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9931A - 一种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9931A
CN111169931A CN201911261410.0A CN201911261410A CN111169931A CN 111169931 A CN111169931 A CN 111169931A CN 201911261410 A CN201911261410 A CN 201911261410A CN 111169931 A CN111169931 A CN 111169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conveying line
chain
conveying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14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学海
刘跃
单金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Guh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Guh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Guh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Guh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614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99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9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99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14Articles of special size, shape or weig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B65G2203/042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5/00Stopping elements used in conveyors to stop articles or arrays of articles
    • B65G2205/06Cushioned or damping stop devices, e.g. using springs or other mechanical a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81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kind or type of conveyors
    • B65G2812/02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B65G2812/0299Conveyors having independant belt or chain conveyor s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包括传输方向相反的第一倍速链输送线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在第三倍速链输送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倍速链输送线;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第三倍速链输送线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以及第二倍速链输送线的出料端均设置有第一传送装置,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垂直于对应的倍速链输送线的传输方向;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的出料端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第二传送装置;在速链输送线上均设置有多组第二阻挡气缸;在第一、三倍速链输送线上均设置有位于处于出料端的第一传送装置的下游的第一挡气缸。本发明输送灵活、操作过程简单快捷、省时省力且具有升降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水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汽车总装生产线中,汽车车身是经过存储线、内饰线、底盘线、完成线和一些辅助线体的输送设备来完成车身的总装工艺,在此输送车身的过程中,发动机输送线是比较重要的一环。现代汽车制造和装配具有生产灵活、自动化程度高、工艺要求复杂等特点。
