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54507A - 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及其界面聚合制备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及其界面聚合制备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4507A
CN111254507A CN202010061840.4A CN202010061840A CN111254507A CN 111254507 A CN111254507 A CN 111254507A CN 202010061840 A CN202010061840 A CN 202010061840A CN 111254507 A CN111254507 A CN 111254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tosan
chloride
strength
spinning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18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54507B (zh
Inventor
周应山
李尚志
万婷婷
刘欣
杨红军
顾绍金
徐卫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0618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45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54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4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54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4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3/00Complete machines for producing artificial threa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Prepar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B1/00 - C08B35/00;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06Homoglycans, i.e. polysaccharides having a main chain consisting of one single sugar, e.g. colominic acid
    • C08B37/0024Homoglycans, i.e. polysaccharides having a main chain consisting of one single sugar, e.g. colominic acid beta-D-Glucans; (beta-1,3)-D-Glucans, e.g. paramylon, coriolan, sclerotan, pachyman, callose, scleroglucan, schizophyllan, laminaran, lentinan or curdlan; (beta-1,6)-D-Glucans, e.g. pustulan; (beta-1,4)-D-Glucans; (beta-1,3)(beta-1,4)-D-Glucans, e.g. lichenan;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272-Acetamido-2-deoxy-beta-gluca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3Chitin, i.e. 2-acetamido-2-deoxy-(beta-1,4)-D-glucan or N-acetyl-beta-1,4-D-glucosamine; Chitosan, i.e. deacetylated product of chitin or (beta-1,4)-D-glucosamine; Derivative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42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by cutting films into narrow ribbons or filaments or by fibrillation of films or filaments
    • D01D5/423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by cutting films into narrow ribbons or filaments or by fibrillation of films or filaments by fibrillation of films or fila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9/00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other substances; Manufacture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及其界面聚合制备方法与装置。该装置包括纺丝液储存单元、纺丝单元和纺丝收集单元,所述纺丝液储存单元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反应相储存箱和第二反应相储存箱,所述纺丝单元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成膜孔板、聚集孔和加捻器。基于该装置,本发明通过配制以壳聚糖为水相溶质的水相溶液和以酰氯化合物为油相溶质的油相溶液,利用界面聚合反应制备了聚合物膜,并通过对聚合物膜的牵伸与加捻,制备了高强壳聚糖长丝。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将界面聚合应用于纺丝,并将纺丝与加捻集于一步,以简单的工艺流程、便捷的操作实现一步成型壳聚糖长丝,并有效提高壳聚糖长丝的强度,使制得的壳聚糖长丝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连续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及其界面聚合制备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壳聚糖纺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及其界面聚合制备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壳聚糖不仅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抗菌能力、止血能力和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还是一种很好的纺丝原料,其良好的成纤性使得壳聚糖在制备医用纱布、绷带和抗菌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纺制壳聚糖长丝的装置主要包括静电纺丝装置和湿法纺丝装置,这两类装置常应用于实验室中纺丝,且存在成丝不规则、不连续的问题,难以得到均匀、连续的壳聚糖长丝。因此,当前仍需要研制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大规模生产的纺丝装置,以便捷的方式纺制出均匀、连续的壳聚糖长丝。
