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3374A - 绝缘纸、绝缘纸插入装置以及定子 - Google Patents

绝缘纸、绝缘纸插入装置以及定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3374A
CN111193374A CN201910957312.4A CN201910957312A CN111193374A CN 111193374 A CN111193374 A CN 111193374A CN 201910957312 A CN201910957312 A CN 201910957312A CN 111193374 A CN111193374 A CN 111193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paper
slot
distal end
extension portion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73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93374B (zh
Inventor
吉田尚
坂本隆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93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3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93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3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0Applying solid insulation to windings, stators or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02K3/34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纸、绝缘纸插入装置以及定子。即使在绝缘纸的延长部产生沿径向打开的力,也能够维持由绝缘纸的延长部将槽封闭的状态。一种配置在定子铁芯(10)的槽(12)内的绝缘纸(2),其具有:两个侧面部(21a、21b),它们沿着槽内的对置的两个内侧面(12c)配置;以及延长部(23),其设置在两个侧面部中的至少一方,并以能够从槽的开口部(12a)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延伸,延长部在开口部的附近弯折,并且延长部的末端部(23b)配置在比开口部靠槽的底部(12b)侧的位置,与对置的侧面部或者设置在对置的侧面部上的另一延长部的末端部接触,延长部的弯折角(α)为锐角,并且,延长部的卡止角(β)大于等于弯折角(α)。

Description

绝缘纸、绝缘纸插入装置以及定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纸、绝缘纸插入装置以及定子。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定子铁芯的槽内隔着绝缘纸配置线圈的定子。如图10A所示,定子100的槽101内的绝缘纸200具有比槽101的开口部101a更向外侧突出的延长部201。为了确保线圈300与定子铁芯102之间的沿面距离,该延长部201以覆盖槽101内的线圈300的方式弯折。
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绝缘纸200的回弹,如图10B所示,延长部201有可能打开。如图11所示,在定子铁芯102的槽101是具有凸缘部102a、102a的半闭合槽的情况下,由于由凸缘部102a按压延长部201,因此,不会因绝缘纸200的回弹而使延长部201打开。但是,在槽是不具有这样的凸缘部102a的开放槽的情况下,则不能进行按压以避免延长部201打开。
与之相对地,也可以考虑在后续工序中在利用清漆固定之前的期间,在将槽101内的延长部201弯折的状态下使用粘接剂进行临时固定。但是,粘接剂的附着程度容易变得不稳定,另外,成本也会增加,因此,未必是优选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以往,还已知有下述的定子:将设置在绝缘纸上的延长部(舌状部)以覆盖线圈的方式弯折成直角,并且,将延长部的末端朝向槽的底部侧稍微弯折,使其在比槽的开口部稍靠底部侧的位置与绝缘纸的对置的侧面部抵接来进行卡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由此,认为绝缘纸的延长部卡止于绝缘纸的对置的侧面部,能够维持覆盖了槽内的线圈的弯折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962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绝缘纸的结构中,由于槽内的线圈向定子铁芯的径向内侧(槽的开口部侧)偏移等,在对绝缘纸的延长部作用有在径向上打开的方向的力的情况下,由于力向与啮入绝缘纸的一个侧面部的方向相反的脱离方向作用于延长部的末端,因此,延长部的相对于侧面部的钩挂容易脱落,延长部有可能因绝缘纸的回弹而打开。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纸、绝缘纸插入装置以及定子,即使在绝缘纸的延长部产生沿径向打开的力,也能够维持由绝缘纸的延长部将槽封闭的状态。
