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50374A - 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及着色物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及着色物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0374A
CN111250374A CN202010225720.3A CN202010225720A CN111250374A CN 111250374 A CN111250374 A CN 111250374A CN 202010225720 A CN202010225720 A CN 202010225720A CN 111250374 A CN111250374 A CN 111250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ing
parts
dipping
balloon
p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57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昶
杨桂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aowei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aowei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aowei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aowei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257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03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50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03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02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e.g. rub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50Multilayers
    • B05D7/52Two layers
    • B05D7/54No clear coat specified
    • B05D7/544No clear coat specified the first layer is let to dry at least partially before applying the second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rubber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及着色物料,所述的加工方法,其加工步骤包括预处理、浸胶、后处理。所述浸胶为至少二次浸胶及每次浸胶对应干燥的过程,其中:所述浸胶选择具有不同颜色的着色物料和/或相同颜色的着色物料;所述具有相同颜色的着色物料中,着色剂添加的浓度不相同。本发明采用至少二次浸胶及相对应干燥过程。每一次浸胶的着色物料可以添加不同颜色的着色剂或相同颜色的着色剂,也可以不含着色剂。模具通过多层次的浸胶,可以将具有遮盖力的着色剂和其他透明着色剂的优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生产高质感、多层次颜色的气球,特别是实现高色强金属效果或者高质感金属效果的气球。

Description

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及着色物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球复合着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多层复合着色的气球的加工工艺方法以及着色物料,本发明可极大地拓展现有气球的颜色及视觉效果范围。
背景技术
气球广泛应用于玩具,装饰,广告以及籿托节日或活动的气氛。人们可以依据活动场合的需要或喜好,选择不同颜色的气球。气球颜色一般通过在气球生产过程中,对基本原材料(如天然胶乳,热塑性弹性体)添加不同颜色的着色剂以及不同比例的着色剂(如颜料,染料,色浆等)来实现。人们对气球颜色的追求极大地促进了气球着色技术的发展。气球在使用过程中先要被充气膨胀,完全充气后的气球壁厚往往在5~20微米左右,甚至可以低至3微米,这就对现有的气球着色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为,若要保持强烈或饱和的气球色彩,则需要着色能力更强的着色剂或者添加更高量的着色剂。虽然现在用于气球用着色剂的和基料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但是高剂量的着色剂添加一方面会增加气球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过高的着色剂添加会妨碍气球的正常生产流程及产品的主要性能,尤其是气球材料的拉伸性能。
从气球的颜色效果来分,可以分为透明,哑光,珠光及金属气球。作为气球着色的最新进展,金属气球使用铝颜料作为着色剂。铝颜料具有优异的反射效果,可赋予气球材料强烈的金属质感。通过和其他颜料的混合使用,铝颜料可以用来制作金色,镀镍效果,香槟金以及玫瑰金等颜色效果的气球。铝颜料的主要成分是微米级的铝片,铝片的大小在2~100微米,厚度从7~200纳米。表面光滑的铝片具有强烈的光反射性和遮盖力,从而赋予气球突出的金属质感。但同时铝颜料的遮盖力使得其他颜料的颜色难以充分显示出来。