授权公告号为CN106591980B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壳聚糖纤维一步法纺丝装置,该装置包括由前向后依次相连的喷丝成型机构、丝束处理机构和卷绕回收机构,整体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壳聚糖纤维的一次纺丝成品,提高壳聚糖纺丝的生产效率。但该装置在进行喷丝成型时,是通过喷丝头先形成原液射流,再与纺丝浴液反应形成壳聚糖纤维原丝,最后在凝固浴液中反应形成丝束,而按这种方法制备得到的壳聚糖纤维往往强度低、柔韧性差,限制了其在医用纱布、绷带和抗菌服等方面的应用。因此,研究一种更为适宜的制备方法是改善壳聚糖长丝性能的关键。
界面聚合是指在两种互不相溶、分别溶解有两种单体的溶液的界面上进行的缩聚反应,通常被用于制备聚合物膜。公开号为CN108636140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乳酸化壳聚糖的荷正电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该专利以乳酸化壳聚糖水溶液作为水相,以二元/多元酰氯的有机溶液为有机相,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制备了复合纳滤膜。然而,当前并没有将壳聚糖与酰氯化合物形成的聚合物膜用于纺丝的相关报道,如何将界面聚合应用于壳聚糖长丝的制备仍有待研究。
有鉴于此,当前仍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及其界面聚合制备方法与装置,将界面聚合方法用于壳聚糖长丝的制备,并使制得的壳聚糖长丝均匀、连续,并具有较高的强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及其界面聚合制备方法与装置,以简单的工艺流程、便捷的操作实现一步成型壳聚糖长丝,并使制得的壳聚糖长丝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连续性、较大的产量和较高的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装置,包括纺丝液储存单元、纺丝单元和纺丝收集单元;所述纺丝液储存单元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反应相储存箱和第二反应相储存箱,所述纺丝单元包括成膜孔板、聚集孔和加捻器,所述纺丝收集单元沿水平方向依次包括导向轮、鼓风干燥器和卷绕筒;所述成膜孔板设于所述第一反应相储存箱和所述第二反应相储存箱之间,所述成膜孔板上设有若干个竖直贯穿所述成膜孔板的成膜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反应相储存箱和所述第二反应相储存箱,以使第一反应相和第二反应相在所述成膜孔中反应形成聚合物膜。
进一步地,所述成膜孔板的厚度为5~100mm,所述成膜孔的直径为1~100mm,所述成膜孔的个数为1~100个,所述聚集孔的直径为1~10mm。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该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使用上述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装置进行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S1、以壳聚糖为水相溶质,按预设的质量体积比配制壳聚糖与去离子水的水相溶液,注入所述第一反应相储存箱;
S2、以二元或多元酰氯化合物为油相溶质,按预设的质量体积比配制所述油相溶质与有机溶剂的油相溶液,注入所述第二反应相储存箱;
S3、将所述第二反应相储存箱中的所述油相溶液加入所述第一反应相储存箱中的所述水相溶液表面,在常温常压下静置1~120min,在所述成膜孔内形成聚合物膜;
S4、对步骤S3得到的所述聚合物膜进行牵引拉伸,使其通过所述聚集孔,进入所述加捻器中进行加捻,形成长丝;
S5、将步骤S4得到的长丝经所述导向轮转向,使所述长丝保持一定捻度,再经所述鼓风干燥器干燥后,在所述卷绕筒的作用下卷绕收集,得到高强壳聚糖长丝。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油相溶液中的油相溶质与步骤S1中所述水相溶液中的水相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3。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壳聚糖与去离子水的预设的质量体积比为1g:(20~2000)mL;在步骤S2中,所述油相溶质与有机溶剂的预设的质量体积比为1g:(20~2000)mL。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壳聚糖为季铵盐化壳聚糖、盐酸化壳聚糖、醋酸化壳聚糖、乳酸化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羧乙基壳聚糖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二元或多元酰氯化合物为芳香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脂肪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或脂环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芳香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邻苯二甲酰氯、联苯二甲酰氯、苯二磺酰氯、均苯三甲酰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脂肪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丁三酰氯、丁二酰氯、戊三酰氯、戊二酰氯、己三酰氯、己二酰氯、癸二酰氯、癸三酰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脂环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环丙烷三酰氯、环丁烷二酰氯、环丁烷四酰氯、环戊烷二酰氯、环戊烷三酰氯、环戊烷四酰氯、环己烷二酰氯、环己烷三酰氯、环己烷四酰氯、四氢呋喃二酰氯、四氢呋喃四酰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有机溶剂包含但不限于正己烷、环己烷、三氟三氯乙烷、正庚烷、正辛烷、甲苯、乙苯、ISOPAR溶剂油中的至少一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该高强壳聚糖长丝根据上述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高强壳聚糖长丝的单丝纤度为1.5~5dtex、纤维断裂强度不低于3.5cN/dtex、纤维断裂伸长率为15%~60%、织物抗菌率大于97%、织物透湿率大于150g/(m2·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基于该装置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单,能够实现一步成型壳聚糖长丝,并使制得的壳聚糖长丝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连续性、较高的强度和较大的产量,以解决当前制备壳聚糖长丝时存在的成丝不规则、不连续、壳聚糖长丝强度低、难以工业化量产的问题。