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6814A - 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6814A
CN111276814A CN202010196061.5A CN202010196061A CN111276814A CN 111276814 A CN111276814 A CN 111276814A CN 202010196061 A CN202010196061 A CN 202010196061A CN 111276814 A CN111276814 A CN 111276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circuit board
antenna
disposed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60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杨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eoelectr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eo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eoelect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eo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960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768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76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68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 H01R13/74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2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antenna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外接天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包括设备壳体、天线连接器及第一导电部件,设备壳体上设有连通至其内部的第一开口,设备壳体的内部设有主电路板和数传电台,数传电台与主电路板电连接,数传电台设有第一接口,天线连接器一端自第一开口穿设至设备壳体内,天线连接器位于设备壳体内的一端设有第二接口,第一导电部件设于设备壳体内,第一导电部件与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电连接。方案采用导电部件与设于数传电台的接口及设于天线连接器上的接口电连接,以实现天线连接器与数传电台之间的电连接,安装快速方便,工艺简单,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接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天线外接,往往在终端设备的设备壳体上设置用于与外接天线连接的天线连接器,然后再将天线连接器与设备壳体内的数传电台电连接,即可实现终端设备与外接天线的电连接。
但是,天线连接器与数传电台之间通常通过焊接线缆电连接,即线缆的两端分别焊接于天线连接器和数传电台以实现天线连接器与数传电台之间的电连接。采用线缆焊接连接的方式,焊接工艺复杂,且连接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能够在工艺简单且连接可靠性高的连接方式下实现天线连接器与数传电台之间的电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上设有连通至其内部的第一开口,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设有主电路板和数传电台,所述数传电台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数传电台设有第一接口;
天线连接器,其一端自所述第一开口穿设至所述设备壳体内,所述天线连接器位于所述设备壳体内的一端设有第二接口;以及
第一导电部件,设于所述设备壳体内,所述第一导电部件与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第二接口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金属支架,所述金属支架设于所述设备壳体内,所述主电路板以及所述数传电台分别设于所述金属支架的相对两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支架将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主电路板位于所述上腔体,所述数传电台位于所述下腔体,所述金属支架、所述主电路板对应所述第一接口分别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壳体内还设有内置天线,所述内置天线位于所述主电路板的上方,所述内置天线包括天线主体和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于所述天线主体,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三接口和第二导电部件,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均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件与所述第二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件与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第三接口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设于所述天线主体的底部,所述第三接口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顶部,所述天线主体对应所述第三接口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所述第三接口延伸至所述下部部分的内部,所述第一接口延伸至所述上部部分的内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部件为金属杆,其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内以实现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线部件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侧部,所述第二导电部件为杆状结构,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为L形,所述水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竖直部连接于所述水平部的另一端,并自所述水平部的所述另一端向下延伸至与所述第二接口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壳体内还设有金属中框,所述金属中框固设于所述主电路板上,所述天线主体设于所述金属中框上,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金属中框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为阶梯状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包括朝向所述设备壳体外部的台阶面,所述天线连接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设备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且抵接于所述台阶面,所述第三连接部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台阶面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通过设置包括设备壳体、主电路板、数传电台、天线连接器及导电部件的终端设备,天线连接器设于设备壳体的第一开口上,数传电台与主电路板电连接,在数传电台上设置第一接口以及在天线连接器上设置第二接口,导电部件与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电连接,从而实现天线连接器与数传电台的电连接。