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2645A - 一种银行客户信息识别和完整性控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银行客户信息识别和完整性控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2645A
CN111242645A CN202010059597.2A CN202010059597A CN111242645A CN 111242645 A CN111242645 A CN 111242645A CN 202010059597 A CN202010059597 A CN 202010059597A CN 111242645 A CN111242645 A CN 111242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ustomer
client
customer information
certific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595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光荣
马胜蓝
王晖
林倩
纪宠国
陶然
陈鑫
周金蓉
薛丹丹
王桐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Provinc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ssociation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Provinc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ssoci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Provinc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ssociation filed Critical Fujian Provinc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ssociation
Priority to CN2020100595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26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2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26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Customer relationship services
    • G06Q30/015Providing customer assistance, e.g. assisting a customer within a business location or via helpdesk
    • G06Q30/016After-sa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银行客户信息识别和完整性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首先,建立客户信息模型;其次,确定客户信息的唯一识别标识与识别规则,以及客户信息的准入、合并、拆分、覆盖和外围系统同步机制;最后,由于存量客户信息来源于多个外围系统,客户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为了确保能唯一正确识别客户,制定客户信息准入规则。对于信息不完整的客户,通过对相关系统的功能与交易做了相应控制。本发明提供一种银行客户信息识别和完整性控制的方法,该方法构建了一种银行客户信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办法,提升银行客户信息管理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银行客户信息识别和完整性控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银行客户信息识别和完整性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金融科技的冲击,银行与科技金融巨头、同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如何低成本获客一度成为市场趋之若鹜的“香饽饽”。然而,随着产品同质化和市场的饱和,获客成本也逐渐递增,盲目规模扩张已不再是一种优势,相反却会“侵蚀”公司的利润。加上客户的忠诚度不高,客户高流失率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因此,如何有效识别客户、对客户潜在价值进行精准营销和进一步挖掘,实现最大化挖掘客户的贡献度,成为银行业赢得竞争胜利的关键。
“客户识别”是实现客户精准营销的关键,也是银行为客户提供相关服务的起点。“客户识别”要求系统能够提供客户唯一的识别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完整的、全方位客户视图。然而,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企业,由于历史或项目建设原因,导致多个系统中均有客户信息或客户识别信息不唯一的问题。
以福建农信为例,客户信息的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原客户信息的客户号,会因客户所使用的证件类型或证件号码发生变更,导致客户号也跟着变化,容易造成无法跟踪变更前的关联信息。
2、一个客户经常存在多个证件(如15位或18位身份证、户口簿、军官证等),多个证件间关联关系不明确,无法分析客户整体情况。
