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6351B - 滑动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座椅扶手 - Google Patents

滑动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座椅扶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6351B
CN111186351B CN202010070436.3A CN202010070436A CN111186351B CN 111186351 B CN111186351 B CN 111186351B CN 202010070436 A CN202010070436 A CN 202010070436A CN 111186351 B CN111186351 B CN 1111863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gear
component
slide
arm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04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86351A (zh
Inventor
余梦卓
钱亚栋
吴晓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enji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uoji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uoji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uoji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704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63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6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6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86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63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63Arm-rests adjustable
    • B60N2/773Longitudinal adjus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动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座椅扶手,滑动调节机构包括壳体和滑动部件,壳体上具有开口,壳体内具有容置腔,开口与容置腔相连通;滑动部件滑设于容置腔内;壳体与第一部件连接,滑动部件通过开口与第二部件连接。壳体与第一部件连接,滑动部件通过开口与第二部件连接,利用滑动部件能相对于壳体滑动,实现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的滑动,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能相对重合,也能相对展开。汽车座椅扶手上安装这种滑动调节机构,在不需要支撑手臂时,将扶手滑动至与支撑骨架之间的长度最短,能节省空间,方便其他乘客进出;当需要支撑手臂时,将扶手滑动至相对于支撑骨架的长度最大,以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滑动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座椅扶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动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座椅扶手。
背景技术
随着MPV、SUV车型的越来越普及,座椅侧扶手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但当前的侧扶手仅仅可以实现角度上的挡位调节,为了得到更好的支撑效果,需要扶手的长度更长,但是这样就会占用更多的中间通道的空间,给其他乘客的进出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座椅侧扶手只能实现角度的调节,不能实现水平方向上的调节,导致影响乘客乘坐舒适性的缺陷,提供一种滑动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座椅扶手。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滑动调节机构,其特点在于,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开口,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滑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壳体与第一部件连接,所述滑动部件通过所述开口与第二部件连接。
在本方案中,壳体与第一部件连接,滑动部件通过开口与第二部件连接,利用滑动部件能相对于壳体滑动,实现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的滑动,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能相对重合,以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总长度最短;也能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对展开,以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总长度最大。汽车座椅扶手上安装这种滑动调节机构,在不需要支撑的时候,将扶手滑动至与支撑骨架重合,能节省空间,方便其他乘客进出;当需要支撑手臂时,将扶手滑动相对于支撑骨架展开以增大支撑面积,从而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较佳地,所述滑动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限位部和凸起部,所述限位部在宽度方向上沿所述凸起部向远离所述凸起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凸起部插设于所述开口内,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以限制所述滑动部件脱离于所述壳体。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利用限位部实现滑动部件与壳体之间的限位,进而实现滑动部件与壳体之间的固定和滑动。
较佳地,所述凸起部在所述开口内沿着所述滑动部件的长度方向滑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滑动调节机构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连接以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能相对滑动。
较佳地,所述滑动调节机构还包括档位调节组件和档位切换部,所述档位调节组件连接于所述滑动部件,所述档位切换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档位调节组件与所述档位切换部配合,以实现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壳体的固定或相对滑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滑动调节机构不仅能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的调节,还能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距离调节以后被锁止的功能,即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档位的调节。
较佳地,所述档位调节组件包括伸缩件和至少一个档销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抵靠于所述滑动部件或所述档销件,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档销件,所述档销件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档位切换部的方向移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利用伸缩件的可伸缩的特性实现档销件可沿靠近或远离档位切换部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档销件与档位切换部之间的档位的切换与固定。
