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7721B - 定子和马达 - Google Patents

定子和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7721B
CN111247721B CN201880067974.8A CN201880067974A CN111247721B CN 111247721 B CN111247721 B CN 111247721B CN 201880067974 A CN201880067974 A CN 201880067974A CN 111247721 B CN111247721 B CN 1112477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axial direction
support member
hol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79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7721A (zh
Inventor
大北晃弘
右田贵之
青野真乡
滨田佑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247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7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7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77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8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around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bstract

定子具有定子铁芯、配置于定子铁芯的轴向一侧的支承部件、以及多个线圈。至少一个线圈具有引出线,该引出线具有向轴向一侧延伸的部分和配置于支承部件的轴向一侧的部分。一个线圈与其他线圈之间通过搭接线而连接,该搭接线配置于支承部件的轴向另一侧,并且通过引出线的从线圈向轴向一侧延伸的部分的径向内侧。支承部件具有:外周凹部,其从支承部件的外周面向径向内侧凹陷;贯通孔,其配置于外周凹部的径向内侧;以及分隔壁部,其配置于外周凹部与贯通孔之间。分隔壁部具有:第1壁面,其在沿轴向观察时向径向内侧凹陷;以及第2壁面,其在沿轴向观察时向径向内侧突出。引出线的向轴向一侧延伸的部分在外周凹部内通过第1壁面的径向外侧。

Description

定子和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子和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马达具有定子和转子。定子具有多个线圈。从线圈引出的引出线有时与连接线圈彼此的搭接线配置于轴向的同一侧。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无刷马达中,从线圈引出的末端线和起始线以及连结分离的线圈彼此的搭接线均配置于定子铁芯的轴向上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115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引出线和搭接线配置于定子铁芯的轴向的同一侧的情况下,引出线与搭接线有可能接触。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即使引出线和搭接线配置于定子铁芯的轴向的同一侧,也能够抑制引出线与搭接线接触的定子和马达。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定子具有:环状的定子铁芯,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支承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一侧;以及多个线圈,它们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多个所述线圈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线圈具有引出线,该引出线具有向轴向一侧延伸的部分和配置于所述支承部件的轴向一侧的部分,多个所述线圈中的一个所述线圈与其他所述线圈之间通过搭接线而连接,该搭接线配置于所述支承部件的轴向另一侧并且通过所述引出线的从所述线圈向轴向一侧延伸的部分的径向内侧,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外周凹部,其沿轴向贯通所述支承部件,从所述支承部件的外周面向径向内侧凹陷;贯通孔,其沿轴向贯通所述支承部件,配置于所述外周凹部的径向内侧;以及分隔壁部,其配置于所述外周凹部与所述贯通孔之间,所述分隔壁部具有:第1壁面,其构成所述外周凹部的内周面的部分,沿轴向观察时向径向内侧凹陷;以及第2壁面,其构成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的部分,沿轴向观察时向径向内侧突出,所述引出线的向轴向一侧延伸的部分在所述外周凹部内通过所述第1壁面的径向外侧。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马达具有上述的定子以及能够相对于所述定子绕着所述中心轴线旋转的转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定子和马达,即使引出线和搭接线配置于定子铁芯的轴向的同一侧,也能够抑制引出线与搭接线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定子和马达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定子和马达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定子和马达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定子和马达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定子和马达的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各图中适当示出的Z轴方向是以正侧作为上侧、以负侧作为下侧的上下方向。在各图中适当示出的中心轴线J与Z轴方向平行,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线。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的轴向、即与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相当于轴向一侧,下侧相当于轴向另一侧。另外,“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仅是用于对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这些名称所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具有壳体11、接触部件70、转子80、轴承24、25、安装部件26、传感器磁铁27以及定子10。
