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6754A - 电池单元、香味吸入器、控制电池单元的方法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电池单元、香味吸入器、控制电池单元的方法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6754A
CN111246754A CN201780096025.8A CN201780096025A CN111246754A CN 111246754 A CN111246754 A CN 111246754A CN 201780096025 A CN201780096025 A CN 201780096025A CN 111246754 A CN111246754 A CN 111246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harger
charging
control unit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60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田学
赤尾刚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Tobac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Tobac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Tobacco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Tobac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246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67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connection detecting circu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9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atteri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24F40/51Arrangement of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60Devices with integrated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64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01R31/383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involving only voltage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92Determining battery ageing or deterioration, e.g. state of heal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9Overheat or 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02J7/0049Detection of fully charged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Tests Of Electric Status Of Batteri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香味吸入器用的电池单元具有:可充放电的电源、能够与外部的充电器电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至少进行与电源有关的控制的控制部。在对于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超过了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判定为电源发生了劣化。

Description

电池单元、香味吸入器、控制电池单元的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燃烧型香味吸入器用的电池单元、包含该电池单元的香味吸入器、控制电池单元的方法、以及使该方法执行的程序。
背景技术
为了代替香烟而不伴随燃烧地吸入香味,提出了例如电子香烟这样的非燃烧型香味吸入器(专利文献1以及2)。非燃烧型香味吸入器(以下,仅称为香味吸入器。)具有:气溶胶源和香味源的至少一方、使气溶胶源和香味源的至少一方中包含的吸味成分气化或者雾化的加热器、对加热器提供电力的电源、以及控制加热器或电源的控制部。对加热器提供电力的电源一般为可充放电的二次电池。
下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基于二次电池的充电周期、充电次数、电池的容量降低率或者经过时间,判定二次电池的寿命。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二次电池达到了寿命的情况下,电池组内的控制部对电子设备经由通信端子通知表示达到了寿命的意思,并且停止二次电池的使用。
下述的专利文献2公开通过温度传感器判定二次电池是否处于可充电的温度环境下。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根据上述判定的结果停止二次电池的充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141834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85528号
发明内容
第1特征是香味吸入器用的电池单元,其要旨在于,具有:可充放电的电源;能够与外部的充电器电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至少进行与所述电源有关的控制的控制部,在对于所述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超过了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判定为所述电源发生了劣化。
这里,对于充电器的连接时间意味着是电池单元的控制部判断为电源和充电器被电连接着的时间。即,要留意对于充电器的连接时间,与电池单元和充电器被物理上连接着的全部期间不同。
第2特征是第1特征中的电池单元,其要旨在于,所述控制部被构成为定期地停止对所述电源的充电,所述控制部不将定期地停止充电的期间包含在内,计测对于所述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
第3特征是第1特征或者第2特征中的电池单元,其要旨在于,所述控制部在从所述电源的充电开始起的时间超过了第2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停止向所述连接时间的所述累计值的计数。
第4特征是第1特征至第3特征的任一项中的电池单元,其要旨在于,具有对被连接到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充电器和所述电源之间的电连接进行接通/断开(ON/OFF)的开关,所述控制部被构成为,在所述开关为接通的状态的期间,将对于所述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进行计数。
第5特征是第1特征至第4特征的任一项中的电池单元,其要旨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一对电端子,所述一对电端子中的至少一方兼作所述充电器的连接探测用的端子。
第6特征是第1特征至第5特征的任一项中的电池单元,其要旨在于,所述连接部被构成为,能够与用于将气溶胶源或者香味源气化或者雾化的负载电连接。
第7特征是第1特征至第6特征的任一项中的电池单元,其要旨在于,具有在对于所述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超过了所述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发出光、声音或者振动的通知部。
第8特征是第1特征至第7特征的任一项中的电池单元,其要旨在于,具有发出光、声音或者振动的通知部,所述通知部在对于所述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超过了所述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发出光、声音或者振动的第1图案,所述通知部在从所述电源的充电开始起的时间超过了第2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发出光、声音或者振动的第2图案,所述第2图案与所述第1图案不同。
第9特征是一种香味吸入器,其要旨在于,包括:第1特征至第8特征中的任一项的电池单元;以及被构成为能够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电源电连接、用于将气溶胶源或者香味源气化或者雾化的负载。
第10特征其要旨在于,一种充电器,能够与第1特征至第8特征中的任一项的电池单元连接。
第11特征其要旨在于,一种方法,包括:计测在香味吸入器用的电池单元中所具备的可充放电的电源的、对于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的步骤;以及在所述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超过了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电源发生了劣化的步骤。
第12特征其要旨在于,一种程序,用于使电池单元执行第11特征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入器的分解图。
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雾化单元的图。
