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67902B - 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67902B
CN111267902B CN202010078484.7A CN202010078484A CN111267902B CN 111267902 B CN111267902 B CN 111267902B CN 202010078484 A CN202010078484 A CN 202010078484A CN 111267902 B CN111267902 B CN 1112679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information
width
detection assembly
beam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84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67902A (zh
Inventor
罗建利
邵云
吴会超
黄超生
杨泽星
赵建希
罗孝侃
姚锐
唐训发
杨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784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679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67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7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67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79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KAUXILIAR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WAY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K9/00Railway vehicle profile gauges; Detecting or indicating overheating of components; Apparatus on locomotives or cars to indicate bad track sections; General design of track recording vehicles
    • B61K9/08Measuring installations for surveying permanent way
    • B61K9/10Measuring installations for surveying permanent way for detecting cracks in rails or weld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检测组件的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轨道,轨道上设置有轨道梁腔体,检测组件包括:本体,本体被配置为适于在轨道上运动;测量装置,设置于本体上,测量装置被配置为适于测量轨道梁腔体的轨道梁腔体信息;控制器,与测量装置相连接,控制器适于根据轨道梁腔体信息生成测量结果。检测组件可以在行进过程中完成轨道内部轨道梁腔体的检测,一方面提升轨道梁腔体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大幅度提升轨道梁腔体的检测效率,进而实现优化检测组件结构,提升检测准确性与可靠性,提升检测效率,缩减用户工作量,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检测组件的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是一种投资低、施工简单、工期短、节能环保的新型交通系统,悬挂式单轨交通的钢制轨道梁一般在工厂中预制,然后在现场完成组装。轨道梁一般架空建设,列车悬吊于轨道梁下方。轨道梁内无检维修器材运输条件和作业平台,工作人员难以对全线轨道梁内部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维修和保养。目前,在轨道梁投入运行后,随时间推移,轨道的线形状态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列车的运行有很大的影响。极易出现轨道断裂,列车脱轨等运行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检测组件。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检测组件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轨道,轨道上设置有轨道梁腔体,检测组件包括:本体,本体被配置为适于在轨道上运动;测量装置,设置于本体上,测量装置被配置为适于测量轨道梁腔体的轨道梁腔体信息;控制器,与测量装置相连接,控制器适于根据轨道梁腔体信息生成测量结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一种适用于轨道的检测组件,其中被检测的轨道中设置有轨道梁腔体,例如悬挂式单轨。检测组件包括本体,测量装置和控制器。本体为检测组件的主体结构,本体被配置为适于在轨道上运动,本体一方面负责承载并定位检测组件上的其余工作结构,另一方面本体可带动其上的测量装置沿轨道运动。测量装置设置在本体上,且测量装置被配置为适于测量轨道的轨道梁腔体内的轨道梁腔体信息,工作过程中本体带动测量装置沿轨道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通过运动的测量装置实现整条轨道梁腔体的信息测量。控制器设置在本体上,且与测量装置相连接,控制器接收并分析测量装置测量出的轨道梁腔体信息,以通过轨道梁腔体信息生成对应的测量结果。