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57243B - 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7243B
CN111257243B CN202010131945.2A CN202010131945A CN111257243B CN 111257243 B CN111257243 B CN 111257243B CN 202010131945 A CN202010131945 A CN 202010131945A CN 111257243 B CN111257243 B CN 1112572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ye
color
sample
fixed
dy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19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57243A (zh
Inventor
陈晓霓
胡广文
何韵湘
安志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319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72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57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7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57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72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0Staining; Impregnating ; Fixation; Dehydration; Multistep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samples of tissue, cell or nucleic acid material and the like f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4Purifying; Clea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染色物分为第一染色物和第二染色物。将所述第一染色物与染液混合,得到染色试样。水洗除去染色试样上的浮色,得到对比试样。将所述对比试样与所述第二染色物进行色光值对比,判断所述染色物是否固色。通过上述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能够及时检测出没有固色的染色物,防止没有固色的染色物流入到后续工序。该染色方法能够确保进入后续工序的染色物为已经固色的染色物,使得纺织产品不会因为没有固色而出现褪色、沾色等问题,有利于提高纺织产品的良率。

Description

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纺织过程中,一般会对预染物(比如纺织纤维、纱线、布匹等)进行染色处理和固色处理,得到相应的染色物,赋予染色物不同的颜色,使得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制得颜色多样的纺织产品。其中,固色处理对纺织产品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染色物没有固色,在经过后续工序处理之后,会出现褪色、沾色等问题,甚至导致纺织产品报废。因此,对染色物是否固色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很少涉及到对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当染色物没有固色时,传统的生产工艺中很难察觉。此时,没有固色的染色物会直接流入后续工序,一旦后续工序发现纺织产品不合格时,又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排查原因,这样不仅会导致生产效率降低,还会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通过所述检测方法能够及时检测出没有固色的染色物,防止没有固色的染色物流入到后续工序。
本发明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染色物分为第一染色物和第二染色物;
将所述第一染色物与染液混合进行染色处理,得到染色试样;
对所述染色试样进行水洗处理,得到对比试样;
将所述对比试样与所述第二染色物进行色光值对比,根据所述色光值判断所述染色物是否固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对比试样与所述第二染色物进行色光值对比的方法为:以所述对比试样为参考标准,当所述第二染色物的Da*值的绝对值和Db*值的绝对值中至少一个不小于0.5时,表明所述染色物已经固色,当所述第二染色物的Da*值的绝对值和Db*值的绝对值均小于0.5时,表明所述染色物没有固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染液的颜色不同于所述染色物的颜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染液的颜色与所述染色物的颜色为对比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染液的颜色与所述染色物的颜色为互补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染液中染料的浓度为1g/L~20g/L;和/或,
