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6450B - 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06450B CN111206450B CN202010110792.3A CN202010110792A CN111206450B CN 111206450 B CN111206450 B CN 111206450B CN 202010110792 A CN202010110792 A CN 202010110792A CN 111206450 B CN111206450 B CN 1112064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ction kettle
- lignin
- hemicellulose
- heat source
- cellulo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20005610 lignin Polymer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4
- 229920002488 Hemicellulose Polymer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29920002678 cellulose Polymer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9000001913 cellulos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5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0
- 239000005543 nano-size silicon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7864 aqueous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9000011259 mixed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8367 deionis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29910021641 deionized wat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790 dil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2895 di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NWUYHJFMYQTDRP-UHFFFAOYSA-N 1,2-bis(ethenyl)benzene;1-ethenyl-2-ethylbenzene;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1=CC=CC=C1.CCC1=CC=CC=C1C=C.C=CC1=CC=CC=C1C=C NWUYHJFMYQTDR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865 dilu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150000001450 an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150000001768 cat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456 ion exchange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3303 ion-exchange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5000010980 cellulos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5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7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0902 straw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44000218454 Bambusa tul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5000002687 Caesalpinia echinat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0963 304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2
- 241001424361 Haematoxylum brasilett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10000589 SAE 304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513 alkali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10000619 316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585 b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37 pul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0975 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62 carbon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Chromium Chemical compound [Cr] VYZAMTAEIAYCR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651 chrom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09 ga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16709 nutritio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764 nutr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127464 Paubrasilia echin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L Sulfate Chemical compound [O-]S([O-])(=O)=O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57 anion exchange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29 cation exchange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104 plant cellulo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609240 Ambelania aci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04281 Eucalyptus macul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331 Pinus X rigitae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018646 Pinus brut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613 Pinus brut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19000 Popul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Sulfur Chemical compound [S]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307 Triti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98338 Triticum aestiv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05 bagas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1 biolog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13 purifi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7 sulfu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93 sulfu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C—PRODUCTION OF CELLULOSE BY REMOVING NON-CELLULOSE SUBSTANCES FROM CELLULOSE-CONTAINING MATERIALS; REGENERATION OF PULPING LIQUORS; APPARATUS THEREFOR