(1)本发明的绝缘纸是配置在定子铁芯(例如,后述的定子铁芯10)的槽(例如,后述的槽12)内的绝缘纸(例如,后述的绝缘纸2),其具有:两个侧面部(例如,后述的侧面部21a、21b),它们沿着所述槽内的对置的两个内侧面(例如,后述的内侧面12c)配置;以及延长部(例如,后述的延长部23),其设置在两个所述侧面部中的至少一方上,并以能够从所述槽的开口部(例如,后述的开口部12a)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延伸,所述延长部在所述槽的所述开口部的附近被弯折,并且所述延长部的末端部(例如,后述的末端部23b)被配置在比所述开口部靠所述槽的底部(例如,后述的底部12b)侧的位置,并与对置的所述侧面部或者设置在对置的所述侧面部上的另一所述延长部的所述末端部接触,在设由所述侧面部和所述延长部夹着所述延长部的弯折部(例如,后述的弯折部23a)所成的角为所述延长部的弯折角(例如,后述的弯折角α),设所述延长部的所述末端部与另一所述侧面部或另一所述延长部的所述末端部朝向所述槽的外侧所成的角为所述延长部的卡止角(例如,后述的卡止角β)的情况下,所述弯折角为锐角,并且,所述卡止角大于等于所述弯折角。
根据上述(1)所述的绝缘纸,由于绝缘纸的延长部的末端部与另一个侧面部或另一个延长部的末端部接触而钩挂,通过肘节效应而成为啮入的状态,因此,延长部不会轻易打开。因此,即使在绝缘纸的延长部产生沿径向打开的力,也能够维持用绝缘纸覆盖线圈的状态。
(2)在(1)所述的绝缘纸中,也可以是所述延长部的所述弯折角与所述卡止角相等。
根据上述(2)记载的绝缘纸,能够通过绝缘纸的简单的弯折而容易地形成延长部。
(3)本发明的绝缘纸插入装置是将绝缘纸(例如,后述的绝缘纸2)插入定子铁芯(例如,后述的定子铁芯10)的槽(例如,后述槽12)内的绝缘纸插入装置(例如,后述的绝缘纸插入装置4),所述绝缘纸具有:两个侧面部(例如,后述的侧面部21a、21b),它们沿着定子铁芯的所述槽内的对置的两个内侧面(例如,后述的内侧面12c)配置;以及延长部(例如,后述的延长部23),其设置在两个所述侧面部中的至少一方上,并以从所述槽的开口部(例如,后述的开口部12a)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延伸,所述绝缘纸插入装置具有:引导模具(例如,后述的引导模具41),其对配置在所述槽内的所述绝缘纸以使所述延长部的末端部(例如,后述的末端部23b)朝向所述开口部的方式将所述延长部平缓地弯曲;以及弯折模具(例如,后述的弯折模具42),其将由所述引导模具弯曲后的所述延长部在所述开口部的附近弯折,并且使所述延长部的所述末端部与对置的所述侧面部或者设置在对置的所述侧面部上的另一所述延长部的所述末端部接触。
根据上述(3)所述的绝缘纸插入装置,即使绝缘纸的延长部比槽的开口部的宽度长,也能够将延长部顺利地折入槽内。因此,能够容易地构成延长部发挥肘节效应而不会轻易打开的绝缘纸以及具有该绝缘纸的定子。
(4)在(3)所述的绝缘纸插入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引导模具和所述弯折模具能够沿着所述槽的深度方向移动。
根据上述(4)所述的绝缘纸插入装置,能够通过单轴来弯折发挥肘节效应的绝缘纸的延长部。
(5)本发明的定子(例如,后述的定子1)在定子铁芯(例如,后述的定子铁芯10)的槽(例如,后述的槽12)内,隔着(1)或(2)所述的绝缘纸(例如,后述的绝缘纸2)配置有线圈(例如,后述的线圈3)。
根据上述(5)所述的定子,绝缘纸的延长部的末端部与另一侧面部或另一延长部的末端部抵接而钩挂,通过肘节效应而成为啮入的状态,因此,延长部不会轻易打开。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定子,即使线圈朝向定子铁芯的开口部偏移,也能够维持用绝缘纸覆盖线圈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绝缘纸、绝缘纸插入装置以及定子,即使在绝缘纸的延长部产生沿径向打开的力,也能够维持由绝缘纸的延长部将槽封闭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绝缘纸的定子的一部分的槽的结构的横剖视图。
图2是放大示出图1所示的一个槽的开口部的结构的横剖视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绝缘纸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4是放大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绝缘纸的定子的开口部的结构的横剖视图。
图5是放大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绝缘纸的定子的开口部的结构的横剖视图。
图6是放大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绝缘纸的定子的开口部的结构的横剖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绝缘纸插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横剖视图。
图8是沿图7中的X-X线的剖视图。
图9A是说明本发明的绝缘纸插入装置执行的绝缘纸的插入工序的说明图。
