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1906A - 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1906A
CN111191906A CN201911356923.XA CN201911356923A CN111191906A CN 111191906 A CN111191906 A CN 111191906A CN 201911356923 A CN201911356923 A CN 201911356923A CN 111191906 A CN111191906 A CN 111191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efit
business
standard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569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才
马莉
赵海翔
胡源
唐程辉
李刚
彭国政
张鹏越
董立通
张立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91135692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19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1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1906A/zh
Priority to JP2021537217A priority patent/JP2022518887A/ja
Priority to PCT/CN2020/137158 priority patent/WO202112950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析大中型企业的主营业务通过技术标准应用而产生的综合效益,系统构建大中型企业主营业务的技术标准实施综合效益指标体系;S2:计算各主营业务在技术标准实施期产生的综合效益;S3:构建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模型;S4:将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模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进行实证。本发明主要针对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采用自下而上的原则构建企业整体及各主营业务技术标准综合效益指标体系,基于科学先进的模型方法,从众多影响因素中剥离出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产生的综合效益,便于公司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中型企业效益评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其业务进行效益分析以供管理者了解公司的概况,评价公司效益能够全面落实国家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落实国家标准化战略,建立完善的大中型企业标准化体制机制,提升技术标准引领大中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促进我国标准质量整体提升,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体制的改革,科技项目已摆脱单纯科研的观念,转变为追求科技项目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科技项目实施效果和效益评价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均缺乏一套比较完善的测评体系和方法。
为此,提出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采用自下而上的原则构建企业整体及各主营业务技术标准综合效益指标体系,基于科学先进的模型方法,从众多影响因素中剥离出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产生的综合效益,便于公司管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全面分析大中型企业的主营业务通过技术标准应用而产生的综合效益,系统构建大中型企业主营业务的技术标准实施综合效益指标体系;
S2:基于企业主营业务技术标准实施综合效益指标体系以及底层业务技术标准贡献度计算模型,通过各级业务的权重分配和层层归集传递,得到技术标准体系化应用对主营业务贡献率,计算各主营业务在技术标准实施期产生的综合效益;
S3:综合各项主营业务在技术标准实施期产生的综合效益,从众多影响因素中剥离出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产生的综合效益,从而构建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模型;
S4:将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模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进行实证,校验并修正本研究提出的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估方法,并最终计算出技术标准实施后产生的综合效益。
优选的,在S1中,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有:科学可行、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动态发展;采用自上而下的闭环思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专业水平三个维度出发梳理筛选并提出主营业务的底层评价指标,基于公司整体视角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专业水平三个维度最终遴选出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可以显著反映公司经营成效的评价指标。
优选的,在S2中,基于底层业务技术标准贡献度计算模型步骤如下:
A:将效益细化,即确定定量或定性的指标;
B:剥离各大主营业务;
C:将主营业务的各大业务细分;
D:确定公司标准对“最底层业务”的贡献度;
E:可将同样量化且量纲相同的指标对应的贡献度求和,可得到标准体系对某效益指标的总体贡献。
优选的,在S2中,权重分配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在形成判断矩阵的过程中引入德尔菲法。
优选的,所述层次分析法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层次分析法操作步骤如下:
a: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研究问题时,首先要把与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层次化,然后构造出一个树状结构的层次结构模型,称为层次结构图;
b:构造判断矩阵,构造比较矩阵主要是通过比较同一层次上的各因素对上一层相关因素的影响作用;即将同一层的各因素进行两两对比;
c: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d:计算组合权重和组合一致性检验。
优选的,所述德尔菲法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要求选定若干个评价方法,再根据评价发法制订出评价标准,通过匿名方式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对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和归纳,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对大量难以采用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合理估算,经过多轮意见征询、反馈和调整后,对债权价值和价值可实现程度进行分析的方法。
优选的,在构建判断矩阵的过程中基于德尔菲法进行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e:选择专家;
f:确定影响权重判断的因素,设计权重判断征询意见表;
g:向专家提供背景资料,以匿名方式征询专家意见;
h:对专家意见进行分析汇总,将统计结果反馈给专家;
i:专家根据反馈结果修正自己的意见;
j:经过多轮匿名征询和意见反馈,形成最终分析结论。
优选的,专家分数的计算方法为加法评价型,将评价各指标发明所得的分值加法求和,按总分来表示评价结果。
