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0008A - 光学偏转装置、具有光学偏转装置的光学扫描装置以及具有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偏转装置、具有光学偏转装置的光学扫描装置以及具有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40008A CN111240008A CN201911168474.6A CN201911168474A CN111240008A CN 111240008 A CN111240008 A CN 111240008A CN 201911168474 A CN201911168474 A CN 201911168474A CN 111240008 A CN111240008 A CN 1112400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ng polyhedron
- opening
- optical
- faces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02B26/124—Details of the optical system between the light source and the polygonal mirror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02B26/125—Details of the optical system between the polygonal mirror and the image plan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偏转装置、具有光学偏转装置的光学扫描装置以及具有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光学偏转装置构成为,以旋转多面体的轴心为中心的所述旋转多面体的外接圆与盖部的周壁部的内周面之间的、沿所述旋转多面体的径向的距离在开口部的周向的两侧端成为最大。根据本发明,即使在非密闭型的盖中,也能够充分降低由旋转多面体的旋转而产生的噪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偏转装置、具有光学偏转装置的光学扫描装置以及具有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偏转装置设置于例如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光学偏转装置具有旋转多面体以及覆盖旋转多面体的盖,盖具有与旋转多面体的周面相对的开口部。此外,从光源射出的光穿过盖的开口部向旋转多面体的周面照射,旋转多面体以轴心为中心旋转并且使光穿过开口部向作为被照射体的图像保持体偏转扫描。由此,在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供静电潜像形成。
由于这种光学偏转装置的盖是具备所述开口部的非密封型,因此,由旋转多面体的旋转而发生的噪声从开口部向盖的外侧漏出。因此,常规上,使开口部形成得尽量小而降低噪声。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旋转多面体高速旋转,因此,仅仅使开口部形成得小是不能充分降低由旋转多面体的旋转而产生的噪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提供一种即使是非密封型的盖,也能充分降低由旋转多面体的旋转产生的噪声的光学偏转装置、具有光学偏转装置的光学扫描装置以及具有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光学偏转装置具有旋转多面体以及盖部。盖部覆盖旋转多面体。盖部具有与旋转多面体的周面相对的开口部。由光源射出的光线穿过盖部的开口部向旋转多面体的周面照射。旋转多面体以轴心为中心旋转并且使光线穿过开口部并向被照射体偏转扫描。
此外,光学偏转装置构成为,以旋转多面体的轴心为中心的旋转多面体的外接圆与盖部的周壁部的内周面之间的、沿旋转多面体的径向的距离在开口部的周向的两侧端成为最大。
本发明的另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具有光学偏转装置以及光源。
本发明的另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光学扫描装置以及被照射体,被照射体是表面供静电潜像形成的图像保持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光学扫描装置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副扫描截面(与包括光学系统的光轴以及副扫描方向的截面相对应的面)的结构的光路图。
图3是表示光学扫描装置的入射光学系统的副扫描截面的结构的光路图。
图4是表示光学扫描装置的入射光学系统的主扫描截面(与垂直于副扫描方向的截面相对应的面)的结构的光路图。
图5是表示光学偏转装置的示意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沿图5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从开口部侧观察到的盖体的立体图。
图8是从与开口部侧相反一侧观察到的盖体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多面反射镜的偏转面与开口部的第一开口端之间(第一间隙K1)的空气压力(第一压力)的变动的图。
图10是表示多面反射镜的偏转面与开口部的第二开口端之间(第二间隙K2)的空气压力(第二压力)的变动的图。
图11是沿图7的XI-XI线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开口部的开口角度与噪声水平的关系的图。