传统的发动机输送至生产工位的方式,需要工人操作叉车将装有工件的料笼运送到指定位置的传送带上,以便运输至工作位供机器人对工件进行抓取,该过程通常通过起吊设备来进行操作,费时费力;另外,传统的发动机输送线存在发动机高度无法上下调节,人员安装不便的问题,不符合汽车生产设备柔性化、自动化、效率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输送灵活且具有升降功能的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包括传输方向沿X方向的第一倍速链输送线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第一倍速链输送线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横向并列设置且传输方向相反;在第三倍速链输送线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承接第三倍速链输送线上的发动机的第二倍速链输送线,第二倍速链输送线的传输方向沿Y方向;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第三倍速链输送线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以及第二倍速链输送线的出料端均设置有用于顶升和改变传送方向的第一传送装置,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垂直于对应的倍速链输送线的传输方向;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的出料端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与第一传送装置的位置对应且传送方向沿Y方向的第二传送装置;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第三倍速链输送线和第二倍速链输送线上均设置有多组沿传输方向分布的用于阻挡传输中的发动机的第二阻挡气缸;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上均设置有用于对传送至出料端的第一传送装置上的发动机进行阻挡的第一挡气缸,第一挡气缸设置在出料端的第一传送装置的下游。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通过设置第一倍速链输送线、第三倍速链输送线和第二倍速链输送线可对发动机进行持续的输送;通过设置第一传送装置能够将对应的倍速链输送线上的装有工件的料笼顶起,解决了传统的发动机输送线存在的发动机高度无法上下调节的问题;另外,第一传送装置也可以将对应的倍速链输送线上的发动机输送至与该倍速链输送线邻近的输送线上,无需工人操作叉车将装有工件的料笼运送到指定位置的传送带上,操作过程简单快捷;通过设置第二传送装置用于承接上游的第一传送装置传输出的工件,并将该工件传输至下游的第一传送装置上,输送灵活;通过设置第二阻挡气缸,可对多组发动机起到阻挡作用,防止其进入处于工作状态中的第一传送装置的工作区域影响工作,通过设置第一挡气缸,可对进入第一传送装置的工作区域内的工件起到限位阻挡作用,防止工件被倍速链输送线传输出第一传送装置的工作区域。
优选地: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的进料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与对应的第一传送装置的位置相对应的用于对第一传送装置上的发动机进行阻挡的挡料限位装置。
优选地: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上均设置有用于防止传送至出料端的第一传送装置上的发动机后退的止回装置。
优选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与速链输送线相连接的第一安装座,在第一安装座的顶面固接有伸出端朝上的升降直线驱动,在升降直线驱动的伸出端固接有升降座;在升降座上转动连接有多组横向并列设置的第一转轴,在每组第一转轴上键连接有至少两组第一传输滚轮;还包括驱动多组第一转轴同步同向旋转的第一转轴驱动组件。
优选地:第一传送装置还包括在第一安装座的顶面固接的导轨座,在导轨座上固接有纵向设置的升降导轨,在升降导轨上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升降转接座,升降座与升降转接座相固接,升降直线驱动的伸出端与升降转接座相连接;在升降座的顶面固接有两组相对设置的第一护板支架,在两组第一护板支架之间架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护板,第一传输滚轮的上缘穿过第一护板上开设的第一滚轮槽口。
优选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与第一倍速链输送线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相固接的转轴承托座;在转轴承托座的顶面转动连接有多组横向并列设置的第二转轴,在第二转轴上键连接有至少两组第二传输滚轮,第二传输滚轮的滚面高于第一倍速链输送线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的传输面;还包括驱动多组第二转轴同步同向旋转的第二转轴驱动组件。
优选地:在转轴承托座的顶面固接有两组相对设置的第二护板支架,在两组第二护板支架之间架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护板;第二传输滚轮的上缘穿过第二护板上开设的第二滚轮槽口。
优选地:第一倍速链输送线、第三倍速链输送线和第二倍速链输送线的结构一致;第一倍速链输送线包括支架组件,在支架组件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横向并列设置的主动链轮轴和从动链轮轴,在主动链轮轴上键连接有两组相对设置的主动链轮,在从动链轮轴上键连接有两组相对设置的从动链轮,在对应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链,在输送线支架组件上固接有对输送链起到导向支撑作用的链条导向件;还包括用于驱动主动链轮轴旋转的链轮驱动电机。
