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5201A - Dc/dc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Dc/dc转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5201A
CN111245201A CN201911025531.5A CN201911025531A CN111245201A CN 111245201 A CN111245201 A CN 111245201A CN 201911025531 A CN201911025531 A CN 201911025531A CN 111245201 A CN111245201 A CN 111245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voltage
low
side switching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255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5201B (zh
Inventor
渡和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245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5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5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5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02M3/158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ynchronous rectifier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8Structural electrical arrangement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atteries
    • H01L23/64Impedance arrangements
    • H01L23/645Inductiv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8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subgroups of the same main 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38Back panels or connecting means therefor; Terminals; Coding means to avoid wrong insertion
    • H05K7/1447External wirings; Wiring ducts; Laying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38Back panels or connecting means therefor; Terminals; Coding means to avoid wrong insertion
    • H05K7/1447External wirings; Wiring ducts; Laying cables
    • H05K7/1451External wirings; Wiring ducts; Laying cables with connections between circuit boards or un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升通用性的DC/DC转换器。DC/DC转换器(1)具备:构成半桥电路的电子元件组(10),该半桥电路包含第一电容器(C1)、高压侧开关元件(Q1)、低压侧开关元件(Q2)、电感器(L1)和第二电容器(C2);以及基板(20),其包含高电压区域(31)、低电压区域(32)、连接区域(33)、一对接地区域(34),第一电容器跨接地区域中的一个和高电压区域进行安装,高压侧开关元件跨高电压区域和连接区域进行安装,低压侧开关元件跨接地区域中的一个接地区域和连接区域进行安装,电感器跨连接区域和低电压区域进行安装,第二电容器跨接地区域中的一个接地区域和低电压区域进行安装。

Description

DC/DC转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C/DC转换器。
背景技术
作为以各种用途使用的现有的DC/DC转换器,例如公开一种开关转换器的控制电路,其中,使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交替地处于导通状态并整流。该开关转换器的控制电路具备多个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以及选择部。多个第一驱动部分别驱动多个第一开关。第二驱动部驱动第二开关。