图13是表示合成振幅与相位差(第一压力的压力变动的第一波形与第二压力的压力变动的第二波形之间的相位差)的关系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二的、对应于图11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二的变形例一的、对应于图14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二的变形例二的、对应于图14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二的变形例三的、对应于图14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示意结构图。图像形成装置1是串联型的彩色打印机,在箱型的壳体2内具有图像形成部3。图像形成部3是将基于从连接有网络等的计算机等的外部设备发来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转印形成于记录纸P的构件。在图像形成部3的下方配置有照射激光的光学扫描装置4,在图像形成部3的上方配置有转印带5。在光学扫描装置4的下方配置有储留记录纸P的纸张储留部6,在纸张储留部6的侧方配置有手动供纸部7。在转印带5的侧方上部配置有定影部8,该定影部8对转印形成于记录纸P的图像进行定影处理。附图标记9是配置于壳体2上部的、将通过定影部8进行了定影处理的记录纸P排出的纸张排出部。
图像形成部3具有沿着转印带5配置成一排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Bk。各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Bk基于从外部设备传送的图像信息,形成黄色(Y)、洋红色(M)、青色(C)、黑色(Bk)的各种颜色的墨粉图像。在以下说明中,在需要区分与各种颜色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在附图标记最后添加Y、M、C、Bk,在不需要区分对应关系的情况下省去这些附图标记。
各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Bk分别具有感光体鼓11。感光体鼓11起到图像保持体以及被照射体的作用。在各感光体鼓11的正下方配置有带电器12,在各感光体鼓11的一侧方配置有显影装置13,在各感光体鼓11的正上方配置有一次转印辊14,在各感光体鼓11的另一侧方配置有对感光体鼓11的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部15。
此外,在各感光体鼓11中,通过带电器12使其周面均匀地带电,基于由计算机等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各种颜色对应的激光从光扫描装置4向带电后的感光体鼓11的周面照射,在各感光体鼓11的周面形成静电潜像。从显影装置13向静电潜像供给显影剂,从而在各感光体鼓11的周面形成黄色、洋红色、青色、黑色的墨粉图像。这些墨粉图像通过施加于一次转印辊14的转印偏压,分别重叠地转印于转印带5。
附图标记16是在定影部8的下方、以与转印带5抵接的状态配置的二次转印辊。从纸张储留部6或者手动供纸部7向纸张运送路17运送的记录纸P通过二次转印辊16和转印带15之间。此外,转印带5上的墨粉图像通过施加于二次转印辊16的转印偏压转印于记录纸P。
定影部8具有加热辊18和加压辊19,利用加热辊18和加压辊19对记录纸P进行夹持并加热加压,将转印于记录纸P的墨粉图像定影于记录纸P。定影处理后的记录纸P向纸张排出部9排出。附图标记20是双面印刷时使从定影部8排出的记录纸P反转的反转运送路。
[光学扫描装置4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2~图4,对光学扫描装置4的示意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光学扫描装置4使黄色用光线LY、洋红色用光线LM、青色用光线LC以及黑色用光线LBk分别向各感光体鼓11Y、11M、11C、11Bk的鼓周面扫描,从而形成静电潜像。
光线扫描装置4具有:入射光学系统(参照图3和图4),该入射光学系统包括射出各光线LY、LM、LC、LBk的光源40Y、40M、40C、40Bk;一个多面反射镜41,该多面反射镜41兼用四种光线LY、LM、LC、LB;以及成像光学系统(参照图2和图4),该成像光学系统使经过多面反射镜41偏转扫描的光线LY、LM、LC、LBk在各种颜色的感光体鼓11Y、11M、11C、11Bk的鼓周面成像并扫描。
如图3和图4所示,入射光学系统包括:四个准直透镜42,所述四个准直透镜分别相对于各光源40Y、40M、40C、40Bk而设置;光圈(图示省略),所述光圈将穿过各准直透镜42的光线LY、LM、LC、LBk调整为规定的光路宽度;以及柱面透镜43,所述柱面透镜43使通过光圈的光线LY、LM、LC、LBk在多面反射镜41的偏转面41a进行集光。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成像光学系统包括配置于多面反射镜41的光路下游侧的第一成像透镜45a、多个第二成像透镜45b以及反光镜46a~46d。各成像透镜45a、45b例如由fθ透镜构成。
关于构成的光学扫描装置4的动作,参照图2~图4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分别从光源40Y、40M、40C、40Bk射出的光线LY、LM、LC、LBk在经过准直透镜成为平行光束后,向柱面透镜43入射。入射至柱面透镜43的光线LY、LM、LC、LBk在主扫描截面(与副扫描方向垂直的截面)上以平行光束的状态射出,在副扫描截面(沿副扫描方向的截面)上会聚并射出,从而向多面反射镜41的偏转面41a倾斜地入射并成像。此时,为了容易进行经过多面反射镜41偏转的四个光线LY、LM、LC、LBk的光路分离,从副扫描截面(参照图3)观察,使各光线LY、LM、LC、LBk分别以不同的角度向偏转面41a入射。
