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0490B - 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0490B
CN111180490B CN201911423250.5A CN201911423250A CN111180490B CN 111180490 B CN111180490 B CN 111180490B CN 201911423250 A CN201911423250 A CN 201911423250A CN 111180490 B CN111180490 B CN 1111804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light
cathode
region
semitranspa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32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80490A (zh
Inventor
崔志佳
孙景阳
于晓飞
杨乐
贾玉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2325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04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0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049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41509 priority patent/WO2021136409A1/zh
Priority to EP20909008.3A priority patent/EP4084080A4/en
Priority to US17/851,111 priority patent/US2022032857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80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0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8Transparent cathodes, e.g. comprising thin meta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3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s to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s [TF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2Cathodes
    • H10K59/80522Cath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屏,包括金属阳极层、半透明阴极层以及像素单元层。金属阳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金属阳极;半透明阴极层包括多个半透明阴极;像素单元层设置于所述金属阳极层和半透明阴极层之间,像素单元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位于一对应的金属阳极以及对应的半透明阴极之间;在显示屏的预设区域中,半透明阴极层还包括设置于多个半透明阴极之间或之上的遮光部,以及被遮光部包围的透光区域。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本申请通过在预设区域设置透光区域,而使得光线可通过显示屏,无需预留非显示区域进行开孔。

Description

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屏及具有所述显示屏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全面屏电子装置具有高屏占比,可在不需要额外增加整机尺寸的情况下,显著的增加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的尺寸,因此,全面屏电子装置越来越成为了目前的主流。现在的全面屏电子装置在实现高屏占比时,需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同时维持前置摄像头和位于前屏的传感器的正常功能。
目前的全屏式电子装置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为通过刘海屏或水滴屏,在显示屏上预留一个非显示区域来安置前置摄像头和传感器等元件,第二种方式为通过将前置摄像头和传感器等元件设置于弹出式/旋转式结构中,在需要使用时,将弹出式/旋转式结构从装置本体弹出/转出,而可使得前置摄像头和传感器等元件可露出而实现相应的功能。然而,对于第一种方式,由于需要预留非显示区域,从而对进一步提高屏占比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对于第二种方式,弹出式/旋转式结构在弹出后容易遇到磕碰而导致损坏。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更好的全面屏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及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金属阳极层、半透明阴极层以及像素单元层。所述金属阳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金属阳极;所述半透明阴极层包括多个半透明阴极;所述像素单元层设置于所述金属阳极层和半透明阴极层之间,所述像素单元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位于一对应的金属阳极以及对应的半透明阴极之间;其中,在显示屏的预设区域中,所述半透明阴极层还包括设置于多个半透明阴极之间或之上的遮光部,以及被所述遮光部包围的透光区域。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金属阳极层、半透明阴极层以及像素单元层。所述金属阳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金属阳极;所述半透明阴极层包括多个半透明阴极;所述像素单元层设置于所述金属阳极层和半透明阴极层之间,所述像素单元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位于一对应的金属阳极以及对应的半透明阴极之间;其中,在显示屏的预设区域中,所述半透明阴极层还包括设置于多个半透明阴极之间或之上的遮光部,以及被所述遮光部包围的透光区域。