- D21C5/00—Other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cellulose, e.g. cooking cotton linters ;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cellulose-containing starting materia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Prepar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B1/00 - C08B35/00;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6—Heteroglycans, i.e. polysaccharides having more than one sugar residue in the main chain in either alternating or less regular sequence; Gellans; Succinoglycans; Arabinogalactans; Tragacanth or gum tragacanth or traganth from Astragalus; Gum Karaya from Sterculia urens; Gum Ghatti from Anogeissus latifolia; Derivatives thereof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H—DERIVATIVES OF NATURAL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H8/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derived from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
-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C—PRODUCTION OF CELLULOSE BY REMOVING NON-CELLULOSE SUBSTANCES FROM CELLULOSE-CONTAINING MATERIALS; REGENERATION OF PULPING LIQUORS; APPARATUS THEREFOR
- D21C7/00—Digesters
-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C—PRODUCTION OF CELLULOSE BY REMOVING NON-CELLULOSE SUBSTANCES FROM CELLULOSE-CONTAINING MATERIALS; REGENERATION OF PULPING LIQUORS; APPARATUS THEREFOR
- D21C7/00—Digesters
- D21C7/06—Feeding devices
-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C—PRODUCTION OF CELLULOSE BY REMOVING NON-CELLULOSE SUBSTANCES FROM CELLULOSE-CONTAINING MATERIALS; REGENERATION OF PULPING LIQUORS; APPARATUS THEREFOR
- D21C7/00—Digesters
- D21C7/08—Discharge devi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saccharide Derivati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及方法,其中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包括反应釜和传动装置,所述反应釜顶部设置有传动轴口,所述反应釜与所述传动装置在所述传动轴口对应位置处可拆卸式固定,所述传动轴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可拆卸设置有调速电机和螺旋送料器,所述螺旋送料器纵向延伸至所述反应釜的底部,所述反应釜的上部设置有原料入口和辅料入口,所述反应釜的侧壁上可拆卸设置有热源输入阀和热源输出阀,所述反应釜的下部设置有物料出口。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结构简单、绿色环保、工艺简单、不使用酸碱液就能将植物原料进行有效三素分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三组分的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利用上述设备来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制浆造纸工业主要使用各种木材和草本植物为原料,如杨树、松树、杉树、桉树、芦苇、麦草、稻草、玉米秆、玉米芯、甘蔗渣等。在制浆造纸工业中,传统的植物三素分离方法,如硫酸盐法或烧碱法等,不仅生产耗能高,而且在蒸煮过程中产生含有极高污染负荷的黒液,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黑液的主要成分是半纤维素和微生物无法代谢的木质素,据估计,我国造纸工业每年排放的木质素高达4000万吨。我国目前仍有95%以上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随未经处理的造纸黑液排放,是我国内陆水体的最大污染源之一。并且造纸黑液中还含有造纸工业所必须的原料酸液或者碱液,酸液或者碱液的排放也成为水源污染的重要因素。
并且制浆造纸工业中,常用的硫酸盐法制浆造纸生产中会产生含硫的恶臭气体,对大气产生严重影响。因此,突破传统制浆瓶颈,寻找环境友好、分离高效且可操作强的绿色制浆工艺亟不可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绿色环保、工艺简单、不使用酸碱液就能将植物原料进行有效三素分离的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包括反应釜和传动装置,所述反应釜顶部设置有传动轴口,所述反应釜与所述传动装置在所述传动轴口对应位置处可拆卸式固定,所述传动装置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有螺旋送料器,所述螺旋送料器由所述传动轴承向下纵向延伸至所述反应釜的底部,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在左右两侧可启闭式设置有原料入口和辅料入口,所述原料入口的外端与供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辅料入口的外端与辅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反应釜的侧壁下部外周上和上部外周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热源循环系统可启闭式连通的热源输入口和热源输出口,所述热源输入口上可拆卸设置有热源输入阀,所述热源输出口上可拆卸设置有热源输出阀,所述反应釜通过所述热源输入阀和所述热源输出阀与所述热源循环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反应釜的下部设置有物料出口,所述物料出口与出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反应釜包括外壳和内壁,所述内壁围设有容纳腔,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壁夹设有用于水循环的空腔,所述空腔与供水系统可启闭式连通。
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还可以是: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调速电机和传动轴承,所述传动轴承的上部和所述调速电机可拆卸式固定,所述传动轴承的下部和所述螺旋送料器可拆卸式固定。
所述螺旋送料器包括中心轴和螺旋叶板,所述中心轴的顶部与所述传动轴承的下部可拆卸式固定,所述中心轴的底部与所述反应釜的底部可解除式相抵,所述螺旋叶板沿所述中心轴螺旋固定于所述中心轴的中下段的外周上。
所述反应釜的中段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周与所述反应釜可拆卸式固定,所述支撑架的内周与所述螺旋送料器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支撑架的内周设置有稳定轴承,所述稳定轴承的内周与所述螺旋送料器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稳定轴承的外周与所述支撑架固定。
所述螺旋送料器的底部设置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的内周与所述螺旋送料器固定,所述刮料板的外周与所述反应釜可滑动式相抵。
所述反应釜在所述原料入口对应位置处可拆卸设置有入料球阀,所述入料球阀的一端与所述反应釜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入料球阀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
所述反应釜在所述物料出口对应位置处可拆卸设置有出料球阀,所述出料球阀的一端与所述反应釜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出料球阀的另一端与出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
