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7889A - 矫直机 - Google Patents

矫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7889A
CN111167889A CN201911414913.7A CN201911414913A CN111167889A CN 111167889 A CN111167889 A CN 111167889A CN 201911414913 A CN201911414913 A CN 201911414913A CN 111167889 A CN111167889 A CN 1111678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s
working roll
adjusting mechanism
roll
straighten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49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建辉
聂海雄
阎淑丽
陶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149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78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7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78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00Straightening or restoring form of metal rods, metal tubes, metal profiles,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whether or not in combination with sheet metal parts
    • B21D3/02Straightening or restoring form of metal rods, metal tubes, metal profiles,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whether or not in combination with sheet metal parts by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00Straightening or restoring form of metal rods, metal tubes, metal profiles,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whether or not in combination with sheet metal parts
    • B21D3/02Straightening or restoring form of metal rods, metal tubes, metal profiles,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whether or not in combination with sheet metal parts by rollers
    • B21D3/05Straightening or restoring form of metal rods, metal tubes, metal profiles,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whether or not in combination with sheet metal parts by rollers arranged on axes rectangular to the path of the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1/00Bending wire other than coiling; Straightening wire
    • B21F1/02Straighte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aightening Metal Sheet-Like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矫直机,包括:上机架、下机架、多个上工作辊、多个下工作辊和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的数量等于所述上工作辊和所述下工作辊的数量之和,每个所述上工作辊和每个所述下工作辊分别与一个所述调整机构相对应;每个所述上工作辊通过对应的所述调整机构连接在所述上机架上,每个所述下工作辊通过对应的所述调整机构连接在所述下机架上;所述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上工作辊和所述下工作辊的垂直位置。本发明的矫直机,通过将每个工作辊设置为单独的模块,便于灵活调节每个工作辊至不同的位置,满足不同的矫直需求。且便于单独安装和拆卸,降低维修成本和维修难度,灵活性强。

Description

矫直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矫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矫直机。
背景技术
矫直机是对金属型材、棒材、管材、线材等进行矫直的设备。矫直机通过矫直辊对棒材等进行挤压使其改变直线度。一般地,矫直机包括上矫直辊和下矫直辊,上矫直辊和下矫直辊的数量为多个,通过上矫直辊和下矫直辊对金属棒材进行挤压改变其直线度。
现有技术提供的矫直机中,多个上矫直辊构成的上辊系设置在同一上支承座上,多个下矫直辊构成的下辊系设置在同一下支撑座上。仅下辊系出口和出口处的边辊通过调整装置进行上下移动实现垂直方向的调整。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矫直辊中仅下辊系出口和入口处的边辊可进行位置调整,矫直辊的整体位置调整精度有限,无法精确调整板材反弯程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矫直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矫直机,包括:上机架、下机架、多个上工作辊、多个下工作辊和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的数量等于所述上工作辊和所述下工作辊的数量之和,每个所述上工作辊和每个所述下工作辊分别与一个所述调整机构相对应;每个所述上工作辊通过对应的所述调整机构连接在所述上机架上,每个所述下工作辊通过对应的所述调整机构连接在所述下机架上;所述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上工作辊和所述下工作辊的垂直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调整机构包括:驱动件、第一斜楔和第二斜楔,所述第一斜楔的面积最大的直角面与所述上机架或者所述下机架接触,所述第二斜楔的面积最大的直角面与所述上工作辊或所述下工作辊连接;所述第一斜楔和所述第二斜楔的斜面适配接触,且所述第二斜楔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斜楔相抵并仅能垂直移动,所述第一斜楔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进行水平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斜楔通过并排设置的多个连接件与所述上工作辊或所述下工作辊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斜楔的水平移动行程与所述第二斜楔的垂直移动行程为20:1。