本申请在显示屏的预设区域中,通过在半透明阴极层设置透光区域,而使得光线可通过显示屏,当显示屏应用于电子装置时,而可供电子装置中的位于显示屏内侧的有感光等需求的元器件可正常工作,而无需预留非显示区域进行开孔,极大地提高了显示屏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的部分位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的预设区域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的预设区域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00的预设区域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的部分位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00的部分位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00的部分位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的整体俯视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00的整体俯视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200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出部分元器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00的部分位置的横截面示意图。所述显示屏100包括金属阳极层1、半透明阴极层2以及像素单元层3。所述金属阳极层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金属阳极11。所述半透明阴极层2包括多个半透明阴极21。所述像素单元层3设置于所述金属阳极层1和半透明阴极层2之间,所述像素单元层3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像素单元31,每一像素单元31位于一对应的金属阳极11以及对应的半透明阴极21之间。其中,在显示屏100的预设区域中,所述半透明阴极层2还包括设置于多个半透明阴极21之间或之上的遮光部22,以及被所述遮光部22包围的透光区域23。
从而,本申请中,在显示屏100的预设区域中,通过在半透明阴极层2设置透光区域23,而使得光线可通过显示屏100,当显示屏100应用于电子装置时,而可供电子装置中的位于显示屏100内侧的有感光等需求的元器件可正常工作,而无需预留非显示区域进行开孔,极大地提高了显示屏的屏占比。
其中,所述遮光部22用于对像素单位31周围的走线进行遮蔽,用于减少走线产生的衍射,并通过配合所述透光区域23,可保证通光量。
本申请中,所述遮光部22设置于半透明阴极21之上指的是:所述遮光部22承载或附设于所述半透明阴极21上,并不是或并非仅限于方位位置位于半透明阴极21的上方。
其中,所述显示屏100用于显示输出,例如,显示相应的显示内容以供用户观看,所述半透明阴极层2靠近显示屏100的供用户观看的观看面。
其中,所述透光区域23为镂空区域或者由全透明材料形成的区域。
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区域23为完全贯穿所述半透明阴极层2的一个或多个通孔构成的镂空区域,或者,所述透光区域23可以为在贯穿所述半透明阴极层2的一个或多个通孔中进一步填充全透明材料形成的区域。其中,所述全透明材料可为全透明的玻璃、树脂等材料。
请一并参阅图2,为所述显示屏100的预设区域的俯视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所述预设区域中,相邻的半透明阴极21之间或之上均设置有遮光部22,相邻的半透明阴极21之间或之上设置的遮光部22共同包围有透光区域23,因此,所述半透明阴极层2在所述预设区域中包括多个透光区域23。
从而,在所述透光区域23和夹设在半透明阴极21以及金属阳极11之间的像素单元31为交错排列,从而,不影响预设区域的显示,且能够透过光线,而可供需感光等的元器件实现对应的功能。
其中,半透明阴极21、金属阳极11以及像素单元31为沿着与显示屏100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层叠在一起,从而,在图2所示的俯视视角下,半透明阴极21、金属阳极11以及像素单元31位于同一区域中。
其中,所述需感光的元器件可为亮度/光传感器、摄像头镜头模组等等。
其中,如图1所示,相邻的半透明阴极21之间或之上的遮光部22用于对所述半透明阴极21对应的像素单元31周围的金属走线L1进行遮蔽,所述遮光部22根据需要遮蔽的金属走线L1的排布位置进行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部22延伸遮蔽对应的像素单元周围的金属走线L1区域后还进一步延伸形成特定形状的边界线,而包围形成具有特定形状的透光区域23,例如,所述透光区域23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即,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走线区域在遮光部22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遮光部22之内,所述遮光部22延伸遮蔽对应的像素单元周围的金属走线L1区域后还进一步延伸,而确保能够完整遮蔽金属走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部22延伸至正好遮蔽对应的像素单元周围的金属走线L1区域的位置,从而,所述透光区域23为以金属走线L1区域的边沿的作为边界线围绕形成的区域。即,在另一实施例中,金属走线L1区域在遮光部22上的投影区域与遮光部22大致重合,所述遮光部22围绕的透光区域23的边界线与金属走线的边沿大致相同,而使得所述透光区域23为以金属走线L1区域的边沿的作为边界线围绕形成的区域。此时,透光区域23的面积可最大化,从而有效提升预设区域内的光线透过率。