优选的,在S3中,计算各主营业务在技术标准实施期产生的综合效益需要考虑技术标准的时滞效应,技术标准的时滞效应指技术标准对实施效益的贡献程度,会根据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结合底层业务技术标准贡献度计算模型和主营业务权重分配模型可以得到技术标准对主营业务的贡献度,再乘以技术标准时滞效应系数,可以得到考虑时滞效应的技术标准对实施效益的贡献度。
优选的,在S4中,在场景中进行实证时,根据效益评价模型数据需求,设计技术标准贡献度调查问卷,问卷由熟悉业务的实操人员填写,填写者根据业务及岗位自行选择,解决业务与岗位划分的差异性问题,若问卷填写者负责多个业务,则根据其涵盖业务类型个数填写多份问卷;问卷采取专家打分的方式,填写者对提供的多个影响业务开展的因素打分,每个影响因素的打分区间相同,填写者根据其业务经验对每个影响因素自由打分,各影响因素的分值比反映其影响强度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提出针对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估的“全链条价值分解法”,按照“技术标准→业务链条→实施效益”的评价思路,通过“业务链条”将技术标准和实施效益准确关联,从而解决了ISO价值链法等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对大中型企业大规模业务体系评价的难题,并考虑技术标准时滞效应,量化分析了公司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该评价方法可复制,可推广,为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科学构建了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本课题提出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可以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解决了传统建模方法很难处理大规模评价对象的难题。同时,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闭环思路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实操性,一线业务人员可以快速理解该指标体系,且能很方便的收集底层指标需要的数据;
3.提出DELPHI--层次分析组合赋权法为各评价指标赋权。基于传统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存在“量化难”、“主观性强”、“准确度不高”、“可复制可推广性不高”等诸多问题,本研究对大中型企业主营业务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模型构建时,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大中型企业业务繁杂且庞大的特点提出德尔菲-层次分析组合赋权法。该方法能够对因素影响程度进行一致性校验,同时能够对大量难以采用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合理估算的特点,避免了由于个别专家主观引导带来的数据偏离,便于得出更加稳定、客观的结果。对于权重的计算,综合专家经验形成因素重要性排序,计算权重并检验一致性。对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4.提出调查问卷采集法确定技术标准贡献率。基于“效益影响因素剥离法”理论,采用调查问卷下发的方式,将技术标准对公司业务的效益贡献率从管理水平提升、设备改良等其他影响因素中剥离出来,有效避免了其他因素对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的影响。本次研究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以问卷处理发放的形式,对国家电网公司169项末端业务技术标准实施对主营业务的贡献度进行了调查分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国家电网公司电网主营业务细分流程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网主营业务层次结构流程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网主营业务层次结构图权重流程框体;
图5为本发明的德尔菲法层次分析组合赋权法流程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全面分析大中型企业的主营业务通过技术标准应用而产生的综合效益,系统构建大中型企业主营业务的技术标准实施综合效益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科学可行: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把握公司技术标准实施的规律和特点,还应符合客观实际,切实可行,内容应简明扼要,数据来源稳定,易于操作。
重点突出:指标体系应根据对电网规划、建设、运行等生产全过程的综合分析,横向上力求形成门类齐全、系统、成套的评价标准体系;纵向上应突出重点,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体现研究对象的特征。
层次清晰:层次结构上按隶属关系展开,做到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同一层次的指标不重叠、不相交,各指标具有独立性,避免相同或相近的变量重复出现。
动态发展:考虑到公司标准体系化实施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评价体系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一方面指标体系要随着标准化工作的要求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也要随着公司的发展而逐步调整。从长期看,它是动态发展、逐步完善的;从短期看,它又是相对独立、基本稳定的。因此,这些指标必须体现动态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本发明创新地提出了“1+5”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电网公司的电网主营业务主要包括规划、建设、运行、检修、营销业务体系,截止到目前,针对公司经营的各项业务,公司正在执行的技术标准共计 10884余项。由于公司涉及的业务面十分广泛且技术标准体系十分庞大,为了建立能够有效反映出公司业务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本发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思路是先“自上而下”建立整体评价维度,再“自下而上”建立详细的底层评价维度,最后通过“组合配对”形成公司标准体系化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形成“1+5”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即一个从公司整体效益出发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针对电网主营业务的特殊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在形成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主要基于以下思路:
首先,采用“自上而下”的思路,对电网主营业务分别建立了一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通过合理选择每个业务的评价维度,形成第一层评价指标;然后,深入分析各评价维度的效益影响要素,进而形成第二层评价指标;最后,对第二层指标进一步细化,进而可以得到可定量或定性分析的绩效指标,形成第三层评价指标。
其次,采用“自下而上”的思路,梳理筛选电网主营业务的底层评价指标。底层评价指标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根基,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必须严格把关。本发明通过与各项业务的一线工作人员沟通,按照指标体系的全面性、独立性、可行性等原则梳理和筛选底层指标,最终确定的底层指标要能够反映出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给公司各项业务带来的收益,还要保证各项底层指标的数据可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式获取。
