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9602A - 一种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门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门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9602A
CN111199602A CN201911229333.0A CN201911229333A CN111199602A CN 111199602 A CN111199602 A CN 111199602A CN 201911229333 A CN201911229333 A CN 201911229333A CN 111199602 A CN111199602 A CN 111199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access
information
biological
access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93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99602B (zh
Inventor
余恒兵
李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ermin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Termin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Termin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Termin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293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96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9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9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99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9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门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采用生物传感器采集授权用户的生物数据信息,所述用户生物数据信息可以是用户的指纹数据;将授权用户相关的信息写入到访问凭证;将所述用户生物数据信息与一个或多个授权用户的访问凭证相关联,并将该关联关系存储到云端服务器;门禁系统读取并校验所述凭证,获取对应的用户生物数据信息,分析采集的用户访问数据信息;将获取的用户生物数据信息与云端服务器中的用户生物数据信息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是允许或拒绝用户通过。本发明通过对用户信息的采集验证,不仅提高了对于访客的验证严密性,还提高了门禁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门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住宅门禁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意义上,小区门禁管理是通过凭证来进行访问控制。所述凭证是通过生物识别或通过机器设备可识别的磁卡认证终端,所述访问控制是指将进入房产、建筑物或房间的人员进行限制。在访问控制中,基于提供的凭证来准许访问。当准许访问时,门禁系统解锁,并且通行记录信息。当拒绝访问时,门禁保持锁定,并且记录该门禁被访问的时间和信息。如果门禁被强制打开或在门禁打开后保持打开太长时间,则门禁系统还通过摄像装置监视门禁入口并报警。
然而,在当前的行业中,磁卡认证终端有效的依据是依据就是用户持有磁卡认证终端的卡号是否合法,使用方式简单,生物识别中,会有人刻意模仿已授权用户的姿态,进行模拟访问;另外,当前的门禁系统也不能根据采集到的人员出入信息实现对流动人口的区域分布,动态走向,协助公安系统掌握流动人口的进出轨迹,进而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住宅门禁系统和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门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采用生物传感器采集授权用户的生物数据信息,所述用户生物数据信息可以是用户的指纹数据、用户的虹膜数据;
步骤102:将授权用户相关的信息写入到访问凭证;
步骤103:将所述用户生物数据信息与一个或多个授权用户的访问凭证相关联,并将该关联关系存储到云端服务器;
步骤104:门禁系统读取并校验所述凭证,获取对应的用户生物数据信息,分析采集的用户访问数据信息;
步骤105:将获取的用户生物数据信息与云端服务器中的用户生物数据信息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是允许或拒绝用户通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门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云端服务器:包括用户访问权限的数据库、用户生物数据库与授权用户信息关联数据库;
门禁控制系统:控制对门禁的访问,所述门禁控制系统包括获取用户的访问凭证和生物数据,并且在云端服务器中查找匹配所述获取的生物数据,在权限数据库中搜索匹配用户访问许可信息。所述用户生物数据读取器包括身份阅读器、指纹阅读器;所述访问凭证获取器,用于获取用户的访问凭证信息;所述门禁系统还包括摄像头。
智能控制模块:对采集到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验证用户身份。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采集到的人员出入信息,实现对流动人口的区域分布,动态走向,协助公安系统掌握流动人口的进出轨迹,更好的保证用户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门禁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门禁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门禁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采用生物传感器采集授权用户的生物数据信息,所述用户生物数据信息可以是用户的指纹数据、用户的虹膜数据;