选择部根据负载电流、输入电压、输出电压或输入输出电压差来使多个第一驱动部的一部分停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961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开关转换的控制电路例如在提高通用性方面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提升通用性的DC/DC转换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DC/DC转换器的特征在于,电子元件组,所述电子元件组构成半桥电路,所述半桥电路包含第一电容器、高压侧开关元件、低压侧开关元件、电感器以及第二电容器;以及基板,所述基板包含:高电压区域,所述高电压区域形成有成为相对高电压的高压配线图案;低电压区域,所述低电压区域形成有成为相对低电压的低压配线图案;连接区域,所述连接区域形成有连接配线图案;和一对接地区域,所述一对接地区域形成有接地图案,所述连接区域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高电压区域和所述低电压区域之间且与该高电压区域和该低电压区域相邻的位置,所述一对接地区域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位于隔着所述高电压区域、所述连接区域以及所述低电压区域而与该高电压区域、该连接区域以及该低电压区域相邻的位置,所述第一电容器被安装为跨越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任一个接地区域和所述高电压区域,并且所述第一电容器的一个端子与所述接地图案连接,另一个端子与所述高压配线图案连接,所述高压侧开关元件被安装为跨越所述高电压区域和所述连接区域,并且所述高压侧开关元件的漏极端子与所述高压配线图案进行连接,源极端子与所述连接配线图案连接,所述低压侧开关元件被安装为跨越所述连接区域和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所述一个接地区域,所述低压侧开关元件的漏极端子与所述连接配线图案连接,源极端子与所述接地图案连接,所述电感器被安装为跨越所述连接区域和所述低电压区域,并且所述电感器的一个端子与所述连接配线图案连接,另一个端子与所述低压配线图案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器被安装为跨越所述低电压区域和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所述一个接地区域,并且所述第二电容器的一个端子与所述低压配线图案连接,另一个端子与所述接地图案连接。
另外,在上述DC/DC转换器中,也可以是,所述基板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形成有所述高电压区域、所述低电压区域、所述连接区域和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以及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是与所述第一安装面不同的安装面,并且所述第二安装面形成有传输对所述高压侧开关元件和所述低压侧开关元件进行驱动的驱动信号的信号传输图案,所述高压侧开关元件以及所述低压侧开关元件的栅极端子与所述信号传输图案连接。
另外,在上述DC/DC转换器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电容器被设置多个,一个所述第一电容器被安装为跨越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一个接地区域和所述高电压区域,另一个所述第一电容器被安装为跨越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另一个接地区域和所述高电压区域,所述高压侧开关元件被设置多个,全部的所述高压侧开关元件被安装为跨越所述高电压区域和所述连接区域,所述低压侧开关元件被设置多个,一个所述低压侧开关元件被安装为跨越所述连接区域和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所述一个接地区域,另一个所述低压侧开关元件被安装为跨越所述连接区域和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所述另一个接地区域,所述第二电容器被设置多个,一个所述第二电容器被安装为跨越所述低电压区域和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所述一个接地区域,另一个所述第二电容器被安装为跨越所述低电压区域和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所述另一个接地区域。
另外,在上述DC/DC转换器中,也可以是,所述基板中,一个所述高电压区域、一个所述低电压区域、一个所述连接区域以及所述一对接地区域构成一个单位图案区域组,并且该单位图案区域组被设置多个。
另外,在上述DC/DC转换器中,也可以是,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多个所述单位图案区域组彼此的所述低电压区域位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DC/DC转换器中,也可以是,沿所述第2方向相邻的多个所述单位图案区域组彼此共用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一个接地区域。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DC/DC转换器通过将包含第一电容器、高压侧开关元件、低压侧开关元件、电感器以及第二电容器在内的电子元件组安装在基板从而构成半桥电路。该情况下,在DC/DC转换器中,在基板上,将上述电子元件组与以预定位置关系配置的高电压区域、低电压区域、连接区域、一对接地区域的高压配线图案、低压配线图案、连接配线图案、接地图案连接。其结果,DC/DC转换器例如起到能够作为在设计阶段的通用性高的配线图案配置、能够提升通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DC/DC转换器的概要构成的示意性的构成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DC/DC转换器所具备的基板的工艺的示意性的框图。
图3是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DC/DC转换器所具备的基板的安装面进行说明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DC/DC转换器的其他结构的示意性的构成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DC/DC转换器所具备的基板的其他工艺的示意性的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DC/DC转换器所具备的基板的其他工艺的示意性的框图。