如图4所示,向多面反射镜41的偏转面41a入射的光线LY、LM、LC、L Bk在经过多面反射镜41等角速度扫描之后,由第一成像透镜45a转换为等速度扫描光。通过了第一成像透镜45a的光线LY、LM、LC、LBk分别由配置于各光路的一个或多个反光镜46a~46d(参照图2)反射,并且通过第二成像透镜45b向感光体鼓11Y、11M、11C、11Bk的周面引导。
[光学偏转装置47的结构]
如图5和图6所示,多面反射镜41与驱动电动机44(仅在图6中示出)以及基板48一起单元化而构成为一个光学偏转装置47。此外,光学偏转装置47还具有覆盖多面反射镜41的盖体50。
此外,光学偏转装置47收容于构成光学扫描装置4的外壁的光学壳体49内。如图5所示,光学壳体49内设置有平坦状的放置面49a。光学偏转装置47固定于放置面49a。
如图6所示,驱动电动机44具有圆筒状的电动机主体44a以及驱动轴44b。驱动轴44b从电动机主体44a的上表面向上侧突出。
电动机主体44a固定于基板48。在基板48安装有连接器48a、冷凝器48b以及驱动用的集成电路48c等(参照图8)。基板48固定于光学壳体49的放置面49a。
如图4所示,多面反射镜41是截面为正六边形的多面镜。多面反射镜41具有与正六边形的各边对应的六个偏转面41。在偏转面41a照射从各光源40Y、40M、40C、40Bk射出的光线。多面反射镜41以与驱动轴44b的上侧的端部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
[盖体50的结构]
如图5所示,盖体50固定于光学壳体49的放置面49a,覆盖多面反射镜41和驱动电动机44。盖体50具有防止由多面反射镜41的旋转产生的噪声、防止对多面反射镜41的粉尘等的附着的功能。
盖体50具有第一盖部51、第二盖部52以及延伸部53。如图6所示,第一盖部51从上侧覆盖多面反射镜41,形成供多面反射镜41配设的第一空间S1。第一盖部51具有包围多面反射镜41的周面的截面为圆形的周壁部51a以及封闭周壁部51a的上侧的顶板部51b。
如图7所示,在第一盖部51的周壁部51a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矩形状的开口部51c。开口部51c将从光源40射出的光线L向第一盖部51的内部引导,并且将经过多面反射镜41的偏转面41偏转的光线向第一盖部51的外部引导。开口部51C也具有作为供由多面反射镜41的旋转产生的气流通过的开口部的功能。关于第一开口部51C在后进行详述。
第二盖部52形成为俯视观察的梯形状的扁平壳体状。第二盖部52形成收纳驱动电动机44的电动机主体44a的第二空间S2(参照图6)。第二盖部52连接设置于第一盖部51。第一盖部51内的第一空间S1的下表面主体开放,与第二盖部52内的第二空间S2连续地相连。
第二盖部52配置成,俯视观察下构成为梯形的平行两边中的短边与第一成像透镜45a相对。在从第二盖部52的短的方向的边下垂的壁部形成有向下侧开放的矩形状的缺口部52a。通过缺口部52a和放置面49a而形成矩形状的开放部T1。开放部T1使第二空间S2的内外连通。
如图8所示,在与第二盖部52的第一成像透镜45a侧相反一侧的边部形成有延伸部53。延伸部53与所述边部的中央部连接。此外,在夹着延伸部53的两侧形成有开放部T2以及开放部T3。各开放部T2、T3具有供由多面反射镜41的旋转产生的气流流通的功能。由此,能对驱动多面反射镜41的驱动电动机44、其周围的电子元件进行冷却。
在第二盖部52中的与构成所述梯形的一对斜边对应的侧壁,弯曲形成有平板状的支架板54。在支架板54形成有安装孔54a。同样地,在延伸部53上也设置有平板状的支架板55。在支架板55形成有安装孔55a。盖体50由插入于各安装孔54a、55a的螺栓固定于放置面49a。
[第一盖部51内的空气的压力变动]
参照图4,当多面反射镜41旋转,第一盖部51内的空气被多面反射镜41的角部向旋转方向按压。此外,第一盖部51内的空气从开口部51c的第一开口端A与多面反射镜41的偏转面41a之间的第一间隙K1被吹出。此外,空气从开口部51c的第二开口端B与多面反射镜41的偏转面41a之间的第二间隙K2向第一盖部51内吸入。
由于第一盖部51的周壁部51a的截面为圆形,多面反射镜41的截面为正六边形,因此,第一间隙K1和第二间隙K2随着多面反射镜41的旋转而变化。
因此,多面反射镜41的偏转面41a与开口部51c的第一开口端A之间的空气(第一间隙K1的空气)的压力(以下称作第一压力)随着多面反射镜41的旋转而周期性地变动(参照图9)。此外,多面反射镜41的偏转面41a与开口部51c的第二开口端B之间的空气(第二间隙K2的空气)的压力(以下称作第二压力)随着多面反射镜41的旋转而周期性地变动(参照图10)。所述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以多面反射镜41的一个面的旋转(多面反射镜41的60°的旋转)为一个周期变动。
[光学偏转装置47的防止噪声结构的第一实施方式]
由于在覆盖多面反射镜41的第一盖部51的周壁部51a形成有开口部51c,因此,由多面反射镜41的旋转产生的噪声从开口部51c向第一罩部51的外侧漏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第一盖部51的配置结构以及开口部51c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噪声的降低。
具体地,如图11所示,光学偏转装置47构成为,多面反射镜41的外接圆G与第一盖部51的周壁部51a的内周面之间的、沿多面反射镜41的径向的距离d在开口部51c的周向的两侧端(也就是第一开口端A以及第二开口端B)中形成为最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所述结构,使第一盖部51的周壁部51a的轴心U与多面反射镜的轴心O向开口部51c侧分开固定距离δ。
根据所述结构,与使第一盖部51的周壁部51a的轴心U与多面反射镜的轴心O一致的情况相比,能使第一间隙K1和第二间隙K2扩大。因此,能降低通过第一间隙K1和第二间隙K2的空气的压力变动的振幅。进而能降低由该压力变动而产生的噪声。