图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吸入传感器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是香味吸入器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在电池单元中设置的电路的图。
图6是表示连接了负载的状态下的雾化单元以及电池单元的电路的图。
图7是表示连接了充电器的状态下的充电器以及电池单元的电路的图。
图8是表示香味吸入器的供电模式中的控制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从电源对负载所提供的电量的控制的例子的曲线图。
图10是表示充电器进行的充电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充电模式中的控制部进行的控制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充电模式中的控制部进行的控制方法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电源的充电时间和电源的电压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4是表示电源的充电时间和电源的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温度依赖性的图。
图15是表示充电模式中的控制部进行的控制方法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而且,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于同一或者类似的部分附加同一或者类似的标号。其中,应留意附图是示意性的,各尺寸的比例等有时与现实中的不同。
所以,具体的尺寸等应该参照以下的说明来进行判断。而且,当然在附图相互间中有时包含相互的尺寸的关系或比例不同的部分。
[公开的概要]
如专利文献1、2所记载那样,已知与二次电池的充电以及/或者放电有关的各种控制。但是,在香味吸入器中,为了实现小型化,有时构成不具有通信端子或温度传感器等的电路。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有时不能够将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技术保持原样应用于香味吸入器。因此,对于香味吸入器中的与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有关的控制,还留有研究的余地。
一方式的香味吸入器用的电池单元具有:可充放电的电源、能够与外部的充电器电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至少进行与电源有关的控制的控制部。在对于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超过了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判定为电源发生了劣化。
另外,一方式的方法具有:计测在香味吸入器用的电池单元中所具备的可充放电的电源的、对于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的步骤;以及在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超过了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电源发生了劣化的步骤。
在上述方式中,为了判定电源的劣化,使用对于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对于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能够通过在电池单元中所设置的控制部来计测。因此,能够不将在充电器侧获取的信息(电源的状况等)经由通信端子发送到电池单元内的控制部,而实施上述方式的电源的劣化的判定。
这样的电源的劣化的方法能够适当地应用于具有特别简单的结构的电子电路的小型且便携式的香味吸入器。
(香味吸入器)
在以下,说明一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入器。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入器的分解图。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雾化单元的图。图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吸入传感器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香味吸入器的电结构的方框图。图5是表示电池单元的电路的图。图6是表示被连接了负载的状态下的雾化单元以及电池单元的电路的图。图7是表示被连接了充电器的状态下的充电器以及电池单元的电路的图。
香味吸入器100可以是用于不伴随燃烧而吸入吸入成分(香吸味成分)的非燃烧型的香味吸入器。香味吸入器100可以具有沿从非吸口端E2向吸口端E1的方向即规定方向A延伸的形状。在该情况下,香味吸入器100可以包含具有吸入吸入成分的吸口141的一个端部E1、和与吸口141相反侧的另一个端部E2。
香味吸入器100可以具有电池单元110以及雾化单元120。雾化单元120可以相对电池单元110经由机械性的连接部分111、121可拆装地构成。在雾化单元120和电池单元110相互机械性地连接时,在雾化单元120内的后述的负载121R经由电连接端子110t,被电连接到在电池单元110中所设置的电源10。即,电连接端子110t构成能够将负载121R和电源10电断接的连接部。
雾化单元120具有被用户吸入的吸入成分源、和通过来自电源10的电力将吸入成分源气化或者雾化的负载121R。吸入成分源可以包含产生气溶胶的气溶胶源、以及/或者产生香味成分的香味源。
负载121R只要是能够通过接受电力,从气溶胶源以及/或者香味源产生气溶胶以及/或者香味成分的元件即可。例如,负载121R可以是加热器那样的发热元件、或者超声波发生器那样的元件。作为发热元件,举出发热电阻体、陶瓷加热器以及感应加热式的加热器等。
以下参照图1以及图2说明雾化单元120的更详细的一例。雾化单元120可以具有储存器(Reservoir)121P、管芯(wick)121Q和负载121R。储存器121P可以被构成为贮存液状的气溶胶源或者香味源。储存器121P例如可以是由树脂网等材料所构成的多孔质体。管芯121Q可以是利用毛细管现象从储存器121P吸入气溶胶源或者香味源的液体保持部件。管芯121Q例如能够由玻璃纤维或多孔质陶瓷等构成。
负载121R将在管芯121Q中保持的气溶胶源雾化或者对香味源进行加热。负载121R例如通过被卷绕在管芯121Q的电阻发热体(例如,电热丝)构成。
从流入孔122A流入的空气通过雾化单元120内的负载121R附近。通过负载121R所生成的吸入成分与空气一起流向吸口方。
气溶胶源在常温下可以是液体。例如,作为气溶胶源,可以使用多元醇。气溶胶源本身可以具有香味成分。或者,气溶胶源也可以含有通过加热而放出香吸味成分的烟草原料或来自烟草原料的提取物。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详细地说明了在常温下为液体的气溶胶源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气溶胶源还能够使用在常温下为固体的气溶胶源。在该情况下,负载121R为了从固体状的气溶胶源产生气溶胶,可以与固体状的气溶胶源接触或者接近配置。
雾化单元120可以具有可更换地构成的香味单元(盒)130。香味单元130具有容纳香味源的筒体131。筒体131可以包含膜部件133和过滤器132。可以在通过膜部件133和过滤器132构成的空间内设置香味源。
雾化单元120也可以包含破坏部90。破坏部90是用于破坏香味单元130的膜部件133的一部分的部件。破坏部90可以通过用于将雾化单元120和香味单元130分隔的隔壁部件126保持。隔壁部件126例如是聚缩醛树脂。破坏部90例如是圆筒状的中空针。通过将中空针的前端刺入膜部件133,形成将雾化单元120和香味单元130空气连通的空气流路。这里,优选在中空针的内部设置具有香味源不通过程度的粗细的网眼。
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一例,香味单元130内的香味源对通过雾化单元120的负载121R所生成的气溶胶赋予香吸味成分。通过香味源被赋予气溶胶的香味被输送到香味吸入器100的吸口。这样,香味吸入器100可以具有多个吸入成分源。取而代之,香味吸入器100也可以仅具有一个吸入成分源。
香味单元130内的香味源可以是在常温下为固体。作为一例,香味源由对气溶胶赋予香吸味成分的植物材料的原料片构成。作为构成香味源的原料片,可以使用将烟丝或烟草原料这样的烟草材料成形为粒状的成形体。取而代之,香味源也可以是将烟草材料成形为片状的成形体。而且,构成香味源的原料片也可以通过烟草以外的植物(例如,薄荷、香草等)构成。也可以对香味源赋予薄荷醇等的香料。
香味吸入器100也可以包含具有用于使用者吸入吸入成分的吸入口141的接口管(Mouthpiece)142。接口管142可以被构成为对雾化单元120或者香味单元130可拆装,也可以构成为一体不可分。
电池单元110可以具有电源10、通知部40以及控制单元50。电源10蓄积在香味吸入器100的动作中需要的电力。电源10可以相对电池单元110可拆装。电源10例如可以是锂离子二次电池这样的可再充电的电池。
控制单元50可以具有例如微型计算机这样的控制部51、吸入传感器20、和按钮30。进而,香味吸入器100可以包含电压传感器150。控制部51根据电压传感器150的输出值,进行香味吸入器100的动作所需要的各种控制。例如,控制部51也可以构成进行从电源10向负载121的电力的控制的电力控制部。
在雾化单元120连接到了电池单元110时,在雾化单元120中所设置的负载121R与电池单元110的电源10电连接(参照图6)。
香味吸入器100可以包含能够将负载121R和电源10电连接以及切断的开关140。开关140通过控制单元50开闭。开关140例如可以由MOSFET构成。
若开关140成为接通,则从电源10向负载121R提供电力。另一方面,若开关140成为断开,则停止从电源10向负载121R提供电力。开关140的接通/断开通过控制单元50控制。
控制单元50可以包含可输出请求负载121R的动作的信号的请求传感器。请求传感器例如可以是被用户按压的按钮30、或者检测用户的吸入动作的吸入传感器20。控制单元50获取对负载121R的动作请求信号,生成用于使负载121R动作的指令。在具体的一例中,控制单元50将用于使负载121R动作的指令输出给开关140,根据该指令,开关140成为接通。这样,控制单元50被构成为控制从电源10向负载121R的供电。若从电源10向负载121R提供电力,则吸入成分源通过负载121R被气化或者雾化。
