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8643A - 一种空心微针阵列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心微针阵列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8643A
CN111228643A CN202010089390.XA CN202010089390A CN111228643A CN 111228643 A CN111228643 A CN 111228643A CN 202010089390 A CN202010089390 A CN 202010089390A CN 111228643 A CN111228643 A CN 111228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needle array
etching
hollow
substrate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93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令款
李可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DTU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DT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DTU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DTU
Priority to CN2020100893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286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28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86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23Drug applicators using micro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3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having a lum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46Solid micro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53Methods for producing microneed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心微针阵列装置,可以是中心对称或非对称(侧开式)的中空微针阵列,具有高通量的头部逐渐尖锐圆滑的凸起结构,支撑结构位于背面,而流体可以从通孔中流入或流出。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微针阵列的方法,首先定义微针阵列的光刻图案,通过多次交替的各向同性刻蚀和各向异性刻蚀,形成顶端凸起的梯次状结构,然后再次进行各向异性刻蚀,形成高深宽比微针阵列侧壁结构;定义微针阵列中孔加工图案,形成内部通孔;最后在所述衬底背面构建支撑结构,由此形成上下互相连通的中孔微针阵列结构。仅利用简单的光刻以及刻蚀相结合的方法即可实现空心微针阵列的制备,制造成本低且工艺简单,适合规模量产。

Description

一种空心微针阵列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心微针阵列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透皮药物递送代表了几乎没有损坏或疼痛的新型药物递送途径。这种药物输送方法克服了口服途径中药物可能在胃肠道中降解或通过肝脏清除的缺点。因此,它现已被广泛认为是具有众多商业应用的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皮肤的外层(角质层)是防止药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的屏障。如何无痛有效地突破角质层是透皮给药的关键技术。在透皮给药技术中,中空微针阵列现已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应用于生物医学和其他相关领域中。
当前的微针阵列可以由硅、金属或聚合物制成。硅衬底微针阵列的制造方法可以进一步分类为一般依靠改良的LIGA工艺的微制造技术、深反应离子刻蚀(RIE)、飞秒激光两次光子聚合、深X射线光刻(DXRL)工艺、光刻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聚焦离子束(FIB)辅助技术等,以形成中心对称的空心微针或非对称的侧开式平面外微针以便用于微流体透皮液体的转移,金属微针阵列的制造过程可以进一步归类为使用电镀或沉积,聚合物微针阵列的制造过程可以进一步分类为使用制模法或光刻。当前,已经提出了许多制造微针阵列的方法,这些制造过程不仅繁琐而且困难,并且可能导致中空微针的内径和外径的壁斜率不一致,制造比较粗糙,因此成品率低。此外,昂贵的设备和制造成本也不适合大量生产。
在这些情况下,空心微针阵列的商业批量生产主要受到固有的高成本和低通量的极大阻碍。因此,需要使用简单的工艺步骤加快制造过程,在生物相容的衬底材料上直接生产中空微针,以将药物或基因穿过皮肤或其他组织屏障层中,具有最小的伤害和无疼痛感,并提供可重复的结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制造方法来批量生产中空微针阵列,无需复杂且昂贵的设备和技术,所得针头的质量较高,在制造设备和材料上的投资都较低,这使得该方法在当前的中空微针制造方法中占据优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心微针阵列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能够批量生产中空微针阵列,无需复杂且昂贵的设备和技术,所得针头的质量较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心微针阵列装置,包括一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一面具有凹槽,支撑结构背面具有由多个中空微针形成的中孔微针阵列,上述中空微针具有一高深宽比的针筒结构以及位于微针头部的逐渐尖锐圆滑的梯次状凸起结构,可以是中心对称或非对称(侧开式)的中空微针阵列,上述中空微针具有内部通孔,上述内部通孔与支撑结构另一面的凹槽连通,使得流体可以从凹槽经过内部通孔流入或流出。