此外,如图11所示,如果以多面反射镜41的轴心O为中心的开口部51c的开口角度设为θ1,n设为比多面反射镜41的面数小的自然数,那么以开口角度θ1满足下式(1)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开口部51c。
θ1≒(360°/多面反射镜41的面数)×n………(1)
图11是n为1时的第一盖部51的周壁部51a的剖视图(与多面反射镜41的轴心方向直角的剖视图(主扫描剖视图))。多面反射镜41的面数是6,因此根据式(1),θ≒60°。本实施方式中,θ设为60°。开口部51c的开口角度θ1为60°时,噪声水平变小。其理由如下。
[A]开口部51c形成为开口角度θ1满足式(1),因此如图11所示,当多面反射镜41的六个角部中的一个角部位于第一开口端A附近时,另外一个角部位于第二开口端B附近。在多面反射镜41的相邻一对角部之间的中央位于第一开口端A附近时,另外的相邻一对角部之间的中央位于第二开口端B附近。
[B]也就是说,第一间隙K1和第二间隙K2在多面反射镜41的旋转过程中,始终形成为大致相同的长度,第一压力与第二压力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大小(绝对值)。另一方面,第一罩部51内的空气从第一间隙K1吹出,空气从第一间隙K2向第一罩部51内吸入,因此,第一压力的压力变动的相位与第二压力的压力变动的相位相差180°(0.5周期量)(参照图9、图10)。
[C]由此,在第一间隙K1附近的空气吹出口产生的声音的相位与在第二间隙K2附近的空气吸入口产生的声音的相位也相差180°。其结果是,声音彼此相互抵消而使噪声水平变小。因此,即使在非密闭型的第一盖部51中,也能充分降低由多面反射镜41的旋转而产生的噪声。
当n为2时,θ为120°,n为3时,θ1为180°。这样,即使在n为比多面反射镜41的面数小的2、3……的自然数的情况下,也能得到与所述[A]~[C]相同的作用效果。即,以开口角度θ1满足所述式(1)的方式形成开口部51c,从而能使噪声水平变小。如图12所示,本发明人通过实验确认到所述θ为60°、120°、180°的情况下,噪声水平变小。
图13是表示合成振幅与相位差(第一压力的压力变动的第一波形与第二压力的压力变动的第二波形之间的相位差)的关系的图。合成振幅是将所述第一波形和第二波形合成的波形的振幅。第一波形的振幅和第二波形的振幅(基波的振幅)均是1。
根据图13,在相位差为(0.33周期分的相位差)~(0.67周期分的相位差)的范围内,合成振幅比基波的振幅1小。此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相位差是0.5周期量的相位差的情况下合成振幅最小,因此,噪声水平比由第一压力产生的噪声、由第二压力产生的噪声小。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一压力的压力变动的第一波形(参照图9)与第二压力的压力变动的第二波形(参照图10)合成的波形的振幅比第一波形的振幅和第二波形的振幅都小的方式来设定第一波形和第二波形的相位差。此外,开口部51c的开口角度θ1被设定为与所述相位差相对应的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0°)。
[实施方式一的变形例]
在以多面反射镜41的轴心O为中心的开口部51c的开口角度设为θ1,n设为比多面反射镜41的面数小的自然数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开口角度θ1满足下式(2)和(3)的方式,形成开口部51c。
θ1>((360°/旋转多面体的面数)×n)×0.83………(2)
θ1<((360°/旋转多面体的面数)×n)×1.17………(3)
在n为1的情况下,根据式(2)和(3),49.8°<θ1<70.2°(多面反射镜41的面数为6)。在49.8°<θ1<70.2°的情况下,噪声水平变小。对其理由进行说明。
式(2)和式(3)表示,开口部51c的开口角度θ1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开口部51c的开口角度θ1的±17%以内。这表示变形例中的第一压力的压力变动的第一波形与第二压力的压力变动的第二波形之间的相位差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所述相位差增加减少±0.17周期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存在0.5周期量的相位差,从而在49.8°<θ1<70.2°的范围中,在两个波形产生0.33周期量~0.67周期量的相位差。
根据图13,在相位差为(0.33周期量的相位差)~(0.67周期量的相位差)的范围内,合成振幅比基波的振幅1小,因此,噪声水平比由所述第一压力产生的噪声、由第二压力产生的噪声水平小。这样,根据变形例,即使在非密闭型的第一盖部51中,也能充分降低由多面反射镜41的旋转而产生的噪声。
[实施方式二]
图14表示实施方式二。所述实施方式二在开口部51c的周向的两侧端上使距离d成为最大的结构与实施方式一不同。
即,在本实施方式二中,第一盖部51的周壁部51a由截面为圆弧状的圆弧壁51d、与圆弧壁51d的周向的两侧端连接的第一连接壁51e以及第二连接壁51f构成。
圆弧壁51d以包围多面反射镜51的周围的方式形成。圆弧壁51d的轴心U与多面反射镜41的轴心O一致。即,圆弧壁51d形成为与多面反射镜41同轴。
第一连接壁51e与第二连接壁51f在图14中形成为左右对称。第一连接壁51e和第二连接壁514f的曲率比圆弧壁51d的曲率小。
此外,第一连接壁51e从圆弧壁51d的周向的一侧端向另一侧端、比该圆弧壁51d的内接圆1更向径向外侧延伸。同样地,第二连接壁51f从圆弧壁51d的周向的另一侧端向一侧端、比该圆弧壁51d的内接圆1更向径向外侧延伸。此外,第一连接壁51e的前端缘构成为开口部51c的周向的一侧端(第一开口端A),第二连接壁51f的前端缘构成为开口部51c的周向的另一侧端(第二开口端B)。