符号说明
1、1A、1B DC/DC转换器
2 输入端子
3 输出端子
4 控制部
10 电子元件组
20 基板
21 第一安装面
22 第二安装面
31 高电压区域
32 低电压区域
33 连接区域
34 接地区域
40 单位图案区域组
C1 第一电容器
C2 第二电容器
GND 大地
L1 电感器
P1 高压配线图案
P2 低压配线图案
P3 连接配线图案
P4 接地图案
P5 信号传输图案
Q1 高压侧开关元件
Q2 低压侧开关元件
X 第一方向
Y 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被该实施方式限定。另外,在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置换的要素、或实质上相同的要素。
[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DC/DC转换器1是对从输入端子2输入的直流电力的电压进行变压,并向输出端子3侧输出的装置。输入端子2、输出端子3分别与利用发电机、蓄电装置等电源设备、电力进行驱动的电气设备等连接。DC/DC转换器1利用输入端子2和输出端子3之间连接有的电子元件组10构成同步整流方式的降压型DC/DC转换器电路。本实施方式的DC/DC转换器1具备电子元件组10,该电子元件组10包含:第一电容器C1、高压侧开关元件Q1、低压侧开关元件Q2、电感器L1以及第二电容器C2,该电子元件组10构成半桥电路。
第一电容器C1是能够蓄积、释放电荷的无源元件,是滤波用的电容器。第一电容器C1的一个端子连接到大地(接地)GND,另一个端子连接有输入端子2以及高压侧开关元件Q1的漏极端子。高压侧开关元件Q1以及低压侧开关元件Q2可以使用场效应晶体管(FET:FieldEffect Transistor)。高压侧开关元件Q1的漏极端子连接有输入端子2以及第一电容器C1的上述另一个端子,源极端子连接有电感器L1的一个端子以及低压侧开关元件Q2的漏极端子,栅极端子连接有控制部4。低压侧开关元件Q2的漏极端子连接有高压侧开关元件Q1的源极端子以及电感器L1的上述一个端子,源极端子与大地GND连接,栅极端子与控制部4连接。电感器L1是能够在由流过的电流而形成的磁场中蓄积能量的无源元件,第二电容器C2是能够蓄积、释放电荷的无源元件。电感器L1以及第二电容器C2构成平滑电路。电感器L1的上述一个端子连接有高压侧开关元件Q1的源极端子以及低压侧开关元件Q2的漏极端子,另一个端子连接有第二电容器C2的一个端子以及输出端子3。第二电容器C2的上述一个端子连接有电感器L1的上述另一个端子以及输出端子3,另一个端子与大面GND连接。控制部4对高压侧开关元件Q1、低压侧开关元件Q2发送驱动它们的驱动信号,并控制开关动作。DC/DC转换器1通过利用控制部4控制高压侧开关元件Q1、低压侧开关元件Q2的工作(duty)时间(导通期间),从而将来自输入端子2的直流电力的输入电压转换为预定的输入电压并从输出端子3输出。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DC/DC转换器1具备安装上述电子元件组10而构成半桥电路的基板20。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DC/DC转换器1通过在该基板20中对工艺(基板的图案设计)进行研究,实现了通用性的提升。
具体而言,基板20构成安装电子元件组10并将它们电连接的电子电路。此处,基板20例如是所谓的印刷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也就是说,基板20利用铜等导电性材料在包含环氧树脂、玻璃环氧树脂、纸环氧树脂或陶瓷等绝缘性材料的绝缘层上印刷配线图案(印刷图案),从而利用该配线图案构成电路体。而且,对于基板20,电子元件组10的各端子利用焊接等而与电路体电连接,从而安装该电子元件组10。基板20的电路体将电子元件组10电连接,构成与作为DC/DC转换器1而要求的功能相对应的电路系统。基板20也可以是使多片印刷有配线图案的绝缘层层叠而多层化的结构(即多层基板)。此处,基板20被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基板20被构成为包含:高电压区域31、低电压区域32、连接区域33以及一对接地区域34。
高电压区域31是形成有相对高电压的高压配线图案P1(参照图1)的区域。输入端子2与该高压配线图案P1连接。低电压区域32是形成有相对低电压的低压配线图案P2(参照图1)的区域。输出端子3与该低压配线图案P2连接。连接区域33是形成有连接配线图案P3(参照图1)来作为位于高压配线图案P1和低压配线图案P2之间的配线图案的区域。接地区域34是形成有连接到大地GND的接地(ground)图案P4的区域。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区域33在第一方向上位于高电压区域31和低电压区域32之间。连接区域33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与该高电压区域31和该低电压区域32相邻的位置。换言之,高电压区域31和低电压区域32在第一方向X上隔着连接区域33而位于两侧的位置。而且,高电压区域31和低电压区域32分别位于与该连接区域33相邻的位置。再换言之,基板20位于在第一方向X上从一侧朝向另一侧按照高电压区域31、连接区域33、低电压区域32的顺序相邻排列的位置。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一对接地区域34在与第一方向X正交(交叉)的第二方向Y上位于隔着高电压区域31、连接区域33以及低电压区域32的位置。一对接地区域34在第二方向Y上分别位于与该高电压区域31、该连接区域33以及该低电压区域32相邻的位置。换言之,一对接地区域34在第二方向Y上隔着高电压区域31、连接区域33以及低电压区域32而位于两侧。