浸渍法生产胶乳气球工艺可以分为预处理,浸胶,后处理。在预处理流程中,在被清洗烘干后的模具表面蘸上一层凝固剂浆料,然后通过烘箱将模具表面凝固剂烘干。在浸渍的过程中,模具浸入调配好颜色(加入着色剂)的硫化胶乳浆料中。经过一段设定时间的浸渍,将模具从胶乳浆料中移出,经过预烘烤就进入后处理。在后处理过程中,气球经过--沥滤,卷边,及烘干后从模具上脱下来。脱下来的气球经过进一步后硫化及表面处理而成为产品。
在胶乳气球生产流程中,气球的颜色可以通过添加颜料或色浆等着色剂来实现。着色剂的选择决定了气球的颜色。着色剂的添加量及气球的壁厚决定了颜色的深浅。在生产过程中,气球壁厚又可以通过凝固剂中活性成分的浓度及控制浸泡的时间来控制。复杂的颜色可以通过在胶乳中添加不同着色剂的组合来实现。
使用着色剂的复配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拓展气球颜色的方法。现有的气球的生产线的流程设计使得气球模具在一个生产循环中只有一次浸入胶槽的机会。使用着色剂复配可以在现有的生产线上实现颜色的设计和调节。尤其是当复配配方中使用的着色剂都属于透明或者低遮盖力的着色剂时。 由于不同透明着色剂的分子或颗粒之间的干扰较少,着色剂复配可以实现气球颜色的调节并保持高的色彩饱和度。
通过着色剂的复配来实现不同的颜色主要具有两方面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复配的配方中使用有遮盖力强的着色剂(如钛白粉和铝颜料)。一方面,具有高遮盖力的颜料和其他颜料混合使用时,透明颜料的颜色,或者遮盖力相对较低的着色剂的颜色效果往往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使用具有遮盖力的着色剂时,气球壁体难以体现透明质感。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气球使用有遮盖力强的着色剂时,其他配合颜料的颜色难以充分显现出来以及气球壁体难以体现透明质感的缺陷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气球使用有遮盖力强的着色剂时,其他配合颜料的颜色难以充分显示出来以及气球壁体难以体现透明质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有机地将具有遮盖力的着色剂和其他透明着色剂的优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生产高绚彩或者有独特质感的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及着色物料。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其加工步骤包括预处理、浸胶、后处理,所述的浸胶为至少二次浸胶及对应干燥的过程,其中:
每一次浸胶选择具有不同颜色的着色物料和/或相同颜色的着色物料;所述具有相同颜色的着色物料中,着色剂添加的浓度不相同。
优选的,所述的浸胶选择具有颜色的着色物料和不含着色剂的着色物料。
优选的,所述的浸胶,其中,第一次浸胶的着色物料含铝颜料或铝颜料色浆。
优选的,所述浸胶为二次浸胶;其中,第一次浸胶为14~16秒,取出后在84~86 0C的烘烤4~6分钟。
优选的,所述浸胶中的第二次浸胶,浸胶1~3秒钟后取出置入84~86 0C的烘箱烘烤5~8分钟。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的着色物料,包括二次浸胶用的着色物料,其中:
第一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13份银色色浆用13份去离子水开稀;将开稀后的浆料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充分搅拌均匀;
第二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将2份大红色浆和1份桔橙色浆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充分搅拌后加水将浆料的固含调整为45.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的着色物料,包括二次浸胶用的着色物料,其中:
第一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13份银色色浆用13份去离子水开稀;将开稀后的浆料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搅拌均匀后加入0.6份大红色浆,2.4份中黄色浆,继续搅拌至浆料均匀;
第二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将2.7份大红色浆和0.3份蓝色浆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充分搅拌后加水将浆料的固含调整为45.5%。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用于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的着色物料,包括二次浸胶用的着色物料,其中:
第一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13份银色色浆用13份去离子水开稀;将开稀后的浆料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搅拌均匀后加入3份永固紫色浆,继续搅拌至浆料均匀;
第二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将2.7份大红色浆和0.3份蓝色浆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充分搅拌后加水将浆料的固含调整为45.5%。