优选地,上述梯次状凸起结构的顶部横向尺寸在50-300微米,深度为50-300微米,上述空心微针上侧的梯次状沟槽以及长度大于100微米,其中具有贯穿至支撑结构的中心孔,大小在50-300微米,高深宽比的针筒结构长度至少为100微米。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心微针阵列装置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衬底,在上述衬底上定义微针阵列的光刻图案;
S2:根据上述光刻图案对上述衬底进行多次交替的各向同性刻蚀和各向异性刻蚀,形成微针阵列的梯次状凸起结构;
S3:对上述衬底再次进行各向异性刻蚀,形成微针阵列的高深宽比侧壁结构;
S4:在上述微针阵列中定义中孔加工图案,然后在上述微针顶端凸起中形成通孔;
S5:在上述衬底背面构建支撑结构,形成上述空心微针阵列结构。
优选地,上述光刻图案为线条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图形。
优选地,上述衬底可以选自Si、Ge、SiGe、SiC、SiGeC、SOI或III/V化合物等半导体材料,也可以选择非半导体材料如聚合物、绝缘层材料等。
优选地,通过在上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硬掩膜层和光刻胶层形成上述微针阵列的光刻图案,其中上述硬掩膜层选自氧化硅、氮化硅、旋涂或CVD旋涂的非晶碳、硅基抗反射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氧化硅/氮化硅、硅基抗反射材料/SOC/氧化硅或Si ARC/SOC/氮化硅复合结构
优选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通入第一刻蚀气体对上述衬底进行刻蚀,以形成第一梯次沟槽;
S2-2通入第一钝化气体,沉积在上述第一梯次沟槽的底部和侧壁上;
S2-3通入第二刻蚀气体以去除上述第一梯次沟槽底部的钝化保护层,继续刻蚀上述第一梯次沟槽底部以形成第二梯次沟槽;
将步骤S2-1至S2-3交替执行若干次,优选地为8次,形成上述梯次状沟槽侧壁结构。
优选地,上述各向同性刻蚀与各向异性刻蚀的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通过控制每一循环的速率来形成不同形状的结构,优选地为头部逐渐尖锐圆滑的凸起状微针阵列结构。。
优选地,上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
对上述顶端凸起的微针阵列定义中孔结构图案;
根据上述中孔结构图案对上述微针阵列进行各向异性刻蚀,形成内部空心的微针阵列。
优选地,上述对上述衬底远离上述微针阵列的一面构建支撑结构还包括:
对上述衬底远离上述微针阵列的一面定义支撑结构的图案;
对上述支撑街头的图案进行刻蚀,直至露出上述微针阵列的内部通孔。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心微针阵列制作方法,仅利用图案化以及刻蚀相结合的方法即可实现空心微针阵列的制备,制造成本低且工艺简单,适合量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示出了形成图案化硬掩模层的衬底;
图2示出了第1次各向同性刻蚀形貌;
图3示出了第1次各向异性刻蚀;
图4示出了第2次各向同性刻蚀形貌;
图5示出了第2次各向异性刻蚀形貌;
图6示出了继续进行各向异性刻蚀的形貌;
图7示出了高温原位处理;
图8示出了形成通孔图案;
图9示出了刻蚀硬掩膜层;
图10示出了深硅刻蚀内部通孔;
图11示出了形成背面空心图案;
图12示出了形成大尺寸通孔;
图13示出了最终的空心微针阵列结构;
图14示出了非对称空心微针阵列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定义和缩写用于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解释。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包括”,“包含”,“具有”,“具有”,“包含”或其任何其他变型旨在覆盖非独家包容。例如,包括一系列元素的组合物,混合物,过程,方法,制品或设备不必仅限于那些元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或此类的组合物,混合物,过程,方法所固有的其他元素、物品或设备。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在元件或组件之前的冠词“一”和“一个”旨在关于元件或组件的实例(即出现)的数量是非限制性的。因此,“一”或“一个”应被理解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元素或组件的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除非数字显然是单数。现在将通过参考以下讨论和本申请所附的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注意,提供本申请的附图仅出于说明性目的,因此,附图未按比例绘制。还应注意,相同和相应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例如特定的结构,部件,材料,尺寸,处理步骤和技术,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理解。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没有详细描述公知的结构或处理步骤,以避免使本申请难以理解。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图1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心微针阵列的制备流程图。