图9B是说明本发明的绝缘纸插入装置执行的绝缘纸的插入工序的说明图。
图9C是说明本发明的绝缘纸插入装置执行的绝缘纸的插入工序的说明图。
图9D是说明本发明的绝缘纸插入装置执行的绝缘纸的插入工序的说明图。
图9E是说明本发明的绝缘纸插入装置执行的绝缘纸的插入工序的说明图。
图10A是示出使用了现有例的绝缘纸的定子的一个槽的结构的横剖视图。
图10B是示出使用了现有例的绝缘纸的定子的一个槽的结构的横剖视图。
图11是示出现有例的在槽的开口部具有凸缘部的定子的一个槽的结构的横剖视图。
标号说明
1:定子;10:定子铁芯;12:槽;12a:(槽的)开口部;12b:(槽的)底部;12c:(槽的)内侧面;2:绝缘纸;21a、21b:(绝缘纸的)侧面部;23:延长部;23a:弯折部;23b:末端部;3:线圈;4:绝缘纸插入装置;41:引导模具;42:弯折模具;α:弯折角;β:卡止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绝缘纸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绝缘纸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绝缘纸的定子的一部分的槽的结构的横剖视图。图2是放大示出图1所示的一个槽的开口部的结构的横剖视图。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绝缘纸的作用的说明图。另外,以下说明的附图中的横剖视图表示沿与定子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切断的截面。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定子1具有朝向定子铁芯10的中央的轴孔11开口的多个槽12。槽12沿着定子铁芯10的周向(沿着D1方向的方向)以均等间隔呈放射状排列。相邻的槽12、12之间构成齿13。
槽12形成为从向径向内侧的轴孔11开放的开口部12a朝向底部12b凹陷设置的槽状。另外,槽12是不具有缩小开口部12a的凸缘部的开放槽,在槽12的内部隔着绝缘纸2沿径向排列地容纳有多个线圈3。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绝缘纸2沿着槽12的内表面按每个槽12独立地配置。如图1所示,槽12内的绝缘纸2具有:一对侧面部21a、21b,它们沿着槽12内的对置的两个内侧面12c、12c配置;一个底面部22,其沿着槽12内的底部12b配置;以及一个延长部23,其配置在槽12的开口部12a侧,设置在两个侧面部21a、21b中的一方上。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延长部23与绝缘纸2的一对侧面部21a、21b中的一个侧面部21a一体地连结,且以能够从槽12的开口部12a朝向槽12的沿着径向的外侧(轴孔11侧)突出的方式延伸。图1所示的延长部23示出了以覆盖线圈3的方式在开口部12a的附近的弯折部23a形成折痕而弯折后的状态。延长部23的从弯折部23a到末端部23b的宽度W1形成为比槽12的开口部12a的开口宽度W2宽。
具有该绝缘纸2的定子1如下构成。
首先,矩形的绝缘纸2沿着槽12的内表面形状弯折成具有侧面部21a、21b和底面部22的大致“U”字形状。此时,通过使一个侧面部21a比另外一个侧面部21b长,从而在侧面部21a形成一体的延长部23。
之后,在槽12内容纳绝缘纸2。绝缘纸2的侧面部21a、21b以沿着槽12的内侧面12c、12c的方式配置,底面部22以沿着槽12的底部12b的方式配置。此时的延长部23从槽12的开口部12a向槽12的外侧突出,并向轴孔11延伸。
在线圈3被插入由绝缘纸2的侧面部21a、21b以及底面部22包围的空间内并层叠后,延长部23以覆盖槽12内的线圈3的方式在弯折部23a形成折痕而弯折。弯折部23a配置在槽12的深度方向(径向)上的开口部12a的附近。此时,延长部23被弯折成将末端部23b朝向比槽12的径向上的弯折部23a的位置更靠槽12的底部12b的一侧稍微按压(压入)。延长部23的宽度W1比槽12的开口部12a的开口宽度W2宽,因此,被压入到槽12内的延长部23的末端部23b在比开口部12a稍微进入到槽12的底部12b侧的位置与另一个侧面部21b以抵接而钩挂的方式接触。
这里,如图2所示,在设由侧面部21a与延长部23夹着弯折部23a所成的角为延长部23的弯折角α,设延长部23的末端部23b与另一侧面部21b朝向槽12的外侧(轴孔11侧)所成的角为延长部23的卡止角β的情况下,弯折角α为锐角,并且,卡止角β是大于等于弯折角α的角度。即,α<90°且α≤β。
由此,如图3所示,不仅在延长部23产生回弹时,而且在由于槽12内的线圈3向开口部12a偏移等而对延长部23作用了要打开的力P时,在延长部23的末端部23b作用朝向所接触的侧面部21b的按压力F。该按压力F以下述方式进行作用:要打开延长部23的力P越大,通过肘节效应耳使末端部23b以更大的力啮入侧面部21b。其结果为,延长部23以与侧面部21b接触的状态被卡止。因此,即使在延长部23产生打开的力,延长部23也能够维持覆盖线圈3并将槽12封闭的临时固定状态,不会使槽12开放。临时固定状态的延长部23通过在后续工序中涂布在槽12内的清漆(粘接剂)而被固定成覆盖线圈3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延长部23从弯折部23a到末端部23b呈一直线状地延伸,在弯折部23a以外形成为没有弯折部的大致平坦面。因此,弯折角α与卡止角β相等。在该情况下,延长部23为最简单的形状,从而具有能够通过仅涉及弯折部23a的简单弯折而容易地形成延长部23的优点。