优选地:挡料限位装置包括与倍速链输送线的外壁固接的连接立板,在连接立板的外壁上固接有纵向设置的阻挡立板,在阻挡立板的内端面上固接有缓冲件安装板,在阻挡立板的外壁上固接有传感器安装架,在传感器安装架上连接有第二传感器;在一组缓冲件安装板上开设有阶梯状轴孔并在轴孔内穿设有贯穿阻挡立板且位于第二传感器的上方伸缩滑杆,伸缩滑杆的外周壁上一体成型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与轴孔的肩部相接触,在伸缩滑杆的外周壁上套设有处于传感器安装架和限位环之间的处于压缩状态的顶紧弹簧;在伸缩滑杆的外周壁上套设有与第二传感器配合的到位感应件;在缓冲件安装板上插设有阻挡缓冲件,在阻挡立板上螺合有将阻挡缓冲件位置锁定的缓冲件顶紧件。
优选地:止回装置包括与倍速链输送线的内壁相固接的止回安装座,在止回安装座的外侧面上固接有横向设置的止回铰接轴,在止回铰接轴上转动连接有止回阻挡块,在止回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止回铰接轴和止回阻挡块相连接;止回阻挡块的顶面为自上向下朝向止回安装座倾斜的斜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第一传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第一传送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第一挡气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第二传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第二阻挡气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第二阻挡气缸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的止回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的第一倍速链输送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的挡料限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挡气缸;1-1、第一气缸本体;1-2、导向杆;1-3、摇臂安装座;1-4、第一缓冲器;1-5、摇臂;1-6、第一滚轮;2、第一传送装置;2-1、第一安装座;2-2、导轨座;2-3、升降转接座;2-4、升降导轨;2-5、升降直线驱动;2-6、升降座;2-7、第一护板支架;2-8、第一传输滚轮;2-9、第一转轴;2-10、第一链轮;2-11、第一护板;2-11-1、第一滚轮槽口;2-12、第一传输驱动;2-13、第一传感器;3、止回装置;3-1、止回安装座;3-2、扭簧;3-3、止回阻挡块;3-4、止回铰接轴;4、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1、主动链轮轴;4-2、主动链轮;4-3、前链轮安装板;4-4、链轮驱动电机;4-5、输送链;4-6、倍速链型材;4-7、后链轮安装板;4-8、从动链轮;4-9、从动链轮轴;4-10、张紧链轮;4-11、输送线支腿;5、第二阻挡气缸;5-1、链型材安装板;5-2、第二气缸本体;5-3、第二缓冲器;5-4、板连接块;5-5、支撑板;5-6、第二滚轮;5-7、阻挡臂;5-8、导向轮;5-9、支撑轮;5-10、第二气缸座;6、第二倍速链输送线;7、第三倍速链输送线;8、第二传送装置;8-1、第二传输驱动;8-2、转轴座;8-3、传输驱动座;8-4、转轴承托座;8-5、第二护板支架;8-6、第二传输滚轮;8-7、第二护板;8-7-1、第二滚轮槽口;8-8、第二转轴;8-9、第二链轮;9、挡料限位装置;9-1、连接立板;9-2、伸缩滑杆;9-3、阻挡缓冲件;9-4、缓冲件安装板;9-5、阻挡立板;9-6、缓冲件顶紧件;9-7、第二传感器;9-8、传感器安装架;9-9、顶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本发明的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包括传输方向沿X方向的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横向并列设置且传输方向相反;在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承接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上的发动机的第二倍速链输送线6,第二倍速链输送线6的传输方向沿Y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和第二倍速链输送线6的结构一致。进一步参见图9,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包括支架组件,在支架组件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横向并列设置的主动链轮轴4-1和从动链轮轴4-9,在主动链轮轴4-1上键连接有两组相对设置的主动链轮4-2,在从动链轮轴4-9上键连接有两组相对设置的从动链轮4-8,在对应的主动链轮4-2和从动链轮4-8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链4-5,在输送线支架组件上固接有对输送链4-5起到导向支撑作用的链条导向件;还包括用于驱动主动链轮轴4-1旋转的链轮驱动电机4-4。
