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6354A - 振动产生装置和包括该振动产生装置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振动产生装置和包括该振动产生装置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6354A
CN111246354A CN201911021425.XA CN201911021425A CN111246354A CN 111246354 A CN111246354 A CN 111246354A CN 201911021425 A CN201911021425 A CN 201911021425A CN 111246354 A CN111246354 A CN 111246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generating
piezoelectric device
generating device
piezoelectric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214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6354B (zh
Inventor
高有善
金治完
金泰宪
申晟义
李用雨
柳轻烈
张勇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46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6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6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6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 B06B1/0607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using multiple elements
    • B06B1/062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using multiple elements on one surface
    • B06B1/0629Square arr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 B06B1/0607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using multiple elements
    • B06B1/062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r with electrostriction using multiple elements on one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 H04R17/005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using a piezoelectric polym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04R7/045Plane diaphragms using the distributed mode principle, i.e. whereby the acoustic radiation is emanated from uniformly distributed free bending wave vibration induced in a stiff panel and not from pistonic mot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N30/03Assembling devices that include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par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2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input and mechanical output, e.g. functioning as actuators or vibrat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N30/85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active materials
    • H10N30/857Macromolecular composi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N30/87Electrodes or interconnections, e.g. leads or termin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 B06B1/0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 B06B1/04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electr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sm using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5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in visual displaying devices, e.g. televisions, computer displays, lapto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和包括该振动产生装置的电子设备。一种振动产生装置,该振动产生装置包括:第一压电装置,该第一压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切口;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位于第一压电装置的第一表面上;以及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位于第一压电装置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Description

振动产生装置和包括该振动产生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和包括该振动产生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诸如电视(TV)、监视器、笔记本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电子平板、可穿戴设备、手表电话、便携式信息设备、导航设备和汽车控制显示设备之类的电子设备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设备和用于输出与图像相关联的声音的声音装置。另外,最近将使用电容或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指纹识别功能应用于电子设备,以增强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
在一般的电子设备中,因为从声音装置输出的声音沿朝向显示设备的后表面或下表面(或侧表面)的方向行进,所以由于从墙壁和地面反射的声音之间的干扰导致声音质量下降,因此,难以传递准确的声音并且降低了观看者的沉浸感。
此外,由于每个电子设备都包括致动器,每个电子设备可以将声音输出到显示面板前方的向前区域,但是致动器可能仅在特定的频域中具有强振动特性,并且可能在其他频域中振动特性降低。也就是说,致动器具有不能覆盖整个可听频域的问题。另外,存在现有技术的致动器在高频域中难以具有强输出特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致力于提供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和包括该振动产生装置的电子设备,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缺点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
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振动产生装置,该振动产生装置包括:第一压电装置,该第一压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切口(slit);以及第二压电装置,该第二压电装置包括容纳在所述至少一个切口中的容纳部件,从而增强在高频域中的输出特性。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振动产生装置,该振动产生装置包括:第一压电装置,该第一压电装置包括多个突出部,以及第二压电装置,该第二压电装置包括在第一压电装置的厚度方向上与多个突出部中的每一个交叠的容纳部件,从而增强在可听频域中的声压级。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振动产生面板,该振动产生面板包括:第一振动产生装置和第二振动产生装置,该第一振动产生装置和第二振动产生装置具有不同数量的切口,从而集成接收器和扬声器。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振动产生面板,该振动产生面板包括:第一振动产生装置和第二振动产生装置,该第一振动产生装置和第二振动产生装置包括第一压电装置和第二压电装置;以及第三振动产生装置,该第三振动产生装置包括第三压电装置,从而集成接收器、扬声器和触觉层。
本公开的其他优点和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明,并且部分地从该描述中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文提供的发明构思而习知。本发明构思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可以通过在书面描述、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或从其衍生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如本文具体体现和广泛描述的发明构思的这些和其他方面,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包括:第一压电装置,该第一压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切口;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位于第一压电装置的第一表面上;以及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位于第一压电装置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被配置为显示图像;以及振动产生面板,该振动产生面板位于显示模块的一个表面上,并包括至少一个振动产生装置,其中,该振动产生装置包括:第一压电装置,该第一压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切口;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位于第一压电装置的第一表面上;第二压电装置,该第二压电装置包括容纳在所述至少一个切口中的容纳部件,并覆盖第一压电装置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位于第二压电装置的与面向第一压电装置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通过研究以下附图和详细描述,其他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或将变得显而易见。所有这种额外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意在被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并由所附权利要求保护。本部分中的任何内容均不应被视为对这些权利要求的限制。下面结合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讨论其他方面和优点。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前述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是解释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进一步解释。
