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5428A - 滑板 - Google Patents

滑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5428A
CN111195428A CN201811382726.0A CN201811382726A CN111195428A CN 111195428 A CN111195428 A CN 111195428A CN 201811382726 A CN201811382726 A CN 201811382726A CN 111195428 A CN111195428 A CN 111195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device
skateboard
wheel
side steering
wheel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827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95428B (zh
Inventor
李清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D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D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D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D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827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5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5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5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95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5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CSKATES; SKIS; ROLLER SKATES; DESIGN OR LAYOUT OF COURTS, RINKS OR THE LIKE
    • A63C17/00Roller skates; Skate-boards
    • A63C17/01Skateboards
    • A63C17/014Wheel arrangements
    • A63C17/015Wheel arrangements with wheels arranged in two pair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滑板,包括板体、前侧转向装置及后侧转向装置;板体具有长轴,前侧转向装置及后侧转向装置沿长轴分别设置于板体底面的前段与后段,且前侧转向装置及后侧转向装置分别具有两个轮体,板体供使用者双脚站立其上;前侧转向装置或后侧转向装置具有轮座及轮架,轮座绕前高后低倾斜的旋转轴向旋转地设置于板体底面,轮架沿主轴可旋转地或可偏摆地设置于轮座,轮座与轮架抵接处界定出抵接面,于长轴的方向,旋转轴向通过抵接面的位置位于主轴通过抵接面的位置的前方。

Description

滑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板,尤其涉及一种前后分别具有两个轮的四轮滑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滑板结构,例如公开号WO 03/092831A1的结构,其包含有一前踏板及一后踏板,前、后踏板可供使用者通过体重或脚力的方式绕前后方向的轴心互为相反方向地弹性扭转变形,通过驱动踏板底面的脚轮向前滚动。然而,该专利所记载的滑板的前后脚轮均是单轮结构,因此操作稳定性并不佳,对于初学者及将滑板使用于在路况不佳的路面时,容易有意外发生的风险。
因此,公告号US6547262B1揭示了一种具有四轮的滑板,其操作稳定性虽有改善,但此专利的滑板的轭构件(该案标号6)的悬吊部(该案标号7)仅通过中心销(该案标号10)加以连结固接于滑板本体(该案标号1)上,因此其滚轮(该案标号2)可相对于滑板本体(该案标号1)偏转枢摆的范围较小,操控的顺畅性仍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滑板,其能有效改善滑板操控的稳定性及顺畅性,具有优选的使用者体验。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滑板,其包含有一板体、一前侧转向装置及一后侧转向装置。该板体具有一长轴,该前侧转向装置及该后侧转向装置沿该长轴分别设置于该板体底面的前侧与后侧,且该前侧转向装置及该后侧转向装置分别具有两个轮体,该板体供使用者双脚站立其上。该前侧转向装置或该后侧转向装置具有一轮座及一轮架,该轮座绕一前高后低倾斜的一旋转轴向旋转地设置于该板体底面,该轮架沿一主轴可旋转地或可偏摆地设置于该轮座,该轮座与该轮架抵接处界定出一抵接面,于该长轴的方向,该旋转轴向通过该抵接面的位置位于该主轴通过该抵接面的位置的前方。
根据前述的结构,当该使用者使用该滑板时,首先使用者利用自身的体重转移或双脚脚力的驱动让该板体绕该长轴进行相反方向地扭转变形,由于该前侧转向装置及该后侧转向装置分别具有两个轮体,因此滑板具有较佳的操控稳定性。再者,由于在该长轴的方向,该旋转轴向通过该抵接面的位置位于该主轴通过该抵接面的位置的前方,因此该板体会先将使用者给予的作用力传递至该轮座,以驱使该轮座相对该板体进行旋转,接着该轮座才会再驱使该轮架相对该轮座进行偏摆或旋转,由于该轮座会先受到驱动旋转后,该轮架才会进行偏摆或旋转,因此能避免使用者的力量先被轮架给抵销,再加上,该轮座及该轮架均可相对该板体进行旋转,因此滑板在行进的操控顺畅性能具有优选的表现。
