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7325B - 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7325B
CN111167325B CN202010061652.1A CN202010061652A CN111167325B CN 111167325 B CN111167325 B CN 111167325B CN 202010061652 A CN202010061652 A CN 202010061652A CN 111167325 B CN111167325 B CN 1111673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omponent
mixed
carrier gas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16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7325A (zh
Inventor
刘广虎
温明明
程思海
贾永永
黄静宜
刘智荣
王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isaster 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isaster 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isaster 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isaster 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616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7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7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7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7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7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10Mixing gases with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45Magnetic mixers; Mixers with magnetically driven stirr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80Forming a predetermined ratio of the substances to be mixed
    • B01F35/88Forming a predetermined ratio of the substances to be mixed by feeding the materials batchwise
    • B01F35/883Forming a predetermined ratio of the substances to be mixed by feeding the materials batchwise using flow rate controls for feeding the substan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90Heating or cooling systems
    • B01F35/93Heating or cooling systems arranged inside the recepta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90Heating or cooling systems
    • B01F2035/99He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包括具体步骤:包括具体步骤:在组分气和载气的输送管路上设置流量质量控制器;计算组分气与载气在定温密封环境下的稀释比,并根据稀释比导出计算,获得多组分气与载气的流量比;根据获得的所述流量比调节流量质量控制器,使组分气和载气按照固定的比例进行输送和混合,不受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影响,配制效率高,既可以用于标气的大量生产又可用于实验室少量标气的制作,气体混匀程度高,标准气体的动态输出精确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未来超级清洁能源,分布范围广,储量规模巨大,能量密度高,已经得到世界各界的广泛重视与关注,尤其中国2017年在南海神狐海域进行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获得巨大成功,举世瞩目。海水中烃类气体及其它气体的含量异常是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重要识别标志之一,对海水中气体含量异常的实时检测,可以为水合物资源详查、勘探提供线索和依据。