其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像素单元31可包括红色像素单元311、绿色像素单元312以及蓝色像素单元313。所述红色像素单元311、绿色像素单元312以及蓝色像素单元313构成一个像素点,所述显示屏100包括多个呈矩阵式排列的像素点。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透光区域23设置于相邻的像素单元31之间,在相邻的红色像素单元311与绿色像素单元312之间、相邻的绿色像素单元312与蓝色像素单元313之间,以及相邻的蓝色像素单元313与红色像素单元311之间均设置有透光区域23。
如图2所示,所述透光区域23与像素单元31设置于同一行。
请参阅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00的预设区域的俯视示意图。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区域23还可以设置于以相邻两行的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31为顶点的矩形区域中。其中,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能够使得相邻的像素单元31的间距减小,而提高分辨率,且所述透光区域23设置于四个像素单元之间,可以尽可能设置得更大,而整体上并不会对透光效果造成更大影响。
请参阅图4,为再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00的预设区域的俯视示意图。在再一施例中,相邻的像素单元31之间以及相邻两行的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31为顶点的矩形区域中,均可以设置透光区域23。即,如图4所示,相邻的像素单元31之间设置有透光区域23,同时相邻两行的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31为顶点的矩形区域,也可以设置透光区域23。
从而,通过在相邻的像素单元31之间以及相邻两行的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31为顶点的矩形区域中,均设置透光区域23,有效地提升了透光效果。
请返回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半透明阴极21与每一像素单元31的尺寸相同,所述遮光部22包括设置于多个半透明阴极21之间而与多个半透明阴极21共面的不透明阴极221,所述透光区域23为被不透明阴极221包围的镂空区域或者在镂空区域中填充全透明材料形成的区域。
即,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遮光部22为设置于多个半透明阴极21之间的不透明阴极221,所述不透明阴极221包围所述透光区域23,所述不透明阴极221对金属走线L1进行遮蔽。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先在每个像素单元31上图形化形成半透明阴极21;然后,在半透明阴极21分布的同一层中,再图形化形成不透明阴极221,不透明阴极221与半透明阴极21相连接,而形成一整层完整的半透明阴极层2;然后再在不透明阴极221中的未对应金属走线L1的区域(例如,相邻的像素单元31之间的区域以及相邻两行的相邻的四个像素单元31为顶点的矩形区域)开设一个或多个贯穿通孔而形成为镂空区域的透光区域23,或者进一步在镂空区域中填充全透明材料而形成所述透光区域23,而剩余的包围透光区域23的不透明阴极221则用来作为遮光部22对金属走线L1进行遮蔽。
其中,半透明阴极21以及不透明阴极221均可通过蒸镀图形化方式形成。
请参阅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00的部分位置的横截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每一半透明阴极21的尺寸大于对应的像素单元31的尺寸,且每一像素单元31在对应的半透明阴极21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半透明阴极21中。所述遮光部22层叠设置于半透明阴极21的边缘区域211的表面上,所述边缘区域211为像素单元31在半透明阴极21上的投影区域之外的区域,所述边缘区域211根据需要遮蔽的金属走线L1的排布位置进行延伸。如图5所示,所述透光区域23由层叠设置的遮光部22以及半透明阴极21共同包围形成。
即,在另一实施例中,遮光部22为层叠设置于半透明阴极21上的。
上述的每一像素单元31在对应的半透明阴极21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半透明阴极21中可为:每一像素单元31在对应的半透明阴极21上的投影的边界各处与所述半透明阴极21均具有一定距离,从而,像素单元31对应的半透明阴极21上的投影完全位于对应的半透明阴极21内,且半透明阴极21的边缘区域211为环绕半透明阴极21的边沿的区域。
其中,所述遮光部22可设置于半透明阴极21的边缘区域的靠近所述像素单元31的表面,或者设置于半透明阴极21的边缘区域的远离所述像素单元31的表面。
其中,可先在每个像素单元31上图形化形成尺寸大于所述像素单元31的半透明阴极21;然后,在半透明阴极21的边缘区域211的表面图形化形成遮光部22。
其中,半透明阴极21以及遮光部22均可通过蒸镀图形化方式形成。
例如,如图5所示,所述遮光部22为设置于半透明阴极21的边缘区域的远离/背向所述像素单元31的表面。
请参阅图6,为再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00的部分位置的横截面示意图。在再一实施例中,所述遮光部22为设置于半透明阴极21的边缘区域的靠近/朝向所述像素单元31的表面。
请参阅图7,为其他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00的部分位置的横截面示意图。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遮光部22可同时设置于半透明阴极21的边缘区域211的靠近所述像素单元31的表面以及半透明阴极21的边缘区域的远离所述像素单元31的表面,且设置于半透明阴极21的边缘区域211的靠近所述像素单元31的表面以及半透明阴极21的边缘区域211的远离所述像素单元31的表面的遮光部22可相互对称。
即,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半透明阴极21的边缘区域211的靠近所述像素单元31的表面以及远离所述像素单元31的表面均设置有遮光部22,且两个表面的遮光部22对称设置。
显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部分半透明阴极21的边缘区域211的靠近所述像素单元31的表面设置遮光部22,部分半透明阴极21的边缘区域的远离所述像素单元31的表面设置遮光部22,另外部分的半透明阴极21的边缘区域的靠近所述像素单元31的表面以及远离所述像素单元31的表面均设置有遮光部22。