3、客户信息不完整情况,存量客户信息九要素(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客户名称、国籍、性别、职业、联系方式、联系地址、有效日期)不完善,客户在办理业务时,由于没有与客户信息关联,无法判断客户信息是否完善。
4、多渠道、多系统(如柜面系统、客户信息采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MTM、行社直销银行等)支持客户信息的维护,且不同系统本地均有保存客户信息,但对同个字段甚至存在不一致的定义(如字符长度、类型、编码)。
上述的问题,对于“客户识别”来说是一种瓶颈,也进一步加大了银行对客户信息的管理难度,尤其在福建农信两级法人体系下,对实现科技转型和发展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制约。如对于客户而言,其在整个福建农信系统中的客户信息应是唯一,且可享受的服务应该是一致的,但在两级法人体系下,同个客户对于不同行社来说,却是不同的客户(由于下级行社都是独立的法人机构);此外,由于有些产品实现机制不同(如手机银行是按客户维度进行签约,但是短信银行却是按账户维度进行签约的)。因此,如何实现对银行客户信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是福建农信亟需解决的棘手难题。目前,金融机构、企业对于客户信息的管理,主要采取以下的方式,具体如下:
1、对CRM系统中的客户信息进行查重的方法及系统(中国发明专利CN201310367451.4)提供了一种对客户信息进行查重的方法,包括:将客户信息分为文本类型和数值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信息,确定出用于在CRM系统中查找是否为相同的客户信息的多个客户信息的子规则;将子规则按预设的优先级组合成查重规则,并根据所组合的查重规则对客户信息进行查重,最后对相同的客户信息进行合并。该方案可根据用户的需要确定不同的查重规则,因此能够更灵活且更有效地查找出重复的客户信息,从而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唯一性。该方案提供了一种相似客户信息合并的思路,但该CRM系统更偏向于对客户关系的管理以及客户相关交易数据的深入挖掘,更像是客户信息的使用者,而非客户信息的管理者。
2、客户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和读写方法及装置(中国发明专利CN201611131054.7)通过接受业务系统发生的用于客户信息进行操作的目标操作请求之后,根据目标操作请求所携带的操作流水标识,在活动表各条操作记录中,查询操作流水标识是否唯一。当操作流水唯一时,在工具表中,根据目标操作请求,对用于索引基础表的对应索引字段进行更新,并在活动表中对目标操作请求进行记录。由于采用了活动表记录业务系统针对客户信息所进行的全部操作,且每一次操作均具有唯一性的操作流水标识,避免了重复操作以及客户数据混乱和在多并发情况下数据一致性问题。该方案提供了一种客户信息处理和读写的方法,但并未对客户信息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
3、一种客户信息合并的方法及装置(中国发明专利CN201811130254.X)指出,当客户持相关证件办理业务时,可利用人脸识别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采集客户生物特征信息;然后根据客户生物特征信息获取预设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库中的目标证件信息;最后将当前证件信息和目标证件信息进行合并。通过本专利,形成银行系统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库,当客户持辅助证件办理相关业务时,完善客户信息,实现客户信息的合并,限制了同一客户持有不同证件仅能完成一次开户签约,提升了用户体验,并实现了有效杜绝证件冒用等带来的资金风险问题。该方案针对多证件类型的个人客户识别、合并上提供了一种生物识别的方法,但该方案使用范围具有局限性,仅限于个人客户,而对于企业客户(不具备生物特征)的缺乏支持,也无法对涵盖所有客户群体,对客户信息缺乏全方面、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持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银行客户信息识别和完整性控制的方法,该方法构建了一种银行客户信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办法,提升银行客户信息管理水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银行客户信息识别和完整性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
首先,建立客户信息模型:
将客户分为对私客户和对公客户,均记录了客户的基本信息、识别信息、联系信息、合约信息、登记簿信息、统计分析信息、关系人信息、关系信息,实现了全行客户信息模型的统一和兼容性;
其次,确定客户信息的唯一识别标识与识别规则,以及客户信息的准入、合并、拆分、覆盖和外围系统同步机制,其中:
当客户持某类证件或在自助渠道办理业务时,对客户信息的识别,通过客户信息唯一识别标识客户号来定位客户,所述客户号由1位客户类型+12位序号+1位校验位组成,其中客户类型,“1”代表个人客户,“2”代表企业客户,“3”代表集团客户“4”代表同业客户,且要求使用唯一标识来标记客户,以方便对客户进行识别、管理、维护、使用;每条客户信息也需要有唯一标识,以方便标记、检索、修改、发布、共享;
对私客户的识别:包括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客户名称;
对公客户识别:包括客户名称、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注册登记号;对基本相同或基本不同的数据,系统在迁移时生成相似数据表;
最后,由于存量客户信息来源于多个外围系统,客户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为了确保能唯一正确识别客户,制定以下客户信息准入规则:
对公客户: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客户名称存在,即列为准入客户;
对私客户: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客户名称存在,即列为准入客户;
同时,根据客户信息的重要性分等级控制,严格控制和定义各个可维护客户信息的渠道的客户信息维护的权限、数据质量控制内容;对客户信息的创建、修改、使用、删除、合并、拆分权限采取控制机制;系统根据渠道号配置字段修改权限,未配置权限的只允许新增与查询,无权修改严格控制未经授权的使用客户信息,严防客户信息泄密;对于关键信息的变更需要有相关的审核审批机制;
当系统识别出当前客户在系统中存在多个相似的客户信息时,则根据系统预设的客户信息合并原则进行合并;
通过客户信息识别机制,对于两个或多个客户的客户信息存在相似的属性,但又不能判定为同一客户的相似客户,进一步通过相似客户判断规则进行判断,识别规则如下:
对于对私客户: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客户名称;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相同的客户;证件号码+客户名称相同的客户;
对于对公客户:组织机构代码+客户名称;营业执照+客户名称;组织结构代码+营业执照;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客户名称;仅有组织机构代码相同即产生相似客户列表;仅有营业执照号相同即产生相似客户列表;仅有客户全称完全相同即产生相似客户列表;
根据相似客户判断规则,将查找到的多条相似客户信息,整合成单一的客户信息:合并的所有数据变更都需要记录相应的历史,并通知相应的外围系统;
若柜员发现客户信息合并错误的情况下,则可通过客户信息的拆分原则,使其恢复至原有的信息状态:
若出现客户信息合并错误的情况下,支持将已合并的客户信息通过客户信息拆分功能,将已经整合错误的客户信息拆分成业务需要单一管理的多个客户信息;
对于存量分布在不同业务系统、但属性相同的客户信息,系统则设置不同优先级的覆盖规则:
来源不同源系统相同属性的存量客户信息被保存多份,互相不覆盖;对于一些具有唯一性的客户信息,系统对源系统设置优先级别,且仅保留一份;对重要信息信息,根据不同客户信息设置不同优先级的覆盖规则;
对于存量的客户信息,在某些外围系统均有保存与系统相同属性的客户信息,当系统更新了该属性的客户信息时,则需要通知外围系统进行同步更新:
支持系统和保留客户信息副本的业务系统之间的客户信息同步;包括主动方式和被动方式,支持订阅发布机制;提供数据同步一致性校验机制,同步机制如下:
对于交易控制类:销账卡号前、注销客户前、合并客户前、账户降升级前检查;上述交易检查有签约产品是否允许上述操作;
对于客户信息变动通知类:
客户三要素:客户名称、证件类型、证件号码;
账号所属客户变更:对应核心交易将A客户号下的账卡号调整给B客户号;
换卡换折;
账户户名变更;
客户注销、客户合并、客户拆分;
上述信息变动,外围系统根据各自需要选择是否更新;
对于信息不完整的客户,通过对相关系统的功能与交易做了相应控制:
当客户在电子渠道前端或柜面发起相关交易,先触发对个人客户信息九要素不完整、证件有效期到期的检查;所述客户信息九要素为:客户名称、证件类型、证件号码、证件有效期、国籍、性别、职业、联系地址、联系方式;
若客户存在九要素不完整或证件有效期到期,则拒绝客户发起该交易或功能,并弹出信息补录提示;若客户完成相关信息的补录后,则解除相关功能与交易的限制,否则客户无法使用该功能或交易。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ECIF系统可应用于银行对客户信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客户信息涵盖范围广,支持通过不同证件识别同个客户,实现了对客户信息跨系统间的识别与整合,为接入的各业务系统提供了一套完整、实时且一致的全行统一客户视图,同时为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提供基础的客户信息,并提供对于客户信息不完整的系统控制方案。
2、本发明ECIF系统将客户信息的客户服务以接口的形式发布,使得客户信息可以被多个系统更改与共享。
3、针对客户信息的维护,本发明ECIF系统对不同的业务系统可以单独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相应的系统只能操作该系统范围内的数据,并对客户信息记录的维护采取了严格的数据校验机制,从源头上把控客户信息的质量,同时,也进一步加大力度对历史遗留的客户信息脏数据、无效数据进行数据治理,使得客户信息数据的质量得到提升。
4、本发明ECIF能够根据外围系统设定的订阅信息需求,及时准确的通知相关信息的变化,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中的对私客户信息数据模型框架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对公客户信息数据模型框架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个人客户信息九要素不完整控制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设计客户信息系统(ECIF系统),建立了一套客户信息管理的方法,对客户信息的范围、模型、标准进行定义和规范,实现跨业务系统间的客户信息识别与信息整合使用和共享机制,为各业务系统提供实时、完整、一致的客户信息,实现全行统一的客户视图,为数据平台数据分析提供基础客户信息,以此来替代现有银行外围业务系统内的客户信息管理功能。客户信息的管理,包括基础信息的创建点、修改点均集中在ECIF系统,而各外围系统通过调用ECIF系统提供的客户信息查询服务获取客户信息。
本发明的客户信息系统(ECIF系统)实现跨系统间的客户识别和客户信息整合,为各个业务系统提供实时、完整、一致的客户信息,实现全行统一的客户视图,并为数据平台数据分析提供基础客户信息。ECIF系统替代现有银行外围业务系统内的客户信息管理功能,客户基础信息的创建点、修改点集中在ECIF系统,各外围业务系统通过调用ECIF系统提供的客户信息查询服务获取客户信息。