最后,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专业水平三个维度出发,提出国家电网公司的整体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电网主营业务的底层评价指标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专业水平三个维度进行分类,从公司整体视角,遴选出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可以显著反映公司工作成效的评价指标,最终形成公司整体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是将公司标准体系化实施的评价对象按照业务进行划分后可以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解决了评估规模过大的难题。二是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闭环思路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实操性,一线业务人员可以快速理解该指标体系,且能很方便的收集底层指标需要的数据。三是该指标体系具有很高的灵活度,通过底层指标的“灵活配对”可以得到公司对内或对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专业水平等标准体系化实施的评估结果;
提出针对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估的“全链条价值分解法”,按照“技术标准→业务链条→实施效益”的评价思路,通过“业务链条”将技术标准和实施效益准确关联,从而解决了ISO价值链法等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对大中型企业大规模业务体系评价的难题,并考虑技术标准时滞效应,量化分析了公司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该评价方法可复制,可推广,为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规划设计业务
规划设计业务效益从满足发展需求、规划设计质量、电网质量提升、电网安全提升、电网效率效益和节能环保效益共6个维度予以评价。每个维度下设若干一级指标,表征该维度效益的指标属性,以定性说明为主,包括保障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等共计25项。每项一级指标包括若干二级指标,对相应一级指标予以充分支撑,即规划设计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底层具体定量或定性指标,包括全社会用电量、全社会最高负荷等共计57项;
工程建设业务
工程建设业务从造价、工期、质量、安全、输变电能力和环境六个维度建立一套建设业务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共包含三层。第一层指标即工程建设业务的六个效益评价维度,第二层指标为各评价维度的效益影响要素,接下来通过三层指标对第二层指标进一步细化,进而可以得到可定量或定性分析的运营绩效指标;
调度运行业务
调度运行业务效益从电网效率效益、电网安全提升、电网质量提升、节能环保效益、满足发展需求共5个维度予以评价。每个维度下设若干一级指标,表征该维度效益的指标属性,以定性说明为主,包括装备水平、经济运行等共计10项。每项一级指标包括若干二级指标,对相应一级指标予以充分支撑,即调度运行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底层具体定量或定性指标;
运维检修业务
运维检修业务效益从运维精益化管理水平提升、设备安全运行水平提升、智能运检能力提升、降低运维成本共4个维度予以评价。每个维度下设若干一级指标,表征该维度效益的指标属性,以定性说明为主,包括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精益化管理等共计13项。每项一级指标包括若干二级指标,对相应一级指标予以充分支撑,即运维检修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底层具体定量或定性指标;
营销服务业务
营销服务业务效益从电力市场开发、计量及抄核收、安全规范用电、优质营销服务、服务智能用电、服务能源管理共6个维度予以评价。每个维度下设若干一级指标,表征该维度效益的指标属性,以定性说明为主,包括市场开发、业扩报装等共计12项。每项一级指标包括若干二级指标,对相应一级指标予以充分支撑,即营销服务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底层具体定量或定性指标;
公司整体实施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和标准作用强相关、指标定义口径统一和有可靠数据来源三大原则,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电网主营业务的效益指标体系及公司同业对标的指标体系,本发明基于公司整体视角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专业水平三个维度最终遴选出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可以显著反映公司经营成效的评价指标,最终形成公司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从经济效益的评价维度来看,考虑到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后可以使公司的营收增加和成本下降,故设置了公司经营收益和公司经营成本两个一级指标。其中,公司经营收益主要通过售电量、电网业务板块的营收和利润三个效益指标反映;公司经营成本下降主要通过投资成本、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三类效益指标来反映。最终,从同业对标体系和第五章中的效益指标中共筛选出了8个底层效益指标。
从社会效益的评价维度来看,考虑到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后可以增加清洁能源消纳、节能减排、减少环境破坏,故设立了清洁能源消纳电量、新能源弃风和弃光率、电能替代、降损减少CO2排放、节约耕地面积、工程发明竣工环保验收率6个效益指标。此外,考虑到供电质量改善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按照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的划分,增加了城网供电可靠率、农网供电可靠率2个效益指标。
从专业化水平的评价维度来看,按照规划、建设、运行、检修、营销主营业务以及安全生产六类划分后,从同业对标体系和第五章中的效益指标中,选取了各大专业最典型、具有代表性的13个效益指标;
S2:基于企业主营业务技术标准实施综合效益指标体系以及底层业务技术标准贡献度计算模型,通过各级业务的权重分配和层层归集传递,得到技术标准体系化应用对主营业务贡献率,计算各主营业务在技术标准实施期产生的综合效益;
如图2所示,为定量分析标准和效益之间的关系,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确定取得了哪些效益,最好是可以量化的效益(即效益的指标);二是所产生的效益是由哪些标准(簇)贡献的,以及这些标准的贡献度是多少。
然而,直接量化标准所产生的效益存在实施上的困难,由于标准制定时主要是对于具体业务,难以从标准直接联系所产生的效益,尤其是在通过专家打分等量化方法时,无法直接判断所使用的标准到底产生了多少的效益。为了科学地定量分析标准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1.将效益细化,即确定定量或定性的指标,建立电网业务技术标准综合效益指标体系,通过易于量化的指标便于各省电网公司提供或收集数据。
2.剥离电网各大主营业务。确定电网主营业务各自对量化指标的贡献度,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
3.将电网主营业务的各大业务细分,细分为二级业务、三级业务等具体业务,并在细分过程中确定“最底层业务”,并通过各具体子业务对上级主业务的贡献度计算出“最底层业务”对电网主营业务的贡献度。在确定业务细分贡献度时,可以通过时间定额理论、判断矩阵法等方法。
4.确定公司标准(簇)对“最底层业务”的贡献度,即“技术标准对该项子业务的支撑程度”,大中型企业的电网主营业务往往由复杂的工序构成,难以直接与相应的技术标准相对应,故本节提出一种基于电网主营业务细分的技术标准分类方法,用于细化技术标准对电网主营业务的支撑程度。
如图3所示,对于每一项电网主营业务,均可对其逐级细化,即细分为其下的二级、三级和四级业务体系。以国家电网公司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调度运行、运维检修和营销服务为例,其业务细分示意图如图4 所示,以规划设计为例进行讨论分析,规划设计业务可以细分为规划设计二级业务A、规划设计二级业务B…规划设计二级业务n,直到规划设计二级业务N。对于每一个二级业务,如规划设计二级业务n,可进一步细分为规划设计三级业务A、规划设计三级业务B…规划设计三级业务n,直到规划设计三级业务N。对于每一个三级业务,如规划设计三级业务n,可进一步细分为规划设计四级业务A、规划设计四级业务B…规划设计四级业务n,直到规划设计四级业务N,业务细分后的最小业务(或业务集合)单元,本文称之为底层业务(集合),其确定原则为与相应技术标准簇对应业务(集合)一致。例如,当某业务细化到三级业务后,已经能对应某技术标准(簇),此时不必再继续细分为四级业务,三级业务即底层业务。为简化讨论,如图4所示,规划设计业务均细分到四级业务,即底层业务均为四级业务。