输送线支架组件包括两组镜像设置的倍速链型材4-6,在倍速链型材4-6的首端和尾端分别固接有前链轮安装板4-3和后链轮安装板4-7;主动链轮轴4-1通过滚动轴承与两组相对设置的前链轮安装板4-3转动连接,从动链轮轴4-9通过滚动轴承与两组相对设置的后链轮安装板4-7转动连接;链条导向件与倍速链型材4-6相固接,输送链4-5穿过倍速链型材4-6,输送链4-5的上直行段的上缘高于倍速链型材4-6的顶面;还包括在倍速链型材4-6的下部固接的多组起到支撑作用的输送线支腿4-11;在前链轮安装板4-3和/或链轮安装板4-7上活动连接有张紧链轮4-10。
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和第二倍速链输送线6用于输送发动机,使用时将发动机放置在料笼或托盘上。链轮驱动电机4-4驱动主动链轮轴4-1旋转,进而带动主动链轮4-2旋转,主动链轮4-2通过输送链4-5带动从动链轮4-8旋转;输送链4-5在链轮驱动电机4-4、主动链轮4-2和从动链轮4-8的作用下周向循环运行,工件通过输送链4-5的上直行段进行输送,倍速链型材4-6和;链条导向件对输送链4-5起到导向和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和第二倍速链输送线6上均设置有多组沿传输方向分布的用于阻挡传输中的发动机的第二阻挡气缸5。
进一步参见图6和图7,第二阻挡气缸5包括横跨速链输送线并与横跨速链输送线相固接的链型材安装板5-1,在链型材安装板5-1上固接有第二气缸座5-10,在第二气缸座5-10上固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二气缸本体5-2,在第二气缸本体5-2的伸出端固接有铰接座,在铰接座上转动连接有两组镜像对称设置的支撑轮5-9和一组导向轮5-8,导向轮5-8与第二气缸座5-10的顶面滚动连接;在第二气缸座5-10上铰接有两组镜像对称设置的支撑板5-5且铰接端邻近第二气缸本体5-2的缸筒,支撑板5-5的下端面为与支撑轮5-9滚动接触的斜面;在两组支撑板5-5之间铰接有阻挡臂5-7,在阻挡臂5-7的上部转动连接有两组镜像对称设置的第二滚轮5-6;在两组支撑板5-5之间固接有板连接块5-4,在板连接块5-4上连接有第二缓冲器5-3,第二缓冲器5-3的伸出端与阻挡臂5-7的下部顶紧接触;在两组支撑板5-5上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销轴孔并在销轴孔内穿设有可对阻挡臂5-7起到限位作用的销轴。
第二阻挡气缸5的使用原理:实际使用时,第二气缸本体5-2的活塞杆伸出时,支撑轮5-9将支撑板5-5顶起,使支撑板5-5得顶端上升至一定高度,同时使得阻挡臂5-7的上端部的第二滚轮5-6上升至一定高度;若第二滚轮5-6高于工件的底面,则当工件通过时,阻挡臂5-7上的第二滚轮5-6即可将工件挡住,在挡住工件的过程中,阻挡臂12绕铰接轴旋转,使得阻挡臂5-7的下端部压向第二缓冲器5-3,吸收阻挡过程中产生的冲量。当不使用时,第二气缸本体5-2的活塞杆回缩,带动支撑板5-5的上端部下降,进而带动第二滚轮5-6下降;第二滚轮5-6下落至工件的底面的下方后,工件可在倍速链输送线的传输作用下向下游运动。
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以及第二倍速链输送线6的出料端均设置有用于顶升和改变传送方向的第一传送装置2,第一传送装置2的传送方向垂直于对应的倍速链输送线的传输方向。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传送装置2包括与速链输送线相连接的第一安装座2-1,在第一安装座2-1的顶面固接有导轨座2-2,在导轨座2-2上固接有纵向设置的升降导轨2-4,在升降导轨2-4上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升降转接座2-3,在升降转接座2-3的顶部固接有升降座2-6,在第一安装座2-1的顶面固接有伸出端朝上的升降直线驱动2-5,升降直线驱动2-5的伸出端与升降转接座2-3相连接。
在升降座2-6的顶面固接有两组相对设置的第一护板支架2-7,在两组第一护板支架2-7之间架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护板2-11;在升降座2-6上转动连接有多组横向并列设置的第一转轴2-9,在每组第一转轴2-9上键连接有至少两组第一传输滚轮2-8,第一传输滚轮2-8的上缘穿过第一护板2-11上开设的第一滚轮槽口2-11-1;还包括驱动多组第一转轴2-9同步同向旋转的第一转轴驱动组件。
第一转轴驱动组件包括在相邻的两组第一转轴2-9之间传动连接的链轮传动副,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转轴2-9旋转的第一传输驱动2-12;链轮传动副包括在相邻的两组第一转轴2-9上键连接的两组位置对应的第一链轮2-10以及在两组第一链轮2-10之间传动连接的传动链条;在升降转接座2-3上连接有第一传感器2-13,第一传感器2-13采用红外传感器,在导轨座2-2上固接有与第一传感器2-13配合使用的板件,在板件上开设有按照上下分别的与第一传感器2-13配合的通孔。
第一传送装置2能够将对应的倍速链输送线上的装有工件的料笼顶起,解决了传统的发动机输送线存在的发动机高度无法上下调节的问题;另外,第一传送装置2也可以将对应的倍速链输送线上的发动机输送至与该倍速链输送线邻近的输送线上,无需工人操作叉车将装有工件的料笼运送到指定位置的传送带上,操作过程简单快捷。