附记1.一种振动产生装置,该振动产生装置包括:
第一压电装置,该第一压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切口;
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第一表面上;以及
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附记2.根据附记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该振动产生装置还包括:
第二压电装置,该第二压电装置包括容纳在所述至少一个切口中的容纳部件并覆盖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所述第二表面,
其中,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压电装置的与面向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附记3.根据附记2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压电装置包括:
外围部分,所述至少一个切口在该外围部分中;以及
中央部分,该中央部分由所述外围部分围绕。
附记4.根据附记3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所述外围部分包括多个突出部,所述多个突出部在所述至少一个切口位于其间的情况下在与所述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附记5.根据附记4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和所述容纳部件在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厚度方向上交叠。
附记6.根据附记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切口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开,并且在与所述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附记7.根据附记2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压电装置还包括:
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压电装置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及
侧壁,该侧壁位于所述支承部件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并且围绕所述第一压电装置,并且
所述容纳部件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延伸并且填充所述至少一个切口。
附记8.根据附记2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压电装置用作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模具。
附记9.根据附记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切口在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厚度方向上具有三角形或四边形的截面形状。
附记10.根据附记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压电装置包括压电聚合物,该压电聚合物包括聚偏二氟乙烯PVDF均聚物、PVDF共聚物、PVDF三元共聚物、氰基聚合物、氰基共聚物、硼BN聚合物和氮化硼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附记11.根据附记2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压电装置包括合成聚合物,该合成聚合物包括纤维素、聚丙烯和芳纶中的至少一种。
附记12.根据附记2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压电装置包括压电特性高于所述第二压电装置的材料。
附记13.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被配置为显示图像;以及
振动产生面板,该振动产生面板位于所述显示模块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根据附记1至12中的一项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
附记14.根据附记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振动产生面板包括:
第一振动产生装置,该第一振动产生装置与所述显示模块的第一区域交叠;以及
第二振动产生装置,该第二振动产生装置与多个第二区域中的每一个交叠,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间隔开。
附记15.根据附记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振动产生装置和所述第二振动产生装置中的每一个由根据附记1至12中的一项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配置,并且
所述第一振动产生装置包括比所述第二振动产生装置的切口的数量更多的切口。
附记16.根据附记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振动产生面板还包括第三振动产生装置,该第三振动产生装置与第三区域交叠,该第三区域围绕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多个第二区域。
附记17.根据附记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三振动产生装置包括:
第三压电装置,该第三压电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三压电装置的第一表面上;以及
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三压电装置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附记18.根据附记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振动产生装置和所述第二振动产生装置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个突出部,所述多个突出部在所述至少一个切口位于其间的情况下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向上延伸;并且
所述第一振动产生装置包括比所述第二振动产生装置的突出部的数量更多的突出部。
附记19.根据附记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振动产生装置包括比所述第二振动产生装置的容纳部件的数量更多的容纳部件。
附记20.根据附记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振动产生装置至所述第三振动产生装置的第二电极共享被设置为一体的电极。
附记21.根据附记16所述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的声音吸收构件。
附记22.根据附记16所述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的气隙。
附记23.根据附记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区域是所述显示模块的一个外围区域,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位于所述显示模块的中央区域,并且所述第三区域是所述显示模块的除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外的区域。
附图说明
可以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结合在本申请中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各种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中的振动产生面板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沿图3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图4的第一振动产生装置的放大图。
图6是示出图4的第二振动产生装置的放大图。
图7是示出沿图3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8A至图8C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压电装置的谐振频率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图8A至图8C所示的每个振动产生装置的声压级的曲线图。
图10是示出沿着图3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11是示出图10的第二振动产生装置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其示例可能示出于附图中。
在整个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相同的附图标记应理解为表示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为了清楚、说明和方便,可能夸大了这些元件的相对尺寸和描绘。
在以下描述中,当确定对与本文件有关的公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会不必要地模糊本发明构思的要旨时,将省略其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处理步骤和/或操作的进程是示例;然而,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进行的步骤和/或操作之外,步骤和/或操作的顺序不限于在此阐述的顺序,并且可以按照本领域已知的方式改变。贯穿全文,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仅为了撰写说明书的便利性而选择了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各个元件的名称,因此它们可能与实际产品中使用的名称不同。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将阐明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及其实现方法。然而,本公开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是透彻和完整的,并将本公开的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此外,本公开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在附图中公开的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形状、尺寸、比率、角度和数量仅是示例,因此,本公开不限于所示出的细节。在下面的描述中,当确定对相关的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会不必要地使本公开的要点模糊时,将省略该详细描述。
