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6949B - 一种煤矿掘进的前探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掘进的前探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6949B
CN111206949B CN202010105383.4A CN202010105383A CN111206949B CN 111206949 B CN111206949 B CN 111206949B CN 202010105383 A CN202010105383 A CN 202010105383A CN 111206949 B CN111206949 B CN 1112069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moving
rod
limiting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53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06949A (zh
Inventor
颜世忠
郑长浩
张荣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 Shizho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1053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069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06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6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06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69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9/00Provisional protective covers for working space
    • E21D19/04Provisional protective covers for working space for use in drifting gall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掘进的前探梁结构,包括:主体,支撑件,翻转杆,承接件,卡件,移动杆和顶件;所述主体矩形长条状结构,且主体两端底部设有移动槽;所述支撑件包括有连接板;所述支撑件为圆柱形结构,且支撑件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圆形结构的插孔;所述支撑件的底部两侧设有连接板,翻转杆是用来安装在支撑件的底部的,使得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便捷的在移动与固定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完成快速的固定使用,而翻转杆为弧形长条状结构,是为了使得本装置在需要通过移动轮进行移动的时候,翻转杆的顶端可以插入到支撑件底部的插孔内部,从而使翻转杆无法再进行翻转,使其可以固定在使用的状态,从而便于本装置通过移动轮进行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煤矿掘进的前探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前探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煤矿掘进的前探梁结构。
背景技术
前探梁是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的一种装置。
例如申请号:CN201910728559.9中涉及一种用于煤矿掘进的前探梁梁面结构,包括主梁面、摆动侧梁和伸缩液压缸;所述主梁面的前端面滑动连接有一组所述伸缩梁;所述主梁面的左右两侧均铰连接有一组所述摆动侧梁;所述支撑腿与所述支腿架之间通过支腿液压缸传动连接;所述支腿架后端面与所述主梁面的后端面共同铰连接有一组所述连接杆;所述主梁面与所述摆动侧梁之间通过摆动液压缸传动连接;所述主梁面与所述伸缩梁之间通过所述伸缩液压缸传动连接。通过设置可以摆动的摆动侧梁,对于井道顶部不是水平时,可以通过调节摆动侧梁的角度对井道顶部进行支护,增加支护面积,提高支护能力。
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前探梁在使用的时候,通常需要移动到适当的位置进行固定,现有的无法同时便捷的兼备移动结构与固定结构,无法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之后快速稳固固定,且现有的前探梁在使用支撑的时候,容易遇到顶面不平的现象,而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根据顶面各个位置的不同高度进行稳固固定,无法根据不同形状的顶面进行适当调节,从而容易导致支撑时出现错位不稳固以及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掘进的前探梁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前探梁在使用的时候,通常需要移动到适当的位置进行固定,现有的无法同时便捷的兼备移动结构与固定结构,无法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之后快速稳固固定,且现有的前探梁在使用支撑的时候,容易遇到顶面不平的现象,而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根据顶面各个位置的不同高度进行稳固固定,无法根据不同形状的顶面进行适当调节,从而容易导致支撑时出现错位不稳固以及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煤矿掘进的前探梁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煤矿掘进的前探梁结构,包括主体,支撑件,翻转杆,承接件,卡件,移动杆和顶件;所述主体为矩形长条状结构,且主体两端底部设有移动槽;所述支撑件包括有连接板;所述支撑件为圆柱形结构,且支撑件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圆形结构的插孔;所述支撑件的底部两侧设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两侧设有长条状结构的控制槽;所