使检测组件可以在行进过程中完成轨道内部轨道梁腔体的检测,从而取缔了常规的人工检测方法,一方面提升轨道梁腔体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大幅度提升轨道梁腔体的检测效率,进而实现优化检测组件结构,提升检测准确性与可靠性,提升检测效率,缩减用户工作量,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检测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测量装置包括:激光扫描仪,与本体相连接,激光扫描仪被配置为适于设置于轨道梁腔体内,激光扫描仪测量在垂直于轨道延伸方向上的轨道梁腔体的截面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测量装置包括激光扫描仪,激光扫描仪与本体相连接,且激光扫描仪被配置为适于设置在轨道的轨道梁腔体内,工作中激光扫描仪扫描轨道的轨道梁腔体,以得到在垂直于轨道延伸方向上的轨道梁腔体的截面信息,从而得到轨道的限界,其后控制器根据截面信息判断出当前轨道的限界是否合格,并生成对应的限界检测结果。通过在测量装置上设置用于检测轨道梁腔体截面的激光扫描仪,使检测装置可以在行进过程中自行检测出轨道的截面内是否有异物,在检测出轨道内疑似存在异物时,及时发出警报以提醒用户及时处理这一情况,避免出现行车事故,从而实现了优化检测装置结构,智能化检测轨道梁腔体的限界信息,提升轨道行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测量装置还包括:宽度检测器,与本体相连接,宽度检测器被配置为适于测量轨道梁腔体的宽度信息。其中,宽度检测器包括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被配置为适于分别与轨道梁腔体的两个侧壁的内壁面间隔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测量装置上还设置有宽度检测器,宽度检测器包括至少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至少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本体相连接,且至少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分别与轨道梁腔体的两个内侧壁间隔设置。工作过程中,宽度检测器检测两侧轨道的变化量,控制模块根据检测出的轨道变化量计算出轨道梁腔体的实际宽度,其后将实际宽度与预设的宽度阈值相比较,当实际宽度超出宽度阈值时,即判定当前的轨道区域宽度不合格,并发出对应警报以提醒用户及时处理这一宽度问题。进而实现优化轨道检测器机构,智能且自动地检测轨道的宽度是否合格,提升轨道行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测量装置还包括:走行面检测器,与本体相连接,走行面检测器被配置为适于测量轨道梁腔体内的走行面的表面轮廓信息。其中,走行面检测器包括至少两个线激光传感器,每个走行面对应设置有一个线激光传感器,线激光传感器的测量头与走行面相对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走形面为轨道与车辆走形轮配合的表面,车辆的走形轮在走形面上运动,以带动车辆沿轨道延伸方向行进。测量装置还设置有走行面检测器,走形面检测器与本体相连接,走形面检测器包括至少两个线激光传感器,线激光传感器的数目与轨道上走形面的数目相对应,每个走形面至少设置有一个线激光传感器,每个线激光传感器的测量头对准走形面。工作过程中,本体带动线激光传感器沿轨道的延伸方向行进,线激光传感器在行进过程中检测走形面的表面轮廓信息,控制其分析该表面轮廓信息后计算出各走形面形变量,形变量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判断轨道的走形面不合格,从而发出对应的警报信息,以提醒用户及时处理该轨道段的走形面。进而优化轨道检测器机构,实现轨道走形面信息的自动化检测,提升轨道检测效率,缩减用户工作量,提升轨道行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测量装置还包括: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本体相连接,激光位移传感器被配置为适于测量激光位移传感器和轨道内壁面之间的间隔信息;控制器与激光位移传感器相连接,控制器适用根据间隔信息计算出轨道内壁面的矢高;其中,激光位移传感器至少为三个,至少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沿轨道的延伸方向等间隔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测量装置上还设置有激光位移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本体相连接,激光位移传感器至少为三个,至少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沿轨道的延伸方向等间隔设置。行进过程中,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出自身与轨道内壁面间的间隔,控制器根据至少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所测量出的间隔信息计算出轨道内壁面的线型矢高,其后用户可通过与控制器相连接的终端读取检测装置在行进过程中所记录的线型矢高。线型矢高可以反应出轨道梁腔体内壁的形状,用户可以通过线型矢高准确判断出轨道内壁的形状是否符合行车要求,并在判断出不符合行车要求时及时维护轨道。进而优化轨道检测器机构,实现轨道线型矢高的自动化检测,提升轨道检测效率,缩减用户工作量,提升轨道行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测量装置还包括:图像采集器,与本体相连接,图像采集器的镜头被配置为适于与轨道梁腔体内的焊缝相对设置,图像采集器适于采集焊缝区域的图像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测量装置上还设置有图像采集器,图像采集器与本体相连接,且图像采集器的镜头与轨道梁腔体内的焊缝相对设置。工作过程中本体带动图像采集器行进,图像采集器在行进过程中采集轨道焊缝区域的图像信息。控制器在接收到图像信息后,智能识别图像信息,当识别出图像信息中包含裂缝时,发出对应的警报信息,以提醒用户及时维护轨道梁腔体内的裂缝,避免出现因轨道裂缝处出现断裂所引起的行车事故。