步骤102:将授权用户相关的信息写入到访问凭证;
步骤103:将所述用户生物数据信息与一个或多个授权用户的访问凭证相关联,并将该关联关系存储到云端服务器;
步骤104:门禁系统读取并校验所述凭证,获取对应的用户生物数据信息,分析采集的用户访问数据信息;
步骤105:将获取的用户生物数据信息与云端服务器中的用户生物数据信息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是允许或拒绝用户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02中所述访问凭证包括人员头像信息和放行二维码信息,还可以包括用户身份权限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03中的将所述用户生物数据信息与一个或多个授权用户的访问凭证相关联包括,从访问凭证中提取出授权用户头像和放行二维码信息,接着,分别将放行二维码和采集到的用户生物信息进行关联并存储,将授权用户头像与采集到的用户生物信息进行关联并存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04中包括在用户刷门禁出入时候,对采集到的用户访问数据信息利用审核规则进行校验。所述规则包括:公共安全规则,时间审核规则,视频审核规则。每种规则均将用户访问结果设定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可以通过,第二种是警告,第三种是发出警报,进而通过审核规则实现对用户访问的智能化分析,并根据门禁智能控制模块的检测结果来初次判断该用户的行为举止、生活规律是否正常。
所述公共安全规则限定了整体上的行为标准。例如,打开门禁的最长时间、访问者出入门禁所限定的区间范围,如夜间12点-凌晨5点不允许出入门禁。且可以设定不同的公共安全规则来针对特定用户、特定用户组,对于违反公共安全规则的行为则发出警告(或报警)。
所述时间审核规则根据采集每次用户通过门禁时记录的凭证验证时间、生物数据验证时间,门禁打开和门禁关闭四个输入时间,进而通过上述四个时间测算的三个时间间隔:
-凭证和生物数据的验证间隔的时间,
-生物数据验证和门禁打开间隔的时间,
-门禁打开和关闭之间的时间间隔。
将上述三个时间间隔设定成三维空间的坐标,对每个授权用户正常的出入时间构成该授权用户的训练集,并根据训练集形成该授权用户的检测模型。当该授权用户或模仿该授权用户的人员在出入门禁的时候,将提取到的新的三维空间坐标点输入到检测模型,与该授权用户的常规出入信息进行对比匹配,当测算出的匹配值没有落于设定的检测值范围内,则发出警告或警报。其中匹配值可根据授权用户是新用户还是老用户进行设置。新用户的匹配值范围设定大,匹配值设定的范围可根据经验设定。
视频审核规则是通过提取视频影像数据,对访问用户体态、外观进行验证,此处的验证可以是计算机匹配计算,也可以是人为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发出警告(或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04中还包括当访客想要出入门禁时,从访问凭证中提取访问二维码信息,然后从访问凭证中获取授权用户头像信息,判断访问二维码信息与云端服务器中的访问二维码是否相同,判断访问凭证中的用户头像信息和云端服务器中的用户头像信息是否相同,若存在任意一个不同,则表示该访问不是授权用户,若全部相同,则进入到步骤10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05中包括首先在用户移动终端上安装门禁访问控制APP,安装注册完成后,云端服务器为每一个终端APP生成一个唯一的加密密钥,且该门禁访问控制APP通过移动终端获取该移动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用户身份信息,并将该地理位置、用户身份信息和加密密钥发送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上事先存储的解密密钥、用户身份、门禁位置等信息。云端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地理位置、用户身份信息和加密密钥。对数据解密后,利用接收的用户身份信息在用户访问权限数据库进行验证,判断该用户是否是授权用户并获取到用户标识A;然后门禁系统获取用户的生信息,在用户的生物数据库中匹配验证用户的生物信息,并利用生物数据的索引值在用户的生物数据库与授权用户信息关联数据库中搜索到授权用户标识B,匹配验证用户标识A和B是否相同,若相同,则验证通过,对于验证通过的用户,云端服务器确定移动终端所处范围内的最近的门,并发送门禁制动命令,同时记录用户出入门禁的地点、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门禁系统,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云端服务器:包括用户访问权限的数据库、用户的生物数据库和授权用户信息关联数据库;
门禁控制系统:控制对门禁的访问,所述门禁控制系统包括获取用户的访问凭证和生物数据,并且在云端服务器中查找匹配所述获取的生物数据,在权限数据库中搜索匹配用户访问许可信息。所述用户生物数据读取器包括身份阅读器、指纹阅读器;所述访问凭证获取器,用于获取用户的访问凭证信息;所述门禁系统还包括摄像头。
门禁智能控制模块:对采集到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验证用户身份。
进一步的,在用户刷门禁出入时候,门禁智能控制模块对采集到的用户访问数据利用审核规则进行校验。所述规则包括:公共安全规则,时间审核规则,视频审核规则。每种规则均将用户访问结果设定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可以通过,第二种是警告,第三种是发出警报,进而通过审核规则实现对用户访问的智能化分析,并根据门禁智能控制模块的检测结果来初次判断该用户的行为举止、生活规律是否正常。
所述公共安全规则限定了整体上的行为标准。例如,打开门禁的最长时间、访问者出入门禁所限定的区间范围,如夜间12点-凌晨5点不允许出入门禁。且可以设定不同的公共安全规则来针对特定用户、特定用户组,对于违反公共安全规则的行为则发出警告(或报警)。
所述时间审核规则根据采集每次用户通过门禁时记录的凭证验证时间、生物数据验证时间,门禁打开和门禁关闭四个输入时间,进而通过上述四个时间测算的三个时间间隔:
-凭证和生物数据的验证间隔的时间,
-验证生物数据和打开门禁间隔的时间,
-门禁打开和关闭之间的时间间隔。