根据所述构成,与第一连接壁51e与第二连接壁51f沿内接圆1延伸设置的情况相比,能使第一间隙K1和第二间隙K2在径向上扩大。因此,能获得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效果。
此外,不需要使第一盖部51的圆弧壁51d的轴心U以及多面反射镜41的轴心O像实施方式一那样偏心。因此,不会如实施方式一那样,使在与第一盖部51的开口部51c侧相反一侧的空气通路宽度(多面反射镜41的偏转面41a与周壁部51a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变窄。因此,能充分确保多面反射镜41的周围的空气通路,并能确保第一盖部51内的散热性。
在此,基于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理由,较为理想的是使开口部51c的开口角度θ1满足式(1)。此外,基于与实施方式一的变形例一相同的理由,可以将开口角度θ1设定为满足式(2)和(3)的关系。
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二的第一盖部51的结构,在圆弧壁51d和第一连接壁51e的边界位置(圆弧壁51d的一端C)以及周壁部51a与第二连接壁51f的边界位置(圆弧壁51d的另一端D),由于内周面的曲率发生变化,因此空气流剥离而容易产生噪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连接圆弧壁51d的周向的两端与圆弧壁51d的轴心U的线段所形成的角度θ2满足以下式(4)。
n是比多面反射镜41的面数小的自然数。
θ2≒(360°/多面反射镜41的面数)×n………(4)
式(4)中,将实施方式一的式(1)的θ1替换为θ2。通过满足上述关系式,从而使圆弧壁51d的一端C中的空气的压力变动与另一端D中的空气的压力变动相互抵消,因此能抑制在内周面的曲率变化位置上的噪声的产生。
在图14的例中,关于θ1,在n=1、旋转多面体的面数设为6的情况下,根据式(1)来设定为θ1=60°,关于θ2,在n=2、旋转多面体的面数设为6的情况下,根据式(4)来设定为θ2=120°。
此外,角度θ2也可以满足下述式(5)和(6)。n是比多面反射镜41的面数小的自然数。
θ2>((360°/旋转多面体的面数)×n)×0.83………(5)
θ2<((360°/旋转多面体的面数)×n)×1.17………(6)
式(5)和(6)中,将实施方式一的变形例中说明的式(2)和(3)的θ1替换为θ2。通过设定为上述范围,从而基于与上述变形例相同的理由,能够获得噪声降低效果。
[实施方式二的变形例一]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二的变形例一的对应于图14的图。在以下变形例中,对于与图14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在本变形例一中,第一连接壁51e和第二连接壁51f的弯曲方向与圆弧壁51d的弯曲方向相反。此外,第一连接壁51e和第二连接壁51f形成为,从圆弧壁51d的两端朝图15的上侧,向左右方向(主扫描方向)的外侧扩大。
在图15的例中,关于θ2,在n=2、旋转多面体的面数设为6的情况下,根据式(4)来设定为θ2=120°。关于θ1,在能够允许光束的主扫描方向的移动的大小范围内,可设定为例如100°~110°。
根据所述结构,能使开口部51c的第一开口端A与第二开口端B从圆弧壁51d的内接圆向径向外侧保持较大间隔。因此,尽可能降低通过各间隙K1、K2的空气的压力变动的振幅,从而能抑制噪声的产生。
此外,由于能使开口部51c的周向的宽度扩大,从而能避免光束扫描时涉及到开口部51c的周向的两端。
另外,即使假设在开口部51c的开口角度θ1不满足式(1)~(3)的情况下,由于第一间隙K1和第二间隙K2足够大,因此,与在圆弧壁51d的两端C、D产生的噪声相比,可以忽略掉因通过各间隙K1、K2的空气流产生的噪声。此外,通过使角度θ2满足式(4),或者使角度θ2满足式(5)和(6),从而能够充分降低在圆弧壁51d的两端C、D产生的噪声。
[实施方式二的变形例二]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二的变形例二的对应于图14的图。
在所述变形例中,从轴心方向观察,第一连接壁51e和第二连接壁51f形成为直线状。此外,在第一连接壁51e和第二连接壁51f从轴心方向观察时,沿圆弧壁51d的切线方向延伸。在图16的示例中,关于θ1,在n=1、旋转多面体的面数设为6的情况下,根据式(1)来设定为θ1=60°,关于θ2,在n=2、旋转多面体的面数设为6的情况下,根据式(4)来设定为θ2=120°。
根据本变形例二,与实施方式二的结构(图14的结构)相比,能使开口部51c的第一开口端A与第二开口端B从圆弧壁51d的内接圆向径向外侧保持较大间隔。因此,尽可能降低通过各间隙K1、K2的空气的压力变动的振幅,由此能抑制噪声的产生。
此外,第一连接壁51e和第二连接壁51f从轴心方向观时沿圆弧壁51d的切线方向延伸,因此能使圆弧壁51d的两端C、D处的空气流的流动变得平滑而抑制噪声的产生。
[实施方式二的变形例三]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二的变形例三的对应于图14的图。
在所述变形例中,从轴心方向观察时第一连接壁51e和第二连接壁51f形成为直线状,并且相对于圆弧壁51d的两端弯曲而连接。
根据变形例三,相比实施方式二和变形例一、二,使圆弧壁51d的两端C、D中,壁面的朝向急剧变化。因此,在圆弧壁51d的两端C、D中容易产生噪声。因此,相对于本变形例三那样的周壁部51a的形状,采用本发明的结构使θ2满足式(4)~式(6)时,特别有助于噪声的抑制。另外,在图17的示例中,θ1设定为30°,θ2设定为60°。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对于上述实施方式一也可以如下构成。
在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多面反射镜41形成为六边形,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五边形。
