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8261B - 一种散热器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器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8261B
CN111278261B CN202010169062.0A CN202010169062A CN111278261B CN 111278261 B CN111278261 B CN 111278261B CN 202010169062 A CN202010169062 A CN 202010169062A CN 111278261 B CN111278261 B CN 1112782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ing
side edge
main body
jack
flan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90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78261A (zh
Inventor
李学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Jianghai Jintaida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Jianghai Jintaida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Jianghai Jintaida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Jianghai Jintaida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690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782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78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8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782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82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及其生产方法,其中散热器包括多个散热片,通过在散热片的两侧设置朝散热片的主体的同侧翻折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其中第一翻边包括与主体连接的第一侧边和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插孔,第二侧边上设置有与第一插孔匹配的第一插销,第二翻边包括与主体连接的第四侧边和与第四侧边相对的第五侧边,第四侧边上设置有第二插孔,第五侧边上设置有与第二插孔匹配的第二插销,因此多个散热片可以通过第一插销插入第一插孔、第二插销插入第二插孔进行连接,相对于现有的散热器一体成型的的生产方式,本发明无须复杂的加工模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器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器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散热器是电器中必不可少的器件之一,可以确保电器能够维持在其正常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现有的普通散热器,通常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生产,采用这种生产方式,若散热器的散热片数量较多时,加工模具会因此变得复杂,从而会提高生产成本,不利于提高散热器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散热器及其生产方法,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多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包括主体、若干个第一翻边和若干个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侧且朝所述主体的同侧翻折;
所述第一翻边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第一侧边和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二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孔匹配的第一插销;
所述第二翻边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第四侧边和与所述第四侧边相对的第五侧边,所述第四侧边上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五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插孔匹配的第二插销;
所述第一插销插入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插销插入所述第二插孔,使得所述多个散热片依次连接。
上述散热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散热片的两侧设置朝散热片的主体的同侧翻折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其中第一翻边包括与主体连接的第一侧边和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插孔,第二侧边上设置有与第一插孔匹配的第一插销,第二翻边包括与主体连接的第四侧边和与第四侧边相对的第五侧边,第四侧边上设置有第二插孔,第五侧边上设置有与第二插孔匹配的第二插销,因此多个散热片可以通过第一插销插入第一插孔、第二插销插入第二插孔进行连接,相对于现有的散热器一体成型的的生产方式,本发明无须复杂的加工模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翻边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翻边的长度相等,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翻边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翻边的长度相等,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其中一个散热片两个间隔的第一翻边之间的余料可以作为另一个散热片的第二翻边,达到散热器制造材料的最大化利用,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边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边相交的第三侧边,所述第三侧边上设置有朝所述第二翻边翻折的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靠近所述第一插销的一端设置有突出于所述第一翻边的第一凸起,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对应的第三插孔,在两个散热片连接时,可以通过第一凸起和第三插孔起到定位作用,使得两个散热片的连接准确性更高,提高了散热器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边、第三翻边和第三插孔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三翻边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三侧边上。在第一翻边的宽度较大时,通过设置两个第三翻边,可以使得第三翻边的定位效果更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翻边还包括与所述第四侧边相交的第六侧边,所述第六侧边上设置有朝所述第一翻边翻折的第四翻边,所述第四翻边靠近所述第二插销的一端设置有突出于所述第二翻边的第二凸起,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对应的第四插孔,在两个散热片连接时,可以通过第二凸起和第四插孔起到定位作用,使得两个散热片的连接准确性更高,提高了散热器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散热器生产方法,包括:
将若干个散热片的主体两侧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朝所述主体的同侧翻折;
在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主体连接的第一侧边上切割第一插孔,在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上切割出与所述第一插孔匹配的第一插销;
在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主体连接的第四侧边上切割第二插孔,在与所述第四侧边相对的第五侧边上切割出与所述第二插孔匹配的第二插销;
将其中一个主体的所述第一插销对准另一个主体的所述第一插孔后,将所述第一插销朝所述第二翻边的方向翻折,将其中一个主体的所述第二插销对准另一个主体的所述第二插孔后,将所述第二插销朝所述第一翻边的方向翻折,从而依次将所述若干个散热片连接。
上述散热器生产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若干个散热片的主体两侧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朝主体的同侧翻折,在第一翻边与主体连接的第一侧边上切割第一插孔,在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上切割出与第一插孔匹配的第一插销,在第二翻边与主体连接的第四侧边上切割第二插孔,在与第四侧边相对的第五侧边上切割出与第二插孔匹配的第二插销,将其中一个主体的第一插销对准另一个主体的第一插孔后,将第一插销朝第二翻边的方向翻折,将其中一个主体的第二插销对准另一个主体的第二插孔后,将第二插销朝第一翻边的方向翻折,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翻折后可以分别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卡紧,从而依次将若干个散热片连接,相对于现有的散热器一体成型的的生产方式,本发明无须复杂的加工模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若干个散热片的主体两侧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朝所述主体的同侧翻折,包括:
在材料基板的水平方向上依次交替切割出多个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使得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能够朝材料基板的同侧的相反方向翻折;
在所述材料基板的竖直方向上重复上述步骤;
将所述多个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朝所述材料基板的同侧翻折。
通过上述步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其中一个散热片两个间隔的第一翻边之间的余料可以作为另一个散热片的第二翻边,达到散热器制造材料的最大化利用,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依次将所述若干个散热片连接,包括:
将第一散热片的高度降低;
移动第二散热片至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上方,将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连接。
通过上述步骤,使得在连接多个散热片时,可以通过传送带等传送设备实现流水线操作,降低人力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翻边的第三侧边上切割出第三翻边,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交;
在所述第三翻边靠近所述第一插销的一端切割出突出于所述第一翻边的第一凸起;
在所述主体上切割出与所述第一凸起对应的第三插孔。
通过上述步骤,在两个散热片连接时,可以通过第一凸起和第三插孔起到定位作用,使得两个散热片的连接准确性更高,提高了散热器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翻边的第六侧边上切割出第四翻边,所述第六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相交;
在所述第四翻边靠近所述第二插销的一端切割出突出于所述第二翻边的第二凸起;
在所述主体上切割出与所述第二凸起对应的第四插孔。
通过上述步骤,在两个散热片连接时,可以通过第二凸起和第四插孔起到定位作用,使得两个散热片的连接准确性更高,提高了散热器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散热片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多个散热片连接成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多个散热片连接成的散热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散热器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将若干个散热片的主体两侧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朝主体的同侧翻折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依次将若干个散热片连接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散热器的生产方法一种补充步骤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散热器的生产方法另一种补充步骤的流程图。
相关部件的标号如下:
主体100、第一翻边200、第二翻边300、第三插孔110、第四插孔120、第一插孔210、第一插销220、第三翻边230、第一凸起231、第二插孔310、第二插销320、第四翻边330、第二凸起331、第一缺口410、第二缺口420、第三缺口430、第四缺口44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4,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多个散热片,散热片包括主体100、若干个第一翻边200和若干个第二翻边300,第一翻边200和第二翻边300分别设置于主体100的两侧且朝主体100的同侧翻折;第一翻边200包括与主体100连接的第一侧边和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插孔210,第二侧边上设置有与第一插孔210匹配的第一插销220;第二翻边300包括与主体100连接的第四侧边和与第四侧边相对的第五侧边,第四侧边上设置有第二插孔310,第五侧边上设置有与第二插孔310匹配的第二插销320;第一插销220插入第一插孔210,第二插销320插入第二插孔310,使得多个散热片依次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生产时,散热片的数量可以根据散热器的规格自由设定,