更具体而言,连接区域33被形成为被高电压区域31和低电压区域32夹住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区域。各接地区域34被形成为沿着第一方向X的大致矩形带状的区域。而且,高电压区域31、低电压区域32被形成为大致T字形状的区域。高电压区域31、低电压区域32形成为利用其一部分在第一方向X上将各接地区域34夹入。此处,高电压区域31、低电压区域32形成为第一方向X上的连接区域33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至各接地区域34的外侧(相对于连接区域33侧)的边缘。换言之,一对接地区域34位于如下位置:在第二方向Y上将高电压区域31、低电压区域32的一部分夹入,并且,在第一方向X上被高电压区域31、低电压区域32的另一部分夹入。
而且,第一电容器C1被安装为跨越一对接地区域34中的任一者和高电压区域31。而且,第一电容器C1的一个端子与接地图案P4连接,另一个端子与高压配线图案P1连接。高压侧开关元件Q1被安装为跨越高电压区域31和连接区域33。而且,高压侧开关元件Q1的漏极端子与高压配线图案P1连接,源极端子与连接配线图案P3连接。低压侧开关元件Q2被安装为跨越一对接地区域34中的一者和连接区域33。而且,低压侧开关元件Q2的漏极端子与连接配线图案P3连接,源极端子与接地图案P4连接。电感器L1被安装为跨越连接区域33和低电压区域32。而且,电感器L1的一个端子与连接配线图案P3连接,另一个端子与低压配线图案P2连接。第二电容器C2被安装为跨越一对接地区域34中的一者和低电压区域32。而且,第二电容器C2的一个端子与低压配线图案P2连接,另一个端子与接地图案P4连接。
另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基板20具有:第一安装面21,其形成有高电压区域31、低电压区域32、连接区域33和一对接地区域34;以及与第一安装面21不同的第二安装面22。上述电子元件组10被安装在第一安装面21。而且,第二安装面22形成有信号传输图案P5(参照图1),该信号传输图案P5传输对高压侧开关元件Q1和低压侧开关元件Q2进行驱动的驱动信号。高压侧开关元件Q1和低压侧开关元件Q2与该信号传输图案P5连接,并能够经由该信号传输图案P5从控制部4接收驱动信号。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安装面21由位于基板20最外表面的安装面构成。与之相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安装面22由位于基板20的内层的安装面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高压侧开关元件Q1及低压侧开关元件Q2的栅极端子经由通孔(Through hole)、过孔(Beer)等而与构成基板20内层的第二安装面22的该信号传输图案P5连接。
对于DC/DC转换器1,通过以上述方式构成基板20的工艺,从而能够作为在设计阶段的通用性高的配线图案配置,能够提升通用性。
例如,图4、图5所示的DC/DC转换器1A中,第一电容器C1、高压侧开关元件Q1、低压侧开关元件Q2以及第二电容器C2分别被设置有多个。此处,第一电容器C1、高压侧开关元件Q1、低压侧开关元件Q2以及第二电容器C2分别以两个并联的形式各设置两个。更具体而言,对于第一电容器C1,一个第一电容器C1被安装为跨越一对接地区域34中的一个和高电压区域31,另外一个第一电容器C1被安装为跨越一对接地区域34中的另一个和高电压区域31。全部的两个高压侧开关元件Q1都被安装为跨越高电压区域31和连接区域33。对于低压侧开关元件Q2,一个低压侧开关元件Q2被安装为跨越一对接地区域34中的一个和连接区域33,另一个低压侧开关元件Q2被安装为跨越一对接地区域34中的另一个和连接区域33。对于第二电容器C2,一个第二电容器C2被安装为跨越一对接地区域34中的一个和低电压区域32,另一个第二电容器C2被安装为跨越一对接地区域34中的另一个和低电压区域32。
在上述那样构成的DC/DC转换器1A中也是,在设计阶段可以用与上述的DC/DC转换器1同样的工艺来构成(参照图2、图5)。
另外,例如,图6所示的DC/DC转换器1B通过将多个构成降压型DC/DC转换器电路的半桥电路并联连接,从而构成与大输出对应的多相(Multi-Phase)式的转换器。在图6所示的DC/DC转换器1B所具备的基板20中,一个高电压区域31、一个低电压区域32、一个连接区域33以及一对接地区域34构成一个单位图案区域组40,且设置有多个该单位图案区域组40。与图4、图5同样,各单位图案区域组40中,设置有1个电感器L1,且第一电容器C1、高压侧开关元件Q1、低压侧开关元件Q2以及第二电容器C2分别以两个并联的形式各设置有两个。此处,作为一个例子,DC/DC转换器1B被构成为沿着第一方向X并联地各包含两个单位图案区域组40,沿第二方向Y并联地各包含三个单位图案区域组40,合计包含6个单位图案区域组40,并且构成与6相(6Phase)动作对应的转换器。
而且,在DC/DC转换器1B中,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多个单位图案区域组40彼此的低电压区域32位于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位置并连续。即、在该情况下,基板20位于在第一方向X上从一侧朝向另一侧按照高电压区域31、连接区域33、低电压区域32、连接区域33、高电压区域31的顺序相邻排列的位置。另外,在DC/DC转换器1B中,沿着第二方向Y相邻的多个单位图案区域组40彼此的高电压区域31、低电压区域32中的一部分分别位于沿着第二方向Y相邻的位置并分别连续。而且,在DC/DC转换器1B中,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多个单位图案区域组40彼此共用一对接地区域34中的1个。
在上述那样构成的DC/DC转换器1B中也是,在设计阶段可以用与上述DC/DC转换器1同样的工艺来构成(参照图2、图6)。