较佳地,所述滑动部件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档位调节组件滑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一方面便于对档位调节组件的限位,另一方面便于实现档位调节组件相对于档位切换部之间的档位的切换与固定。
较佳地,所述档位切换部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卡槽,所述档销件可切换地卡合于所述卡槽。
在本方案中,一方面,档位切换部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卡槽,使得滑动调节机构具有多个档位可调节,进而使得滑动调节机构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另一方面,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结构简单,零部件少,节省空间和成本。
较佳地,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壳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档位切换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档位切换并固定后,有利于提高滑动部件相对于壳体固定的可靠性。
一种座椅扶手,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扶手骨架组件和扶手支撑组件,所述座椅扶手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滑动调节机构,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扶手支撑组件,所述滑动部件连接于所述扶手骨架组件。
在本方案中,在座椅扶手中使用如上的滑动调节机构,在不需要支撑手臂时,可节省空间,方便其他乘客出入;当需要支撑手臂时,可将扶手支撑组件相对于扶手骨架组件拉开,进而为手臂提供更大的支撑面积,以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滑动调节机构,壳体与第一部件连接,滑动部件通过开口与第二部件连接,利用滑动部件能相对于壳体滑动,实现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的滑动,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能相对重合,以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总长度最短;也能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对展开,以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总长度最大。汽车座椅扶手上安装这种滑动调节机构,在不需要支撑的时候,将扶手滑动至与支撑骨架重合,能节省空间,方便其他乘客进出;当需要支撑手臂时,将扶手滑动相对于支撑骨架展开以增大支撑面积,从而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滑动调节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滑动调节机构中的滑动组件和下壳体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滑动调节机构中的档位调节组件和下壳体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座椅扶手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座椅扶手中的扶手支撑骨架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座椅扶手中的扶手支撑骨架处于缩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滑动调节机构 10
壳体 101
上壳体 1011
下壳体 1012
开口 1013
连接部 1014
卡槽 1015
滑动部件 102
限位部 1021
凸起部 1022
限位槽 1023
档位调节组件 103
档销件 1031
伸缩件 1032
圆杆 1033
扶手支撑组件 20
扶手骨架组件 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滑动调节机构10,其包括:壳体101和滑动部件102,壳体101上具有开口1013,壳体101内具有容置腔,开口1013与容置腔相连通;滑动部件102,滑动部件102滑设于容置腔内;壳体101与第一部件连接,滑动部件102通过开口1013与第二部件连接。
在本方案中,壳体101与第一部件连接,滑动部件102通过开口1013与第二部件连接,利用滑动部件102能相对于壳体101滑动,实现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的滑动,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能相对重合,以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总长度最短;也能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对展开,以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总长度最大。汽车座椅扶手上安装这种滑动调节机构10,在不需要支撑的时候,将扶手滑动至与支撑骨架重合,能节省空间,方便其他乘客进出;当需要支撑手臂时,将扶手滑动相对于支撑骨架展开以增大支撑面积,从而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部件为扶手支撑组件20,第二部件为扶手骨架组件30,将滑动调节机构10的壳体101与扶手支撑组件20连接,滑动部件与扶手骨架组件30连接,利用滑动部件102相对于壳体101的滑动实现扶手支撑组件20相对于扶手骨架组件30的滑动,进而使得扶手支撑组件20相对于扶手骨架组件30的长度是可调节的,以实现乘客乘坐的不同需要,进而提高乘坐舒适性。当然,这种滑动调节机构10不限于应用于汽车座椅扶手,还可应用于其他需要扩展使用面积的物体。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1包括上壳体1011和下壳体1012,上壳体1011和下壳体1012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011和下壳体1012卡接后通过螺钉固定,当然对于上壳体1011和下壳体1012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而且对于开口1013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开口1013设置在下壳体1012上,且开口1013的长度方向与下壳体1012的长度方向一致,开口1013的形状为腰型通槽。同样,对壳体和滑动部件的材质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壳体和滑动部件都采用塑料件,塑料件可采用注塑成型,不需进行其他加工,节省成本。而且在壳体和滑动部件上设置很多加强筋以加强壳体和滑动部件的强度。
滑动部件102包括相互连接的限位部1021和凸起部1022,限位部1021在宽度方向上沿凸起部1022向远离凸起部1022的方向延伸,凸起部1022插设于开口1013内,限位部1021位于容置腔内以限制滑动部件102脱离于壳体101。凸起部1022在开口1013内沿着滑动部件102的长度方向滑动。
其中,利用限位部1021实现滑动部件102与壳体101之间的限位,进而实现滑动部件102与壳体101之间的固定和滑动。凸起部1022在开口1013内沿着滑动部件102的长度方向滑动,使得滑动调节机构10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连接以后,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能相对滑动。