如图2所示,壳体11收纳转子80和定子10。壳体11具有盖部12、筒部13以及轴承保持部14。如图1和图2所示,盖部12呈板面朝向轴向的板状,呈沿着周向的圆环状。盖部12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盖部12覆盖定子10的上侧。更详细而言,盖部12覆盖后述的定子铁芯20、绝缘件50以及线圈40的上侧。盖部12具有沿轴向贯通盖部12的窗孔17。沿轴向观察时,窗孔17呈沿周向延伸的圆弧状。窗孔17沿周向设置有多个。
如图1所示,盖部12的一部分具有向上侧突出的突出部12a。突出部12a例如是通过对盖部12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的。突出部12a的上侧的面是平面。突出部12a的上侧的面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盖部12具有沿轴向贯通盖部12的安装孔部(省略图示)。安装孔部沿轴向贯通突出部12a。
筒部13呈从盖部12的径向外缘部向下侧延伸的筒状。筒部13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筒部13在下侧开口。在筒部13的下端部沿周向设置有多个从筒部13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檐部。如图2所示,轴承保持部14与盖部12的径向内缘部相连。轴承保持部14呈从盖部12的径向内缘部向下侧延伸的筒状。轴承保持部14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并且具有底部。轴承保持部14保持轴承25。轴承25的外周面固定于轴承保持部14的内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是金属制的,仅由具有盖部12、筒部13以及轴承保持部14的一个金属部件构成。即,壳体11具有包含盖部12和筒部13的金属制的金属部件,金属部件是一个部件。壳体11例如是铝制的。壳体11例如是通过对金属制的板部件进行冲压加工而制造的。另外,壳体11也可以由多个部件构成。另外,壳体11也可以通过切削加工或铸造等方法来制造。另外,壳体11的材料也可以是金属以外的材料。
图1所示的接触部件70是安装于壳体11并且能够与未图示的外部装置的端子接触的部件。外部装置例如是向马达1提供电力、对马达1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与接触部件70接触的外部装置的端子例如是接地用的端子。外部装置的端子与接触部件70的上侧的面接触。接触部件70配置于突出部12a。
接触部件70具有接触部件主体和爪部(省略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部件主体呈圆板状。接触部件主体的一对板面中的朝向下侧的板面与突出部12a的上侧的面接触。爪部从接触部件主体向下侧延伸。爪部插入于盖部12的安装孔部,例如被凿紧而钩挂于突出部12a的下侧的面。
接触部件70是导电性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部件70是金属制的。接触部件70的材料例如与壳体11的材料不同。另外,接触部件70的材料也可以与壳体11的材料相同。
转子80能够相对于定子10绕中心轴线J旋转。如图2所示,转子80具有轴81、转子铁芯82、转子磁铁83以及输出部84。轴81沿着中心轴线J配置。轴8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在轴81的上端部固定有安装部件26。安装部件26呈在上侧开口的圆筒状。传感器磁铁27固定于安装部件26的内部。传感器磁铁27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在轴向上扁平的圆柱状。输出部84安装于轴81的下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出部84呈圆筒状。输出部84例如用于将马达1安装于装置等时的固定等。输出部84例如是轴接头部件等。
转子铁芯82呈固定于轴81的外周面的大致圆环状。转子磁铁83固定于转子铁芯82的外周面。轴承24、25对轴81进行支承,使得该轴81能够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24、25是球轴承。另外,轴承24、25只要能够对轴81进行支承使得该轴81能够旋转即可,也可以是球轴承以外的轴承。转子铁芯82可以直接固定于轴81的外周面,也可以经由部件等间接地固定于轴81的外周面。
定子10与转子80隔着间隙而在径向上对置。更详细而言,定子10隔着间隙而配置于转子80的径向外侧。定子10具有定子铁芯20、绝缘件50、多个线圈40、支承部件31、汇流条端子43以及模制树脂部35。
定子铁芯20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环状。定子铁芯20在转子80的径向外侧包围转子80。定子铁芯20隔着间隙而对置配置于转子磁铁83的径向外侧。定子铁芯20例如是将多个电磁钢板沿轴向层叠而构成的层叠钢板。另外,定子铁芯20也可以是压粉磁芯等。
定子铁芯20具有大致环状的铁芯背部21和多个齿22。在本实施方式中,铁芯背部2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状。齿22从铁芯背部21的内侧面或外侧面沿径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齿22从铁芯背部21向径向内侧延伸。如图2所示,铁芯背部21的外周面固定于筒部13的内周面。铁芯背部21的外周面是定子铁芯20的外周面。即,定子铁芯20的外周面固定于筒部13的内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铁芯20通过压入而固定于筒部13。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多个齿22在周向上彼此隔开间隔而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齿22沿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
绝缘件50安装于定子铁芯20。绝缘件50的材料例如是树脂等绝缘材料。如图2~图4所示,绝缘件50具有供各齿22通过的筒状的延伸部51和位于延伸部51的径向外侧的外壁52。另外,在图3和图4中,省略了壳体11、接触部件70以及模制树脂部35的图示。
延伸部51覆盖齿22。延伸部51沿径向延伸。延伸部51配置于定子铁芯20与线圈40之间。即,绝缘件50具有配置于定子铁芯20与线圈40之间的部分,该部分是延伸部51。
外壁52从延伸部51向上侧延伸。外壁52配置于线圈40的径向外侧,沿周向延伸。外壁52比线圈40向上侧突出。如图4所示,外壁52具有开口部52a。开口部52a从外壁52的朝向上侧的端面向下侧凹陷,沿径向贯通外壁52。开口部52a沿轴向延伸。开口部52a的轴向上的长度大于开口部52a的周向上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开口部52a呈大致四边形状。