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包括反应釜和传动装置,所述反应釜顶部设置有传动轴口,所述反应釜与所述传动装置在所述传动轴口对应位置处可拆卸式固定,所述传动装置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有螺旋送料器,所述螺旋送料器由所述传动轴承向下纵向延伸至所述反应釜的底部,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在左右两侧可启闭式设置有原料入口和辅料入口,所述原料入口的外端与供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辅料入口的外端与辅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反应釜的侧壁下部外周上和上部外周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热源循环系统可启闭式连通的热源输入口和热源输出口,所述热源输入口上可拆卸设置有热源输入阀,所述热源输出口上可拆卸设置有热源输出阀,所述反应釜通过所述热源输入阀和所述热源输出阀与所述热源循环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反应釜的下部设置有物料出口,所述物料出口与出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反应釜包括外壳和内壁,所述内壁围设有容纳腔,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壁夹设有用于水循环的空腔,所述空腔与供水系统可启闭式连通。先取不锈钢板冲压滚圆制作所述反应釜,并在所述反应釜的顶部留有所述原料入口和所述辅料入口,在所述反应釜的底部留有所述物料出口,再取不锈钢管做所述螺旋送料器,将所述螺旋送料器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装置可拆卸式固定,然后将所述螺旋送料器插入所述反应釜,所述螺旋送料器延伸至所述反应釜的底部,再将所述调速电机与所述传动装置可拆卸式固定,最后将所述热源输入阀和所述热源输出阀分别在所述反应釜的侧壁下部和侧壁上部可拆卸式固定,这样,所述原料入口的一端和所述辅料入口的一端均与所述反应釜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原料入口的外端与供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辅料入口的外端与辅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热源输入阀的一端和所述热源输出阀的一端均与所述反应釜的内部可启闭式连通,所述热源输入阀的另一端和所述热源输出阀的另一端均与热源系统可启闭式连通,首先开启所述原料入口和所述辅料入口,使原料和事先配备好的纳米硅辅料按照一定的配比同时进入所述反应釜,关闭所述原料入口和所述辅料入口,开启所述热源输入阀输入水蒸气,将所述反应釜内的温度和气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原料在一定时间内充分熟化、酥化,所述反应釜内纳米硅在气化的运动中,渗透到酥化的纤维素之间,在所述螺旋送料器的挤压摩擦之中,使大分子的纤维素与纤维素之间维系植物稳定结构的半纤维素,以及传输营养和水分的小分子木质素得以析出和分离,再开启供水系统,使循环水充满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壁之间的所述空腔,使釜内温度降至100℃和正常压力,最后开启所述调速电机带动所述螺旋送料器旋转,并开启所述物料出口,经过分离的物料从所述物料出口输出。制得的三素分离物料后续通过加入500%的清水搅拌稀释后,进入螺旋挤浆机,将已分离析出在纤维素与纤维素之间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混合液挤出,从而分离提取物料比50%左右的纤维素产品;将螺旋挤浆机挤出的混合液通过纳米膜分离机,分离出木质素水溶液,提取物料比20%左右的半纤维素产品;再将木质素水溶液通过三效蒸发设备将水分蒸发掉,即得物料比30%左右的木质素产品。通过以上环节即可以获得“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素产品,并且此过程在不用酸碱的前提下,就能将所有植物进行“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素分离,由于没有酸碱破坏和污染植物原有生物有机成分,能将植物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进行有效的生态利用,杜绝传统酸碱法分离的污染环境的难题,是植物综合利用产业升级换代的新发明。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绿色环保、工艺简单、不使用酸碱液就能将植物原料进行有效三素分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方法,其优点是通过上述步骤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绿色环保、工艺简单、不使用酸碱液就能将植物原料进行有效三素分离。
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1000ml去离子水,加入重量分量为0.01-0.1‰及细度为10-1000nm 的纳米硅,采用不锈钢搅拌罐经由低100/min转逐步增加到1500/min转的过程搅拌1h,关闭不锈钢搅拌罐后得到用于分离植物原料的纳米硅辅料。
B、从所述原料入口加入长度为20mm-50mm待处理的植物原料,植物原料装入容量为所述反应釜容积的90%。
C、从所述辅料入口加入步骤A中所制得的纳米硅辅料,所述纳米硅辅料的装入容量为所述待处理的植物原料容量的1-9‰。
D、打开所述热源输入阀输入热源对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所述容纳腔从常温常压下加温,当温度和压力达到所述待处理的植物原料的需求值即温度 120℃-230℃,压力0.1mpa-3mpa时,加温的持续时间为5min-3h然后关闭所述热源输入阀。
E、打开供水系统使循环水充满所述空腔并保持流动,使釜内温度降至100℃和正常压力。
F、打开所述物料出口,并开启调速电机带动所述螺旋送料器旋转纵向持续送料,分离物料即从所述物料出口送出。
G、关闭所述物料出口。
H、重复上述A-G步骤,连续性生产获得分离物料。
I、制得的所述分离物料装入稀释罐,加入清水搅拌稀释,所述清水的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的5倍。
J、稀释后的所述分离物料加入螺旋挤浆机,得到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50%的纤维素产品,剩下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
K、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通过纳米膜分离机,分离得到木质素水溶液和占原混合液容量20%的半纤维素产品。
L、木质素水溶液通过三效蒸发设备蒸发掉溶液中的水分,得到占木质素水溶液容量30%的木质素产品。
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方法,还可以是:
步骤A中的去离子水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法去除阳离子和阴离子。
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1000ml去离子水,加入重量分量为0.01-0.1‰及细度为10-1000nm 的纳米硅,采用不锈钢搅拌罐经由低100/min转逐步增加到1500/min转的过程搅拌1h,关闭不锈钢搅拌罐后得到用于分离植物原料的纳米硅辅料。
B、从所述原料入口加入长度为20mm-50mm待处理的植物原料,植物原料装入容量为所述反应釜容积的90%。
C、从所述辅料入口加入步骤A中所制得的纳米硅辅料,所述纳米硅辅料的装入容量为所述待处理的植物原料容量的1-9‰。
D、打开所述热源输入阀输入热源对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所述容纳腔从常温常压下加温,当温度和压力达到所述待处理的植物原料的需求值即温度 120℃-230℃,压力0.1mpa-3mpa时,加温的持续时间为5min-3h然后关闭所述热源输入阀。
E、打开供水系统使循环水充满所述空腔并保持流动,使釜内温度降至 100℃和正常压力。
F、打开所述物料出口,并开启调速电机带动所述螺旋送料器旋转纵向持续送料,分离物料即从所述物料出口送出。
G、关闭所述物料出口。
H、重复上述A-G步骤,连续性生产获得分离物料。
I、制得的所述分离物料装入稀释罐,加入清水搅拌稀释,所述清水的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的5倍。
J、稀释后的所述分离物料加入螺旋挤浆机,得到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50%的纤维素产品,剩下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
K、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通过纳米膜分离机,分离得到木质素水溶液和占原混合液容量20%的半纤维素产品。
L、木质素水溶液通过三效蒸发设备蒸发掉溶液中的水分,得到占木质素水溶液容量30%的木质素产品。
步骤A中的去离子水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法去除阳离子和阴离子。这样,先按1000ml去离子水,加入重量分量为0.01-0.1‰及细度为10-1000nm 的纳米硅,采用不锈钢搅拌罐经由低100/min转逐步增加到1500/min转的过程搅拌1h,制得用于分离各种植物原料的纳米硅辅料,然后从所述原料入口加入长度为20mm-50mm植物原料,同时从所述辅料入口加入一定量的纳米硅辅料,因为在所述反应釜内由于不同的植物原料在压力条件0.1mpa-3mpa下和温度条件120℃-230℃下,植物原料会发生熟化、酥化。进而开启所述热源输入阀输入水蒸气控制所述反应釜内的温度和压力均处在上述范围内,此时纳米硅在气化的运动中,渗透到酥化的纤维素之间,在所述螺旋送料器的挤压摩擦之中,使大分子的纤维素与纤维素之间维系植物稳定结构的半纤维素,以及传输营养和水分的小分子木质素得以析出和分离,最后开启调速电机带动所述螺旋送料器旋转纵向持续送料,分离物料即从所述物料出口送出。制得的三素分离物料后续通过加入500%的清水搅拌稀释后,进入螺旋挤浆机,将已分离析出在纤维素与纤维素之间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混合液挤出,从而分离提取物料比50%左右的纤维素产品;将螺旋挤浆机挤出的混合液通过纳米膜分离机,分离出木质素水溶液,提取物料比20%左右的半纤维素产品;再将木质素水溶液通过三效蒸发设备将水分蒸发掉,即得物料比30%左右的木质素产品。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即可以获得“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素产品。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绿色环保、工艺简单、不使用酸碱液就能将植物原料进行有效三素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示意图。