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通过在散热片的两侧设置朝散热片的主体100的同侧翻折的第一翻边200和第二翻边300,其中第一翻边200包括与主体100连接的第一侧边和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插孔210,第二侧边上设置有与第一插孔210匹配的第一插销220,第二翻边300包括与主体100连接的第四侧边和与第四侧边相对的第五侧边,第四侧边上设置有第二插孔310,第五侧边上设置有与第二插孔310匹配的第二插销320,因此多个散热片可以通过第一插销220插入第一插孔210、第二插销320插入第二插孔310进行连接,相对于现有的散热器一体成型的的生产方式,本发明无须复杂的加工模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地,第一翻边200和第二翻边300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第一翻边200与第二翻边300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第一翻边200之间的距离与第二翻边300的长度相等,相邻两个第二翻边300之间的距离与第一翻边200的长度相等,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其中一个散热片两个间隔的第一翻边200之间的余料可以作为另一个散热片的第二翻边300,达到散热器制造材料的最大化利用,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在实际生产时,第一翻边200和第二翻边300的数量可以根据散热器的实际规格自由设定,第一翻边200与第二翻边300的长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由设定,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翻边200和第二翻边300的长度为L方向上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翻边200还包括与第一侧边相交的第三侧边,第三侧边上设置有朝第二翻边300翻折的第三翻边230,第三翻边230靠近第一插销220的一端设置有突出于第一翻边200的第一凸起231,主体100上设置有与第一凸起231对应的第三插孔110,在两个散热片连接时,可以通过第一凸起231和第三插孔110起到定位作用,使得两个散热片的连接准确性更高,提高了散热器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相类似地,第二翻边300还包括与第四侧边相交的第六侧边,第六侧边上设置有朝第一翻边200翻折的第四翻边330,第四翻边330靠近第二插销320的一端设置有突出于第二翻边300的第二凸起331,主体100上设置有与第二凸起331对应的第四插孔120,在两个散热片连接时,可以通过第二凸起331和第四插孔120起到定位作用,使得两个散热片的连接准确性更高,提高了散热器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侧边、第三翻边230和第三插孔110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三翻边230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三侧边上。在第一翻边200的宽度较大时,通过设置两个第三翻边230,可以使得第三翻边230的定位效果更好。可以理解的时,当第二翻边300的宽度较大时,同样可以将第三翻边230设置在第二翻边300上。
在实际生产时,先在材料基板的水平方向上依次交替切割出多个第一翻边200和第二翻边300,使得第一翻边200和第二翻边300能够朝材料基板的同侧的相反方向翻折,再在材料基板的竖直方向上重复上述过程,并且,在第一翻边200与主体100连接的第一侧边上切割第一插孔210,在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上切割出与第一插孔210匹配的第一插销220,在第二翻边300与主体100连接的第四侧边上切割第二插孔310,在与第四侧边相对的第五侧边上切割出与第二插孔310匹配的第二插销320,将多个第一翻边200和第二翻边300朝材料基板的同侧翻折,翻折后可以自动形成散热片的主体100,将其中一个主体100的第一插销220对准另一个主体100的第一插孔210后,将第一插销220朝第二翻边300的方向翻折,将其中一个主体100的第二插销320对准另一个主体100的第二插孔310后,将第二插销320朝第一翻边200的方向翻折,第一插销220和第二插销320翻折后可以分别与第一插孔210和第二插孔310卡紧,从而依次将若干个散热片连接。其中,材料基板可以采用散热性能良好的材料,例如铝板。多个散热片连接后呈格栅结构,因此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基于上述过程,第一翻边200与第二翻边300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第一翻边200之间的距离与第二翻边300的长度相等,相邻两个第二翻边300之间的距离与第一翻边200的长度相等,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其中一个散热片两个间隔的第一翻边200之间的余料可以作为另一个散热片的第二翻边300,达到散热器制造材料的最大化利用。参照图1-图2,主体100上的第一缺口410、第二缺口420、第三缺口430和第四缺口440分别由切割第一插销220、第一凸起231、第二插销320和第二凸起331留下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图3-图4中展示的第一插销220和第二插销320处于未翻折的状态。
此外,参照图5,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散热器生产方法,用于生产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散热器,该生产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100:将若干个散热片的主体两侧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朝主体的同侧翻折;
S200:在第一翻边与主体连接的第一侧边上切割第一插孔,在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上切割出与第一插孔匹配的第一插销;
S300:在第二翻边与主体连接的第四侧边上切割第二插孔,在与第四侧边相对的第五侧边上切割出与第二插孔匹配的第二插销;
S400:将其中一个主体的第一插销对准另一个主体的第一插孔后,将第一插销朝第二翻边的方向翻折,将其中一个主体的第二插销对准另一个主体的第二插孔后,将第二插销朝第一翻边的方向翻折,从而依次将若干个散热片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S200和S300可以在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翻折之前执行,这样第一插孔、第一插销、第二插孔和第二插销的切割会更加方便。
通过将若干个散热片的主体两侧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朝主体的同侧翻折,在第一翻边与主体连接的第一侧边上切割第一插孔,在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上切割出与第一插孔匹配的第一插销,在第二翻边与主体连接的第四侧边上切割第二插孔,在与第四侧边相对的第五侧边上切割出与第二插孔匹配的第二插销,将其中一个主体的第一插销对准另一个主体的第一插孔后,将第一插销朝第二翻边的方向翻折,将其中一个主体的第二插销对准另一个主体的第二插孔后,将第二插销朝第一翻边的方向翻折,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翻折后可以分别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卡紧,从而依次将若干个散热片连接,相对于现有的散热器一体成型的的生产方式,本发明无须复杂的加工模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具体地,参照图6,S100:将若干个散热片的主体两侧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朝主体的同侧翻折,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110:在材料基板的水平方向上依次交替切割出多个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使得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能够朝材料基板的同侧的相反方向翻折;