如图4所示,沿径向观察时,开口部52a设置在外壁52中的与线圈40的后述的引出线42a的向上侧延伸的部分重叠的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绝缘件50的外壁52来确保线圈40与筒部13等之间的绝缘。另外,在制造定子10时,如图4中双点划线所示,能够使引出线42a暂时通过开口部52a内,从而使引出线42a从线圈40向径向外侧弯曲延伸。由此,能够抑制引出线42a妨碍此后的线圈卷绕作业,能够易于使线圈卷绕作业自动化。另外,外壁52从下侧与支承部件31接触。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支承部件31与外壁52之间的轴向距离为零,也能够通过开口部52a来取得上述的效果。
线圈40安装于定子铁芯20。多个线圈40彼此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分别安装于定子铁芯20。多个线圈40隔着绝缘件50安装于定子铁芯20。多个线圈40是通过将导线隔着绝缘件50卷绕于各齿22而构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40的卷线方式是所谓的集中卷线方式。另外,线圈40的卷线方式也可以是集中卷线方式以外的其他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10具有3个以上的线圈40,具体而言,具有6个线圈40。
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1是3相马达。3相是指U相、V相以及W相。在3相马达的情况下,U相、V相以及W相的各线圈40由3根导线(第1导线、第2导线以及第3导线)中的任意导线构成。如图2~图4所示,线圈40具有引出线42和搭接线41。在定子10中设置有多根引出线42,并且设置有多根搭接线41。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6根引出线42,设置有2根搭接线41。
引出线42和搭接线41均配置于定子铁芯20的上侧。即,引出线42和搭接线41配置于定子铁芯20的轴向的同一侧。引出线42从线圈40引出。引出线42是构成线圈40的导线的端部。引出线42从线圈40向上侧延伸。搭接线41将多个线圈40中的一个线圈40与其他线圈40之间连接起来。搭接线41将至少两个线圈40彼此连接起来。搭接线41配置于支承部件31的下侧。搭接线41在线圈40的上侧并且支承部件31的下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U相、V相以及W相的各相的线圈40的第1~第3导线分别具有搭接线41和引出线42。即,各相的搭接线41和引出线42是构成各相的线圈40的导线(第1~第3导线)的一部分。
如图4所示,多个线圈40中的至少一个线圈40a具有引出线42a,该引出线42a具有向上侧延伸的部分以及配置于支承部件31的上侧的部分。该引出线42a是定子10所具有的多个线圈40的各引出线42中的、从一个线圈40a引出的引出线42a。引出线42a从线圈40a朝向上侧延伸、通过支承部件31的后述的外周凹部31a内而向支承部件31的上侧引出。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引出线42a在支承部件31的上侧沿周向延伸。
构成引出了引出线42a的线圈40a的导线(例如,第1导线)与构成通过图4所示的搭接线41而相连的多个线圈40的导线(例如,第2导线)不同。即,构成具有引出线42a的线圈40a的导线与构成图4所示的搭接线41所连接的一个线圈40及其他线圈40的导线不同。在引出线42a中流动的电流与在图4所示的搭接线41中流动的电流彼此的相位不同。搭接线41通过引出线42a的从线圈40a向上侧延伸的部分的径向内侧。
如图2~图4所示,支承部件31配置于定子铁芯20、绝缘件50以及线圈40的上侧。支承部件31的材料是树脂等绝缘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件31是树脂制的。如图3~图5所示,支承部件31具有主体部33和汇流条端子保持部32。另外,在图5中,省略了壳体11、接触部件70以及模制树脂部35的图示。
主体部33呈板面朝向轴向的板状。主体部33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状。主体部33配置于壳体11的内部。主体部33从下侧被绝缘件50支承而被固定。
主体部33具有外周凹部31a、贯通孔31b、分隔壁部31c以及孔33c。即,支承部件31具有外周凹部31a、贯通孔31b、分隔壁部31c以及孔33c。另外,支承部件31也可以不具有孔33c。外周凹部31a沿轴向贯通主体部33,从主体部33的外周面向径向内侧凹陷。即,外周凹部31a沿轴向贯通支承部件31,从支承部件31的外周面向径向内侧凹陷。外周凹部31a配置于支承部件31的径向外侧的端部。沿轴向观察时,外周凹部31a具有在径向外侧开口的开口部。引出线42a中的从线圈40a向上侧延伸的部分穿过外周凹部31a内。引出线42a经由绝缘件50和外周凹部31a而向支承部件31的上侧引出。
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如图5所示,沿轴向观察时,外周凹部31a呈朝向径向外侧开口并且沿径向延伸的U字状。外周凹部31a为从主体部33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切口形状。另外,切口形状并不是指制法,而是指外周凹部31a的形状(结构)。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周凹部31a的周向的长度(宽度)小于开口部52a的周向上的长度。开口部52a的周向的两端配置在比外周凹部31a的周向的两端靠周向的外侧的位置。
如图5所示,沿轴向观察时,外周凹部31a的内周面(内缘)中的朝向周向的一对部分分别呈沿径向延伸的直线状。外周凹部31a的内周面中的朝向周向的一对部分彼此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而对置。沿轴向观察时,外周凹部31a的内周面中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呈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凹曲线状,具体而言,呈凹圆弧状。另外,该部分相当于分隔壁部31c的后述的第1壁面31d。即,沿轴向观察时,外周凹部31a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向径向内侧凹陷。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沿轴向观察时,外周凹部31a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后述的贯通孔31b的内部。虽然未特别图示,但沿轴向观察时,外周凹部31a的内周面具有比绝缘件50的外壁52靠径向内侧的部分。具体而言,外周凹部31a的内周面中的至少径向内侧的端部位于比外壁52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外周凹部31a的内周面中的比外壁52靠径向内侧的部分位于线圈40a的上侧。沿轴向观察时,外周凹部31a的内周面中的比外壁52靠径向内侧的部分与线圈40a重叠。