此外,示出了将光学偏转装置47适用于装设在打印机的光线扫描装置4的示例,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适用于复印机、传真机或者复合机(MFP)。
Claims (9)
1.一种光学偏转装置,
具有旋转多面体以及覆盖所述旋转多面体的盖部,
所述盖部具有与所述旋转多面体的周面相对的开口部,
所述光学偏转装置从光源射出的光线穿过所述盖部的所述开口部而向所述旋转多面体的周面照射,并且所述旋转多面体以轴心为中心旋转并使所述光线穿过所述开口部向被照射体偏转扫描,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旋转多面体的轴心为中心的该旋转多面体的外接圆与所述盖部的周壁部的内周面的、沿所述旋转多面体的径向的距离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向的两侧端成为最大的方式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旋转多面体的轴心方向观察时,所述盖部的所述周壁部形成为圆形,
所述盖部的所述周壁部的轴心以所述距离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向的两侧端成为最大的方式,相对于所述旋转多面体偏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以所述旋转多面体的轴心为中心的所述开口部的开口角度设为θ1,n设为比所述旋转多面体的面数小的自然数的情况下,θ1满足下式(1)和(2)的方式,
θ1>((360°/所述旋转多面体的面数)×n)×0.83………(1)
θ1<((360°/所述旋转多面体的面数)×n)×1.17………(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以所述旋转多面体的轴心为中心的所述开口部的开口角度设为θ1,n设为比所述旋转多面体的面数小的自然数的情况下,θ1满足下式(3),
θ1≒(360°/所述旋转多面体的面数)×n………(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旋转多面体的轴心方向观察时,所述盖部的所述周壁部具有形成为与所述旋转多面体同轴的圆弧状的圆弧壁以及分别与所述圆弧壁的周向的两侧端连接的第一连接壁和第二连接壁,
所述第一连接壁的前端与第二连接壁的前端构成为所述开口部的周向的两侧端,
所述第一连接壁和第二连接壁以所述距离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向的两侧端成为最大的方式,从所述圆弧壁的周向的两侧端向比所述圆弧壁的内接圆更向径向外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旋转多面体的轴心方向观察,在将连接所述圆弧壁的周向的两侧端和所述旋转多面体的轴心的线段所形成的角度设为θ2,n设为比所述旋转多面体的面数小的自然数的情况下,θ2满足下式(1)和(2)的方式,
θ2>((360°/所述旋转多面体的面数)×n)×0.83………(1)
θ2<((360°/所述旋转多面体的面数)×n)×1.17………(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旋转多面体的轴心方向观察时,在将连接所述圆弧壁的周向的两侧端和所述旋转多面体的轴心的线段所形成的角度设为θ2,n设为比所述旋转多面体的面数小的自然数的情况下,θ2满足下式(3),
θ1≒(360°/所述旋转多面体的面数)×n………(3)。
8.一种光学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偏转装置以及所述光源。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扫描装置以及所述被照射体,
所述被照射体是在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的图像保持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22217A JP7234605B2 (ja) | 2018-11-28 | 2018-11-28 | 光偏向装置、光偏向装置を備えた光走査装置、及び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8-222217 | 2018-11-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40008A true CN111240008A (zh) | 2020-06-05 |
CN111240008B CN111240008B (zh) | 2022-05-27 |
Family
ID=70771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68474.6A Active CN111240008B (zh) | 2018-11-28 | 2019-11-25 | 光学偏转装置、具有光学偏转装置的光学扫描装置以及具有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52656B2 (zh) |
JP (1) | JP7234605B2 (zh) |