本方案采用导电部件与设于数传电台的接口及设于天线连接器上的接口电连接的方式实现天线连接器与数传电台之间的电连接,导电部件的两端分别插入数传电台的接口和天线连接器上的接口即可实现电连接,安装快速方便,工艺简单。并且,采用导电部件与接口连接通电的方式,安全可靠,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能够在工艺简单且连接可靠性高的连接方式下实现天线连接器与数传电台之间的电连接。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设备壳体、天线连接器2及第一导电部件3,设备壳体上设有连通至其内部的第一开口11,设备壳体的内部设有主电路板4和数传电台5,数传电台5与主电路板4电连接,数传电台5设有第一接口5a,天线连接器2的一端自第一开口11穿设至设备壳体内,天线连接器2位于设备壳体内的一端设有第二接口2a,以及,第一导电部件3设于设备壳体内,第一导电部件3与第一接口5a及第二接口2a电连接。
本方案采用第一导电部件3与设于数传电台5的第一接口5a及设于天线连接器2上的第二接口2a电连接的方式,实现天线连接器2与数传电台5之间的电连接。由于第一导电部件3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接口5a及第二接口2a即可实现电连接,安装快速方便,工艺简单。并且,采用导电部件与接口连接通电的方式,安全可靠,提升了产品性能和可靠性。
本方案的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设有无线网卡的液晶电视、路由器、扫描仪,PSP游戏机、笔记本或实时测量探测器等电器设备或电子设备,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定。本实施例仅以终端设备为实时测量探测器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则该设备壳体为实时测量探测器的壳体。
本方案的天线连接器2用于与外置天线电连接,用于将外置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传输至数传电台5。由于天线连接器2穿设于第一开口11,为了使得外置天线的无线信号接收性更佳,可选地,第一开口11设于设备壳体的顶部,即天线连接器2设于设备壳体的顶部。采用这样设计的方式,由于外置天线连接于位于设备壳体顶部的天线连接器2,外置天线在接收无线信号的时候,不会受到设备壳体以及设备壳体内的电子元器件的阻挡,因此外置天线具有良好的无线信号接收性能,从而使得终端设备具有良好的无线信号接收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的设计和生产中,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的不同,还可以将第一开口11设置在设备壳体的其他位置,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定。
结合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1为阶梯状1,第一开口11包括朝向设备壳体外部的台阶面111,台阶面111用于与天线连接器2抵接,从而限制天线连接器2在第一开口11内的位置。
进一步地,天线连接器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及第三连接部23。第一连接部21位于设备壳体的外部,第一连接部21设有与外置天线连接的接口,用于实现天线连接器2与外置天线的连接。第二连接部22位于第一开口11内且抵接于台阶面111,用于与台阶面111相互作用,从而起到限制天线连接器2在第一开口11内的位置的作用。第三连接部23部分位于第一开口11内,且另一部分位于设备壳体的内部,第三连接部23的另一部分设有第二接口2a,用于与第一导电部件3连接。
采用第一开口11为阶梯状且天线连接器2为三段式结构的设计方式,将天线连接器2沿设备壳体的外部朝向设备壳体的内部的方向穿设第一开口11至第二连接部22抵接于台阶面111,即可实现将天线连接器2安装于设备壳体上的定位安装,将天线连接器2沿设备壳体的内部朝向设备壳体的外部的方向抽离第一开口11,即可实现将天线连接器2从设备壳体上的拆卸,使得天线连接器2与设备壳体的定位安装和拆装方便高效。
更进一步地,由于第二连接部22与台阶面111相互抵接起到限制天线连接器2朝向设备壳体的内部活动的作用,为了将天线连接器2固定于设备壳体上,第三连接部23位于设备壳体内的另一部分设有第一螺纹,设备壳体内还设有螺母24,螺母24对应第一螺纹设有第二螺纹,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螺旋连接,用于限制天线连接器2朝向设备壳体外部的活动。基于此,在第二连接部22与台阶面111的限位作用以及第三连接部23的另一部分与螺母24的限位作用下,天线连接器2可以稳定安装于设备壳体上。
此外,为了防止位于设备壳体外部的水从第一开口11与天线连接器2之间的间隙进入设备壳体的内部,终端设备还包括密封圈25,密封圈25抵接于第一连接部21与台阶面111之间,从而起到第一开口11与天线连接器2之间的密封作用。
结合图2、图5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包括用于固定主电路板4及数传电台5的金属支架6,金属支架6设于设备壳体内,主电路板4以及数传电台5分别设于金属支架6的相对两侧。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得主电路板4和数传电台5在设备壳体内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具体地,金属支架6为圆形块状,其安装在设备壳体内时,可将设备壳体的内部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主电路板4设于金属支架6位于上腔体的一侧,即主电路板4位于上腔体,数传电台5设于金属支架6位于下腔体的一侧,即数传电台5位于下腔体。
进一步地,因为天线连接器2设于设备壳体的顶部,即天线连接器2穿设至上腔体内,所以,第二接口2a位于上腔体。又因为,数传电台5设于下腔体,所以,第一接口5a位于下腔体内。为了方便第一导电部件3与第一接口5a及第二接口2a的连接,金属支架6对应第一接口5a设有第一缺口61,主电路板4对应第一接口5a设有第二缺口41,第一缺口61及第二缺口41均与第一接口5a连通,从而使得第一接口5a与上腔体连通。
可选地,第一接口5a设于数传电台5的顶部,使得第一导电部件3穿设金属支架6对应的第一缺口61及主电路板4对应的第二缺口41即可连接至第一接口5a,以简化第一接口5a和第二接口2a的连接路径,从而简化第一导电部件3的结构。
结合图2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备壳体内还设有内置天线7,内置天线7位于主电路板4的上方,即内置天线7位于上腔体内。内置天线7包括天线主体71和第一电路板72,第一电路板72设于天线主体71,第一电路板72上设有第二导电部件721和第三接口722,第二导电部件721和第三接口722均与第一电路板72电连接,第二导电部件721与第二接口2a电连接,第一导电部件3与第一接口5a及第三接口722电连接。在本方案中,设于第一电路板72上的第二导电部件721与第一接口5a电连接,第一导电部件3与设于天线连接器2上的第二接口2a及设于第一电路板72上的第三接口722电连接,从而实现天线连接器2与数传电台5的电连接。