吸入传感器20可以构成为输出根据来自吸口的吸入而变动的输出值。具体地说,吸入传感器20可以是输出根据从非吸口侧向吸口侧被吸入的空气的流量(即,用户的抽吸(puff)动作)而变化的值(例如,电压值或电流值)的传感器。作为这样的传感器,例如举出电容式麦克风传感器或公知的流量传感器等。
图3表示吸入传感器20的具体的一例。在图3所例示的吸入传感器20具有传感器主体21、盖22、基板23。传感器主体21例如由电容器构成。传感器主体21的电容量根据由从空气导入孔125被吸入的空气(即从非吸口侧朝向吸口侧被吸入的空气)产生的振动(压力)而变化。盖22相对于传感器主体21被设置在吸口侧,具有开口22A。通过设置具有开口22A的盖22,传感器主体21的电容量容易变化,传感器主体21的响应特性提高。基板23输出表示传感器主体21(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值(这里为电压值)。
香味吸入器100、更具体地说电池单元110可以构成为能够与将电池单元110内的电源10充电的充电器200连接(参照图7)。在充电器200被连接到电池单元110时,充电器200与电池单元110的电源10电连接。
用于将充电器200电连接的电池单元110的一对电端子110t能够兼作用于将负载121R电连接的电池单元110的一对电端子。即,充电器200和雾化单元120可以被电连接到电池单元的同一电端子110t。
为了简化香味吸入器100的构造,充电器200也可以构成为不能与电池单元110的控制单元50通信。即,在充电器200的处理器250和控制单元50之间不需要用于进行通信的通信用端子。
电池单元110可以具有判定是否连接了充电器200的判定部。判定部例如可以是基于连接充电器200的一对电端子110t之间的电位差的变化,判定充电器200的连接的有无的单元。
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定部可以包含串联地配置的一对电阻器180、182。一对电阻器中的一个电阻器180被设置在将电端子110t之间连结的位置。一对电阻器中的另一个电阻器182与控制部51的一端子连结。
一对电阻器的电阻值180、182可以是已知。一对电阻器180、182的电阻值与负载121R相比足够高,例如可以为10kΩ。
一对电阻器180、182之间的点的电位在什么也未连接到电端子110t的情况下、和充电器200连接到电端子110t的情况下互不相同。因此,控制部51通过接受来自一对电阻器中的另一个电阻器182的信号(以下,称为“WAKE信号”。),能够估计出什么也未连接到连接部110t的状态、或者充电器200连接到了连接部110t的状态中的任一个。
判定充电器200的连接的判定部不限于上述单元,只要能够判定充电器200的连接的有无,什么样的单元都可以。理想的是,如前述那样,优选一对电端子110t中的至少一方兼作充电器200的连接探测用的端子。
电池单元110可以具有至少暂时不能进行电源10与负载121R之间的电连接的切断单元170。切断单元170可以被设置在电池单元110的电路中、电源10和电端子110t之间。
切断单元170优选被构成为可切换至第1模式和第2模式,在所述第1模式中,暂时不能进行通过控制部51重新开始从电源10向负载121R的供电,在所述第2模式中,不可逆地不能进行通过控制部51重新开始从电源10向负载121R的供电。控制部51可以被构成为能够将切断单元170控制为第1模式和第2模式。
作为具体的结构的一例,切断单元170可以包含保险丝172。切断单元170可以从设置有保险丝172的线L1,并联地分支为通常线L2和异常线L3。在通常线L2中,第一电阻器174和第一开闭器175可以相互串联连接。在异常线L3中,第二电阻器176和第二开闭器177可以相互串联连接。
在第1开闭器175和第2开闭器177两者为断开的情况下,既不能够从电源10对负载121R提供电力,也不能通过充电器200对电源10进行充电。在通常动作中,即在不发生异常的状况的期间,第1开闭器175成为接通、且第2开闭器177成为断开。由此,被连接到连接部110t的负载121R或者充电器200经由通常线L2与电源10连接。
在第1模式中,第1开闭器175和第2开闭器177两者成为断开。由此,暂时不能进行电源10与负载121R或者充电器200之间的电连接。
在第2模式中,第1开闭器175和第2开闭器177成为接通。由此,在通常线L2和异常线L3的两者中流过电流,比通常动作中更大的电流流过保险丝172,其结果,保险丝172熔断。通过保险丝172熔断,不可逆地不能进行电源10与负载121R或者充电器200之间的电连接。
而且,第1电阻器174的电阻值和第2电阻器176的电阻值被设定为,在第1模式中保险丝172不熔断,而在第2模式中保险丝172熔断即可。另外,异常线L3也可以是不具有第二电阻器176而仅具有导线的导线电阻的所谓短路线。
通知部40发出用于将各种信息通知给用户的通知。通知部40可以是例如LED这样的发光元件。取而代之,通知部40可以是产生声音的元件,或者是振动器。
(供电模式)
图8是表示香味吸入器的供电模式中的控制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图8所示的控制流程通过控制部51实施。供电模式是能够从电源10对负载121R供电的模式。供电模式至少在雾化单元120连接到了电池单元110的情况下可实施。控制部51也可以进行控制,通过探测负载121R连接到连接部110t从而转移到供电模式。
控制单元50在供电模式中判断是否获取了对负载121R的动作请求信号(步骤S100)。动作请求信号例如也可以是在吸入传感器20探测到了用户的吸入动作时从吸入传感器20所获取的信号。即,控制单元50在通过吸入传感器20检测到了用户的吸入动作时,使开关140接通即可(步骤S106)。取而代之,动作请求信号可以是在探测到了按钮30被按压时从按钮30所获取的信号。即,控制单元50也可以在检测到了用户进行的按钮的按下时,使开关140接通(步骤S106)。
控制单元50根据需要,在使开关140接通之前,获取电源10的电压(步骤S102)。优选电源10的电压基于获取的电力,确定对负载121R提供的电力的1个脉冲量的脉冲宽度(规定的时间)(步骤S104)。这里,脉冲宽度可以是例如50~200毫秒的范围内。
控制单元50若使开关140接通,则在经过相当于脉冲宽度(规定的时间)的时间(步骤S108)后,使开关140断开(步骤S110)。由此,对负载121R施加相当于1个脉冲的脉冲宽度量的电压。
控制单元50判定是否探测到了对负载121R的电力供给的结束定时(步骤S114)。控制单元50若探测到结束定时,则结束对负载121R的电力供给(步骤S116)。
对负载121R的电力供给的结束定时例如也可以是吸入传感器20探测到用于负载121R的使用的操作的结束的定时。取而代之,对负载121R的电力供给的结束定时也可以是探测到了按钮30的按下的解除的定时。进而,对负载121R的电力供给的结束定时可以是探测到了从对负载121R的电力供给的开始起经过了规定的截止时间的定时。规定的截止时间可以基于一般的用户进行1次吸入动作所需要的期间来预先设定。例如,规定的截止时间可以是2~5秒左右的范围。
在控制单元50未探测到对负载121R的电力供给的结束定时的情况下,控制单元50再次使开关140接通,对负载121R提供电力(下一电力脉冲)(步骤S106、S108、S110)。通过反复进行对负载121R的1个脉冲量的电力的供给,能够将1次抽吸动作量的电力提供给负载121R。
图9是表示从电源10提供给负载121R的电量的控制的例子的曲线图。图9表示吸入传感器20的输出值、和对负载121R的供给电压的关系。
吸入传感器20可以被构成为输出根据从吸口141的吸入而变动的输出值。如图9所示,吸入传感器20的输出值可以是与香味吸入器内的气体的流速(香味吸入器内的压力变化)对应的值,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吸入传感器20输出根据吸入而变动的输出值的情况下,控制单元50可以被构成为根据吸入传感器20的输出值探测吸入。例如,控制单元50可以被构成为在吸入传感器20的输出值变为第1规定值O1以上时,探测用户进行的吸入动作。因此,控制单元50在吸入传感器20的输出值变为第1规定值O1以上时,判断为获取了对负载121R的动作请求信号即可(步骤S100)。
另一方面,控制单元50在吸入传感器20的输出值变为第2规定值O2以下时,判断为探测到对负载121R的电力供给的结束定时即可(步骤S114)。在该情况下,根据用户的吸入动作的方式,从对负载121R的电力供给的开始至对负载121R的电力供给的结束为止的期间可能变动。但是,即使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从获取对负载121R的动作请求信号之后经过了上述的规定的截止时间时,结束对负载121R的电力供给。
这里,控制单元50也可以被构成为仅在吸入传感器20的输出值的绝对值为第1规定值(规定的阈值)O1以上的情况下检测吸入。由此,能够抑制由于吸入传感器20的噪声而使负载121R错误地动作的情况。而且,用于探测向负载121R的电力供给的结束定时的第2规定值O2也可以比第1规定值O1小。
控制部51也可以通过脉冲宽度控制来调整从电源10对负载121R提供的电量。与脉冲宽度有关的占空比可以是小于100%的值。
例如,在电源10的电压比较高的情况下,控制部51使对负载121R提供的脉冲宽度变窄(参照图9的中段的曲线图)。例如在电源10的电压值比较低的情况下,控制部51使对负载121R提供的脉冲宽度变宽(参照图9的下段的曲线图)。脉冲宽度的设定能够在前述的步骤S104中实施。
如前述那样,优选控制部51被构成为,在电源10的电压值越低具有越大的占空比的脉冲宽度调制下,控制对负载121R施加的电压。由此,能够与电源10的余量无关地,使在抽吸动作中所生成的气溶胶量(相当于1个脉冲量的电力的气溶胶量)大致均匀化。更理想的是,优选控制部51控制脉冲宽度调制的占空比,以使对负载121R提供的每1脉冲的电量与电源10的电压无关地都为一定。
(充电器进行的充电控制)
图10是表示充电器200进行的充电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图10所示的控制流程通过在充电器200中所安装的处理器进行。
首先,充电器200判断是否连接到了电池单元110,并且等待直到连接到电池单元110为止(步骤S300)。
充电器200和电池单元110之间的连接能够以公知的方法探测。例如,充电器200能够通过探测用于将充电器200连接到电池单元110的一对电端子间的电压的变化,判断是否连接到了电池单元110。
若充电器200被连接到电池单元110,则充电器200判断电源10是否未进行深放电(步骤S302)。这里,电源10的深放电意味着成为电源10的电压小于比放电终止电压低的深放电判定电压的状态。深放电判定电压例如可以在3.1V~3.2V的范围内。