第一传送装置2的工作原理:升降直线驱动2-5可驱动升降座2-6纵向移动,进而上下调节第一传送装置2上的发动机的高度,当第一传输滚轮2-8的传输面高于倍速链输送线的传输面时,第一传送装置2上的工件可脱离倍速链输送线的传输操作,方便工作人员或机械手对工件进行其他操作;第一传输驱动2-12启动,可带动多组第一转轴2-9同步同向旋转,进而带动多组第一传输滚轮2-8同步同向旋转,从而将第一传送装置2上的发动机传输至下一传输线上。第一传送装置2的升降操作和传输操作互不干涉,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第一传送装置2的升降功能和传输功能或者二者皆选择。
如图1所示,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的出料端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与第一传送装置2的位置对应且传送方向沿Y方向的第二传送装置8,第二传送装置8的传输面高于倍速链输送线的传输面。
进一步参见图5,第二传送装置8包括与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相固接的转轴承托座8-4;在转轴承托座8-4的顶面固接有两组相对设置的第二护板支架8-5,在两组第二护板支架8-5之间架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护板8-7。
在转轴承托座8-4的顶面转动连接有多组横向并列设置的第二转轴8-8,第二转轴8-8与固接在转轴承托座8-4上的转轴座8-2转动连接;在第二转轴8-8上键连接有至少两组第二传输滚轮8-6,第二传输滚轮8-6的滚面高于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的传输面;第二传输滚轮8-6的上缘穿过第二护板8-7上开设的第二滚轮槽口8-7-1。第二传送装置8还包括驱动多组第二转轴8-8同步同向旋转的第二转轴驱动组件。
第二转轴驱动组件包括在相邻的两组第二转轴8-8之间传动连接的链轮传动副,链轮传动副包括在相邻的两组第二转轴8-8上键连接的两组位置对应的第二链轮8-9以及在两组第二链轮8-9之间传动连接的传动链条,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转轴8-8旋转的第二传输驱动8-1,在转轴承托座8-4上固接有传输驱动座8-3,第二传输驱动8-1与传输驱动座8-3相连接。
第二传送装置8用于连接横向并列设置的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第二传送装置8用于承接上游的第一传送装置2传输出的工件,并将该工件传输至下游的第一传送装置2上。具体为:第二传输驱动8-1启动,可带动多组第二转轴8-8同步同向旋转,进而带动多组第二传输滚轮8-6同步同向旋转,从而将上游的第一传送装置2传输至下游的第一传送装置2上。
如图1所示,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上均设置有用于对传送至出料端的第一传送装置2上的发动机进行阻挡的第一挡气缸1,第一挡气缸1设置在出料端的第一传送装置2的下游。
进一步参见图4,第一挡气缸1包括在第一传送装置2上固接的伸出端朝上的第一气缸本体1-1,在第一气缸本体1-1的伸出端的上部连接有摇臂安装座1-3,在摇臂安装座1-3上通过铰接轴铰接有摇臂1-5,在铰接轴上套设有用于复位的扭簧且扭簧的两端部分别与摇臂1-5和摇臂安装座1-3相顶紧;在摇臂1-5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有两组镜像对称设置的第一滚轮1-6,在第一气缸本体1-1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第一缓冲器1-4,第一缓冲器1-4的伸出端与摇臂1-5的下端部相接触。在第一气缸本体1-1的缸体的顶部固接有法兰板,在法兰板的顶部固接有纵向设置的导向杆1-2,导向杆1-2与摇臂安装座1-3滑动连接。
第一气缸本体1-1的活塞杆伸出,第一滚轮1-6的高度高于工件的底面,当传输至第一传送装置2上的工件在倍速链输送线的作用下向下游移动,当工件与第一滚轮1-6接触时,摇臂1-5因向一方向移动的工件而向一方向转动,然后与第一缓冲器1-4接触,进而使工件停止移动,通过第一缓冲器1-4吸收由工件产生的冲击。
如图1所示,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的进料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挡料限位装置9;挡料限位装置9与对应的倍速链输送线上的第一传送装置2的位置相对应,挡料限位装置9用于对第一传送装置2上的发动机进行阻挡,防止其掉落至倍速链输送线的外部。
进一步参见图10和图11,挡料限位装置9包括与倍速链输送线的外壁固接的连接立板9-1,在连接立板9-1的外壁上固接有纵向设置的阻挡立板9-5,在阻挡立板9-5的内端面上固接有缓冲件安装板9-4,在阻挡立板9-5的外壁上固接有传感器安装架9-8,在传感器安装架9-8上连接有第二传感器9-7。第二传感器9-7与车间的PLC控制器电连接,挡料限位装置9对应的第一传送装置2与车间的PLC控制器电连接。
在一组缓冲件安装板9-4上开设有阶梯状轴孔并在轴孔内穿设有贯穿阻挡立板9-5且位于第二传感器9-7的上方伸缩滑杆9-2,伸缩滑杆9-2的外周壁上一体成型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与轴孔的肩部相接触,在伸缩滑杆9-2的外周壁上套设有处于传感器安装架9-8和限位环之间的处于压缩状态的顶紧弹簧9-9;在伸缩滑杆9-2的外周壁上套设有与第二传感器9-7配合的到位感应件;在缓冲件安装板9-4上插设有阻挡缓冲件9-3,在阻挡立板9-5上螺合有将阻挡缓冲件9-3位置锁定的缓冲件顶紧件9-6,在本实施例中,阻挡缓冲件9-3采用橡胶材质,防止工件碰撞产生磨损。