同时,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壳聚糖长丝以壳聚糖为主要原料,具有降解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具有抗菌性能,在创伤敷料、手术缝合线等生物医用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通过配制以壳聚糖为水相溶质的水相溶液和以酰氯化合物为油相溶质的油相溶液,并使两种溶液发生界面聚合,使壳聚糖分子链上的氨基、羟基与多酰氯化合物中的酰氯基发生酰化反应,通过小分子酰氯化合物将壳聚糖分子链联结在一起,从而提高壳聚糖纤维的交联程度,使得界面聚合过程能够在成膜孔内形成结构较为致密、力学性能较好的聚合物膜,改善壳聚糖长丝的力学性能,提高壳聚糖长丝强度。
3、本发明通过在聚集孔上方设置加捻器,使聚合物膜牵引拉伸通过聚集孔后直接进入加捻器进行加捻,从而将纺丝与加捻集于一步,不仅能够简化工艺流程,实现一步成型壳聚糖长丝;还能够通过加捻有效提高壳聚糖长丝的强度,得到高强壳聚糖长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第一反应相储存箱;2、成膜孔板;3、成膜孔;4、第二反应相储存箱;5、聚合物膜;6、聚集孔;7、加捻器;8、导向轮;9、鼓风干燥器;10、卷绕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纺丝液储存单元、纺丝单元和纺丝收集单元;所述纺丝液储存单元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反应相储存箱1和第二反应相储存箱4,所述纺丝单元包括成膜孔板2、聚集孔6和加捻器7,所述纺丝收集单元沿水平方向依次包括导向轮8、鼓风干燥器9和卷绕筒10;所述成膜孔板2设于所述第一反应相储存箱1和所述第二反应相储存箱4之间,所述成膜孔板2上设有若干个竖直贯穿所述成膜孔板2的成膜孔3,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反应相储存箱1和所述第二反应相储存箱4,以使第一反应相和第二反应相在所述成膜孔3中反应形成聚合物膜5。
所述成膜孔板2的厚度为5~100mm,所述成膜孔3的直径为1~100mm,所述成膜孔3的个数为1~100个,所述聚集孔6的直径为1~10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该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使用上述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装置进行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S1、以壳聚糖为水相溶质,按预设的质量体积比配制壳聚糖与去离子水的水相溶液,注入所述第一反应相储存箱1;
S2、以二元或多元酰氯化合物为油相溶质,按预设的质量体积比配制所述油相溶质与有机溶剂的油相溶液,注入所述第二反应相储存箱4;
S3、将所述第二反应相储存箱4中的所述油相溶液加入所述第一反应相储存箱1中的所述水相溶液表面,在常温常压下静置1~120min,在所述成膜孔3内形成聚合物膜5;
S4、对步骤S3得到的所述聚合物膜5进行牵引拉伸,使其通过所述聚集孔6,进入所述加捻器7中进行加捻,形成长丝;
S5、将步骤S4得到的长丝经所述导向轮8转向,使所述长丝保持一定捻度,再经所述鼓风干燥器9干燥后,在所述卷绕筒10的作用下卷绕收集,得到高强壳聚糖长丝。
步骤S2中所述油相溶液中的油相溶质与步骤S1中所述水相溶液中的水相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3。
在步骤S1中,所述壳聚糖与去离子水的预设的质量体积比为1g:(20~2000)mL;在步骤S2中,所述油相溶质与有机溶剂的预设的质量体积比为1g:(20~2000)mL。
在步骤S1中,所述壳聚糖为季铵盐化壳聚糖、盐酸化壳聚糖、醋酸化壳聚糖、乳酸化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羧乙基壳聚糖中的任意一种。
在步骤S2中,所述二元或多元酰氯化合物为芳香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脂肪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或脂环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所述芳香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邻苯二甲酰氯、联苯二甲酰氯、苯二磺酰氯、均苯三甲酰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脂肪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丁三酰氯、丁二酰氯、戊三酰氯、戊二酰氯、己三酰氯、己二酰氯、癸二酰氯、癸三酰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脂环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环丙烷三酰氯、环丁烷二酰氯、环丁烷四酰氯、环戊烷二酰氯、环戊烷三酰氯、环戊烷四酰氯、环己烷二酰氯、环己烷三酰氯、环己烷四酰氯、四氢呋喃二酰氯、四氢呋喃四酰氯中的至少一种。
在步骤S2中,所述有机溶剂包含但不限于正己烷、环己烷、三氟三氯乙烷、正庚烷、正辛烷、甲苯、乙苯、ISOPAR溶剂油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该高强壳聚糖长丝根据上述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高强壳聚糖长丝的单丝纤度为1.5~5dtex、纤维断裂强度不低于3.5cN/dtex、纤维断裂伸长率为15%~60%、织物抗菌率大于97%、织物透湿率大于150g/(m2·h)。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壳聚糖长丝及其界面聚合制备方法与装置进行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装置,包括纺丝液储存单元、纺丝单元和纺丝收集单元;所述纺丝液储存单元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反应相储存箱1和第二反应相储存箱4,所述纺丝单元包括成膜孔板2、聚集孔6和加捻器7,所述纺丝收集单元沿水平方向依次包括导向轮8、鼓风干燥器9和卷绕筒10。所述成膜孔板2设于所述第一反应相储存箱1和所述第二反应相储存箱4之间,所述成膜孔板2上设有若干个竖直贯穿所述成膜孔板2的成膜孔3,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反应相储存箱1和所述第二反应相储存箱4,以使第一反应相和第二反应相在成膜孔3中反应形成聚合物膜5。