业务细分完成之后,可得到底层业务(集合)单元集合与相应的业务包含的技术标准(簇)集合。对于某底层业务(集合)单元,均能找到若干数量的技术标准(簇)与之对应;每一个技术标准(簇),也可能同时对应不同的底层业务(集合)单元。对于本发明,我们关心每一个底层业务(集合) 单元所涉及到的技术标准(簇)对其的贡献程度,即本节后面研究内容。
5.可将同样量化且量纲相同的指标对应的贡献度求和,可得到标准体系对某效益指标的总体贡献。如创造经济利润的指标可以相加求和,得到标准体系对总的经济利息的贡献;
如图4所示,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在处理层次权重决策问题时经常用到的典型实用的数学方法,它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发明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运用层次分析法有很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单明了。层次分析法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提出了层次本身,它使得决策方能够认真地考虑和衡量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考虑本发明中需要对公司电网主营业务下的各级业务,进行权重分配的实际需求,应用层次分析法可以较为方便科学的选择。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利用层次分析法研究问题时,首先要把与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层次化,然后构造出一个树状结构的层次结构模型,称为层次结构图。最高层为目标层(O):问题决策的目标或理想结果,只有一个元素。中间层为准则层(C):包括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各因素,每一因素为一准则,当准则多于9 个时可分为若干个子层。最低层为方案层(P):方案层是为实现目标而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即为决策方案。一般说来,各层次之间的各因素,有的相关联,有的不一定相关联;各层次的因素个数也未必一定相同;实际中,主要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各相关因素的类别来确定。
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层次分析法分析的对象是电网主营业务的各级业务之间的权重分配,因此,所构建的层次结构图实际是各大电网主营业务的分级结构图;
2.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构造比较矩阵主要是通过比较同一层次上的各因素对上一层相关因素的影响作用;而不是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即将同一层的各因素进行两两对比。比较时采用相对尺度标准度量,尽可能地避免不同性质的因素之间相互比较的困难。同时,要尽量依据实际问题具体情况,减少由于决策人主观因素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设要比较n个因素C1,C2,…,Cn对上一层(如目标层)O的影响程度,即要确定它在O中所占的比重。对任意两个因素Ci和Cj,用aij表示Ci和Cj对O的影响程度之比,按1-9的比例标度来度量aij(i,j=1,2,…,n);于是,可得到两两成对比较矩阵A=(aij)n×n,又称为判断矩阵,显然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31
因此,又称判断矩阵为正互反矩阵。
比例标度的确定:aij取1-9的9个等级,aji取aij的倒数,1-9标度确定如下:
aij=1,元素i与元素j对上一层次因素的重要性相同;
aij=3,元素i比元素j略重要;
aij=5,元素i比元素j重要;
aij=7,元素i比元素j重要得多;
aij=9,元素i比元素j的极其重要;
aij=2n,n=1,2,3,4...元素i与j的重要性介于aij=2n-1与aij=2n+1之间;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41
n=1,2,...9当且仅当aji=n。
由正互反矩阵的性质可知,只要确定A的上(或下)三角的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42
个元素即可。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判断矩阵A的元素具有传递性,即满足
aikakj=aij(i,j,k=1,2,…,n) (4.2)
则称A为一致性矩阵,简称为一致阵。
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通常情况下,由实际得到的判断矩阵不一定是一致的,即不一定满足传递性和一致性。实际中,也不必要求一致性绝对成立,但要求大体上是一致的,即不一致的程度应在容许的范围内。主要考查以下指标:
一致性指标: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43
一致性比率指标: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44
当CR<0.10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则λmax对应的特征向量可以作为排序的权重向量。此时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51
其中(A·W)i表示A·W的第i个分量。
4.计算组合权重和组合一致性检验
组合权重向量:设第k-1层上nk-1个元素对总目标(最高层)的排序权重向量为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52
第k层上nk个元素对上一层(k-1层)上第j 个元素的权重向量为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53
则矩阵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54
是nk×nk-1阶矩阵,表示第k层上的元素对第k-1层各元素的排序权向量;那么第k层上的元素对目标层(最高层)总排序权重向量为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55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56
对任意的k>2有一般公式
W(k)=P(k)·P(k-1)·…·P(3)·W(2)(k>2) (4.6)
其中,W(4)则为第四层业务上各元素对目标层的总排序向量。
组合一致性指标校验:设k层的一致性指标为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57
随机一致性指标为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58
则第k层对目标层的(最高层)的组合一致性指标为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59
组合随机一致性指标为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510
组合一致性比率指标为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61
当CR(k)<0.10时,则认为整个层次的比较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如图5所示,德尔菲法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它首先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要求选定若干个评价发明,再根据评价发明制订出评价标准。通过匿名方式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对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和归纳,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对大量难以采用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合理估算,经过多轮意见征询、反馈和调整后,对债权价值和价值可实现程度进行分析的方法。因此,基于德尔菲法进行专家打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打分过程和结果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本发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在形成判断矩阵的过程中引入德尔菲法,从而避免个别专家的主观引导,便于得出更加稳定、客观的结果。然后综合专家经验形成因素重要性排序,计算权重并检验一致性;
在构建判断矩阵的过程中基于德尔菲法进行操作,具体步骤为:
1.选择专家;