S1:提供一衬底,在上述衬底上定义微针阵列的光刻图案,参见图1;
S2:根据上述光刻图案对上述衬底进行多次交替的各向同性刻蚀和各向异性刻蚀,形成微针阵列的梯次状凸起结构,参见图1-图5;
S3:对上述衬底再次进行各向异性刻蚀,形成微针阵列的高深宽比侧壁结构,参见图6和图7;
S4:在上述微针阵列中定义中孔加工图案,然后在上述微针顶端凸起中形成通孔,参见图8-图10;
S5:在上述衬底背面构建支撑结构,形成上述空心微针阵列结构,参见图11-图13。
此方法简单方便,其过程仅涉及多次图案化以及刻蚀过程,无需昂贵的设备及材料,可实现量产。同时,采用该种方法制备的空心微针阵列,其顶部直径更小,内径和外径的壁斜率保持高度一致,并且沟槽平滑,可快速无痛的进入体内,方便药物以治疗有用的速率进入人体。
其中,上述通孔可以为机械通孔或刻蚀通孔或激光通孔中的任意一种。通孔的位置可以为微针阵列的中心位置,也可以为偏离中心的位置,如侧开式平面外微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衬底为半导体衬底。其可以由任何半导体材料构成,包括但不限于Si(单晶硅、多晶硅或非晶硅)、Ge、SiGe、SiC、SiGeC和III/V化合物半导体,其中III/V化合物半导体包括InAs、GaN、GaAs和InP等,也就是第IIIA与第VA族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当然,这些半导体材料组成的多层材料也可以用作半导体衬底。除此之外,半导体衬底可以包括绝缘体上半导体(SOI)衬底。尽管没有具体示出,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SOI衬底包括支撑衬底,位于支撑衬底表面上的绝缘体层,以及位于绝缘体层的上表面的最顶部的半导体层。支撑衬底为绝缘体层和最顶层的半导体层提供机械支撑。SOI衬底的支撑衬底和最上面的半导体层可以包括相同或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衬底和最顶层的半导体层均由硅组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衬底还可以是非半导体材料,包括例如介电材料、聚合物材料和/或导电或非导电材料。
SOI衬底的绝缘体层可以是结晶或非晶氧化物或氮化物。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体层是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硅。绝缘体层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当存在不连续的绝缘体区域时,绝缘体区域可以作为被半导体材料包围的隔离岛存在。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上述衬底定义微针阵列的光刻图案还包括:提供一衬底;在衬底的一侧形成光刻层;利用显影及曝光,对光刻层进行图案化;去除光刻层。
其中,根据加工线宽的要求,还可以在衬底与光刻层之间选择性的增加硬掩膜层。对于一些尺寸较大的结构如微米尺度量级的,可以直接使用光刻层,但是在加工更小尺寸且对图形质量要求更高的结构时,则往往需要选择使用一层或多层硬掩模材料,提高对衬底材料的刻蚀选择性以便获得精细的线条。
进一步地,在衬底上形成硬掩膜层或者光刻层之前,进行必要的湿法清洗,去除基底的油污及污渍,方便后续薄膜的沉积。
具体地,硬掩膜层的材料可以为可以为单一材料如氧化硅、氮化硅、旋涂的非晶碳(SOC),CVD沉积的非晶碳、硅基抗反射材料(Si ARC)等,也可以为多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如氧化硅/氮化硅或Si ARC/SOC/氧化硅或氮化硅等,或其他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薄膜形成该硬掩模层,本专利对此不作严格限定。硬掩膜层可通过本领域合适的方法来形成,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或其他沉积方法。
具体地,上述光刻图案可以是线条形、圆形、椭圆形等规则形状,也可以是其他非规则形状等,可以是周期结构,也可以是非周期结构。以下以在衬底材料上加工周期交替的圆柱形结构进行示例说明。
进一步地,光刻层定义了最初的图形尺寸,可以采用传统的光刻技术如紫外宽谱光刻、I线、G线光刻等。另外,也可以采用非传统的光刻技术如共聚物自组装首先形成模板,然后去除其中一种嵌段分子,定义出光刻图形。随后,采用等子体干法刻蚀技术将光刻胶层的图形转移到下面的硬掩模或衬底上,形成图案化的硬掩模层或图形化的衬底。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掩模侧壁有良好的粗糙度性能往往选择去除光刻层,可以通过干法去胶工艺或湿法清洗工艺来完成。
进一步地,对上述衬底交替进行各向同性刻蚀和各向异性刻蚀,以形成微针阵列的梯次沟槽上侧壁结构包括:通入第一刻蚀气体对上述衬底进行刻蚀,以形成第一梯次沟槽;通入第一钝化气体,沉积在上述第一梯次沟槽的底部和侧壁上;通入第二刻蚀气体对以去除上述第一梯次沟槽底部的钝化保护层,继续刻蚀上述第一梯次沟槽底部,以形成第二梯次沟槽。
具体地,图2-图5中给出了第一和第二个循环过程中的各向同性刻蚀及各向异性刻蚀的形貌示意。此处,以衬底是硅为例,通入第一刻蚀性气体可以选择SF6、SF6/O2、SF6/Ar、SF6/Ar/O2等,也可以选择其他刻蚀性气体如碳氟基气体CF4、CHF3、卤基气体如Cl2、HBr等,当然上述气体可以根据实际要刻蚀的衬底材料相互结合来使用,这里不作特别限定。刻蚀过程则是通过第一刻蚀气体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分解,提供刻蚀所需的中性氟基团与加速离子。同时通过调节相关工艺参数如气体流量、气体比例、射频功率等实现对各向同性刻蚀行为的调控,这样可确保其横向刻蚀速率满足对结构的要求,如图2所示。