各成膜孔3中的聚合物膜5经牵引拉伸后通过设于第二反应相储存箱4上方的聚集孔6,使多根聚合物膜5形成的长丝聚合成束,再由位于聚集孔6上方的加捻器7进行加捻,不仅能够将纺丝与加捻过程集于一步,一步成型壳聚糖长丝,还能够利用加捻过程有效提高壳聚糖长丝的强度。随后,该壳聚糖长丝在位于加捻器7上方的导向轮8的作用下由竖直方向转为水平方向,经鼓风干燥器9干燥后,由卷绕筒10收集,该卷绕筒10的旋转也持续对形成的聚合物膜5起到牵引拉伸作用,形成均匀、连续的壳聚糖长丝;整体过程简单可控,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该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装置的成膜孔板2的厚度为50mm,成孔膜3的直径为1mm,成膜孔3的个数为50个,聚集孔6的直径为10mm。
同时,该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装置中的加捻器7的加捻速度为0.01~1000rad/s,鼓风干燥器9的温度为20~100℃,卷绕筒10的牵引拉伸速率为0.01~1000mm/min,均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且调节范围较宽,适用范围广。
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装置,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以羧甲基壳聚糖为水相溶质,按质量体积比1g:200mL配制壳聚糖与去离子水的水相溶液,注入第一反应相储存箱1;
S2、以对苯二甲酰氯为油相溶质,并使对苯二甲酰氯的物质的量与步骤S1中使用的脱乙酰度为50%的壳聚糖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再按质量体积比1g:200mL配制对苯二甲酰氯与有机溶剂正己烷的油相溶液,注入第二反应相储存箱4;
S3、将所述第二反应相储存箱4中的所述油相溶液加入所述第一反应相储存箱1中的所述水相溶液表面,在常温常压下静置10min,在所述成膜孔内形成聚合物膜5;
S4、对步骤S3得到的所述聚合物膜5进行牵引拉伸,使其通过所述聚集孔6,进入所述加捻器7中进行加捻,设置加捻速度为100rad/s,形成长丝;
S5、将步骤S4得到的长丝经所述导向轮8转向,使所述长丝保持一定捻度,再经所述鼓风干燥器9干燥后,在所述卷绕筒10的作用下卷绕收集,设置鼓风干燥器9的干燥温度为50℃、卷绕筒10的牵引拉伸速率为100mm/min,得到高强壳聚糖长丝。
对本实施例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单丝纤度、纤维断裂强度、纤维断裂伸长率、织物抗菌率和织物透湿率进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制备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性能
Figure BDA0002373739110000081
Figure BDA0002373739110000091
由表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制备的高强壳聚糖长丝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织物性能,在纺制过程中不易发生断裂,成丝均匀、连续,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在创伤敷料、手术缝合线等生物医用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实施例2~8
实施例2~8分别提供了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装置,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改变了成膜孔板2的厚度、成膜孔3的直径或成膜孔3的个数,其他结构及参数均与实施例1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各实施例对应的成膜孔板2和成膜孔3的相应参数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2~8中成膜孔板和成膜孔的相应参数
Figure BDA0002373739110000092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分别采用实施例2~8提供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装置制备高强壳聚糖长丝,并对各实施例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性能进行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2~8制备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性能
Figure BDA0002373739110000093
Figure BDA0002373739110000101
结合表2和表3可以看出,改变成膜孔板和成膜孔的相应参数可以对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性能进行调控。
对比实施例1~3可以看出,随着成膜孔板厚度的增加,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单丝纤度、纤维断裂强度、织物抗菌率和织物透湿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明过薄或过厚的成膜孔板均会影响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性能。因此,为使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具有综合较优的性能,本发明优选成膜孔板的厚度为5~100mm。
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4~5可以看出,成膜孔直径的变化主要影响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单丝纤度,成膜孔直径越大,单丝纤度越大。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成膜孔直径进行调控,以获得所需单丝纤度的高强壳聚糖长丝。本发明优选的成膜孔直径范围为1~100mm,能够制备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单丝纤度为1.5~5dtex。
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6~8可以看出,随着成膜孔个数的增加,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单丝纤度、纤维断裂强度和织物透湿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纤维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织物抗菌率逐渐升高,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成膜孔的个数有利于改善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性能。因此,为使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具有综合较优的性能,本发明优选成膜孔的个数为1~100个。