S120:在材料基板的竖直方向上重复步骤S110;
S130:将多个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朝材料基板的同侧翻折。
通过上述步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其中一个散热片两个间隔的第一翻边之间的余料可以作为另一个散热片的第二翻边,达到散热器制造材料的最大化利用,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地,参照图7,S400中的依次将若干个散热片连接,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410:将第一散热片的高度降低;
S420:移动第二散热片至第一散热片的上方,将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连接。
通过上述步骤,使得在连接多个散热片时,可以通过传送带等传送设备实现流水线操作,降低人力成本。
参照图8,在上述S100至S400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00:在第一翻边的第三侧边上切割出第三翻边,第三侧边与第一侧边相交;
S600:在第三翻边靠近第一插销的一端切割出突出于第一翻边的第一凸起;
S700:在主体上切割出与第一凸起对应的第三插孔。
通过上述步骤,在两个散热片连接时,可以通过第一凸起和第三插孔起到定位作用,使得两个散热片的连接准确性更高,提高了散热器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参照图9,在上述S100至S400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800:在第二翻边的第六侧边上切割出第四翻边,第六侧边与第四侧边相交;
S900:在第四翻边靠近第二插销的一端切割出突出于第二翻边的第二凸起;
S1000:在主体上切割出与第二凸起对应的第四插孔。
通过上述步骤,在两个散热片连接时,可以通过第二凸起和第四插孔起到定位作用,使得两个散热片的连接准确性更高,提高了散热器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S500至S700、S800至S1000既可以同时与S100至S400结合执行,也可以分别与S100至S400结合执行。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包括主体、若干个第一翻边和若干个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侧且朝所述主体的同侧翻折;
所述第一翻边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第一侧边和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二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孔匹配的第一插销;
所述第二翻边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第四侧边和与所述第四侧边相对的第五侧边,所述第四侧边上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五侧边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插孔匹配的第二插销;
所述第一插销插入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插销插入所述第二插孔,使得所述多个散热片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翻边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翻边的长度相等,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翻边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翻边的长度相等;
所述第一翻边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边相交的第三侧边,所述第三侧边上设置有朝所述第二翻边翻折的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靠近所述第一插销的一端设置有突出于所述第一翻边的第一凸起,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对应的第三插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边、第三翻边和第三插孔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三翻边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三侧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边还包括与所述第四侧边相交的第六侧边,所述第六侧边上设置有朝所述第一翻边翻折的第四翻边,所述第四翻边靠近所述第二插销的一端设置有突出于所述第二翻边的第二凸起,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对应的第四插孔。
4.一种散热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若干个散热片的主体两侧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朝所述主体的同侧翻折;
在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主体连接的第一侧边上切割第一插孔,在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上切割出与所述第一插孔匹配的第一插销;
在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主体连接的第四侧边上切割第二插孔,在与所述第四侧边相对的第五侧边上切割出与所述第二插孔匹配的第二插销;
将其中一个主体的所述第一插销对准另一个主体的所述第一插孔后,将所述第一插销朝所述第二翻边的方向翻折,将其中一个主体的所述第二插销对准另一个主体的所述第二插孔后,将所述第二插销朝所述第一翻边的方向翻折,从而依次将所述若干个散热片连接;
在所述第一翻边的第三侧边上切割出第三翻边,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交;
在所述第三翻边靠近所述第一插销的一端切割出突出于所述第一翻边的第一凸起;
在所述主体上切割出与所述第一凸起对应的第三插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热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若干个散热片的主体两侧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朝所述主体的同侧翻折,包括:
在材料基板的水平方向上依次交替切割出多个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使得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能够朝材料基板的同侧的相反方向翻折;