本发明在原有生产流程中添加了至少一次的浸胶及相对应干燥过程。每一次浸胶的胶槽所含的物料可以添加不同颜色的着色剂或相同颜色的着色剂,也可以不含着色剂。当不同的胶槽内的物料采用相同颜色的着色剂时,则这些胶槽内的着色剂的添加浓度是不同的。模具通过多次浸胶,可以将具有遮盖力的着色剂(如铝颜料)和其他透明着色剂的优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生产高绚彩或者有独特质感的气球。即通过多层浸胶的生产工艺来实现高质感、多层次颜色的气球,特别是实现高色强金属效果或者高质感金属效果的气球。
附图说明
图1为含有有机颜料普通气球壁体的剖切示意图;
图2为金属气球壁体的剖切示意图;
图3为发明制作的高质感双层气球壁体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结合图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的三种实施例:
实施例一:亮中国红双层金属气球
1、气球复合着色胶乳的配制:
第一次浸胶的胶乳配色:将13份3773银色色浆(铝颜料色浆,深圳市小为新材料有限公司)用13份去离子水开稀。将开稀后的浆料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NATURAL HIGHAMMONIA LATEX 60PCT DRC(HA),THAI HUA RUBBER PUBLIC COMPANY LIMITED,硫化后固含为55%),充分搅拌均匀。根据需要,着色物料也可以选择铝颜料。
第二次浸胶的胶乳配色:将2份大红色浆(TSE L361,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份桔橙色浆(TSE 366H,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NATURAL HIGH AMMONIA LATEX 60PCT DRC(HA),THAI HUA RUBBER PUBLIC COMPANYLIMITED,硫化后固含为55%),充分搅拌后加水将浆料的固含调整为45.5%。
2、双层金属气球的制备:
请结合图4,将气球模具清洗烘干,并在气球模具表面蘸上一层凝固剂烘干后,浸入第一次浸胶的胶乳中,浸渍15秒后取出,在 84~86 0C的烘箱里烘烤5分钟。然后将模具浸入第二次浸胶中浸泡1~3秒钟后取出,再置入84~86 0C的烘箱烘烤5~8分钟后,进入后处理。在后处理过程中,复合有二层不同颜色浸胶的气球模沥滤,卷边,进一步烘干后脱模。从模具上脱下的气球经后硫化制得呈亮中国红双层金色气球。该模具可重新清洗烘干再用。
实施例二,深中国红双层金属气球
1、气球复合着色浸胶的配制:
第一次浸胶的胶乳配色:将13份3773银色色浆(铝颜料色浆,深圳市小为新材料有限公司)用13份去离子水开稀。将开稀后的浆料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NATURAL HIGHAMMONIA LATEX 60PCT DRC(HA),THAI HUA RUBBER PUBLIC COMPANY LIMITED,,硫化后固含为55%),搅拌均匀后加入0.6份大红色浆(TSE L361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份中黄色浆(TSE 362,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继续搅拌至浆料均匀。
第二次浸胶的胶乳配色:将2.7份大红色浆(TSE L361,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3份蓝色色浆(TSE L363B,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NATURAL HIGH AMMONIA LATEX 60PCT DRC(HA),THAI HUA RUBBER PUBLIC COMPANYLIMITED,,硫化后固含为55%),充分搅拌后加水将浆料固含调整为45.5%;
2、双层金属气球的制备:
请结合图4,将气球模具清洗烘干,并在气球模具表面蘸上一层凝固剂烘干后,浸入第一次浸胶的胶乳中,浸渍14秒后取出,在84~86 0C的烘箱里烘烤4分钟。然后将模具浸入第二次浸胶的胶乳中,浸泡1~3秒钟后取出,再置入84~86 0C的烘箱烘烤5~8分钟后,进入后处理。在后处理过程中,复合有二层不同颜色浸胶的气球模沥滤,卷边,进一步烘干后脱模。从模具上脱下的气球经后硫化制得呈深中国红双层金色气球。该模具可重新清洗烘干再用。
实施例三,葡萄紫双层金属气球
1、气球复合着色浸胶的配制:
第一次浸胶的胶乳配色:将13份3773银色色浆(铝颜料色浆,深圳市小为新材料有限公司)用13份去离子水开稀。将开稀后的浆料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NATURAL HIGHAMMONIA LATEX 60PCT DRC(HA),THAI HUA RUBBER PUBLIC COMPANY LIMITED,硫化后固含为55%),搅拌均匀后加入3份永固紫色浆(TSE365,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继续搅拌至浆料均匀。
第二次浸胶的胶乳配色:将2.7份大红色浆(TSE L361,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3份蓝色色浆(TSE L363B,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NATURAL HIGH AMMONIA LATEX 60PCT DRC(HA),THAI HUA RUBBER PUBLIC COMPANYLIMITED,硫化后固含为55%),充分搅拌后加水将浆料的固含调整为45.5%;
2、双层金属气球的制备:
请结合图4,将气球模具清洗烘干,并在气球模具表面蘸上一层凝固剂烘干后,浸入第一次浸胶的胶乳中16秒后取出,在84~86 0C摄氏度的烘箱里烘烤6分钟。然后将模具浸入第二次浸胶的胶乳中浸泡1~3秒钟后取出,再置入85摄氏度的烘箱烘烤5~8分钟后,进入后处理。在后处理过程中,复合有二层不同颜色浸胶的气球模沥滤,卷边,进一步烘干后脱模。从模具上脱下的气球经后硫化制得呈葡萄紫双层金色气球。该模具可重新清洗烘干再用。