实施例9~13
实施例9~13提供了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改变了步骤S1中壳聚糖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步骤S2中对苯二甲酰氯与正己烷的质量体积比或步骤S2中油相溶质与步骤S1中水相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各实施例对应的相应质量体积比和物质的量之比如表4所示。
表4实施例9~13对应的质量体积比和物质的量之比
Figure BDA0002373739110000111
基于实施例1提供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装置,分别按照实施例9~13提供的方法制备高强壳聚糖长丝,并对各实施例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性能进行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
表5实施例9~13制备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性能
Figure BDA0002373739110000112
结合表4和表5可以看出,改变制备过程中的各原料用量可以对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性能进行调控。
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9~10可以看出,随着去离子水含量的增加,壳聚糖浓度减小,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纤维断裂强度、织物抗菌率和织物透湿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单丝纤度和纤维断裂伸长率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壳聚糖有利于提高织物的抗菌率,但其力学性能较差,因此,为使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具有综合较优的性能,本发明优选壳聚糖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20~2000)mL。
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11~12可以看出,随着有机溶剂含量的增加,作为油相溶质的对苯二甲酰氯的浓度减小,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单丝纤度和纤维断裂强度逐渐降低,纤维断裂伸长率和织物抗菌率逐渐增加,织物透湿率则先增加后降低。主要是因为对苯二甲酰氯有利于改善织物力学性能,但其透湿性及抗菌性相对较差,因此,为使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具有综合较优的性能,本发明优选油相溶质与有机溶剂的预设的质量体积比为1g:(20~2000)mL。
同理,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13可以看出,当油相与水相混合时,油相溶液浓度越高,所得单丝的交联密度越大,纤维断裂强度相应的提高,但是所得织物的透湿率下降。因此,为使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具有综合较优的性能,本发明优选油相溶质与水相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3。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中,所述壳聚糖可以是季铵盐化壳聚糖、盐酸化壳聚糖、醋酸化壳聚糖、乳酸化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羧乙基壳聚糖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二元或多元酰氯化合物可以是芳香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脂肪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或脂环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所述芳香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邻苯二甲酰氯、联苯二甲酰氯、苯二磺酰氯、均苯三甲酰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脂肪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丁三酰氯、丁二酰氯、戊三酰氯、戊二酰氯、己三酰氯、己二酰氯、癸二酰氯、癸三酰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脂环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环丙烷三酰氯、环丁烷二酰氯、环丁烷四酰氯、环戊烷二酰氯、环戊烷三酰氯、环戊烷四酰氯、环己烷二酰氯、环己烷三酰氯、环己烷四酰氯、四氢呋喃二酰氯、四氢呋喃四酰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有机溶剂包含但不限于正己烷、环己烷、三氟三氯乙烷、正庚烷、正辛烷、甲苯、乙苯、ISOPAR溶剂油中的至少一种。
此外,在步骤S3中,所述静置的时间可以根据聚合物膜实际形成速度的快慢在1~120min之间进行调整,待聚合物膜形成即可,不影响所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性能。在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装置中,所述聚集孔的大小可以根据成膜孔的直径和成膜孔的个数在1~10mm之间进行调整,使所有成膜孔中的聚合物膜形成的长丝均能同时从聚集孔中穿过即可,不影响所制得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装置包括纺丝液储存单元、纺丝单元和纺丝收集单元,所述纺丝液储存单元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反应相储存箱和第二反应相储存箱,所述纺丝单元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成膜孔板、聚集孔和加捻器;所述纺丝收集单元沿水平方向依次包括导向轮、鼓风干燥器和卷绕筒。基于该装置,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通过配制以壳聚糖为水相溶质的水相溶液和以酰氯化合物为油相溶质的油相溶液,利用界面聚合反应制备了聚合物膜,并通过对聚合物膜的牵伸与加捻,制备了高强壳聚糖长丝。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将界面聚合应用于纺丝,并将纺丝与加捻集于一步,以简单的工艺流程、便捷的操作实现一步成型壳聚糖长丝,并有效提高壳聚糖长丝的强度,在创伤敷料、手术缝合线等生物医用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纺丝液储存单元、纺丝单元和纺丝收集单元;所述纺丝液储存单元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反应相储存箱和第二反应相储存箱,所述纺丝单元包括成膜孔板、聚集孔和加捻器,所述纺丝收集单元沿水平方向依次包括导向轮、鼓风干燥器和卷绕筒;所述成膜孔板设于所述第一反应相储存箱和所述第二反应相储存箱之间,所述成膜孔板上设有若干个竖直贯穿所述成膜孔板的成膜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反应相储存箱和所述第二反应相储存箱,以使第一反应相和第二反应相在所述成膜孔中反应形成聚合物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孔板的厚度为5~100mm,所述成膜孔的直径为1~100mm,所述成膜孔的个数为1~100个,所述聚集孔的直径为1~10mm。
