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0518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0518B
CN111240518B CN202010032895.2A CN202010032895A CN111240518B CN 111240518 B CN111240518 B CN 111240518B CN 202010032895 A CN202010032895 A CN 202010032895A CN 111240518 B CN111240518 B CN 111240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layer
metal wiring
layer
metal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328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0518A (zh
Inventor
孙丹丹
安磊
阚宇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328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05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0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0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0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0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其中,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周围的外围区;堤坝结构,位于外围区中;触控走线层,设置在基板上并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堤坝结构;金属走线层,设置于堤坝结构下方,且触控走线层与下层金属走线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设置有贯穿第一绝缘层的第一导电柱;其中,触控走线层在延伸至堤坝结构之前,藉由第一导电柱而连接至下层金属走线结构,从而藉由下层金属走线结构而在堤坝结构之下穿过堤坝结构。以此将触控走线层换线至堤坝结构的下方,避免其在翻越堤坝时因光刻胶残留而导致的短路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具有触控装置的显示面板(或触控屏)作为一种简单、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现已广泛应用于诸如手机、游戏机、公共信息查询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电子产品中。在实际应用中,触控装置通常与显示面板结合形成触控显示面板,用户通过触控显示输入数据或指令,可取代机械式的键盘、鼠标等传统输入媒介,极大地简化了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地使用。
传统技术在制作显示设备的触控装置时,通常采用将触控走线翻越堤坝,但是由于堤坝过高,光刻胶流动性会造成光刻胶在堤坝底部变厚,堤坝顶部变薄。底部光刻胶变厚会存在曝光不完全造成光刻胶残留,光刻胶残留会导致蚀刻短路,光刻胶变薄会导致顶部线宽变窄。目前采用过度曝光的方式以进行解决,但是该方案会使得显示区线宽比值较小,影响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光刻胶在堤坝区残留而导致的触控走线短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其中,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周围的外围区;堤坝结构,位于所述外围区中;触控走线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堤坝结构;金属走线层,设置于所述堤坝结构下方,且所述触控走线层与所述下层金属走线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一导电柱;其中,所述触控走线层在延伸至所述堤坝结构之前,藉由所述第一导电柱而连接至下层金属走线结构,从而藉由所述下层金属走线结构而在所述堤坝结构之下穿过所述堤坝结构。
其中,所述外围区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区的换线区和位于所述换线区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堤坝区,所述堤坝结构设置在所述堤坝区中,而所述触控走线层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换线区后,藉由设置在所述换线区中的所述第一导电柱而连接所述下层金属走线结构,所述下层金属走线结构在所述堤坝结构之下穿过所述堤坝结构。
其中,所述下层金属走线结构包括:位于所述触控走线层与所述基板之间的第一金属走线层,其中,所述触控走线层及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层之间具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对应所述换线区具有第二导电柱,所述触控走线层通过所述第二导电柱连接至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层。
其中,所述下层金属走线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层及所述基板之间的第二金属走线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层及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层之间具有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对应所述换线区或所述堤坝区具有第三导电柱,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层通过所述第三导电柱连接至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层。