如图4和图5所示,外周凹部31a的内周面中的上端部随着朝向上侧而在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方向上朝向外周凹部31a的外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周凹部31a的内周面的上端部的沿轴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凸曲线状。外周凹部31a的内周面的上端部也可以是倒角形状。另外,倒角形状并不是指制法,而是指外周凹部31a的内周面的上端部的形状(结构)。外周凹部31a在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截面上的开口面积随着朝向上侧而变大。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引出线42a与外周凹部31a的内周面的上端部接触,也能够抑制引出线42a弯折或损伤。
贯通孔31b沿轴向贯通主体部33。即,贯通孔31b沿轴向贯通支承部件31。贯通孔31b例如具有作为主体部33的挖切孔的功能。通过设置贯通孔31b,能够削减主体部33的材料使用量,能够实现轻量化和材料费的削减等。贯通孔31b配置于外周凹部31a的径向内侧。贯通孔31b相对于外周凹部31a在径向内侧相邻配置。沿径向观察时,贯通孔31b与外周凹部31a重叠。在周向上,贯通孔31b的位置与外周凹部31a的位置相同。在主体部33中,贯通孔31b和外周凹部31a是彼此独立地设置的。
如图5所示,沿轴向观察时,贯通孔31b与搭接线41重叠。根据本实施方式,组装马达1的作业人员或组装装置等(以下,称为作业人员等)能够容易地通过贯通孔31b来目视确认搭接线41。另外,贯通孔31b沿周向延伸。贯通孔31b的周向上的两端配置在比外周凹部31a的周向上的两端靠周向的外侧的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贯通孔31b在周向上大幅开口,因此作业人员等能够更容易地通过贯通孔31b来目视确认搭接线4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周向观察时,贯通孔31b也与外周凹部31a重叠。因此,既确保了贯通孔31b的功能和外周凹部31a的功能,又将主体部33的径向上的尺寸抑制得较小。
分隔壁部31c配置在外周凹部31a与贯通孔31b之间。分隔壁部31c具有至少在径向上位于外周凹部31a与贯通孔31b之间的部分。分隔壁部31c是分隔外周凹部31a和贯通孔31b的壁部。分隔壁部31c构成了构成外周凹部31a的壁部的一部分,并且构成了构成贯通孔31b的壁部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如图5所示,沿轴向观察时,分隔壁部31c呈朝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状。分隔壁部31c具有第1壁面31d和第2壁面31e。
第1壁面31d是分隔壁部31c中的朝向径向外侧的壁面。第1壁面31d构成外周凹部31a的内周面的部分。第1壁面31d位于外周凹部31a的内周面中的径向内端部。沿轴向观察时,第1壁面31d向径向内侧凹陷。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沿轴向观察时,第1壁面31d呈朝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圆弧状。
第2壁面31e是分隔壁部31c中的朝向径向内侧的壁面。第2壁面31e构成贯通孔31b的内周面的部分。第2壁面31e与贯通孔31b的内周面中的径向外端部31f相连。第2壁面31e与径向外端部31f在周向上相邻配置。沿轴向观察时,第2壁面31e向径向内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沿轴向观察时,第2壁面31e呈朝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状。
如图4和图5所示,引出线42a的向上侧延伸的部分在外周凹部31a内通过第1壁面31d的径向外侧。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引出线42a的向上侧延伸的部分通过第1壁面31d中的径向内端部的径向外侧。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引出线42a通过外周凹部31a,因此在制造定子10时,能够使像图4中双点划线和标号42a所示那样暂时从线圈40a向径向外侧弯曲延伸的引出线42a像实线和标号42a所示那样向上侧回弯而配置于外周凹部31a内。详细而言,在从线圈40a引出了引出线42a时,首先,经由开口部52a将引出线42a向径向外侧引出。此时,向定子铁芯20的径向外侧引出的引出线42a的周向上的位置与外周凹部31a的周向上的位置相同。因此,当使沿径向延伸的引出线42a朝上侧立起时,引出线42a的朝上侧延伸的部分的一部分被收纳于外周凹部31a内,能够容易地将引出线42a向上侧(支承部件31侧)引出。因此,作业人员等能够容易地将引出线42a从外周凹部31a的外部向内部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易于使线圈卷绕作业自动化。即,通过上述的构造,也能够容易地通过使用机器等的自动组装来制造定子10。
并且,如图5所示,引出线42a和搭接线41借助分隔壁部31c而彼此分离配置。即,稳定地确保了通过第1壁面31d的径向外侧的引出线42a与通过引出线42a的径向内侧的搭接线41之间的间隙G。即,搭接线41配置于支承部件31的下侧,引出线42a具有配置于支承部件31的上侧的部分。并且,引出线42a通过穿过外周凹部31a而与搭接线41在径向上分离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引出线42a和搭接线41均配置于定子铁芯20的轴向的同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定子铁芯20的上侧),并且抑制了引出线42a与搭接线41接触。另外,由于设置有贯通孔31b,因此在制造定子10时,作业人员等易于通过贯通孔31b来目视确认搭接线41。而且,稳定地确保了引出线42a与搭接线41之间的间隙G。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引出线42a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与在搭接线41中流动的电流的相位彼此不同。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引出线42a与搭接线41发生短路。
如图5所示,沿轴向观察时,搭接线41配置为向径向内侧远离第1壁面31d。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抑制搭接线41与引出线42a接触。
第1壁面31d具有比贯通孔31b的内周面中的径向外端部31f靠径向内侧的部分。因此,分隔壁部31c为进入到贯通孔31b的内侧的形状。根据本实施方式,易于使外周凹部31a的径向内侧的端部远离支承部件31的外周面。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即使在支承部件31的径向外侧配置有金属制的筒部13,也能够将穿过外周凹部31a内的引出线42a配置为远离筒部13。因此,确保了引出线42a与筒部13之间的绝缘。