充电器200能够使用在充电器200内所设置的电压计,估计电源10的电压。充电器200能够通过将电源10的电压的估计值和深放电判定电压进行比较,判断电源10是否未深放电。
在充电器200判断为电源10进行了深放电的情况下,以低速率的电力对电源10进行充电(步骤S304)。由此,充电器200能够使电源10从深放电了的状态恢复为比放电终止电压高的电压的状态。
在电源10的电压为放电终止电压以上的情况下,充电器200判断电源10的电压是否为切换电压以上(步骤S306)。切换电压是用于将恒流充电(CC充电)的区间和恒压充电(CV充电)的区间分隔的阈值。切换电压例如可以在4.0V~4.1V的范围内。
在电源10的电压小于切换电压的情况下,充电器200通过恒流充电方式对电源10进行充电(步骤S308)。在电源10的电压为切换电压以上的情况下,充电器200通过恒压充电方式对电源10进行充电(步骤S310)。在恒压充电方式中,在进行充电的同时,充电电流减少。
若通过恒压充电方式对电源10开始充电,则充电器200判断充电电流是否为规定的充电完成电流以下(步骤S312)。这里,充电电流能够通过在充电器200内所设置的电流计获取。在充电电流大于规定的充电完成电流的情况下,通过恒压充电方式继续电源10的充电。
在充电电流为规定的充电完成电流以下的情况下,充电器200判断为电源10变为了满充电状态,停止充电(步骤S314)。
(充电模式中的控制单元进行的控制1)
图11是表示充电模式中的控制部进行的控制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充电模式是可进行电源10的充电的模式。在本例的流程图中,控制部51使用对于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进行判定电源10的劣化的处理。
首先,控制部51探测充电器200对电池单元110的连接(步骤S400)。充电器200对电池单元110的连接,如前述那样,能够通过获取一对电端子110t间的电压的变化来探测。
若控制部51探测到充电器200对电池单元110的连接,则将第2计时器设定为0(步骤S404)。第2计时器关于一次充电,计测对于充电器200的连接时间。
接着,控制部51使开关140接通(步骤S406)。由此,充电器200和电源10相互被电连接。因此,开始电源10的充电。控制部51若使开关140接通,则使第1计时器以及第2计时器接通(步骤S408、步骤S410)。由此,第1计时器以及第2计时器的计测值开始增加。
第1计时器计测对于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因此,第1计时器在新品的电池单元中被设定为0。第1计时器也可以被构成为在更换了电源10的定时,被复位为0。即,第1计时器可以被构成为,关于某一电源10,计测对于充电器200连接时间的累计值。
若在使开关140接通之后经过了既定的时间,则控制部51使开关断开(步骤S412、S414)。既定的时间经过不特别限定,但例如可以为80毫秒~120毫秒。
优选控制部51若使开关140断开,则将第1计时器以及第2计时器停止(步骤S416、S418)。即,第1计时器以及第2计时器在电源10和充电器200在电池单元内部被电切断的期间停止。
控制部51判断第1计时器的值是否超过了第1规定时间(步骤S420)。第1规定时间可以是根据电池单元的设计而预先设定了的时间。具体地说,第1规定时间可以基于被判断为电池单元发生了劣化的程度的充电时间来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规定时间例如可以为500~1000小时。
若第1计时器的值超过了第1规定时间,则控制部51判断为电源10发生了劣化(步骤S422)。即,控制部51在对于充电器200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超过了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电源10发生了劣化。优选控制部51若判定为电源10发生了劣化,则停止电源10的使用(步骤S424)。例如,在对于充电器200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超过了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即便是充电器200被安装到电池单元110,控制部51也使开关140断开,维持将充电强制性地停止的状态。由此,能够防止会对被判断为发生了劣化的电源10进一步进行充电。
进而,控制部51也可以在对于充电器200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超过了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通过将切断单元170切换到第2模式,将保险丝172熔断。由此,由于不可逆地不能进行充电器200或者负载121R和电源10之间的电连接,因此能够可靠地禁止发生了劣化的电源10的使用。
进而,若控制部51判定为电源10发生了劣化,则可以通过来自通知部40的光、声音或者振动,对用户通知电源10处于劣化的情况。优选通知电源10发生了劣化的来自通知部40的光、声音或者振动的样式(pattern)与通常时的来自通知部40的光、声音或者振动的样式不同。而且,优选用于通知电源10发生了劣化的来自通知部40的光、声音或者振动的样式,与第2计时器的值超过了后述的第2规定时间的情况下的来自通知部40的光、声音或者振动的样式不同。
在步骤S420中,在第1计时器的值未超过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51判断是否探测到了充电的结束(步骤S426)。充电的结束的探测例如通过探测充电器200的连接被解除来进行。而且,充电的结束的探测例如也可以通过探测来自充电器200的充电电流被停止来进行。控制部51若探测到充电的结束,则保持使开关140断开的状态而停止充电(步骤S430)。
控制部51在未探测到充电的结束的情况下,判断第2计时器的值是否超过了第2规定时间(步骤S428)。第2规定时间可以基于用于将充电的容量降低至了放电终止电压的电源10充电到满充电电压为止所需的时间来设定。第2规定时间是比第1规定时间短的时间。第2规定时间可以设定为根据电源10的设计预先通过实验发现的适当的值。第2规定时间例如可以为60~120分钟。
如果第2计时器的值超过了第2规定时间,则控制部51保持使开关140断开的状态,停止电源10的充电(步骤S430)。具体地说,如果第2计时器的值超过了第2规定时间,则即便是充电器200被安装到了电池单元110,控制部51也强制性地停止充电。由此,控制部51能够防止电源10的过充电。
如果第2计时器的值超过了第2规定时间,则控制部51停止电源10的充电,并且通过来自通知部40的光、声音或者振动对用户通知充电的停止。用于通知该充电的停止的来自通知部40的光、声音或者振动的样式如前述那样,优选与用于通知电源10发生了劣化的来自通知部40的光、声音或者振动的样式不同。
而且,控制部51在从电源10的充电开始起的时间超过了第2规定时间的情况下,保持将对于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的计数、即第1计时器停止的状态。
控制部51在第2计时器的值未超过第2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在既定的时间经过后,再次使开关140接通,反复进行电源10的充电(步骤S432、S406)。既定的时间例如可以为300微秒~500微秒。既定的时间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固定值。
控制部51若使开关140接通,则如前述那样,使第1计时器以及第2计时器接通(步骤S408、步骤S410)。由此,第1计时器以及第2计时器的计测值再次开始增加。这样,控制部51被构成为在开关140为接通的状态的期间,对对于充电器200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进行计数。
通过反复进行上述的过程,控制部51定期地停止对电源的充电。例如,控制部51反复进行在80毫秒~120毫秒的期间充电、在例如300微秒~500微秒的期间停止充电这样的处理。
在此,优选控制部51不将定期地停止充电的期间包含在内,而计测对于充电器200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即,第1计时器可以在定期地停止充电的期间中停止。同样,第2计时器也可以在定期地停止充电的期间中停止。
除了在前述的控制流程中所示的情况之外,控制部51也可以通过在电池单元110内进行电切断,强制性地停止电源10的充电。优选在控制部51停止了充电的情况下,控制部51停止第1计时器以及/或者第2计时器的计数。即,优选控制部51在充电器200连接到了电池单元110的状态下,且在电池单元110内充电器200与电源10相互电连接的状态下,由第一计时器和/或第二计时器计测连接时间。
在前述的控制流程(图11)中,使用了两个计时器、即第1计时器和第2计时器。取而代之,也可以不使用第1计时器而实施同样的控制流程。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图11所示的步骤S408以及S416,对于充电器200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使用第2计时器的计测值计测即可。第2计时器由于能够计测1次充电过程需要的时间,因此通过对每个充电过程累计第2计时器的计测值,能够计测对于充电器200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进而,在该情况下,通过对在前次的充电过程中所累计的对于充电器200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加上在当前的充电过程中经过了的连接时间(第2计时器的值),能够在充电过程中计算对于充电器200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T1)。这里通过使用所算出的对于充电器200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T1),进行步骤S420所示的判定,能够判断电源10的劣化。
而且,如在前述的控制流程中所示那样,优选在充电过程中,在对于充电器200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T1)超过了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电源10发生了劣化,停止电源的充电。由此,能够防止对于发生了劣化的电源10进行充电动作。
(充电模式中的控制单元进行的控制2)