其中,天线主体71为阶梯圆台状,第一电路板72设于天线主体71的底部。可以理解的是,天线主体71还可为其他形状且第一电路板72还可设于天线主体71上的其他位置,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定,本实施例仅以天线主体71为阶梯圆台状以及第一电路板72设于天线主体71的底部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结合图1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第一导电部件3与第三接口722的电连接,第三接口722设于第一电路板72的顶部,天线主体71对应第三接口722设有阶梯孔711,阶梯孔711包括上部部分71a和下部部分71b,第三接口722延伸至下部部分71b的内部,第一导电部件3的延伸至上部部分71a内。第一导电部件3为金属杆,其两端分别伸入第一接口5a和第三接口722内以实现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导电部件3可转动连接第三接口722,即第一导电部件3可以在第三接口722上以一定角度转动。采用这样的设计方式,在终端设备安装出现角度偏差时,第一导电部件3依然能够实现与第三接口722的电连接,从而确保天线的连接性能不会受到终端设备安装角度误差的影响。
此外,第二导电部件721设于第一电路板72的侧部,第二导电部件721为金属杆状结构,第二导电部件721包括水平部72a和竖直部72b,水平部72a为L形,水平部72a的一端与第一电路板72电连接,竖直部72b连接于水平部72a的另一端,并自水平部72a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至与第二接口2a电连接。
更进一步地,设备壳体内还设有用于固定内置天线7的金属中框8,金属中框8固设于主电路板4上,天线主体71设于金属中框8上,第一电路板72位于金属中框8内。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终端设备的安装,设备壳体包括底壳(未图示)和顶壳12,底壳和顶壳12对合连接。具体地,第一开口11设于顶壳12,且金属支架6抵接于顶壳12和底壳之间,顶壳12与金属支架6共同围合形成上腔体,底壳和金属支架6共同围合形成下腔体。
进一步地,金属中框8的外表面设有第三螺纹,顶壳12下端的内表面设有第四螺纹,第四螺纹与第三螺纹螺旋连接,用于将顶壳12固定于金属中框8。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安装方式做简单的描述:
首先将安装有主电路板4和数传电台5的金属支架6安装于底壳上,以使数传电台5位于底壳内,然后将金属中框8固定于主电路板4上,其次将天线主体71固定于金属中框8上,并使得第一电路板72位于金属中框8内且第二导电部件721与第一接口5a电连接,接着将第一导电部件3与第三接口722电连接,最后将顶壳12与金属中框8连接,并使得天线连接器2上的第二接口2a与第一导电部件3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通过在数传电台上设置第一接口以及在天线连接器上设置第二接口,第一导电部件与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电连接,从而实现天线连接器及数传电台之间的电连接。由于本方案采用第一导电部件与设于数传电台的接口及设于天线连接器上的接口电连接的连接方式,以实现天线连接器与数传电台之间的电连接,相比于传统的焊接工艺,本方案工艺简单,且连接可靠性高。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上设有连通至其内部的第一开口,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设有主电路板和数传电台,所述数传电台与所述主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数传电台设有第一接口;
天线连接器,其一端自所述第一开口穿设至所述设备壳体内,所述天线连接器位于所述设备壳体内的一端设有第二接口;以及
第一导电部件,设于所述设备壳体内,所述第一导电部件与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第二接口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金属支架,所述金属支架设于所述设备壳体内,所述主电路板以及所述数传电台分别设于所述金属支架的相对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架将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主电路板位于所述上腔体,所述数传电台位于所述下腔体,所述金属支架、所述主电路板对应所述第一接口分别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内还设有内置天线,所述内置天线位于所述主电路板的上方,所述内置天线包括天线主体和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于所述天线主体,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三接口和第二导电部件,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件均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件与所述第二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件与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第三接口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设于所述天线主体的底部,所述第三接口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顶部,所述天线主体对应所述第三接口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所述第三接口延伸至所述下部部分的内部,所述第一接口延伸至所述上部部分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为金属杆,其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内以实现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线部件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侧部,所述第二导电部件为杆状结构,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竖直部连接于所述水平部的另一端,并自所述水平部的所述另一端向下延伸至与所述第二接口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内还设有金属中框,所述金属中框固设于所述主电路板上,所述天线主体设于所述金属中框上,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金属中框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为阶梯状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包括朝向所述设备壳体外部的台阶面,所述天线连接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设备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且抵接于所述台阶面,所述第三连接部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台阶面之间。