图号说明
1…调速电机 2…传动轴承 3…入料球阀
4…原料入口 5…热源输出阀 6…辅料盛放罐
7…辅料入口 8…传动轴口 9…螺旋叶板
10…中心轴 11…稳定轴承 12…物料出口
13…螺旋送料器 14…内壁 15…支撑架
16…热源输入阀 17…刮料板 18…出料球阀
19…外壳 20…反应釜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垂直”、“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1对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及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请参考图1,包括反应釜20和传动装置,所述反应釜20顶部设置有传动轴口8,所述反应釜20与所述传动装置在所述传动轴口8对应位置处可拆卸式固定,所述传动装置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有螺旋送料器13,所述螺旋送料器13由所述传动轴承2向下纵向延伸至所述反应釜20的底部,所述反应釜20的顶部在左右两侧可启闭式设置有原料入口4和辅料入口7,所述原料入口4的外端与供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辅料入口7的外端与辅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反应釜20的侧壁下部外周上和上部外周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热源循环系统可启闭式连通的热源输入口和热源输出口,所述热源输入口上可拆卸设置有热源输入阀16,所述热源输出口上可拆卸设置有热源输出阀5,所述反应釜20通过所述热源输入阀16和所述热源输出阀5与所述热源循环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反应釜20的下部设置有物料出口12,所述物料出口12 与出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反应釜20包括外壳19和内壁14,所述内壁14围设有容纳腔,所述外壳19和所述内壁14夹设有用于水循环的空腔,所述空腔与供水系统可启闭式连通。先取不锈钢板冲压滚圆制作所述反应釜 20,并在所述反应釜20的顶部留有所述原料入口4和所述辅料入口7,在所述反应釜20的底部留有所述物料出口12,再取不锈钢管做所述螺旋送料器13,将所述螺旋送料器13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装置可拆卸式固定,然后将所述螺旋送料器13插入所述反应釜20,所述螺旋送料器13延伸至所述反应釜20的底部,再将所述调速电机1与所述传动装置可拆卸式固定,最后将所述热源输入阀16和所述热源输出阀5分别在所述反应釜20的侧壁下部和侧壁上部可拆卸式固定,这样,所述原料入口4的一端和所述辅料入口7 的一端均与所述反应釜20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原料入口4的另一端与供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辅料入口7的另一端与辅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热源输入阀16的一端和所述热源输出阀5的一端均与所述反应釜20的内部可启闭式连通,所述热源输入阀16的另一端和所述热源输出阀5的另一端均与热源系统可启闭式连通,首先开启所述原料入口4和所述辅料入口7,使原料和事先配备好的纳米硅辅料按照一定的配比同时进入所述反应釜20,关闭所述原料入口4和所述辅料入口7,开启所述热源输入阀16输入水蒸气,将所述反应釜20内的温度和气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原料在一定时间内充分熟化、酥化,所述反应釜20内纳米硅在气化的运动中,渗透到酥化的纤维素之间,在所述螺旋送料器13的挤压摩擦之中,使大分子的纤维素与纤维素之间维系植物稳定结构的半纤维素,以及传输营养和水分的小分子木质素得以析出和分离,再开启供水系统,使循环水充满所述外壳19和所述内壁14之间的所述空腔,使釜内温度降至100℃和正常压力,最后开启所述调速电机1带动所述螺旋送料器13旋转,并开启所述物料出口12,经过分离的物料从所述物料出口12输出。制得的三素分离物料后续只需通过挤、筛、洗等普通工艺即可以获得“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素产品,并且此过程在不用酸碱的前提下,就能将所有植物进行“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素分离,由于没有酸碱破坏和污染植物原有生物有机成分,能将植物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进行有效的生态利用,杜绝传统酸碱法分离的污染环境的难题,是植物综合利用产业升级换代的新发明。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绿色环保、工艺简单、不使用酸碱液就能将植物原料进行有效三素分离。
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请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调速电机1和传动轴承2,所述传动轴承2的上部和所述调速电机1可拆卸式固定,所述传动轴承2的下部和所述螺旋送料器13可拆卸式固定。这样,将所述螺旋送料器 13可拆卸固定于所述传动轴承2上,然后将固定有所述螺旋送料器13的所述传动轴承2从所述传动轴口8对应位置处伸入所述反应釜20中,使所述螺旋送料器13位于所述反应釜20的中部,然后将所述调速电机1与所述传动轴承2可拆卸式固定,当气动所述调速电机1时,所述传动轴承2随所述调速电机1旋转,进而带动所述螺旋送料器13旋转送料。
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请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螺旋送料器13包括中心轴10和螺旋叶板9,所述中心轴10的顶部与所述传动轴承2的下部可拆卸式固定,所述中心轴10的底部与所述反应釜20的底部可解除式相抵,所述螺旋叶板 9沿所述中心轴10螺旋固定于所述中心轴10的中下段的外周上。这样,当所述螺旋送料器13随所述调速电机1旋转时,物料可以随所述螺旋叶板9 由上至下持续传送,进而使物料更加充分熟化、酥化并顺畅地从所述物料出口12送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中心轴10和所述螺旋叶板9均由 Q235碳钢、304不锈钢或316不锈钢制成。这样,Q235碳钢主要成分为铁和碳,综合性能较好,主要用于常规机械制造,成本低,而304不锈钢除了铁和碳外,还添加了稀有金属铬和镍,具有一定的不锈性和防腐性,而316不锈钢中的稀有金属铬和镍含量高于304不锈钢,进而316不锈钢的不锈性和防腐性优于304不锈钢,但是在成本上Q235碳钢、304不锈钢和316不锈钢的价格依次递增,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钢材。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壳19由厚度为3mm的Q235碳钢、304不锈钢或者316 不锈钢制成,所述内壁14由厚度为10mm的Q235碳钢、304不锈钢或者316 不锈钢制成。这样,因为所述内壁14不但要承受来自所述空腔的水压,还需要承受来自所述反应釜20内部的水蒸气压力,因此所述内壁14通常采用 10mm厚度的耐压钢材,而所述外壳19只需要承受来自所述空腔的水压,因此所述外壳19通常采用3mm厚度的钢材。
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请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反应釜20的中段设置有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的外周与所述反应釜20可拆卸式固定,所述支撑架15的内周与所述螺旋送料器13可解除式相抵。这样,所述螺旋送料器13随所述调速电机1旋转过程中,在所述螺旋送料器13的中段因为有所述支撑架15的支撑,分担了所述螺旋送料器13在旋转过程中受到的一部分离心力,进而使所述螺旋送料器13在旋转的过程中更加稳定。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架15的外周与所述反应釜20通过螺栓可拆卸式固定,所述传动轴承2的外周与所述反应釜20通过螺栓可拆卸式固定。这样,所述支撑架15 和所述传动轴承2与所述反应釜20之间的固定关系更加稳定,而当所述支撑架15或所述传动轴承2需要更换时,可以随时通过拆卸螺栓将所述支撑架15或所述传动轴承2从所述反应釜20内卸下更换。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架15的内周设置有稳定轴承10,所述稳定轴承10的内周与所述螺旋送料器13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稳定轴承10的外周与所述支撑架 15固定。这样,所述螺旋送料器13在旋转过程中和所述支撑架15之间的摩擦力得以抵消,进而减少了所述螺旋送料器13和所述支撑架15之间的磨损,增加了所述螺旋送料器13和所述支撑架15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请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螺旋送料器13的底部设置有刮料板17,所述刮料板17的内周与所述螺旋送料器13固定,所述刮料板17的外周与所述反应釜20可滑动式相抵。这样,所述刮料板17随着所述螺旋送料器13一起旋转,将分离后的物料刮到出料口附近,使分离后的物料可以顺利往下送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刮料板17的内周与所述螺旋送料器13点焊焊接式固定。这样,所述刮料板17可以与所述螺旋送料器 13连接更加紧密,防止部分分离后的物料充塞在所述螺旋送料器13和所述刮料板17之间的缝隙中。