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制多种颜色的胶乳或多种颜色的热塑性弹性体,以便模具多次浸胶制得多层复合的气球。也可以内层采用具有颜色的乳胶而外层采用没有着色剂的乳胶来制作气球。本发明使用的凝固剂、着色剂和天然胶乳或热塑性弹性体等物料均可以在相关化工企业购买。
气球生产线相对固定。现有的生产线设计使得在一个生产流程中,每个气球模具只有一次浸入胶槽蘸胶的机会。而普通气球,尤其是使用高透明或者低遮盖力的着色剂的气球,一般都是通过颜色的复配来使用现有的生产线在一个胶槽里实现颜色的调配。
近两年出现的金属气球是一新的品种,由于铝颜料卓越的光反射能力,金属气球以其高金属质感和亮丽的色彩迅速成为气球的重要品种,市场价格也远远高于普通气球。由于铝颜料的高遮盖力,普通的着色剂在和铝颜料混合使用时,普通着色剂的颜色效果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如图1所示,现有普通气球,其壁体中含有有机颜料1,当入射光线2碰到该有机颜料1时,部分光线21透过,只有部分光线22和有机颜料1作用并反射。这样气球颜色的视觉效果一般。
如图2所示,现有金属气球,其壁体中含有有机颜料1和铝颜料3,当入射光线2碰到该有机颜料1时,部分光线22反射,部分光线21透过并经铝颜料3反射形成反射光23出来;而直接入射铝颜料3的光线2经其反射形成反射光32出来。这样气球的颜色呈金属视觉效果,但还不够绚彩。
如图3所示,本发明制作的高质感双层气球,其壁体为双层浸胶,内层(第一次浸胶)中含有铝颜料3,外层(第二次浸胶)中含有有机颜料1。当入射光线2先碰到有机颜料1时,部分光线22反射,部分光线21透过并经铝颜料3反射形成反射光23出来,加上入射光线2经铝颜料3反射并和有机颜料1作用反射出来的光线24。这样可以获得高质感、多层次颜色的气球,特别可实现高色强金属效果或者高质感金属效果的气球。
本发明在生产流程中添加了一次或更多次的浸胶及相对应干燥过程。每一次浸胶的胶槽所含的物料可以添加不同颜色的着色剂或相同颜色的着色剂,也可以不含着色剂。当不同的胶槽内的物料采用相同颜色的着色剂时,则这些胶槽内的着色剂的添加浓度是不同的。模具通过多次浸胶,可以将具有遮盖力的着色剂(如铝颜料)和其他透明着色剂的优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生产高绚彩或者有独特质感的气球。即通过多层浸胶的生产工艺来实现高质感、多层次颜色的气球,特别是实现高色强金属效果或者高质感金属效果的气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其加工步骤包括预处理、浸胶、后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为至少二次浸胶及每一次浸胶对应干燥的过程,其中:
每一次浸胶选择具有不同颜色的着色物料和/或相同颜色的着色物料;所述具有相同颜色的着色物料中,着色剂添加的浓度不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胶还包括选择不含着色剂的着色物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胶,其中,第一次浸胶的着色物料含铝颜料或铝颜料色浆。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胶为二次浸胶;其中,第一次浸胶为14~16秒,取出后在84~86 0C下烘烤4~6分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中的第二次浸胶,浸胶1~3秒钟后取出,在84~86 0C下烘烤5~8分钟。
6.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中的着色物料,包括二次浸胶用的着色物料,其中:
第一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13份银色色浆用13份去离子水开稀;将开稀后的浆料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充分搅拌均匀;
第二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将2份大红色浆和1份桔橙色浆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充分搅拌后加水将浆料的固含调整为45.5%。
7.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中的着色物料,包括二次浸胶用的着色物料,其中:
第一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13份银色色浆用13份去离子水开稀;将开稀后的浆料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搅拌均匀后加入0.6份大红色浆,2.4份中黄色浆,继续搅拌至浆料均匀;
第二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将2.7份大红色浆和0.3份蓝色浆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充分搅拌后加水将浆料的固含调整为45.5%。
8.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中的着色物料,包括二次浸胶用的着色物料,其中:
第一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13份银色色浆用13份去离子水开稀;将开稀后的浆料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搅拌均匀后加入3份永固紫色浆,继续搅拌至浆料均匀;
第二次浸胶的着色物料由下列原料配制而成:将2.7份大红色浆和0.3份蓝色浆加入100份硫化的天然胶乳,充分搅拌后加水将浆料的固含调整为45.5%。