即,所述半透明阴极的边缘区域211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均设置有遮光部。
其中,所述遮光部22为设置于半透明阴极21的边缘区域211的表面时,可为通过蒸镀方式形成于半透明阴极21的边缘区域211的表面上。
其中,如图5-7所示的,当所述遮光部22为设置于半透明阴极21的边缘区域211的表面时,所述遮光部为不透明材料或为半透明材料制成。
例如,所述遮光部22同样可为半透明阴极21,所述遮光部22层叠于半透明阴极21上后,使得所述半透明阴极21在边缘区域211进行了加厚,而通过加厚的半透明阴极21实现不透明效果,进而对下方的金属走线L1进行遮蔽。
又例如,所述遮光部22也可为不透明阴极,通过层叠在半透明阴极21上,实现对下方的金属走线L1的遮蔽。
其中,所述半透明阴极21可为半透明的氧化铟锡材料或者半透明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半透明阴极21的透光率为百分之五十。所述不透明阴极可为不透明的金属等材料制成。
其中,本申请的显示屏可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如图1、5-7等图所示,每个像素单元31夹设于一半透明阴极21和一金属阳极11之间,所有的半透明阴极21可作为公共电极而与接地点连接而处于0V电压。每一金属阳极11作为像素电极,而与驱动电路(图中未示)连接,驱动电路根据待显示内容的数据控制施加相应的驱动电压至对应的金属阳极11,而使得金属阳极11驱动像素单元31相应发光而呈现相应的颜色,进一步使得显示屏100显示对应的内容。
其中,金属阳极层1中的金属阳极11可为不透明金属材料。
如图1、5-7等图所示,相邻的金属阳极11之间具有空隙,相邻的像素单元31之间也具有空隙,每一透光区域23与对应的相邻的金属阳极11之间的空隙以及相邻的像素单元31之间的空隙连通。且像素单元31之间的空隙沿着从半透明阴极层2到金属阳极层1方向上的投影与金属阳极11之间的空隙重合或者部分重合。透光区域23在沿着从半透明阴极层2到金属阳极层1方向上的投影落在所述金属阳极11之间的空隙以及像素单元31之间的空隙中。
从而,所述透光区域23、像素单元31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金属阳极11之间的空隙形成了光路通道。当在显示屏100的内侧,即显示屏100的非观看面设置需要感光的元器件时,光线可依次通过透光区域23、像素单元31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金属阳极11之间的空隙进入所述元器件,而实现所述元器件的相应功能。
其中,图1、5-7中仅示意出了两行共六个像素单元31及六个对应的金属阳极11及半透明阴极21,显然,预设区域中可为包括多个像素单元31及多个对应的金属阳极11及半透明阴极21的区域。且如图1、5-7所示,位于最两侧的半透明阴极21,没有相邻的半透明阴极21的一端则未设置有遮挡部22,也无需设置遮挡部22。
请参阅图8,为显示屏100的整体俯视示意图。如图8所示,显示屏100上具有预设区域Z1,所述显示屏100可大致为矩形形状,包括两个相对的长边和两个相对的短边。所述预设区域Z1可位于显示屏100的靠近一处短边的位置处。
其中,所述预设区域Z1的像素分辨率低于显示屏100的其他区域。从而,通过将预设区域Z1的像素分辨率设置地较低,从而,在该预设区域Z1中的像素单元31的数量将较少,从而,可以留出区域来设置透光区域23,而可供光线透过。
其中,所述预设区域Z1与显示屏100的其他区域的像素分辨率的差异位于人的肉眼较难分辨出来的差异范围之内。例如,显示屏100在预设区域Z1之外的区域的像素分辨率为1920*1080比例,在该预设区域Z1则采用的为1280*720比例的分辨率,能够留出较多区域来设置透光区域23,且人肉眼无法感觉到分辨率的差异,而不会影响用户的视觉效果。
其中,如图8所示,所述显示屏100上仅包括一个预设区域Z1,且靠近显示屏100的一个短边的位置设置,且所述预设区域Z1与显示屏100的各个边都间隔有一定距离。
请参阅图9,为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00的整体俯视示意图,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屏100可包括两个预设区域Z1,例如,如图9所示,两个预设区域Z1分别靠近两个相对的短边设置。每一个预设区域Z1中均具有前述的金属阳极层1、半透明阴极层2以及像素单元层3,以及透光区域23等结构。
通过在显示屏100的两个相对的短边均设置有预设区域Z1,当显示屏100应用于电子装置时,可以在电子装置对应两个预设区域Z1的位置都设置需感光的元器件,例如设置摄像组件的摄像头镜头,而可实现广角摄像。
其中,本申请中,透光区域23仅设置于预设区域Z1中,显示屏100的其他区域则不设置透光区域23,且其他区域可与正常的OLED显示屏的结构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部22可形成于显示屏100的所有区域,而对显示屏100的所有像素单元31周围的金属走线L1进行遮蔽。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遮光部22也可仅设置于所述预设区域Z1中,在显示屏100的位于预设区域Z1之外的其他区域,则可以通过黑矩阵等方式对金属走线L1进行遮蔽,即,与正常的OLED显示屏的结构相同。
其中,所述显示屏100还可以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半透明阴极层2上,即盖设于所述半透明阴极层2的远离像素单元层3的一侧,而对所述显示屏100进行保护。所述盖板可为全透明的玻璃盖板、树脂盖板等等。
请一并参阅图10及图11,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200的结构框图。图11为电子装置200的示意出部分元器件的横截面示意图。所述电子装置200包括了如前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屏100,所述电子装置200并还包括感光器件201。
其中,如图11所示,所述感光器件300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200内,且对应所述显示屏100的预设区域Z1设置。
具体的,如前所述,相邻的金属阳极11之间具有空隙,相邻的像素单元31之间也具有空隙,在预设区域Z1中的每一透光区域23与对应的金属阳极11之间的空隙以及像素单元31之间的空隙连通。且像素单元31之间的空隙沿着从半透明阴极层2到金属阳极层1方向上的投影与金属阳极11之间的空隙重合或者部分重合。透光区域23在沿着从半透明阴极层2到金属阳极层1方向上的投影落在所述金属阳极11之间的空隙以及像素单元31之间的空隙中。
