例1中所提及的“血管可视化设备10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摄像头,其中一个摄像头被设置为用于采集反射的红外光强弱的红外线摄像镜头”,进一步优选地,设于血管可视化设备102上的其中一个摄像头用于监测针头穿刺拔除操作以及监测置于其摄像范围内的采血管内的采血量。置于血管可视化设备102摄像范围内的采血管中的采血量的监测,需要要求医护人员将透明材质的采血管暴露在血管可视化设备102的摄像范围内,以此能够对采血管管体内的采血量进行监测。例如,血管可视化设备102的至少一个摄像头位于待采血对象的手臂的侧面,其摄像范围至少包括患肢以及患肢上方区域,医护人员只需握持采血管的一端,将其置于患肢旁侧,且要求其手部不能遮挡摄像区域即可。进一步优选地,在监测确定采血管管体内采血量达到预设量值时,提示医护人员结束采血操作。由此实现对采血管管体内的采血量的有效控制,等同于保证了采血管管体内部足够的气体层体积,该足够的气体层体积有利于后续针对采血管管体的血液取样分装操作。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从全血中分离出血清样本的采血辅助装置。
该采血辅助装置包括采血管管体1和采血管管盖2。
上述采血管管体1与采血管管盖2均为现有技术中最常用的采血管结构:
采血管管体1用于存储收集到的液体。
采血管管盖2装配于所述采血管管体1端部上,使其管体内部相对密封。
采血管管盖2以可拆卸的方式装配至所述采血管管体1上,能够通过设于采血管管盖2上方的可刺穿层向所述采血管管体1中采集血清样本。
可穿刺层即为常见的药品级丁基橡胶塞。丁基胶塞的胶塞冠部上设置有用于针体顺利穿刺该胶塞的较薄处(该处厚度一般为2.7mm~3mm)。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及发明点作如下详细说明:
采集来的血液样品需分多次从采血管中转移不同的血样本用器皿上。在现有的血样本转移操作中,操作人员通常是将所述采血管管盖2从所述采血管管体1顶部取下后再进行血液样品转移。针对现有的血样本转移操作:
一方面,由于采集好血液样品后的采血管管体1的内部呈相对密封状态,采血管管体1内部易于产生一定的气压,在打开采血管管盖2的瞬间难以避免可能带有传染性病毒的血液样品飞溅出来,同时玻璃制的细长采血管管体1容易在强力开盖的操作下出现破损。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大量针对上述不足进行改进的采血管解决方案,其解决方案着力于解决如何安全开盖的问题,提出了结构复杂、操作要求精度高的配套开盖装置以及专门适配于该开盖装置的采血管管盖2,其极大地提高了血样本成本以及操作流程复杂度,并且要求开盖后的血清样本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环境下。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出的是基于无需开盖即能获取到血液样品的解决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采血辅助装置通过设置与现有常规结构下的采血管相适配的采血分装组件3,无需改变采血管以及管盖的现有常规结构,即可在完成采血后进行简单装配即可对采血管内部血清样本进行分装,不仅操作流程简单且成本低,无需开盖的同时极大地缩短了血清样本暴露在外界环境下的暴露时长。
另一方面,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出的结构复杂、操作要求精度高的配套开盖装置以及专门适配于该开盖装置的采血管管盖2,同时也未考虑到开盖后仍面临可能带有传染性病毒的血液样品飞溅的问题。这是由于在后续的分次取样过程中,在现有常规取样方法中,例如采用倾倒式分次取样的方法,不仅在操作精度上比安全取盖的操作精度要求更高,而且同样难以避免可能带有传染性病毒的血液样品飞溅;
此外例如采用移液管分次取样的方法,移液管的伸入程度太深将可能吸取出位于采血管底部的固体物质或伸入程度过浅将无法吸取到足量的血清样本,并且所需的微量血清样本难以通过移液管准确获取。
区别于现有技术,由于本发明所提出的是基于增大采血管管体1内部压强而进行分次取样的解决方案,通过采血分装组件3向所述采血管管体1内部输入加压气体,不仅能够通过控制加压气体的输入量间接地控制输出血清样本的取样量,同时由于取样时液体与固体相互隔离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难以控制取样器伸入深度的问题。
进一步地,虽然上述加压气体驱使液体定量排出的技术方案在相同领域或相应领域属于现有技术手段,但其并不能直接地与本领域中所提供的采血管相结合。
这是由于直接将加压气体驱使液体定量排出的技术方案结合至常规采血管上时,其向液体中输入的加压气体是以气泡的形式向上浮升至液面上方,但是该过程在加压后期装置内部的压力越来越大时,经过液体输入的多个气泡同样越来越难以向上浮动,气泡的浮动速度逐渐减缓,延长了气泡在液体中的停留时间,一方面不仅延长了取样分装时间,另一方面装置内部压力的增加使得气泡粒径分布逐渐变窄,气泡与液相之间发生吸附的时间延长,气溶率增大,可能导致被夹杂在液体中的气体随液体一起被输送至所述装置外部,在该情况下所获得的取样量难以保证准确度。
基于本发明所提出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与用于提供气体的采血分装组件3相互配合使用的中空板6,中空板6的设置不仅能够有效地杜绝了气体与液体之间形成吸附作用的可能,并且在本发明的发明人实践并对比了大量对照实验组后,证明了取样效率的有效提升而能够缩短原采样时长45%以上,并且证明了最佳能够达到98.5%的液体取样量的准确度。
针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采血分装组件3的结构及安装方式作如下详细说明:
优选地,该采血分装组件3可以通过其一端与所述采血管管盖2相适配连接的方式将所述采血管管体1内的液体可控制地输送至所述采血管管体1的外部。其中,“可控制地”是指从所述采血管管体1内输出的液体的量是可控制地。“其可控制的方式”可以是基于设于采血管管体1外部的液位监测组件8所采集到的液位信息进行控制,也可以是基于输送至采血管管体1内部的加压气体的相关参数进行控制。
本发明是通过将以上的液位信息与所述相关参数彼此相互印证的方式对取样量进行控制的,另一方面由于加压气体不是经过液体进入所述采血管管体1内部的气体层15,而避免了夹杂有部分加压气体的液体的液位信息的不准确性,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采血辅助装置不仅是改变了现有取样方式而消除外部环境被可能携带传染性病毒的血液污染的问题,同时还提供了高准确度取样的采血辅助方法。
优选地,在采血管管体1处于第一放置状态下时,该采血分装组件3以限定采血管管盖2的开放程度的方式与采血管管盖2相适配连接,使位于采血分装组件3上的液体通道5的一端与气体通道4的一端分别与采血管管体1内部相连通,或在采血管管体1处于与第一放置状态相反的第二放置状态下时,使规定量的气体通过气体通道4且以其与液体之间不形成吸附作用的方式进入采血管管体1内部,以便于将规定量的液体分配至采血管管体1外部。“第一放置状态”指的是采血管管盖2位于采血管管体1上方时的放置状态(图中未示出)。“第二放置状态”指的是如图3所示的采血管管盖2位于采血管管体1下方时的放置状态。“限定采血管管盖2的开放程度”指的是采血管管盖2上暴露于外部环境中的开放状端面的面积减少,即被采血分装组件3所覆盖。“相适配连接”指的是螺纹连接或卡合连接等可拆卸式连接方式,采血分装组件3与采血管管盖2之间也可以通过设置橡胶垫圈进一步增强密封性能。
以下针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区别于现有技术的中空板6的结构及安装方式作如下详细说明:
首先,如图4所示的关于中空板6的结构示意图,从左往右,第一示意图为中空板6的俯视图,第二示意图为中空板6的仰视图,第三示意图为图3中中空板6的A-A向的剖视图。
而如图5所示的是在将气体通道4抵接至中空板6且气体通道4与中空板6内腔连通的情况下,气体通道4与中空板6之间的优选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其中,实线箭头指的是在将气体通道4抵接至中空板6上时,位于该箭头一侧的部件(如图中所示的气体通道4、第一滑动件11、第二滑动件12)各自对应的运动方向。其中,虚线箭头指的是在将气体通道4抵接至中空板6上且气体通道4与中空板6内腔连通时,气体通道4内部的液体流向以及第二滑动件12内部的液体流向。其中,介于气体通道4与第二滑动件12两者之间的弧形虚线表示两者内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中空板6的整体结构是与采血管管体1的内壁形状相适配的圆筒状。中空板6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相对所述采血管管体1的内壁上下滑移。为便于理解,此处将中空板6视为圆筒,并规定其中空板6具有筒体底面以及筒体侧面。
进一步地,对于所述中空板6上与采血管管体1的贯通方向相垂直的筒体底面,该筒体底面的中心区域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9,该第一通孔9连通筒体内部及筒体外部。由此,在实际使用该采血装置进行采血前,由于需要将采血管与静脉采血针相组合进行采血,双向采血针的刺塞端刺穿采血管管盖2,且贯穿中空板6的筒体底面上开设的第一通孔9,置入采血管管体1内部;同样地,在采血完成取出双向采血针时,其刺塞端退出第一通孔9及采血管管盖2,脱离采血管管体1内部,即中空板6的设置并不会影响到采血过程。
进一步优选地,针对中空板6的筒体底面上开设的第一通孔9,该第一通孔9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滑动件12和第一滑动件11,两个滑动件均弹性地滑动连接在该第一通孔9的内壁上。第一滑动件11的滑移方向平行于第一通孔9的贯通方向,第二滑动件12的滑移方向垂直于第一通孔9的贯通方向。
在未对该第一滑动件11施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第一滑动件11在其对应的呈压缩状态的弹簧作用下位于第二滑动件12的侧端面位置上,第二滑动件12在其对应的呈压缩状态的弹簧作用下抵接在第二滑动件12的侧端面外壁上。
在将气体通道4刺入采血管管盖2进入采血管管体1内部后,逐渐推进采血分装组件3,使得气体通道4的自由端抵接至第一滑动件11,继续推进,该自由端推动第一滑动件11移动,直至第一滑动件11与第二滑动件12之间相脱离抵接关系,第二滑动件12以其对应的呈压缩状态的弹簧作用被释放的方式朝向一侧移动、并抵接至气体通道4的外壁上,限制了气体通道4与中空板6之间的相对固定的位置关系。优选地,第二滑动件12上靠近气体通道4的开放端的外沿设置有弹性橡胶垫。弹性橡胶垫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第二滑动件12与气体通道4之间的气体通路的相对密封性,且有利于限制两者之间的滑脱趋势。
优选地,气体通道4的自由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开口,第二滑动件12前后贯通,以此,气体通道4通过前后贯通的第二滑动件12可以将气体输送至中空板6的空腔内,气体依次经由筒体底面的空腔、筒体侧面的空腔、筒体侧面的开放端进入采血管管体1内的气体层15。
更进一步优选地,采血管管体1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标识安装位置的刻度线,中空板6依照其第一滑动件11所在位置对准该刻度线的方式安装至所述采血管管体1内部。同样地,采血分装组件3也是按照其外壁上的刻度线与采血管管体1外壁上的刻度线相对准的方式安装至所述采血管管盖2上的。以此采血分装组件3上气体通道4能够对准中空板6中的第一滑动件11而完成上述气体通道4与中空板6之间的相对固定的过程。