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请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反应釜20在所述原料入口4对应位置处可拆卸设置有入料球阀3,所述入料球阀3的一端与所述反应釜20 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入料球阀3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这样,在控制原料进入所述反应釜20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精确的控制原料的进入量,并且随时将所述反应釜20与所述供料系统之间开启连通或关闭连通。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入料球阀3可以是硬封球阀或软封球阀,所述入料球阀3与所述反应釜20通过螺栓可拆卸式固定。硬封球阀的密封副两侧均是金属材料或较硬的其它材料,这种密封的密封性能较差,但耐高温,抗磨损,机械性能好。而软封球阀的密封副一侧是金属材料,另一侧是有弹性的非金属材料,一般而言,软密封座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硬度和耐温性能的非金属材料制作,密封性能好,可以作到零泄漏,但寿命和对温度的适应性比较差。这样,可以根据所述入料球阀3的工作环境或者成本造价充分考虑选择硬封球阀或者软封球阀。
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请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反应釜20在所述物料出口12对应位置处可拆卸设置有出料球阀18,所述出料球阀18的一端与所述反应釜20 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出料球阀18的另一端与出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这样,在控制分离后的物料从所述反应釜20向下螺旋送出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精确的控制分离后的物料的输出量,并且随时将所述反应釜20与所述出料系统之间开启连通或关闭连通。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出料球阀18可以是硬封球阀或软封球阀,所述出料球阀18与所述反应釜20通过螺栓可拆卸式固定。硬封球阀的密封副两侧均是金属材料或较硬的其它材料,这种密封的密封性能较差,但耐高温,抗磨损,机械性能好。而软封球阀的密封副一侧是金属材料,另一侧是有弹性的非金属材料,一般而言,软密封座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硬度和耐温性能的非金属材料制作,密封性能好,可以作到零泄漏,但寿命和对温度的适应性比较差。这样,可以根据所述出料球阀18的工作环境或者成本造价充分考虑选择硬封球阀或者软封球阀。
本发明的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请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辅料系统包括辅料盛放罐6,所述辅料盛放罐6的底部与所述反应釜20在所述辅料入口7处可拆卸式固定。这样,可以把配置好的纳米硅辅料存放在书辅料盛放罐6里面密封保存,进而保证纳米硅辅料所需要的浓度配比。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辅料剩放罐由304不锈钢制成,所述辅料盛放罐6与所述反应釜20通过螺栓可拆卸式固定。这样,304不锈钢除了铁和碳外,还添加了稀有金属铬和镍,具有一定的不锈性和防腐性,而316不锈钢中的稀有金属铬和镍含量高于304 不锈钢,进而316不锈钢的不锈性和防腐性优于304不锈钢,但是316不锈钢的成本远远大于304不锈钢的成本。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上述设备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方法,请参考图1,包括以下步骤:A、按1000ml去离子水,加入重量分量为0.01-0.1 ‰及细度为10-1000nm的纳米硅,采用不锈钢搅拌罐经由低100/min转逐步增加到1500/min转的过程搅拌1h,关闭不锈钢搅拌罐后得到用于分离植物原料的纳米硅辅料。B、从所述原料入口加入长度为20mm-50mm待处理的植物原料,植物原料装入容量为所述反应釜容积的90%。C、从所述辅料入口加入步骤A中所制得的纳米硅辅料,所述纳米硅辅料的装入容量为所述待处理的植物原料容量的1-9‰。D、打开所述热源输入阀输入热源对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所述容纳腔从常温常压下加温,当温度和压力达到所述待处理的植物原料的需求值即温度120℃-230℃,压力0.1mpa-3mpa时,加温的持续时间为5min-3h然后关闭所述热源输入阀。E、打开供水系统使循环水充满所述空腔并保持流动,使釜内温度降至100℃和正常压力。F、打开所述物料出口,并开启调速电机带动所述螺旋送料器旋转纵向持续送料,分离物料即从所述物料出口送出。G、关闭所述物料出口。H、重复上述A-G步骤,连续性生产获得分离物料。I、制得的所述分离物料装入稀释罐,加入清水搅拌稀释,所述清水的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的5倍。J、稀释后的所述分离物料加入螺旋挤浆机,得到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50%的纤维素产品,剩下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K、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通过纳米膜分离机,分离得到木质素水溶液和占原混合液容量20%的半纤维素产品。L、木质素水溶液通过三效蒸发设备蒸发掉溶液中的水分,得到占木质素水溶液容量30%的木质素产品。这样,先按1000ml去离子水,加入重量分量为 0.01-0.1‰及细度为10-1000nm的纳米硅,采用不锈钢搅拌罐经由低 100/min转逐步增加到1500/min转的过程搅拌1h,关闭不锈钢搅拌罐后制得用于分离各种植物原料的纳米硅辅料,然后从所述原料入口4加入长度为 20mm-50mm植物原料,同时从所述辅料入口7加入容量为所述待处理的植物原料容量的1-9‰的纳米硅辅料,因为在所述反应釜20内由于植物原料在压力条件0.1mpa-3mpa下和温度条件120℃-230℃下,植物原料会发生熟化、酥化。进而开启所述热源输入阀16输入水蒸气控制所述反应釜20内的温度和压力均处在上述范围内,此时纳米硅在气化的运动中,渗透到酥化的纤维素之间,在所述螺旋送料器13的挤压摩擦之中,使大分子的纤维素与纤维素之间维系植物稳定结构的半纤维素,以及传输营养和水分的小分子木质素得以析出和分离,最后开启调速电机1带动所述螺旋送料器13旋转纵向持续送料,分离物料即从所述物料出口12送出。制得的三素分离物料后续只需通过挤、筛、洗等普通工艺即可以获得“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素产品。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上述设备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方法,请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步骤A中的去离子水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法去除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由本体和交换基团两部分组成,其中本体起的是载体作用,而本体上附着的交换基团才是活性成分,根据活性基团的类型不同,可以把离子交换树脂分成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这样,先将需要处理的水依次经过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精密过滤器,得到去掉了有机杂质和可见杂质的半净化水,这样,需要处理的水中就只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然后将此水依次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制成的阳床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制成的阴床,通过交换去掉水中所含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即为去离子水,此方法制得的去离子水水质稳定,造价相对较低,满足工业用水的需要。
实施例1
A、按1000ml去离子水,加入重量分量为0.01‰及细度为30nm的纳米硅,采用不锈钢搅拌罐经由低100/min转逐步增加到1500/min转的过程搅拌1h,制得用于分离秸秆原料的纳米硅辅料。
B、从所述原料入口4加入长度为20mm-50mm,比重为0.2的的秸秆原料,秸秆秸秆原料装入容量为所述反应釜20容积的90%,所述反应釜容积为1000L。
C、从所述辅料入口7加入步骤A中所制得的纳米硅辅料,所述纳米硅辅料的装入容量为所述待处理的秸秆原料容量的1-9‰。
D、打开所述热源输入阀16输入热源对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所述容纳腔从常温常压下加温,当温度和压力达到秸秆原料的需求值即温度120℃,压力0.1mpa时,加温的持续时间为3h,然后关闭所述热源输入阀16。
E、打开供水系统使循环水充满所述空腔并保持流动,使釜内温度降至 100℃和正常压力。
F、打开所述物料出口12,并开启调速电机1带动所述螺旋送料器13 旋转纵向持续送料,分离物料即从所述物料出口12送出。
G、关闭所述物料出口12。
H、重复上述A-G步骤,连续性生产获得分离物料。
I、制得的所述分离物料180kg装入1200L稀释罐,加入清水搅拌稀释,所述清水的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的5倍即900L。
J、稀释后的所述分离物料加入螺旋挤浆机,得到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49%的纤维素产品88.2kg,剩下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991.8L。