[绝缘纸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4是放大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绝缘纸的定子的开口部的结构的横剖视图。与图1~图3标号相同的部位是相同结构的部位,因此,它们的说明引用上述说明,并在以下的说明中予以省略。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绝缘纸2的延长部23也以将末端部23b朝向比弯折部23a的位置靠槽12的底部12b的一侧压入的方式弯折,但是,通过在弯折部(第一弯折部)23a与末端部23b之间的稍靠末端部23b处进一步设置第二弯折部23c,从而以朝向槽12的内侧(底部12b侧)凸出的方式弯折。
由此,延长部23随着从第一弯折部23a到第二弯折部23c而朝向槽12的底部12b侧倾斜,但是以第二弯折部23c为界,倾斜方向反转,随着从第二弯折部23c到末端部23b而朝向槽12的开口部12a侧倾斜。并且,末端部23b与对置的侧面部21b以抵接的方式接触。因此,延长部23的卡止角β是比弯折角α大的角度(α<β)。
由此,由于延长部23打开的方向与末端部23b相对于侧面部21b抵接的方向为相同方向,因此,要打开延长部23的力P相对于延长部23作用为使末端部23b朝向侧面部21b进一步啮入的力。因此,能够使延长部23的末端部23b与侧面部21b之间的卡止状态更牢固。
[绝缘纸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5是放大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绝缘纸的定子的开口部的结构的横剖视图。与图1~图4标号相同的部位是相同结构的部位,因此,它们的说明引用上述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予以省略。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绝缘纸2的延长部23在通过第一弯折部23a和第二弯折部23c而以朝向槽12的内侧凸出的方式弯折这一点上,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但是,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延长部23的宽度W1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形成得更宽,比第二弯折部23c靠末端侧的末端部23b被配置成相对于对置的侧面部21b平行地面接触。此时,延长部23的卡止角β变得比弯折角α更大,为大致180°的角度。
由此,延长部23中的从第一弯折部23a到第二弯折部23c之间,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地相对于侧面部21b发挥肘节效应,并且由于延长部23的末端部23b与侧面部21b的面接触而发挥摩擦力,因此,能够更强力地对抗要打开延长部23的力P。因此,能够使延长部23的末端部23b与侧面部21b之间的卡止状态更牢固。
[绝缘纸的第四实施方式]
图6是放大示出使用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绝缘纸的定子的开口部的结构的横剖视图。与图1~图5标号相同的部位是相同结构的部位,因此,它们的说明引用上述说明,并在以下的说明中予以省略。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绝缘纸2的延长部23分别一体地设置在绝缘纸2的一对侧面部21a、21b上。一对延长部23、23在第一弯折部23a、23a处以相同的弯折角α朝向槽12的底部12b侧弯折。
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地,绝缘纸2的延长部23、23通过第二弯折部23c、23c而分别以向槽12的内部凸出的方式弯折。比第二弯折部23c、23c靠末端侧的末端部23b、23b从第二弯折部23c、23c朝向槽12的外侧(轴孔11侧)笔直地延伸,在比槽12的开口部12a稍微靠底部12b侧的位置以相互合掌的方式进行面接触。此时的卡止角β是一个延长部23的末端部23b和另一个延长部23的末端部23b朝向槽12的外侧所成的角。该卡止角β比弯折角α大,为大致360°的角度。
由此,由于两个延长部23、23彼此相互发挥肘节效应,并且通过末端部23b、23b彼此的面接触而发挥摩擦力,因此,能够更强力地对抗要打开延长部23、23的力P。因此,能够使延长部23、23的末端部23b、23b与侧面部21a、21b之间的卡止状态更牢固。
[绝缘纸插入装置]
接下来,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绝缘纸插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绝缘纸插入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横剖视图。图8是沿图7中的X-X线的剖视图。
绝缘纸插入装置4是用于在定子铁芯10的槽12内配置绝缘纸2和线圈3之后,将上述绝缘纸2的延长部23朝向槽12的内部压入,并在弯折部23a处形成折痕而弯折的装置。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绝缘纸插入装置4主要在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绝缘纸2插入槽12内时使用。