当然,对限位部1021相对于凸起部1022的延伸方向不做限定,限位部1021可以是沿凸起部1022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也可以是沿凸起部1022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也可是沿凸起部1022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都向外延伸。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021位于凸起部1022的上方,限位部1021将整个开口1013遮蔽,凸起部1022插设于开口1013内,并可在开口1013内滑动,当然,上壳体1011和下壳体1012形成的容置腔的长度大于限位部1021的长度,而且容置腔的长度能允许凸起部1022自开口的一端滑动至开口的另一端时,容置腔不会对限位部1021限位。
如图1至图3所示,滑动调节机构10还包括档位调节组件103和档位切换部,档位调节组件103连接于滑动部件102,档位切换部连接于壳体101,档位调节组件103与档位切换部配合,以实现滑动部件102与壳体101的固定或相对滑动。档位调节组件103包括伸缩件1032和至少一个档销件1031,伸缩件1032的一端抵靠于滑动部件102或档销件1031,伸缩件1032的另一端抵靠于档销件1031,档销件1031可沿靠近或远离档位切换部的方向移动。滑动部件102上设置有限位槽1023,档位调节组件103滑设于限位槽1023内。档位切换部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卡槽1015,档销件1031可切换地卡合于卡槽1015。卡槽1015设置于壳体101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
其中,在滑动调节机构10上设置档位调节组件103和档位切换部,使得滑动调节机构10不仅能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的调节,还能实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距离调节以后被锁止的功能。利用伸缩件1032的可伸缩的特性实现档销件1031可沿靠近或远离档位切换部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档销件1031与档位切换部之间的档位的切换与固定。在滑动部件102上设置有限位槽1023,一方面便于对档位调节组件103的限位,另一方面便于实现档位调节组件103相对于档位切换部之间的档位的切换与固定。档位切换部为多个相互连接的卡槽1015,一方面,使得滑动调节机构具有多个档位可调节,进而使得滑动调节机构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另一方面,结构简单,零部件少,节省空间和成本。在壳体101宽度方向的两侧都设置卡槽1015,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档位切换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档位切换并固定后,有利于提高滑动部件102相对于壳体101固定的可靠性。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滑动部件102的限位部1021的朝向凸起部1022的方向上的一端开设限位槽1023,档位调节组件103包括两个档销件1031和一个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档销件1031抵靠。在本实施例中,在档销件1031上设置有用于套设弹簧的圆杆1033,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档销件1031的一端的圆杆1033上,将两个档销件1031纳入限位槽1023内。在下壳体101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多个连续的卡槽1015,多个连续的卡槽1015的形状为波浪形,档销件1031背离弹簧的一端的形状与卡槽1015的形状一致。档销件1031与卡槽1015卡合。当推动壳体101或者推动凸起部1022时,卡槽1015上的弧形会对档销件1031施加压力,进而使得弹簧被压缩,从而使得档销件1031被滑至下一个卡槽1015内,撤销外力后,弹簧自动回复原装,档销件1031与卡槽1015卡合。这就实现了滑动部件102相对于壳体101的滑动和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上壳体1011的顶部还设置有连接部1014,连接部1014为三个间隔设置的凸起,凸起沿上壳体1011的顶部向外延伸,凸起上设置有通孔或者螺纹孔用于与扶手支撑组件20连接。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座椅扶手,其包括扶手骨架组件30和扶手支撑组件20,座椅扶手还包括如上的滑动调节机构10,壳体101连接于扶手支撑组件20,滑动部件102连接于扶手骨架组件30。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调节机构10的装配顺序为,先将弹簧的两端与档销件1031连接,然后将装配好的弹簧-档销件整体与档位切换部上的卡槽1015卡合,然后将滑动部件102与下壳体1012连接,其中限位槽1023与档销件1031配合,这样就能对档位调节组件103厚度和宽度方向都能进行限位,档销件1031只能在限位槽1023的长度方向上移动。最后将上壳体1011与下壳体1012通过螺丝紧固。
装配好滑动调节机构10以后,将上壳体1011上的连接部1014与扶手支撑组件20连接,将滑动部件102的凸起部1022与扶手骨架组件30连接。这样就实现了滑动调节机构10与扶手支撑组件20和扶手骨架组件30的连接。在使用时,推动扶手支撑组件20就可实现扶手支撑组件20相对于扶手骨架组件30的相对移动。
在本方案中,在座椅扶手中使用如上的滑动调节机构10,在不需要支撑手臂时,可节省空间,方便其他乘客出入;当需要支撑手臂时,可将扶手支撑组件20相对于扶手骨架组件30拉开,进而为手臂提供更大的支撑面积,以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滑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开口,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滑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壳体与第一部件连接,所述滑动部件通过所述开口与第二部件连接;
所述滑动调节机构还包括档位调节组件和档位切换部,所述档位调节组件连接于所述滑动部件,所述档位切换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档位调节组件与所述档位切换部配合,以实现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壳体的固定或相对滑动;
所述档位调节组件包括伸缩件和至少一个档销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抵靠于所述滑动部件或所述档销件,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档销件,所述档销件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档位切换部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限位部和凸起部,所述限位部在宽度方向上沿所述凸起部向远离所述凸起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凸起部插设于所述开口内,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以限制所述滑动部件脱离于所述壳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在所述开口内沿着所述滑动部件的长度方向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档位调节组件滑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切换部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卡槽,所述档销件可切换地卡合于所述卡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壳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
7.一种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扶手骨架组件和扶手支撑组件,所述座椅扶手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滑动调节机构,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扶手支撑组件,所述滑动部件连接于所述扶手骨架组件。