2.确定影响权重判断的因素,设计权重判断征询意见表;
3.向专家提供背景资料,以匿名方式征询专家意见;
4.对专家意见进行分析汇总,将统计结果反馈给专家;
5.专家根据反馈结果修正自己的意见;
6.经过多轮匿名征询和意见反馈,形成最终分析结论。
专家分数的计算方法为加法评价型,将评价各指标发明所得的分值加法求和,按总分来表示评价结果。
S3:综合各项主营业务在技术标准实施期产生的综合效益,从众多影响因素中剥离出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产生的综合效益,从而构建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模型;
1.技术标准时滞效应
技术标准的时滞效应,是指技术标准对实施效益的贡献程度,会根据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变化的现象。标准的生命周期是指一项标准编制发布后,被企业(组织)采用,直至该项标准失去效用被废止所经历的时间。结合标准的制修订流程,标准的生命周期主要分为前半期(研究孕育期)以及后半期(采用实施期),标准的经济效益主要产生于标准的后半期,即标准的实施进入成熟期阶段。
标准更替产生于标准的生命周期进入衰退期,进入更替阶段的原因可以是标准的使用情况不符合预期效果、标准本身与现有其他标准之间缺乏协调性、标准内容存在问题及标准与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等。国家电网公司主要采用的标准为国际标准(IEC、ISO等)、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 (DL等)以及企业标准(Q/GDW)。国际标准中规定,一旦标准发布时间超过 5年,则必须进行复审。强制复审包括三项准则,分别是对国际贸易和生产的贡献、对国民经济、健康、安全或环境保护的贡献以及该标准在多大程度上被该国直接使用或转化,每项准则分为5个等级,若总得分低于9分,则该标准将被废止。因此,国际标准的更替周期为5年。我国标准化法参照国际标准寿命规定,国内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标准寿命周期将历经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乃至衰退期的生命历程。
2.技术标准时滞效应的处理
按国家电网公司电网主营业务的细分业务体系,并将每个细分业务体系中涉及的标准进行整合,构建成单个业务标准簇,实现标准簇技术剥离。按照标准寿命周期的原则,假设取2012年—2017年为标准数据采集寿命周期,标准簇内的各项标准对应于每项技术业务,由于每项标准在业务活动中产生效益的周期不同,通过综合分析每项标准在该标准领域中寿命的平均值,得出该标准簇产生效益的平均寿命周期。
在统计标准簇时,会因技术革新或装备改进等原因产生标准更替情况以及寿命周期未达到5年。具体算法: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81
式中ηi为标准(簇)i的时间修正系数,Ni为标准(簇)i的寿命周期(年), Nbase为效益评价周期,本发明为5年,即Nbase=5。
考虑时滞效应的技术标准实施效益计算
结合底层业务技术标准贡献度计算模型和电网主营业务权重分配模型可以得到技术标准对电网主营业务的贡献度,再结合技术标准时滞效应,可以得到技术标准对实施效益的贡献度如下式所示: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82
式中Fs为实施效益s,其效益由一级业务k=1…K贡献,fk ben-bus为一级业务k对实施效益s的贡献度;一级业务k由其底层业务j=1…J贡献,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83
为底层业务j对一级业务k的贡献度;底层业务j中标准的贡献度由对应科技标准(簇)i的贡献度
Figure RE-GDA0002449313840000184
乘以其时间修正系数ηi再求和得到,时间修正系数ηi可由式(4.10)计算得到。
S4:将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模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进行实证,校验并修正本研究提出的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估方法,并最终计算出技术标准实施后产生的综合效益;
根据效益评价模型数据需求,设计技术标准贡献度调查问卷。问卷由熟悉业务的实操人员填写,填写者根据业务及岗位自行选择,解决业务与岗位划分的差异性问题,若问卷填写者负责多个业务,则根据其涵盖业务类型个数填写多份问卷;问卷采取专家打分的方式,填写者对提供的多个影响业务开展的因素打分,每个影响因素的打分区间相同,填写者根据其业务经验对每个影响因素自由打分,各影响因素的分值比反映其影响强度比。
电网主营业务影响因素池
针对每项业务,从影响因素池中选取相关性较强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打分,经过计算后可获得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对第四级细分业务贡献的权重分,并进一步转化为相对贡献率;
调查问卷界面设计及填写流程
为便于问卷的无纸化填写、收集、统计、分析,设计技术标准贡献度电子调研问卷,问卷调研参与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与认知在线填写电子问卷。
在问卷正式填写前,填写人应明确填写个人信息,选择单位名称、填写部门名称、逐级选择业务目次,确保选择的业务名称与个人负责业务内容的一致性,填写人可根据个人负责业务实际情况;
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试点实施方案
1.启动部署
开展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试点工作动员,明确省电网公司内分工,成立各单位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试点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召开评价试点工作启动动员大会;各单位、各部门逐级反馈各单位工作小组组成、归口部门及联系人至省电网公司科技、业务管理部门,最后汇总至发明组;各单位、各部门逐级安排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试点工作,建立相关工作联络,提前查找、收集、熟悉与试点工作有关的资料。
2.宣贯培训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发明组就公司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开展宣贯培训,向参与试点的省电网公司说明试点工作的预期目标、工作原则等,并下发相关材料;省电网公司安排部署各单位、各专业宣贯培训工作,各单位根据试点工作要求选择适当的打分专家,建立联系机制;对打分专家进行调查问卷填写及数据回收进行宣贯培训,说明试点工作要求,明确打分专家责任,确保打分结果的可靠性、科学性。
3.数据调查
省电网公司下发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调查问卷、电网主营业务效益指标数据统计模板;各级单位安排调查问卷下发、填写、回收工作,开展电网主营业务效益指标数据统计、调查问卷填写,监督并及时汇总与反馈问卷填写情况。
4.数据回收
统计、汇总问卷填写数据及电网主营业务效益指标数据;对漏填、不足量、难统计的业务影响因素权重或效益指标数据安排补填;对调查问卷数据预处理,消除偏差过大的干扰数据。
5.分析评价
统计、分析各专业调查问卷数据;综合各类数据,分析计算权重值、以及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结果。
6.闭环提升
联合发明组及试点单位反馈调查问卷及效益指标修改建议;结合试点结果对公司技术标准实施提出反馈建议,支撑下一步技术标准工作开展;
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试点实施分析
本次研究完成了5家省级供电公司2家市级供电公司的试点示范工作,调研对象达到2716人次,回收数据32575条,总体数据呈现数据量大、种类多等特点,原始数据预处理质量直接决定着分析数据的质量,影响到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及以此做出决策的科学性。
1.问卷数据预处理
统计数据预处理的过程包括数据审查、数据清理、数据转换和数据验证四大步骤:
a.数据审查。主要检查数据的数量(记录数)是否满足分析的最低要求,字段值的内容是否与调查要求一致是否全面;还包括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检查各个字段的字段类型字段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中位数等,记录个数、缺失值或空值个数等。
b.数据清理。针对数据审查过程中发现的明显错误值、缺失值、异常值、可疑数据,选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清理”,使“脏”数据变为“干净”数据,有利于后续的统计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当然,数据清理还包括对重复记录进行删除。
