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85146U - 一种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85146U CN211685146U CN202020299457.8U CN202020299457U CN211685146U CN 211685146 U CN211685146 U CN 211685146U CN 202020299457 U CN202020299457 U CN 202020299457U CN 211685146 U CN211685146 U CN 2116851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ck
- sensor
- measuring
- sleeper
- vehicl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属于轨道测量领域。包括设置在磁悬浮轨道上方的车体连接座、设置在车体连接座底侧并位于车体连接座与磁悬浮轨道之间的工装框架以及设置在工装框架上的测量组;测量组包括设置在工装框架上并位于F轨正上方的F轨廓形测量传感器、设置在工装框架上并位于车体连接座下方的车体姿态测量传感器以及设置在工装框架上并位于轨枕上方的多组轨枕不平顺测量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快速对磁悬浮轨道及附属供电设施进行全方面检测的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精准可靠、安全高效率的数字激光检测技术与装备,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抗干扰、全天候工作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轮轨式轨道交通受环境及各种轮轨接触变化因素影响,运行速度已趋近于极限,新型磁悬浮轨道交通相比传统轨道交通速度更快,由于没有轮子与轨道摩擦,因此噪音小,爬坡能力更强,造价更低。如何确保磁悬浮轨道及附属供电设施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仅靠人工检查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方面是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检测精准不可靠,检测效率低;另一方面,人工检测作业已远远不能满足磁悬浮轨交全面发展的要求。采用精准可靠、安全高效率的数字激光检测技术与装备,实现实时监测,大数据、健康管理与智能运维,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磁悬浮轨道上方的车体连接座、设置在车体连接座底侧并位于车体连接座与磁悬浮轨道之间的工装框架以及设置在工装框架上的测量组;
测量组包括设置在工装框架上并位于F轨正上方的F轨廓形测量传感器、设置在工装框架上并位于车体连接座下方的车体姿态测量传感器以及设置在工装框架上并位于轨枕上方的多组轨枕不平顺测量传感器。
作为优选,F轨廓形测量传感器包括分别设置在工装框架上的F轨激光位移传感器以及F轨轮廓传感器,F轨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端和F轨轮廓传感器的测量端均与F轨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车体姿态测量传感器包括设置在工装框架中端并位于车体连接座下方的倾角传感器以及陀螺仪传感器,倾角传感器的测量端朝向车体连接座设置。
作为优选,轨枕不平顺测量传感器包括分别设置在工装框架上的轨枕激光位移传感器以及轨枕轮廓传感器,轨枕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端和轨枕轮廓传感器的测量端均与轨枕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F轨上设有F轨固定螺栓,工装框架边侧上设有F轨螺栓测量传感器,F轨螺栓测量传感器的测量端朝向F轨固定螺栓设置。
作为优选,轨枕上设有轨枕固定螺栓,工装框架边侧上设有轨枕螺栓测量传感器,轨枕螺栓测量传感器的测量端朝向轨枕固定螺栓设置。
作为优选,工装框架边侧并位于第三轨旁侧设有第三轨测量传感器,第三轨测量传感器的测量端朝向第三轨设置。
作为优选,工装框架的边侧设有紫外线传感器。
作为优选,工装框架与车体连接座之间设有横向伺服机构。