绝缘纸插入装置4具有引导模具41和弯折模具42。引导模具41和弯折模具42设置为能够在图7、图8中的上下方向上移动。该上下方向与槽12的深度方向(定子铁芯10的径向)对应。
引导模具41是使从槽12的开口部12a突出的弯折前的绝缘纸2的延长部23以末端部23b朝向开口部12a侧的方式平缓地弯曲的模具。引导模具41具有:模具壁部41a、41b,如图7所示,它们与槽12的开口宽度W2相对应地分离;以及模具壁部41c、41d,如图8所示,它们与沿着定子铁芯10的轴向的槽12的高度相对应地分开。模具壁部41a和模具壁部41b平行地配置,模具壁部41c和模具壁部41d平行地配置。
被这些模具壁部41a~41d包围的内侧空间构成引导路径41e,弯折模具42以能够移动的方式配置在该引导路径41中。在引导路径41e中,设置有多个布置于模具壁部41a和模具壁部41b的引导壁部43。多个引导壁部43沿着槽12的高度方向(定子铁芯10的轴向)以均等间隔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3个引导壁部43将引导路径41e分隔为4个。引导壁部43的末端构成将绝缘纸2的延长部23弯折时的引导面43a。引导面43a从模具壁部41a到模具壁部41b以大致圆弧状凹陷弯曲,从而引导延长部23平缓地弯曲。
图7中的左侧的模具壁部41a的末端具有以与引导壁部43的引导面43a连续的方式平滑地倾斜的初始引导面41f。初始引导面41f具有将弯折前的延长部23最先引导到左右的模具壁部41a、41b之间的功能。即,引导路径41e的末端侧由于该初始引导面41f而向模具壁部41a侧稍微扩展,面对配置在该模具壁部41a侧的齿13。由此,与槽12对置配置的绝缘纸插入装置4的引导模具41朝向槽12移动时,初始引导面41f最先与弯折前的延长部23的末端部23b接触,将该末端部23b朝向左右的模具壁部41a、41b之间的引导面43a引导。
弯折模具42是将被引导模具41的引导面43a平缓地弯曲后的延长部23朝向槽12的内部按压,并在弯折部23a处形成折痕而弯折的模具。关于弯折模具42,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弯折模具42分别配置在一对模具壁部41c、41d与3个引导壁部43之间。各弯折模具42的末端面42a构成了随着从配置有弯折前的绝缘纸2的延长部23的一侧的模具壁部41a到另一个模具壁部41b而朝向槽12侧倾斜的平坦的倾斜面。弯折模具42构成为,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而能够在引导模具41的引导路径41e内相对于引导模具41独立地在图7和图8中的上下方向上移动。
接下来,使用图9A~图9E对使用该绝缘纸插入装置4的绝缘纸2的插入工序进行说明。图9A~图9E是说明本发明的绝缘纸插入装置执行的绝缘纸的插入工序的说明图。
首先,在隔着绝缘纸2将线圈3插入定子铁芯10的槽12内之后,绝缘纸插入装置4被配置成使引导路径41e与槽12一致。此时,绝缘纸2的延长部23还未被弯折,从一个侧面部21a越过槽12的开口部12a而朝向槽12的外侧大致笔直地延伸(图9A)。
接下来,绝缘纸插入装置4朝向槽12移动。由此,绝缘纸2的延长部23最先与模具壁部41a的末端的初始引导面41f抵接。随着绝缘纸插入装置4进一步移动,延长部23被初始引导面41f顺利地引导至引导壁部43的引导面43a。当绝缘纸插入装置4移动到引导模具41的模具壁部41a、41b的末端与隔着槽12相邻的齿13、13抵接时,被初始引导面41f引导的延长部23沿着引导壁部43的引导面43a进一步被引导,以封闭槽12的方式平缓地弯曲(图9B)。
在延长部23沿着引导面43a弯曲之后,仅弯折模具42在引导路径41e内朝向槽12前进移动。由此,弯曲的延长部23被弯折模具42的倾斜状的末端面42a朝向槽12的内部逐渐按压,在形成于槽12的开口部12a附近的弯折部23a处弯折(图9C)。
通过弯折模具42在引导路径41e内进一步前进移动,延长部23成为沿着弯折模具42的末端面42a倾斜的平坦面。由于弯折模具42的末端面42a随着远离弯折部23a而朝向槽12的内部倾斜,因此,弯折后的延长部23的末端部23b配置在比弯折部23a朝向槽12的底部12b侧进入的位置,并与对置的侧面部21b接触(图9D)。
之后,当绝缘纸插入装置4离开槽12时,延长部23通过回弹而要返回到弯折前的状态,但是,延长部23的末端部23b在比弯折部23a靠槽12的底部12b侧的位置与侧面部21b接触,从而构建出如图2所示的弯折角α≤卡止角β的关系。因此,延长部23通过肘节效应卡止于侧面部21b而维持弯折状态,不会打开(图9E)。
然后,在各槽12内涂布清漆(未图示)。绝缘纸2通过清漆的涂布而在用延长部23覆盖线圈3的状态下被固定。由此构成了定子1。
这样,即使绝缘纸2的延长部23的宽度比槽12的开口部12a的开口宽度宽,绝缘纸插入装置4也能够将延长部23顺利地折入到槽12内。因此,能够利用肘节效应容易地构成不会使延长部23轻易打开的绝缘纸2和具有该绝缘纸2的定子1。
另外,由于绝缘纸插入装置4的引导模具41和弯折模具42能够沿着槽12的深度方向移动,因此,能够通过单轴弯折具有肘节效应的绝缘纸2的延长部23。
虽然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绝缘纸插入装置4对应于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绝缘纸2插入槽12内的情况,但是通过适当变更引导壁部43的引导面43a和弯折模具42的末端面42a的形状和设置数量,也同样能够应用于将第二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的绝缘纸2插入到槽12内的情况。