针对以上提出的技术特征以及涉及原理进一步具体说明:
在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后,采血管管体1内部的惰性分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或血浆)和固体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彻底分开,惰性分离胶基于其物理特性而介于固体成分与液体成分之间。放置一段时间后,分离胶固化而形成一层屏障,屏障积聚在固体成分的上方。
此时即使倒放采血管管体1,如图3所示倒放后的采血管管体1,固体成分受到屏障的阻挡作用而无法移动,只能被保持在采血管管体1的管底部,如图3所示此时位于管体最顶端的层为固体成分层13,位于固体成分层13下方的为惰性分离胶层16,位于管体最底端的为液体成分层14,位于惰性分离胶层16与液体成分层14之间的层为气体层15。
优选地,在所述采血管管体1处于竖直放置的第一放置状态下时,所述采血分装组件3以限定所述采血管管盖2的开放程度的方式与所述采血管管盖2相适配密封连接。位于所述采血分装组件3上的液体通道5的一端与气体通道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采血管管体1内部相连通。所述气体通道4通过其延伸至采血管管体1内部的第一端部与所述中空板6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气体通道4的第一端部沿所述中空板6的内腔继续延伸。
优选地,气体通道4的第一端部可以与液体通道5在第一端部所在侧的一端相齐平。在该情况下,中空板6被设置在位于靠近采血管管盖2的位置上且其板体边缘沿管体管壁继续延伸。即中空板6的筒体侧面抵接在采血管管体1管壁上且自筒体底面向上沿管体管壁继续延伸。
液体通道5是经过中空板6上设置的第一通孔9来连通至采血管管体1内部的液体的,气体通道4是经过中空板6上设置的开口连通至中空板6的内腔的。
优选地,气体通道4的第一端部可以高于与液体通道5在第一端部所在侧的一端。在该情况下,由于气体通道4较长,以此使得气体通道4抵接至中空板6之后,将继续推进中空板6朝向远离所述采血管管盖2的方向移动。现有的专门用于收集血清样本的真空采血管通常是3ml~5ml的采血量以及13*75mm或13*100mm的规格,即为基于现有规格的真空采血管可以采用不同规格的中空板6。
优选地,在所述采血分装组件3与所述采血管管盖2相适配连接时所形成了用于向所述气体通道4提供规定量气体的加压间隙7。由此,来至于该采血管管体1的外部的气体的先经过加压间隙7再进入气体通道4内。
一方面,当气体通道4穿插过采血管管盖2而置于采血管管体1内部的液体中时、部分液体可能沿气体通道4内部流出采血管管体1内部,该部分液体直接进入加压间隙7中而不会流出污染操作环境;
另一方面,加压间隙7的设置可以简单地间接检测采血管管体1内气体层15的气压且缓冲了加压或泄压时的气压变化速率,避免了气体直接输送而无法有效控制其采血管管体1内气体层15的气压变化速率的问题。
在气体通道4抵接至中空板6且气体通道4与中空板6内腔形成通路后,再将所述采血管管体1倒置。中空板6上设置的第一通孔9有利于液体的流动,以及进一步阻隔了位于液体上方的可能在加压环境下脱落的固体。此时液体与固体分别位于所述采血管管体1的两端,如图3所示,所述中空板6的开放端置于所述液体液面上方的气体层15所在区域。使规定量的气体沿所述加压间隙7依次通过所述气体通道4和中空板6内腔进入所述采血管管体1内部,气体无需经由液体即可进入管体内部的气体层15,即气体与液体之间不形成吸附作用,并以此能够将规定量的液体分配至所述采血管管体1外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借助于非接触式血管可视化设备的辅助操作装置,其至少包括采血支撑托垫(101)、血管可视化设备(102)与中央处理模块(103),
所述采血支撑托垫(101),其用于为采血对象的手臂提供支撑固定作用,
所述血管可视化设备(102),其被装配至所述采血支撑托垫(101)的上方且其用于配合所述采血支撑托垫(101)提供将表面下结构投影到对象表面上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其特征是,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103),其被配置为与医院医疗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以在确定下一位采血对象的医疗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采血支撑托垫(101)与血管可视化设备(102)相互配合使用的方式至少基于其对提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所述血管可视化设备(102)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的采血图像分析来辅助医护人员完成采血操作;所述采血支撑托垫(101)上设置有用于在采血前压迫静脉以使血量充盈静脉显现的压脉带(106),其中,
设置有至少一个感应组件的压脉带(106)将所述感应组件在所述压脉带(106)处于闭合环状时所获取到的有效感应信息发送至所述中央处理模块(103);所述辅助操作装置还包括用于采血对象以非空拳的方式握持的气囊组件(105),所述气囊组件(105)设置于所述采血支撑托垫(101)的至少一个支撑平面(104)上且其能够响应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103)对其发送的指令信息而从气囊组件(105)的外部引入气体进行扩张,以用于及时提示待采血对象松开拳头的时机,从而实现在时间上紧接医护人员退出采血针的操作而取消待采血对象手部的握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央处理模块(103)还被配置为:
在通过所述医院医疗系统获取得到下一位采血对象的医疗信息的情况下将指令信息传输至呈膨胀状态以迫使上一位采血对象的手部呈展开姿势的气囊组件(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采血支撑托垫(101)包括便于暴露待采血部位的而彼此之间具有相对空间位置的至少一个支撑平面(1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央处理模块(103)用于获取由所述血管可视化设备(102)所采集得到的至少关于待采血对象待采血部位的第一图像信息和/或在医护人员执行触发事件时所采集到的第二图像信息以通过对所述第一图像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图像信息进行采血图像分析的方式得到通过在向所述待采血对象的手部投射实时图像信息的所述血管可视化设备(102)向医护人员提供关于已采集血量充足的提示信息的血液动力学信息。
5.一种借助于非接触式血管可视化设备的辅助操作系统,其至少包括采血支撑托垫(101)、血管可视化设备(102)与中央处理模块(103),
所述采血支撑托垫(101),其用于为采血对象的手臂提供支撑固定作用,
所述血管可视化设备(102),其被装配至所述采血支撑托垫(101)的上方且其用于配合所述采血支撑托垫(101)提供将表面下结构投影到对象表面上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其特征是,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103),其被配置为与医院医疗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以在确定下一位采血对象的医疗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采血支撑托垫(101)与血管可视化设备(102)相互配合使用的方式至少基于其对提供针头穿刺拔除操作监测的所述血管可视化设备(102)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的针头穿刺拔除判别来辅助医护人员完成采血操作;所述辅助操作系统中至少包括设于所述采血支撑托垫(101)上的且用于在采血前压迫静脉以使血量充盈静脉显现的压脉带(106);所述辅助操作系统还包括用于采血对象以非空拳的方式握持的气囊组件(105),所述气囊组件(105)设置于所述采血支撑托垫(101)的至少一个支撑平面(104)上且其能够响应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103)对其发送的指令信息而从气囊组件(105)的外部引入气体进行扩张,以用于及时提示待采血对象松开拳头的时机,从而实现在时间上紧接医护人员退出采血针的操作而取消待采血对象手部的握持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操作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中央处理模块(103)还被配置为:
在通过所述医院医疗系统获取得到下一位采血对象的医疗信息的情况下将指令信息传输至呈膨胀状态以迫使上一位采血对象的手部呈展开姿势的气囊组件(105),使得所述气囊组件(105)在其与呈展开姿势的上一位采血对象的手部脱离握持关系的情况下通过其外接的气体加压装置对其进行泄压操作而转换为与下一位采血对象的医疗信息相适配的膨胀状态。
CN202010075998.7A 2020-01-22 2020-01-22 借助于非接触式血管可视化设备的辅助操作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12814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5998.7A CN111281400B (zh) 2020-01-22 2020-01-22 借助于非接触式血管可视化设备的辅助操作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5998.7A CN111281400B (zh) 2020-01-22 2020-01-22 借助于非接触式血管可视化设备的辅助操作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1400A CN111281400A (zh) 2020-06-16
CN111281400B true CN111281400B (zh) 2022-08-19

Family

ID=71026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5998.7A Active CN111281400B (zh) 2020-01-22 2020-01-22 借助于非接触式血管可视化设备的辅助操作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814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6362B (zh) * 2020-09-11 2023-07-25 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可视化引导提示的智能采血方法、系统及智能采血仪