CN202010225720.3A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及着色物料 Pending CN1112503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5720.3A CN111250374A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及着色物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5720.3A CN111250374A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及着色物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0374A true CN111250374A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48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5720.3A Pending CN111250374A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及着色物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5037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88931A2 (en) * 1989-03-22 1990-09-26 BASF Corporation Coating system with metallic basecoat exhibiting dichromatic hue shift effects
CN101885864A (zh) * 2010-05-19 2010-11-17 张国强 一种新型环保气球及其生产方法
CN102371687A (zh) * 2011-08-07 2012-03-14 镇江苏惠乳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橡胶手套的加工方法
CN110204964A (zh) * 2019-05-07 2019-09-06 深圳市小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乳胶专用银色色浆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88931A2 (en) * 1989-03-22 1990-09-26 BASF Corporation Coating system with metallic basecoat exhibiting dichromatic hue shift effects
CN101885864A (zh) * 2010-05-19 2010-11-17 张国强 一种新型环保气球及其生产方法
CN102371687A (zh) * 2011-08-07 2012-03-14 镇江苏惠乳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橡胶手套的加工方法
CN110204964A (zh) * 2019-05-07 2019-09-06 深圳市小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乳胶专用银色色浆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国杰: "《现代涂料与涂装技术》", 31 May 2002,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6725B (zh) 仿真铜涂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10201871B (zh) 重力沉降法制备蝶翅/胶体晶体微球复合结构色膜的方法
CN111250374A (zh) 一种气球复合着色的加工方法及着色物料
CN106498476A (zh) 一种在铝材表面制备防菌阳极氧化膜的方法
CN100535065C (zh) 人造珍珠用涂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9553307B (zh) 一种玻璃画的制备工艺
WO2007051368A1 (fr) Images à base de pvc ayant un revêtement de métal, compositions de revêtement et procédés servant à fabriquer celles-ci
CN109183111A (zh) 一种汽车内外装饰用铝合金的表面处理工艺
CN1206118C (zh) 植物葫芦烙画工艺品制备方法
CN108793764B (zh) 玻璃制品的表面处理方法及玻璃制品
CN101264715A (zh) 一种仿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CN1255520A (zh) 新型透明油画颜料及其制作方法
KR101049835B1 (ko) 착색 판유리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7120759A1 (zh) Bz釉绘画颜料材料组合物及绘画方法
CN104341865A (zh) 一种防开裂油漆的制备工艺
CN101823403A (zh) 一种水上作画的方法
CN101623982A (zh) 表面仿古处理方法
CN102976615A (zh) 一种彩岩绘画制作工艺
JP2001000218A (ja) 発光人造真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512705C (zh) 一种多色仿珍珠的制作工艺
CN111348938B (zh) 一种墨玉彩彩绘颜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746594B (zh) 一种用于脱胎漆器表面髹漆的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5553437U (zh) 一种装饰镀膜玻璃
CN209714999U (zh) 一种汽车涂料的搅拌装置
CN108099477B (zh) 一种人体大理石纹水染画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