ECIF系统存储的客户信息可以被多个系统更改和共享,各业务系统存储自身特有、无需共享的客户信息(客户扩展信息)。通过ECIF系统修改客户信息时,各系统在ECIF数据基础上进行数据修订(即:以ECIF数据为中心,各应用系统采用先查后改的模式对ECIF的客户信息数据进行更新),并且ECIF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对各系统操作(增删改查)同一数据的权限进行设定,相应系统只能操作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数据;同时ECIF能够根据外围系统设定的订阅信息需求,及时准确的通知相关信息的变化,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客户信息模型:
如图1所示,对私客户信息数据模型框架:主要记录了客户的基本信息(对私客户基本信息和补充信息)、识别信息(对私客户号识别表、证件信息表)、联系信息(对私联系地址信息、联系电话信息、其他联系信息)、合约信息(对私产品签约信息)、登记簿信息(对私证件变更登记簿、合并拆分登记簿、交易异常登记簿、注销激活登记簿)、统计分析信息(对私相似客户信息表、客户信息检查)、关系人信息(对私参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人关系信息、企业关系信息)、关系信息(对私参与人开通登记簿)等信息
如图2所示,对公客户信息数据模型框架:则与对私客户一样,也记录了客户的基本信息、识别信息、联系信息、合约信息、登记簿信息、统计分析信息、关系人信息、关系信息等信息。
客户信息识别的方法
对于银行客户信息进行客户信息识别就要求ECIF系统在客户信息的准入、创建、激活、身份识别、相似客户信息识别、合并与拆分和客户信息覆盖,直至与客户终止业务往来后的客户信息的注销,为银行客户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方法及系统,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1)客户信息唯一识别标识
客户编号规则:ECIF客户编号编码规则由ECIF统一生成,具体客户编号编码规则为:1位客户类型+12位序号+1位校验位(14位),其中客户类型,“1”代表个人客户,“2”代表企业客户,“3”代表集团客户“4”代表同业客户,且要求使用唯一标识来标记客户,以方便对客户进行识别、管理、维护、使用。每条客户信息也需要有唯一标识,以方便标记、检索、修改、发布、共享;使用ECIF客户编号唯一确定一个客户,需要制定合理的客户号编码规则,保证ECIF客户编号不重复,并且有足够的号码资源,在批量开户时具有满足要求的性能,并且满足客户信息保密要求;各个外围系统客户号必须与ECIF客户号统一。
ECIF系统为新增的客户生成唯一终身不变12位客户号,此客户号不会因为证件变更而改变,因此:客户号就是ECIF客户号。对于新增客户,核心也同样使用该客户号,即:客户号(CUST_NO)=核心客户号(CORE_CUST_NO);对于存量客户,核心客户号保持不变,由ECIF进行新旧客户号映射,即:客户号(CUST_NO)!=核心客户号(CORE_CUST_NO)。
2)客户身份识别规则
支持一个客户号下关联多证件、满足客户拥有多个证件下识别客户,且通过任一证件识别客户。
个人客户识别:提供多种方式的个人客户识别手段,如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客户名称;公司客户识别:提供多种方式的公司客户识别手段,识别要素包括:客户名称、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注册登记号等;对基本相同或基本不同的数据,系统在迁移时生成相似数据表、柜员在做相关交易时,根据交易客户信息查询可疑数据表供柜员确认进行合并或拆分;
3)客户信息准入规则
ECIF系统的客户信息来源于多个外围系统,客户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为了确保能唯一正确识别客户,ECIF制定以下客户信息准入规则。
对公客户: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客户名称存在,即列为准入客户;
对私客户: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客户名称存在,即列为准入客户;
同时,根据客户信息的重要性分等级控制,严格控制和定义各个可维护客户信息的渠道的客户信息维护的权限、数据质量控制内容;对客户信息的创建、修改、使用、删除、合并、拆分权限采取控制机制;ECIF系统根据渠道号配置字段修改权限,未配置权限的只允许新增与查询,无权修改严格控制未经授权的使用客户信息,严防客户信息泄密;对于关键信息的变更需要有相关的审核审批机制;
4)客户信息合并原则
通过客户信息识别机制,对于两个或多个客户的客户信息存在相似的属性,但又不能判定为同一客户的相似客户,进一步通过相似客户判断规则进行判断,识别规则(识别字段均不为空)如下:
对于对私客户: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客户名称(完全相同);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相同的客户(基本相同);证件号码+客户名称相同的客户(基本相同);其它(基本不同)。
对于对公客户:组织机构代码+客户名称(完全相同);营业执照+客户名称(完全相同);组织结构代码+营业执照(完全相同);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客户名称(完全相同);仅有组织机构代码相同即产生相似客户列表(基本相同);仅有营业执照号相同即产生相似客户列表(基本相同);仅有客户全称完全相同即产生相似客户列表(基本相同)。其它(基本不同)。
最后,根据相似客户判断规则,将查找到的多条相似客户信息,整合成单一的客户信息:合并的所有数据变更都需要记录相应的历史,并通知相应的外围系统
对相似客户的识别并进行合并,对于银行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保证了客户识别的准确性,为银行精准营销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对相似客户的处理,有效地降低了信贷重复授信的问题。