3.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进行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S1、以壳聚糖为水相溶质,按预设的质量体积比配制壳聚糖与去离子水的水相溶液,注入所述第一反应相储存箱;
S2、以二元或多元酰氯化合物为油相溶质,按预设的质量体积比配制所述油相溶质与有机溶剂的油相溶液,注入所述第二反应相储存箱;
S3、将所述第二反应相储存箱中的所述油相溶液加入所述第一反应相储存箱中的所述水相溶液表面,在常温常压下静置1~120min,在所述成膜孔内形成聚合物膜;
S4、对步骤S3得到的所述聚合物膜进行牵引拉伸,使其通过所述聚集孔,进入所述加捻器中进行加捻,形成长丝;
S5、将步骤S4得到的长丝经所述导向轮转向,使所述长丝保持一定捻度,再经所述鼓风干燥器干燥后,在所述卷绕筒的作用下卷绕收集,得到高强壳聚糖长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油相溶液中的油相溶质与步骤S1中所述水相溶液中的水相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壳聚糖与去离子水的预设的质量体积比为1g:(20~2000)mL;在步骤S2中,所述油相溶质与有机溶剂的预设的质量体积比为1g:(20~2000)mL。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壳聚糖为季铵盐化壳聚糖、盐酸化壳聚糖、醋酸化壳聚糖、乳酸化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羧乙基壳聚糖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二元或多元酰氯化合物为芳香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脂肪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或脂环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邻苯二甲酰氯、联苯二甲酰氯、苯二磺酰氯、均苯三甲酰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脂肪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丁三酰氯、丁二酰氯、戊三酰氯、戊二酰氯、己三酰氯、己二酰氯、癸二酰氯、癸三酰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脂环族多官能酰氯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环丙烷三酰氯、环丁烷二酰氯、环丁烷四酰氯、环戊烷二酰氯、环戊烷三酰氯、环戊烷四酰氯、环己烷二酰氯、环己烷三酰氯、环己烷四酰氯、四氢呋喃二酰氯、四氢呋喃四酰氯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的界面聚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有机溶剂包含但不限于正己烷、环己烷、三氟三氯乙烷、正庚烷、正辛烷、甲苯、乙苯、ISOPAR溶剂油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其特征在于:该高强壳聚糖长丝根据权利要求3~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高强壳聚糖长丝的单丝纤度为1.5~5dtex、纤维断裂强度不低于3.5cN/dtex、纤维断裂伸长率为15%~60%、织物抗菌率大于97%、织物透湿率大于150g/(m2·h)。
CN202010061840.4A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及其界面聚合制备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112545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1840.4A CN111254507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及其界面聚合制备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1840.4A CN111254507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及其界面聚合制备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4507A true CN111254507A (zh) 2020-06-09
CN111254507B CN111254507B (zh) 2020-12-01

Family

ID=70923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1840.4A Active CN111254507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及其界面聚合制备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5450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46169A (zh) * 2022-12-13 2023-03-07 贵阳绿洲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改性壳聚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46169B (zh) * 2022-12-13 2024-05-10 贵阳绿洲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改性壳聚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49532A1 (en) * 2011-12-07 2013-06-1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iber fabrication method and the fiber fabricated thereby