CN (1) | CN11124000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75474A (zh) * | 2020-12-24 | 2022-06-28 |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式微致动部以及微致动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63664B2 (ja) * | 2018-08-17 | 2022-11-01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光偏向装置、光偏向装置を備えた光走査装置、及び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7521269B2 (ja) * | 2020-06-08 | 2024-07-24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光偏向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光走査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96963A (en) * | 1986-08-20 | 1989-01-10 | Ricoh Company, Ltd. | Scanning apparatus using a rotary polygon mirror |
JPH04362914A (ja) * | 1991-09-18 | 1992-12-15 | Hitachi Ltd | 光プリンタ |
JPH0695021A (ja) * | 1992-09-16 | 1994-04-08 | Ebara Corp | 回転多面鏡装置 |
EP0618469A2 (en) * | 1993-03-31 | 1994-10-0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Optical deflector |
EP0889353A2 (en) * | 1997-06-18 | 1999-01-0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Optical deflection-scanning apparatus |
US5901000A (en) * | 1998-04-22 | 1999-05-04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Sound reduced rotatable polygon assembly |
US6400488B1 (en) * | 1999-09-27 | 2002-06-04 | Minolta Co., Ltd. | Light beam scanner |
US20060250674A1 (en) * | 2004-06-04 | 2006-11-09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
CN101833263A (zh) * | 2009-03-13 | 2010-09-15 | 株式会社理光 | 光写入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89313A (ja) * | 1993-03-31 | 1994-10-18 | Canon Inc | 光偏向器 |
JPH06313854A (ja) * | 1993-04-27 | 1994-11-08 | Canon Inc | 光偏向器 |
KR100611979B1 (ko) * | 2004-04-28 | 2006-08-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주사장치 및 이를 채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
JP6555179B2 (ja) | 2016-04-15 | 2019-08-07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光偏向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光走査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JP6460035B2 (ja) * | 2016-04-15 | 2019-01-30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光偏向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光走査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
2018
- 2018-11-28 JP JP2018222217A patent/JP7234605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1-25 CN CN201911168474.6A patent/CN111240008B/zh active Active
- 2019-11-26 US US16/695,581 patent/US1085265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96963A (en) * | 1986-08-20 | 1989-01-10 | Ricoh Company, Ltd. | Scanning apparatus using a rotary polygon mirror |
JPH04362914A (ja) * | 1991-09-18 | 1992-12-15 | Hitachi Ltd | 光プリンタ |
JPH0695021A (ja) * | 1992-09-16 | 1994-04-08 | Ebara Corp | 回転多面鏡装置 |
EP0618469A2 (en) * | 1993-03-31 | 1994-10-0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Optical deflector |
EP0889353A2 (en) * | 1997-06-18 | 1999-01-0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Optical deflection-scanning apparatus |