5)客户信息的拆分原则
若出现客户信息合并错误的情况下,支持将已合并的客户信息通过客户信息拆分功能,将已经整合错误的客户信息拆分成业务需要单一管理的多个客户信息。
6)客户信息覆盖的实现技术与方法
在ECIF系统中,来源不同源系统相同属性客户信息可以被保存多份(例如地址信息中存在居住地址、单位地址等),互相不覆盖。但对于一些具有唯一性的客户信息(例如性别,籍贯)系统对源系统设置优先级别,且仅保留一份。对重要信息(如: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名称、手机号)等信息,ECIF根据不同客户信息设置不同优先级的覆盖规则。
7)外围系统同步机制
支持ECIF系统和保留客户信息副本的业务系统之间的客户信息同步;包括主动方式和被动方式,支持订阅发布机制;提供数据同步一致性校验机制。
同步机制如下:
对于交易控制类:销账卡号前、注销客户前、合并客户前、账户降升级前检查。上述交易主要检查有签约产品是否允许上述操作;
对于客户信息变动通知类:
·客户三要素:客户名称、证件类型、证件号码;(一个客户登记多个证件才有此情况)。
·账号所属客户变更:对应核心交易将A客户号下的账卡号调整给B客户号。
·换卡换折。
·账户户名变更。
·客户-注销、客户-合并、客户-拆分。
上述信息变动,外围系统根据各自需要选择是否更新。
客户信息不完整控制方案:
对于信息不完整的客户,如图3所示,主要通过对相关系统的功能与交易做了相应控制:如当客户在电子渠道前端或柜面发起相关交易,如资金动账交易时,先触发对个人客户信息九要素(客户名称、证件类型、证件号码、证件有效期、国籍、性别、职业、联系地址、联系方式)不完整、证件有效期到期的检查,若客户存在九要素不完整或证件有效期到期,则拒绝客户发起该交易或功能,并弹出信息补录提示;若客户完成相关信息的补录后,则解除相关功能与交易的限制,否则客户无法使用该功能或交易。
以个人电子渠道(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为例,当客户在在电子渠道(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上触发资金交易(转账、缴费、理财等)时,则电子银行服务平台向客户信息系统(ECIF)发起“客户九要素信息完整性和证件到期检查”,若客户存在九要素信息不完整或证件到期,则弹窗提示客户补录,需客户补充相关客户信息后,方可重新发起资金交易;
对于客户九要素信息不完整或证件到期的客户,当客户在柜面发起相关交易(如转账、取现、签约等)时,同样对发起“客户九要素信息完整性和证件到期检查”,待客户完善相关客户信息和证件新后,方可继续办理相关业务;
此外,电子自助渠道对九要素不全及证件失效的客户进行交易时进行控制,如ATM、小额便民点、电话银行等自助设备动账类交易;针对如收银台、POS、云闪付、银联无卡等交易,增加九要素不全客户交易控制;同时,对于客户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渠道发起快捷支付签约、付款等交易时均进行控制;对于信贷管理系统、客户信息采集系统、网易贷、助学贷款等与信贷相关系统对九要素不全及证件失效的客户进行交易控制;另外,对于二级法人行社自建的二类户直销银行系统,则同等在调用接口时进行交易控制。
本发明的客户信息管理方法,包括:
1)客户信息范围:
金融级客户信息范围要求涵盖到个人客户、公司客户、同业客户,包括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客户信息范围要求涵盖客户基本信息、联系信息、地址信息、关系信息、风险信息、管理信息、签约信息等;支持联名客户等功能。
2)客户信息模型:
ECIF客户信息从业务系统中整合而来,并且需要和业务系统进行数据同步,由于现有银行系统很多为以前设计的老系统,新建系统也因为实施厂商不同,模型设计上有很大差别,为了实现数据同步,特别对是那些本地保留客户信息副本的系统,保持模型的兼容性是很重要的;
3)客户信息标准:
客户信息数据标准,广义上是指数据的逻辑定义(业务含义、逻辑名称)、物理定义(物理名称、存储格式、交换格式、展现格式、取值范围)的标准化。数据标准按照数据主题又细分成不同主题的数据标准;ECIF系统需要遵守客户主题数据标准,相关数据标准的制定需要遵循或参考国家标准、人民银行标准、银监会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内部标准,没有相关标准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定义;针对代码类数据,需要制定代码分类标准、代码取值标准。代码标准化是数据标准的重要内容。
4)客户信息管理:
客户信息的管理,要求提供客户信息唯一标识、拥有客户信息创建、维护、身份识别、相似客户识别、客户合并与拆分功能;
5)客户信息整合:
包括对历史数据迁移、日终批量处理和客户信息覆盖:ECIF系统需将各系统卸出的客户信息数据进行清洗、校验、转换、标准化、覆盖、整合,最终迁移到ECIF系统中;同时在系统上线后,需以联机方式将各系统新增或维护的客户信息同步至ECIF系统中,并支持图形监控、异常报警、流程挂起、流程暂停和继续;最后在历史数据迁移中,根据最新时间的客户信息覆盖规则,对客户信息进行覆盖处理。
6)客户信息使用:
提供搜索和查询服务(如支持客户号、客户名称、证件号码、联系方式等搜索客户,支持模糊搜索,并实现查询条件的灵活定义与查询结果的个性化展现)、客户统一视图(展现客户信息的全貌,完整的展现一个客户的基本信息、联系信息、地址信息、风险信息、资产信息、账户信息、签约信息等)
7)客户信息共享:
提供客户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客户信息在多个系统之间的一致性共享。支持直接访问方式,如支持业务类系统(综合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贷记卡系统等)、渠道类系统(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管理类系统(客户评级系统等)等系统(但不限于以上系统的)无缝接入和数据及时共享和通过数据同步实现的间接信息共享。
8)客户信息质量提升:
通过对客户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一方面提升了福建农信全省客户信息的质量和数据准确性,为大数据分析等相关系统的的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制定和完善行内客户信息的数据标准,整合和剥离不同业务系统中存在客户信息数据字段交叉重叠问题,并有效解决客户信息无效、冗余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监管部门数据采集和报送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用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银行客户信息识别和完整性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
首先,建立客户信息模型:
将客户分为对私客户和对公客户,均记录了客户的基本信息、识别信息、联系信息、合约信息、登记簿信息、统计分析信息、关系人信息、关系信息,实现了全行客户信息模型的统一和兼容性;
其次,确定客户信息的唯一识别标识与识别规则,以及客户信息的准入、合并、拆分、覆盖和外围系统同步机制,其中:
当客户持某类证件或在自助渠道办理业务时,对客户信息的识别,通过客户信息唯一识别标识客户号来定位客户,所述客户号由1位客户类型+12位序号+1位校验位组成,其中客户类型,“1”代表个人客户,“2”代表企业客户,“3”代表集团客户“4”代表同业客户,且要求使用唯一标识来标记客户,以方便对客户进行识别、管理、维护、使用;每条客户信息也需要有唯一标识,以方便标记、检索、修改、发布、共享;
对私客户的识别:包括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客户名称;
对公客户识别:包括客户名称、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注册登记号;对基本相同或基本不同的数据,系统在迁移时生成相似数据表;
最后,由于存量客户信息来源于多个外围系统,客户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为了确保能唯一正确识别客户,制定以下客户信息准入规则:
对公客户: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客户名称存在,即列为准入客户;
对私客户: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客户名称存在,即列为准入客户;
同时,根据客户信息的重要性分等级控制,严格控制和定义各个可维护客户信息的渠道的客户信息维护的权限、数据质量控制内容;对客户信息的创建、修改、使用、删除、合并、拆分权限采取控制机制;系统根据渠道号配置字段修改权限,未配置权限的只允许新增与查询,无权修改严格控制未经授权的使用客户信息,严防客户信息泄密;对于关键信息的变更需要有相关的审核审批机制;
当系统识别出当前客户在系统中存在多个相似的客户信息时,则根据系统预设的客户信息合并原则进行合并;
通过客户信息识别机制,对于两个或多个客户的客户信息存在相似的属性,但又不能判定为同一客户的相似客户,进一步通过相似客户判断规则进行判断,识别规则如下:
对于对私客户: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客户名称;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相同的客户;证件号码+客户名称相同的客户;
对于对公客户:组织机构代码+客户名称;营业执照+客户名称;组织结构代码+营业执照;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客户名称;仅有组织机构代码相同即产生相似客户列表;仅有营业执照号相同即产生相似客户列表;仅有客户全称完全相同即产生相似客户列表;
根据相似客户判断规则,将查找到的多条相似客户信息,整合成单一的客户信息:合并的所有数据变更都需要记录相应的历史,并通知相应的外围系统;
若柜员发现客户信息合并错误的情况下,则可通过客户信息的拆分原则,使其恢复至原有的信息状态:
若出现客户信息合并错误的情况下,支持将已合并的客户信息通过客户信息拆分功能,将已经整合错误的客户信息拆分成业务需要单一管理的多个客户信息;
对于存量分布在不同业务系统、但属性相同的客户信息,系统则设置不同优先级的覆盖规则:
来源不同源系统相同属性的存量客户信息被保存多份,互相不覆盖;对于一些具有唯一性的客户信息,系统对源系统设置优先级别,且仅保留一份;对重要信息信息,根据不同客户信息设置不同优先级的覆盖规则;
对于存量的客户信息,在某些外围系统均有保存与系统相同属性的客户信息,当系统更新了该属性的客户信息时,则需要通知外围系统进行同步更新:
支持系统和保留客户信息副本的业务系统之间的客户信息同步;包括主动方式和被动方式,支持订阅发布机制;提供数据同步一致性校验机制,同步机制如下:
对于交易控制类:销账卡号前、注销客户前、合并客户前、账户降升级前检查;上述交易检查有签约产品是否允许上述操作;
对于客户信息变动通知类:
客户三要素:客户名称、证件类型、证件号码;
账号所属客户变更:对应核心交易将A客户号下的账卡号调整给B客户号;
换卡换折;
账户户名变更;
客户注销、客户合并、客户拆分;
上述信息变动,外围系统根据各自需要选择是否更新;
对于信息不完整的客户,通过对相关系统的功能与交易做了相应控制:
当客户在电子渠道前端或柜面发起相关交易,先触发对个人客户信息九要素不完整、证件有效期到期的检查;所述客户信息九要素为:客户名称、证件类型、证件号码、证件有效期、国籍、性别、职业、联系地址、联系方式;
若客户存在九要素不完整或证件有效期到期,则拒绝客户发起该交易或功能,并弹出信息补录提示;若客户完成相关信息的补录后,则解除相关功能与交易的限制,否则客户无法使用该功能或交易。