其中,所述下层金属走线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层及所述基板之间的第三金属走线层,其中,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层及所述第三金属走线层之间具有第四绝缘层;所述第四绝缘层对应所述换线区或所述堤坝区具有第四导电柱,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层通过所述第四导电柱连接至所述第三金属走线层。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第三导电柱及第四导电柱为金属材料。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第三导电柱及第四导电柱的材料为钛铝钛。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柱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触控走线层的线宽及所述下层金属走线结构的线宽;所述第二导电柱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触控走线层的线宽及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层的线宽;所述第三导电柱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层的线宽及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层的线宽;所述第四导电柱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层的线宽及所述第三金属走线层的线宽。
其中,所述外围区还包括弯折区;所述弯折区位于所述堤坝区远离所述换线区的一侧,所述弯折区包括:依次位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三金属走线层、第二金属走线层及第一金属走线层;其中,所述第三金属走线层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层,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层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基板包括显示区及位于显示区周围的外围区;堤坝结构位于外围区中;触控走线层,设置在基板上并从显示区延伸至堤坝结构,金属走线层,设置于堤坝结构下方,且触控走线层与下层金属走线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设置有贯穿第一绝缘层的第一导电柱;其中,触控走线层在延伸至堤坝结构之前,藉由第一导电柱而连接至下层金属走线结构,从而藉由下层金属走线结构而在堤坝结构之下穿过堤坝结构。以此使触控走线层从堤坝下方穿过堤坝,避免其在翻越堤坝时因光刻胶残留而导致的短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技术在制作显示设备的触控装置时,通常采用将触控走线翻越堤坝,但是由于堤坝过高,光刻胶流动性会造成光刻胶在堤坝底部变厚,堤坝顶部变薄。底部光刻胶变厚会存在曝光不完全造成光刻胶残留,光刻胶残留会导致蚀刻短路,光刻胶变薄会导致顶部线宽变窄。目前采用过度曝光的方式以进行解决,但是该方案会使得显示区线宽比值较小,影响产能。对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显示面板,将触控走线换线至堤坝下方,使触控走线不翻越堤坝,防止其由于光刻胶残留导致蚀刻短路,而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影响显示区的线宽比值,不影响产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基板又分为显示区及显示区周围的外围区。其中,外围区中设置有堤坝结构,触控走线层从显示区延伸至外围区,其中,外围区还包括换线区及堤坝区,堤坝结构设置于堤坝区中,其中触控走线层在进入外围区中,且到达堤坝区之前,通过设置在触控走线层及金属走线结构之间的第一绝缘层上的第一导电柱连接至下层金属走线结构。具体的,第一导电柱对应设置在堤坝区之前的换线区中,从而通过下层金属走线结构从堤坝结构下方通过堤坝区。以此防止触控走线层从堤坝结构上方翻越堤坝区。现有技术中,由于堤坝结构上方凹凸不平,会使光刻胶残留,而在触控走线层从堤坝结构上方翻越堤坝区时导致触控走线层短路。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在堤坝区之前,将触控走线层与堤坝结构下方的下层金属走线结构连接,从而使触控走线层通过下层金属走线结构从堤坝结构的下方穿过堤坝区,以避免触控走线层在翻越堤坝时因光刻胶残留而导致的短路问题。
具体的,请参见图1,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基板11包括显示区(图未示)及外围区,外围区进一步包括换线区及堤坝区,堤坝结构15位于堤坝区,且其位于下层金属走线结构的上方。
触控走线层16从显示区延伸至换线区,在换线区,触控走线层16通过第二导电柱17连接至下层金属走线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下层金属走线结构包括第一金属走线层13。具体的,第一金属走线层13位于触控走线层16与基板11之间,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触控走线层16与第一金属走线层13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14,第二导电柱17位于换线区且其贯穿第二绝缘层14,触控走线层16在第二导电柱17的位置处通过第二导电柱17与第一金属走线层13电连接。
具体的,第二导电柱17贯穿第二绝缘层14,第二导电柱17为金属材料,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柱17为钛铝钛材料。第二导电柱17由先在第二绝缘层14上设置通孔,再在通孔中沉积金属导电材料制成。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柱17可以为圆柱形,第一金属走线层13及触控走线层16可以为方形导线,还可以为圆形导线。由于第二导电柱17是用于将触控走线层16与第一金属走线层13电连接,因此第二导电柱17直径小于或等于触控走线层16的线宽及第一金属走线层13的线宽。以防止由于直径过大将触控走线层16外的其余金属线与第一金属走线层13或除第一金属走线层13外的金属线连接。触控走线层16的线宽及第一金属走线层13的线宽在触控走线层16及第一金属走线层13为圆形时,为触控走线层16及第一金属走线层13的直径;触控走线层16的线宽及第一金属走线层13的线宽在触控走线层16及第一金属走线层13为方形时,为触控走线层16及第一金属走线层13垂直于第二导电柱17的方向上的长度。
其中,基板11可以由具有柔性特征的任意绝缘材料形成。例如,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醚砜(PE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多芳基化合物(PAR)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等聚合物材料形成。除此之外,基板11可以是透明的、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材料。在一实施例中,基板11与第一金属走线层13之间还可以设置隔离层12,其隔离层12可以为绝缘材料,具体的,可以为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触控走线层16在换线区从第二导电柱17处连接至堤坝结构15下方的第一金属走线层13,以使触控走线层16不翻越堤坝结构15,避免其因为光刻胶残留而导致短路的问题。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堤坝区的堤坝结构15是多层的,为了保证触控走线层16能够换线于所有堤坝结构15的下方,在将触控走线层16连接到第一金属走线层13后可以继续换线到第一金属走线层13下方的金属走线结构上。具体请参见图2,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下层金属走线结构包括第一金属走线层13及第二金属走线层18。其中,第一金属走线层13位于触控走线层16与基板11之间,第二金属走线层18位于第一金属走线层13及基板11之间。具体的,触控走线层16与第一金属走线层13之间具有第二绝缘层14,第一金属走线层13与第二金属走线层18之间具有第三绝缘层19。其中,第二绝缘层14上具有第二导电柱17,第三绝缘层19上具有第三导电柱2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柱17位于换线区,第三导电柱20也位于换线区。即触控走线层16在换线区通过第二导电柱17连接至第一金属走线层13,第一金属走线层13在换线区通过第三导电柱20连接至第二金属走线层18。