将上述三个时间间隔设定成三维空间的坐标,对每个授权用户正常的出入时间构成该授权用户的训练集,并根据训练集形成该授权用户的检测模型。当该授权用户或模仿该授权用户的人员在出入门禁的时候,将提取到的新的三维空间坐标点输入到检测模型,与该授权用户的常规出入信息进行对比匹配,当测算出的匹配值没有落于设定的检测值范围内,则发出警告或警报。其中匹配值可根据授权用户是新用户还是老用户进行设置。新用户的匹配值范围设定大,匹配值设定的范围可根据经验设定。
视频审核规则是通过提取视频影像数据,对访问用户体态、外观进行验证,此处的验证可以是计算机匹配计算,也可以是人为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发出警告(或报警)。
进一步的,上述规则可作为不同的模块进行组合,从而对访问人员进行排查验证。
进一步的,可根据安装在用户移动终端APP进行身份验证。首先在用户移动终端上安装门禁访问控制APP,安装注册完成后,云端服务器为每一个终端APP生成一个唯一的加密密钥,且该门禁访问控制APP通过移动终端获取该移动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用户身份信息,并将该地理位置、用户身份信息和加密密钥发送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上事先存储的解密密钥、用户身份、门禁位置等信息。云端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地理位置、用户身份信息和加密密钥。对数据解密后,利用接收的用户身份信息在用户访问权限数据库进行验证,判断该用户是否是授权用户并获取到用户标识A;然后门禁系统获取用户的生信息,在用户的生物数据库中匹配验证用户的生物信息,并利用生物数据的索引值在用户的生物数据库与授权用户信息关联数据库中搜索到授权用户标识B,匹配验证用户标识A和B,对于验证通过的用户,云端服务器确定移动终端所处范围内的最近的门,并发送门禁制动命令,同时记录用户出入门禁的地点、时间。
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具无线能力的手持装置,例如可操作以经由应用“app”与门禁控制系统通信的智能电话装置,所述应用在智能电话装置上运行。
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包括用户注册信息、用户签名、指纹、虹膜等信息,上述信息可在终端APP安装注册时候完成,其中指纹、虹膜等生物数据信息也可以在要通过门禁时,根据移动装置上的识别传感器获取。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门禁方法,包括:
步骤101:采用生物传感器采集授权用户的生物数据信息,所述用户生物数据信息可以是用户的指纹数据;
步骤102:将授权用户相关的信息写入到访问凭证;
步骤103:将所述用户生物数据信息与一个或多个授权用户的访问凭证相关联,并将该关联关系存储到云端服务器;
步骤104:门禁系统读取并校验所述凭证,获取对应的用户生物数据信息,分析采集的用户访问数据信息;
步骤105:将获取的用户生物数据信息与云端服务器中的用户生物数据信息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是允许或拒绝用户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102中所述访问凭证包括人员头像信息和放行二维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103中的将所述用户生物数据信息与一个或多个授权用户的访问凭证相关联包括:将访问凭证中的授权用户头像和放行二维码信息与该授权用户的生物数据信息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104中包括在用户刷门禁出入时候,对采集到的用户访问数据信息利用审核规则进行校验,所述规则包括:公共安全规则,时间审核规则,视频审核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时间审核规则根据采集每次用户通过门禁时记录的凭证验证时间、生物数据验证时间,门禁打开和门禁关闭四个输入时间,进而通过上述四个时间测算的三个时间间隔:凭证和生物数据的验证间隔的时间,生物数据验证和门禁打开间隔的时间,门禁打开和关闭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上述三个时间间隔设定成三维空间的坐标,对每个授权用户正常的出入时间构成该授权用户的训练集,并根据训练集形成该授权用户的检测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104中还包括当访客想要出入门禁时,从访问凭证中提取访问二维码信息,判断访问凭证中的用户头像信息和云端服务器中预先存储的用户头像信息是否相同,然后从访问凭证中获取授权用户头像信息,判断访问二维码信息与云端服务器中预先存储的访问二维码是否相同,若两者均不同,则表示该访问不是授权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105中包括首先在用户移动终端上安装门禁访问控制APP,安装注册完成后,云端服务器为每一个终端APP生成一个唯一的加密密钥,且该门禁访问控制APP通过移动终端获取该移动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用户身份信息,并将该地理位置、用户身份信息和加密密钥发送给云端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地理位置、用户身份信息和加密密钥;对数据解密后,利用接收的用户身份信息在用户访问权限数据库进行验证,判断该用户是否是授权用户并获取到用户标识A;然后门禁系统获取用户的生物信息,在用户的生物数据库中匹配验证用户的生物信息,并利用生物数据的索引值在用户的生物数据库与授权用户信息关联数据库中搜索到授权用户标识B,匹配验证用户标识A和B是否相同,若相同,则验证通过,对于验证通过的用户,云端服务器确定移动终端所处范围内的最近的门,并发送门禁制动命令,同时记录用户出入门禁的地点、时间。
8.一种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方法的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门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包括用户访问权限的数据库、用户生物数据库与授权用户信息关联数据库;
门禁控制系统:控制对门禁的访问,所述门禁控制系统包括获取用户的访问凭证和生物数据,并且在云端服务器中查找匹配所述获取的生物数据,在权限数据库中搜索匹配用户访问许可信息,所述用户生物数据读取器包括身份阅读器、指纹阅读器;所述访问凭证获取器,用于获取用户的访问凭证信息;所述门禁系统还包括摄像头;