图12是表示充电模式中的控制部进行的控制方法的另一例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电源的充电时间和电源的电压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4是表示电源的充电时间和电源的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温度依赖性的图。
一般地,锂离子二次电池这样的电源10被规定了充电中的电源的允许温度范围。该允许温度范围根据电源10的种类而不同,但是有时例如被规定为0~45℃的范围。在本例的控制流程中,控制部51基于在电源10的充电处理中电源10的电压,探测电源10的温度异常。
首先,控制部51探测充电器200对于电池单元110的连接(步骤S400)。若控制部51探测到充电器200对于电池单元110的连接,则获取电源10的电压(Vbatt)(步骤S401)。优选电源10的电压是电源10和充电器200不电连接而获取的开路电压(OCV)。
接着,如果电源10的电压小于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第1规定值),则将第2标志设定为1(F2=1)(步骤S402、S403a)。而且,如果电源10的电压为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以上,则将第2标志设定为0(F2=0)(步骤S402、S403b)。即,第2标志,是在电源10的充电开始时,判断电源10的电压是否小于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第1规定值)的指标。关于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第1规定值)后述。
而且,控制部51若探测到充电器200对于电池单元110的连接,则将第1标志设定为0(F1=0),并且将第3计时器设定为0(步骤S403c、S405)。第3计时器计测在充电中电源10的电压从后述的第1规定值至成为第2规定值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接着,控制部51使开关140接通(步骤S406)。由此,充电器200和电源10被相互电连接。因此,电源10的充电被开始。控制部51若使开关140接通,则使第3计时器接通(步骤S411)。由此,第3计时器的计测值开始增加。
若使开关140接通之后经过既定的时间,则控制部51使开关断开(步骤S412、S414)。既定的时间经过不特别限定,但是可以是例如80毫秒~120毫秒。
控制部51若使开关140断开,则停止第3计时器(步骤S419)。即,第3计时器可以在电源10和充电器200在电池单元内部被电切断的期间停止。
控制部51在使开关140断开了的状态下,获取电源10的电压(步骤S440)。电源10的电压能够通过电压传感器150获取。优选电源10的电压是电源10和充电器200不电连接而获取的开路电压(OCV)。取而代之,电源10的电压也可以是在将电源10和充电器200电连接了的状态下所获取的闭路电压(CCV)。在该情况下,电源10的电压在步骤S414中使开关140断开之前获取。
从电源10的电压精度这一观点出发,为了排除电压下降、内部电阻或温度变化的影响,就电源10的电压而言,与闭路电压(CCV)相比优选由开路电压(OCV)规定。
从电源10的电压精度这一观点出发,为了排除电压下降、内部电阻或温度变化的影响,就电源10的电压而言,与闭路电压(CCV)相比优选由开路电压(OCV)规定。
接着,如果第2标志为0(F2=0),则返回步骤S406,再次使开关140接通,反复进行电源10的充电(步骤S441)。即,如果在充电的开始时,电源10的电压为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第1规定值)以上,则不进行后述的温度异常的探测,而继续电源10的充电。而且,虽然在图12的流程图中没有明示,但是也可以与图11的步骤S426同样,如果控制部51探测到充电的结束,则控制部51例如通过使开关140断开,强制地停止充电。
在步骤S441中,如果第2标志为1(F2=1),则控制部51判断电源10的电压(Vbatt)是否为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第1规定值)以上(步骤S442)。第1规定值可以在从放电终止电压到比放电终止电压高0.1V左右的电压为止的范围内。理想的是,第1规定值为放电终止电压。
在电源10的电压小于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的情况下,控制部51在经过既定的时间后,再次使开关140接通,反复进行电源10的充电(步骤S442、S406)。既定的时间可以是例如300微秒~500微秒。既定的时间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固定值。
如果电源10的电压是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以上、且第1标志(F1)的值为0,则控制部51将第3计时器复位,重新启动计时器(步骤S446)。这里,第1标志(F1)表示之前电源10的电压是否成为了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以上。如果F1=0,则之前电源10的电压没有成为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以上。即,若电源10的电压第一次成为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以上,则将第3计时器复位。若将第3计时器复位,重新启动第3计时器,则为了表示电源10的电压成为了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以上,将第1标志(F1)变更为1(步骤S448)。
如果电源10的电压为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以上、并且第1标志(F1)的值为1,则不将第3计时器复位而进至步骤S450。在步骤S450中,控制部51判断电源10的电压是否为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第2规定值)以上(步骤S450)。
第2规定值大于前述的第1规定值、小于满充电电压。优选第2规定值小于前述的切换电压。第2规定值可以是例如3.8V~4.0V的范围内。
在电源10的电压为小于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的情况下,控制部51在经过前述的既定的时间后,再次使开关140接通,反复进行电源10的充电(步骤S450、S406)。
在电源10的电压为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上限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51结束第3计时器进行的时间的计测(步骤S454)。由此,第3计时器计测电源10的电压从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第1规定值)到成为上限值(第2规定值)为止的充电时间。
接着,控制部51判断第3计时器的值是否为第3规定时间以下(步骤S456)。即,控制部51判断电源10的电压从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第1规定值)至达到上限值(第2规定值)为止的充电时间是否为第3规定时间以下。关于第3规定时间后述。
在电源10的电压从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第1规定值)至达到上限值(第2规定值)为止的充电时间为第3规定时间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51探测异常。具体地说,控制部51判定为电源10的温度的异常、特别是电源10的温度成为小于允许温度范围,停止电源10的充电处理(步骤S458、S460)。
停止充电处理例如可以是控制部51进行的充电的强制性的停止或者限制。充电的强制性的停止或者限制能够通过在电池单元110内切断电源10和充电器200之间的电连接来实现。例如,关于电连接的切断,控制部51使开关140断开即可。取而代之,电连接的切断也可以通过将切断单元170切换为第1模式,暂时不能进行充电器200和电源10之间的电连接来完成。
而且,也可以控制部51若探测到电源10的温度异常,则通过通知部40对用户通知异常。具体地说,也可以控制部51通过来自通知部40的光、声音或者振动,对用户通知异常。优选这时的来自通知部40的光、声音或者振动的样式,与通常时的来自通知部40的光、声音或者振动的样式、以及图11所示的控制流程中用于通知电源10的劣化的样式不同。
在电源10的电压从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第1规定值)至达到上限值(第2规定值)为止的充电时间大于第3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51判断为电源10的温度在正常范围内,再次使开关140接通,反复进行电源10的充电(步骤S462、S406)。
根据上述控制流程,控制部51基于在电源10的充电处理中电源10的电压从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第1规定值)至成为上限值(第2规定值)为止的充电时间,进行异常的探测。这里,优选控制部51被构成为定期地将对电源10的充电停止(步骤S414),如在前述的流程中所示,控制部51不将定期地停止充电的期间包含在内,而计测充电时间。取而代之,控制部51也可以还包含定期地停止充电的期间在内,计测充电时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于在充电模式开始时所获取的电源10的电压,设定第2标志(F2)的值(步骤S401、S402、S403a以及S403b)。取而代之,也可以基于在供电模式(参照图8)中所获取的电源10的电压,设定充电的开始时的第2标志(F2)的值(步骤S402、S403a以及S403b)。即,可以在供电模式中最后所获取的电源10的电压成为了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理想的是为放电终止电压、例如3.2V以下时,将第2标志设定为1(F2=1)。