本实施例中,触控走线层16在换线区从第二导电柱17处连接至堤坝结构15下方的第一金属走线层13,及从第三导电柱20在换线区连接至第一金属走线层13下方的第二金属走线层18,以使触控走线层16不翻越堤坝结构15,避免触控走线层16因为光刻胶残留而导致短路的问题。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导电柱20还可以对应位于堤坝区,以此使触控走线层16在换线区通过第二绝缘层14上的第二导电柱17连接至第一金属走线层13,第一金属走线层13在堤坝区通过第三绝缘层19上的第三导电柱20连接至第二金属走线层18。以此使触控走线层16从堤坝结构15的下方穿过堤坝区,使其不翻越堤坝结构15。在此实施方式中,同样能够避免触控走线层16翻越堤坝,解决因为光刻胶残留而导致短路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导电柱20贯穿第三绝缘层19,第三导电柱20为金属材料,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导电柱20为钛铝钛材料。第三导电柱20由先在第三绝缘层19上设置通孔,再在通孔中沉积金属材料制成。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导电柱20可以为圆柱形,由于第三导电柱20是用于将第一金属走线层13与第二金属走线层18电连接,因此第三导电柱20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一金属走线层13的线宽及第二金属走线层18的线宽。以防止由于直径过大将第二金属走线层18外的其余金属线与第一金属走线层13或除第一金属走线层13外的金属线连接。第二金属走线层18的线宽及第一金属走线层13的线宽在第二金属走线层18及第一金属走线层13为圆形时,为第二金属走线层18及第一金属走线层13的直径;第二金属走线层18的线宽及第一金属走线层13的线宽在第二金属走线层18及第一金属走线层13为方形时,为第二金属走线层18及第一金属走线层13垂直于第三导电柱20的方向上的长度。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触控走线层16能够换线于所有堤坝结构15的下方,在将触控走线层16连接到第一金属走线层13及第二金属走线层18后,还可以继续换线到第二金属走线层18下方的金属走线结构上。具体请参见图3,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下层金属走线结构包括第一金属走线层13、第二金属走线层18及第三金属走线层22。其中,触控走线层16与第一金属走线层13之间具有第二绝缘层14,第一金属走线层13与第二金属走线层18之间具有第三绝缘层19,第二金属走线层18与第三金属走线层22之间具有第四绝缘层23。其中,第二绝缘层14对应于换线区具有第二导电柱17,第三绝缘层19对应于换线区具有第三导电柱20,第四绝缘层23对应于换线区具有第四导电柱24。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走线层16在换线区通过第二导电柱17连接至第一金属走线层13,第一金属走线层13在换线区通过第三导电柱20连接至第二金属走线层18,第二金属走线层18在换线区通过第四导电柱24连接至第三金属走线层22。以此在堤坝区将触控走线层16换线至堤坝结构15下方,使触控走线层16不翻越堤坝结构15,避免其因为光刻胶残留而导致短路的问题。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四导电柱24可以对应位于堤坝区。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走线层16在换线区通过第二导电柱17连接至第一金属走线层13,第一金属走线层13在换线区通过第三导电柱20连接至第二金属走线层18,第二金属走线层18在堤坝区通过第四导电柱24连接至第三金属走线层22。以此将触控走线层16换线至堤坝结构15下方,使触控走线层16不翻越堤坝结构15,避免其因为光刻胶残留而导致短路的问题。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导电柱20及第四导电柱24还可以对应位于堤坝区。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走线层16在换线区通过第二导电柱17连接至第一金属走线层13,第一金属走线层13在堤坝区通过第三导电柱20连接至第二金属走线层18,第二金属走线层18在堤坝区通过第四导电柱24连接至第三金属走线层22。以此将触控走线层16换线至堤坝结构15下方,使触控走线层16不翻越堤坝结构15,避免其因为光刻胶残留而导致短路的问题。
中所述的第四导电柱24贯穿第四绝缘层23,第四导电柱24为金属材料,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四导电柱24为钛铝钛材料。第四导电柱24由先在第四绝缘层23上设置通孔,再在通孔中沉积金属材料制成。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四导电柱24可以为圆柱形,由于第四导电柱24是用于将第二金属走线层18与第三金属走线层22电连接,因此第三导电柱20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二金属走线层18的线宽及第三金属走线层22的线宽。以防止由于直径过大将第二金属走线层18外的其余金属线与第三金属走线层22或除第三金属走线层22外的金属线连接。第二金属走线层18的线宽及第三金属走线层22的线宽在第二金属走线层18及第三金属走线层22为圆形时,为第二金属走线层18及第三金属走线层22的直径;第二金属走线层18的线宽及第三金属走线层22的线宽在第二金属走线层18及第三金属走线层22为方形时,为第二金属走线层18及第三金属走线层22垂直于第四导电柱24的方向上的长度。