进而优化轨道检测器机构,实现轨道焊缝的自动化检测,提升轨道检测效率,缩减用户工作量,提升轨道行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轨道的轨道梁腔体信息;根据轨道梁腔体信息确定对应的轨道信息,并根据轨道信息生成测量结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器在检测组件的运行过程中获取测量装置所测量的轨道梁腔体信息,其后根据轨道梁腔体信息确定出对应的轨道信息,并最终根据轨道信息生成对应的测量结果。从而一方面实现了轨道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另一方面实现了轨道的智能化检测,用户可通过最终生成的测量结果锁定存在问题的轨道段,并获知具体地问题类型。从而及时维护轨道的对应区域。进而优化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实现轨道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轨道的智能化检测,提升检测效率,缩减用户工作量,提升轨道行车安全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根据轨道梁腔体信息确定对应的轨道信息,并根据轨道信息生成测量结果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轨道的截面信息,根据截面信息确定对应的当前截面轮廓;比较当前截面轮廓和预存的标准截面轮廓;基于当前截面轮廓小于标准截面轮廓,生成第一报警信息;和/或获取轨道的宽度信息;根据宽度信息,确定轨道的宽度变化量;根据宽度变化量和预设的标准轨道宽度,确定当前轨道宽度;比对当前轨道宽度和预设的宽度阈值,基于当前轨道宽度大于宽度阈值,生成第二警报信息;和/或获取轨道的走行面表面轮廓信息;根据表面轮廓信息,确定每个走行面所对应的形变量;基于形变量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形变阈值,发出第三警报信息;和/或获取轨道的图像信息;识别图像信息,基于识别出图像信息中存在裂缝信息,生成第四报警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根据轨道梁腔体信息确定对应的轨道信息,并根据轨道信息生成测量结果这一步骤做出了具体限定。当测量装置上设置有激光扫描仪时候。控制器通过激光扫描仪在各个方向上获取激光扫描仪至轨道梁腔体内表面的距离值,控制器根据距离值生成该轨道段的当前截面轮廓,其后控制器将当前截面轮廓与预存的标准截面轮廓进行比较,当当前截面轮廓小于标准截面轮廓,且当前截面轮廓在某一方向上与标准截面轮廓的偏差大于预设的阈值时,代表当前轨道段疑似存在异物,不满足列车的正常行进,从而生成第一警报信息以及时提醒用户清理当前轨道段内的异物,避免出现行车事故。
当测量装置上设置有宽度检测器时,控制器获取宽度检测器检测出的宽度信息,其后根据宽度信息确定轨道的宽度变化量,在确定出轨道的宽度变化量后结合预存的轨道标准宽度计算出轨道的实际宽度,最终将计算出的实际宽度与预设的宽度阈值相比较,当实际宽度在宽度阈值范围内时,代表当前轨道的宽度形变量在安全范围内,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进,当实际宽度在宽度阈值范围外时,代表当前轨道的宽度形变量超出安全范围,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进,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发出第二警报信息,以提示用户对当前轨道段做出及时维护,修正轨道宽度。
当测量装置上设置有走行面检测器时,控制器通过走行面检测器获取轨道走行面处的表面轮廓信息,其后根据表面轮廓信息确定走行面的形变量,当形变量的绝对值小于预设的形变阈值时,表明走行面的形变量不影响列车的正常行驶,当形变量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形变阈值时,表明走行面间的形变差异过大,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发出第三警报信息,以提示用户及时维护该轨道段上的走行面。
当测量装置上设置有图像采集器时,控制器通过图像采集器获取轨道的图像信息,其后通过图像识别手段识别该图像信息,当识别出图像存在裂缝信息时,表明与当前图像信息对应的轨道段存在断裂的隐患,从而发出第四警报信息以提示用户及时排查该轨道段,当未在图像信息中识别出裂缝信息时,表明与当前图像信息对应的轨道段不存在因裂缝断裂的可能性,列车可正常行进。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组件的控制装置,检测组件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以此,该检测组件的控制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以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分布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分布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的线型矢高计算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的线型矢高检测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组件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检测组件,10激光扫描仪,12宽度检测器,14走行面检测器,16激光位移传感器,162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164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166第三激光位移传感器,18图像采集器,2轨道,20轨道梁腔体,22走行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检测组件1,检测组件1的控制方法,检测组件1的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检测组件1,用于检测轨道2,轨道2上设置有轨道梁腔体20,检测组件1包括:本体,本体被配置为适于在轨道2上运动;测量装置,设置于本体上,测量装置被配置为适于测量轨道梁腔体20的轨道梁腔体20信息;控制器,与测量装置相连接,控制器适于根据轨道梁腔体20信息生成测量结果。