当使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时,除非使用“仅”,否则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存在相反指示,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
在解释元件时,即使没有明确描述误差或公差范围,元件也被解释为包括这种误差或公差范围。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当两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被描述为,例如“上”、“上方”、“下”和“下一个”时,除非使用“仅”或“直接”,否则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部件可以设置在这两个部件之间。
在描述时间关系时,例如,当时间顺序被描述为“之后”、“随后”、“接下来”和“之前”时,除非使用“刚刚”、“立即”或“直接”,否则可以包括不连续的情况。
将理解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个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术语“至少一个”应该被理解为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例如,“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中的至少一个”的含义表示由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中的两项或更多项中举出的所有项以及第一项、第二项或第三项的组合。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充分理解的那样,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征可以部分地或整体地彼此联接或组合,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彼此交互操作并且在技术上被驱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彼此独立地进行,或者可以以相互依赖的关系一起进行。
在本公开中,显示设备可以包括诸如液晶模块(LCM)或有机发光显示(OLED)模块的显示设备,其包括显示面板和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驱动器。显示器设备可以包括诸如笔记本计算机、电视、计算机监视器、包括汽车设备或用于车辆的另外类型的设备的装备设备、或例如智能手机或电子平板的移动电子设备的成套(set)电子装置或成套装置(或成套设备),其为包括LCM或OLED模块的完整产品(或最终产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器的LCM或OLED模块可以被称为显示设备,并且作为最终产品的包括LCM或OLED模块的电子设备可以被称为成套设备。例如,显示设备可以包括诸如LCD或OLED的显示面板以及作为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控制器的源印刷电路板(PCB)。成套设备可以还包括作为电连接到源PCB以整体控制成套设备的成套控制器的成套PCB。
应用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可以使用通过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声音产生装置振动以输出声音的诸如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和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任何类型的显示面板,但是不限于特定显示面板。此外,应用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形状或尺寸不受限制。
例如,如果显示面板是液晶显示面板,则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多条选通线、多条数据线和分别设置在由选通线和数据线的交点限定的多个像素区域中的多个像素。此外,显示面板可以包括: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包括作为用于调节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像素的透光率的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TFT);上基板,该上基板包括滤色器和/或黑矩阵;以及液晶层,该液晶层位于阵列基板和上基板之间。
此外,如果显示面板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则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多条选通线、多条数据线和分别设置在由选通线和数据线的交点限定的多个像素区域中的多个像素。此外,显示面板可以包括: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包括作为用于选择性地向像素中的每一个施加电压的元件的TFT;有机发光器件层,该有机发光器件层位于阵列基板上;以及封装基板,该封装基板位于阵列基板上以覆盖有机发光器件层。封装基板可以保护TFT和有机发光器件层免受外部冲击,并且可以防止水或氧气渗透到有机发光器件层中。另外,设置在阵列基板上的层可以包括无机发光层(例如,纳米尺寸的材料层或量子点等)。作为另一示例,阵列基板上的层可以包括微型发光二极管。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沿图1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显示模块100、振动产生面板300、壳体400、驱动电路单元500、覆盖窗600和后盖700。
显示模块1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10、偏振膜130和触摸面板150。
显示面板110可以被配置为显示图像,并且可以被实现为诸如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和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等的任何类型的显示面板。
显示面板110可以包括可以基于图像数据显示图像的像素阵列。在像素阵列中,多条数据线可以与多条选通线相交,并且多个像素可以被布置为矩阵类型。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用于实现颜色的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而且,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还可以包括白色子像素。
偏振膜130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10和覆盖窗600之间。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膜附接构件将偏振膜130附接(或联接)在显示面板110上。偏振膜130可以对由被设置在像素阵列基板上的TFT和/或像素驱动线反射的外部光进行圆偏振,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10的可见度和对比度。偏振膜130可以位于触摸面板150和覆盖窗600之间。
触摸面板150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10和覆盖窗600之间。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触摸面板150可以包括设置在偏振膜130上的触摸电极层,并且可以包括用于感测(或检测)施加到显示模块100的用户触摸的触摸电极。触摸电极层可以感测由用户触摸引起的触摸电极的电容变化。例如,触摸电极层可以包括用于基于互电容类型或自电容类型来感测用户触摸的触摸电极。
振动产生面板300可以联接或连接到显示模块100的一个表面,例如,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振动产生面板300可以是压电面板。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振动产生面板300可以通过粘合构件200附接到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以直接使显示模块100振动。例如,振动产生面板300可以附接到显示面板110的整个后表面。振动产生面板300可以基于从驱动电路单元500提供的振动信号来使显示模块100振动,并且因此,可以基于显示模块100的振动将声音SW输出到显示模块100前方的向前区域Z。例如,振动产生面板300可以基于振动信号根据逆压电效应来使显示模块100振动。
粘合构件200可以包括天然可固化粘合剂、热可固化粘合剂或光可固化粘合剂。例如,粘合构件200可以由天然可固化的粘合剂形成,以用于降低或防止由于固化工艺中产生的热而导致振动产生面板300的特性劣化。
壳体400可以容纳显示模块100,以围绕显示模块100的后表面和侧表面。例如,可以使壳体400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变圆为具有一定的曲率半径,以增强电子设备的美学设计。壳体400可以被称为“中间框架”、“模块框架”、“显示器壳体”或“面板引导件”。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壳体400可以包括壳体侧壁410、缓冲构件420和壳体板430。
壳体侧壁410可以具有框架形状,以具有容纳显示模块100的显示容纳空间,并且可以围绕显示模块100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壳体侧壁410可以支承覆盖窗600和后盖700。壳体侧壁410可以包括:从上部内表面凹入设置以支承覆盖窗600的上台阶部分411,以及从下部内表面凹入设置以支承后盖700的下台阶部分413。
缓冲构件420可以位于覆盖窗600和壳体400的上台阶部分411之间。缓冲构件420可以包括双面胶带或泡沫垫,但不限于此。缓冲构件420可以减小施加到覆盖窗600的冲击,并且可以减小或防止显示模块100的振动被传递到壳体400。
壳体板430可以连接到壳体侧壁410的内表面,以覆盖显示模块100的后表面。因此,显示容纳空间可以被设置在壳体板430的前表面中,并且可以由壳体侧壁410围绕,并且电路容纳空间可以被设置在壳体板430的后表面上,并且可以容纳诸如驱动电路单元500的电路以及电子设备的包括电池的外围电路。因此,壳体板430可以与显示模块100的后表面间隔开,并且此外,可以与后盖700间隔开。
驱动电路单元500可以位于壳体板430的一个表面上。例如,驱动电路单元500可以生成图像信号,并且可以将图像信号提供给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以允许显示面板110显示图像。驱动电路单元500可以基于音频源生成音频信号,并且可以放大音频信号以生成振动信号,从而使振动产生面板300变形(或振动)。驱动电路单元500可以计算通过触摸面板150进行的用户触摸的触摸位置,并且可以执行与所计算的触摸位置相对应的应用。
例如,驱动电路单元500可以安装在显示面板110上。
覆盖窗600可以联接或连接到壳体400以支承显示模块100。例如,覆盖窗600可以支承显示模块100,并且可以由壳体400的壳体侧壁410中的上台阶部分411支承。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覆盖窗600可以由玻璃或钢化玻璃材料形成。例如,覆盖窗600可以包括蓝宝石玻璃和大猩猩玻璃中的一种,或者其堆叠结构。覆盖窗600可以通过粘合构件附接(或层压)在显示模块100的前表面上。另外,粘合构件可以是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光学透明树脂(OCR)或压敏粘合剂(PSA)。