c.数据转换。分析强调分析对象的可比性,但不同字段值由于计量单位等不同,往往造成数据不可比;对一些统计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时,如果统计指标的性质、计量单位不同,也容易引起评价结果出现较大误差,再加上分析过程中的其他一些要求,需要在分析前对数据进行变换,包括无量纲化处理、线性变换、汇总和聚集、适度概化、规范化以及属性构造等。
d.数据审查。对调查数据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利用描述及探索性分析手段对数据进行基本的统计考察,初步认识数据特征。数据清理阶段主要是利用多种插补方法对缺失值进行插补,采用平滑技术进行异常值纠正性平滑。数据转换阶段则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供选择的方法较多,针对计量单位不同可采用无量纲化和归一化,针对数据层级不同可采用数据汇总、概化等方法,结合分析模型的要求可对数据进行线性或其他形式的变换、构造和添加新的属性,以及加权处理等。数据验证阶段包括确认上述数据准备操作的正确性与有效性,检查数据的逻辑转换是否对数据造成扭曲或偏差,并再次利用描述及探索性分析检查数据的基本特征,对数据之间的平衡关系及协调性进行检验。
基础数据预处理主要以异常数据清理为主,异常值又称为孤立点,异常值处理的首要任务是检测出孤立点。由于异常值可能是数据质量问题所致,也可能反映事物现象的真实发展变化,所以检测出异常值后必须判断其是否为真正的异常值。检测异常值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类:统计学方法、基于距离的方法和基于偏离的方法:
1.统计学方法,首先对源数据假设一个分布或概率模型,然后根据模型采用相应的统计量做不一致性检验来确定异常值。常用的方法是用契比雪夫定理来检测异常值。该方法要求知道数据的分布参数,多数情况下这一条件难以满足,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基于距离的方法,源数据中数据对象至少有p部分与数据对象O的距离大于d,则数据对象O是一个带参数p和d的基于距离DB的异常值,即DB(p, d),常用的距离是欧几里得距离。
4.基于偏离的方法,通过检查一组数据对象的主要特征来确定异常值,与给出的描述相“偏离”的数据对象被认为是异常值。检测出事实上的异常值,接下来还需对异常值进行处理。异常值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采用数据平滑技术,按数据分布特征修匀源数据。具体方法包括分箱、聚类、回归等几种:
a.分箱,通过考察“邻居”来平滑异常数据的值,让其分布到一些“桶”或箱中,对于箱中的值可以按箱平均值、中值、或边界值。原理是参考相邻的值,进行局部平滑。
b.聚类,异常值可以被聚类检测,聚类将类似的值组织成群或类,将落在各类集合之外的异常值利用离其最近的类均值替代。
c.回归,通过让数据适合一个函数(如回归函数)平滑数据,找出适合数据的数学方程式,来帮助消除噪声。许多数据平滑方法还涉及离散化的数据归约问题。
1.问卷数据预处理算例及分析
在数据处理初始阶段,应对数据中不合理的异常数值进行清除,常用的方法是数据频次分析和分布图像分析。本发明结合数据特点和类型,采用高斯分布进行数据筛选,若业务影响因子对业务效益的影响程度X服从数学期望为μ、方差为δ2的正态分布(记为N(μ,δ2)),其概率密度函数为正态分布的期望值μ决定了其位置,其标准差δ决定了分布的幅度;
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分析计算
末级业务技术标准贡献度问卷数据、收集效益指标数据、收集各级业务权重数据、进行省电网公司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计算;
省电网公司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计算为:
∑(专业技术标准贡献度×专业权重值)
根据计算,得出算例省电网公司计算结果如下。
湖北公司技术标准贡献度:8.18%
算例省电网公司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计算及分析
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整体性效益计算方法:
省电网公司技术标准贡献度*整体性指标差值
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专业性效益计算方法:
专业技术标准贡献度*专业性指标差值。
本发明以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的评价,应该把握“五性原则”,即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创新性、发展性,同时应体现“四个结合”思想,即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全面梳理技术标准体系在大中型企业电网主营业务各生产环节中的应用情况,系统构建企业整体及各电网主营业务技术标准综合效益指标体系,基于科学先进的模型方法,从众多影响因素中剥离出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产生的综合效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全面分析大中型企业的主营业务通过技术标准应用而产生的综合效益,系统构建大中型企业主营业务的技术标准实施综合效益指标体系;
S2:基于企业主营业务技术标准实施综合效益指标体系以及底层业务技术标准贡献度计算模型,通过各级业务的权重分配和层层归集传递,得到技术标准体系化应用对主营业务贡献率,计算各主营业务在技术标准实施期产生的综合效益;
S3:综合各项主营业务在技术标准实施期产生的综合效益,从众多影响因素中剥离出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产生的综合效益,从而构建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模型;
S4:将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模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进行实证,校验并修正本研究提出的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估方法,并最终计算出技术标准实施后产生的综合效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有:科学可行、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动态发展;采用自上而下的闭环思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专业水平三个维度出发梳理筛选并提出主营业务的底层评价指标,基于公司整体视角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专业水平三个维度最终遴选出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可以显著反映公司经营成效的评价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基于底层业务技术标准贡献度计算模型步骤如下:
A:将效益细化,即确定定量或定性的指标;
B:剥离各大主营业务;
C:将主营业务的各大业务细分;
D:确定公司标准对“最底层业务”的贡献度;
E:可将同样量化且量纲相同的指标对应的贡献度求和,可得到标准体系对某效益指标的总体贡献。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权重分配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在形成判断矩阵的过程中引入德尔菲法。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次分析法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层次分析法操作步骤如下:
a: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研究问题时,首先要把与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层次化,然后构造出一个树状结构的层次结构模型,称为层次结构图;
b:构造判断矩阵,构造比较矩阵主要是通过比较同一层次上的各因素对上一层相关因素的影响作用;即将同一层的各因素进行两两对比;
c: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d:计算组合权重和组合一致性检验。