所述染液的温度为20℃~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染色处理的方法为:将所述第一染色物浸没于所述染液中,保持2min~5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染色试样进行水洗处理,直至水洗液的颜色吸光度为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对所述染色试样进行水洗处理之后对所述染色试样进行烘干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比试样的含潮率与所述第二染色物的含潮率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10%。
上述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染色物分为第一染色物和第二染色物。将所述第一染色物与染液混合进行染色处理,得到染色试样。对染色试样进行水洗处理,得到对比试样。将对比试样与所述第二染色物进行色光值对比,根据色光值判断染色物是否固色。通过上述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能够及时检测出没有固色的染色物,防止没有固色的染色物流入到后续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对比试样和第二染色物的颜色对比图。
图2为实施例2中对比试样和第二染色物的颜色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染色物分为第一染色物和第二染色物;将第一染色物与染液混合进行染色处理,得到染色试样;对染色试样进行水洗处理,得到对比试样;将对比试样与第二染色物进行色光值对比,根据色光值判断染色物是否固色。
在固色处理过程中,常用的固色剂为阳离子季铵盐固色剂,其固色机理为:在水溶性阴离子染料染色后,带有阳离子的季铵盐类与染料上的磺酸基阴离子相结合,起到正负静电相互吸引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色淀,从而达到固色的效果。当已经固色的染色物与染液混合时,染色物上的阳离子基团容易吸附染液中阴离子的活性染料,使染色物容易上色。当染色物没有固色时,染色物上的阳离子基团较少,不容易吸附染液中阴离子的活性染料,使染色物不容易上色。因此,可以通过色光值来判断染色物的是否固色。
具体地,在检测过程中,先将染色物分为第一染色物和第二染色物,然后将第一染色物与染液混合对第一染色物进行染色处理,染色处理之后对染色试样进行水洗处理,得到对比试样。再将对比试样和第二染色物进行色光值对比,对比的方法为:以所述对比试样为参考标准,当所述第二染色物的Da*值的绝对值和Db*值的绝对值中至少一个不小于0.5时,表明所述染色物已经固色,当所述第二染色物的Da*值的绝对值和Db*值的绝对值均小于0.5时,表明所述染色物没有固色。通过上述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能够及时检测出没有固色的染色物,防止没有固色的染色物流入到后续工序。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判断方法,通过目测的方法,当对比试样与第二染色物的颜色存在很大的差异时,表明对比试样上存在大量的阳离子基团,即染色物已经固色;当对比试样与第二染色物的颜色没有差异或者差异很小时,表明对比试样上不存在或者只存在少量的阳离子基团,即染色物没有固色,不满足生产过程中关于固色处理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染色物可以是纺织纤维、纱线、布匹等预染物经过染色处理和固色处理之后的得到的染色物。此时,能够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检测方法检测染色物是否固色,防止没有固色的染色物流入后续工序。
另一方面,染色物还可以是质量检测工序检测到色牢度不合格的纺织产品。当质量检测工序检测到色牢度不合格的纺织产品时,需要对质量检测工序之前的工序进行排查。此时,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检测方法对色牢度不合格的纺织产品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固色。当检测到已经固色时,表明导致纺织产品色牢度不合格的原因不在于固色处理工序。当检测到没有固色时,表明导致纺织产品色牢度不合格的原因之一在于固色处理工序,此时需要对固色处理工序进行调整或改进以使经过固色处理工序的染色物达到固色要求。
当染色物是质量检测工序检测到色牢度不合格的纺织产品时,通过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检测方法对色牢度不合格的纺织产品固色效果进行检测,能够判断纺织产品的不合格是否与固色处理工序有关,有利于及时排查出导致纺织产品色牢度不合格的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将染色物分为第一染色物和第二染色物的方法为:在染色物上取下一定质量或者一定体积的样品作为第一染色物,剩下的部分为第二染色物。然后将第一染色物与染液混合,再水洗除去浮色,得到对比试样,然后再将对比试样与第二染色物进行色光值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断染色物是否固色。
更进一步地,可以在染色物上的不同位置分别取下一定质量或者一定体积的样品作为多个第一染色物,然后分别将多个第一染色物与染液混合,再水洗除去浮色,得到多个对应的对比试样,然后再将多个对比试样与第二染色物进行色光值对比,根据多个对比结果判断染色物的不同位置是否固色,进而判断染色物的固色效果是否均匀。
再进一步地,可以在染色物上的不同位置分别取下一定质量或者一定体积的样品作为多个第一染色物,然后分别将多个第一染色物与染液混合,再水洗除去浮色,得到多个对应的对比试样,然后将多个对比试样的色光值的平均值与第二染色物的色光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断染色物的固色效果是否合格。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染液的颜色不同于染色物的颜色。