US5901000A (en) * | 1998-04-22 | 1999-05-04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Sound reduced rotatable polygon assembly |
US6400488B1 (en) * | 1999-09-27 | 2002-06-04 | Minolta Co., Ltd. | Light beam scanner |
US20060250674A1 (en) * | 2004-06-04 | 2006-11-09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
CN101833263A (zh) * | 2009-03-13 | 2010-09-15 | 株式会社理光 | 光写入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75474A (zh) * | 2020-12-24 | 2022-06-28 |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式微致动部以及微致动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166864A1 (en) | 2020-05-28 |
JP7234605B2 (ja) | 2023-03-08 |
JP2020086213A (ja) | 2020-06-04 |
US10852656B2 (en) | 2020-12-01 |
CN111240008B (zh) | 2022-05-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013652B2 (ja) | 走査式光学装置 | |
CN111240008B (zh) | 光学偏转装置、具有光学偏转装置的光学扫描装置以及具有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US8896649B2 (en) |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4925623B2 (ja)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6361960B2 (ja)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080094678A1 (en) | Scanning optical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therewith | |
JP2013113957A (ja) |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219549B2 (ja) | 光走査装置 | |
EP2372465B1 (en) |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 |
JP2020086212A (ja) | 光偏向装置、光偏向装置を備えた光走査装置、及び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US10620562B2 (en) |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03364948B (zh) | 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10837184B (zh) | 光学偏转装置、具有光学偏转装置的光学扫描装置以及具有光学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07034166A (ja) |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11997241B2 (en) |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 |
US11487215B2 (en) | Optical deflector,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equipped therewith,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12255924A (ja) |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2003137A (ja) |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744117B2 (ja) |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150779A (ja) |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5156781A (ja) | 走査光学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
JP3970232B2 (ja) | 光走査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9211570A (ja)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9200374A (ja)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6099465A (ja) |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