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斜楔的斜面上设置有垫块,所述第一斜楔的斜面与所述垫块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驱动件为液压油缸或者直线电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液压油缸为自动化控制的伺服液压缸。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工作辊的数量为n个,n个所述上工作辊的间隔相同,所述下工作辊的数量为n±1个,所述n个上工作辊的中心线与所述n±1个下工作辊的中心线共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工作辊的数量为4个,所述下工作辊的数量为5个,每个所述上工作辊位于两个所述下工作辊之间。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主要优点如下:
本发明的矫直机,通过将每个工作辊设置为单独的模块,便于灵活调节每个工作辊至不同的位置,满足不同的矫直需求。且便于单独安装和拆卸,降低维修成本和维修难度,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矫直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矫直机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机架、2-下机架、3-上工作辊、4-下工作辊、5-调整机构、51-驱动件、52-第一斜楔、53-第二斜楔、54-垫块、6-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矫直机,如附图1和2所示,该矫直机包括:上机架1、下机架2、多个上工作辊3、多个下工作辊4和调整机构5。调整机构5的数量等于上工作辊3和下工作辊4的数量之和,每个上工作辊3和每个下工作辊4分别与一个调整机构5相对应。每个上工作辊3通过对应的调整机构5连接在上机架1上,每个下工作辊4通过对应的调整机构5连接在下机架2上。调整机构5,用于调整上工作辊3和下工作辊4的垂直位置。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矫直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使用时,上机架1和下机架2作为安装基础,上工作辊3通过调整机构5安装在上机架1上,下工作辊4通过调整机构5安装在下机架2上,每个工作辊通过对应的调整机构5连接在机架上,每个工作辊形成一个单独的模块,可以在垂直方向上独立调节至不同的位置。如此,可以实现整排工作辊的不同的组合形式,既可以整体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可以参差不齐地控制在不同高度使棒材通过时受到不同力度的挤压,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此外,由于每个工作辊形成一个单独的模块,便于单独安装和拆卸,便于维修和更换等操作,灵活性强。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矫直机,通过将每个工作辊设置为单独的模块,便于灵活调节每个工作辊至不同的位置,满足不同的矫直需求。且便于单独安装和拆卸,降低维修成本和维修难度,灵活性强。
本发明实施例中,调整机构5用于调整工作辊的垂直位置,对于调整机构5的结构,以下进行示例说明:
如附图1所示,调整机构5包括:驱动件51、第一斜楔52和第二斜楔53。第一斜楔52的面积最大的直角面与上机架1或者下机架2接触,第二斜楔53的面积最大的直角面与上工作辊3或下工作辊4连接。第一斜楔52和第二斜楔53的斜面适配接触,且第二斜楔53被设置为与第一斜楔52相抵并仅能垂直移动,第一斜楔52在驱动件51的驱动下进行水平移动。
如此设置,驱动件51推动第一水平斜楔移动,第一斜楔52水平移动时其斜面在垂直方向上高度发生变化,进而带动第二斜楔53垂直移动,进而调整与第二斜楔53连接的上工作辊3或下工作辊4的垂直位置。将驱动件51的水平推动转换为垂直移动。进一步地,由于第一斜楔52的面积最大的直角面与机架接触,第二斜楔53面积最大的直角面与工作辊连接,第一斜楔52的水平移动距离大于第二斜楔53的垂直移动距离,有利于提高控制精度,减少误差。
举例来说,第一斜楔52和第二斜楔53采用20:1的倾斜比设置,即,第一斜楔52的水平移动行程与第二斜楔53的垂直移动行程为20:1。如此设置,将第二斜楔53的上下移动距离的误差缩短至驱动件51驱动控制误差的5%,极大程度提高控制精度,进而提高矫直效果。
可选地,如附图1所示,第二斜楔53通过并排设置的多个连接件6与上工作辊3或下工作辊4连接,提高连接效果。
可选地,如附图1所示,第二斜楔53的斜面上设置有垫块54,第一斜楔52的斜面与垫块54接触。通过设置垫块54,作为缓冲,减少摩擦力,便于第一斜楔52和第二斜楔53的相对运动。其中,该垫块54可以通过内嵌的螺栓连接在第二斜楔53上,保证垫块54的表面光滑。垫块54可以为一体成型的与第二斜楔53的斜面面积相同的整块垫块54,也可以由多块拼接覆盖第二斜楔53的斜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件51用于提供水平方向的驱动力,示例地,驱动件51可以为液压油缸或者直线电机等。或者,驱动件51也可以为其它能实现直线驱动的机构,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再一一列举。
优选地,液压油缸为自动化控制的伺服液压缸,实现垂直位置调整的液压伺服自动化控制,能够及时响应自动化控制系统参数调整。液压伺服控制是以液压控制与换能元件为主要控制元件构建的伺服控制。液压控制与换能元件通常指液压控制阀、控制用液压泵等。形成闭环液压控制系统,适用于重载、高性能、高功率密度场合的精确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矫直效果,上工作辊3的数量为n个,n个上工作辊3的间隔相同,下工作辊4的数量为n±1个,n个上工作辊3的中心线与n±1个下工作辊4的中心线共线。即,上工作辊3和下工作辊4交替布置。举例来说,如附图2所示,上工作辊3的数量为4个,下工作辊4的数量为5个,每个上工作辊3位于两个下工作辊4之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矫直机,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通过将每个工作辊设置为单独的模块,便于灵活调节每个工作辊至不同的位置,满足不同的矫直需求。且便于单独安装和拆卸,降低维修成本和维修难度,灵活性强。
其次,调整机构采用适配的第一斜楔52和第二斜楔53进行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移的转换,将第二斜楔53的上下移动距离的误差缩短至驱动件51驱动控制误差的5%,极大程度提高控制精度,进而提高矫直效果。
此外,通过采用伺服液压控制的液压油缸进行水平驱动,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和参数的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此外,本文中“前”、“后”、“左”、“右”、“上”、“下”均以附图中表示的放置状态为参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矫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机架(1)、下机架(2)、多个上工作辊(3)、多个下工作辊(4)和调整机构(5);
所述调整机构(5)的数量等于所述上工作辊(3)和所述下工作辊(4)的数量之和,每个所述上工作辊(3)和每个所述下工作辊(4)分别与一个所述调整机构(5)相对应;