K、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991.8L通过纳米膜分离机,分离得到木质素水溶液945L和占原混合液容量26%的半纤维素产品46.8kg。
L、木质素水溶液945L通过三效蒸发设备蒸发掉溶液中的水分900L,得到占木质素水溶液容量25%的木质素产品45kg。
实施例2
A、按1000ml去离子水,加入重量分量为0.02‰及细度为20nm的纳米硅,采用不锈钢搅拌罐经由低100/min转逐步增加到1500/min转的过程搅拌1h,制得用于分离秸秆原料的纳米硅辅料。
B、从所述原料入口4加入长度为20mm-50mm,比重为0.2的的秸秆原料,秸秆秸秆原料装入容量为所述反应釜20容积的90%,所述反应釜容积为1000L。
C、从所述辅料入口7加入步骤A中所制得的纳米硅辅料,所述纳米硅辅料的装入容量为所述待处理的秸秆原料容量的1-9‰。
D、打开所述热源输入阀16输入热源对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所述容纳腔从常温常压下加温,当温度和压力达到秸秆原料的需求值即温度160℃,压力 0.5mpa时,加温的持续时间为1h,然后关闭所述热源输入阀16。
E、打开供水系统使循环水充满所述空腔并保持流动,使釜内温度降至 100℃和正常压力。
F、打开所述物料出口12,并开启调速电机1带动所述螺旋送料器13 旋转纵向持续送料,分离物料即从所述物料出口12送出。
G、关闭所述物料出口12。
H、重复上述A-G步骤,连续性生产获得分离物料。
I、制得的所述分离物料180kg装入1200L稀释罐,加入清水搅拌稀释,所述清水的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的5倍即900L。
J、稀释后的所述分离物料加入螺旋挤浆机,得到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49%的纤维素产品88.2kg,剩下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991.8L。
K、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991.8L通过纳米膜分离机,分离得到木质素水溶液945L和占原混合液容量26%的半纤维素产品46.8kg。
L、木质素水溶液945L通过三效蒸发设备蒸发掉溶液中的水分900L,得到占木质素水溶液容量25%的木质素产品45kg。
实施例3
A、按1000ml去离子水,加入重量分量为0.03‰及细度为10nm的纳米硅,采用不锈钢搅拌罐经由低100/min转逐步增加到1500/min转的过程搅拌1h,制得用于分离秸秆原料的纳米硅辅料。
B、从所述原料入口4加入长度为20mm-50mm,比重为0.2的的秸秆原料,秸秆秸秆原料装入容量为所述反应釜20容积的90%,所述反应釜容积为1000L。
C、从所述辅料入口7加入步骤A中所制得的纳米硅辅料,所述纳米硅辅料的装入容量为所述待处理的秸秆原料容量的1-9‰。
D、打开所述热源输入阀16输入热源对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所述容纳腔从常温常压下加温,当温度和压力达到秸秆原料的需求值即温度230℃,压力 3mpa时,加温的持续时间为5min,然后关闭所述热源输入阀16。
E、打开供水系统使循环水充满所述空腔并保持流动,使釜内温度降至 100℃和正常压力。
F、打开所述物料出口12,并开启调速电机1带动所述螺旋送料器13 旋转纵向持续送料,分离物料即从所述物料出口12送出。
G、关闭所述物料出口12。
H、重复上述A-G步骤,连续性生产获得分离物料。
I、制得的所述分离物料180kg装入1200L稀释罐,加入清水搅拌稀释,所述清水的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的5倍即900L。
J、稀释后的所述分离物料加入螺旋挤浆机,得到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49%的纤维素产品88.2kg,剩下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991.8L。
K、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991.8L通过纳米膜分离机,分离得到木质素水溶液945L和占原混合液容量26%的半纤维素产品46.8kg。
L、木质素水溶液945L通过三效蒸发设备蒸发掉溶液中的水分900L,得到占木质素水溶液容量25%的木质素产品45kg。
实施例4
A、按1000ml去离子水,加入重量分量为0.04‰及细度为200nm的纳米硅,采用不锈钢搅拌罐经由低100/min转逐步增加到1500/min转的过程搅拌1h,制得用于分离桃木原料的纳米硅辅料。
B、从所述原料入口4加入长度为20mm-50mm,比重为0.3的桃木原料,桃木秸秆原料装入容量为所述反应釜20容积的90%,所述反应釜容积为 1000L。
C、从所述辅料入口7加入步骤A中所制得的纳米硅辅料,所述纳米硅辅料的装入容量为所述待处理的桃木原料容量的1-9‰。
D、打开所述热源输入阀16输入热源对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所述容纳腔从常温常压下加温,当温度和压力达到桃木原料的需求值即温度120℃,压力 0.1mpa时,加温的持续时间为3h,然后关闭所述热源输入阀16。
E、打开供水系统使循环水充满所述空腔并保持流动,使釜内温度降至 100℃和正常压力。
F、打开所述物料出口12,并开启调速电机1带动所述螺旋送料器13 旋转纵向持续送料,分离物料即从所述物料出口12送出。
G、关闭所述物料出口12。
H、重复上述A-G步骤,连续性生产获得分离物料。
I、制得的所述分离物料270kg装入1800L稀释罐,加入清水搅拌稀释,所述清水的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的5倍即1350L。
J、稀释后的所述分离物料加入螺旋挤浆机,得到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50%的纤维素产品135kg,剩下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1485L。
K、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1485L通过纳米膜分离机,分离得到木质素水溶液1431L和占原混合液容量20%的半纤维素产品54kg。
L、木质素水溶液1431L通过三效蒸发设备蒸发掉溶液中的水分1350L,得到占木质素水溶液容量30%的木质素产品81kg。
实施例5
A、按1000ml去离子水,加入重量分量为0.05‰及细度为150nm的纳米硅,采用不锈钢搅拌罐经由低100/min转逐步增加到1500/min转的过程搅拌1h,制得用于分离桃木原料的纳米硅辅料。
B、从所述原料入口4加入长度为20mm-50mm,比重为0.3的桃木原料,桃木秸秆原料装入容量为所述反应釜20容积的90%,所述反应釜容积为 1000L。
C、从所述辅料入口7加入步骤A中所制得的纳米硅辅料,所述纳米硅辅料的装入容量为所述待处理的桃木原料容量的1-9‰。
D、打开所述热源输入阀16输入热源对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所述容纳腔从常温常压下加温,当温度和压力达到桃木原料的需求值即温度160℃,压力 0.5mpa时,加温的持续时间为1h,然后关闭所述热源输入阀16。。
E、打开供水系统使循环水充满所述空腔并保持流动,使釜内温度降至 100℃和正常压力。
F、打开所述物料出口12,并开启调速电机1带动所述螺旋送料器13 旋转纵向持续送料,分离物料即从所述物料出口12送出。
G、关闭所述物料出口12。
H、重复上述A-G步骤,连续性生产获得分离物料。
I、制得的所述分离物料270kg装入稀释罐,加入清水搅拌稀释,所述清水的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的5倍即1350L。
J、稀释后的所述分离物料加入螺旋挤浆机,得到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50%的纤维素产品135kg,剩下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1485L。
K、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1485L通过纳米膜分离机,分离得到木质素水溶液1431L和占原混合液容量20%的半纤维素产品54kg。
L、木质素水溶液1431L通过三效蒸发设备蒸发掉溶液中的水分1350L,得到占木质素水溶液容量30%的木质素产品81kg。
实施例6
A、按1000ml去离子水,加入重量分量为0.07‰及细度为100nm的纳米硅,采用不锈钢搅拌罐经由低100/min转逐步增加到1500/min转的过程搅拌1h,制得用于分离桃木原料的纳米硅辅料。
B、从所述原料入口4加入长度为20mm-50mm,比重为0.3的桃木原料,桃木秸秆原料装入容量为所述反应釜20容积的90%,所述反应釜容积为 1000L。
C、从所述辅料入口7加入步骤A中所制得的纳米硅辅料,所述纳米硅辅料的装入容量为所述待处理的桃木原料容量的1-9‰。
D、打开所述热源输入阀16输入热源对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所述容纳腔从常温常压下加温,当温度和压力达到桃木原料的需求值即温度230℃,压力 1.8mpa时,加温的持续时间为5min,然后关闭所述热源输入阀16。。
E、打开供水系统使循环水充满所述空腔并保持流动,使釜内温度降至 100℃和正常压力。
F、打开所述物料出口12,并开启调速电机1带动所述螺旋送料器13 旋转纵向持续送料,分离物料即从所述物料出口12送出。
G、关闭所述物料出口12。
H、重复上述A-G步骤,连续性生产获得分离物料。
I、制得的所述分离物料270kg装入稀释罐,加入清水搅拌稀释,所述清水的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的5倍即1350L。
J、稀释后的所述分离物料加入螺旋挤浆机,得到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50%的纤维素产品135kg,剩下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1485L。
K、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1485L通过纳米膜分离机,分离得到木质素水溶液1431L和占原混合液容量20%的半纤维素产品54kg。