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上设置的挡料限位装置9用于阻挡第一传送装置2上的工件,防止工件在第一传送装置2的传输作用下掉落至倍速链输送线外侧,具体为:在工件与伸缩滑杆9-2碰撞过程中,伸缩滑杆9-2横向移动,当伸缩滑杆9-2上的到位感应件被第二传感器9-7感应到后,可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一传送装置2使其停止对工件进行传输。
如图1所示,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上均设置有用于防止传送至出料端的第一传送装置2上的发动机后退的止回装置3。
进一步参见图8,止回装置3包括与倍速链输送线的内壁相固接的止回安装座3-1,在止回安装座3-1的外侧面上固接有横向设置的止回铰接轴3-4,在止回铰接轴3-4上转动连接有止回阻挡块3-3,在止回铰接轴3-4上套设有扭簧3-2,扭簧3-2的两端分别与止回铰接轴3-4和止回阻挡块3-3相连接;止回阻挡块3-3的顶面为自上向下朝向止回安装座3-1倾斜的斜面。
通过设置止回装置3可用于防止传输至第一传送装置2上的工件回退,由于止回阻挡块3-3的顶面为斜面,所以工件可在倍速链输送线的传输作用下越过止回阻挡块3-3运动至第一传送装置2上,同样因为止回阻挡块3-3的顶面为斜面,所以可以阻挡工件回退出第一传送装置2的传输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驱动2-12、升降直线驱动2-5、第一气缸本体1-1、第二传输驱动8-1、第二气缸本体5-2、倍速链输送线的链轮驱动电机、第二传感器9-7、第一传感器2-13皆与车间自备的PLC控制器电连接。第一传输驱动2-12、升降直线驱动2-5、第一气缸本体1-1、第二传输驱动8-1、第二气缸本体5-2、倍速链输送线的链轮驱动电机、第二传感器9-7、第一传感器2-13皆与PLC控制器电连接的方式、以及PLC控制器控制第一传输驱动2-12、升降直线驱动2-5、第一气缸本体1-1、第二传输驱动8-1、第二气缸本体5-2、倍速链输送线的链轮驱动电机、第二传感器9-7、第一传感器2-13工作的过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属于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工作过程:
(1)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和位于进料端的第一传送装置2启动,开始接收传输工件;具体为:升降直线驱动2-5驱动升降座2-6上升使得第一传输滚轮2-8的传输面高于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的传输面,同时第一传输驱动2-12启动驱动第一传输滚轮2-8同步旋转,用于将接收到的工件输送至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的传输面的正上方,同时挡料限位装置9将信息传输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对信息进行处理后输出信号控制第一传输驱动2-12停止运行、升降直线驱动2-5的活塞杆回缩,第一传输滚轮2-8的传输面低于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的传输面后,工件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的传输作用下向下游运行,工件运行至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上位于下游的第一传送装置2上时,PLC控制器控制第一挡气缸1启动阻挡工件,同时PLC控制器控制上述第一传送装置2中的升降直线驱动2-5驱动升降座2-6上升使得第一传输滚轮2-8的传输面高于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的传输面,同时第一传输驱动2-12启动驱动第一传输滚轮2-8同步旋转,用于将接收到的工件输送至第二传送装置8上,然后PLC控制器控制第一传输驱动2-12停止运行、升降直线驱动2-5的活塞杆回缩直至第一传输滚轮2-8的传输面低于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的传输面;由于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的传输面传输有多组发动机,位于下游的第一传送装置2运行时,第二阻挡气缸5可对多组发动机起到阻挡作用,防止其进入第一传送装置2的工作区域影响工作。
(2)第二传送装置8中的第二传输驱动8-1启动,驱动第二传输滚轮8-6同步旋转,进而接收上游的第一传送装置2传输出的工件,然后将该工件传输至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的进料端的第一传送装置2上。
(3)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以及其上的第一传送装置2、挡料限位装置9、第一挡气缸1、第二阻挡气缸5重复步骤(1)中的操作,进而将工件传输至6第二倍速链输送线6上。
(4)第二倍速链输送线6的链轮驱动电机启动,将接收到工件传输至出料端的第一传送装置2上,该第一传送装置2重复步骤(1)中的出料端的第一传送装置2的操作,将工件传输至下一工序,第二倍速链输送线6上的第二阻挡气缸5可对多组发动机起到阻挡作用,防止其进入第一传送装置2的工作区域影响工作。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其特征是:包括传输方向沿X方向的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横向并列设置且传输方向相反;在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承接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上的发动机的第二倍速链输送线(6),第二倍速链输送线(6)的传输方向沿Y方向;