优选地,染液的颜色与染色物的颜色为对比色。其中,对比色指24色相环上相距120°~180°之间的两种颜色。对比色是两种可以明显区分的颜色,能够提高对比试样与第二染色物之间的色光值的检测精度。
进一步优选地,染液的颜色与染色物的颜色为互补色。其中,互补色指24色相环上相对的两种颜色,属于最易区分的颜色。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比试样与第二染色物之间的色光值的检测精度。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染液中染料的浓度为1g/L~20g/L。优选地,染液中的染料的浓度为1g/L~5g/L、7g/L~10g/L、15g/L~18g/L。进一步优选地,染液中的染料的浓度为2g/L、4g/L、9g/L、16g/L。可以理解的是,在选择染液中的染料的浓度时,根据染色物的颜色选择合适浓度的染液,使得染料颜色与染色物的颜色更易区分,提高对比试样与第二染色物之间的色光值的检测精度。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染液的温度为20℃~30℃。优选地,染液的温度为22℃~26℃。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染色处理的方法为:将第一染色物浸没于染液中,保持2min~5min。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除去染色试样的浮色的方法为:对染色试样进行水洗处理,直至水洗液的颜色吸光度为0。其中水洗液的颜色吸光度测试时,以无色蒸馏水作为标准液进行参比。具体地,采用多次水洗的方法除去染色试样的浮色,直至水洗之后的水洗液的颜色吸光度为0,表明此时染色试样的浮色已经除去。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对染色试样进行水洗处理之后对染色试样进行烘干处理。通过烘干处理除去染色试样的水分,防止水分的存在对色光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进而降低检测精度降低。
具体地,对比试样与第二染色物的含潮率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10%。将对比试样与第二染色物的含潮率控制在两者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10%,排除对比试样和第二染色物中水分的影响,保证检测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对比试样和第二染色物的实际情况。优选地,对比试样与第二染色物的含潮率相等。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中色光值:DEcmc表示总色差,DLcmc表示颜色深浅,Da*表示由红到绿的颜色分量,Db*表示由黄到蓝的颜色分量,DCcmc表示饱和度,DHcmc表示色相。
实施例1
在生产过程中,QA工序反馈某缸的蓝色纯棉纱线水渍牢度不合格,对此,需要对QA之前的工序进行排查,以确定导致此水渍牢度不合格的责任工序。本实施例中,对该不合格的纱线是否进行检测,以验证导致该纱线水渍牢度不合格的原因是否与固色处理工序有关。
具体的检测方法为:
步骤(1),取一段不合格纱线作为染色物,并裁取1g纱线作为第一染色物,剩下的部分作为第二染色物。
步骤(2),配置20mL浓度为20g/L的红色染液。
步骤(3),将步骤(2)中的红色染液的温度调节为25℃,将步骤(1)中的第一染色物浸没于红色染液中,并保持2min,得到染色试样。
步骤(4),采用水洗的方法对步骤(3)中的染色试样进行清洗直至水洗液的颜色吸光度为0,除去染色试样上的浮色,然后进行烘干处理,得到对比试样。其中,通过烘烤使对比试样与步骤(1)中第二染色物具有相同的含潮率。
步骤(5),对对比试样和第二染色物进行目检,结果表明对比试样和第二染色物的颜色相近。
步骤(6),以对比试样为参考标准,测第二染色物的色光值。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测试样品 DEcmc DLcmc Da* Db* DCcmc DHcmc
第二染色物 0.28 0.14L 0.06R 0.28Y -0.19D 0.14R
由表1中的数据可知,第二染色物的Da*值的绝对值和Db*值的绝对值均小于0.5,与目检结果相符,说明本实施例中不合格纱线没有固色,表明本实施例中纱线的水渍牢度不合格的原因之一在于固色处理工序没有固色。
实施例2
在生产过程中,后整理工序反馈在加工格子布时,浅色黄色纯棉纱线(OWF%=0.3%)与相邻深色的红色纯棉纱线(OWF%=6%)出现了沾色现象。浅色YW纱线上沾有深色RD纱线的染料。经检验,深色RD纱线的色牢度与前一单的色牢度相当,前一单没有出现沾色的情况。此时,对浅色YW纱线的固色效果进行检测,以验证浅色YW纱线的固色处理工序是否异常。
具体的检测方法为:
步骤(1),取一段浅色YW纱线作为染色物,并裁取1g纱线作为第一染色物,剩下的部分作为第二染色物。
步骤(2),配置20mL浓度为1g/L的蓝色染液。
步骤(3),将步骤(2)中的蓝色染液的温度调节为23℃,将步骤(1)中的第一染色物浸没于蓝色染液中,并保持3min,得到染色试样。
步骤(4),采用水洗的方法对步骤(3)中的染色试样进行清洗直至水洗液吸光度为0,除去染色试样上的浮色,然后进行烘干处理,得到对比试样。其中,通过焙烘使对比试样与步骤(1)中第二染色物具有相同的含潮率。
步骤(5),对对比试样和第二染色物进行目检,结果表明对比试样和第二染色物的颜色存在很大的差异。
步骤(6),将以对比试样为标准,测第二染色物的色光值差异,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测试样品 DEcmc DLcmc Da* Db* DCcmc DHcmc
第二染色物 20.09 -8.91D -19.68G -34.49B -12.85D 12.62G