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一种适用于轨道2的检测组件1,其中被检测的轨道2中设置有轨道梁腔体20,例如悬挂式单轨。检测组件1包括本体,测量装置和控制器。本体为检测组件1的主体结构,本体被配置为适于在轨道2上运动,本体一方面负责承载并定位检测组件1上的其余工作结构,另一方面本体可带动其上的测量装置沿轨道2运动。测量装置设置在本体上,且测量装置被配置为适于测量轨道2的轨道梁腔体20内的轨道梁腔体20信息,工作过程中本体带动测量装置沿轨道2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通过运动的测量装置实现整条轨道2轨道梁腔体20的信息测量。控制器设置在本体上,且与测量装置相连接,控制器接收并分析测量装置测量出的轨道梁腔体20信息,以通过轨道梁腔体20信息生成对应的测量结果。使检测组件1可以在行进过程中完成轨道2内部轨道梁腔体20的检测,从而取缔了常规的人工检测方法,一方面提升轨道2轨道梁腔体20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大幅度提升轨道2轨道梁腔体20的检测效率,进而实现优化检测组件1结构,提升检测准确性与可靠性,提升检测效率,缩减用户工作量,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测量装置包括:激光扫描仪10,与本体相连接,激光扫描仪10被配置为适于设置于轨道梁腔体20内,激光扫描仪10测量在垂直于轨道2延伸方向上的轨道梁腔体20的截面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测量装置包括激光扫描仪10,激光扫描仪10与本体相连接,且激光扫描仪10被配置为适于设置在轨道2的轨道梁腔体20内,工作中激光扫描仪10扫描轨道2的轨道梁腔体20,以得到在垂直于轨道2延伸方向上的轨道梁腔体20的截面信息,从而得到轨道2的限界,其后控制器根据截面信息判断出当前轨道2的限界是否合格,并生成对应的限界检测结果。通过在测量装置上设置用于检测轨道2轨道梁腔体20截面的激光扫描仪,使检测装置可以在行进过程中自行检测出轨道2的截面内是否有异物,在检测出轨道2内疑似存在异物时,及时发出警报以提醒用户及时处理这一情况,避免出现行车事故,从而实现了优化检测装置结构,智能化检测轨道梁腔体20的限界信息,提升轨道2行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测量装置还包括:宽度检测器12,与本体相连接,宽度检测器12被配置为适于测量轨道梁腔体20的宽度信息。其中,宽度检测器12包括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16,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16被配置为适于分别与轨道梁腔体20的两个侧壁的内壁面间隔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测量装置上还设置有宽度检测器12,宽度检测器12包括至少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至少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本体相连接,且至少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分别与轨道梁腔体20的两个内侧壁间隔设置。工作过程中,宽度检测器12检测两侧轨道2的变化量,控制模块根据检测出的轨道2变化量计算出轨道梁腔体20的实际宽度,其后将实际宽度与预设的宽度阈值相比较,当实际宽度超出宽度阈值时,即判定当前的轨道2区域宽度不合格,并发出对应警报以提醒用户及时处理这一宽度问题。进而实现优化轨道2检测器机构,智能且自动地检测轨道2的宽度是否合格,提升轨道2行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测量装置还包括:走行面检测器14,与本体相连接,走行面检测器14被配置为适于测量轨道梁腔体20内的走行面22的表面轮廓信息。其中,走行面检测器14包括至少两个线激光传感器,每个走行面22对应设置有一个线激光传感器,线激光传感器的测量头与走行面22相对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走形面为轨道2与车辆走形轮配合的表面,车辆的走形轮在走形面上运动,以带动车辆沿轨道2延伸方向行进。测量装置还设置有走行面检测器14,走形面检测器与本体相连接,走形面检测器包括至少两个线激光传感器,线激光传感器的数目与轨道2上走形面的数目相对应,每个走形面至少设置有一个线激光传感器,每个线激光传感器的测量头对准走形面。工作过程中,本体带动线激光传感器沿轨道2的延伸方向行进,线激光传感器在行进过程中检测走形面的表面轮廓信息,控制其分析该表面轮廓信息后计算出各走形面型变量,型变量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判断轨道2的走形面不合格,从而发出对应的警报信息,以提醒用户及时处理该轨道2段的走形面。进而优化轨道2检测器机构,实现轨道2走形面信息的自动化检测,提升轨道2检测效率,缩减用户工作量,提升轨道2行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测量装置还包括:激光位移传感器16,与本体相连接,激光位移传感器16被配置为适于测量激光位移传感器16和轨道2内壁面之间的间隔信息;控制器与激光位移传感器16相连接,控制器适用根据间隔信息计算出轨道2内壁面的矢高;其中,激光位移传感器16至少为三个,至少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16沿轨道2的延伸方向等间隔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测量装置上还设置有激光位移传感器16,激光位移传感器16与本体相连接,激光位移传感器16至少为三个,至少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16沿轨道2的延伸方向等间隔设置。