以上说明的DC/DC转换器1、1A、1B通过将包含第一电容器C1、高压侧开关元件Q1、低压侧开关元件Q2、电感器L1以及第二电容器C2在内的电子元件组10安装在基板20,从而构成半桥电路。该情况下,在DC/DC转换器1、1A、1B中,在基板20上,将上述电子元件组10与以预定位置关系配置的高电压区域31、低电压区域32、连接区域33、一对接地区域34的高压配线图案P1、低压配线图案P2、连接配线图案P3、接地图案P4连接。其结果,DC/DC转换器1、1A、1B例如能够作为在设计阶段的通用性高的配线图案配置,能够提升通用性。因此,DC/DC转换器1、1A、1B例如能够作为容易根据顾客要求、需求输出、应用的车辆种类等进行定制的构成,能够作为容易以少的开发工时实现期望的输出形式的构成。
另外,DC/DC转换器1、1A、1B通过在基板20中设置如上述的工艺,从而能够使第一电容器C1、高压侧开关元件Q1、低压侧开关元件Q2密集地配置在相对小的区域内。其结果,DC/DC转换器1、1A、1B能够将第一电容器C1、高压侧开关元件Q1以及低压侧开关元件Q2相互间的距离抑制得相对短,所以能够抑制噪声的产生。
此处,在以上说明的DC/DC转换器1、1A、1B中,在基板20中在第二安装面22形成信号传输图案P5,并且高压侧开关元件Q1、低压侧开关元件Q2的栅极端子与该信号传输图案P5连接。根据该构成,DC/DC转换器1、1A、1B能够在基板20中在与第二安装面22不同的第一安装面21上以上述那样的位置关系设置高电压区域31、低电压区域32、连接区域33以及一对接地区域34。其结果,DC/DC转换器1、1A、1B能够如上述那样地提升通用性。
例如,对于以上说明的DC/DC转换器1A,在上述那样的基板20的工艺中,可以将一对接地区域34的各接地图案P4适当地分开使用。由此,DC/DC转换器1A可以设置成容易将多个第一电容器C1、高压侧开关元件Q1、低压侧开关元件Q2以及第二电容器C2等分别并联设置的结构。
另外,例如,对于以上说明的DC/DC转换器1B,在上述那样的基板20的工艺中,一个高电压区域31、一个低电压区域32、一个连接区域33以及一对接地区域34构成一个单位图案区域组40。而且,DC/DC转换器1B通过在基板20上设置多个单位图案区域组40,从而能够构成多相式的转换器。该情况下,DC/DC转换器1B例如能够作为容易根据单位图案区域组40的数量而适当调整相数的结构。
此处,对于以上说明的DC/DC转换器1B中,在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多个单位图案区域组40中,彼此的低电压区域32位于沿第一方向X相邻的位置。根据该构成,DC/DC转换器1B能够将多个单位图案区域组40的低电压区域32以适当的位置关系连接。
另外,对于以上说明的DC/DC转换器1B,在沿第二方向Y相邻的多个单位图案区域组40中,彼此共用一对接地区域34中的一个。根据该构成,DC/DC转换器1B能够抑制基板20的大型化,在这一点上也能够提升通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DC/DC转换器不被上述实施方式限定,能够在请求保护内容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在以上的说明中,对于基板20,以第一安装面21位于该基板20的最外表面,第二安装面22位于该基板20的内层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对于基板20,也可以是第一安装面21位于该基板20的内层,第二安装面位于该基板20的最外表面,也可以是两者都位于最外表面。

Claims (6)

1.一种DC/DC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子元件组,所述电子元件组构成半桥电路,所述半桥电路包含第一电容器、高压侧开关元件、低压侧开关元件、电感器以及第二电容器;以及
基板,所述基板包含:高电压区域,所述高电压区域形成有成为相对高电压的高压配线图案;低电压区域,所述低电压区域形成有成为相对低电压的低压配线图案;连接区域,所述连接区域形成有连接配线图案;和一对接地区域,所述一对接地区域形成有接地图案,
所述连接区域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高电压区域和所述低电压区域之间且与该高电压区域和该低电压区域相邻的位置,
所述一对接地区域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位于隔着所述高电压区域、所述连接区域以及所述低电压区域而与该高电压区域、该连接区域以及该低电压区域相邻的位置,
所述第一电容器被安装为跨越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任一个接地区域和所述高电压区域,并且所述第一电容器的一个端子与所述接地图案连接,另一个端子与所述高压配线图案连接,
所述高压侧开关元件被安装为跨越所述高电压区域和所述连接区域,并且所述高压侧开关元件的漏极端子与所述高压配线图案进行连接,源极端子与所述连接配线图案连接,
所述低压侧开关元件被安装为跨越所述连接区域和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所述一个接地区域,所述低压侧开关元件的漏极端子与所述连接配线图案连接,源极端子与所述接地图案连接,
所述电感器被安装为跨越所述连接区域和所述低电压区域,并且所述电感器的一个端子与所述连接配线图案连接,另一个端子与所述低压配线图案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器被安装为跨越所述低电压区域和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所述一个接地区域,并且所述第二电容器的一个端子与所述低压配线图案连接,另一个端子与所述接地图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转换器,其中,
所述基板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形成有所述高电压区域、所述低电压区域、所述连接区域和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以及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是与所述第一安装面不同的安装面,并且所述第二安装面形成有传输对所述高压侧开关元件和所述低压侧开关元件进行驱动的驱动信号的信号传输图案,