接下来,通入第一钝化气体,第一钝化气体可以为C4F6或C4F8等钝化性气体,也可以为CH4、CH2F2、CH3F等含碳元素比例较高的气体。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上述气体会分解生成碳氟聚合物保护层,沉积在先前已经刻蚀好的半导体结构的沟槽的底部和侧壁上。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的工艺参数来调节聚合物钝化层沉积的厚度,钝化步骤往往应用于较小尺寸如几个微米大小或要求较高的结构中,目的是用于更加精细地控制刻蚀侧壁形貌。。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实施列中,如果是进行较大尺寸如几十个微米以上或要求不是很高结构的刻蚀,则可以跳过S4-2的钝化步骤直接进行S4-3步骤的各向异性刻蚀。
然后,通入第二刻蚀气体,第二刻蚀气体的选择范围与第一刻蚀气体相同,但是实际采用的气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需要根据具体的刻蚀需求而定。通过调控各向异性的刻蚀行为,先将水平表面上的钝化层去除,而侧壁的保护层由于离子刻蚀的方向性刻蚀速度低而不会被去除,由此垂直方向上的刻蚀得以持续进行,并继续刻蚀半导体衬底,形成第二梯次沟槽结构,如图3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具体的尺寸和形貌的要求,不同工艺步骤和工艺循环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的工艺参数,以更灵活和充分的调节得到满足需求的凸起状微针结构。
如图2-图5所示,反复交替执行上述步骤,经过若干个循环步骤后得到满足需求的梯次状沟槽上侧壁结构;优选地,上述交替次数为5-10次,进一步优选为8次(图2-图5中仅示出了两个循环)。继续各向异性刻蚀直到某一深度如优选的为100微米或更大,通过调控各向异性的刻蚀行为,使其刻蚀深度达到100微米以上,然后选择合适的干法去胶和湿法清洗将表面上的残余聚合物去除,如图6所示。干法刻蚀可以有多种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选择常规的BOSCH深硅刻蚀技术或其变体如刻蚀-钝化交替循环、钝化-刻蚀交替循环、表面修饰-刻蚀-钝化交替循环等等方法,或低温深硅刻蚀技术,或基于这两种主要技术的其他变形等刻蚀方法进行加工。作为一个实施例,这里选择常规的BOSCH深硅刻蚀技术,其原理是在反应腔室中交替通入钝化气体(以C4F8为例)与刻蚀气体(以SF6为例)与衬底材料进行反应,工艺的整个过程是沉积钝化层步骤与刻蚀步骤的反复交替,以达到对衬底材料进行高深宽比、各向异性刻蚀的目的。其中钝化气体C4F8在高密度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分解生成碳氟聚合物保护层,沉积在已经做好图形的材料表面。刻蚀过程则是通过刻蚀气体SF6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分解,提供刻蚀所需的中性氟基团与加速离子,实现硅以及聚合物的各项异性刻蚀。刻蚀过程中,被刻蚀部分的钝化保护层会完全去除掉,然后对保护层下的材料进行刻蚀,而侧壁的保护层由于离子刻蚀的方向性,刻蚀速度低而不会被去除。随后重复钝化步骤,导致刻蚀持续在垂直方向进行。最终经过一系列的钝化与刻蚀步骤,得到满足要求的刻蚀结构。
需要注意地是,凸起的微针结构的顶部直径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如果针尖太小,则微针在插入皮肤时可能会折断。此外,顶部的微针的衬底壁厚优选为约50微米或更大。如果针尖太大,则微针将无法穿透皮肤。光刻图形在刻蚀后优选提供圆形微针,其尖端直径大于50微米、小于300微米,深度在50-300微米。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控制微针的凸起端尺寸的大小与圆滑情况,如可以对上述微针阵列远离上述衬底的一侧通孔刻蚀之前借助高温原位处理技术对刻蚀后的凸起结构进行细微处理,得到更尖锐更光滑的微针结构,如图7所示。这一步骤可以在多个地方进行,如还可以在微针筒身刻蚀后进行。原位处理技术可以包括高温热氧化和高温氢气退火或其他合适的处理技术,它们可以相结合进行,或者分别单独执行,这需要视具体的结构尺寸、形貌及其性能要求而定。然后将表面上的热氧化层通过常规的湿法工艺去除即可,本专利对此不作要求。
然后,开始进行微针阵列内部通孔的加工制造,这首先需要得到一个比较平坦的衬底,才能进行光刻图形的定义。根据加工尺寸的大小,可以在上述已经刻蚀好的结构上直接旋涂光刻胶,通过回流等平坦化后进行光刻,而对于精义要求较高即加工尺寸较小的结构,则需要先在上述已经刻蚀好的衬底上沉积硬掩模,进行平坦化处理,然后才能进行光刻以定义微针阵列的内部通孔图形。硬掩模可以由氧化硅、氮化硅、非晶碳、有机硅酸盐玻璃等组成,也可以采用由其组成的复合结构,或采用聚合物材料旋涂而成,而光刻胶和光刻方法的选择则依赖于刻蚀尺寸的大小来选择。定义好光刻图形后,再把硬掩模刻蚀掉,可以使用干法刻蚀或湿法刻蚀,如图8和图9所示,接下来便可以进行微针阵列内部通孔的刻蚀。可以根据微针的加工类型选择合适的光刻对准方式,如果要制备中心对称的内部通孔,需要严格控制光刻层的对准精度以确保通孔位于中心位置,而如果要加工偏离中心的内部通孔(侧开式平面外微针),则对光刻层的对准要求又有所不同,但是需要对中心位置有一定偏移量。这里的硬掩模沉积、光刻、刻蚀都是本领域常规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微针阵列内部通孔的加工方法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的方法,图10给出了中心对称的内部通孔刻蚀结果示意。需要注意地是,内部通孔的具体大小由其应用领域决定,对用于药物递送的微针阵列而言,其直径往往较大,优选地,可以为50-100微米,对用于基因筛选或分子过滤而言,其尺寸要小的多,可以为几十纳米到几十个微米的尺度。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用于药物递送的微针阵列的内部通孔的深度要和衬底背面上刻蚀的大尺寸结构要相互贯通,因此必须确保刻蚀后的内部通孔的深度大于外部针身的深度,优选的为200微米以上。刻蚀后需要将光刻层和掩模层去除,当然掩模层也可以在后面去除,这里不作特别限定。