行进过程中,激光位移传感器16测量出自身与轨道2内壁面间的间隔,控制器根据至少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16所测量出的间隔信息计算出轨道2内壁面的线型矢高,其后用户可通过与控制器相连接的终端读取检测装置在行进过程中所记录的线型矢高。线型矢高可以反应出轨道梁腔体20内壁的形状,用户可以通过线型矢高准确判断出轨道2内壁的形状是否符合行车要求,并在判断出不符合行车要求时及时维护轨道2。进而优化轨道2检测器机构,实现轨道2线型矢高的自动化检测,提升轨道2检测效率,缩减用户工作量,提升轨道2行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检测组件1通过至少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16检测出至少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16中每一个至轨道2的距离,进而根据至少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16中每一个至轨道2的距离,计算与激光位移传感器16相对的轨道2面的线型矢高。优选地,三个激光位移传感器16依次排列,分别为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162、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164和第三激光位移传感器166;则:V=L2-(L1+L3)/2;其中,V为线型矢高,L1为第一激光位移传感器162至轨道2的距离,L2为第二激光位移传感器164至轨道2的距离,L3为第三激光位移传感器166至轨道2的距离。优选地,激光位移传感器16的分辨率大于2.5μm。
进一步地,激光位移传感器16位于轨道梁腔体20的上方和/或两内侧。如图4所示,当激光位移传感器16位于轨道梁腔体20的上方,则的是轨道梁腔体20顶面的线型矢高,即高低;如图5所示,当激光位移传感器16位于轨道梁腔体20的两内侧,则检测的是轨道梁腔体20侧面的线型矢高,即轨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测量装置还包括:图像采集器18,与本体相连接,图像采集器18的镜头被配置为适于与轨道梁腔体20内的焊缝相对设置,图像采集器18适于采集焊缝区域的图像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测量装置上还设置有图像采集器18,图像采集器18与本体相连接,且图像采集器18的镜头与轨道梁腔体20内的焊缝相对设置。工作过程中本体带动图像采集器18行进,图像采集器18在行进过程中采集轨道2焊缝区域的图像信息。控制器在接收到图像信息后,智能识别图像信息,当识别出图像信息中包含裂缝时,发出对应的警报信息,以提醒用户及时维护轨道梁腔体20内的裂缝,避免出现因轨道2裂缝处出现断裂所引起的行车事故。进而优化轨道2检测器机构,实现轨道2焊缝的自动化检测,提升轨道2检测效率,缩减用户工作量,提升轨道2行车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如图9所示,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902,获取轨道的轨道梁腔体信息;
步骤S904,根据轨道梁腔体信息确定对应的轨道信息,并根据轨道信息生成测量结果。
在步骤S904中,具体地,获取轨道的截面信息,根据截面信息确定对应的当前截面面积;获取轨道的截面信息,根据截面信息确定对应的当前截面轮廓;比较当前截面轮廓和预存的标准截面轮廓;基于当前截面轮廓小于标准截面轮廓,生成第一报警信息;和/或获取轨道的宽度信息;根据宽度信息,确定轨道的宽度变化量;根据宽度变化量和预设的标准轨道宽度,确定当前轨道宽度;比对当前轨道宽度和预设的宽度阈值,基于当前轨道宽度大于宽度阈值,生成第二警报信息;和/或获取轨道的表面轮廓信息;根据表面轮廓信息,确定每个走行面所对应的形变量;基于形变量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形变阈值,发出第三警报信息;和/或获取轨道的图像信息;识别图像信息,基于识别出图像信息中存在裂缝信息,生成第四报警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在检测组件的运行过程中获取测量装置所测量的轨道梁腔体信息,其后根据轨道梁腔体信息确定出对应的轨道信息,并最终根据轨道信息生成对应的测量结果。从而一方面实现了轨道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另一方面实现了轨道的智能化检测,用户可通过最终生成的测量结果锁定存在问题的轨道段,并获知具体地问题类型。从而及时维护轨道的对应区域。进而优化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实现轨道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轨道的智能化检测,提升检测效率,缩减用户工作量,提升轨道行车安全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对根据轨道梁腔体信息确定对应的轨道信息,并根据轨道信息生成测量结果这一步骤做出了具体限定。当测量装置上设置有激光扫描仪时候。控制器通过激光扫描仪在各个方向上获取激光扫描仪至轨道梁腔体内表面的距离值,控制器根据距离值生成该轨道段的当前截面轮廓,其后控制器将当前截面轮廓与预存的标准截面轮廓进行比较,当当前截面轮廓小于标准截面轮廓,且当前截面轮廓在某一方向上与标准截面轮廓的偏差大于预设的阈值时,代表当前轨道段疑似存在异物,不满足列车的正常行进,从而生成第一警报信息以及时提醒用户清理当前轨道段内的异物,避免出现行车事故。
当测量装置上设置有宽度检测器时,控制器获取宽度检测器检测出的宽度信息,其后根据宽度信息确定轨道的宽度变化量,在确定出轨道的宽度变化量后结合预存的轨道标准宽度计算出轨道的实际宽度,最终将计算出的实际宽度与预设的宽度阈值相比较,当实际宽度在宽度阈值范围内时,代表当前轨道的宽度形变量在安全范围内,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进,当实际宽度在宽度阈值范围外时,代表当前轨道的宽度形变量超出安全范围,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进,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发出第二警报信息,以提示用户对当前轨道段做出及时维护,修正轨道宽度。