如图3所示,孔33c沿轴向贯通主体部33。孔33c沿周向延伸。孔33c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孔33c例如具有作为主体部33的挖切孔的功能。通过设置孔33c,能够削减主体部33的材料使用量,能够实现轻量化和材料费的削减等。引出线42穿过多个孔33c中的至少一个孔33c。
汇流条端子保持部32从主体部33向上侧延伸。汇流条端子保持部32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汇流条端子保持部32设置有3个。汇流条端子保持部32保持汇流条端子43。汇流条端子保持部32呈沿轴向延伸的筒状,在内部保持汇流条端子43。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将汇流条端子43保持于汇流条端子保持部32。汇流条端子保持部32经由窗孔17而延伸到比盖部12靠上侧的位置,突出到壳体11的外部。
如图3~图5所示,汇流条端子43被支承部件31支承,与线圈40连接。汇流条端子43是导电性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汇流条端子43是铜和银等金属制的。汇流条端子43经由窗孔17而从壳体11的内部突出到壳体11的外部。汇流条端子43具有导通部43b和连接部43a。
导通部43b呈板面朝向径向的板状,沿轴向延伸。导通部43b插入于汇流条端子保持部32的内部而被保持。导通部43b突出到比汇流条端子保持部32靠上侧的位置。导通部43b与马达1的控制装置等外部装置连接。导通部43b例如能够与控制基板或外部电源等连接。
连接部43a与导通部43b的下侧的端部相连。连接部43a比导通部43b向径向一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连接部43a比导通部43b向径向内侧突出。连接部43a与引出线42连接。由此,汇流条端子43与线圈40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2根引出线42与连接部43a连接。两根引出线42彼此沿轴向排列配置。
连接部43a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为比汇流条端子保持部32的朝向径向内侧的面向径向内侧突出。具体而言,连接部43a中的至少与引出线42连接的部分配置在比汇流条端子保持部32的朝向径向内侧的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抑制了不容易在汇流条端子保持部32附近引绕引出线42,连接部43a与引出线42易于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43a与引出线42熔接起来。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在包含中心轴线J的纵截面中,连接部43a呈在上侧开口的大致U字状。连接部43a包含在汇流条端子43中呈U字状弯曲的部分。连接部43a是通过将板部件的一部分弯折成U字形状而制作的。在连接部43a中夹入有引出线42。
如图4所示,连接部43a具有连结部43h和一对保持壁部43f、43g。保持壁部43f、43g呈板面朝向径向的板状。保持壁部43f、43g沿轴向延伸。一对保持壁部43f、43g中的一个保持壁部43f与导通部43b的下侧的端部相连。一对保持壁部43f、43g中的另一个保持壁部43g配置于一个保持壁部43f的径向内侧。
一对保持壁部43f、43g在径向上彼此隔开间隔而配置。在一对保持壁部43f、43g彼此之间设置有间隙。一对保持壁部43f、43g之间的间隙配置在比汇流条端子保持部32的朝向径向内侧的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易于使引出线42通过一对保持壁部43f、43g彼此之间的间隙,能够容易地将连接部43a和引出线42连接起来。
连结部43h将一对保持壁部43f、43g下侧的端部彼此连接起来。引出线42配置在一对保持壁部43f、43g之间,与连结部43h和一对保持壁部43f、43g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接触。引出线42配置在一对保持壁部43f、43g彼此的径向之间,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引出线42与一对保持壁部43f、43g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这样的连接部43a,能够使汇流条端子43成为紧凑并且简单的结构。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汇流条端子43沿周向设置有3个。向3个汇流条端子43分别提供U相、V相、W相的交流电流。由此,经由3个汇流条端子43向马达1提供3相交流电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1是3相马达。但是,马达1不限于3相马达,也可以是单相马达、2相马达、4相以上的多相马达。在该情况下,可以根据马达的相的数量来适当变更汇流条端子43的数量。另外,上述的线圈40的数量、引出线42的数量以及搭接线41的数量也可以适当变更。
模制树脂部35是树脂制的部件。如图2所示,模制树脂部35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沿轴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如图1和图2所示,模制树脂部35覆盖支承部件31的至少一部分和汇流条端子43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模制树脂部35将支承部件31和汇流条端子43固定,汇流条端子43的支承状态稳定。
更详细而言,定子铁芯20的一部分、绝缘件50的至少一部分、线圈40的至少一部分、支承部件31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汇流条端子43的至少一部分埋入模制树脂部35中。因此,能够利用模制树脂部35将定子铁芯20、绝缘件50、线圈40、支承部件31以及汇流条端子43一体地集体固定起来。另外,易于使线圈40绝缘。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件50整体和线圈40整体埋入模制树脂部35中。
支承部件31中的除了汇流条端子保持部32的上端面以外的部分整体埋入模制树脂部35中。汇流条端子43的连接部43a被模制树脂部35覆盖。由此,连接部43a与引出线42的固定状态稳定,并且连接部43a附近的密封性提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汇流条端子43的导通部43b以外的部位被模制树脂部35覆盖。导通部43b的至少一部分从模制树脂部35露出。具体而言,导通部43b的至少上端部从模制树脂部35露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确保了导通部43b的导通,并且利用模制树脂部35确保了汇流条端子43的导通部43b以外的部位的密封性。