CN116746926B (zh) * 2023-08-16 2023-11-10 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识别的自动采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99180B (zh) * 2023-09-25 2024-01-16 深圳美讯医学检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采血桌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67931A2 (de) * 2006-12-05 2008-06-12 Universitätsklinikum Freiburg Nichtinvasives messverfahren, vorricht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CN105054946A (zh) * 2015-08-06 2015-11-18 成都新澳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辅助机器人
JP2017012375A (ja) * 2015-06-30 2017-01-19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血糖値測定装置
JP2019028882A (ja) * 2017-08-02 2019-02-21 株式会社テクノメデイカ 採血業務補助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34316B2 (en) * 2006-10-24 2015-05-19 Amorcyte, Llc Infarct area perfusion-improving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vascular injury repai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67931A2 (de) * 2006-12-05 2008-06-12 Universitätsklinikum Freiburg Nichtinvasives messverfahren, vorricht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JP2017012375A (ja) * 2015-06-30 2017-01-19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血糖値測定装置
CN105054946A (zh) * 2015-08-06 2015-11-18 成都新澳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辅助机器人
JP2019028882A (ja) * 2017-08-02 2019-02-21 株式会社テクノメデイカ 採血業務補助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1400A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81400B (zh) 借助于非接触式血管可视化设备的辅助操作装置及方法
US20170181682A1 (en) Device and system for blood sampling
EP1949855B1 (en) System for withdrawing body fluid
EP1450686B1 (en) Device for sampling blood droplets under vacuum conditions
CN111265224B (zh) 用于从全血中分离出血清样本的采血辅助装置和方法
US20210038138A1 (en) Methods, Devices, Systems, and Kits for Automated Blood Collection by Fingerstick
JP2010502278A (ja) 体液の監視と採取装置および方法
PL197819B1 (pl) Urządzenie do pobierania płynu ustrojowego z obszaru części ciała, w szczególności z opuszka palca
WO2019093124A1 (ja) 採血装置および採血方法
CN113040767A (zh) 一种末梢血采集装置
US20230301566A1 (en)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llection of blood
JP2000237171A (ja) 採血補助具
KR20170110279A (ko) 흡착부를 구비한 채혈 방법 및 장치
JP2005211189A (ja) 採血装置
KR101389993B1 (ko) 채혈장치
EP2584967B1 (en) Device and system for blood sampling
CN107913072A (zh) 自动识别血管抽取血液的装置
CN107928684A (zh) 抽血机器人
CN220898690U (zh) 采血辅助设备
CN107811645A (zh) 抽取血管中血液的机器
CN115969374A (zh) 一种集生物标志物检测和生理信号监测一体化的采血仪
KR20240027716A (ko) 모세혈관 혈액 수집 디바이스
KR20240027731A (ko) 모세혈관 혈액 수집 디바이스
KR20240024243A (ko) 모세혈관 혈액 수집 디바이스
CN108056779A (zh) 自动取血液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