CN103774287A (zh) * 2014-01-17 2014-05-07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一种通过光聚合反应增强壳聚糖衍生物纳米纤维的方法
CN106835412A (zh) * 2017-02-23 2017-06-13 嘉兴学院 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带加捻成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59111A (zh) * 2019-07-19 2019-10-22 嘉兴学院 壳聚糖和/或其衍生物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15869A (zh) * 2018-06-19 2019-12-27 东华大学 一种亲水共聚物、亲水纤维、亲水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49532A1 (en) * 2011-12-07 2013-06-1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iber fabrication method and the fiber fabricated thereby
CN103774287A (zh) * 2014-01-17 2014-05-07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一种通过光聚合反应增强壳聚糖衍生物纳米纤维的方法
CN106835412A (zh) * 2017-02-23 2017-06-13 嘉兴学院 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带加捻成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15869A (zh) * 2018-06-19 2019-12-27 东华大学 一种亲水共聚物、亲水纤维、亲水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59111A (zh) * 2019-07-19 2019-10-22 嘉兴学院 壳聚糖和/或其衍生物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46169A (zh) * 2022-12-13 2023-03-07 贵阳绿洲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改性壳聚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46169B (zh) * 2022-12-13 2024-05-10 贵阳绿洲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改性壳聚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4507B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67444B2 (en) Lyocell nonwoven fabric
JP4018152B2 (ja) リヨセ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11584B2 (ja) ナノ繊維からなる連続状フィラ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CN103541149B (zh) 一种增强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方法
KR100621428B1 (ko) 전기방사를 이용한 연속상 필라멘트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제조된 연속상 필라멘트
JP6661767B2 (ja) ナノ繊維基盤複合仮撚糸の製造方法
Shahabadi et al. Effects of process and ambient parameters on diameter and morphology of electrospun polyacrylonitrile nanofibers
Sarwar et al.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EBA fibers by melt and solution electrospinning
Gupta et al. Polyacrylonitrile fibers
Mîndru et al. Morphological aspects of polymer fiber mats obtained by air flow rotary-jet spinning
De Schoenmaker et al. Electrospun polyamide 4.6 nanofibrous nonwovens: parameter study and characterization
KR100607416B1 (ko) 전기방사를 이용한 연속상 필라멘트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제조된 연속상 필라멘트
CN108796687B (zh) 一种自加捻纳米纤维纱线连续制备装置及方法
US2907096A (en) Shaped polyacrylonitrile structures
CN111254506B (zh) 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及其界面光聚合制备方法与装置
CN111254507B (zh) 一种高强壳聚糖长丝及其界面聚合制备方法与装置
KR100595489B1 (ko) 나노섬유로 구성된 고강력 필라멘트의 제조방법
Ma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mposite fibers from organic-soluble chitosan and poly-vinylpyrrolidone by electrospinning
CN106917190A (zh) 一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乳酸纳米纤维膜的方法
Srivastava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regenerated silk fibroin fibers
KR100607415B1 (ko) 전기방사를 이용한 연속상 필라멘트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제조된 연속상 필라멘트
Gunavathi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membrane using nylon-6 and nylon-6/poly (e-caprolactine) blend
Yener et al. Effect of polymer concentration on Electrospinning system
Xie Polyacrylonitrile nanofibre yarn; electrospinning and their post-drawing behaviour
CN113737393B (zh) 一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