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50553A - 一种立式冷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冷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0553A
CN111250553A CN202010205319.3A CN202010205319A CN111250553A CN 111250553 A CN111250553 A CN 111250553A CN 202010205319 A CN202010205319 A CN 202010205319A CN 111250553 A CN111250553 A CN 111250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connecting arm
transmission assembly
type transmission
chai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053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继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Autech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Autech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Autech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Autech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053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05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50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05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3/00Cooling beds, whether stationary or moving; Means specially associated with cooling beds, e.g. for braking work or for transferring it to or from the bed
    • B21B43/08Cooling beds comprising revolving drums or recycling chains or disc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冷床,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呈并排布置且同步运动的循环输送装置;循环输送装置包括若干个承托组件和用于驱动若干个承托组件升降循环运动的第一链式传动组件和第二链式传动组件;承托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用于承托工件的托架;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第一链式传动组件的链条连接,第一连接臂远离第一链式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托架的一侧面铰接连接;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第二链式传动组件的链条连接,第二连接臂远离第二链式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托架远离第一连接臂的一侧面铰接连接。本发明具有冷却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显著提高冷却效率和工件品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冷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立式冷床。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冷床是中小型棒材车间不可缺少的辅助设备之一。它的功能是将轧机轧制后经飞剪剪切成倍尺长度的棒材,输送并卸到冷床齿条上冷却,使其温度由900℃降至100~300℃,然后由冷床下料装置将其收集成组送至输出辊道上,再由输出辊道将其送到冷剪剪切成定尺成品。典型的或者常见的现有技术有:
如CN105583241A公开了一种冷床,本发明提供的冷床,其提升装置仅仅包括立柱、横梁和电动葫芦,与现有的吊车相比,能够在冷床本体和提升装置之间为操作人员预留出行走通道,更加有利于棒材的生产。另一种经典的如CN101435016B公开了一种辊轮旋转式冷床,与其它形式的冷床相比冷却相同温度的钢管,冷床长度可缩短,钢管直度提高,直度达到美国石油学会API标准要求。再来看如CN106540975B的现有技术,其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冷床上钢装置及冷床,本发明的每个裙板单元的裙板均可以单独通过气缸作用从而实现上下往复运动,当不同的裙板位于不同的位置时,裙板与裙板之间以及裙板与支架之间可以形成不同的进钢通道,从而实现了上钢装置同时进入多个轧件的目的。
综上所述,经过申请人的海量检索,申请人发明领域至少存在现有的冷床占用场地大、运载能力有限,自动化程度低、无法满足大量棒料的同时冷却的问题,直接导致现有的冷床工作效率。而且,在铝型材行业中,现有的冷床都是将铝型材进行平铺冷却,但由于每个铝型材之间是互相挤靠,因此,铝型材无法得到有效的冷却,从而导致铝型材的品质受到影响。所以,现有的冷床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需要开发或者改进一种立式冷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冷床以解决所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立式冷床,其包括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呈并排布置且同步运动的循环输送装置;所述循环输送装置包括若干个呈间隔设置的承托组件和用于驱动若干个所述承托组件升降循环运动的第一链式传动组件和第二链式传动组件;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呈平行设置;所述承托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用于承托工件的托架;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的链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远离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托架的一侧面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的链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托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侧面铰接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结构相同且等高设置;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的竖直方向轴线和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的竖直方向轴线错开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臂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平行。
优选的是,所述循环输送装置还包括呈立式设置的安装板;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分别安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侧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包括呈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主链轮和第一副链轮、以及饶设于所述第一主链轮和第一副链轮上的第一链条;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链条连接;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包括呈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主链轮和第二副链轮、以及饶设于所述第二主链轮和第二副链轮上的第二链条;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链条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托架呈水平设置;所述托架上设有横向贯穿其两端面且用于限定工件位置的通槽,且所述通槽的顶部设有开口。
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横向穿过所述托架并与所述第一连接臂远离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的一端铰接连接且形成有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旋转轴横向穿过所述托架并与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的一端铰接连接且形成有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二铰接点分别靠近于所述托架的两端。