在图12所示的控制流程中,第3计时器被构成为,计测在电源10的电压超过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后,至达到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上限值为止的时间。为此,设置了与判定电源10的电压超过了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的定时的第1标志(F1)有关的步骤S402、S444、S446。
取而代之,也可以不需要图12所示的步骤S402、S442~448。即,在充电模式中第2标志如果为1(F2=1),则开始第3计时器的计测(步骤S406),第3计时器计测至电源10的电压达到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上限为止的时间即可。即,如果充电模式的开始时的电源10的电压为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例如小于放电终止电压,则开始第3计时器的计测,通过第3计时器计测至电源10的电压达到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上限值为止的时间即可。即使是该情况下,也能够在步骤S456中进行电源10的温度异常的判定。
根据该方法,由于从开始充电模式时起开始时间的计测,所以能够使用图11所示的第2计时器,进行步骤S456中的电源10的温度的判定。即,能够取代图12所示的第3计时器而使用前述的第2计时器,实施进行电源10的温度异常的判定的控制流程。
但是,在电源10进行了深放电的情况下,由于充电器200以低速率的电力对电源10进行充电(步骤S304),因此优选执行图12所示的步骤S402、S442~448,以不将低速率下的充电期间计数为第3计时器进行的计测时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1基于在电源10的充电处理中电源10的电压从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第1规定值)至成为上限值(第2规定值)为止的充电时间,进行异常的探测。控制部51能够取代电源的电压而使用与电源10的余量有关的值,进行异常的探测。例如,控制部51也可以基于在电源10的充电处理中、电源10的剩余容量或者充电率(SOC)从既定的范围的下限值(第1规定值)至成为上限值(第2规定值)为止的充电时间,进行电源10的温度异常的探测。在该情况下,控制部51在前述的步骤S440中,取代获取电源10的电压,而获取与电源10的余量有关的值、例如剩余容量或者充电率即可。
在该情况下,第1规定值可以在从相当于放电终止电压的与电源10的余量有关的值,至相当于比放电终止电压高0.1V左右的电压的与电源10的余量有关的值为止的范围内。理想的是,第1规定值是相当于放电终止电压的与电源10的余量有关的值。第2规定值比前述的第1规定值大、比相当于满充电电压的与电源10的余量有关的值小。优选第2规定值比相当于前述的切换电压的与电源10的余量有关的值小。第2规定值可以在相当于例如3.8V~4.0V的与电源10的余量有关的值的范围内。
这里,电源10的剩余容量或者充电率(SOC)能够通过公知的任意的方法获取。例如,已知电源10的剩余容量或者充电率(SOC)与电源10的电压具有相关。因此,电源10的剩余容量或者充电率(SOC),能够使用电源10的剩余容量或者充电率(SOC)与电源10的电压之间的相关,基于电源10的电压来估计。即,控制部51可以在将对电源10的充电定期地停止的期间获取电源10的电压,基于获取的电源10的电压,导出与电源10的余量有关的值。而且,电源10的剩余容量或者充电率(SOC)与电源10的电压之间的相关根据电源10的设计来确定,因此能够预先以实验来确定。
这里,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充电中的电源10的温度越低,充电的初期中电源10的电压、即电源10的充电率(SOC)越急速增大。该倾向是基于伴随温度降低的内部电阻的增大而产生的,不依赖于电源10的种类而产生。因此,在电源10的充电处理中与电源10的余量有关的值从既定的范围的下限值(第1规定值)至成为上限值(第2规定值)为止的充电时间在第3规定时间以下的情况下,能够探测电源10的温度的异常。通过该方法,能够不利用温度传感器而探测充电中的电源10的温度异常。
第3规定时间被设定为,能够根据既定的范围的下限值(第1规定值)和上限值(第2规定值),探测比电源10的允许温度范围低的温度。就第3规定时间而言,如果确定既定的范围的下限值(第1规定值)和上限值(第2规定值),则能够预先通过实验设定为规定的值。第3规定时间是比前述的第1规定时间以及第2规定时间短的时间。
例如,图14表示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关于各种种类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允许温度范围而考虑若干误差或缓冲,例如在电源10的温度为4℃以下,理想的是0℃以下的情况下,可以视为电源的温度异常。这里,在第1规定值通过放电终止电压(3.2V)规定、第2规定值通过3.9V规定的情况下,根据图13所示的曲线图,第3规定时间可以优选是8分钟~12分钟。
(充电模式中的控制单元进行的控制3)
图15是表示充电模式中的控制部进行的控制方法的另一例的流程图。示出了使用图12说明的用于检测充电中的电源10的温度异常的另一方法。在本方式中,至步骤S400~S448为止的步骤如前述,省略其说明(参照图12)。
在本方式中,取代图12所示的步骤S450,实施步骤S451。在步骤S451中,控制部51判断第3计时器的值是否超过了第3规定时间(步骤S451)。这里,第3计时器对从电源10的电压达到了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时起经过了的时间进行计数。因此,在步骤S451中,以电源10的电压达到了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时为起点,判断第3规定时间是否经过了。这里,第3规定时间可以与图12中说明的同样。
在第3计时器的值为第3规定时间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51通过使开关140接通(步骤S406),继续电源10的充电即可。
在第3计时器的值超过了第3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51结束第3计时器进行的时间的计测(步骤S454)。接着,控制部51判断电源10的电压(Vbatt)是否为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第2规定值)以上(步骤S457)。这里,关于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第2规定值),如前述。优选第2规定值比前述的切换电压小,例如可以在3.8V~4.0V的范围内。
在电源10的电压(Vbatt)为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第2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51探测异常。具体地说,控制部51判定为电源10的温度的异常、特别是电源10的温度成为小于允许温度范围,停止电源10的充电处理(步骤S458、S460)。
在电源10的电压(Vbatt)小于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第2规定值)的情况下,控制部51判断为电源10的温度在正常范围内,再次使开关140接通,反复进行电源10的充电(步骤S462、S406)。这时,例如通过将第2标志设定为0(F2=0)(步骤S463),在这以后的充电期间中不再次进行基于步骤S457的温度异常的判定,能够继续充电即可。
根据上述控制流程,控制部51能够基于在电源10的充电处理中、从电源10的电压成为了既定的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第1规定值)时起经过了既定的充电时间时的电源10的电压,探测电源的温度异常。
控制部51还能够取代电源的电压而使用与电源10的余量有关的值进行异常的探测。例如,控制部51能够基于在电源10的充电处理中、从与电源10的余量有关的值成为了既定的范围的下限值(第1规定值)时起经过了既定的充电时间时的与电源10的余量有关的值,探测电源的温度异常。在该情况下,如前述,与电源10的余量有关的值例如可以是电源10的剩余容量或者充电率(SOC)。
这里,如图14所示,充电中的电源10的温度越低,电源10的电压、即电源10的充电率(SOC)在规定的充电期间中越大幅度地增大。因此,通过前述的方法,能够不利用温度传感器而探测充电中的电源10的温度异常。
(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图8、图11、图12以及图15所示的前述的流程能够由控制部51执行。即,控制部51可以具有使电池单元110以及/或者香味吸入器100执行前述的方法的程序、以及存储了该程序的存储介质。进而,图10所示的前述的流程能够由外部充电器200执行。即,外部充电器200可以具有使包含香味吸入器100和充电器200的系统执行前述的方法的程序、以及存储了该程序的存储介质。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形成该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以及附图不应理解为用于限定该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会从该公开中得到各种替代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应用技术。
例如,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充电模式中的控制单元进行的控制1”以及“充电模式中的控制单元进行的控制2”作为相互不同的方式进行说明。取而代之,充电模式中的控制单元进行的控制1以及2也可以并行地同时进行。

Claims (12)

1.一种香味吸入器用的电池单元,具有:
能够充放电的电源;
能够与外部的充电器电连接的连接部;以及
至少进行与所述电源有关的控制的控制部,
在对于所述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超过了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判定为所述电源发生了劣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元,
所述控制部被构成为定期地停止对所述电源的充电,
所述控制部在不包含定期地停止了充电的期间的情况下,计测对于所述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池单元,