作为优选,横向伺服机构包括设置在车体连接座底侧的横向滑动轨以及设置在工装框架顶侧并与横向滑动轨滑动连接的横向滑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工装框架上的测量组分别对磁悬浮轨道以及工程检测车车体进行综合性的工作状态测量,其中F轨廓形测量传感器设置在工装框架上并位于F轨正上方,对F轨的轨距、轨缝、轨向不平顺、高低不平顺以及F轨铝感应板廓形等进行测量;车体姿态测量传感器安装在工装框架内部的中心位置,对工程检测车车体运行过程中三个方向倾角进行检测测量;轨枕不平顺测量传感器则安装在工装框架上并位于轨枕上方,对轨枕的轨距、轨缝、轨向不平顺以及高低不平顺等进行测量,由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快速对磁悬浮轨道及附属供电设施进行全方面检测的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精准可靠、安全高效率的数字激光检测技术与装备,实现实时监测,大数据、健康管理与智能运维,且可适应测量对象的表面变化,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抗干扰、全天候工作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倡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通'、”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到图4,本实用新型中用于检测的磁悬浮轨道包括轨枕、设置在轨枕两侧并位于轨枕上方的F轨以及设置在轨枕两侧并位于轨枕下方的第三轨。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磁悬浮轨道上方并用于安装检测车的车体连接座1、设置在车体连接座1底侧并位于车体连接座1与磁悬浮轨道之间的工装框架2以及设置在工装框架2上并用于综合检测的测量组3。工装框架2与车体连接座1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工装框架2的横向移动范围的横向伺服机构8,横向伺服机构8包括设置在车体连接座1底侧的横向滑动轨81以及设置在工装框架2顶侧并与横向滑动轨81滑动连接的横向滑块82,横向滑动轨81与磁悬浮轨道在水平面上垂直设置。
进一步参见参见图1到图2,测量组3包括设置在工装框架2上并位于F轨正上方的F轨廓形测量传感器31、设置在工装框架2上并位于车体连接座1下方的车体姿态测量传感器32以及设置在工装框架2上并位于轨枕上方的多组轨枕不平顺测量传感器33。F轨廓形测量传感器31用于对F轨的轨距、轨缝、轨向不平顺、高低不平顺以及F轨铝感应板廓形等进行测量。F轨廓形测量传感器31包括设置在工装框架2上的F轨激光位移传感器311以及设置在工装框架2上的F轨轮廓传感器312,F轨激光位移传感器311的测量端朝向F轨设置并且F轨激光位移传感器311与F轨垂直设置,F轨轮廓传感器312的测量端亦朝向F轨设置并且F轨轮廓传感器312与F轨垂直设置。
进一步参见参见图2,车体姿态测量传感器32用于对工程检测车车体运行过程中x、y、z三个方向的倾角进行检测测量。车体姿态测量传感器32包括设置在工装框架2中端并位于车体连接座1下方的倾角传感器321以及陀螺仪传感器322,倾角传感器321的测量端朝向车体连接座1设置并且倾角传感器321和陀螺仪传感器322安装在工装框架2内部的中心位置,由此保证倾角传感器321和陀螺仪传感器322的测量精度性。轨枕不平顺测量传感器33安装在工装框架2上并位于轨枕上方,并用于对轨枕的轨距、轨缝、轨向不平顺以及高低不平顺等进行测量。轨枕不平顺测量传感器33包括设置在工装框架2上的轨枕激光位移传感器331以及设置在工装框架2上的轨枕轮廓传感器332,轨枕激光位移传感器331的测量端朝向轨枕设置并且轨枕激光位移传感器331与轨枕垂直设置,轨枕轮廓传感器332的测量端亦朝向轨枕设置并且轨枕轮廓传感器332与轨枕垂直设置。
进一步参见参见图1到图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工装框架2上的测量组3分别对磁悬浮轨道以及工程检测车车体进行综合性的工作状态测量,其中F轨廓形测量传感器31设置在工装框架2上并位于F轨正上方,对F轨的轨距、轨缝、轨向不平顺、高低不平顺以及F轨铝感应板廓形等进行测量;车体姿态测量传感器32安装在工装框架2内部的中心位置,对工程检测车车体运行过程中三个方向倾角进行检测测量;轨枕不平顺测量传感器33则安装在工装框架2上并位于轨枕上方,对轨枕的轨距、轨缝、轨向不平顺以及高低不平顺等进行测量,由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快速对磁悬浮轨道及附属供电设施进行全方面检测的功能。
进一步参见参见图2到图3,F轨上设有用于F轨固定螺栓4,F轨固定螺栓4用于固定轨枕和F轨,工装框架2边侧上设有用于实时扫描F轨固定螺栓4顶部与螺母的距离,从而判断螺栓是否松动的F轨螺栓测量传感器41,F轨螺栓测量传感器41的测量端朝向F轨固定螺栓4设置。F轨螺栓测量传感器41通过高精度激光斜向上实时扫描F轨固定螺栓4顶部与螺母的距离,通过坐标点高度的变化确定两颗固定螺栓是否松动。轨枕上设有轨枕固定螺栓5,轨枕固定螺栓5用于固定桥梁支座和H形轨枕,工装框架2边侧上设有用于实时扫描轨枕固定螺栓5顶部与螺母的距离,从而判断螺栓是否松动的轨枕螺栓测量传感器51,轨枕螺栓测量传感器51的测量端朝向轨枕固定螺栓5设置。轨枕螺栓测量传感器51通过高精度激光斜向上实时扫描轨枕固定螺栓5顶部与螺母的距离,通过坐标点高度的变化确定两颗固定螺栓是否松动。