海水中溶解气体为多元混合气体,深海海水及海水中气体含量的即时检测方法是当前海洋科学仪器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近几年来海洋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最新研制的近海底原位多参量地球化学综合传感系统可以实现在船舶走航的同时,高精度实时测量海水中多元气体含量,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精细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技术支撑。而保障该系统测量准确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能对该系统进行准确标定,能持续提供定值多元混合标准气体是高精度标定该系统的必要条件。本发明正是从此需求考虑,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主要原理依据,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器控制和测量管道中载气和组分气体的质量流量,在混合仓中通过一系列混合装置使其充分混匀,最终得到动态输出的目标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
现有的气体配制方法主要包括称量法、分压法、体积法、渗透法以及静态容积法等,其中,称重法的生产效率比较低,分压法气体混匀程度不高,且充填气体时会产生热量,体积法的生产技术要求很高,精确度低,渗透管法只适合配制浓度低的标准气体,不易维持其量值长时间不变,而静态容积法只适合配制量少的标准气体。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气体配制方法主要包括称量法、分压法、体积法、渗透法以及静态容积法等,其中,称重法的生产效率比较低,分压法气体混匀程度不高,且充填气体时会产生热量,体积法的生产技术要求很高,精确度低,渗透管法只适合配制浓度低的标准气体,不易维持其量值长时间不变,而静态容积法只适合配制量少的标准气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包括具体步骤:
S100、在组分气和载气的输送管路上设置流量质量控制器;
S200、计算组分气与载气在定温密封环境下的稀释比,并根据稀释比导出计算,获得多组分气与载气的流量比;
S300、根据获得的所述流量比调节流量质量控制器,使组分气和载气按照固定的比例进行输送和混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组分气经过混合后的管路上设置有多组分气的输送管路反馈回路,并根据载气和组分气按照固定的比例进行输送混合后的压力值,将多组分气混合后的气体按预设比例反馈至组分气的输送管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一中,通过定比例输送机构对多组分气体进行预混合,随后再与载气进行混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三中,使组分气和载气按照固定的比例进行输送和混合,组分气和载气的混合输送包括在输送管道中的常温输送混合,以及在定温密封环境下的二次混合,以获得最终的标准混合气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将多组分气混合后的气体按预设比例反馈至组分气的输送管路,其中反馈回路的与设定比例的具体计算方法包括:
S301、将组分气和载气按照固定的比例输送混合至预定体积的混合仓体内,并通过固定体积的气体用于获取标准混合气体动态输出的压力变化值;
S302、根据固定体积的气体的压力变化值与组分气体和载气的混合气体的比值得到反馈回路的设定比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S301中,固定体积的气体是混合的多组分气或载气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步骤二中,计算各组分气体和载气的比例,具体为测量和控制载气和组分气体的管路中气流,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Ci—混合标准气中组分浓度;C0—组分气初始浓度;Fc—组分气的流量;Fz—载气流量;Cz—载气中含杂质浓度;Fb—混合气样品出口流量;Fxb—混合气放水口流量;
根据质量永恒定律,载气和组分气体的管路中气流关系为:
在忽略载气气体的杂质影响下,得出组分气体和载气的稀释比m为:
在配制多组分标准气时,由组分气体和载气的稀释比m导出计算,可求出各组分气的流量和载气流量比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不忽略载气气体的杂质影响下,得出组分气体和载气的稀释比m为:
其中为杂质气体在载气混合标准气中组分浓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忽略载气气体的杂质影响下,通过固定体积的气体的压力变化值代替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受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影响,配制效率高,既可以用于标气的大量生产又可用于实验室少量标气的制作,气体混匀程度高,精确度高,可以随制随用动态输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制作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涡扇混气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混合腔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定比例输送单元和混气单元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三分支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一层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快速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一种定值多元混合标准气体的控制方法框图。
图中:
1-第一分支管;2-第二分支管;3-真空系统;4-压力传感器;5-质量流量控制器;6-总分管道;7-涡扇混气机构;8-通气盘管;9-螺旋管;10-快速接头;11-反馈回路;12-内压传感器;13-第三分支管;14-比例阀门;15-单向阀;16-混合仓体;17-多孔板组;18-活动阀门;19-放水口;20-气体出口;21-泄压阀;22-磁力加热搅拌机构;23-搅拌子;24-保温水夹套;
101-双向管体;102-螺纹段;103-螺纹套管;104-变径层套管;105-等径管;106-防滑凸起;107-环形凹槽;108-内嵌环槽;109-环形销舌;110-内密封圈;
171-第一层板;172-第二层板;173-贯穿孔;174-导流芯;
701-上层腔室;702-下层腔室;703-涡扇。
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值多元混合标准气体的制作系统,包括,
定比例气体输送单元,用于提供预设比例的组分气和载气;
混气单元,对定比例气体输送单元供给的组分气和载气进行混合,后得到中间气体;
混合器,将所述中间气体在定温密封环境下进行体积和气体压力的标定以获得目标气体,并将目标气体在预设定的气体压力下动态输出。
本发明采用的是质量守恒流量比动态配制法,是通过控制各组分气和载气的质量流量,按一定比例进行充分均匀混合获得动态标准气体的方法。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流量比,再利用设置在定比例输送单元内的组分气和载气的输送管路上设置高精度的质量流量控制器5,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器5定比例气体输送单元的组分气和载气的气体的质量流量,并以混气单元和混合器的多重混合的方式达到充分混匀的状态,并在混合器的定压力值下动态输出标准气体。
定比例气体输送单元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器5测量控制的对象是质量流量,所以本发明在组分气和载气输送过程中不受温度和压力等条件的影响,并且混合后不产生任何对环境有害的废气或废液,使得配制标准气体效率快、精度高且可持续动态输出,安全、稳定、绿色、环保、装置简易,成本低廉、操作简便。
如图1所示,本发明进一步地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载气和组合气的输送装置,即为定比例气体输送单元,具体包括,包括多个用于组分气输送的第一分支管1和一个用于载气输送的第二分支管2,以及实现第一分支管1,第二分支管2|、混气单元和混合器的近真空状态的真空系统3。
第一分支管1、第二分支管2以真空系统3的管路上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4和质量流量控制器5,实时的检测输送管路中的气体压力、流量以及质量,并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器5对输送管路中的流量和质量进行实时的调节,
本发明还在第一分支管1和第二分支位于质量流量控制器5的两端设置直通阀,其作用是,用于关闭输送管路中的输送状态,以及通过关闭直通阀,启动真空系统3,便于完成输送管路内的近真空状态。
第一分支管1的组分气供气装置可以是供气瓶,第二分支管2的载气的供气装置可以是载气瓶。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发明进一步地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载气和组分气混合的初步混合装置,即混气单元,具体包括,混气单元包括连接真空系统3和混合器的总分管道6以及设置在总分管道6上的涡扇混气机构7,涡扇混气机构7与定比例气体输送单元连接,并接收组分气和载气,总分管道6延伸入混合器内部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喷出组分气和载气的混合气体的通气盘管8;
通过涡扇混气机构7,对改变定比例气体输送单元输送的混合气体流量,由涡扇混气机构7控制总分管道6向混合器中输送的混合气体的流速。
位于混合气内部的总分管上设置有螺旋管9,位于螺旋管9和涡扇混气机构7之间的总分管通过快速接头10连接。
涡扇混气机构7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分支管1的上层腔室701和连接第二分支管2,并用于载气与组分气体混合的下层腔室702,上层腔室701和下层腔室702内部设置有同轴转动的涡扇703,并且上层腔室701和下层腔室702内部是连通的状态;