后盖700可以联接或连接到壳体400以覆盖壳体400的后表面。例如,后盖700可以覆盖壳体400的后表面上的电路容纳空间。为此,后盖700可以联接或连接到壳体400的壳体侧壁410中的下台阶部分413。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后盖700可以与覆盖窗600由相同的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与覆盖窗600的材料不同的玻璃或钢化玻璃材料形成。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可以使用振动产生面板300使显示模块100振动,并且可以将基于显示模块100的振动而生成的声音SW输出到显示模块100前方的向前区域,以允许由电子设备显示的图像与从电子设备输出的声音匹配,从而增加观看者的沉浸感。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中的振动产生面板的平面图。图4是示出沿图3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5是示出图4的第一振动产生装置的放大图。图6是示出图4的第二振动产生装置的放大图。
参照图3至图6,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面板300可以位于显示模块100的一个表面上以使显示模块100振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振动产生面板300可以包括联接或连接到显示模块100的后表面(例如,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的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至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另外,当振动产生面板300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时,振动产生面板300可以用作接收器、扬声器和触觉层,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当将振动产生面板300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时,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可以用作电话中使用的接收器,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可以用作移动电子设备的扬声器,并且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可以用作触觉层。作为另一示例,可以设置多个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且所有的多个第二振动装置320可以用作扬声器,并且可以用作使用至少两个扬声器的环绕扬声器。
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可以根据从驱动电路单元500提供的振动信号来使显示模块100的第一区域A1振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使用粘合构件将振动产生装置310联接或连接到显示模块100的后表面(即,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的第一区域A1)。在此,显示模块100的第一区域A1可以是相对于显示模块100的第二长度方向(或长边方向)Y与显示模块100的一部分相邻的区域。例如,相对于显示模块100的第二长度方向Y,显示模块100的第一区域A1可以是显示模块100的一个外围区域。当从驱动电路单元500施加振动信号时,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可以基于振动信号根据逆压电效应重复压缩和收缩,以使显示模块100的第一区域A1振动。此外,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可以通过显示模块100的第一区域A1和第三区域A3之间的气隙AG与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间隔开。
在图5中,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可以包括第一压电装置EP1、第二压电装置EP2、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
第一压电装置EP1可以位于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之间,并且当电压被施加到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时,第一压电装置EP1可以振动以输出声音。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驱动电路单元500可以将声音信号提供给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另外,当电压被施加到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时,第一压电装置EP1可以基于逆压电效应通过而磁场振动。例如,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至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的第二电极E2可以被配置为共享被设置为一体的电极。
第一压电装置EP1可以包括中央部分CP和外围部分PP。
第一压电装置EP1的中央部分CP可以由外围部分PP围绕。例如,第一压电装置EP1的中央部分CP的一个表面EP1a可以接触第一电极E1,并且中央部分CP的另一个表面EP1b可以接触第二压电装置EP2的支承部件SP。而且,中央部分CP的侧表面可以由外围部分PP围绕。
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外围部分PP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切口S和多个突出部P。
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多个突出部P可以在至少一个切口S位于其间的情况下在与第一电极E1平行的方向上延伸。这里,至少一个切口S可以对应于与多个突出部P中的每一个对应的凹入部分。另外,至少一个切口S可以与第一电极E1间隔开,并且可以设置在与第一电极E1平行的方向上。例如,多个突出部P中的每一个可以从中央部分CP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多个突出部P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切口S彼此间隔开。此外,第二压电装置EP2的容纳部件IN可以插入或容纳在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切口S中。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可以包括通过至少一个切口S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突出部P,并且因此,可以增加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固有频率。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固有频率可以与多个突出部P的数量成比例地增加。此外,当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固有频率增加时,第一压电装置EP1的谐振频率可以增加,并且因此,可以增强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在高频域中的声音输出特性。此外,第一压电装置EP1可以包括多个切口S和多个容纳部件IN以实现高阶振动模式(high-order vibration mode),并且因此,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可以增强高频域(或高音调声音区域)中的响应特性,并且可以具有良好的声音纯净度(或清晰度)。
例如,至少一个切口S的截面形状可以在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厚度方向Z上为三角形。此外,插入或容纳在至少一个切口S中的容纳部件IN可以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切口S对应的形状。因此,第二压电装置EP2可以包括具有在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厚度方向Z上为三角形的横截面形状的容纳部件IN,并且因此,可以稳定地支承第一压电装置EP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一压电装置EP1可以包括具有压电效应的压电材料。这里,压电效应可以表示这样的特性:其中,当外力从外部施加时,由于电极化而产生电势差,并且当电压被施加时,发生变形或应力。例如,压电材料可以包括压电聚合物,压电聚合物包括聚偏二氟乙烯(PVDF)均聚物、PVDF共聚物、PVDF三元共聚物、氰基聚合物、氰基共聚物、硼(BN)聚合物和氮化硼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但不限于此。在此,PVDF共聚物的示例可以包括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PVDF-TFE、PVDF-CTFE和PVDF-CFE,但不限于此。此外,PVDF三元共聚物的示例可以包括PVDF-TrFe-CFE和PVDF-TrFE-CTFE,但不限于此。另外,氰基共聚物的示例可以包括PVDCN-乙酸乙烯酯和PVDCN-丙酸乙烯酯,但不限于此。另外,BN聚合物的示例可包括聚氨基硼烷和聚氨基二氟硼烷,但不限于此。
第二压电装置EP2可以用作用于确定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形状的模具。例如,可以将其中压电材料与溶剂混合的液体混合物施加到第二压电装置EP2中,并且然后,可以通过固化工艺形成第一压电装置EP1。因此,可以基于第二压电装置EP2的形状来确定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形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基于第二压电装置EP2的支承部件SP、侧壁SW和容纳部件IN的形状来确定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形状。
第二压电装置EP2可以包括支承部件SP、侧壁SW和容纳部件IN。
第二压电装置EP2的支承部件SP可以支承第一压电装置EP1。例如,第二压电装置EP2的支承部件SP的一个表面可以接触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另一表面EP1b,并且第二压电装置EP2的支承部件SP的另一个表面可以接触第二电极E2。而且,支承部件SP可以支承沿支承部件SP的外部设置的侧壁SW。
第二压电装置EP2的侧壁SW可以位于支承部件SP的外部上,并且可以围绕第一压电装置EP1。另外,第二压电装置EP2的侧壁SW可以接触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多个突出部P中的每一个的侧表面。
第二压电装置EP2的容纳部件IN可以从侧壁SW的内表面延伸并且可以填充第一压电装置EP1的至少一个切口S。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二压电装置EP2的容纳部件IN可以分开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彼此相邻的多个突出部P。多个突出部P中的每一个和容纳部件IN可以在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厚度方向Z上彼此交叠。例如,第二压电装置EP2的容纳部件IN可以用作增加多个突出部P的固有频率的节点(node)。在此,节点的数量可以与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固有振动的波长成反比,并且可以与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固有振动的频率成正比。因此,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固有频率可以与第二压电装置EP2的容纳部件IN或节点的数量成比例地增加。此外,当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固有频率增加时,第一压电装置EP1的谐振频率可以增加,并且因此,可以增强第一压电装置EP1在高频域中的声音输出特性。因此,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可以增强高频域(或高音调声音区域)中的响应特性,并且可以具有良好的声音纯净度(或清晰度)。结果,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可以包括具有不同材料的第一压电装置EP1和第二压电装置EP2,并且因此,可以比包括单个压电装置的电子设备具有更好的在高频域中的响应特性。