Claims (5)

1.一种绝缘纸,其被配置至定子铁芯的槽内,所述绝缘纸具有:
两个侧面部,它们沿着所述槽内的对置的两个内侧面配置;以及
延长部,其设置在两个所述侧面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以能够从所述槽的开口部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延伸,
所述延长部在所述槽的所述开口部的附近被弯折,并且所述延长部的末端部被配置在比所述开口部靠所述槽的底部侧的位置,并与对置的所述侧面部或者设置在对置的所述侧面部上的另一所述延长部的所述末端部接触,
在设由所述侧面部与所述延长部夹着所述延长部的弯折部所成的角为所述延长部的弯折角,设所述延长部的所述末端部与另一所述侧面部或另一所述延长部的所述末端部朝向所述槽的外侧所成的角为所述延长部的卡止角的情况下,所述弯折角为锐角,并且,所述卡止角大于等于所述弯折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绝缘纸,其中,
所述延长部的所述弯折角与所述卡止角相等。
3.一种绝缘纸插入装置,将绝缘纸插入定子铁芯的槽内,所述绝缘纸具有:两个侧面部,它们沿着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槽内的对置的两个内侧面配置;以及延长部,其设置在两个所述侧面部中的至少一方上,并以从所述槽的开口部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延伸,
所述绝缘纸插入装置具有:
引导模具,其对配置在所述槽内的所述绝缘纸以使所述延长部的末端部朝向所述开口部的方式将所述延长部平缓地弯曲;以及
弯折模具,其将由所述引导模具弯曲后的所述延长部在所述开口部的附近弯折,并且使所述延长部的所述末端部与对置的所述侧面部或者设置在对置的所述侧面部上的另一所述延长部的所述末端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纸插入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模具和所述弯折模具能够沿着所述槽的深度方向移动。
5.一种定子,其中,
在定子铁芯的槽内隔着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纸配置有线圈。
CN201910957312.4A 2018-11-15 2019-10-10 绝缘纸以及定子 Active CN1111933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14686A JP7075872B2 (ja) 2018-11-15 2018-11-15 絶縁紙組込み装置及びステータ
JP2018-214686 2018-11-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3374A true CN111193374A (zh) 2020-05-22
CN111193374B CN111193374B (zh) 2022-06-03

Family

ID=70709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7312.4A Active CN111193374B (zh) 2018-11-15 2019-10-10 绝缘纸以及定子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75872B2 (zh)
CN (1) CN11119337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0050A (en) * 1961-04-17 1963-10-23 Epoxylite Corp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insulation of dynamo electric machines
JPS5515983U (zh) * 1978-07-17 1980-01-31
DE3712226A1 (de) * 1987-04-10 1988-10-27 Danfoss As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einem eine wicklung tragenden blechpaket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CN1308402A (zh) * 1999-12-30 2001-08-15 罗伯特-博希股份公司 电动机,尤其用于手工工具机械的电动机
JP2004312916A (ja) * 2003-04-09 2004-11-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動機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動機