进一步参见参见图2到图4,工装框架2边侧并位于第三轨旁侧设有第三轨测量传感器6,第三轨测量传感器6的测量端朝向第三轨设置。第三轨测量传感器6采用激光测量传感器,并用于计算第三轨轨高、轨偏以及第三轨上部分接触轨螺栓松动识别。工装框架2的边侧还设有用于监测靴轨燃弧情况的紫外线传感器7,紫外线传感器7安装在工装框架2边侧并位于磁悬浮检测车受流器安装座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工装框架2上的测量组3分别对磁悬浮轨道以及工程检测车车体进行综合性的工作状态测量,其中F轨廓形测量传感器31设置在工装框架2上并位于F轨正上方,对F轨的轨距、轨缝、轨向不平顺、高低不平顺以及F轨铝感应板廓形等进行测量;车体姿态测量传感器32安装在工装框架2内部的中心位置,对工程检测车车体运行过程中三个方向倾角进行检测测量;轨枕不平顺测量传感器33则安装在工装框架2上并位于轨枕上方,对轨枕的轨距、轨缝、轨向不平顺以及高低不平顺等进行测量,由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快速对磁悬浮轨道及附属供电设施进行全方面检测的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精准可靠、安全高效率的数字激光检测技术与装备,实现实时监测,大数据、健康管理与智能运维,且可适应测量对象的表面变化,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抗干扰、全天候工作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磁悬浮轨道上方的车体连接座(1)、设置在车体连接座(1)底侧并位于车体连接座(1)与磁悬浮轨道之间的工装框架(2)以及设置在工装框架(2)上的测量组(3);
所述测量组(3)包括设置在工装框架(2)上并位于F轨正上方的F轨廓形测量传感器(31)、设置在工装框架(2)上并位于车体连接座(1)下方的车体姿态测量传感器(32)以及设置在工装框架(2)上并位于轨枕上方的多组轨枕不平顺测量传感器(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轨廓形测量传感器(31)包括分别设置在工装框架(2)上的F轨激光位移传感器(311)以及F轨轮廓传感器(312),所述F轨激光位移传感器(311)的测量端和F轨轮廓传感器(312)的测量端均与F轨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姿态测量传感器(32)包括设置在工装框架(2)中端并位于车体连接座(1)下方的倾角传感器(321)以及陀螺仪传感器(322),所述倾角传感器(321)的测量端朝向车体连接座(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不平顺测量传感器(33)包括分别设置在工装框架(2)上的轨枕激光位移传感器(331)以及轨枕轮廓传感器(332),所述轨枕激光位移传感器(331)的测量端和轨枕轮廓传感器(332)的测量端均与轨枕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轨上设有F轨固定螺栓(4),所述工装框架(2)边侧上设有F轨螺栓测量传感器(41),所述F轨螺栓测量传感器(41)的测量端朝向F轨固定螺栓(4)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上设有轨枕固定螺栓(5),所述工装框架(2)边侧上设有轨枕螺栓测量传感器(51),所述轨枕螺栓测量传感器(51)的测量端朝向轨枕固定螺栓(5)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框架(2)边侧并位于第三轨旁侧设有第三轨测量传感器(6),所述第三轨测量传感器(6)的测量端朝向第三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框架(2)的边侧设有紫外线传感器(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框架(2)与车体连接座(1)之间设有横向伺服机构(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伺服机构(8)包括设置在车体连接座(1)底侧的横向滑动轨(81)以及设置在工装框架(2)顶侧并与横向滑动轨(81)滑动连接的横向滑块(8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99457.8U CN211685146U (zh) | 2020-03-11 | 2020-03-11 | 一种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99457.8U CN211685146U (zh) | 2020-03-11 | 2020-03-11 | 一种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85146U true CN211685146U (zh) | 2020-10-16 |
Family