进一步说明的是,上层腔室701和下层腔室702内部的涡扇703可以是同轴转动,也可以是两个转轴分别转动。
真空系统3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分支管2与下层腔室702的连接处。
在工作时,组分气体通过第一分支管1流入涡扇混气机构7,通过上层腔室701的初步混合后,与通过第二分支管2进入下层腔室702的载气混合,最后再有总分管将组分气与载气混合的气体送入至螺旋管9,最后由通气盘管8进行喷出。
而在此过程中,由于组分气和载气的混合存在一个气体体积变化的过程,而这个变化的过程受到混合气体进入混合器内空间的温度和体积的影响,进而造成组分气体与载气的混合比例的影响。
如图5所示,当上层腔室701内部的压力超过预计算的阈值时,反馈回路11开始工作,将组分气体反馈至第一分支管1,并通过比例阀门14主动的调节反馈回路11的组分气体进入每个第一分支管1的气体量。
本发明通过上层腔室701和下层腔室702将若干个组分气体的混合与载气的混合隔离开,混合后的组分气体通过同比例的混合反馈至每个第一分支管1中,并不影响混合气体的总量,进而保证该系统中的气体总量不变,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主要原理依据,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器5控制和测量管道中载气和组分气体的质量流量,在混合仓中通过一系列混合装置使其充分混匀,最终得到动态输出的目标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通过螺旋管9增加组分气和载气在混合器中的流动路径,进而保证在混合气体由通气盘管8喷出之前与混合器中的温度保持一致,进而减少温差的影响。
本发明中的反馈回路11包括沿第一分支管1内气流流动方向接入的第三分支管13,第三分支管13上设置有比例阀,第三分支管13与上层腔室701连接位置正对于第一分支管1与上层腔室701连接的位置,且第三分支管13与上层腔室701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15。
根据实际的目标气体的配比要求,可将单向阀15改为双向阀,通过向上层腔室701双向进气的方式来增加组分气的进气比例。
上层腔室701内设置有用于检测上层腔室701内气体压力的内压传感器12,同时将内压传感器12采集的上层腔室701内部压力的电信号作为单向阀15以及设置在第三分支管13上的比例阀门14的工作信号。
当上层腔室701内部的压力超过预计算的阈值时,单向阀15打开,使得上层腔室701中的气体进入第三分支管13中,进而反馈至第一分支管1,并通过比例阀门14主动的调节第三分支管13返回进入每个第一分支管1的气体量。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进一步地提供了一种对于上述组分气体和载气进过混气机构混合后的气体进行二次混合,并动态输出目标气体的混合器,具体包括,混合器包括混合仓体16,以及设置在混合仓体16内部用于分隔混合仓体16内部空间,并供通气盘管8喷出的混合气体的流动的多孔板组17,位于多孔板组17上部的混合仓体16内设置有随混合仓体16内部气压变化而上下移动的活动阀门18;
混合仓体16上设置有放水口19、动态输出目标气体的气体出口20、以及用于泄除活动阀门18与混合仓体16形成的空腔内压力的泄压阀21。
如图6所示,多孔板组17包括靠近通气盘管8的第一层板171以及位于第一层板171上方的第二层板172,第一层板171和第二层板172上均设置有圆台状贯穿孔173,贯穿孔173内部设置有横截面呈十字形的导流芯174。
设置第一层板171和第二层板172,在进行气体的混合时,阻碍气体运动的同时又可以改变气体原来运动的方向,有利于气体进一步混匀,并通过导流芯174进行形成气体旋流。
传统的混合仓顶部的卸压阀可以预设卸压的压力值,当混合仓内压力超过此预设值时卸压阀将自动放气卸压,如此可将混合仓内的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装置内部因压力过大发生爆裂,保证制备过程的安全,而当通过卸压阀进行卸压时,由于气体比例输送机构还继续进行气体的输送,卸压阀将会排出一定的标准混合气体,也就造成了混合气体的浪费。
本发明通过在混合仓体16内部设置有随混合仓体16内部气压变化的活动阀门18,且所述活动阀门18安装在位于第二层板172上部的混动仓体内壁上,通过活动阀门18与混合仓体16形成的隔绝于第一层板171和第二层板172的混合仓体16内的压力缓冲空间,进一步地是的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过程中不受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影响,配制效率高,并通过活动阀门18中的位置的变化,实现对混合仓体16内部的压力调节,保证了混合仓体16内的质量总量恒定。
活动仓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平衡活动阀门18与混合仓体16形成的空间的压力的泄压阀21,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将组分气与载气的混合气通过第三分支管13连接至活动阀门18与混合仓体16形成的空间,在混合仓体16内形成两个气压源,活动阀门18与混合仓体16形成的空间作为气压调节源,活动阀门18与混合仓体16形成的空间也可以通过只通过组分气或者载气进行内部压力的气压调节和保持。