智能控制模块:对采集到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验证用户身份。
CN201911229333.0A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门禁方法 Active CN1111996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9333.0A CN111199602B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门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9333.0A CN111199602B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门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9602A true CN111199602A (zh) 2020-05-26
CN111199602B CN111199602B (zh) 2021-11-16

Family

ID=70746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9333.0A Active CN111199602B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门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960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2362A (zh) * 2021-03-31 2021-07-16 青岛中瑞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授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50934A (zh) * 2021-11-11 2022-02-15 浩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人力资源系统的物联网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863595A (zh) * 2022-04-13 2022-08-05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权限的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95603A (zh) * 2022-09-26 2022-12-20 江苏衫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图像检索方法和系统
CN116358902A (zh) * 2023-06-02 2023-06-3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功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80478A (zh) * 2023-09-22 2023-10-31 首都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空间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50259A1 (en) * 2005-08-23 2007-03-01 Vay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controlled log-in; interacting and log-out
CN102142163A (zh) * 2010-01-28 2011-08-03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基于行为模式的进入控制系统
CN103383785A (zh) * 2012-05-02 2013-11-06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用于自动访客登记和访问卡发行的系统和方法
CN104680622A (zh) * 2013-11-28 2015-06-03 南京振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访客进出登记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958515A (zh) * 2017-12-11 2018-04-24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开门的访客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8010164A (zh) * 2017-11-30 2018-05-08 汤建男 一种访客控制管理系统的访客主动邀请方法和系统
CN108734837A (zh) * 2018-05-30 2018-11-02 广东能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以移动终端进行管理的出租屋门禁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50259A1 (en) * 2005-08-23 2007-03-01 Vay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controlled log-in; interacting and log-out
CN102142163A (zh) * 2010-01-28 2011-08-03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基于行为模式的进入控制系统
CN103383785A (zh) * 2012-05-02 2013-11-06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用于自动访客登记和访问卡发行的系统和方法
CN104680622A (zh) * 2013-11-28 2015-06-03 南京振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访客进出登记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8010164A (zh) * 2017-11-30 2018-05-08 汤建男 一种访客控制管理系统的访客主动邀请方法和系统