当测量装置上设置有走行面检测器时,控制器通过走行面检测器获取轨道走行面处的表面轮廓信息,其后根据表面轮廓信息确定走行面的形变量,当该形变量的绝对值小于预设的形变阈值时,表明走行面的形变量不影响列车的正常行驶,当形变量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形变阈值时,表明走行面间的形变差异过大,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发出第三警报信息,以提示用户及时维护该轨道段上的走行面。
当测量装置上设置有图像采集器时,控制器通过图像采集器获取轨道的图像信息,其后通过图像识别手段识别该图像信息,当识别出图像存在裂缝信息时,表明与当前图像信息对应的轨道段存在断裂的隐患,从而发出第四警报信息以提示用户及时排查该轨道段,当未在图像信息中识别出裂缝信息时,表明与当前图像信息对应的轨道段不存在因裂缝断裂的可能性,列车可正常行进。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组件的控制装置100,检测组件的控制装置100包括:存储器102,被配置为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4,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以此,该检测组件的控制装置100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以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体沿轨道2运行,进而带动激光扫描仪10对轨道2进行检测,再通过控制器对激光扫描仪10所检测出的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判断预设空间的限界是否合格,实现了轨道2的自动检测,避免由于异物进入到预设空间内而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有效地提升了对轨道2的检测速度,提高了对轨道2的检测效率,减少了轨道2检测过程中人力的投入。具体地,预设空间为列车可保证列车转向架安全通过的安全空间,预设空间的大小可根据轨道梁的内部限界宽度和高度确定。具体地,如果限界合格,则列车可在轨道2上继续运行,如果不合格,需对预设空间进行清理,待限界合格后,列车再在轨道2上运行。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轨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宽度检测器12,宽度检测器12分别检测轨道2两侧的宽度变化,进而测得轨道2内侧实际的宽度。即:D=D标+S左+S右;其中,D为轨道2实际宽度,D标为轨道2的标准宽度,S左为轨道2左侧的变化量,S右为轨道2右侧的变化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轨道2的标准宽度是在建设轨道2时根据设计值确定的,即轨道2的标准宽度是已知的,计算得到的轨道2宽度为轨道2的实际宽度,即轨道2在运行一定时间,并发生形变后的宽度。优选地,在计算得到轨道2的宽度后,将轨道2宽度与阈值相比较,进而判断轨道2宽度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列车可在轨道2上继续运行,如果不合格,需对轨道2进行维修,待轨道2宽度合格后,列车再在轨道2上运行。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检测组件1还包括:走行面检测器14,走行面检测器14包括至少两个走行面局部形变检测部件,至少两个走行面局部形变检测部件安装于本体上,位于轨道2走行面22的上方,用于检测轨道2的走行面22的尺寸变化量。走行面局部形变检测部件通过扫描轨道2走行面22表面轮廓,通过控制模块对表面轮廓的分析,计算出走行面22的形变值,结果超过阀值(2mm),则轨道梁不合格。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图像采集器18为工业相机,通过工业相机采集焊缝图像,由图像处理进行图像颜色空间转换、二值化从而识别焊缝表面裂纹。
在本发明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用于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轨道的轨道梁腔体信息;
根据所述轨道梁腔体信息确定对应的轨道信息,并根据所述轨道信息生成测量结果;获取所述轨道的截面信息,根据所述截面信息确定对应的当前截面轮廓;比较所述当前截面轮廓和预存的标准截面轮廓;基于当前截面轮廓小于所述标准截面轮廓,生成第一报警信息;获取所述轨道的走行面表面轮廓信息;根据所述表面轮廓信息,确定每个走行面所对应的形变量;当形变量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形变阈值,发出第三警报信息;获取所述轨道的图像信息;识别所述图像信息,基于识别出所述图像信息中存在裂缝信息,生成第四报警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轨道梁腔体信息确定对应的轨道信息,并根据所述轨道信息生成测量结果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轨道的宽度信息;
根据所述宽度信息,确定所述轨道的宽度变化量;
根据所述宽度变化量和预设的标准轨道宽度,确定当前轨道宽度;
比对所述当前轨道宽度和预设的宽度阈值,基于所述当前轨道宽度大于所述宽度阈值,生成第二警报信息;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被配置为适于在所述轨道上运动;
测量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测量装置被配置为适于测量所述轨道梁腔体的轨道梁腔体信息;
控制器,与所述测量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轨道梁腔体信息生成测量结果;
所述测量装置包括:
激光扫描仪,与所述本体相连接,所述激光扫描仪被配置为适于设置于所述轨道梁腔体内,所述激光扫描仪测量在垂直于所述轨道延伸方向上的所述轨道梁腔体的截面信息;