可选地,该旋转轴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该主轴与水平面的夹角。
可选地,该旋转轴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与该主轴与水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差位于15度至30度之间。
可选地,该轮架与该轮座间设有一避震件,用于提供该轮架相对于该轮座的旋转或偏摆作动。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滑板,除具有前述的特征外,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该滑板包含有一复位单元,该复位单元设置于该板体及该轮座之间,用以提供该轮座相对于该板体旋转时的恢复力。
可选地,该轮座包含有一上盖及一本体,该本体及该上盖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该复位单元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
可选地,该复位单元包含有一弹簧外盖及一复位弹簧,该弹簧外盖固接于该板体底面并具有一朝该旋转轴向延伸的挡止部,该复位弹簧具有朝该旋转轴向的径向延伸的两个凸杆,该挡止部位于该两个凸杆之间。
可选地,该上盖具有一朝该旋转轴向延伸的推抵部,该推抵部位于该两个凸杆之间。
有关本发明所提供的滑板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续的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发明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应能了解,该等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发明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以下现以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滑板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所示实施例的滑板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所示实施例的整体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示实施例的前侧转向装置的放大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示实施例的后侧转向装置的放大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示实施例的前侧转向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所示实施例的后侧转向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所示实施例的前侧转向装置的剖面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所示实施例的后侧转向装置的剖面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主要显示复位单元的立体图。
图10类同于图9,主要显示该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符号说明】
1-滑板; 10-板体;
12-前踏板; 14-后踏板;
16-转向轴承; 18-转向轴承;
20-前侧转向装置;
22-前轮座; 222-上盖;
224-本体; 226-前抵接面;
228-枢轴环; 24-前轮架;
242-车轴; 244-枢轴;
26-前主销; 262-前销杆;
264-上避震件; 266-下避震件;
268-前主轴; 28-前轮;
40-后侧转向装置;
42-后轮座; 422-上盖;
424-本体; 426-后抵接面;
428-枢轴环; 429-容置空间;
43-推抵部; 44-后轮架;
442-车轴; 444-枢轴;
46-后主销; 462-后销杆;
464-上避震件; 466-下避震件;
468-后主轴; 48-后轮;
50-前转向轴杆; 52-第二旋转轴向;
60-后转向轴杆; 62-第一旋转轴向;
70-复位单元;
72-弹簧外盖; 722-凸部;
724-挡止部; 74-复位弹簧;
742-凸杆; 76-锁固件;
78-锁固件;
X-X′-长轴; X1,X2,X3,X4-位置;
θ1-第一夹角; θ2-第二夹角;
θ3-第三夹角; θ4-第四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特征不限于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特定结构、用途以及其应用。说明内容使用的用语皆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能理解的例示性描述用语,本说明书内容所提及的“前”、“上”、“下”、“后”、“左”、“右”、“顶”、“底”、“内”,以及“外”等方向性形容用语,也只是以正常使用方向为基准的例示性描述用语,并非作为限制范围的用意。