每个所述上工作辊(3)通过对应的所述调整机构(5)连接在所述上机架(1)上,每个所述下工作辊(4)通过对应的所述调整机构(5)连接在所述下机架(2)上;
所述调整机构(5),用于调整所述上工作辊(3)和所述下工作辊(4)的垂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5)包括:驱动件(51)、第一斜楔(52)和第二斜楔(53),
所述第一斜楔(52)的面积最大的直角面与所述上机架(1)或者所述下机架(2)接触,所述第二斜楔(53)的面积最大的直角面与所述上工作辊(3)或所述下工作辊(4)连接;
所述第一斜楔(52)和所述第二斜楔(53)的斜面适配接触,且所述第二斜楔(53)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斜楔(52)相抵并仅能垂直移动,所述第一斜楔(52)在所述驱动件(51)的驱动下进行水平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楔(53)通过并排设置的多个连接件(6)与所述上工作辊(3)或所述下工作辊(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楔(52)的水平移动行程与所述第二斜楔(53)的垂直移动行程为20: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楔(53)的斜面上设置有垫块(54),所述第一斜楔(52)的斜面与所述垫块(54)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51)为液压油缸或者直线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为自动化控制的伺服液压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作辊(3)的数量为n个,n个所述上工作辊(3)的间隔相同,所述下工作辊(4)的数量为n±1个,所述n个上工作辊(3)的中心线与所述n±1个下工作辊(4)的中心线共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作辊(3)的数量为4个,所述下工作辊(4)的数量为5个,每个所述上工作辊(3)位于两个所述下工作辊(4)之间。
CN201911414913.7A 2019-12-31 2019-12-31 矫直机 Pending CN1111678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4913.7A CN111167889A (zh) 2019-12-31 2019-12-31 矫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4913.7A CN111167889A (zh) 2019-12-31 2019-12-31 矫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7889A true CN111167889A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19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4913.7A Pending CN111167889A (zh) 2019-12-31 2019-12-31 矫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788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02816Y (zh) * 2001-09-28 2002-07-31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中厚钢板变辊距矫直机
CN2917852Y (zh) * 2005-05-12 2007-07-04 张挺胜 不同辊距辊径的变辊数辊式矫正机
CN203599285U (zh) * 2013-12-24 2014-05-21 北京京诚之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变辊距矫直机
CN105618519A (zh) * 2014-10-31 2016-06-01 朱振新 改进的矫直机辊缝调节装置
CN106238510A (zh) * 2016-08-31 2016-12-21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矫直机辊缝压下调节装置
CN107774742A (zh) * 2017-12-07 2018-03-09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新型变辊距板材矫直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02816Y (zh) * 2001-09-28 2002-07-31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中厚钢板变辊距矫直机
CN2917852Y (zh) * 2005-05-12 2007-07-04 张挺胜 不同辊距辊径的变辊数辊式矫正机
CN203599285U (zh) * 2013-12-24 2014-05-21 北京京诚之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变辊距矫直机
CN105618519A (zh) * 2014-10-31 2016-06-01 朱振新 改进的矫直机辊缝调节装置
CN106238510A (zh) * 2016-08-31 2016-12-21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矫直机辊缝压下调节装置
CN107774742A (zh) * 2017-12-07 2018-03-09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新型变辊距板材矫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93631B (zh) 一种升降上料装置
CN106825049B (zh) 一种校直机装置
CN104607505B (zh) 卷板机
CN108906925B (zh) 一种高精度折弯机机械补偿工作台
CN111167889A (zh) 矫直机
CN110947857B (zh) 一种大型折弯机升降托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4683586U (zh) 矫直机快速变辊径换辊装置
CN111468609A (zh) 一种汽车天窗导轨铝材压弯装置
CN214488344U (zh) 矫直机辊缝斜楔调整装置及多辊矫直机
CN212310601U (zh) 汽车天窗导轨铝材压弯装置
CN102716941A (zh) 一种铜带上下压平矫正装置
CN209773118U (zh) 拉弯矫直机矫辊安装结构
CN208373931U (zh) 新型弯管机
CN105584226A (zh) 一种连续式喷墨印花生产线喷头架定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0354055C (zh) 辊式板材矫正机
CN101683665A (zh) 一种改良的可调式矫平机托辊座
CN111716109B (zh) 一种流畅性防尘轨道及数控机床
CN217452934U (zh) 一种床身板加工的流水线
CN211637837U (zh) 一种折弯机
CN204672734U (zh) 一种生产h型钢用钢带展平装置
CN211413246U (zh) 一种折弯机机架
CN202097558U (zh) 一种工件安装座
CN219769079U (zh) 一种分体式折边机
CN210320047U (zh) 炉排滑动架的滑动式定位工装
CN220111972U (zh) 一种可变距矫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