L、木质素水溶液1431L通过三效蒸发设备蒸发掉溶液中的水分1350L,得到占木质素水溶液容量30%的木质素产品81kg。
实施例7
A、按1000ml去离子水,加入重量分量为0.08‰及细度为1000nm的纳米硅,采用不锈钢搅拌罐经由低100/min转逐步增加到1500/min转的过程搅拌1h,制得用于分离竹子原料的纳米硅辅料。
B、从所述原料入口4加入长度为20mm-50mm,比重为0.25的竹子原料,竹子秸秆原料装入容量为所述反应釜20容积的90%,所述反应釜容积为 1000L。
C、从所述辅料入口7加入步骤A中所制得的纳米硅辅料,所述纳米硅辅料的装入容量为所述待处理的竹子原料容量的1-9‰。
D、打开所述热源输入阀16输入热源对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所述容纳腔从常温常压下加温,当温度和压力达到竹子原料的需求值即温度120℃,压力 0.1mpa时,加温的持续时间为3h,然后关闭所述热源输入阀16。
E、打开供水系统使循环水充满所述空腔并保持流动,使釜内温度降至 100℃和正常压力。
F、打开所述物料出口12,并开启调速电机1带动所述螺旋送料器13 旋转纵向持续送料,分离物料即从所述物料出口12送出。
G、关闭所述物料出口12。
H、重复上述A-G步骤,连续性生产获得分离物料。
I、制得的所述分离物料225kg装入1600L稀释罐,加入清水搅拌稀释,所述清水的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的5倍即1125L。
J、稀释后的所述分离物料加入螺旋挤浆机,得到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52%的纤维素产品117kg,剩下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1233L。
K、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1233L通过纳米膜分离机,分离得到木质素水溶液1192.5L和占原混合液容量18%的半纤维素产品40.5kg。
L、木质素水溶液1192.5L通过三效蒸发设备蒸发掉溶液中的水分1125L,得到占木质素水溶液容量30%的木质素产品67.5kg。
实施例8
A、按1000ml去离子水,加入重量分量为0.09‰及细度为700nm的纳米硅,采用不锈钢搅拌罐经由低100/min转逐步增加到1500/min转的过程搅拌1h,制得用于分离竹子原料的纳米硅辅料。
B、从所述原料入口4加入长度为20mm-50mm,比重为0.25的竹子原料,竹子秸秆原料装入容量为所述反应釜20容积的90%,所述反应釜容积为 1000L。
C、从所述辅料入口7加入步骤A中所制得的纳米硅辅料,所述纳米硅辅料的装入容量为所述待处理的竹子原料容量的1-9‰。
D、打开所述热源输入阀16输入热源对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所述容纳腔从常温常压下加温,当温度和压力达到竹子原料的需求值即温度160℃,压力 0.5mpa时,加温的持续时间为1h,然后关闭所述热源输入阀16。
E、打开供水系统使循环水充满所述空腔并保持流动,使釜内温度降至 100℃和正常压力。
F、打开所述物料出口12,并开启调速电机1带动所述螺旋送料器13 旋转纵向持续送料,分离物料即从所述物料出口12送出。
G、关闭所述物料出口12。
H、重复上述A-G步骤,连续性生产获得分离物料。
I、制得的所述分离物料225kg装入1600L稀释罐,加入清水搅拌稀释,所述清水的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的5倍即1125L。
J、稀释后的所述分离物料加入螺旋挤浆机,得到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52%的纤维素产品117kg,剩下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1233L。
K、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1233L通过纳米膜分离机,分离得到木质素水溶液1192.5L和占原混合液容量18%的半纤维素产品40.5kg。
L、木质素水溶液1192.5L通过三效蒸发设备蒸发掉溶液中的水分1125L,得到占木质素水溶液容量30%的木质素产品67.5kg。
实施例9
A、按1000ml去离子水,加入重量分量为0.1‰及细度为500nm的纳米硅,采用不锈钢搅拌罐经由低100/min转逐步增加到1500/min转的过程搅拌1h,制得用于分离竹子原料的纳米硅辅料。
B、从所述原料入口4加入长度为20mm-50mm,比重为0.25的竹子原料,竹子秸秆原料装入容量为所述反应釜20容积的90%,所述反应釜容积为 1000L。
C、从所述辅料入口7加入步骤A中所制得的纳米硅辅料,所述纳米硅辅料的装入容量为所述待处理的竹子原料容量的1-9‰。
D、打开所述热源输入阀16输入热源对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所述容纳腔从常温常压下加温,当温度和压力达到竹子原料的需求值即温度230℃,压力1.8mpa时,加温的持续时间为5min,然后关闭所述热源输入阀16。。
E、打开供水系统使循环水充满所述空腔并保持流动,使釜内温度降至 100℃和正常压力。
F、打开所述物料出口12,并开启调速电机1带动所述螺旋送料器13 旋转纵向持续送料,分离物料即从所述物料出口12送出。
G、关闭所述物料出口12。
H、重复上述A-G步骤,连续性生产获得分离物料。
I、制得的所述分离物料225kg装入稀释罐1600L,加入清水搅拌稀释,所述清水的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的5倍即1125L。
J、稀释后的所述分离物料加入螺旋挤浆机,得到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52%的纤维素产品117kg,剩下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1233L。
K、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1233L通过纳米膜分离机,分离得到木质素水溶液1192.5L和占原混合液容量18%的半纤维素产品40.5kg。
L、木质素水溶液1192.5L通过三效蒸发设备蒸发掉溶液中的水分1125L,得到占木质素水溶液容量30%的木质素产品67.5kg。
通过以上步骤分离所得半纤维素、木质素,没有受到传统酸碱法提取纤维素工艺的酸碱污染和对生物活性的破坏,分离出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可进行更多产品的延伸开发和生态利用。能耗方面:传统酸碱法提取每吨纤维素需要耗蒸汽4吨以上,耗水200立方以上。本发明三素分离法每吨纤维素耗用蒸汽2吨以内,耗水不超过2立方。是一种实现节能、节水和植物高价值利用最新发明。
上述仅对本发明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发明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反应釜和传动装置,所述反应釜顶部设置有传动轴口,所述反应釜与所述传动装置在所述传动轴口对应位置处可拆卸式固定,所述传动装置的下部可拆卸连接有螺旋送料器,所述螺旋送料器由传动轴承向下纵向延伸至所述反应釜的底部,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在左右两侧可启闭式设置有原料入口和辅料入口,所述原料入口的外端与供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辅料入口的外端与辅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反应釜的侧壁下部外周上和上部外周上分别设置有与热源循环系统可启闭式连通的热源输入口和热源输出口,所述热源输入口上可拆卸设置有热源输入阀,所述热源输出口上可拆卸设置有热源输出阀,所述反应釜通过所述热源输入阀和所述热源输出阀与所述热源循环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反应釜的下部设置有物料出口,所述物料出口与出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反应釜包括外壳和内壁,所述内壁围设有容纳腔,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壁夹设有用于水循环的空腔,所述空腔与供水系统可启闭式连通;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1000ml去离子水,加入重量分量为0.01-0.1‰及细度为10-1000nm的纳米硅,采用不锈钢搅拌罐经由低100转/min逐步增加到1500转/min的过程搅拌1h,关闭不锈钢搅拌罐后得到用于分离植物原料的纳米硅辅料;
B、从原料入口加入长度为20mm-50mm待处理的植物原料,植物原料装入容量为反应釜容积的90%;
C、从所述辅料入口加入步骤A中所制得的纳米硅辅料,所述纳米硅辅料的装入容量为所述待处理的植物原料容量的1-9‰;
D、打开热源输入阀输入热源对所述反应釜内部的容纳腔从常温常压下加温,当温度和压力达到所述待处理的植物原料的需求值即温度120℃-230℃,压力0.1MPa-3MPa时,加温的持续时间为5min-3h然后关闭所述热源输入阀;
E、打开供水系统使循环水充满空腔并保持流动,使釜内温度降至100℃和正常压力;
F、打开物料出口,并开启调速电机带动螺旋送料器旋转纵向持续送料,分离物料即从所述物料出口送出;
G、关闭所述物料出口;
H、重复上述A-G步骤,连续性生产获得分离物料;
I、制得的所述分离物料装入稀释罐,加入清水搅拌稀释,所述清水的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的5倍;
J、稀释后的所述分离物料加入螺旋挤浆机,得到容量为所述分离物料容量50%的纤维素产品,剩下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
K、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液通过纳米膜分离机,分离得到木质素水溶液和占原混合液容量20%的半纤维素产品;