6.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德尔菲法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要求选定若干个评价方法,再根据评价发法制订出评价标准,通过匿名方式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对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和归纳,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对大量难以采用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合理估算,经过多轮意见征询、反馈和调整后,对债权价值和价值可实现程度进行分析的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建判断矩阵的过程中基于德尔菲法进行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e:选择专家;
f:确定影响权重判断的因素,设计权重判断征询意见表;
g:向专家提供背景资料,以匿名方式征询专家意见;
h:对专家意见进行分析汇总,将统计结果反馈给专家;
i:专家根据反馈结果修正自己的意见;
j:经过多轮匿名征询和意见反馈,形成最终分析结论。
8.根据权利要求7的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专家分数的计算方法为加法评价型,将评价各指标发明所得的分值加法求和,按总分来表示评价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计算各主营业务在技术标准实施期产生的综合效益需要考虑技术标准的时滞效应,技术标准的时滞效应指技术标准对实施效益的贡献程度,会根据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结合底层业务技术标准贡献度计算模型和主营业务权重分配模型可以得到技术标准对主营业务的贡献度,再乘以技术标准时滞效应系数,可以得到考虑时滞效应的技术标准对实施效益的贡献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在场景中进行实证时,根据效益评价模型数据需求,设计技术标准贡献度调查问卷,问卷由熟悉业务的实操人员填写,填写者根据业务及岗位自行选择,解决业务与岗位划分的差异性问题,若问卷填写者负责多个业务,则根据其涵盖业务类型个数填写多份问卷;问卷采取专家打分的方式,填写者对提供的多个影响业务开展的因素打分,每个影响因素的打分区间相同,填写者根据其业务经验对每个影响因素自由打分,各影响因素的分值比反映其影响强度比。
CN201911356923.XA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 Pending CN1111919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6923.XA CN111191906A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
JP2021537217A JP2022518887A (ja) 2019-12-25 2020-12-17 大規模・中規模企業の技術標準体系化実施の利益評価方法
PCT/CN2020/137158 WO2021129509A1 (zh) 2019-12-25 2020-12-17 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6923.XA CN111191906A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1906A true CN111191906A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09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56923.XA Pending CN111191906A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518887A (zh)
CN (1) CN111191906A (zh)
WO (1) WO202112950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5797A (zh) * 2020-06-02 2020-09-22 北京北大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许可职权履责效果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129509A1 (zh) * 2019-12-25 2021-07-01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
CN113657788A (zh) * 2021-08-24 2021-11-16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智能监管系统及方法
CN113806623A (zh) * 2020-06-12 2021-12-1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目标领域的标准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3153A (zh) * 2021-08-13 2021-11-12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电能替代扩散分析方法
CN113723828A (zh) * 2021-08-31 2021-11-30 金恒智控管理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企业内控流程要点和专业判断的内控调研评价系统
CN113947281A (zh) * 2021-09-09 2022-01-18 西华大学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法
CN113762795A (zh) * 2021-09-13 2021-12-07 浙江万维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的产业链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4171139B (zh) * 2021-10-20 2023-06-30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压气机叶片选材方法
CN113988634B (zh) * 2021-10-29 2022-10-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考虑认知不确定性的城市道路行程时间可靠性评价方法
CN113988692A (zh) * 2021-11-10 2022-01-28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灰色模糊的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化规划评价方法
CN114358503A (zh) * 2021-12-08 2022-04-15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元专家库的配电网节能改造效益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4745294B (zh) * 2022-03-30 2023-12-05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多节点通信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995864A (zh) * 2022-04-25 2022-09-02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工业软件质量度量方法
CN114971230A (zh) * 2022-05-10 2022-08-30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 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改进topsis法的配煤掺烧效果评价方法
CN114723178A (zh) * 2022-05-24 2022-07-08 同方泰德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hp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评价方法
CN114943463B (zh) * 2022-06-02 2024-04-2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配电网节能技措评估方法
KR102569398B1 (ko) * 2022-07-21 2023-08-22 한국산업기술평가관리원 인공지능 기반의 기술수준평가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5664695B (zh) * 2022-08-26 2023-11-17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反映的网络空间安全形势的综合评估方法