述支撑件的顶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主体的底部两端相连接;所述翻转杆的两侧设有连接轴,且连接轴嵌入安装在连接板内部的控制槽内部;所述承接件处于主体的内部,且承接件的两侧底部嵌入安装在导向槽的内部;所述卡件包括有滚轮;所述卡件为板状结构,且卡件的侧边设有数个插杆;所述滚轮为圆形结构,且滚轮通过连接轴嵌入安装在插杆的内侧内部;所述卡件侧边的插杆插入安装在卡孔的内部;所述移动杆的外侧设有挡板,且移动杆插入安装在移动孔的内部;所述顶件的底部通过连接轴与移动杆的顶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有导向槽,移动槽,限位件;所述主体的内侧设有导向槽,且导向槽为矩形长条状结构;所述移动槽为“中”字型圆形结构;所述限位件为圆柱形结构,且限位件的外侧设有受力板;所述限位件的底部设有拉板,且限位件以及受力板通过弹簧安装在移动槽的内部;所述限位件通过弹簧在移动槽的内部移动组成可以移动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杆包括有接触件;所述翻转杆为弧形长条状结构,且翻转杆的底部设有移动轮;所述翻转杆的侧边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接触件,且接触件两端为楔形结构;所述接触件的底部设有数个锥形结构;所述接触件的底部与地面接触以及锥形结构插入到地面内部组成可以限位固定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承接件包括有移动孔,卡孔,限位孔;所述承接件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承接件的内部为T形结构;所述承接件的内部两侧设有圆形结构的移动孔,且移动孔的内部两侧设有矩形结构的卡孔;所述承接件的底部两侧设有数个圆形结构的限位孔,且限位孔的底部外侧为倾斜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包括有插槽,卡槽;所述移动杆为圆柱形结构,且移动杆的底部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为圆形结构,且插槽的底部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移动杆的两侧设有数个均匀排列的卡槽,且卡槽的两端为倾斜状结构;所述移动杆两侧的卡槽的内部插入插杆固定为可高低调节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顶件包括有防滑件;所述顶件为T形结构,且顶件的顶端设有数个棱锥形结构的突起;所述顶件的顶端安装有橡胶材质的防滑件,且防滑件的内部设有数个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装置中,设置了翻转杆以及移动杆,此处的翻转杆是用来安装在支撑件的底部的,使得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便捷的在移动与固定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完成快速的固定使用,而翻转杆为弧形长条状结构,是为了使得本装置在需要通过移动轮进行移动的时候,翻转杆的顶端可以插入到支撑件底部的插孔内部,从而使翻转杆无法再进行翻转,使其可以固定在使用的状态,从而便于本装置通过移动轮进行移动,而当需要固定的时候,可以控制翻转杆进行翻转,使得接触件可以朝向地面,使得接触件可以与地面接触,从而很好的将本装置支撑住,而接触件底部的锥形结构,是用来插入到泥土内部的,使得接触件的底部可以稳固的与地面接触,使得本装置不会通过接触件产生位移,从而安装更加稳固;
还有的是,此处的移动杆是用来安装在承接件的移动孔内部的,使得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同位置的移动杆可以移动到不同的高度与煤矿顶面接触,而不同位置的移动杆可以与凹凸不平的顶面接触,从而将煤矿顶面支撑稳固,不会出现错位的现象,从而稳固的支撑,而移动杆底部的插槽是用来与电动缸的顶端接触的,使得移动杆在初步顶动的时候,可以被电动缸推动向上移动,从而节省人力,而插槽的底部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是为了使得电动缸顶端在插入的时候,可以进行导向,从而快速的安装使用,而移动杆两侧的卡槽,则是在移动杆移动到适当高度之后,卡件的插杆可以插入到卡槽的内部,从而将移动杆固定在适当的高度进行支撑使用,使得移动杆可以持续处于顶动的状态,从而使煤矿顶面可以更加的安全,从而解决了在使用的时候,通常需要移动到适当的位置进行固定,现有的无法同时便捷的兼备移动结构与固定结构,无法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之后快速稳固固定,且现有的前探梁在使用支撑的时候,容易遇到顶面不平的现象,而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根据顶面各个位置的不同高度进行稳固固定,无法根据不同形状的顶面进行适当调节,从而容易导致支撑时出现错位不稳固以及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支撑件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翻转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承接件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卡件立体及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移动杆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顶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主体;101、导向槽;102、移动槽;103、限位件;2、支撑件;201、连接板;3、翻转杆;301、接触件;4、承接件;401、移动孔;402、卡孔;403、限位孔;5、卡件;501、滚轮;6、移动杆;601、插槽;602、卡槽;7、顶件;701、防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掘进的前探梁结构,包括有:主体1,支撑件2,翻转杆3,承接件4,卡件5,移动杆6和顶件7;主体1为矩形长条状结构,且主体1两端底部设有移动槽102,而导向槽101则是用来嵌入安装承接件4的两侧的,使得承接件4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进行左右移动,从而便捷快速的调节本装置支撑的位置,而移动槽102则是用来安装限位件103的,使得限位件103可以通过弹簧在移动槽102的内部移动,使得承接件4