通过单一的组分气或者载气进行活动阀门18与混合仓体16形成的空间气压调节时,避免气体浪费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单一控制误差来提高质量流量控制器5的量值的准确度。
混合仓体16内底部集成有磁力加热搅拌机构22,混合仓体16内底部设置有磁力加热搅拌机构22的搅拌子23。
通气盘管8位于搅拌子23的上部,从混合仓体16的底部向上喷出混合气体,气体出口20位于第二层板172与活动阀门18之间的混合仓体16的侧壁上。
混合仓体16内壁中设置有保温水夹套24,且保温水夹套24内的介质通过磁力加热搅拌机构22进行加热,磁力加热搅拌器驱动混合仓体16内的搅拌子23运动,对气体起到搅拌作用,并通过保温水夹套24为混合仓体16内提供一个恒温的混合环境。
搅拌子23具体可以是现有的任意一种形式的搅拌桨叶。
如图7所示,本发明进一步地提供了一种用于组分气和载气的输送和混合管路连接的快速接头10,具体包括,包括双向管体101以及通过螺纹段102螺旋连接在双向管体101上的两个螺纹套管103;其中螺纹套管103活动套装在双向管体101上,用于将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的制作的过程的容器罐连接的软管套装在双向管体101的两端,再转动螺纹套管103,使得软管套装在螺纹套管103与双向管体101之间,通过螺纹套管103压紧软管,反向转动螺纹套管103则会对软管解除锁紧。
传统的快速接头10的接头处都是直接设置层套的防滑凸起106,软管直接套装在防滑凸起106上,进行管道的快速连接,而这种连接方在实验室中尤其的对气体或者液体精准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无法适用,当管内的气压或者液压呈变化时,软管和快速接头10的连接处容易产生膨胀或者收缩,进而使得气体外泄或者吸入外界空气,进而影响实验的结果。
本发明中在双向管体101的两端设置有变径层套管104,变径层套管104的末端设置有等径管105,等径管105的作用是增大与软管内壁平行接触的表面,在软管与等径管105套接时,无论软管内的气压如何变化,也不会在连接处使得软管膨胀泄气。
等径管105上设置有与螺纹套管103内部设置的防滑凸起106相配合的环形凹槽107,变径层套管104与双向管体101的连接处设置有自密封结构,自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双向管体101上的内嵌环槽108以及设置在螺纹套管103内部的环形销舌109,内嵌环槽108中设置有内密封圈110。
本发明还通过在螺纹套管103与变径层套管104处的结合,在总分管道6与变径层套管104套接时,形成密封空间形成具有稳定压力的密封腔室,在软管内的压力过大或者过小时,均能够保证其总分管道6的连接的稳定,不会出现泄气的情况。
位于内嵌环槽108的外侧的双向管体101上设置有外密封圈,内嵌环槽108与环形销舌109的接触面为斜面,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0°~20°,环形销舌109的轴向长度比内嵌环槽108的轴向长度短1~2mm。
螺纹套管103内部包括直管段和圆台段,且圆台段轴向延伸至环形销舌109的根部。
变径层套管104的每一层套管的管径逐渐增大,直至与等径管105的直径相同。
防滑凸起106包括紧邻的两个半圆形状的凸起圈,两个凸起圈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且位于内侧的凸起圈高度要高于位于外侧的凸起圈,其作用是在长时间的套接过程中,软管在环形凹槽107夹持,外侧的凸起圈将软管扣入环形凹槽107,软管变形的部分被内侧的凸起圈压持在等径管105的表面,进而实现密封;
并且适用于管径存在2~3mm差距的软管,在套接时,管径较薄则用内侧的凸起圈将软管的管壁压入环形凹槽107,外侧的凸起圈将软管位于环形凹槽107外侧的部分压持在等径管105表面。
如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包括具体步骤:
S100、在组分气和载气的输送管路上设置流量质量控制器;
S200、计算组分气与载气在定温密封环境下的稀释比,并根据稀释比导出计算,获得多组分气与载气的流量比;
S300、根据获得的所述流量比调节流量质量控制器,使组分气和载气按照固定的比例进行输送和混合。
所述组分气经过混合后的管路上设置有多组分气的输送管路反馈回路,并根据载气和组分气按照固定的比例进行输送混合后的压力值,将多组分气混合后的气体按预设比例反馈至组分气的输送管路。
在步骤一中,通过定比例输送机构对多组分气体进行预混合,随后再与载气进行混合。
在步骤三中,使组分气和载气按照固定的比例进行输送和混合,组分气和载气的混合输送包括在输送管道中的常温输送混合,以及在定温密封环境下的二次混合,以获得最终的标准混合气体。
将多组分气混合后的气体按预设比例反馈至组分气的输送管路,其中反馈回路的与设定比例的具体计算方法包括:
S301、将组分气和载气按照固定的比例输送混合至预定体积的混合仓体内,并通过固定体积的气体用于获取标准混合气体动态输出的压力变化值;
S302、根据固定体积的气体的压力变化值与组分气体和载气的混合气体的比值得到反馈回路的设定比值。
在S301中,固定体积的气体是混合的多组分气或载气中的任意一种。
在步骤二中,计算各组分气体和载气的比例,具体为测量和控制载气和组分气体的管路中气流,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Ci—混合标准气中组分浓度;C0—组分气初始浓度;Fc—组分气的流量;Fz—载气流量;Cz—载气中含杂质浓度;Fb—混合气样品出口流量;Fxb—混合气放水口流量;