接下来,在衬底上远离上述微针阵列的一面设置支撑结构还包括:对上述衬底远离上述微针阵列的一面进行支撑平台的图案化,如图11所示;对上述支撑平台的图案化进行刻蚀,直至露出上述微针阵列的通孔,如图12所示。
在衬底背面,即远离微针阵列的一面,进行支撑垫和大尺寸空心结构的加工步骤,包括硬掩模沉积和光刻胶旋涂。根据具体结构的要求,也可以直接采用光刻胶,这往往用于较大尺寸及对结构细节要求较低的领域。硬掩模可以由氧化硅、氮化硅、非晶硅、多晶硅、非晶碳、有机硅酸盐玻璃等组成,也可以采用由其组成的复合结构,而光刻胶和光刻方法的选择则依赖于刻蚀尺寸的大小来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由金属构成,例如Al、TiAl、TiAu、W或Cu等组成,也可以由金属化合物组成如Al2O3、TiN等组成。它们可通过本领域合适的方法来形成,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原子层沉积(ALD),或其任何组合沉积而成。
其中,根据工艺要求来选择硬掩模的各类和厚度,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定义好光刻图形控制好光刻对准精度后进行刻蚀,直到与先前的中孔结构相接触,由此得到支撑垫结构,如图12所示。刻蚀工艺可以选择干法刻蚀也可以选择湿法腐蚀工艺,这一切都有取决于要刻蚀的线宽尺寸和深度,而干法刻蚀依然可以选择上面提到的各种刻蚀方法。最后,将得到的中空结构上多余的材料去除,形成本发明的空心微针阵列结构,如图13所示。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的空心微针阵列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一支撑结构,上述支撑结构一面具有凹槽,上述支撑结构背面具有由多个中空微针形成的中孔微针阵列,上述中空微针具有一高深宽比的针筒结构以及位于微针头部的逐渐尖锐圆滑的梯次状凸起结构,可以是中心对称或非对称(侧开式)的中空微针阵列,上述中空微针具有内部通孔,上述内部通孔与支撑结构另一面的凹槽连通,使得流体可以从凹槽经过内部通孔流入或流出。
上述梯次状凸起结构的顶部横向尺寸在50-300微米,深度为50-300微米,上述空心微针上侧的梯次状沟槽以及长度大于100微米,其中具有贯穿至支撑结构的中心孔,大小在50-300微米,高深宽比的针筒结构长度至少为100微米。
其中,空心位置可以位于微针阵列的中心,如图13所示,也可以位于微针阵列偏离中心的位置,如图14所示的侧开式中空微针阵列。
此种空心微针阵列装置可以将药物或基因穿过皮肤或其他组织屏障层中,具有最小的伤害和无疼痛感,并提供可重复的结果。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心微针阵列装置,包括一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一面具有凹槽,所述支撑结构背面具有由多个中空微针形成的中孔微针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微针具有一高深宽比的针筒结构以及位于微针头部的逐渐尖锐圆滑的梯次状凸起结构,可以是中心对称或非对称的中空微针阵列,所述中空微针具有内部通孔,所述内部通孔与支撑结构另一面的凹槽连通,使得流体可以从凹槽经过内部通孔流入或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微针阵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次状凸起结构的顶部横向尺寸在50-300微米,深度为50-300微米,所述空心微针上侧的梯次状沟槽以及长度大于100微米,其中具有贯穿至支撑结构的中心孔,大小在50-300微米,高深宽比的针筒结构长度至少为100微米。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心微针阵列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定义微针阵列的光刻图案;
S2:根据所述光刻图案对所述衬底进行多次交替的各向同性刻蚀和各向异性刻蚀,形成微针阵列的梯次状凸起结构;
S3:对所述衬底再次进行各向异性刻蚀,形成微针阵列的高深宽比侧壁结构;
S4:在所述微针阵列中定义中孔加工图案,然后在所述微针顶端凸起中形成通孔;
S5:在所述衬底背面构建支撑结构,形成所述空心微针阵列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微针阵列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刻图案为线条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图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微针阵列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可以选自Si、Ge、SiGe、SiC、SiGeC、SOI或III/V化合物等半导体材料,也可以选择非半导体材料如聚合物、绝缘层材料等。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微针阵列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硬掩膜层和光刻胶层形成所述微针阵列的光刻图案,其中所述硬掩膜层选自氧化硅、氮化硅、旋涂或CVD旋涂的非晶碳、硅基抗反射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氧化硅/氮化硅、硅基抗反射材料/SOC/氧化硅或SiARC/SOC/氮化硅复合结构。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微针阵列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通入第一刻蚀气体对所述衬底进行刻蚀,以形成第一梯次沟槽;
S2-2通入第一钝化气体,沉积在所述第一梯次沟槽的底部和侧壁上;
S2-3通入第二刻蚀气体以去除所述第一梯次沟槽底部的钝化保护层,继续刻蚀所述第一梯次沟槽底部以形成第二梯次沟槽;