再者,如同本发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单数形式的“一”、“一个”以及“该”等数量词都包括多个的涵义。因此,例如对“一元件”的说明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元件,而且包括所属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等同替换。在类似状况下所使用的所有连接词也应当理解为最宽广的意义,说明内容中所描述的特定形状以及结构特征或技术用语同样应被理解为包括特定结构或技术用语所能达成的功能的等同替换结构或技术用语。
请先参阅各附图,本发明所示实施例的滑板1包含有一板体10、一前侧转向装置20及一后侧转向装置40。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该板体10由具弹性的材料所制成,该材料可选用但不限于树脂或与树脂混合的复合材料等。该板体10概呈一长板状且具有一长轴X-X′,于本实施例中,该板体10大致可分为一前踏板12及一后踏板14连接于该前踏板12,该前踏板12、后踏板14供使用者双脚分别站立于其上,通过让使用者可通过自身的体重转移或双脚脚力的驱动让前踏板12、后踏板14绕该长轴X-X’进行相反方向地扭转变形。该前侧转向装置20及该后侧转向装置40沿该长轴X-X’分别设置于该板体10底面的前段与后段。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6及8图,该后侧转向装置40包含有一转向轴承16、一后轮座42、一复位单元70、一后轮架44、一后主销46及两个后轮48。
该后轮座42包含有一上盖422及一本体424。通过一后转向轴杆60及一锁固件76将该后轮座42的上盖422及该转向轴承16设置于该板体10的后踏板14的底面,该后转向轴杆60的轴向定义为一第一旋转轴向62,且该第一旋转轴向62呈前高后低的方式倾斜设置,由于该转向轴承16设置于该后轮座42及该后踏板14的底面之间,因此该后轮座42可以沿该第一旋转轴向62相对于该板体10底面进行旋转。
该后主销46包含有一后销杆462、一上避震件464及一下避震件466,该后销杆462的轴向定义为一后主轴468,该后销杆462逐一穿设于该下避震件466、该后轮架44、该上避震件464,最后连接于该后轮座42的本体424,透过该上避震件464的设置,该后轮架44可以沿该后主轴468相对于该后轮座42进行旋转或偏摆。该上避震件464、下避震件466由合成橡胶等具有弹簧弹性的弹性体构成,通过提供该后轮架44相对于该后轮座42的弹性支撑。该后轮座42与该后轮架44抵接处界定出一后抵接面426,于该长轴X-X’,更具体来说,于包含该长轴X-X’的铅垂面上,该第一旋转轴向62通过该后抵接面426的位置X1位于该后主轴468通过该后抵接面426的位置X2的前方。该后轮架44上设有一枢轴444,该枢轴444嵌入在该后轮座42的一枢轴环428中。该后轮架44上设有车轴442,该两个后轮48分别枢设于该车轴442两端。
其中,该第一旋转轴向62与水平面具有一第一夹角θ1,该后主轴468与水平面具有一第二夹角θ2,该第一夹角θ1大于该第二夹角θ2,此时会具有优选的操控顺畅性。优选地,当该第一夹角θ1与该第二夹角θ2的角度差位于15度至30度之间时,本发明的滑板1的操控性能得以更加提升。
请一并参阅图6、图8、图9及图10,该复位单元70设置于该板体10及该后轮座42之间,用以提供该后轮座42相对于该板体10旋转时的恢复力。于本实施例中,该后轮座42的本体424及上盖422界定出一容置空间429,该复位单元70设置于该容置空间429中。该复位单元70包含有一弹簧外盖72、一复位弹簧74及该锁固件76,该弹簧外盖72具有一朝该第一旋转轴向62向上延伸的凸部722及一朝该第一旋转轴向62向下延伸的挡止部724,该弹簧外盖72通过该凸部722卡固于该后转向轴杆60的底端,使该弹簧外盖72与该后转向轴杆60及该板体10不会产生相对转动,该复位弹簧74于本实施例是为一卷簧,该复位弹簧74的两端形成为朝该第一旋转轴向62向外径向延伸的两个凸杆742,该弹簧外盖72的挡止部724位于该两个凸杆742之间。该锁固件76穿设于该复位弹簧74及该弹簧外盖72,并以其一端锁固于该后转向轴杆60上。此外,该后轮座42的上盖422具有一朝该第一旋转轴向62向下延伸的推抵部43,该推抵部43位于该复位弹簧74的两个凸杆742之间。
因此,当该后轮座42与该板体10产生相对旋转时,由于该弹簧外盖72通过其凸部722卡设于该后转向轴杆60,因此该弹簧外盖72的挡止部724并不会随着该后轮座42产生相对旋转,但该后轮座42的上盖422的推抵部43则会跟着该后轮座42旋转,由于该挡止部724及该推抵部43均设置于该复位弹簧74的两个凸杆742之间,因此,随着该后轮座42相对于该板体10旋转角度逐渐加大时,该两个凸杆742的一会受该上盖422的推抵部43带动而逐渐远离该弹簧外盖72的挡止部724,且该两个凸杆742的另一则会抵接于该挡止部724,通过让该复位弹簧74蓄积弹性恢复力来使该后轮座42与该板体10恢复至原本的状态。
该前侧转向装置20的结构概同于该后侧转向装置40,二者主要的差异在于,该前侧转向装置20未设有复位单元70。该前侧转向装置20的详细结构如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5及图7,该前侧转向装置20包含有一转向轴承18、一前轮座22、一前轮架24、一前主销26及两个前轮28。
该前轮座22包含有一上盖222及一本体224。通过一前转向轴杆50及一锁固件78将该前轮座22的上盖222及该转向轴承18设置于该板体10的前踏板12的底面,该前转向轴杆50的轴向定义为一第二旋转轴向52,且该第二旋转轴向52呈前高后低的方式倾斜设置,由于该转向轴承18设置于该前轮座22及该前踏板12的底面之间,因此该前轮座22可以沿该第二旋转轴向52相对于该板体10底面进行旋转。