例如,第二压电装置EP2可以由包括纤维素、聚丙烯和芳纶(Kevlar)中的至少一种的合成聚合物形成。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一压电装置EP1可以由压电特性高于第二压电装置EP2的材料形成。
再次参照图4,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可以根据从驱动电路单元500提供的振动信号来使显示模块100的多个第二区域A2振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多个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可以彼此间隔开,并且可以分别使显示模块100的多个第二区域A2振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可以使用粘合构件联接或连接到显示模块100的后表面(即,在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中限定的第二区域A2)。在此,显示模块100的第二区域A2可以是相对于显示模块100的第二长度方向Y与显示模块100的中央区域和显示模块100的除第一区域A1之外的其它部分相邻的区域。例如,显示模块100的多个第二区域A2可以位于显示模块100的相对于显示模块100的第二长度方向Y的中央区域中,并且可以布置在显示模块100的第一长度方向X上。此外,例如,显示模块100的多个第二区域A2可以位于显示模块100的相对于显示模块100的第二长度方向Y的除第一区域A1之外的其它外围区域中,并且可以布置在显示模块100的第一长度方向X上。当从驱动电路单元500施加振动信号时,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可以基于振动信号根据逆压电效应重复压缩和收缩,以使显示模块100的第二区域A2振动。此外,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可以通过显示模块100的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之间的气隙AG与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间隔开。
在图6中,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可以包括第一压电装置EP1、第二压电装置EP2、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
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的第一压电装置EP1可以位于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之间,并且当电压被施加至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时,第一压电装置EP1可以振动以输出声音。此外,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的第一压电装置EP1可以包括中央部分CP和外围部分PP。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外围部分PP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切口S和多个突出部P。
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多个突出部P可以在至少一个切口S位于其间的情况下在与第一电极E1平行的方向上延伸。而且,所述至少一个切口S可以与第一电极E1间隔开,并且可以在平行于第一电极E1的方向上设置。
第二压电装置EP2可以包括支承部件SP、侧壁SW和容纳部件IN。第二压电装置EP2的支承部件SP可以支承第一压电装置EP1,并且第二压电装置EP2的侧壁SW可以位于支承部件SP的外部,并且可以围绕第一压电装置EP1。第二压电装置EP2的容纳部件IN可以从侧壁SW的内表面延伸并且可以填充所述至少一个切口S。
例如,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和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的第一压电装置EP1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和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的第二压电装置EP2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
参照图4至图6,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可以包括比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中的切口S的数量更多的切口S。因此,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可以包括比第二振动产生模块320中的突出部P和容纳部件IN的数量更多的突出部P和容纳部件IN。因此,第一振动产生模块310的固有频率和谐振频率可以大于第二振动产生模块320的固有频率和谐振频率,并且与第二振动产生模块320相比,第一振动产生模块310可以具有高阶振动模式(或高阶谐振模式)的响应特性。这里,可以基于与频域相对应的响应特性来确定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和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中的每一个中的切口S的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可以在5kHz或更高的高频域(或高音调声音频带)中具有优异的响应特性,并且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可以在200Hz至5kHz的中低频域(或中低音调声音频带)中具有优异的响应特性。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具有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和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的振动产生面板300,并且因此,接收器和扬声器可以集成。结果,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具有不同数量的切口S的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和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并且因此,其响应特性在各个频域上都比包括单个振动产生装置的电子设备更好。此外,由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包括具有不同数量的切口S的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和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因此可以简单且容易地制造振动产生面板300。
参照图4,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可以根据从驱动电路单元500提供的振动信号来使显示模块100的第三区域A3振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可以使用粘合构件联接或连接到显示模块100的后表面(即,显示面板110的后表面的第三区域A3)。这里,第三区域A3可以是显示模块100的除了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之外的区域。例如,第三区域A3可以围绕第一区域A1和多个第二区域A2。当从驱动电路单元500施加振动信号时,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可以基于振动信号根据逆压电效应重复压缩和收缩,以使显示模块100的第三区域A3振动。
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可以包括第三压电装置EP3、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
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的第三压电装置EP3可以与第一压电装置EP1由相同的材料形成。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的第三压电装置EP3可以位于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之间,并且当电压被施加至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时,第三压电装置EP3可以振动以输出声音。
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可以包括位于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之间的第三压电装置EP3,并且可以不包括除了第三压电装置EP3之外的压电装置,并且因此,可以不包含用作节点的另外的元件。例如,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可以具有一阶振动模式(或一阶谐振模式)的响应特性。因此,除了第三压电装置EP3之外,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可以不包括另外的压电装置,并且因此,可以在低频域(或低音调声音频带)中具有优异的响应特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可以根据从驱动电路单元500提供的振动信号来使显示模块100振动,并且因此,可以基于显示模块100的振动向显示模块100前方的向前区域Z提供触觉效果(或触觉反馈)。例如,驱动电路单元500可以向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提供与人体接触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的位置相对应的振动信号(或触觉信号),并且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可以在人体接触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的位置处产生触觉振动。例如,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可以基于振动信号(或触觉信号)根据逆压电效应来使显示模块100振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可以在5kHz或更高的高频域(或高音调声音频带)中具有优异的响应特性,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可以在200Hz至5kHz的中低频域(或中低音调声音频带)中具有优异的响应特性,并且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可以在200Hz或更小的低频域(或低音调声音频带)中具有优异的响应特性。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具有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至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的振动产生面板300,并且因此,可以将接收器、扬声器和触觉层集成。结果,由于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包括具有不同数量的切口S的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和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以及不具有切口的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与包括单个振动产生装置的电子设备相比,该电子设备可以在各个频域中具有更好的响应特性,并且可以简单且容易地制造振动产生面板300。