模制树脂部35例如是通过如下的嵌件成型而制造的:使熔融的树脂流入到插入有定子铁芯20、绝缘件50、线圈40、支承部件31以及汇流条端子43的模具内并使其固化。另外,使熔融的树脂朝向轴向一侧流入模具内。即,树脂在流过了定子铁芯20、绝缘件50以及线圈40的周围之后,到达支承部件31和汇流条端子43的周围。
模制树脂部35具有第1环状部36、第2环状部37、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以及多个柱状部(省略图示)。第1环状部36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大致圆环状。如图2所示,第1环状部36位于比定子铁芯20的上侧的面靠上侧的位置。第1环状部36配置于转子80的径向外侧,包围转子80的一部分。第1环状部36从径向外侧包围轴81的一部分和轴承25。第1环状部36的外周面配置在比定子铁芯20的外周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第1环状部36的外周面从铁芯背部21的上侧的端面向上侧延伸。第1环状部36的内周面在径向上配置在与齿22的径向内侧面相同的位置。
第1环状部36配置于盖部12的下侧。第1环状部36整体收纳于壳体11的内部。第1环状部36从下侧覆盖窗孔17。因此,能够抑制异物经由窗孔17从壳体11的外部进入到壳体11的内部。绝缘件50中的比定子铁芯20靠上侧的部分、线圈40中的比定子铁芯20靠上侧的部分、支承部件31中的配置于壳体11的内部的部分、以及汇流条端子43中的配置于壳体11的内部的部分埋入第1环状部36中。
第1环状部36与盖部12的下侧的面在周向的整周范围内接触。详细而言,第1环状部36的上端部中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在周向的整周范围内从下侧与盖部12的下表面中的比窗孔17靠径向外侧的部分接触。
第1环状部36具有从第1环状部36的上侧的面向下侧凹陷的第1孔部36a。如图1所示,沿轴向观察时,第1孔部36a与窗孔17重叠。由此,例如,通过将治具从盖部12的上侧经由窗孔17插入于第1孔部36a中,能够将定子10相对于壳体11在周向上定位,并且能够将定子10固定于壳体1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孔部36a沿周向设置有多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环状部37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状。如图2所示,第2环状部37位于比定子铁芯20下侧的面靠下侧的位置。第2环状部37配置于转子80的径向外侧,包围转子80的一部分。第2环状部37从径向外侧包围轴81的一部分和轴承24的一部分。第2环状部37的外周面配置在比定子铁芯20的外周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第2环状部37的外周面从铁芯背部21的下侧的端面向下侧延伸。第2环状部37的内周面在径向上配置在与齿22的径向内侧面相同的位置。
第2环状部37的下侧的端部从筒部13的下侧的开口突出到比壳体11靠下侧的位置。在第2环状部37的下侧的端部的内侧嵌合并保持有轴承24。绝缘件50中的比定子铁芯20靠下侧的部分和线圈40中的比定子铁芯20靠下侧的部分埋入第2环状部37中。
多个柱状部呈沿轴向延伸的柱状。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多个柱状部沿着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多个柱状部分别配置于沿周向相邻的齿22彼此之间的部分。各柱状部填充在沿周向相邻的齿22彼此之间。柱状部的上侧的端部与第1环状部36相连。柱状部的下侧的端部与第2环状部37相连。柱状部将第1环状部36和第2环状部37连起来。柱状部的径向内侧面在径向上配置在与齿22的径向内侧面相同的位置。
第1环状部36的内周面、第2环状部37的内周面、各柱状部的径向内侧面以及各齿22的径向内侧面彼此的径向位置相同,构成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的曲面。
如图1所示,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呈从第1环状部36向上侧突出的柱状。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的上侧的面呈在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状。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的上侧的面的轴向位置与汇流条端子保持部32的上端面的轴向位置相同。汇流条端子保持部32的上端面在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的上侧的面上向外部露出。
沿着轴向观察时,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沿着周向呈圆弧状延伸。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的周向两侧的侧面按照随着朝向上侧而彼此在周向上接近的方向倾斜。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的周向上的尺寸随着朝向上侧而变小。由此,例如,在通过注射成型来成型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时,能够容易地卸下模具。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的周向上的尺寸小于窗孔17的周向上的尺寸。
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沿周向设置有3个。汇流条端子43的至少一部分埋入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中而被支承。汇流条端子43的下侧部分和汇流条端子保持部32的上侧的部分埋入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中。汇流条端子43的上侧的端部从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向上侧突出。由此,在将外部装置配置于马达1的上侧时,易于将外部装置与汇流条端子43连接。