CN202010196061.5A 2020-03-19 2020-03-19 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 Pending CN1112768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6061.5A CN111276814A (zh) 2020-03-19 2020-03-19 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6061.5A CN111276814A (zh) 2020-03-19 2020-03-19 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6814A true CN111276814A (zh) 2020-06-12

Family

ID=70999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6061.5A Pending CN111276814A (zh) 2020-03-19 2020-03-19 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768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53752A1 (zh) * 2020-06-19 2021-12-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器及可移动平台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8570A (en) * 1992-09-08 1994-01-11 Motorola, Inc. Combined coaxial connector and radio frequency switch assembly
US20040169607A1 (en) * 2003-02-28 2004-09-02 Tim Wang Antenna for an automobile
JP2008252718A (ja) * 2007-03-30 2008-10-16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無線端末
CN201230099Y (zh) * 2008-06-23 2009-04-29 庄忆芳 具有连接外接天线及数字信号传输线的多端口式连接器
CN201965515U (zh) * 2011-04-02 2011-09-07 周佳 可切换天线的移动设备
CN206517399U (zh) * 2017-01-25 2017-09-22 上海拓攻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无线数传电台
CN108650185A (zh) * 2018-06-14 2018-10-12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天线路由器及其中框结构
CN110281709A (zh) * 2019-06-12 2019-09-27 深圳市永奥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外置式胎压监测器
CN209627866U (zh) * 2018-12-04 2019-11-12 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电气控制箱
CN211700567U (zh) * 2020-03-19 2020-10-16 广州吉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8570A (en) * 1992-09-08 1994-01-11 Motorola, Inc. Combined coaxial connector and radio frequency switch assembly
US20040169607A1 (en) * 2003-02-28 2004-09-02 Tim Wang Antenna for an automobile
JP2008252718A (ja) * 2007-03-30 2008-10-16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無線端末
CN201230099Y (zh) * 2008-06-23 2009-04-29 庄忆芳 具有连接外接天线及数字信号传输线的多端口式连接器
CN201965515U (zh) * 2011-04-02 2011-09-07 周佳 可切换天线的移动设备
CN206517399U (zh) * 2017-01-25 2017-09-22 上海拓攻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无线数传电台
CN108650185A (zh) * 2018-06-14 2018-10-12 四川斐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天线路由器及其中框结构
CN209627866U (zh) * 2018-12-04 2019-11-12 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电气控制箱
CN110281709A (zh) * 2019-06-12 2019-09-27 深圳市永奥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外置式胎压监测器
CN211700567U (zh) * 2020-03-19 2020-10-16 广州吉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53752A1 (zh) * 2020-06-19 2021-12-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器及可移动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63348B1 (ko) 안테나 장치
KR101933890B1 (ko) 플러그 커넥터
US5835071A (en) Shielded antenna connector
CN109672011B (zh) 天线及其介质波导滤波器
CN103247918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10692758U (zh) 集成滤波器的天线
CN109449546B (zh) 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输入输出结构
CN109755781A (zh) 共面型板间浮动射频电连接器
CN109088197A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连接器系统
CN211700567U (zh) 一种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
CN111276814A (zh) 可外接天线的终端设备
US1192955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and communication module comprising same
CN214254926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双通道射频连接器组件
CN111048959A (zh) 连接切换装置
KR200482325Y1 (ko) 케이블 텔레비전용 동축 비디오 네트워크 전송기 및 그 삽입 소켓
CN108512964B (zh)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装置
CN203826699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5355308U (zh) 电连接器
EP3361568A1 (en) Base station antenna
CN203984414U (zh) 新型无线收发器
KR20120011617A (ko) 무선 통신장비용 커플러
CN111755921A (zh) 带空气环同轴连接器
CN107026334B (zh) 电连接器
CN201985285U (zh)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5355214U (zh) 一种移相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