CN202010070436.3A 2020-01-21 2020-01-21 滑动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座椅扶手 Active CN1111863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0436.3A CN111186351B (zh) 2020-01-21 2020-01-21 滑动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座椅扶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0436.3A CN111186351B (zh) 2020-01-21 2020-01-21 滑动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座椅扶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6351A CN111186351A (zh) 2020-05-22
CN111186351B true CN111186351B (zh) 2021-04-13

Family

ID=70705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0436.3A Active CN111186351B (zh) 2020-01-21 2020-01-21 滑动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座椅扶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8635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8567A (ja) * 2005-12-21 2007-07-05 Sanko Gosei Ltd スライド式アームレスト
CN2936834Y (zh) * 2006-04-12 2007-08-22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滑动扶手盒
CN101296637A (zh) * 2004-04-09 2008-10-29 佛吉亚汽车内部系统公司 可滑动的扶手
KR20120011631A (ko) * 2010-07-29 2012-0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슬라이딩 암레스트
WO2015084976A1 (en) * 2013-12-04 2015-06-11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Adjustable vehicle armrest system having a tambour door
CN107635827A (zh) * 2015-04-17 2018-01-26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内部的控制台
CN107933438A (zh) * 2016-10-12 2018-04-20 株式会社瑞延理化 车辆用滑动扶手
CN108621889A (zh) * 2018-03-21 2018-10-09 东莞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阻尼式扶手
WO2019050269A1 (ko) * 2017-09-07 2019-03-14 주식회사 니프코코리아 자동차의 슬라이딩 암레스트용 레일유니트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6637A (zh) * 2004-04-09 2008-10-29 佛吉亚汽车内部系统公司 可滑动的扶手
JP2007168567A (ja) * 2005-12-21 2007-07-05 Sanko Gosei Ltd スライド式アームレスト
CN2936834Y (zh) * 2006-04-12 2007-08-22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滑动扶手盒
KR20120011631A (ko) * 2010-07-29 2012-0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슬라이딩 암레스트
WO2015084976A1 (en) * 2013-12-04 2015-06-11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Adjustable vehicle armrest system having a tambour door
CN107635827A (zh) * 2015-04-17 2018-01-26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内部的控制台
CN107933438A (zh) * 2016-10-12 2018-04-20 株式会社瑞延理化 车辆用滑动扶手
WO2019050269A1 (ko) * 2017-09-07 2019-03-14 주식회사 니프코코리아 자동차의 슬라이딩 암레스트용 레일유니트
CN108621889A (zh) * 2018-03-21 2018-10-09 东莞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滑动阻尼式扶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6351A (zh) 2020-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53496B1 (en) Stowable seat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RU2695548C2 (ru) Сидень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арианты) и гибкий закрывающий элемент
US8313146B2 (en) Stowable vehicle seat
US10239434B2 (en) Vehicle seat with center seat cushion and console armrest
CN211731132U (zh) 用于车辆的可伸缩托盘装置、车辆座椅和机动车辆
US20100283305A1 (en) Folding vehicle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US11840164B2 (en) Child safety seat
RU2662881C1 (ru) Узел подголовника (варианты)
US9789789B2 (en) Vehicular seat
CN110539675A (zh) 头枕以及车辆用座椅
JP2006143195A (ja) スプリング搭載ヘッドレスト
CN111137188A (zh) 车辆用座椅结构
CA3061634C (en) Child safety seat
JP2017210138A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8246116B1 (en)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with sliding latch
JP2010042209A (ja) ヘッドレスト構造
CN110979117A (zh) 一组座椅及包括该组座椅的机动车辆
CN111186351B (zh) 滑动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座椅扶手
CN110192734B (zh) 坐席装置
CN111328311B (zh) 头枕控制装置
EP3067275B1 (en) A folding table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seat back
EP3205579B1 (en) Deployable table
CN215435941U (zh) 汽车遮阳板
KR102236680B1 (ko) 다단식 매뉴얼 쿠션 익스텐션 장치
CN114735066B (zh) 手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1

Address after: No. 6, Mount Huangshan Road,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2155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Zhenji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2703-04, 777 Yan'an west road,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20004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GUOJI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