CN202010059597.2A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银行客户信息识别和完整性控制的方法 Pending CN1112426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9597.2A CN111242645A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银行客户信息识别和完整性控制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9597.2A CN111242645A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银行客户信息识别和完整性控制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2645A true CN111242645A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74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59597.2A Pending CN111242645A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银行客户信息识别和完整性控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2645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4993A (zh) * 2020-06-11 2020-09-22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创建数据索引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882445A (zh) * 2020-07-24 2020-11-03 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跨系统保险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2732754A (zh) * 2020-12-26 2021-04-30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13011755A (zh) * 2021-03-24 2021-06-22 珠海华发金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集团业务管控模式的客户大数据整合方法和系统
CN113436002A (zh) * 2021-06-29 2021-09-24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836502A (zh) * 2021-08-02 2021-12-24 上海盛付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重新识别用户信息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TWI778433B (zh) * 2020-10-19 2022-09-21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管理系統以及資料同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2556A (zh) * 2008-12-31 2009-06-1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1877102A (zh) * 2010-04-08 2010-11-03 苏州德融嘉信信用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crm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JP2013190889A (ja) * 2012-03-13 2013-09-26 Hitachi Ltd 顧客情報の名寄せ方法
CN108536746A (zh) * 2018-03-12 2018-09-1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信息合并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2556A (zh) * 2008-12-31 2009-06-1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1877102A (zh) * 2010-04-08 2010-11-03 苏州德融嘉信信用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crm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JP2013190889A (ja) * 2012-03-13 2013-09-26 Hitachi Ltd 顧客情報の名寄せ方法
CN108536746A (zh) * 2018-03-12 2018-09-1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信息合并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甫: "基于SOA的省级银行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信息科技辑(月刊)》 *
阮光荣: "基于二级法人的统一客户信息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中国金融电脑》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4993A (zh) * 2020-06-11 2020-09-22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创建数据索引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694993B (zh) * 2020-06-11 2023-05-02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创建数据索引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882445A (zh) * 2020-07-24 2020-11-03 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跨系统保险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TWI778433B (zh) * 2020-10-19 2022-09-21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管理系統以及資料同步方法