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使用之后,限位件103的顶端可以插入到限位孔403的内部,从而将承接件4进行限位;支撑件2包括有连接板201;支撑件2为圆柱形结构,且支撑件2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圆形结构的插孔;支撑件2的底部两侧设有连接板201,且连接板201的两侧设有长条状结构的控制槽;支撑件2的顶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主体1的底部两端相连接;翻转杆3的两侧设有连接轴,且连接轴嵌入安装在连接板201内部的控制槽内部,而接触件301底部的锥形结构,是用来插入到泥土内部的,使得接触件301的底部可以稳固的与地面接触,使得本装置不会通过接触件301产生位移,从而安装更加稳固;承接件4处于主体1的内部,且承接件4的两侧底部嵌入安装在导向槽101的内部,而卡孔402则是用来使卡件5侧边的插杆插入的,使得移动杆6调节到适当的位置之后,插杆可以在卡孔402的内部插入到卡槽602的内部,从而将移动杆6固定住,而限位孔403则是用来使限位件103的顶端插入的,使得承接件4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之后,可以通过限位孔403进行固定住;卡件5包括有滚轮501;卡件5为板状结构,且卡件5的侧边设有数个插杆;滚轮501为圆形结构,且滚轮501通过连接轴嵌入安装在插杆的内侧内部;卡件5侧边的插杆插入安装在卡孔402的内部;移动杆6的外侧设有挡板,且移动杆6插入安装在移动孔401的内部,而插槽601的底部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是为了使得电动缸顶端在插入的时候,可以进行导向,从而快速的安装使用,而移动杆6两侧的卡槽602,则是在移动杆6移动到适当高度之后,卡件5的插杆可以插入到卡槽602的内部,从而将移动杆6固定在适当的高度进行支撑使用,使得移动杆6可以持续处于顶动的状态,从而使煤矿顶面可以更加的安全;顶件7的底部通过连接轴与移动杆6的顶端相连接,而防滑件701则是用来与顶面接触避免出现滑动的,而顶件7顶端的突起是为了使得防滑件701受力压缩之后,可以通过突起与顶面接触,从而接触的更加稳固,更加不容易出现滑动。
其中,主体1包括有导向槽101,移动槽102,限位件103;主体1的内侧设有导向槽101,且导向槽101为矩形长条状结构;移动槽102为“中”字型圆形结构;限位件103为圆柱形结构,且限位件103的外侧设有受力板;限位件103的底部设有拉板,且限位件103以及受力板通过弹簧安装在移动槽102的内部;限位件103通过弹簧在移动槽102的内部移动组成可以移动限位结构,此处的主体1是用来将承接件4安装支撑的,使得承接件4与移动杆6使用的时候,可以被支撑稳固。
其中,翻转杆3包括有接触件301;翻转杆3为弧形长条状结构,且翻转杆3的底部设有移动轮;翻转杆3的侧边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接触件301,且接触件301两端为楔形结构;接触件301的底部设有数个锥形结构;接触件301的底部与地面接触以及锥形结构插入到地面内部组成可以限位固定结构,此处的翻转杆3是用来安装在支撑件2的底部的,使得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便捷的在移动与固定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完成快速的固定使用,而翻转杆3为弧形长条状结构,是为了使得本装置在需要通过移动轮进行移动的时候,翻转杆3的顶端可以插入到支撑件2底部的插孔内部,从而使翻转杆3无法再进行翻转,使其可以固定在使用的状态,从而便于本装置通过移动轮进行移动,而当需要固定的时候,可以控制翻转杆3进行翻转,使得接触件301可以朝向地面,使得接触件301可以与地面接触,从而很好的将本装置支撑住。
其中,承接件4包括有移动孔401,卡孔402,限位孔403;承接件4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承接件4的内部为T形结构;承接件4的内部两侧设有圆形结构的移动孔401,且移动孔401的内部两侧设有矩形结构的卡孔402;承接件4的底部两侧设有数个圆形结构的限位孔403,且限位孔403的底部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此处的承接件4是用来安装在主体1的上方,从而将移动杆6进行安装的,使得承接件4可以将数个移动杆6安装使用,使得移动杆6可以向上移动,将煤矿顶面顶起,而移动孔401则是用来安装移动杆6的,使得不同位置的移动杆6可以不同位置的移动孔401内部进行高低调节,从而使移动杆6可以对凹凸不平的煤矿顶面支撑。
其中,移动杆6包括有插槽601,卡槽602;移动杆6为圆柱形结构,且移动杆6的底部设有插槽601;插槽601为圆形结构,且插槽601的底部外侧为倾斜状结构;移动杆6的两侧设有数个均匀排列的卡槽602,且卡槽602的两端为倾斜状结构;移动杆6两侧的卡槽602的内部插入插杆固定为可高低调节限位结构,此处的移动杆6是用来安装在承接件4的移动孔401内部的,使得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同位置的移动杆6可以移动到不同的高度与煤矿顶面接触,而不同位置的移动杆6可以与凹凸不平的顶面接触,从而将煤矿顶面支撑稳固,不会出现错位的现象,从而稳固的支撑,而移动杆6底部的插槽601是用来与电动缸的顶端接触的,使得移动杆6在初步顶动的时候,可以被电动缸推动向上移动,从而节省人力。
其中,顶件7包括有防滑件701;顶件7为T形结构,且顶件7的顶端设有数个棱锥形结构的突起;顶件7的顶端安装有橡胶材质的防滑件701,且防滑件701的内部设有数个方孔,此处的顶件7安装在移动杆6的顶端,是用来直接与煤矿顶面接触的,而顶件7的底部通过连接轴与移动杆6顶端接触,是为了使得顶件7在于不同倾斜面接触的时候,可以适当自动调节接触方向,从而稳固的将顶面顶起。
使用时:当需要使用本装置的时候,可以通过人力控制翻转杆3进行翻转,使得翻转杆3的顶端可以朝上,从而使翻转杆3的顶端插入到支撑件2底部的插孔内部,从而将翻转杆3固定住,使得翻转杆3无法进行翻转,然后通过人力推动本装置在矿洞内部移动,使得本装置可以移动到适当的支撑位置,然后通过人力控制翻转杆3进行翻转,使得接触件301的底部可以与地面接触,使得锥形结构可以插入到泥土内部,从而将本装置稳固的支撑固定,然后通过人力控制卡件5抽出,然后通过人力推动承接件4,使得承接件4可以处于较为平整的顶面下方,然后通过人力逐次使用两个电动缸控制并列的移动杆6向上移动,当单个移动杆6受力之后,可以将卡件5插入到卡孔402的内部,使得插杆可以插入到卡槽602的内部,从而将移动杆6逐个固定在适当的高度进行支撑,而顶件7与顶面接触之后,可以自动根据顶面形状调节倾斜角度,从而更好的将煤矿顶面顶起。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4)