将步骤S2-1至S2-3交替执行若干次,优选地为8次,形成所述梯次状沟槽侧壁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心微针阵列装置的制作方法,所述各向同性刻蚀与各向异性刻蚀的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通过控制每一循环的速率来形成不同形状的结构,优选地为头部逐渐尖锐圆滑的凸起状微针阵列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心微针阵列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顶端凸起的微针阵列定义中孔结构图案;
根据所述中孔结构图案对所述微针阵列进行各向异性刻蚀,形成内部空心的微针阵列。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微针阵列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衬底远离所述微针阵列的一面构建支撑结构还包括:
对所述衬底远离所述微针阵列的一面定义支撑结构的图案;
对所述支撑街头的图案进行刻蚀,直至露出所述微针阵列的内部通孔。
CN202010089390.XA 2020-02-12 2020-02-12 一种空心微针阵列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12286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9390.XA CN111228643A (zh) 2020-02-12 2020-02-12 一种空心微针阵列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9390.XA CN111228643A (zh) 2020-02-12 2020-02-12 一种空心微针阵列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8643A true CN111228643A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63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9390.XA Pending CN111228643A (zh) 2020-02-12 2020-02-12 一种空心微针阵列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286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0773A (zh) * 2022-03-16 2022-06-07 胡玉龙 一种用于经皮给药硅基纳米微针阵列的制造工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12854U (ko) * 1998-12-17 2000-07-15 강병호 박스용 손잡이 및 그것이 구비된 박스
US20020138049A1 (en) * 1998-06-10 2002-09-26 Allen Mark G. Microneedle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thereof
CN1431686A (zh) * 2003-02-28 2003-07-23 北京大学 高深宽比硅深刻蚀方法
CN100998901A (zh) * 2007-01-12 2007-07-18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多孔硅无痛注射微针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US20090200262A1 (en) * 2006-06-23 2009-08-13 Dick Scholt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rous Microneedles and their Use
US20100062142A1 (en) * 2008-09-09 2010-03-11 Nanjing University Fabrication method for hollow microneedles for drug delivery
US20100280458A1 (en) * 2007-12-17 2010-11-04 Astrid Cachemaille Out-of-plane microneed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CN105600740A (zh) * 2015-12-23 2016-05-25 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制备高深宽比硅微结构的方法
US20160354521A1 (en) * 2014-02-24 2016-12-0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ollow needle-shaped body, and hollow needle-shaped body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8049A1 (en) * 1998-06-10 2002-09-26 Allen Mark G. Microneedle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thereof
KR20000012854U (ko) * 1998-12-17 2000-07-15 강병호 박스용 손잡이 및 그것이 구비된 박스
CN1431686A (zh) * 2003-02-28 2003-07-23 北京大学 高深宽比硅深刻蚀方法
US20090200262A1 (en) * 2006-06-23 2009-08-13 Dick Scholt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rous Microneedles and their Use