CN115879726B (zh) * 2022-12-23 2023-10-3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企业生产状况与排放量监测方法
CN116361925B (zh) * 2023-05-31 2023-11-03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船舶传动构型的多方案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6739382A (zh) * 2023-06-27 2023-09-12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生产成本量化分析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终端
CN116720662B (zh) * 2023-07-13 2023-10-20 北京迅巢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集对分析的分布式能源系统适用性评估方法
CN117910885A (zh) * 2024-03-18 2024-04-19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综合能源服务的综合评价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30667A1 (en) * 2002-08-02 2004-02-12 Capital One Financial Corporation Autom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statistical models
CN101309009A (zh) * 2008-02-28 2008-11-19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建立的城市电网综合评价体系
JP5370840B2 (ja) * 2009-08-27 2013-12-18 株式会社チームスピリット 階層分析法に基づく意思決定支援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04318339A (zh) * 2014-09-15 2015-01-2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综合赋权法的电网投资效益评价方法
CN106651147A (zh) * 2016-11-30 2017-05-10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lcc的配电网综合效益评估指标的综合权重确定方法
CN109685342A (zh) * 2018-12-13 2019-04-26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一种光伏发电站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CN111191906A (zh) * 2019-12-25 2020-05-22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29509A1 (zh) * 2019-12-25 2021-07-01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
CN111695797A (zh) * 2020-06-02 2020-09-22 北京北大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许可职权履责效果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806623A (zh) * 2020-06-12 2021-12-1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目标领域的标准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06623B (zh) * 2020-06-12 2024-0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目标领域的标准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657788A (zh) * 2021-08-24 2021-11-16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智能监管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29509A1 (zh) 2021-07-01
JP2022518887A (ja) 2022-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1906A (zh) 一种大中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方法
Hwang et al. Supplier selection and planning model using AHP
CN101710304A (zh) 一种软件过程实施质量评测方法
CN104408562A (zh) 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光伏系统发电效率综合评估方法
CN113537807B (zh) 一种企业智慧风控方法及设备
CN109872061A (zh) 一种电网基建改进、提升决策方法
CN110232515A (zh) 一种bim项目实时监测系统及评价方法
CN109615185A (zh) 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单位质量保证能力评价方法
Wang Construction of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Power Grid Engineering Cost by Applying WBS‐RBS and Membership Degree Methods
CN111652403A (zh) 一种基于反馈修正的工作平台任务工作量预测方法
CN114298538A (zh) 电网零购项目的投资方案评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6096779A (zh) 一种输配电成本分析、风险评估模型及风险结构优化方法
CN113204873A (zh) 一种大型武器装备制造风险传导评价方法
CN111459956A (zh) 一种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项目技术风险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991516A (zh) 一种基于电网资源的投资规划方法及系统
Rezaie et al. Evaluating the 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s performance criteria using group fuzzy AHP approach
Yu et al. Supplier evaluation analysis based on AHP-entropy-TOPSIS method
Kung Using fuzzy sets and grey decision-making to construct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of firm’s outsourcing management–A case study of avionics manufacturer in Taiwan
CN113642915A (zh) 电网供应链中一种电力器材质检技术标准贡献率的推导模型
CN111144604B (zh) 海上风电场的运维交通方案的推荐方法和设备
CN112529418A (zh) 一种基于物元可拓评价模型的配电网投资效益评价方法
Zhou et al. 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utility evaluation model of the infrastructure erp system
Selvakanmani et al. Multiple Target Research of Construction Progress on the Basis of on BIM and Decide Tree Algorithms
Cho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national R&D projects
Nguyen et al. Efficiency Analysis of Large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b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pproa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