从而,所述透光区域23、像素单元31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金属阳极11之间的空隙形成了光路通道,光线可依次通过透光区域23、像素单元31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金属阳极11之间的空隙而传输至所述感光器件201,使得所述感光器件300进行感光而产生相应的光感应信号,以实现相应的功能。
其中,感光器件201的感光面的大小可与预设区域Z1的大小大致相同,预设区域Z1的所有透光区域23传送过来的光线均可被感光器件201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光器件201包括光传感器、摄像头镜头模组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摄像头镜头模组可包括摄像头镜头和图像传感器。
如图10所示,所述电子装置200还包括处理器202,所述处理器202与感光器件201连接,用于根据感光器件201产生的光感应信号而执行对应的功能。
其中,当感光器件201为光传感器时,在接收到外部光线时,而产生相应的光感应信号,处理器202接收该光感应信号而确定外部环境的亮度,而可控制自动调节显示屏100的显示亮度。
当感光器件201为摄像头镜头模组时,感光器件201接收外部光线而产生相应的图像光感应信号,处理器202接收该图像光感应信号而进行成像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预设区域Z1为两个时,例如,如前所述,预设区域Z1分别设置于靠近显示屏100的两个相对的短边的位置,本申请的电子装置200为全面屏显示屏,因此,显示屏100的尺寸与电子装置200在显示屏100平面上的尺寸大致相同。两个预设区域Z1也相当于分别设置于电子装置200的两个相对的短边的位置。相应的,感光器件300的数量也为至少两个,且分别对应两个预设区域Z1设置。
当感光器件201为光传感器时,通过在电子装置200的两个相对的短边的位置分别进行感光而产生相应的光感应信号,从而,可以实现对周围环境亮度的更准确的侦测,所述处理器202可结合至少两个感光器件300产生的光感应信号确定最终的周围环境亮度,并根据最终确定的周围环境亮度控制调节显示屏100的显示亮度,而实现更精准的调节。
当感光器件201为摄像头镜头模组时,通过在电子装置200的两个相对的短边的位置分别进行采光而产生相应的图像光感应信号,可以实现广角摄像或者深度摄像。具体的,所述处理器202可结合至少两个感光器件300产生的图像光感应信号来获取广角图像或深度图像,而获取更多类型的图像,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
其中,所述处理器202可为整合图像处理器等在内的处理器,且具体可为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单片机等。
所述电子装置200可为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具有显示屏和感光器件的电子装置。
从而,本申请中,在显示屏100的预设区域中,通过在半透明阴极层2设置透光区域23,而使得光线可通过显示屏100,当显示屏100应用于电子装置200时,而可供电子装置200中的位于显示屏100内侧的有感光等需求的感光器件201可正常工作,而无需预留非显示区域进行开孔,极大地提高了显示屏100的屏占比。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
金属阳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金属阳极;
半透明阴极层,包括多个半透明阴极;
像素单元层,设置于所述金属阳极层和半透明阴极层之间,所述像素单元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位于一对应的金属阳极以及对应的半透明阴极之间;
其中,在显示屏的预设区域中,所述半透明阴极层还包括设置于多个半透明阴极之间或之上的遮光部,以及被所述遮光部包围的透光区域;
其中,在所述显示屏的预设区域中,相邻的半透明阴极之间或之上均设置有遮光部,相邻的半透明阴极之间或之上的遮光部用于对所述半透明阴极对应的像素单元周围的金属走线进行遮蔽,且所述遮光部在像素单元层上的投影与像素单元不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域为镂空区域或者由全透明材料形成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半透明阴极之间或之上设置的遮光部共同包围有透光区域,所述半透明阴极层在所述预设区域中包括多个透光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延伸遮蔽对应的像素单元周围的金属走线区域后还进一步延伸形成特定形状的边界线,而包围形成具有特定形状的透光区域,或者,所述遮光部延伸至正好遮蔽对应的像素单元周围的金属走线区域的位置,所述透光区域为以金属走线区域的边沿的作为边界线而围绕形成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每一半透明阴极与所述每一像素单元的尺寸相同,所述遮光部包括设置于多个半透明阴极之间而与多个半透明阴极共面的不透明阴极,所述透光区域为贯穿不透明阴极形成的镂空区域或者在贯穿不透明阴极的镂空区域中填充全透明材料形成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每一半透明阴极的尺寸大于对应的像素单元的尺寸,所述遮光部层叠设置于半透明阴极的边缘区域的表面上,所述边缘区域为像素单元在半透明阴极上的投影区域之外的区域,所述边缘区域根据需要遮蔽的金属走线的排布位置进行延伸;所述透光区域由层叠设置的遮光部以及半透明阴极共同包围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设置于半透明阴极的边缘区域的靠近所述像素单元的表面,或者设置于半透明阴极的边缘区域的远离所述像素单元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明阴极的边缘区域两个相对表面上均设置有遮光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通过蒸镀方式形成于半透明阴极的边缘区域的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为不透明材料或为半透明材料制成。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子装置还包括感光器件,所述感光器件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内,且对应所述显示屏的预设区域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器件包括光传感器、摄像头镜头模组中的至少一种。