CN203219047U (zh) * 2012-04-09 2013-09-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机的定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44907A (ja) 2002-02-15 2003-08-29 Nissan Motor Co Ltd 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JP2014135865A (ja) 2013-01-11 2014-07-24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ステー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0050A (en) * 1961-04-17 1963-10-23 Epoxylite Corp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insulation of dynamo electric machines
JPS5515983U (zh) * 1978-07-17 1980-01-31
DE3712226A1 (de) * 1987-04-10 1988-10-27 Danfoss As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einem eine wicklung tragenden blechpaket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CN1308402A (zh) * 1999-12-30 2001-08-15 罗伯特-博希股份公司 电动机,尤其用于手工工具机械的电动机
JP2004312916A (ja) * 2003-04-09 2004-11-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動機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動機
CN203219047U (zh) * 2012-04-09 2013-09-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机的定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3374B (zh) 2022-06-03
JP7075872B2 (ja) 2022-05-26
JP2020088890A (ja) 2020-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92618B (zh) 定子的组装方法以及定子的组装装置
JP2014135865A (ja) 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ステータ
US9601959B2 (en) Armature of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11081945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tator coil
US10998786B2 (en) Sta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CN108028580B (zh) 线圈的成型方法和线圈的成型装置
US1085515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ufacture of a compressed coil
JP2001251795A (ja) 永久磁石回転子
CN111193374B (zh) 绝缘纸以及定子
JP2023146831A (ja) ステータ及びウェッジ挿入装置
CN108206597B (zh) 搭载有相间绝缘纸的电动机
US20040124730A1 (en) Wedge for stator core
WO2012117535A1 (ja) ウェッジ挿入機及びコイル挿入装置
JP6168677B1 (ja) 相間絶縁紙、ステータコア及びコイル挿入機
CN109818443B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组装方法
JP2007028760A (ja) クローポール型モータの固定子鉄心の製造方法
CN112653300B (zh) 使定子的绕组头扭转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用于电机的定子
EP3982522A1 (en) Stator assembly method and stator assembly device
CN107696530B (zh) 片状构件的成型方法及装置
JP2013162562A (ja)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311495A (zh) 旋转电机用定子的组装方法及电动车辆的组装方法
WO2019189934A1 (ja) 絶縁シートの位置ずれ防止方法及び絶縁シートの位置ずれ防止装置
JP4327534B2 (ja) 回転電機用ウエッジおよびステータ
JP6973764B1 (ja) コイル挿入機
JP7367208B2 (ja) 電動機のステータ及び電動機のステータ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