L、木质素水溶液通过三效蒸发设备蒸发掉溶液中的水分,得到占木质素水溶液容量30%的木质素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的去离子水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法去除阳离子和阴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调速电机和传动轴承,所述传动轴承的上部和所述调速电机可拆卸式固定,所述传动轴承的下部和所述螺旋送料器可拆卸式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送料器包括中心轴和螺旋叶板,所述中心轴的顶部与所述传动轴承的下部可拆卸式固定,所述中心轴的底部与所述反应釜的底部可解除式相抵,所述螺旋叶板沿所述中心轴螺旋固定于所述中心轴的中下段的外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釜的中段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周与所述反应釜可拆卸式固定,所述支撑架的内周与所述螺旋送料器可解除式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的内周设置有稳定轴承,所述稳定轴承的内周与所述螺旋送料器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稳定轴承的外周与所述支撑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送料器的底部设置有刮料板,所述刮料板的内周与所述螺旋送料器固定,所述刮料板的外周与所述反应釜可滑动式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釜在所述原料入口对应位置处可拆卸设置有入料球阀,所述入料球阀的一端与所述反应釜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入料球阀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釜在所述物料出口对应位置处可拆卸设置有出料球阀,所述出料球阀的一端与所述反应釜可启闭式连通,所述出料球阀的另一端与出料系统可启闭式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10792.3A CN111206450B (zh) | 2020-02-24 | 2020-02-24 | 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10792.3A CN111206450B (zh) | 2020-02-24 | 2020-02-24 | 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06450A CN111206450A (zh) | 2020-05-29 |
CN111206450B true CN111206450B (zh) | 2024-03-26 |
Family
ID=70782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10792.3A Active CN111206450B (zh) | 2020-02-24 | 2020-02-24 | 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0645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58216B (zh) * | 2020-11-11 | 2022-01-28 | 揭阳市建宝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水泥减水剂制备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47345A (en) * | 1979-04-12 | 1982-08-31 | Blount David H |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roken-down organic lignin-cellulose silicate polymers |
NO900900D0 (no) * | 1990-02-26 | 1990-02-26 | Edward A Delong | Fremgangsmaate for aa spalte og ekstrahere lignin og eventuelt xylan fra primaervegg og midtlameller av lignocellulosemateriale som bibeholder fiberkjernens strukturelle integritet og derved fremstilt produkt. |
CN104164801A (zh) * | 2014-08-06 | 2014-11-26 | 复旦大学 | 一种一次性分离并回收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方法 |
CN204429293U (zh) * | 2015-02-05 | 2015-07-01 | 衢州市品尚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反应釜 |
CN205435713U (zh) * | 2015-12-25 | 2016-08-10 | 瑞金盛源金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金属材料的加热反应釜 |
CN212025764U (zh) * | 2020-02-24 | 2020-11-27 | 北京国素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 |
-
2020
- 2020-02-24 CN CN202010110792.3A patent/CN11120645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47345A (en) * | 1979-04-12 | 1982-08-31 | Blount David H |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roken-down organic lignin-cellulose silicate polymers |
NO900900D0 (no) * | 1990-02-26 | 1990-02-26 | Edward A Delong | Fremgangsmaate for aa spalte og ekstrahere lignin og eventuelt xylan fra primaervegg og midtlameller av lignocellulosemateriale som bibeholder fiberkjernens strukturelle integritet og derved fremstilt produkt. |
CN104164801A (zh) * | 2014-08-06 | 2014-11-26 | 复旦大学 | 一种一次性分离并回收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方法 |
CN204429293U (zh) * | 2015-02-05 | 2015-07-01 | 衢州市品尚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反应釜 |
CN205435713U (zh) * | 2015-12-25 | 2016-08-10 | 瑞金盛源金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金属材料的加热反应釜 |
CN212025764U (zh) * | 2020-02-24 | 2020-11-27 | 北京国素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06450A (zh) | 2020-05-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47975B (zh) | 高速机械旋流分离活性污泥生物质的方法 | |
CN111534340B (zh) | 一种利用多源废弃物制备的气化水煤浆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99795B (zh) | 一种湿强废纸回收再利用化学机械制浆方法 | |
CN102242512A (zh) | 高得率环保造纸制浆工艺方法及其制浆系统 | |
CN111206450B (zh) | 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及方法 | |
CN105544264B (zh) | 湿强废纸再利用化学机械制浆系统 | |
JP6307789B2 (ja) | 糖液の製造装置及び糖液の製造方法 | |
CN212025764U (zh) | 一种同时分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设备 | |
CN204039825U (zh) | 一种湿强废纸回收再利用化学机械制浆系统 | |
CN201406605Y (zh) | 造纸用制浆装置 | |
CN112094690A (zh) | 棉籽预榨毛油与浸出-蒸发混合油精炼装置及其精炼方法 | |
CN217795894U (zh) | 一种纤维浆板疏解生产线 | |
CN208642667U (zh) | 一种外循环反应釜 | |
CN113136735B (zh) | 一种环保型无氯纸浆漂白设备 | |
CN111905682B (zh) | 一种氧化塔及利用其生产高锰酸钾的熔盐法连续氧化工艺 | |
CN108866110A (zh) | 一种富含木质纤维素物料高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工艺方法 | |
CN112169540B (zh) | 一种废弃物综合处理系统 | |
CN207102602U (zh) | 一种便于控制进料量的多进料装置化工反应罐 | |
CN105648817B (zh) | 一种湿强废纸回收再利用制浆系统 | |
CN2765930Y (zh) | 无蒸煮螺旋斜管生化溶剂连续浸泡催化裂解循环制浆设备 | |
CN105780563B (zh) | 一种零排放的氧化热搓组合法制秸秆浆工艺 | |
CN201074211Y (zh) | 动态脱硫罐 | |
CN220116320U (zh) | 一种分散蓝56还原母液废水处理装置 | |
CN219722617U (zh) | 生物炼制预处理罐 | |
CN214261850U (zh) | 一种石脑油非临氢改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