由表2中的数据可知,第二染色物的Da*值的绝对值和Db*值的绝对值均大于0.5,说明本实施例中YW纱线经过了固色处理,但是可能在固色处理中,固色剂使用错误导致出现了沾色的问题。本实施例中通过对YW纱线固色效果进行检测,有利于排查出导致沾色问题的原因,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3)

1.一种纺织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染色物分为第一染色物和第二染色物,所述染色物是经过染色处理和固色处理的;
将所述第一染色物与染液混合进行染色处理,得到染色试样;所述染液的颜色不同于所述染色物的颜色;所述染液的颜色与所述染色物的颜色为对比色或互补色;所述染液中染料的浓度为1g/L~20g/L;所述染液的温度为20℃~30℃;所述染色处理的方法为:将所述第一染色物浸没于所述染液中,保持2min~5min;
对所述染色试样进行水洗处理,直至水洗液的颜色吸光度为0;在对所述染色试样进行水洗处理之后对所述染色试样进行烘干处理,得到对比试样;所述对比试样的含潮率与所述第二染色物的含潮率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10%;测试所述水洗液的颜色吸光度时,以无色蒸馏水作为标准液进行参比;
将所述对比试样与所述第二染色物进行色光值对比,根据所述色光值判断所述染色物是否固色;
将所述对比试样与所述第二染色物进行色光值对比的方法为:以所述对比试样为参考标准,当所述第二染色物的Da*值的绝对值和Db*值的绝对值中至少一个不小于0.5时,表明所述染色物已经固色,当所述第二染色物的Da*值的绝对值和Db*值的绝对值均小于0.5时,表明所述染色物没有固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液中的染料的浓度为1g/L~5g/L,或,7g/L~10g/L,或,15g/L~18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液的温度为22℃~26℃。
CN202010131945.2A 2020-02-29 2020-02-29 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112572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1945.2A CN111257243B (zh) 2020-02-29 2020-02-29 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1945.2A CN111257243B (zh) 2020-02-29 2020-02-29 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7243A CN111257243A (zh) 2020-06-09
CN111257243B true CN111257243B (zh) 2023-10-13

Family

ID=70947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1945.2A Active CN111257243B (zh) 2020-02-29 2020-02-29 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572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3078B (zh) * 2021-06-22 2023-02-14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染料是否为纯染料的判断方法以及染色方法
CN114088637B (zh) * 2021-10-18 2023-08-22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染色法判断面料前处理工序处理程度的检测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5819A (zh) * 2009-04-14 2010-10-20 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纺织品印花牢度的测试方法
RU2439560C1 (ru) * 2010-07-15 2012-01-1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ванов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текстиль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ГТА) Способ компьютерного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изменения окраски текстильных полотен при оценке ее устойчивости к физико-химическим воздействиям
CN102980861A (zh) * 2012-11-28 2013-03-20 鲁丰织染有限公司 活性染料连续染色固色率测试方法
CN105548000A (zh) * 2015-12-31 2016-05-04 首都博物馆 一种书法绘画用颜料耐摩擦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CN105651704A (zh) * 2015-12-31 2016-06-08 首都博物馆 一种书法绘画用颜料耐洗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CN106908392A (zh) * 2017-02-28 2017-06-30 鲁丰织染有限公司 检测剥固剂剥固效果的方法
CN107451993A (zh) * 2017-07-24 2017-12-08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织物色牢度等级评定方法和系统