CN100998901A (zh) * 2007-01-12 2007-07-18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多孔硅无痛注射微针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US20100280458A1 (en) * 2007-12-17 2010-11-04 Astrid Cachemaille Out-of-plane microneed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US20100062142A1 (en) * 2008-09-09 2010-03-11 Nanjing University Fabrication method for hollow microneedles for drug delivery
US20160354521A1 (en) * 2014-02-24 2016-12-08 Toppan Printing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ollow needle-shaped body, and hollow needle-shaped body
CN105600740A (zh) * 2015-12-23 2016-05-25 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制备高深宽比硅微结构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0773A (zh) * 2022-03-16 2022-06-07 胡玉龙 一种用于经皮给药硅基纳米微针阵列的制造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36305E (en)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close-tolerance lines and sharp emission tips on a semiconductor wafer
US9390936B2 (en)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high aspect ratio probes and deforming high aspect ratio nanopillars and micropillars
EP1244495B1 (en) Method of forming vertical, hollow needles within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US8747682B2 (en) Pattern formation metho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351382B (en) Extensions of self-assembled structures to increas
US20190355538A1 (en) Method for the fabrication of electron field emission devices including carbon nanotube electron field emission devices
US6979652B2 (en) Etching multi-shaped openings in silicon
TW200408047A (en) Method of etching a trench in a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tructure
KR100996072B1 (ko) 반도체 장치 제조 방법
KR20090105946A (ko) 블록 공중합체 자기 조립에 의하여 형성되는 서브 리소그라피 지름을 갖는 2차원 홀 어레이
US9583605B2 (en) Method of forming a trench in a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11261586B (zh) 一种中孔半导体纳米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03177936A (zh)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TW202213482A (zh) 半導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CN111228643A (zh) 一种空心微针阵列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JP5889232B2 (ja) 凹凸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11228642A (zh) 一种中空微针阵列装置及制作方法
JP4486368B2 (ja) シリコン針の製造方法
US20090236608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Graphitic Patterns on Silicon Carbide
CN105719961A (zh) 堆叠纳米线制造方法
CN111252730A (zh) 一种非对称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
TWI229377B (en) Method for forming cavities having different aspect ratios
US9891189B2 (en) Techniques for fabricating horizontally aligned nanochannels for microfluidics and biosensors
KR100933560B1 (ko) 패턴화된 실리콘 나노팁 제작방법
Black et al. Formation of nanometer-scale dot arrays from diblock copolymer templa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