优选的是,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若干个呈立式设置支撑组;所述支撑组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安装板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循环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一传动齿轮、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和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外界驱动设备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和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外界驱动设备连接;还包括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一主链轮并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主链轮可相对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一端面和所述第一主链轮的一端面连接且同步转动;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二主链轮并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主链轮可相对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一端面和所述第二主链轮的一端面连接且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链条和所述第二链条上根据功能划分为上料位、冷却段、下料位和空载段;所述上料位、冷却段、下料位和空载段依次首尾相接形成循环运动路经;所述冷却段包括上升段和下降段;所述上升段的最低点与所述上料位衔接;所述上升段最高点与所述下降段的最高点衔接;所述下降段的最低点与所述下料位衔接;外界上料设备位于所述上料位旁侧;外界输送设备位于所述下料位旁侧。
优选的是,当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于所述上升段内和所述下降段内,所述第一连接臂的顶部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顶部均低于所述通槽的底面。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立式冷床,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冷床占用场地大、运载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大量棒料的同时冷却的问题,同时解决了铝型材行业中,现有的冷床冷却效果差、铝型材品质难以保证,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2.本发明结构合理,且向纵向空间发展,节省了场地占用空间,且自动化程度高,代替人工,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件的品质。
3.本发明通过设置有若干个呈并排设置的循环输送装置,从而实现了对长条形棒材的升降循环运动,从而达到冷却棒材的目的。
4.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用于承托工件的托架、第一链式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从而保证了托架的升降过程中时刻保持水平放置状态,避免了棒材在升降过程中的移动和因为无法保证水平运动而导致棒材变形。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立式冷床的左斜二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立式冷床的右斜二测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立式冷床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底座;12-第一立柱;13-第二立柱;2-循环输送装置;3-承托组件;31-第一连接臂;32-第二连接臂;33-托架;4-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1-第一主链轮;42-第一副链轮;43-第一链条;5-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1-第二主链轮;52-第二副链轮;53-第二链条;6-安装板;7-通槽;8-第一旋转轴;9-第二旋转轴;14-第一传动齿轮;15-第二传动齿轮;16-第一传动轴;17-第一驱动齿轮;18-第二传动轴;19-第二驱动齿轮;20-第一连接轴;21-第二连接轴;22-外界上料设备;23-外界输送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6所示的一种立式冷床,其包括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5个呈并排布置且同步运动的循环输送装置2;所述循环输送装置2包括若干个呈间隔设置的承托组件3和用于驱动若干个所述承托组件3升降循环运动的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和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和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呈平行设置;所述承托组件3包括第一连接臂31、第二连接臂32和用于承托工件的托架33;所述第一连接臂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的链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31远离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的一端与所述托架33的一侧面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的链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32远离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的一端与所述托架33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臂31的一侧面铰接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和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结构相同且等高设置;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的竖直方向轴线和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的竖直方向轴线错开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臂31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接臂32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一连接臂31和所述第二连接臂32平行。这里所述的错开设置指的是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的竖直方向轴线和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的竖直方向轴线之间间隔设置;这里所述的等高设置指的是,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的顶部和底部平齐;所述结构相同指的是零部件构造及其尺寸相同。
如图1所示,为了更好的固定安装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和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保证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和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工件输送的稳定性,也保证工件在输送过程不变形,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循环输送装置2还包括呈立式设置的安装板6;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和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分别安设于所述安装板6的两侧面上。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包括呈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主链轮41和第一副链轮42、以及饶设于所述第一主链轮41和第一副链轮42上的第一链条43;所述第一连接臂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链条43连接;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包括呈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主链轮51和第二副链轮52、以及饶设于所述第二主链轮51和第二副链轮52上的第二链条53;所述第二连接臂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链条53连接。即,5个所述循环输送装置2的第一主链轮41的圆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5个所述循环输送装置2的第一副链轮42的圆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5个所述循环输送装置2的第二主链轮51的圆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5个所述循环输送装置2的第二副链轮52的圆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