1.一种煤矿掘进的前探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支撑件(2),翻转杆(3),承接件(4),卡件(5),移动杆(6)和顶件(7);所述主体(1)为矩形长条状结构,且主体(1)两端底部设有移动槽(102);所述支撑件(2)包括有连接板(201);所述支撑件(2)为圆柱形结构,且支撑件(2)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圆形结构的插孔;所述支撑件(2)的底部两侧设有连接板(201),且连接板(201)的两侧设有长条状结构的控制槽;所述支撑件(2)的顶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主体(1)的底部两端相连接;所述翻转杆(3)的两侧设有连接轴,且连接轴嵌入安装在连接板(201)内部的控制槽内部;所述承接件(4)处于主体(1)的内部,所述主体(1)包括有导向槽(101),移动槽(102),限位件(103);所述主体(1)的内侧设有导向槽(101),且导向槽(101)为矩形长条状结构;所述移动槽(102)为“中”字型圆形结构;所述限位件(103)为圆柱形结构,且限位件(103)的外侧设有受力板;所述限位件(103)的底部设有拉板,且限位件(103)以及受力板通过弹簧安装在移动槽(102)的内部;所述限位件(103)通过弹簧在移动槽(102)的内部移动组成可以移动限位结构;且承接件(4)的两侧底部嵌入安装在导向槽(101)的内部;所述卡件(5)包括有滚轮(501);所述卡件(5)为板状结构,且卡件(5)的侧边设有数个插杆;所述滚轮(501)为圆形结构,且滚轮(501)通过连接轴嵌入安装在插杆的内侧内部;所述承接件(4)包括有移动孔(401),卡孔(402),限位孔(403);所述承接件(4)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承接件(4)的内部为T形结构;所述承接件(4)的内部两侧设有圆形结构的移动孔(401),且移动孔(401)的内部两侧设有矩形结构的卡孔(402);所述承接件(4)的底部两侧设有数个圆形结构的限位孔(403),且限位孔(403)的底部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卡件(5)侧边的插杆插入安装在卡孔(402)的内部;所述移动杆(6)的外侧设有挡板,且移动杆(6)插入安装在移动孔(401)的内部;所述顶件(7)的底部通过连接轴与移动杆(6)的顶端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煤矿掘进的前探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杆(3)包括有接触件(301);所述翻转杆(3)为弧形长条状结构,且翻转杆(3)的底部设有移动轮;所述翻转杆(3)的侧边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接触件(301),且接触件(301)两端为楔形结构;所述接触件(301)的底部设有数个锥形结构;所述接触件(301)的底部与地面接触以及锥形结构插入到地面内部组成可以限位固定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煤矿掘进的前探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6)包括有插槽(601),卡槽(602);所述移动杆(6)为圆柱形结构,且移动杆(6)的底部设有插槽(601);所述插槽(601)为圆形结构,且插槽(601)的底部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移动杆(6)的两侧设有数个均匀排列的卡槽(602),且卡槽(602)的两端为倾斜状结构;所述移动杆(6)两侧的卡槽(602)的内部插入插杆固定为可高低调节限位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煤矿掘进的前探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件(7)包括有防滑件(701);所述顶件(7)为T形结构,且顶件(7)的顶端设有数个棱锥形结构的突起;所述顶件(7)的顶端安装有橡胶材质的防滑件(701),且防滑件(701)的内部设有数个方孔。
CN202010105383.4A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煤矿掘进的前探梁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2069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5383.4A CN111206949B (zh)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煤矿掘进的前探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5383.4A CN111206949B (zh)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煤矿掘进的前探梁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6949A CN111206949A (zh) 2020-05-29
CN111206949B true CN111206949B (zh) 2021-06-04