所述高压侧开关元件以及所述低压侧开关元件的栅极端子与所述信号传输图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DC/DC转换器,其中,
所述第一电容器被设置多个,一个所述第一电容器被安装为跨越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一个接地区域和所述高电压区域,另一个所述第一电容器被安装为跨越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另一个接地区域和所述高电压区域,
所述高压侧开关元件被设置多个,全部的所述高压侧开关元件被安装为跨越所述高电压区域和所述连接区域,
所述低压侧开关元件被设置多个,一个所述低压侧开关元件被安装为跨越所述连接区域和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所述一个接地区域,另一个所述低压侧开关元件被安装为跨越所述连接区域和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所述另一个接地区域,
所述第二电容器被设置多个,一个所述第二电容器被安装为跨越所述低电压区域和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所述一个接地区域,另一个所述第二电容器被安装为跨越所述低电压区域和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所述另一个接地区域。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DC/DC转换器,其中,
所述基板中,一个所述高电压区域、一个所述低电压区域、一个所述连接区域以及所述一对接地区域构成一个单位图案区域组,并且该单位图案区域组被设置多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DC/DC转换器,其中,
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多个所述单位图案区域组彼此的所述低电压区域位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DC/DC转换器,其中,
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多个所述单位图案区域组彼此共用所述一对接地区域中的一个接地区域。
CN201911025531.5A 2018-11-28 2019-10-25 Dc/dc转换器 Active CN1112452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2778A JP6799050B2 (ja) 2018-11-28 2018-11-28 Dc/dcコンバータ
JP2018-222778 2018-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5201A true CN111245201A (zh) 2020-06-05
CN111245201B CN111245201B (zh) 2023-05-12

Family

ID=68344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25531.5A Active CN111245201B (zh) 2018-11-28 2019-10-25 Dc/dc转换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5335B2 (zh)
EP (1) EP3661039B1 (zh)
JP (1) JP6799050B2 (zh)
CN (1) CN11124520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1646A (zh) * 2005-10-28 2009-01-07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Dc-dc转换器
US20090184352A1 (en) * 2008-01-18 2009-07-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2386101A (zh) * 2010-08-20 2012-03-21 长城半导体公司 用于便携电子装置和数据处理中心的半导体器件以及形成低压mosfet的方法
US20180110123A1 (en) * 2012-09-11 2018-04-19 Ferric Inc. Integrated Switched Inductor Power Converter
CN108235672A (zh) * 2016-12-09 2018-06-2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屏蔽体、电子电路以及dc-dc 转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03625A2 (en) 2005-03-18 2006-09-20 Fujitsu Limited Direct DC Converter
JP4984569B2 (ja) 2005-03-18 2012-07-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コンバータ
US7948222B2 (en) 2009-02-05 2011-05-24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symmetric topology to boost low load efficiency in multi-phase switch-mode power conversion
JP5207396B2 (ja) * 2009-05-12 2013-06-12 日本インター株式会社 パワー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23589B2 (ja) * 2010-06-09 2014-02-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半導体装置