图7是示出沿图3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7所示的振动产生面板300可进一步包括声音吸收构件340,并且因此,省略或将在下面简要给出对于与上述元件相同的元件的描述。
参照图7,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面板300可以进一步包括声音吸收构件340,该声音吸收构件340设置在显示模块100的第一区域A1和第三区域A3之间以及显示模块100的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之间。
声音吸收构件340可以位于显示模块100的第一区域A1和第三区域A3之间,以围绕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并且可以减少或防止由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和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中的每一个产生的振动引起的干扰。此外,声音吸收构件340可以位于显示模块100的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之间以围绕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并且可以减少或防止由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和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中的每一个产生的振动引起的干扰。例如,声音吸收构件340可以衰减或吸收由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至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中的每一个产生的振动,以减少或防止由一个振动产生装置产生的振动被传递至与其相邻的另一振动产生装置。因此,声音吸收构件340可以防止在振动产生面板300中产生的振动之间的干扰,并且可以增强从振动产生面板300输出的声音的声音输出特性,从而增强声压级(SPL)。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声音吸收构件340可以与壳体或挡板对应,但是术语不限于此。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声音吸收构件340可以包括具有低弹性的材料,并且因此,可以吸收由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至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中的每一个产生的振动。例如,声音吸收构件340可以用泡沫垫实现,并且因此可以减少或防止由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至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中的每一个产生的振动的泄漏。
图8A至图8C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压电装置的谐振频率的截面图。例如,图8A示出了与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之间的第一压电装置EP1对应的谐振频率,图8B示出了与包括一个切口S的第一压电装置EP1对应的谐振频率,并且图8C示出了与具有两个切口S的第一压电装置EP1对应的谐振频率。
在图8A中,振动产生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压电装置EP1,该第一压电装置EP1设置在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之间而具有第一长度“a”。例如,振动产生装置可以不包括除第一压电装置EP1以外的另一压电装置,并且因此,可以不包括用作节点的另外的元件。因此,振动产生装置可以具有一阶振动模式(或一阶谐振模式)的响应特性,并且可以在低频域(或低音调声音频带)中具有优异的响应特性。因此,图8A的振动产生装置可以具有一阶谐振频率f1。
在图8B中,振动产生装置可以包括具有一个切口S的第一压电装置EP1。因此,振动产生装置可以包括一个容纳部件IN,并且容纳部件IN可以用作节点。因此,振动产生装置可以包括一个节点,并且因此,可以具有二阶振动模式(或二阶谐振模式)的响应特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多个突出部P的面向中央部分CP的表面可以具有相同的厚度(或长度)。例如,多个突出部P中的每一个的面对中央部分CP的一个表面可以具有第二长度“1/2a”,并且第二长度“1/2a”可以对应于第一长度“a”的一半。在此,多个突出部P可以基于用作节点的一个容纳部件IN而设置为两个,并且由于减小了两个突出部中的每一个振动的空间,所以第一压电装置EP1的谐振频率可以增加。结果,图8B的振动产生装置可以具有二阶谐振频率f2,并且图8B的二阶谐振频率f2可以是图8A的一阶谐振频率f1的两倍。
在图8C中,振动产生装置可以包括具有两个切口S的第一压电装置EP1。因此,振动产生模块可以包括两个容纳部件IN,并且容纳部件IN中的每一个可以用作节点。因此,振动产生装置可以包括两个节点,并且因此可以具有三阶振动模式(或三阶谐振模式)的响应特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多个突出部P的面向中央部分CP的表面可以具有相同的厚度(或长度)。例如,多个突出部P中的每一个的面对中央部分CP的一个表面可以具有第三长度“1/3a”,并且第三长度“1/3a”可以对应于第一长度“a”的三分之一(1/3)。这里,基于用作节点的两个容纳部件IN,可以将多个个突出部P设置为三个,并且由于减小了三个突出部中的每一个振动的空间,所以第一压电装置EP1的谐振频率可以增加。结果,图8C的振动产生装置可以具有三阶谐振频率f3,并且图8C的三阶谐振频率f3可以是图8A的一阶谐振频率f1的三倍。此外,图8C的三阶谐振频率f3可以是图8B的二阶谐振频率f2的3/2倍。例如,当一阶谐振频率f1为30Hz时,二阶谐振频率f2可以对应于60Hz,并且三阶谐振频率f3可以对应于90Hz。
图9是示出图8A至图8C所示的每个振动产生装置的声压级的曲线图。这里,第一结构S1对应于图8A所示的振动产生装置,第二结构S2对应于图8B所示的振动产生装置,并且第三结构S3对应于图8C所示的振动产生装置。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振动产装置的声压级(SPL)或响应特性不限于图9的结果,并且振动产生装置的响应特性可以根据缝隙S的数量、每个缝隙S的形状、以及第一压电装置EP1和第二压电装置EP2中的每个的厚度、布置关系以及材料而变化。
参照图9,除了第一压电装置EP1之外,第一结构S1可以不包括另一压电装置,并且因此,可以具有一阶振动模式(或一阶谐振模式)的响应特性,并且可以在低频域中具有优异的响应特性。例如,第一结构S1可以在200Hz至800Hz的频域中具有优异的响应特性。
此外,第二结构S2可以包括具有一个切口S的第一压电装置EP1,并且因此,可以具有二阶振动模式(或二阶谐振模式)的响应特性,并且可以在中低频域(或中低音调声音频带)中具有优异的响应特性。例如,第二结构S2可以在800Hz至3kHz的频域中具有优异的响应特性。
此外,第三结构S3可以包括具有两个切口S的第一压电装置EP1,并且因此,可以具有三阶振动模式(或三阶谐振模式)的响应特性,并且可以在高频域(或高音调声音频带)中具有优异的响应特性。例如,第三结构S3可以在3kHz以或更高的频域中具有优异的响应特性。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包括具有不同数量的切口S的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和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以及不具有切口的第三振动产生装置330,所以与包括单个振动产生装置的电子设备相比,该电子设备可以在各个频域中具有更好的响应特性,并且可以简单且容易地制造振动产生面板300。
图10是示出沿图3的II-II′线截取的截面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并且图11是示出图10的第二振动产生装置的放大图。除了仅修改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的构造之外,图10和图11所示的振动产生面板300的构造与上述构造相同,因此,省略或者在下面简单给出其说明。
第一振动产生装置310可以包括第一压电装置EP1、第二压电装置EP2、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第一压电装置EP1可以包括中央部分CP和外围部分PP。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外围部分PP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切口S和多个突出部P。此外,第二压电装置EP2可以包括支承部件SP、侧壁SW和容纳部件IN。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一压电装置EP1的至少一个切口S的截面形状可以在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厚度方向Z上为三角形(例如,四角形)。此外,插入或容纳在所述至少一个切口S中的容纳部件IN可以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切口S对应的形状。因此,第二压电装置EP2可以包括具有在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厚度方向Z上为三角形(例如,四角形)的截面形状的容纳部件IN,因此,可以稳定地支承第一压电装置EP1。
第二振动产生装置320可以包括第一压电装置EP1、第二压电装置EP2、第一电极E1和第二电极E2。第一压电装置EP1可以包括中央部分CP和外围部分PP。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外围部分PP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切口S和多个突出部P。而且,第二压电装置EP2可以包括支承部件SP、侧壁SW和容纳部件IN。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一压电装置EP1的至少一个切口S的截面形状可以在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厚度方向Z上为四边形。此外,插入或容纳在所述至少一个切口S中的容纳部件IN可以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切口S对应的形状。因此,第二压电装置EP2可以包括具有在第一压电装置EP1的厚度方向Z上为四边形的截面形状的容纳部件IN,并且因此,声音的纯净度(或清晰度)可以很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可以应用于移动装置、视频电话、智能手表、手表电话、可穿戴设备、可折叠设备、可卷曲设备、可弯曲设备、柔性设备、弯曲设备、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个人数字助理(PDA)、电子记事本、台式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电脑、上网本计算机、工作站、导航设备、汽车导航设备、汽车显示器设备、电视、墙纸显示器设备、标牌设备、游戏机、笔记本电脑、监视器、照相机、摄录机、家用电器等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和包括该振动产生装置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包括:第一压电装置,该第一压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切口;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位于第一压电装置的第一表面上;以及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位于第一压电装置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压电装置,该第二压电装置包括容纳在所述至少一个切口中的容纳部件,并且覆盖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第二表面,第二电极可以位于第二压电装置的与面向第一压电装置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中,第一压电装置可以包括其中具有至少一个切口的外围部分以及由该外围部分围绕的中央部分。