如图1~2所示,为了保证工件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因为倾斜和移位导致工件变形,也保证了工件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实施中的所述托架33呈水平设置;所述托架33上设有横向贯穿其两端面且用于限定工件位置的通槽7,且所述通槽7的顶部设有开口;工件放置于所述通槽7内,并通过通槽7的两端侧限定工件的位置。这里所述的横向贯穿中的横向指的是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或者沿若干个循环输送装置2的排布方向。
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托架33一直保持水平状态,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旋转轴8和第一旋转轴8;所述第一旋转轴8横向穿过所述托架33并与所述第一连接臂31远离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的一端铰接连接且形成有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旋转轴9横向穿过所述托架33并与所述第二连接臂32远离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的一端铰接连接且形成有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二铰接点分别靠近于所述托架33的两端;所述第一旋转轴8和所述第二旋转轴9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第一旋转轴8和所述第二旋转轴9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的竖直方向轴线和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的竖直方向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机架1包括底座11和设置于所述底座11上的5个呈立式设置支撑组;所述支撑组包括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位于所述第一立柱12和所述安装板6之间;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位于所述第二立柱13和所述安装板6之间。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循环输送装置2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一传动齿轮14、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二传动齿轮15;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16和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6上的第一驱动齿轮17;所述第一传动轴16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6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外界驱动设备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18和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18上的第二驱动齿轮19;所述第二传动轴18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6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外界驱动设备连接;还包括第一连接轴20和第二连接轴21;所述第一连接轴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12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传动齿轮14和第一主链轮41并与所述安装板6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4和所述第一主链轮41可相对所述第一连接轴20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4的一端面和所述第一主链轮41的一端面连接且同步转动;所述第二连接轴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13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传动齿轮15和第二主链轮51并与所述安装板6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5和所述第二主链轮51可相对所述第二连接轴21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5的一端面和所述第二主链轮51的一端面连接且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4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17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5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19传动连接。
此外,还包括第三连接轴和第四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12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副链轮42并与所述安装板6连接;所述第一副链轮42可相对所述第三连接轴转动;所述第四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13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副链轮52并与所述安装板6连接;所述第二副链轮52可相对所述第四连接轴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条43和所述第二链条53上根据功能划分为上料位、冷却段、下料位和空载段;所述上料位、冷却段、下料位和空载段依次首尾相接形成循环运动路经;所述冷却段包括上升段和下降段;所述上升段的最低点与所述上料位衔接;所述上升段最高点与所述下降段的最高点衔接;所述下降段的最低点与所述下料位衔接;外界上料设备22位于所述上料位旁侧;外界输送设备23位于所述下料位旁侧;当所述第一连接臂31和所述第二连接臂32于所述上升段内和所述下降段内,所述第一连接臂31的顶部和所述第二连接臂32的顶部均低于所述通槽7的底面;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循环输送装置同步运动,且5个所述循环输送装置2的侧面垂直投影面重合。
本实施例的运行原理:本立式冷床运用于运载长条形铝材或棒材进行冷却。首先,外界上料设备22降将铝材或棒材输送至上料位附近,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和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一起带动托架33运动至铝材或棒材的下方并抵接于铝材或棒材的底部;继而,铝材或棒材被承托在托架33的通槽7内;进一步,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和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一起带动托架33上升并沿上升段上升,而此时,外界上料设备22源源不断的将铝材或棒材输送至上料位附近,若干个托架33源源不断的承托铝材或棒材;进一步,第一链式传动组件4和第二链式传动组件5带动承载有铝材或棒材的托架33进入下降段进行下降运动,直至进入下料位,铝材或棒材被外界输送设备23抵接,托架33继续下降运动;继而,铝材和棒材被外界输送设备23输送至下一工位;最后,托架33进入空载段,并向上料位移动。以上步骤周而复始,源源不断的输送铝材或棒材,实现对铝材或棒材的冷却。不仅保证了铝材或者棒材在升降过程中时刻保持水平放置状态,避免了棒材在升降过程中的移动和因为无法保证水平运动而导致棒材变形,而且向纵向空间发展,不仅提高了运载能力,而且节省了场地占用。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