CN201911423250.5A 2019-12-31 2019-12-31 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11180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3250.5A CN111180490B (zh) 2019-12-31 2019-12-31 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PCT/CN2020/141509 WO2021136409A1 (zh) 2019-12-31 2020-12-30 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EP20909008.3A EP4084080A4 (en) 2019-12-31 2020-12-30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7/851,111 US20220328577A1 (en) 2019-12-31 2022-06-28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3250.5A CN111180490B (zh) 2019-12-31 2019-12-31 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0490A CN111180490A (zh) 2020-05-19
CN111180490B true CN111180490B (zh) 2022-12-13

Family

ID=70650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3250.5A Active CN111180490B (zh) 2019-12-31 2019-12-31 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28577A1 (zh)
EP (1) EP4084080A4 (zh)
CN (1) CN111180490B (zh)
WO (1) WO20211364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02752A1 (en) 2015-10-26 2017-05-04 Oti Lumionics Inc. Method for patterning a coating on a surface and device including a patterned coating
JP2020518107A (ja) 2017-04-26 2020-06-18 オーティーアイ ルミオ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Oti Lumionics Inc. 表面上のコーティングをパターン化する方法およびパターン化されたコーティングを含むデバイス
JP7264488B2 (ja) 2017-05-17 2023-04-25 オーティーアイ ルミオ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パターン化コーティングにわたって伝導性コーティングを選択的に堆積させ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伝導性コーティングを含むデバイス
US11751415B2 (en) 2018-02-02 2023-09-05 Oti Lumionics Inc. Materials for forming a nucleation-inhibiting coating and devices incorporating same
CN116456753A (zh) 2019-03-07 2023-07-18 Oti照明公司 一种光电子器件
JP2022532144A (ja) 2019-05-08 2022-07-13 オーティーアイ ルミオ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核生成抑制コーティング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材料およびそれを組み込んだデバイス
US12004383B2 (en) 2019-06-26 2024-06-04 Oti Lumionics Inc. Opto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light transmissive regions, with light diffraction characteristics
US11832473B2 (en) 2019-06-26 2023-11-28 Oti Lumionics Inc. Opto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light transmissive regions, with light diffraction characteristics
JP2022544198A (ja) 2019-08-09 2022-10-17 オーティーアイ ルミオ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補助電極および仕切りを含む光電子デバイス
CN111180490B (zh) * 2019-12-31 2022-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CN111653201B (zh) * 2020-06-30 2022-03-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KR20230116914A (ko) 2020-12-07 2023-08-04 오티아이 루미오닉스 인크. 핵 생성 억제 코팅 및 하부 금속 코팅을 사용한 전도성 증착 층의 패턴화