走行面检测器,与所述本体相连接,所述走行面检测器被配置为适于测量所述轨道梁腔体内的走行面的表面轮廓信息;
其中,所述走行面检测器包括至少两个线激光传感器,每个所述走行面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线激光传感器,所述线激光传感器的测量头与所述走行面相对设置;
图像采集器,与所述本体相连接,所述图像采集器的镜头被配置为适于与所述轨道梁腔体内的焊缝相对设置,所述图像采集器适于采集所述焊缝区域的图像信息;
宽度检测器,与所述本体相连接,所述宽度检测器被配置为适于测量所述轨道梁腔体的宽度信息;
其中,所述宽度检测器包括两个激光位移传感器,两个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被配置为适于分别与所述轨道梁腔体的两个侧壁的内壁面间隔设置;
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本体相连接,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被配置为适于测量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和所述轨道内壁面之间的间隔信息;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适用根据所述间隔信息计算出所述轨道内壁面的矢高;
其中,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至少为三个,至少三个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沿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等间隔设置。
2.一种检测组件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
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
CN202010078484.7A 2020-02-03 2020-02-03 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2679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8484.7A CN111267902B (zh) 2020-02-03 2020-02-03 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8484.7A CN111267902B (zh) 2020-02-03 2020-02-03 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67902A CN111267902A (zh) 2020-06-12
CN111267902B true CN111267902B (zh) 2024-01-19

Family

ID=70994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8484.7A Active CN111267902B (zh) 2020-02-03 2020-02-03 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679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1798B (zh) * 2020-11-23 2023-09-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电器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控制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8992A (ja) * 1994-01-13 1995-08-11 East Japan Railway Co 鉄道レールの通り及び軌間測定装置
JP2009133670A (ja) * 2007-11-29 2009-06-18 Kankou:Kk 跨座式モノレールの軌道点検装置
CN106124512A (zh) * 2016-03-18 2016-11-16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悬挂式单轨箱型梁巡检装置
CN107816975A (zh) * 2017-11-30 2018-03-20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悬挂式空铁轨道梁桥自动检测系统
CN207611083U (zh) * 2017-11-11 2018-07-13 成都海逸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内部检测装置
CN207657835U (zh) * 2017-12-13 2018-07-2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空轨轨道的自动走行检测装置
CN109572727A (zh) * 2019-01-24 2019-04-05 成都建工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空铁轨道梁内壁检查维护用小车
CN208881810U (zh) * 2018-08-30 2019-05-21 左常亮 一种用于动车检修库的拼装式限界检查车
CN208931350U (zh) * 2018-10-26 2019-06-04 银河水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检测车
CN110329286A (zh) * 2019-08-06 2019-10-15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轨智能巡检车
CN209553183U (zh) * 2018-11-15 2019-10-29 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 隧道巡检机器人
CN110435688A (zh) * 2019-07-21 2019-11-12 五邑大学 一种用于轨道的检测装置