JP6061068B2 (ja) * 2012-09-06 2017-0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回路及び医療機器
US10069417B2 (en) * 2016-01-04 2018-09-04 Kinetic Technologies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with integrated discrete inductor
US10361631B2 (en) * 2017-10-05 2019-07-23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Inc. Symmetrical power stages for high power integrated circui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1646A (zh) * 2005-10-28 2009-01-07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Dc-dc转换器
US20090184352A1 (en) * 2008-01-18 2009-07-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2386101A (zh) * 2010-08-20 2012-03-21 长城半导体公司 用于便携电子装置和数据处理中心的半导体器件以及形成低压mosfet的方法
US20180110123A1 (en) * 2012-09-11 2018-04-19 Ferric Inc. Integrated Switched Inductor Power Converter
CN108235672A (zh) * 2016-12-09 2018-06-2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屏蔽体、电子电路以及dc-dc 转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45335B2 (en) 2022-02-08
EP3661039B1 (en) 2020-11-18
CN111245201B (zh) 2023-05-12
EP3661039A1 (en) 2020-06-03
JP6799050B2 (ja) 2020-12-09
JP2020089145A (ja) 2020-06-04
US20200169173A1 (en) 2020-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55498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 a sealing integrated driver circuit
US8264073B2 (en) Multi-phase voltage regulation module
US8884719B2 (en) Noise filter device
US7180397B1 (en) Printed wiring board having edge plating interconnects
CN111357182A (zh) 电子电路装置
EP2264894A1 (en) Power module with additional transient current path and power module system
US20150155086A1 (en) Electronic circuit device
JP7070709B2 (ja) 電力変換装置、それを構成する多層基板、及び電力変換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
US10600705B2 (en) Electronic switching element and modularly constructed power converter
EP3627524A1 (en) Inductor and power-switching circuit
US8035309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11245201B (zh) Dc/dc转换器
US8310329B1 (en) Interleaved common mode transformer with common mode capacitors
CN111133666B (zh) 功率转换电路
KR20020021127A (ko) 저인덕턴스 반도체 소자
CN114121874A (zh) 半导体模块
CN110832766B (zh) 功率转换装置
CN112217382A (zh) 飞跨电容电路、电路模块及功率转换装置
CN107852094B (zh) 绝缘型dc-dc转换器
EP4312237A1 (en) Multi-phase power converter
US20230282569A1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module
JP6935851B2 (ja) 電力変換回路モジュール
EP3419157A1 (en) Power converter assembly comprising parasitic inductance balancing between multiple inverter stages
DE102022130263A1 (de) Leistungshalbleitermodul, leistungselektronikbaugruppe mit einem oder mehr leistungshalbleitermodulen und leistungswandlungssteuerschaltung für ein leistungshalbleitermodul
CN116707298A (zh) 功率转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