CN108226029A (zh) * 2016-12-13 2018-06-29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纺织物褪色度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5819A (zh) * 2009-04-14 2010-10-20 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纺织品印花牢度的测试方法
RU2439560C1 (ru) * 2010-07-15 2012-01-1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ванов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текстиль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ГТА) Способ компьютерного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изменения окраски текстильных полотен при оценке ее устойчивости к физико-химическим воздействиям
CN102980861A (zh) * 2012-11-28 2013-03-20 鲁丰织染有限公司 活性染料连续染色固色率测试方法
CN105548000A (zh) * 2015-12-31 2016-05-04 首都博物馆 一种书法绘画用颜料耐摩擦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CN105651704A (zh) * 2015-12-31 2016-06-08 首都博物馆 一种书法绘画用颜料耐洗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CN108226029A (zh) * 2016-12-13 2018-06-29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纺织物褪色度的方法
CN106908392A (zh) * 2017-02-28 2017-06-30 鲁丰织染有限公司 检测剥固剂剥固效果的方法
CN107451993A (zh) * 2017-07-24 2017-12-08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织物色牢度等级评定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许炯 等.无甲醛固色剂剥除工艺探索.丝绸.1995,(第11期),第19-2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7243A (zh) 202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7243B (zh) 染色物是否固色的检测方法
EP0772709B1 (en) Method for dyeing synthetic materials with vat dyestuffs
CN110344262A (zh) 一种涤纶织物染色与防水整理同浴一步加工方法
CN111455700A (zh) 一种阳离子涤纶面料染整方法
US3929406A (en) Method of detecting defects and composition therefor
US2772943A (en) Process of dyeing wool-polyacrylo-
CN103076291B (zh) 一种三原色染料和用于检测棉麻两种纤维混纺比的方法
US5318598A (en) Nonaqueous polyamide dyeing process utilizing controlled dye addition
KR101069620B1 (ko) 멜란지 원단용 방적사 및 섬유 제품의 염색 방법
CN113433078B (zh) 染料是否为纯染料的判断方法以及染色方法
US20210363687A1 (en) Wash cycle indicator for textile garments
US6821304B2 (en) Modified regenerated cellulose fiber and fiber product thereof
CN112853574B (zh) 一种真丝面料的防经柳筛选方法及应用
CN108318435B (zh) 染料批次间染色稳定性的检测方法
Park et al. Dyeability tests for textile substrates
Berry A New Method for Differentiation of Skin and Core of a Rayon Filament
CN112127172B (zh) 一种降低长车染色修色率的检测方法
US20120054969A1 (en) Finishing composition that inhibits dye bleed from basic dyed nylon fibers
CN114134661B (zh) 丝光处理方法
CN116907945A (zh) 印花、染色前底布面料沾染阳离子助剂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CN114088638B (zh) 树脂整理面料交联程度和抗皱效果的综合判断方法
CN109540893B (zh) 一种纱线加热后的性能测试方法
Peters et al.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Dyeing of Continuous‐filament Nylon with Disperse and Anionic Dyes
CN113984694A (zh) 一种酸性染料耐泡水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CN111505004A (zh) 一种天然彩色棉与染色棉的鉴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