CN114171571B (zh) * 2021-12-08 2023-12-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WO2024138495A1 (en) * 2022-12-29 2024-07-0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9840A (zh) * 2017-09-30 2018-07-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8682299A (zh) * 2018-07-24 2018-10-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208622778U (zh) * 2018-08-06 2019-03-1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10061014A (zh) * 2019-04-30 2019-07-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65819A (zh) * 2019-06-18 2019-10-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93195B1 (ko) * 2010-07-02 2012-10-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2017151339A (ja) * 2016-02-26 2017-08-3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US10304994B2 (en) * 2017-04-10 2019-05-2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JP6976571B2 (ja) * 2018-02-23 2021-12-08 株式会社Joled 有機el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有機el表示パネル
CN108807549B (zh) * 2018-06-01 2021-03-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192759B (zh) * 2018-08-29 2021-09-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9887408A (zh) * 2019-02-28 2019-06-14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终端
CN110491925A (zh) * 2019-08-27 2019-11-22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180490B (zh) * 2019-12-31 2022-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9840A (zh) * 2017-09-30 2018-07-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8682299A (zh) * 2018-07-24 2018-10-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208622778U (zh) * 2018-08-06 2019-03-1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10061014A (zh) * 2019-04-30 2019-07-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65819A (zh) * 2019-06-18 2019-10-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28577A1 (en) 2022-10-13
WO2021136409A1 (zh) 2021-07-08
EP4084080A4 (en) 2023-02-08
EP4084080A1 (en) 2022-11-02
CN111180490A (zh)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0490B (zh) 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KR102627695B1 (ko) 디스플레이 기판,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12910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626540B1 (ko) 디스플레이 기판,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0767720B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935901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968873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11345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087799A1 (zh)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10767662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7681B (zh)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10767141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40121B (zh)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US11719991B2 (en) Optical panel, image collection device and image collection method
CN11433507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7166B (zh)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US2024002114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0767685B (zh)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12820767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2088368A1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终端
JPWO2020073954A5 (zh)
CN110767167B (zh)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