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以及第二倍速链输送线(6)的出料端均设置有用于顶升和改变传送方向的第一传送装置(2),第一传送装置(2)的传送方向垂直于对应的倍速链输送线的传输方向;
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的出料端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与第一传送装置(2)的位置对应且传送方向沿Y方向的第二传送装置(8);
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和第二倍速链输送线(6)上均设置有多组沿传输方向分布的用于阻挡传输中的发动机的第二阻挡气缸(5);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上均设置有用于对传送至出料端的第一传送装置(2)上的发动机进行阻挡的第一挡气缸(1),第一挡气缸(1)设置在出料端的第一传送装置(2)的下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其特征是: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的进料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与对应的第一传送装置(2)的位置相对应的用于对第一传送装置(2)上的发动机进行阻挡的挡料限位装置(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其特征是:在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上均设置有用于防止传送至出料端的第一传送装置(2)上的发动机后退的止回装置(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其特征是:第一传送装置(2)包括与速链输送线相连接的第一安装座(2-1),在第一安装座(2-1)的顶面固接有伸出端朝上的升降直线驱动(2-5),在升降直线驱动(2-5)的伸出端固接有升降座(2-6);在升降座(2-6)上转动连接有多组横向并列设置的第一转轴(2-9),在每组第一转轴(2-9)上键连接有至少两组第一传输滚轮(2-8);还包括驱动多组第一转轴(2-9)同步同向旋转的第一转轴驱动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其特征是:第一传送装置(2)还包括在第一安装座(2-1)的顶面固接的导轨座(2-2),在导轨座(2-2)上固接有纵向设置的升降导轨(2-4),在升降导轨(2-4)上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升降转接座(2-3),升降座(2-6)与升降转接座(2-3)相固接,升降直线驱动(2-5)的伸出端与升降转接座(2-3)相连接;在升降座(2-6)的顶面固接有两组相对设置的第一护板支架(2-7),在两组第一护板支架(2-7)之间架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护板(2-11),第一传输滚轮(2-8)的上缘穿过第一护板(2-11)上开设的第一滚轮槽口(2-1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其特征是:第二传送装置(8)包括与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相固接的转轴承托座(8-4);在转轴承托座(8-4)的顶面转动连接有多组横向并列设置的第二转轴(8-8),在第二转轴(8-8)上键连接有至少两组第二传输滚轮(8-6),第二传输滚轮(8-6)的滚面高于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和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的传输面;还包括驱动多组第二转轴(8-8)同步同向旋转的第二转轴驱动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其特征是:在转轴承托座(8-4)的顶面固接有两组相对设置的第二护板支架(8-5),在两组第二护板支架(8-5)之间架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护板(8-7);第二传输滚轮(8-6)的上缘穿过第二护板(8-7)上开设的第二滚轮槽口(8-7-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其特征是: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第三倍速链输送线(7)和第二倍速链输送线(6)的结构一致;第一倍速链输送线(4)包括支架组件,在支架组件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横向并列设置的主动链轮轴(4-1)和从动链轮轴(4-9),在主动链轮轴(4-1)上键连接有两组相对设置的主动链轮(4-2),在从动链轮轴(4-9)上键连接有两组相对设置的从动链轮(4-8),在对应的主动链轮(4-2)和从动链轮(4-8)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链(4-5),在输送线支架组件上固接有对输送链(4-5)起到导向支撑作用的链条导向件;还包括用于驱动主动链轮轴(4-1)旋转的链轮驱动电机(4-4)。