在本申请中,第二绝缘层14、第三绝缘层19及第四绝缘层23可以为单层或多层结构,用于阻挡氧和湿气,防止湿气或杂质通过基板11扩散,并且为基板11提供平坦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14、第三绝缘层19及第四绝缘层23可以为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氮氧化硅(SiOxNy)、氧化铝(AlOx)或氮化铝(AlNx)等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无机材料形成。第一金属走线层13、第二金属走线层18及第三金属走线层22的材料为:钕(Nd)合金、钼(Mo)、钨(W)合金等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请参见图4,为本发明显示面板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图1至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相比,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外围区还包括弯折区。其中,弯折区位于堤坝区远离换线区的一侧。弯折区包括:依次位于基板11上的第三金属走线层22、第二金属走线层18及第一金属走线层13。其中,第三金属走线层22连接第二金属走线层18,第二金属走线层18连接第一金属走线层13。具体的,在弯折区中第四绝缘层23、第三绝缘层19对应的位置同样设置有导电柱,金属走线层通过各个导电柱进行换线,直至换线至目标位置。导电柱位置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请参见图5,是发明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82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81。显示装置82的其他器件及功能与现有显示装置82的器件及功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显示装置82可以为双面显示装置、柔性显示装置、全面屏显示装置中任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弯曲的电子设备;双面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为使显示装置两侧的人员都能看到显示内容的装置;全面屏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全面屏手机或其他装置,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82具体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显示装置的其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其中,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周围的外围区;
堤坝结构,位于所述外围区中;
触控走线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堤坝结构;
下层金属走线结构,设置于所述堤坝结构下方,且所述触控走线层与所述下层金属走线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一导电柱;
其中,所述触控走线层在延伸至所述堤坝结构之前,藉由所述第一导电柱而连接至所述下层金属走线结构,从而藉由所述下层金属走线结构而在所述堤坝结构之下穿过所述堤坝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区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区的换线区和位于所述换线区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堤坝区,所述堤坝结构设置在所述堤坝区中,而所述触控走线层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换线区后,藉由设置在所述换线区中的所述第一导电柱而连接所述下层金属走线结构,所述下层金属走线结构在所述堤坝结构之下穿过所述堤坝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金属走线结构包括:
位于所述触控走线层与所述基板之间的第一金属走线层,其中,所述触控走线层及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层之间具有第二绝缘层;
所述第二绝缘层对应所述换线区具有第二导电柱,所述触控走线层通过所述第二导电柱连接至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金属走线结构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层及所述基板之间的第二金属走线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层及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层之间具有第三绝缘层;
所述第三绝缘层对应所述换线区或所述堤坝区具有第三导电柱,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层通过所述第三导电柱连接至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金属走线结构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层及所述基板之间的第三金属走线层,其中,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层及所述第三金属走线层之间具有第四绝缘层;
所述第四绝缘层对应所述换线区或所述堤坝区具有第四导电柱,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层通过所述第四导电柱连接至所述第三金属走线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第三导电柱及第四导电柱包括金属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第三导电柱及第四导电柱的材料包括钛铝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柱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触控走线层的线宽及所述下层金属走线结构的线宽;
所述第二导电柱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触控走线层的线宽及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层的线宽;
所述第三导电柱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层的线宽及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层的线宽;
所述第四导电柱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层的线宽及所述第三金属走线层的线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区还包括弯折区;
所述弯折区位于所述堤坝区远离所述换线区的一侧,所述弯折区包括:依次位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三金属走线层、第二金属走线层及第一金属走线层;其中,所述第三金属走线层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层,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层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层。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0032895.2A 2020-01-13 2020-01-1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240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2895.2A CN111240518B (zh) 2020-01-13 2020-01-1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2895.2A CN111240518B (zh) 2020-01-13 2020-01-1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0518A CN111240518A (zh) 2020-06-05