所述控制部在从所述电源的充电开始起的时间超过了第2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停止向所述连接时间的所述累计值的计数。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元,
具有对被连接到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充电器和所述电源之间的电连接进行接通/断开的开关,
所述控制部被构成为,在所述开关为接通的状态的期间,将对于所述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进行计数。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元,
所述连接部具有一对电端子,
所述一对电端子中的至少一方兼作所述充电器的连接探测用的端子。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元,
所述连接部被构成为,能够与用于将气溶胶源或者香味源气化或者雾化的负载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元,
具有在对于所述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超过了所述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发出光、声音或者振动的通知部。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元,
具有发出光、声音或者振动的通知部,
所述通知部在对于所述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超过了所述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发出光、声音或者振动的第1样式,
所述通知部在从所述电源的充电开始起的时间超过了第2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发出光、声音或者振动的第2样式,
所述第2样式与所述第1样式不同。
9.一种香味吸入器,包括:
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元;以及
被构成为能够与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电源电连接、用于将气溶胶源或者香味源气化或者雾化的负载。
10.一种充电器,能够与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元连接。
11.一种方法,包括:
计测在香味吸入器用的电池单元中所具备的能够充放电的电源的、对于充电器的连接时间的累计值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连接时间的累计值超过了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电源发生了劣化的步骤。
12.一种程序,使电池单元执行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
CN201780096025.8A 2017-10-18 2017-10-18 电池单元、香味吸入器、控制电池单元的方法以及程序 Pending CN1112467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37757 WO2019077711A1 (ja) 2017-10-18 2017-10-18 バッテリユニット、香味吸引器、バッテリユニットを制御する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6754A true CN111246754A (zh) 2020-06-05

Family

ID=66173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6025.8A Pending CN111246754A (zh) 2017-10-18 2017-10-18 电池单元、香味吸入器、控制电池单元的方法以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705744B2 (zh)
EP (1) EP3698659B1 (zh)
JP (1) JP6860687B2 (zh)
KR (1) KR102467947B1 (zh)
CN (1) CN111246754A (zh)
RU (1) RU2750885C1 (zh)
TW (1) TW201917396A (zh)
WO (1) WO20190777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2356A (zh) * 2018-07-30 2021-03-16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气雾剂生成装置和使其动作的方法及程序
JP6683866B1 (ja) 2019-07-17 2020-04-22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吸引器用の電源ユニット、エアロゾル吸引器の電源診断方法、及びエアロゾル吸引器の電源診断プログラム
JP6905134B1 (ja) 2020-09-07 2021-07-21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
JP6856811B1 (ja) 2020-09-07 2021-04-14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
JP6856810B1 (ja) * 2020-09-07 2021-04-14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
WO2024047243A1 (en) * 2022-09-02 2024-03-07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with usage limitation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13344A1 (en) * 2005-07-12 2007-01-18 Takao Aradachi Battery charger with battery life judging function
CN101626087A (zh) * 2008-07-11 2010-01-13 索尼株式会社 电池组、信息处理设备、充电控制系统和充电控制方法
CN103782475A (zh) * 2012-09-03 2014-05-07 新神户电机株式会社 由铅蓄电池构成的电池组的刷新充电方法和充电装置
TW201432978A (zh) * 2013-01-14 2014-08-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電化學裝置
CN104170207A (zh) * 2012-03-13 2014-11-2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的充电装置以及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
CN104584366A (zh) * 2012-08-24 2015-04-29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包括充电设备的便携式电子系统以及给二次电池充电的方法
US20160036096A1 (en) * 2013-03-13 2016-02-04 Nec Energy Devices, Ltd. Battery pack, electrica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WO2016119626A1 (en) * 2015-01-26 2016-08-04 Xmart Chip Microelectronic Co. Limited Electronic smoking apparatus and circuitry
US20170013879A1 (en) * 2015-07-17 2017-01-19 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Load-based detection of an aerosol delivery device in an assembled arrangement
CN106575877A (zh) * 2014-07-29 2017-04-19 尼科创业控股有限公司 电子烟和再充电包装
US20170214261A1 (en) * 2014-07-29 2017-07-27 Nicoventures Holdings Limited E-cigarette and re-charging pack
US20170238606A1 (en) * 2014-11-10 2017-08-24 Japan Tobacco Inc. Non-burning type flavor inhaler and pack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044A (ja) 1995-07-11 1997-01-28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充電器
JPH10178747A (ja) 1996-12-18 1998-06-30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充電器
JP4537617B2 (ja) * 2001-05-29 2010-09-01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鉛蓄電池の寿命判定方法および寿命判定装置
DE10203909C1 (de) * 2002-01-31 2003-11-20 Dialog Semiconductor Gmbh Lade/Entlade-Schutzschaltung für eine wiederaufladbare Batterie
JP2004288537A (ja) * 2003-03-24 2004-10-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パック電池、二次電池充電装置および二次電池充電方法