在所述材料基板的竖直方向上重复上述步骤;
将所述多个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朝所述材料基板的同侧翻折。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散热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将所述若干个散热片连接,包括:
将第一散热片的高度降低;
移动第二散热片至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上方,将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热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翻边的第六侧边上切割出第四翻边,所述第六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相交;
在所述第四翻边靠近所述第二插销的一端切割出突出于所述第二翻边的第二凸起;
在所述主体上切割出与所述第二凸起对应的第四插孔。
CN202010169062.0A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散热器及其生产方法 Active CN1112782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9062.0A CN111278261B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散热器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69062.0A CN111278261B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散热器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8261A CN111278261A (zh) 2020-06-12
CN111278261B true CN111278261B (zh) 2024-04-09

Family

ID=70999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9062.0A Active CN111278261B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散热器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782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4166A (zh) * 2022-03-07 2022-06-28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电池热管理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6498B1 (en) * 2001-04-27 2002-01-08 Wen-Chen Wei Leaf piece structure for heat dissipater
CN2545796Y (zh) * 2002-04-26 2003-04-16 林海清 散热器
KR200336475Y1 (ko) * 2003-09-26 2003-12-18 훙-춘 창 조합식 방열기의 방열 피스 구조
CN211509668U (zh) * 2020-03-12 2020-09-15 江门市江海区金泰达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0621B2 (en) * 2003-02-14 2005-04-19 Dung-Mau Wang Radiator
US20060144560A1 (en) * 2005-01-04 2006-07-06 Ruei-An Lo Clip assembly structure for heat dissipating fins
US20060162920A1 (en) * 2005-01-24 2006-07-27 Yuh-Cheng Chemical Ltd. Heat sink
US20080179043A1 (en) * 2007-01-26 2008-07-31 Cooler Master Co., Ltd. Heat sink fin with joining structure
TW200847909A (en) * 2007-05-28 2008-12-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Heat sink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US20100139905A1 (en) * 2008-12-06 2010-06-10 Chin-Hsing Horng Combination Heat Sink Formed of a Stack of Heat Spreader Sheet Member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6498B1 (en) * 2001-04-27 2002-01-08 Wen-Chen Wei Leaf piece structure for heat dissipater
CN2545796Y (zh) * 2002-04-26 2003-04-16 林海清 散热器
KR200336475Y1 (ko) * 2003-09-26 2003-12-18 훙-춘 창 조합식 방열기의 방열 피스 구조
CN211509668U (zh) * 2020-03-12 2020-09-15 江门市江海区金泰达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8261A (zh) 2020-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8261B (zh) 一种散热器及其生产方法
CN102118952A (zh) 散热装置
CN100414692C (zh) 热管散热装置
CN211509668U (zh) 一种散热器
US20040150955A1 (en) Connecting apparatus of one single radiation plate
JP3080057U (ja) 多極式の電気的な差込みコネクタ
US7231963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ith interlocking fin plates
JP5754501B2 (ja) 中継コネクタ用端子製造方法
CN216244829U (zh) 风道结构和空调器
US20040104013A1 (en) Engaging structure for heat sink
CN101282630A (zh) 散热器、散热基座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55283B (zh) 多角度散热片组成型方法及散热器
JPH079022U (ja) 分岐接続箱
KR200227805Y1 (ko) 커넥터
CN205376806U (zh) 汽车发电机连接板
CN210432015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pcb板
CN201197256Y (zh) 铆合式散热器
CN104923689A (zh) 散热模组的制作方法及散热模组
JPH0635834U (ja) 空気調和機
CN219531786U (zh) 一种插接式散热翅片紧配装置
CN220796725U (zh) 一种改进的散热片组及散热器
CN216121699U (zh) 一种能够自锁紧导电连接块的母线槽相线母排
CN2502227Y (zh) 散热片接合结构
CN2605600Y (zh) 高密度散热装置
CN220169301U (zh) 散热器及投光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