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中,第一压电装置的外围部分可以包括多个突出部,所述多个突出部在所述至少一个切口位于其间的情况下在与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中,多个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和容纳部件可以在第一压电装置的厚度方向上交叠。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中,第一压电装置的至少一个切口可以与第一电极间隔开,并且在与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中,第二压电装置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压电装置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支承部件,以及位于支承部件和第一电极之间以围绕第一压电装置的侧壁,并且容纳部件可以从侧壁的内表面延伸并填充所述至少一个切口。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中,第二压电装置可以用作用于形成第一压电装置的模具。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中,所述至少一个切口可以在第一压电装置的厚度方向上具有三角形的截面形状。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中,所述至少一个切口可以在第一压电装置的厚度方向上具有四边形的截面形状。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中,第一压电装置可以包括压电聚合物,该压电聚合物包括聚偏二氟乙烯(PVDF)均聚物、PVDF共聚物、PVDF三元共聚物、氰基聚合物、氰基共聚物、硼(BN)聚合物和氮化硼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中,第二压电装置可以包括合成聚合物,该合成聚合物包括纤维素、聚丙烯和芳纶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中,第一压电装置可以包括压电特性高于第二压电装置的材料。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被配置为显示图像;以及振动产生面板,该振动产生面板位于显示模块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振动产生装置,其中,该振动产生面板包括:第一压电装置,该第一压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切口;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位于第一压电装置的第一表面上;第二压电装置,该第二压电装置包括容纳在至少一个切口中的容纳部件,并覆盖第一压电装置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位于第二压电装置的与面向第一压电装置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中,振动产生面板可以包括:第一振动产生装置,该第一振动产生装置与显示模块的第一区域交叠;以及第二振动产生装置,该第二振动产生装置与多个第二区域中的每一个交叠,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间隔开。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中,第一振动产生装置和第二振动产生装置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第一压电装置、第一电极、第二压电装置和第二电极,并且第一振动产生装置可以包括比第二振动产生装置的切口的数量更多的切口。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三振动产生装置,该第三振动产生装置与第三区域交叠,该第三区域围绕第一区域和所述多个第二区域。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中,第三振动产生装置可以包括:第三压电装置,该第三压电装置包括与第一压电装置的材料相同的材料;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位于第三压电装置的第一表面上;以及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位于第三压电装置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中,第一振动产生装置和第二振动产生装置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多个突出部,所述多个突出部在所述至少一个切口位于其间的情况下在平行于第一电极的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一振动产生装置可以包括比第二振动产生装置的突出部的数量更多的突出部。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中,第一振动产生装置可以包括比第二振动产生装置的容纳部件的数量更多的容纳部件。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中,第一振动产生装置至第三振动产生装置的第二电极可以共享被设置为一体的电极。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之间以及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之间的声音吸收构件。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之间以及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之间的气隙。
例如,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中,第一区域可以是显示模块的一个外围区域,所述多个第二区域可以位于所述显示模块的中央区域,并且所述第三区域可以是显示模块的除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外的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压电装置,该第一压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切口;以及第二压电装置,该第二压电装置包括容纳在所述至少一个切口中的容纳部件,从而增强了在高频域中的输出特性。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振动产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压电装置,该第一压电装置包括多个突出部;以及第二压电装置,该第二压电装置包括在第一压电装置的厚度方向上与多个突出部中的每一个交叠的容纳部件,从而增强了在可听频域中的声压级。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振动产生面板,该振动产面板包括具有不同数量的切口的第一振动产生装置和第二振动产生装置,从而集成了接收器和扬声器。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振动产生面板,该振动产面板包括:第一振动产生装置和第二振动产生装置,该第一振动产生装置和第二振动产生装置包括第一压电装置和第二压电装置;以及第三振动产生装置,该第三振动产生装置包括第三压电装置,从而集成接收器、扬声器和触觉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构思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的振动产生装置和包括该振动产生装置的电子设备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只要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旨在覆盖对本公开的修改和变化。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1月2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8-0151305的权益和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Claims (10)

1.一种振动产生装置,该振动产生装置包括:
第一压电装置,该第一压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切口;
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第一表面上;以及
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该振动产生装置还包括:
第二压电装置,该第二压电装置包括容纳在所述至少一个切口中的容纳部件并覆盖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所述第二表面,
其中,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压电装置的与面向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压电装置包括:
外围部分,所述至少一个切口在该外围部分中;以及
中央部分,该中央部分由所述外围部分围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所述外围部分包括多个突出部,所述多个突出部在所述至少一个切口位于其间的情况下在与所述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突出部中的每一个和所述容纳部件在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厚度方向上交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切口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开,并且在与所述第一电极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压电装置还包括:
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压电装置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及
侧壁,该侧壁位于所述支承部件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并且围绕所述第一压电装置,并且
所述容纳部件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延伸并且填充所述至少一个切口。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压电装置用作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模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切口在所述第一压电装置的厚度方向上具有三角形或四边形的截面形状。