CN112732754A (zh) * 2020-12-26 2021-04-30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13011755A (zh) * 2021-03-24 2021-06-22 珠海华发金融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集团业务管控模式的客户大数据整合方法和系统
CN113436002A (zh) * 2021-06-29 2021-09-24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836502A (zh) * 2021-08-02 2021-12-24 上海盛付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重新识别用户信息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42645A (zh) 一种银行客户信息识别和完整性控制的方法
US10839102B2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for identifying and modifying processes that are subject to data subject access requests
US7428531B2 (en) Custom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180373891A1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for identifying and modifying processes that are subject to data subject access requests
US7318059B2 (en) Healthcare organization record identifier assignment management system
US6253203B1 (en) Privacy-enhanced database
US5745755A (en) Method for 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a database for a dynamic enterprise
US627582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ata privacy in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JP4903408B2 (ja) 組織参照データ及び資格システム
US20160004728A1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business customer contacts
US711392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aging an office of programs
EP0992924A2 (en) Privacy-enabled loyalty card system and method
CN106779580A (zh) 多层次知识产权数据系统
CN101452556A (zh) 一种客户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US7890394B2 (en) Secure access to transaction based information
US2006028237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egating management of a financial transaction account to a designated assistant
US11102311B2 (en) Registration during downtime
US20060190397A1 (en) Utilizing supporting dimensions to further define transaction entities in a computerized financial/accounting system
KR102080769B1 (ko) 금융식별코드 기반 금융정보 마이닝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2063363A (ja) 保険契約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顧客インデックス作成方法
JP2945586B2 (ja) 人事異動管理支援システム
TWM642079U (zh) 全銀行級客戶資料管理系統
Callaghan Data governance in the world of constitu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JP2003108421A (ja) 組合員情報システム、組合員情報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データの統合管理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11666341A (zh) 办公资产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