CN110450814A (zh) * 2019-08-06 2019-11-15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检测组件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8992A (ja) * 1994-01-13 1995-08-11 East Japan Railway Co 鉄道レールの通り及び軌間測定装置
JP2009133670A (ja) * 2007-11-29 2009-06-18 Kankou:Kk 跨座式モノレールの軌道点検装置
CN106124512A (zh) * 2016-03-18 2016-11-16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悬挂式单轨箱型梁巡检装置
CN207611083U (zh) * 2017-11-11 2018-07-13 成都海逸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内部检测装置
CN107816975A (zh) * 2017-11-30 2018-03-20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悬挂式空铁轨道梁桥自动检测系统
CN207657835U (zh) * 2017-12-13 2018-07-2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空轨轨道的自动走行检测装置
CN208881810U (zh) * 2018-08-30 2019-05-21 左常亮 一种用于动车检修库的拼装式限界检查车
CN208931350U (zh) * 2018-10-26 2019-06-04 银河水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检测车
CN209553183U (zh) * 2018-11-15 2019-10-29 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 隧道巡检机器人
CN109572727A (zh) * 2019-01-24 2019-04-05 成都建工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空铁轨道梁内壁检查维护用小车
CN110435688A (zh) * 2019-07-21 2019-11-12 五邑大学 一种用于轨道的检测装置
CN110329286A (zh) * 2019-08-06 2019-10-15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轨智能巡检车
CN110450814A (zh) * 2019-08-06 2019-11-15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检测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67902A (zh) 2020-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0627C (zh) 一种钢轨磨耗综合参数车载动态测量装置及方法
Jing et al. Developments,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of railway inspection robots
CN103266559B (zh) Bp桥梁安全巡检车及获取桥梁表面面相的方法
RU2255873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го измерения поперечного профиля или расстояния между рельсами пути
CA2102140C (en) Wayside monitoring of the angle-of-attack of railway vehicle wheelsets
CN113320447A (zh) 轨道-接触网设备健康状态一体化综合检测机器人
CN113085948B (zh) 一种轨道综合检测系统
CN204434006U (zh) 一种电梯运行中的安全保障装置
JP2017187418A (ja) 磨耗検査装置及び磨耗検査方法
CN111267902B (zh) 检测组件、检测组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50575B (zh) 一种列车车轮在线运动中数据集成采集方法
US20230258536A1 (en) Vehicle body contour-based derailment detection method for rail vehicle
KR102513815B1 (ko) 자동화된 선로 이상 탐지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1424510A (zh) 列车超限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353802B (zh) 一种天车车轮及轨道劣化自动判定的装置及方法
CN113466247B (zh) 基于惯性技术及机器视觉融合的钢轨焊缝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4312905A (zh) 一种道岔尖轨形态图像实时监测装置
CN211685146U (zh) 一种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
CN113091835A (zh) 基于边缘计算和大数据的网轨隧综合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4771601B (zh) 一种密贴检查器的表示杆位移监测方法
CN107632017B (zh) 一种电梯t型导轨接缝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0525463A (zh) 地下矿山有轨运输轨道检查车及检查方法
KR102074413B1 (ko) 철도레일의 계측방법
CN113942939B (zh) 一种双梁起重机及采用双梁起重机的物品传送系统
CN214935130U (zh) 钢丝绳无损检测系统及具有该检测系统的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