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其特征是:挡料限位装置(9)包括与倍速链输送线的外壁固接的连接立板(9-1),在连接立板(9-1)的外壁上固接有纵向设置的阻挡立板(9-5),在阻挡立板(9-5)的内端面上固接有缓冲件安装板(9-4),在阻挡立板(9-5)的外壁上固接有传感器安装架(9-8),在传感器安装架(9-8)上连接有第二传感器(9-7);在一组缓冲件安装板(9-4)上开设有阶梯状轴孔并在轴孔内穿设有贯穿阻挡立板(9-5)且位于第二传感器(9-7)的上方伸缩滑杆(9-2),伸缩滑杆(9-2)的外周壁上一体成型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与轴孔的肩部相接触,在伸缩滑杆(9-2)的外周壁上套设有处于传感器安装架(9-8)和限位环之间的处于压缩状态的顶紧弹簧(9-9);在伸缩滑杆(9-2)的外周壁上套设有与第二传感器(9-7)配合的到位感应件;在缓冲件安装板(9-4)上插设有阻挡缓冲件(9-3),在阻挡立板(9-5)上螺合有将阻挡缓冲件(9-3)位置锁定的缓冲件顶紧件(9-6)。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其特征是:止回装置(3)包括与倍速链输送线的内壁相固接的止回安装座(3-1),在止回安装座(3-1)的外侧面上固接有横向设置的止回铰接轴(3-4),在止回铰接轴(3-4)上转动连接有止回阻挡块(3-3),在止回铰接轴(3-4)上套设有扭簧(3-2),扭簧(3-2)的两端分别与止回铰接轴(3-4)和止回阻挡块(3-3)相连接;止回阻挡块(3-3)的顶面为自上向下朝向止回安装座(3-1)倾斜的斜面。
CN201911261410.0A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 Pending CN1111699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1410.0A CN111169931A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1410.0A CN111169931A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9931A true CN111169931A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6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61410.0A Pending CN111169931A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99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7001A (zh) * 2020-06-24 2020-10-23 中山市永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送料机构的传送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7001A (zh) * 2020-06-24 2020-10-23 中山市永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送料机构的传送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79791B (zh) 多层输送系统
CN112265793A (zh) 一种顶升移载机
CN107640718B (zh) 生产线及其转送系统
CN211282626U (zh) 一种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
CN107963470A (zh) 一种货物自动码放装置
CN217946719U (zh) 自动化输送线用托盘定位装置
CN111169931A (zh) 一种发动机整机缓存输送线
CN210709140U (zh) 一种辊道式输送机顶升装置
CA1148108A (en) Apparatus for stopping articles on a conveyor
CN112551108B (zh) 一种全自动机器人码坯系统
CN108790230B (zh) 一种胎面自动供料装置
CN215709470U (zh) 分流输送系统
CN210504636U (zh) 一种双线共用上料的流水线
CN212374339U (zh) 一种输送机用的180°翻转设备
CN207943584U (zh) 一种货物自动码放装置
CN108819305B (zh) 一种胎面翻面与输送装置
JP2503648B2 (ja) 加工物搬送装置
CN215885085U (zh) 一种自动运输机构
JPH0741482B2 (ja) 自動車組立ラインにおけるボデー搬送装置
CN217867051U (zh) 一种改进型多功能装卸车机
CN219751317U (zh) 一种料片升降输送定位装置
CN213201390U (zh) 一种安全气囊自动组装传送带
CN220787117U (zh) 一种适用于托盘快速回流的输送装置
CN218638685U (zh) 一种大型钢板切割成品料板输出装置
CN219168974U (zh) 一种输送线自动分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