CN111240518B true CN111240518B (zh) 2023-09-29

Family

ID=70876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32895.2A Active CN111240518B (zh) 2020-01-13 2020-01-1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05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40231548A9 (en) * 2021-03-31 2024-07-11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control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3842A (ja) * 1998-10-07 2000-04-2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42714A (zh) * 2007-02-07 2008-08-13 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制造多层布线板的方法
JP2011258577A (ja) * 2011-09-01 2011-12-22 Otb Group Bv Oledまたはoledを形成するためのブランク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このようなブランクまたはoled
CN104321861A (zh) * 2012-05-31 2015-01-28 京瓷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搭载用基板以及电子装置
CN110196656A (zh) * 2019-05-16 2019-09-0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3842A (ja) * 1998-10-07 2000-04-2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42714A (zh) * 2007-02-07 2008-08-13 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制造多层布线板的方法
JP2011258577A (ja) * 2011-09-01 2011-12-22 Otb Group Bv Oledまたはoledを形成するためのブランク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このようなブランクまたはoled
CN104321861A (zh) * 2012-05-31 2015-01-28 京瓷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搭载用基板以及电子装置
CN110196656A (zh) * 2019-05-16 2019-09-0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博;廖敦明;刘正周;滕子浩;吴棣;陈继峯;林书如.OLED金属走线弯折过程裂纹扩展有限元分析.液晶与显示.2018,(第05期),全文. *
王鸣昕;周刘飞;田汝强.基于IGZO的5.5 in FHD In-cell触控FFS面板设计.液晶与显示.2017,(第1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0518A (zh) 2020-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5405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349976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TWI441069B (zh) 影像顯示系統
US8484838B2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 capacitance sensing device
US11561657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0416821B2 (en) Touch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US8378993B2 (en) Capacitive touch display panel
US10551974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557867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US9946420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436252B (zh) 觸控板製造方法
CN113010042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US9058083B2 (en) Touch sens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1124051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50006228A (ko) 터치 패널
US10082924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1040578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WI514221B (zh) 觸控顯示裝置
CN114967964A (zh) 触摸传感器和包括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KR20190094877A (ko)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KR20150043845A (ko) 터치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10013100B2 (en) Touch panel
US9720552B2 (en) Touch panel including a conductive polymer layer
TWI435253B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742922B (zh) 具有觸控感測器的顯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