Family

ID=70787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538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206949B (zh) 2020-02-20 2020-02-20 一种煤矿掘进的前探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069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3194B (zh) * 2022-02-17 2023-10-20 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下穿高速铁路修建用支护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86073C (en) * 2012-09-27 2021-04-20 Centre For Excellence In Mining Innovation Drill and blas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CN206668305U (zh) * 2017-04-11 2017-11-24 义马煤业集团孟津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矿综采工作面液压升降台
CN208669341U (zh) * 2018-06-06 2019-03-29 黄胜坚 一种巷道掘进临时支护装置
CN208845204U (zh) * 2018-08-21 2019-05-10 山西凌志达煤业有限公司 一种支护隧道凹凸不平岩体面的可折叠超前支护装置
CN109707430B (zh) * 2019-03-12 2024-03-19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巷道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设备及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6949A (zh) 2020-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06949B (zh) 一种煤矿掘进的前探梁结构
CN210530899U (zh) 隧道支护结构
CN210127062U (zh) 一种具有保险功能的汽车维修升降装置
CN211472069U (zh) 一种公路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CN111952911A (zh) 一种组合式电缆固定支架
CN208843631U (zh) 一种起重车智能应急防翻装置
CN214535484U (zh) 一种可移动的三脚架平台
CN210738142U (zh) 一种具备安全防护设施的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
CN212450349U (zh) 一种机械设备起吊架
CN212323648U (zh) 一种组合式电缆固定支架
CN110529716B (zh) 一种基于交通工程道路钻孔设备的移动承载底座
CN110670871A (zh) 一种用于工程建筑过程中使用的便携式顶起支撑装置
CN111287136A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安全保护装置
JP6228711B1 (ja) 電柱元穴建替用架線物仮移設工具
CN112878661B (zh) 可有利于建筑支撑架缓震固定的混凝土插座
CN216971891U (zh) 一种装甲车辆维修专用支车凳
CN210981008U (zh) 一种伪装网支撑杆防滑装置
CN207177910U (zh) 一种台车防倾覆支撑工具
CN218028861U (zh)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用折叠式防护架
CN215444091U (zh) 折叠式超前支架
CN211922193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路面小模块平整装置
CN219366088U (zh) 一种隧道施工支撑框架模型
CN217421239U (zh) 用于易倾倒液压支架装配的可调距防倒支撑工装
CN219989359U (zh) 用于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防倾倒装置
CN215339219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模板强度支撑检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 Shizhong

Inventor after: Zheng Changhao

Inventor after: Zhang Rongfa

Inventor before: Zhang Rongfa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8

Address after: 271200 Room 202, unit 3, building 10, Xingfu Road, Dongdu Town, Xintai City, Tai'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Yan Shizhong

Address before: School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metrology, 168 Xueyuan street, Jianggan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310018

Applicant before: Zhang Rongf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