该前主销26包含有一前销杆262、一上避震件264及一下避震件266,该前销杆262的轴向定义为一前主轴268,该前销杆262逐一穿设于该下避震件266、该前轮架24、该上避震件264,最后连接于该前轮座22的本体224,通过该上避震件264的设置,该前轮架24可以沿该前主轴268相对于该前轮座22进行旋转或偏摆。该上避震件264、下避震件266由合成橡胶等具有弹簧弹性的弹性体构成,通过提供该前轮架24相对于该前轮座22的弹性支撑。该前轮座22与该前轮架24抵接处界定出一前抵接面226,于该长轴X-X’,更具体来说,于包含该长轴X-X’的铅垂面上,该第二旋转轴向52通过该前抵接面226的位置X3位于该前主轴268通过该前抵接面226的位置X4的前方。该前轮架24上设有一枢轴244,该枢轴244嵌入在该前轮座22的一枢轴环228中。该前轮架24上设有车轴242,该两个前轮28分别枢设于该车轴242两端。
其中,该第二旋转轴向52与水平面具有一第三夹角θ3,该前主轴268与水平面具有一第四夹角θ4,该第三夹角θ3大于该第四夹角θ4,此时会具有较佳的操控顺畅性。优选地,当该第三夹角θ3与该第四夹角θ4的角度差位于15度至30度之间时,本发明的滑板1的操控性能得以更加提升。
值得补充说明的是,相对于本实施例而言,设置于该后侧转向装置40的复位单元70也可移除,移除复位单元70后的后侧转向装置将与前侧转向装置20一般可顺畅地自由旋转,因此可进一步提升操纵性,与具有复位单元时相比,可减小滑板行走时的回转半径,即滑板可实现转小弯的功效。相对地,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该复位单元70也可设置于该前侧转向装置20中(图中未示),又或者,同时在该前侧转向装置20及该后侧转向装置40中分别装设有该复位单元(图中未示)。
再者,于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虽然本发明对于前侧转向装置20及后侧转向装置40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实际应用上并不限于此,举例来说,本发明可以仅保留后侧转向装置40的结构,而前侧转向装置20则是采用与一般板状板体和四轮的普通滑板中广泛使用的结构,诸如现有技术所揭示公告号US6547262B1的结构。
根据前述的结构,当该使用者使用本发明的滑板1时,使用者通过自身的体重转移或双脚脚力的驱动让该板体10绕该长轴X-X’进行相反方向地扭转变形,由于该前侧转向装置20及该后侧转向装置40分别具有两个轮体,因此本发明的滑板1具有优选的操控稳定性。再者,由于在该长轴X-X’的方向,该第一旋转轴向62通过该后抵接面426的位置位于该后主轴468通过该后抵接面426的位置的前方,因此该板体10会先将使用者给予的作用力传递至该后侧转向装置40的后轮座42,以驱使该后轮座42相对该板体10进行旋转,接着该后轮座42才会再驱使该后轮架44相对该后轮座42进行旋转,由于该后轮座42会先受到驱动旋转后,该后轮架44才会进行旋转,因此能避免使用者的力量先被后轮架44给抵销,再加上,该后轮座42及该后轮架44均可相对该板体10进行旋转,因此滑板1在行进的操控顺畅性能具有优选的表现。由于前侧转向装置20的作动原理及可达成的功效均同于该后侧转向装置40,在此不再予以赘述。
最后,必须再次说明的是,本发明于前述实施例中所揭示方法及构成元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凡在本发明范围内所作的简易结构润饰或变化,或与其他等效元件的更替,仍应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畴。

Claims (8)

1.一种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板体、一前侧转向装置及一后侧转向装置;
该板体具有一长轴,该前侧转向装置及该后侧转向装置沿该长轴分别设置于该板体底面的前段与后段,且该前侧转向装置及该后侧转向装置分别具有两个轮体,该板体供使用者双脚站立其上;
该前侧转向装置或该后侧转向装置具有一轮座及一轮架,该轮座绕一前高后低倾斜的一旋转轴向旋转地设置于该板体底面,该轮架沿一主轴可旋转地或可偏摆地设置于该轮座,该轮座与该轮架抵接处界定出一抵接面,于该长轴的方向,该旋转轴向通过该抵接面的位置位于该主轴通过该抵接面的位置的前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其特征在于,该旋转轴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该主轴与水平面的夹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其特征在于,该旋转轴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与该主轴与水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差位于15度至30度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其特征在于,该轮架与该轮座间设有一避震件,用于提供该轮架相对于该轮座的旋转或偏摆作动。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滑板,其特征在于,该滑板包含有一复位单元,该复位单元设置于该板体及该轮座之间,用以提供该轮座相对于该板体旋转时的恢复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板,其特征在于,该轮座包含有一上盖及一本体,该本体及该上盖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该复位单元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板,其特征在于,该复位单元包含有一弹簧外盖及一复位弹簧,该弹簧外盖固接于该板体底面并具有一朝该旋转轴向延伸的挡止部,该复位弹簧具有朝该旋转轴向的径向延伸的两个凸杆,该挡止部位于该两个凸杆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板,其特征在于,该上盖具有一朝该旋转轴向延伸的推抵部,该推抵部位于该两个凸杆之间。