在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包括实现的示例性配置的透彻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配置例如,已经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电路,过程,算法,结构和技术而没有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配置。该描述仅提供示例配置,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前面对配置的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所描述的技术的使能描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
综上,其旨在上述详细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以下权利要求(包括所有等同物)旨在限定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立式冷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呈并排布置且同步运动的循环输送装置;所述循环输送装置包括若干个呈间隔设置的承托组件和用于驱动若干个所述承托组件升降循环运动的第一链式传动组件和第二链式传动组件;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呈平行设置;所述承托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用于承托工件的托架;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的链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远离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托架的一侧面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的链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托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侧面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结构相同且等高设置;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的竖直方向轴线和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的竖直方向轴线错开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臂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装置还包括呈立式设置的安装板;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分别安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包括呈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主链轮和第一副链轮、以及饶设于所述第一主链轮和第一副链轮上的第一链条;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链条连接;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包括呈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主链轮和第二副链轮、以及饶设于所述第二主链轮和第二副链轮上的第二链条;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链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呈水平设置;所述托架上设有横向贯穿其两端面且用于限定工件位置的通槽,且所述通槽的顶部设有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冷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横向穿过所述托架并与所述第一连接臂远离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的一端铰接连接且形成有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旋转轴横向穿过所述托架并与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的一端铰接连接且形成有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二铰接点分别靠近于所述托架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若干个呈立式设置支撑组;所述支撑组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链式传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二链式传动组件位于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安装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一传动齿轮、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和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外界驱动设备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和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外界驱动设备连接;还包括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一主链轮并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主链轮可相对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一端面和所述第一主链轮的一端面连接且同步转动;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二主链轮并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主链轮可相对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一端面和所述第二主链轮的一端面连接且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冷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条和所述第二链条上根据功能划分为上料位、冷却段、下料位和空载段;所述上料位、冷却段、下料位和空载段依次首尾相接形成循环运动路经;所述冷却段包括上升段和下降段;所述上升段的最低点与所述上料位衔接;所述上升段最高点与所述下降段的最高点衔接;所述下降段的最低点与所述下料位衔接;外界上料设备位于所述上料位旁侧;外界输送设备位于所述下料位旁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冷床,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于所述上升段内和所述下降段内,所述第一连接臂的顶部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的顶部均低于所述通槽的底面。
CN202010205319.3A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立式冷床 Pending CN1112505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5319.3A CN111250553A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立式冷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5319.3A CN111250553A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立式冷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0553A true CN111250553A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41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05319.3A Pending CN111250553A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立式冷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5055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3039A (zh) * 2022-03-18 2022-05-13 佛山市澳科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立体冷床的铝型材自动加工线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67333C (de) * 1928-01-03 1928-10-24 Demag Akt Ges Karussellkuehlbett
GB316285A (en) * 1928-07-27 1930-06-12 Demag Ag Rotary cooling bed for use in rolling mills