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的至少一部分插入于窗孔17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从第1环状部36经由窗孔17而突出到比盖部12靠上侧的位置。沿着轴向观察时,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的外缘在整周范围内隔开间隙地配置于窗孔17的内缘的内侧。因此,能够抑制在使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通过窗孔17时,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与窗孔17的内缘接触,能够抑制盖部12的形状发生变形。另外,能够抑制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与窗孔17的内缘接触而损伤。另外,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的外缘也可以与窗孔17的内缘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具有与盖部12的径向内缘部相连的轴承保持部14。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能够抑制盖部12发生变形,因此能够抑制与盖部12相连的轴承保持部14发生变形。因此,能够抑制轴承25和轴81的配置精度降低。
多个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中的一个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具有从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的上侧的面向下侧凹陷的第2孔部39。第2孔部39例如能够用于定子10的周向上的定位、以及外部装置向汇流条端子支承部38的安装等。
在将定子10相对于壳体11固定的工序中,作业人员等从筒部13的下侧的开口将定子10压入壳体11的内部。作业人员等使定子10相对于壳体11向上侧移动,直至第1环状部36与盖部12的下侧的面接触。由此,定子10通过压入而相对于壳体11固定。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像以下说明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变更等。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出了支承部件31具有1组外周凹部31a、贯通孔31b以及分隔壁部31c这样的组的例子,但不限于此。支承部件31也可以具有多组外周凹部31a、贯通孔31b以及分隔壁部31c这样的组。另外,与此相对应,包含其他导线的引出线的多根引出线42a可以像上述那样配置于定子10。即,可以是,各导线的引出线42a的向上侧延伸的部分分别通过多个外周凹部31a内。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出了构成具有引出线42a的线圈40a的导线与构成通过搭接线41而连接的一个线圈40和其他线圈40的导线不同的例子,但不限于此。构成具有引出线42a的线圈40a的导线也可以与构成通过搭接线41而连接的一个线圈40和其他线圈40的导线相同。在该情况下,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够抑制引出线42a与搭接线41接触,能够容易地组装马达1。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汇流条端子43的说明中,径向一侧为径向内侧,但不限于此,径向一侧也可以是径向外侧。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导通部43b的至少一部分从模制树脂部35露出的例子,但也可以是,汇流条端子43整体被模制树脂部35覆盖。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上述的实施方式的马达能够用于泵、制动器、离合器、吸尘器、干燥机、吊扇、洗衣机、冰箱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等多种设备。
此外,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组合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变形例以及补充说明等中所说明的各结构(结构要素),并且,也可以进行结构的追加、省略、置换、其他变更。另外,本发明不受上述的实施方式限定,仅受权利要求书的范围限定。
标号说明
1:马达;10:定子;20:定子铁芯;31:支承部件;31a:外周凹部;31b:贯通孔;31c:分隔壁部;31d:第1壁面;31e:第2壁面;31f:贯通孔的内周面中的径向外端部;40a(40):线圈;41:搭接线;42a(42):引出线;50:绝缘件;52:外壁;52a:开口部;80:转子;J:中心轴线。

Claims (10)

1.一种定子,其具有:
环状的定子铁芯,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
支承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一侧;以及
多个线圈,它们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
多个所述线圈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线圈具有引出线,该引出线具有向轴向一侧延伸的部分和配置于所述支承部件的轴向一侧的部分,
多个所述线圈中的一个所述线圈与其他所述线圈之间通过搭接线而连接,该搭接线配置于所述支承部件的轴向另一侧并且通过所述引出线的从所述线圈向轴向一侧延伸的部分的径向内侧,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
外周凹部,其沿轴向贯通所述支承部件,从所述支承部件的外周面向径向内侧凹陷;
贯通孔,其沿轴向贯通所述支承部件,配置于所述外周凹部的径向内侧;以及
分隔壁部,其配置于所述外周凹部与所述贯通孔之间,且所述分隔壁部为进入到所述贯通孔的内侧的形状,
所述分隔壁部具有:
第1壁面,其构成所述外周凹部的内周面的部分,沿轴向观察时向径向内侧凹陷;以及
第2壁面,其构成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的部分,沿轴向观察时向径向内侧突出,
所述引出线的向轴向一侧延伸的部分在所述外周凹部内通过所述第1壁面的径向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中,
沿轴向观察时,所述搭接线配置为向径向内侧远离所述第1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中,
构成具有所述引出线的所述线圈的导线与构成一个所述线圈和其他所述线圈的导线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中,
所述第1壁面具有比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中的径向外端部靠径向内侧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中,
所述定子具有绝缘件,该绝缘件具有配置于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线圈之间的部分,
所述绝缘件具有配置于所述线圈的径向外侧并沿周向延伸的外壁,
所述外壁比所述线圈向轴向一侧突出,
沿径向观察时,在所述外壁中的与所述引出线的向轴向一侧延伸的部分重叠的位置设置有开口部,该开口部从所述外壁的朝向轴向一侧的端面向轴向另一侧凹陷并且沿径向贯通所述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其中,