10.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被配置为显示图像;以及
振动产生面板,该振动产生面板位于所述显示模块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一项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
CN201911021425.XA 2018-11-29 2019-10-25 振动产生装置和包括该振动产生装置的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2463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51305 2018-11-29
KR1020180151305A KR102648131B1 (ko) 2018-11-29 2018-11-29 압전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6354A true CN111246354A (zh) 2020-06-05
CN111246354B CN111246354B (zh) 2021-11-30

Family

ID=70851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21425.XA Active CN111246354B (zh) 2018-11-29 2019-10-25 振动产生装置和包括该振动产生装置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96980B2 (zh)
KR (1) KR102648131B1 (zh)
CN (1) CN1112463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1900A (zh) * 2020-07-09 2020-09-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24866B2 (en) * 2019-02-27 2021-02-16 Nokia Technologies Oy Piezoelectric speaker
CN115623383A (zh) * 2021-07-13 2023-01-1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1289A (ja) * 1988-08-15 1990-02-21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レーザー光線による複合圧電素子材料の製作方法
US5239736A (en) * 1991-11-12 1993-08-31 Acuson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king piezoelectric composites
JPH11285096A (ja) * 1998-03-31 1999-10-1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複合圧電振動子
CN1478439A (zh) * 2002-07-22 2004-03-03 ���µ�����ҵ��ʽ���� 复合压电体
CN1788366A (zh) * 2003-05-14 2006-06-14 视声公司 压电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12115A (zh) * 2012-09-20 2014-08-27 京瓷株式会社 声音产生器、声音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7431863A (zh) * 2015-02-10 2017-12-01 株式会社东金 压电扬声器
WO2018020887A1 (ja) * 2016-07-27 2018-02-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ピックアップセンサおよび生体センサ
CN109218931A (zh) * 2017-07-07 2019-01-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膜扬声器和包括该膜扬声器的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66333A (en) * 1940-07-08 1941-12-16 Brush Dev Co Piezoelectric uni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3381779B2 (ja) * 1998-09-17 2003-03-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圧電振動子ユニット、圧電振動子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ヘッド
JP3678173B2 (ja) * 2001-06-07 2005-08-0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スピーカ
JP3794292B2 (ja) * 2001-07-03 2006-07-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984284B2 (en) * 2003-05-14 2006-01-10 Sunnybrook And Women's College Health Sciences Centre Piezoelectric composite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same
KR100930588B1 (ko) * 2007-09-21 2009-12-09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높은 함량의 β-결정을 가진 폴리비닐리덴 플루오라이드필름의 제조 방법
EP2286988A1 (de) * 2008-12-13 2011-02-23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Ferroelektret-Zwei- und Mehrschichtverbund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CN103843365B (zh) 2011-09-30 2016-08-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电声转换膜、柔性显示器、声带麦克风以及乐器传感器
JP6071932B2 (ja) 2013-04-01 2017-02-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気音響変換フィルム
KR102000608B1 (ko) * 2015-04-13 2019-07-16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라타 세이사쿠쇼 초음파 센서 및 그 제어방법
WO2016175013A1 (ja) * 2015-04-30 2016-11-0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圧電デバイス、圧電トランスおよび圧電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WO2018004688A1 (en) * 2016-07-01 2018-01-04 Intel Corporation Piezoelectric package-integrated acoustic transducer devices
KR102494625B1 (ko) * 2017-08-28 2023-02-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8563361B (zh) * 2018-04-23 2021-1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1289A (ja) * 1988-08-15 1990-02-21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レーザー光線による複合圧電素子材料の製作方法
US5239736A (en) * 1991-11-12 1993-08-31 Acuson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king piezoelectric composites
JPH11285096A (ja) * 1998-03-31 1999-10-1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複合圧電振動子
CN1478439A (zh) * 2002-07-22 2004-03-03 ���µ�����ҵ��ʽ���� 复合压电体
CN1788366A (zh) * 2003-05-14 2006-06-14 视声公司 压电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12115A (zh) * 2012-09-20 2014-08-27 京瓷株式会社 声音产生器、声音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7431863A (zh) * 2015-02-10 2017-12-01 株式会社东金 压电扬声器
WO2018020887A1 (ja) * 2016-07-27 2018-02-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ピックアップセンサおよび生体センサ
CN109218931A (zh) * 2017-07-07 2019-01-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膜扬声器和包括该膜扬声器的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1900A (zh) * 2020-07-09 2020-09-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648131B1 (ko) 2024-03-14
KR20200064777A (ko) 2020-06-08
CN111246354B (zh) 2021-11-30
US20200171542A1 (en) 2020-06-04
US11596980B2 (en)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8943B (zh) 显示设备
CN109389917B (zh) 支架及包括该支架的显示装置
CN109922412B (zh) 显示装置及包括该显示装置的计算装置
CN113596688B (zh) 显示设备和声音产生器
KR101293558B1 (ko) 표시 장치
CN105096778B (zh) 显示设备
KR101383702B1 (ko) 표시 장치 유닛
CN111246354B (zh) 振动产生装置和包括该振动产生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11276062B (zh) 显示设备
CN115148130B (zh) 声音生成装置
CN110930905B (zh) 显示设备
US917065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provided with same
CN111276076B (zh) 显示设备
CN111355909A (zh) 声音产生模块和显示设备
KR101569382B1 (ko) 표시 장치 유닛
CN111506212A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KR102495570B1 (ko) 전자 기기
KR20190069074A (ko) 전자 기기
JP7238068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20200069602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90061226A (ko) 전자 기기
KR20190054441A (ko) 전자 기기
KR20190056830A (ko) 전자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