GB892808A (en) * 1959-11-30 1962-03-28 Zd Y V I Plzennarodni Podnik A cylindrical cooling bed for rod shaped material
SU553021A1 (ru) * 1976-01-04 1977-04-05 Колпинское Отделение Всесоюзного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ого И Проектно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 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ого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Роторный холодильник дл проката
CN101791628A (zh) * 2010-04-09 2010-08-04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穿孔机组的冷却槽装置
CN203578351U (zh) * 2013-11-25 2014-05-07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穿孔机顶杆线外全水冷装置
CN106944486A (zh) * 2017-04-11 2017-07-14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轧后钢材热量的转筒式冷床
CN107265060A (zh) * 2016-04-07 2017-10-20 张绍良 平动状态下作回转运动的物料输送装置
CN107585560A (zh) * 2017-09-08 2018-01-16 安徽省振华科技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达克罗处理过程用旋转式冷却装置
JP2018052663A (ja) * 2016-09-27 2018-04-05 第一施設工業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CN108748931A (zh) * 2018-07-18 2018-11-06 重庆旺豹商贸有限公司 汽车零部件用冷却装置
CN209225967U (zh) * 2018-12-05 2019-08-09 杭州梅园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弯折轨迹送料的食品包装输送装置
CN110153198A (zh) * 2019-05-20 2019-08-2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中等规格棒材的控制轧制方法
CN209396410U (zh) * 2018-12-14 2019-09-17 苏州鸿安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始终保持托盘水平状态的回转机构
CN110834934A (zh) * 2019-10-31 2020-02-25 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曲轴式垂直提升机构及工作方法
CN212093746U (zh) * 2020-03-23 2020-12-08 佛山市澳科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冷床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67333C (de) * 1928-01-03 1928-10-24 Demag Akt Ges Karussellkuehlbett
GB316285A (en) * 1928-07-27 1930-06-12 Demag Ag Rotary cooling bed for use in rolling mills
GB892808A (en) * 1959-11-30 1962-03-28 Zd Y V I Plzennarodni Podnik A cylindrical cooling bed for rod shaped material
SU553021A1 (ru) * 1976-01-04 1977-04-05 Колпинское Отделение Всесоюзного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ого И Проектно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 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ого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Роторный холодильник дл проката
CN101791628A (zh) * 2010-04-09 2010-08-04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穿孔机组的冷却槽装置
CN203578351U (zh) * 2013-11-25 2014-05-07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穿孔机顶杆线外全水冷装置
CN107265060A (zh) * 2016-04-07 2017-10-20 张绍良 平动状态下作回转运动的物料输送装置
JP2018052663A (ja) * 2016-09-27 2018-04-05 第一施設工業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CN106944486A (zh) * 2017-04-11 2017-07-14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轧后钢材热量的转筒式冷床
CN107585560A (zh) * 2017-09-08 2018-01-16 安徽省振华科技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达克罗处理过程用旋转式冷却装置
CN108748931A (zh) * 2018-07-18 2018-11-06 重庆旺豹商贸有限公司 汽车零部件用冷却装置
CN209225967U (zh) * 2018-12-05 2019-08-09 杭州梅园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弯折轨迹送料的食品包装输送装置
CN209396410U (zh) * 2018-12-14 2019-09-17 苏州鸿安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始终保持托盘水平状态的回转机构
CN110153198A (zh) * 2019-05-20 2019-08-2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中等规格棒材的控制轧制方法
CN110834934A (zh) * 2019-10-31 2020-02-25 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曲轴式垂直提升机构及工作方法
CN212093746U (zh) * 2020-03-23 2020-12-08 佛山市澳科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冷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3039A (zh) * 2022-03-18 2022-05-13 佛山市澳科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立体冷床的铝型材自动加工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29933C2 (ru) Конвейер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конвейерного подвижного элемента
CN114955572B (zh) 可横向与纵向输送的多托盘自动化存储系统
CN212093746U (zh) 一种立式冷床
CN111250553A (zh) 一种立式冷床
CN210824312U (zh) 龙门式循环提升输送结构及运输系统
CN112849987A (zh) 一种滚入式自动堆叠机
CN210824313U (zh) 循环升降式输送结构及运输系统
CN112029976A (zh) 一种双工位旋转料台
CN102009162A (zh) 铜铝复合排浇铸系统中的储料及输送装置
CN211253958U (zh) 一种高层货架辅助上料装置
CN113976622B (zh) 一种高速钢筋冷轧机
CN210418040U (zh) 多用型返板机
CN217577353U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112079081A (zh) 叠放上下料的铝型材加工设备
CN201889425U (zh) 铜铝复合排浇铸系统中的储料及输送装置
CN214526354U (zh) 一种滚入式自动堆叠机
CN220033304U (zh) 一种用于型材的上料装置
CN220097439U (zh) 一种铝棒装卸装置
CN213651034U (zh) 一种槽钢过跨翻身系统
CN116372505B (zh) 一种接触轨生产工艺及自动化生产线
CN217995883U (zh) 一种高低位双层循环流水线
CN217625606U (zh) 一种板料输送暂存一体设备
CN216066581U (zh) 一种车床自动下料结构
CN117154178B (zh) 一种蓄电池极群整形切刷入槽一体机
CN216548424U (zh) 一种生产加工的循环提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