ID=72780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9945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85146U (zh) | 2020-03-11 | 2020-03-11 | 一种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8514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32018A (zh) * | 2020-03-11 | 2020-06-05 | 成都华瑞智创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 |
CN113465503A (zh) * | 2021-06-04 | 2021-10-01 | 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 高速磁浮动力轨自动识别参数检测设备及方法 |
CN114413798A (zh) * | 2022-01-26 | 2022-04-29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超导电动磁悬浮轨道不平顺检测装置及方法 |
-
2020
- 2020-03-11 CN CN202020299457.8U patent/CN21168514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32018A (zh) * | 2020-03-11 | 2020-06-05 | 成都华瑞智创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 |
CN113465503A (zh) * | 2021-06-04 | 2021-10-01 | 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 高速磁浮动力轨自动识别参数检测设备及方法 |
CN114413798A (zh) * | 2022-01-26 | 2022-04-29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超导电动磁悬浮轨道不平顺检测装置及方法 |
CN114413798B (zh) * | 2022-01-26 | 2023-01-24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超导电动磁悬浮轨道不平顺检测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685146U (zh) | 一种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 | |
CN109532937A (zh) | 一种车载地铁限界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系统 | |
CN201103084Y (zh) | 一种轨道固定点及建筑限界测量装置 | |
CN209295951U (zh) | 一种平面度检测机构 | |
CN107421445A (zh) | 一种检测铁路扣件松紧状态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6740981A (zh) | 一种中低速磁浮线受流接触轨动态检测装置及方法 | |
CN101348213A (zh) | 厂房内行车滑触线安装方法 | |
CN108086070A (zh) | 一种铁道线路轨枕位置测量装置 | |
CN111207920A (zh) | 一种磁浮列车固定轨螺栓松动测量装置 | |
CN111003018A (zh) | 一种高速铁路轨道状况动态检测系统及方法 | |
CN105923015B (zh) | 一种以减振平台为惯性位移基准的钢轨波浪磨耗移动测量方法 | |
CN111232018A (zh) | 一种磁悬浮轨道状态综合检测装置 | |
CN209877881U (zh) | 一种永磁轨道不平顺检测设备 | |
CN103507832B (zh) | 一种轨道几何尺寸检测装置 | |
CN108086071A (zh) | 一种铁道线路轨枕位置定位方法 | |
CN211012874U (zh) | 一种车载式轨道廓形与不平顺检测装置 | |
CN1703610A (zh) | 用于监控固定轨道的下部结构的状态的装置和方法 | |
CN213812376U (zh) | 一种运营车车载式轨道检测系统 | |
CN110044260B (zh) | 一种永磁轨道不平顺检测设备 | |
CN219077211U (zh) | 一种铁路轨道坐标单点约束测量仪 | |
CN203511689U (zh) | 一种轨道几何尺寸检测装置 | |
CN113635326B (zh) | 一种轨道全几何尺寸检测机器人 | |
CN212431961U (zh) | 车下安装梁检测辅助工装 | |
CN111121662A (zh) | 一种车载式轨道廓形与不平顺检测装置 | |
CN2382017Y (zh) | 多功能钢轨断面磨耗测量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