CN201811382726.0A 2018-11-20 2018-11-20 滑板 Active CN111195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2726.0A CN111195428B (zh) 2018-11-20 2018-11-20 滑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2726.0A CN111195428B (zh) 2018-11-20 2018-11-20 滑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5428A true CN111195428A (zh) 2020-05-26
CN111195428B CN111195428B (zh) 2021-12-07

Family

ID=70741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82726.0A Active CN111195428B (zh) 2018-11-20 2018-11-20 滑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542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7367A (zh) * 2001-07-16 2003-02-19 全球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滑板用轮的装设配件
TW200403089A (en) * 2002-08-23 2004-03-01 Great Lotus Corp 3D independent suspension and balancing device for skateboard and roller blades
CN1517135A (zh) * 2003-01-15 2004-08-04 伟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滑板与轮鞋的三维独立悬吊平衡装置
CN105073209A (zh) * 2013-02-26 2015-11-18 R·小利宁格 具有悬架机构的滑板支架装置和脚轮
EP3381523A1 (de) * 2017-03-30 2018-10-03 Hubert Petutschnig Skateboar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7367A (zh) * 2001-07-16 2003-02-19 全球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滑板用轮的装设配件
TW200403089A (en) * 2002-08-23 2004-03-01 Great Lotus Corp 3D independent suspension and balancing device for skateboard and roller blades
CN1517135A (zh) * 2003-01-15 2004-08-04 伟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滑板与轮鞋的三维独立悬吊平衡装置
CN105073209A (zh) * 2013-02-26 2015-11-18 R·小利宁格 具有悬架机构的滑板支架装置和脚轮
EP3381523A1 (de) * 2017-03-30 2018-10-03 Hubert Petutschnig Skateboar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5428B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9384B1 (en) Self-balancing board having a suspension interface
US9216612B2 (en) Mecanum wheel and Mecanum-wheeled vehicle
US7104558B1 (en) Skate truck assembly
JP4411200B2 (ja) スケートボード
EP2285593B1 (en) Bi-directional propulsion caster
JP5449538B2 (ja) 前部台車アセンブリの動作の自由度が大きいスケートボード
US7287762B2 (en) Truck for skateboards
US20110042913A1 (en) Skateboard
EP0557872A1 (en) Skateboard truck assembly
WO2010057113A1 (en) Skateboard
AU2019213427B2 (en) Skateboard
US6206390B1 (en) Skateboard apparatus
KR100818786B1 (ko) 스케이트보드
US20050051983A1 (en) Double stacked trucks for skateboards
CN111195428B (zh) 滑板
KR20120000804U (ko) 스케이트 보드
CN102781760B (zh) 尤其用于运送孩童的手推童车底架
TWI666042B (zh) skateboard
CN210526729U (zh) 转向装置和倒三轮车
US20080012249A1 (en) In line roller skate with shock absorbent suspension
CN219208945U (zh) 一种滑板的转向结构
JP6784004B2 (ja) スケートボード
KR101005429B1 (ko) 캐스터 스케이팅 차륜
WO2019163590A1 (ja) スケートボード
KR20080042365A (ko) 스케이트 보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