US7482784B2 (en) * 2003-07-15 2009-01-27 Panasonic Corporation Degradation judgment circuit for secondary battery
CN1956287B (zh) 2005-10-25 2011-03-30 杰生自动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电池电力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JP4207984B2 (ja) * 2006-06-19 2009-01-14 東京電力株式会社 充電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2183611A (ja) * 2011-03-07 2012-09-27 Makita Corp 複数の二次電池セルを電源とする電動工具
JP5879557B2 (ja) * 2011-09-12 2016-03-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充電器
SG11201403830WA (en) * 2012-01-03 2014-10-30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portable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JP2013186956A (ja) * 2012-03-06 2013-09-19 Shindengen Electric Mfg Co Ltd 充電管理装置
JP5863739B2 (ja) 2012-11-21 2016-0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JP6048162B2 (ja) 2013-01-24 2016-12-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輌施錠システム
JP6232256B2 (ja) 2013-10-28 2017-11-15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ー
MX2016014082A (es) 2014-04-30 2017-02-09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Dispositivo generador de aerosol con indicacion de bateria.
JP2016100995A (ja) 2014-11-21 2016-05-30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劣化判定装置
JP2016119249A (ja) 2014-12-22 2016-06-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システム
CN104770884B (zh) * 2015-02-13 2017-07-25 深圳市励创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烟控制芯片和电子烟
US10107864B2 (en) * 2016-04-11 2018-10-23 Inventus Holdings, Llc Step-time battery degradation determination
CN106932726A (zh) 2017-02-28 2017-07-07 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健康状态检测方法
JP6875532B2 (ja) * 2017-08-24 2021-05-26 株式会社Fuji 生産機械のコンデンサ充電性能監視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13344A1 (en) * 2005-07-12 2007-01-18 Takao Aradachi Battery charger with battery life judging function
CN101626087A (zh) * 2008-07-11 2010-01-13 索尼株式会社 电池组、信息处理设备、充电控制系统和充电控制方法
CN104170207A (zh) * 2012-03-13 2014-11-2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的充电装置以及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
US20150181942A1 (en) * 2012-08-24 2015-07-02 Philips Morris Products S.A. Portable electronic system including charg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charging a secondary battery
CN104584366A (zh) * 2012-08-24 2015-04-29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包括充电设备的便携式电子系统以及给二次电池充电的方法
CN103782475A (zh) * 2012-09-03 2014-05-07 新神户电机株式会社 由铅蓄电池构成的电池组的刷新充电方法和充电装置
TW201432978A (zh) * 2013-01-14 2014-08-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電化學裝置
US20160036096A1 (en) * 2013-03-13 2016-02-04 Nec Energy Devices, Ltd. Battery pack, electrica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6575877A (zh) * 2014-07-29 2017-04-19 尼科创业控股有限公司 电子烟和再充电包装
US20170214261A1 (en) * 2014-07-29 2017-07-27 Nicoventures Holdings Limited E-cigarette and re-charging pack
US20170238606A1 (en) * 2014-11-10 2017-08-24 Japan Tobacco Inc. Non-burning type flavor inhaler and package
WO2016119626A1 (en) * 2015-01-26 2016-08-04 Xmart Chip Microelectronic Co. Limited Electronic smoking apparatus and circuitry
US20170013879A1 (en) * 2015-07-17 2017-01-19 R. 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Load-based detection of an aerosol delivery device in an assembled arrang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7396A (zh) 2019-05-01
EP3698659B1 (en) 2023-04-05
RU2750885C1 (ru) 2021-07-05
KR102467947B1 (ko) 2022-11-17
KR20200054270A (ko) 2020-05-19
JPWO2019077711A1 (ja) 2020-08-13
EP3698659A4 (en) 2020-09-02
WO2019077711A1 (ja) 2019-04-25
US11705744B2 (en) 2023-07-18
US20200237015A1 (en) 2020-07-30
EP3698659A1 (en) 2020-08-26
JP6860687B2 (ja) 2021-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5574B (zh) 电池单元、香味吸入器、充电器、控制电池单元的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TWI702917B (zh) 電池單元、香味吸嚐器、控制電池單元的方法及程式產品
CN109068736B (zh) 电池组件、香味吸入器、控制电池组件的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08882749B (zh) 电池组件、香味吸入器、控制电池组件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KR102467947B1 (ko) 배터리 유닛, 향미 흡인기, 배터리 유닛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CA3079154C (en) Inhalation component generation device,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11246757A (zh) 吸引成分生成装置、控制吸引成分生成装置的方法、以及程序
JP7204820B2 (ja) 吸引成分生成装置、吸引成分生成装置を制御する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89960B2 (ja) 吸引成分生成装置、吸引成分生成装置を制御する方法、吸引成分生成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EA041162B1 (ru) Батарейный блок,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дыхания ароматизирующего вещества,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батарейным блоком и программа
JP2023030164A (ja) 吸引成分生成装置、吸引成分生成装置を制御する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