所述外壁从轴向另一侧与所述支承部件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中,
沿轴向观察时,所述贯通孔与所述搭接线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中,
所述贯通孔的周向的两端配置在比所述外周凹部的周向的两端靠周向的外侧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中,
所述外周凹部的内周面中的轴向一侧的端部随着朝向轴向一侧而在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朝向所述外周凹部的外侧延伸。
10.一种马达,其具有:
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以及
转子,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定子绕着所述中心轴线旋转。
CN201880067974.8A 2017-10-27 2018-10-13 定子和马达 Active CN1112477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77781P 2017-10-27 2017-10-27
US62/577,781 2017-10-27
JP2018043514 2018-03-09
JP2018-043514 2018-03-09
PCT/JP2018/038226 WO2019082707A1 (ja) 2017-10-27 2018-10-13 ステ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7721A CN111247721A (zh) 2020-06-05
CN111247721B true CN111247721B (zh) 2022-07-19

Family

ID=66247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7974.8A Active CN111247721B (zh) 2017-10-27 2018-10-13 定子和马达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7721B (zh)
WO (1) WO2019082707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93764A (ja) * 2007-02-01 2008-08-21 Tamagawa Seiki Co Ltd ステータ構造
CN103904831A (zh) * 2012-12-27 2014-07-0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79922A (zh) * 2014-04-07 2015-10-14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线圈骨架及旋转电机
WO2017138534A1 (ja) * 2016-02-08 2017-08-17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コンプレッサ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47792A (ja) * 2001-02-15 2002-08-30 Hitachi Ltd 回転電機用固定子、コイル用配線処理板、及び回転電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93764A (ja) * 2007-02-01 2008-08-21 Tamagawa Seiki Co Ltd ステータ構造
CN103904831A (zh) * 2012-12-27 2014-07-0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79922A (zh) * 2014-04-07 2015-10-14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线圈骨架及旋转电机
WO2017138534A1 (ja) * 2016-02-08 2017-08-17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コンプレッ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7721A (zh) 2020-06-05
WO2019082707A1 (ja) 2019-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14950U (zh) 定子和马达
EP2978107B1 (en) Stator of electric motor, electric motor, air conditioning un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of electric motor
JP5178292B2 (ja) 回転電機の集配電構造
JP2009261082A (ja) 回転電機の集配電リング
CN110892617B (zh) 马达
CN208571864U (zh) 马达
CN111247720B (zh) 马达
US11881747B2 (en) Motor
CN114830506A (zh) 用于电机的汇流条
CN212114951U (zh) 定子和马达
JP5998871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CN111247722B (zh) 定子和马达
CN111247721B (zh) 定子和马达
JP2006180618A (ja)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電動機
US11677290B2 (en) Motor
JP6229331B2 (ja) モータ
CN111247723B (zh) 马达以及马达的制造方法
US10141811B2 (en) Stator for electric motor, electric motor, and air conditioner
CN111247725B (zh) 马达
JPWO2020080548A1 (ja) モータ
WO2019082709A1 (ja) ステ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JP2023104065A (ja)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
JP6719531B2 (ja) ステータ及びモータ
JP7400436B2 (ja) 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ポンプ
JP7424021B2 (ja) 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ポ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