CN107958515A (zh) * 2017-12-11 2018-04-24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开门的访客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8734837A (zh) * 2018-05-30 2018-11-02 广东能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以移动终端进行管理的出租屋门禁管理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2362A (zh) * 2021-03-31 2021-07-16 青岛中瑞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授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50934A (zh) * 2021-11-11 2022-02-15 浩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人力资源系统的物联网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863595A (zh) * 2022-04-13 2022-08-05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权限的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95603A (zh) * 2022-09-26 2022-12-20 江苏衫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图像检索方法和系统
CN115495603B (zh) * 2022-09-26 2023-11-24 江苏衫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图像检索方法和系统
CN116358902A (zh) * 2023-06-02 2023-06-30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功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58902B (zh) * 2023-06-02 2023-08-2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功能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80478A (zh) * 2023-09-22 2023-10-31 首都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空间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9602B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9602B (zh) 一种基于人员大数据采集分析的门禁方法
US11205312B2 (en) Applying image analy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to lock systems in hotels
CN105096420A (zh) 门禁系统以及用于其的数据处理方法
JP2015001790A (ja) 顔認証システム
CN105741392A (zh) 小区门禁管理系统访客记录系统及方法
CN109979059A (zh) 一种控制闸机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336735A1 (de) Erstellen einer datenbank für eine dynamische multifaktorauthentifizierung
CN110768942B (zh) 一种身份认证系统
CN103971039B (zh) 具有gps位置验证的访问控制系统和方法
KR101777389B1 (ko) 인지 정보 기반 인증 장치 및 방법
Cabana et al. Mono and multi-modal biometric systems assessment by a common black box testing framework
CN116012991A (zh) 一种场所访问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09285260A (zh) 一种闸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2304731B1 (ko) 블록체인을 이용한 불법출입자 검색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불법 출입자 검색 방법
KR101395675B1 (ko) 출입 통제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946755B1 (ko) 생체 정보의 선택적 증폭을 통한 출입보안 강화 시스템
CN109584132A (zh) 一种证件链电子居住证系统
CN109785456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分布式考勤管理系统及考勤方法
CN112669501B (zh)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897891B1 (ja) 入場管理システム、入場管理装置、入場管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1862428B (zh)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13704732A (zh) 一种用户身份的验证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11048806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access to a secure area of an equipment, associated computer program, computer medium and equipment
Semedo et al. Contact-free airport borders with biometrics-on-the-move
CN110287664A (zh) 一种基于多行为特征选择的身份认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