根据质量永恒定律,载气和组分气体的管路中气流关系为:
在忽略载气气体的杂质影响下,得出组分气体和载气的稀释比m为:
在配制多组分标准气时,由组分气体和载气的稀释比m导出计算,可求出各组分气的流量和载气流量比为:
在不忽略载气气体的杂质影响下,得出组分气体和载气的稀释比m为:
其中为杂质气体在载气混合标准气中组分浓度。
在忽略载气气体的杂质影响下,通过固定体积的气体的压力变化值代替
应用该方案制作的动态输出的目标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不仅可用于近海底原位地球化学综合传感系统的标定或校准,同时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测量混合气体中分组分相对含量仪器的标定或校准,在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仪器仪表校准、水资源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评价、标准气体动态制作等领域。
本发明具有不受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影响,配制效率高,气体混匀程度高,精确度高,可以随制随用动态输出,安全稳定,装置简易,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等特点。
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动态输出目标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的制作方法,弥补了水合物资源调查中对于海水中混合气体含量异常标志识别的不足,确保了近海底原位多参量地球化学综合传感系统分析测试海水中混合气体相对含量的准确度,为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精细勘探和开发、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仪器仪表校准、水资源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评价等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步骤:
S100、在组分气和载气的输送管路上设置流量质量控制器;
S200、计算组分气与载气在定温密封环境下的稀释比,并根据稀释比导出计算,获得多组分气与载气的流量比;
S300、根据获得的所述流量比调节流量质量控制器,使组分气和载气按照固定的比例进行输送和混合;
其中,所述组分气经过混合后的管路上设置有多组分气的输送管路反馈回路,并根据载气和组分气按照固定的比例进行输送混合后的压力值,将多组分气混合后的气体按预设比例反馈至组分气的输送管路;
通过定比例输送机构对多组分气体进行预混合,随后再与载气进行混合;
其中,所述定比例输送机构包括多个用于组分气输送的第一分支管、一个用于载气输送的第二分支管以及对第一分支管和所述第二分支管输送的气体进行混合输送的混气单元;
所述混气单元包括涡扇混气机构(7)和总分管道,所述涡扇混气机构(7)用于混合第一分支管和所述第二分支管输送的气体,所述总分管道用于输出经过所述涡扇混气机构(7)混合的组分气和载气的混合气体;
所述涡扇混气机构(7)包括用于连接第一分支管的上层腔室(701)和连接第二分支管,并用于载气与组分气体混合的下层腔室(702),所述上层腔室(701)和所述下层腔室(702)内部设置有同轴转动的涡扇(703),并且上层腔室(701)和下层腔室(702)内部连通;
所述上层腔室(701)通过调节反馈回路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分支管,所述调节反馈回路通过比例阀门连接所述第一分支管;当上层腔室内部的压力超过预计算的阈值时,调节反馈回路开始工作,将组分气体反馈至第一分支管,并通过比例阀门主动的调节反馈回路的组分气体进入每个第一分支管的气体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使组分气和载气按照固定的比例进行输送和混合,组分气和载气的混合输送包括在输送管道中的常温输送混合,以及在定温密封环境下的二次混合,以获得最终的标准混合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组分气混合后的气体按预设比例反馈至组分气的输送管路,其中反馈回路的与设定比例的具体计算方法包括:
S301、将组分气和载气按照固定的比例输送混合至预定体积的混合仓体内,并通过固定体积的气体用于获取标准混合气体动态输出的压力变化值;
S302、根据固定体积的气体的压力变化值与组分气体和载气的混合气体的比值得到反馈回路的设定比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01中,固定体积的气体是混合的多组分气或载气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计算各组分气体和载气的比例,具体为测量和控制载气和组分气体的管路中气流,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Ci—混合标准气中组分浓度;C0—组分气初始浓度;Fc—组分气的流量;Fz—载气流量;Cz—载气中含杂质浓度;Fb—混合气样品出口流量;Fxb—混合气放水口流量;
根据质量永恒定律,载气和组分气体的管路中气流关系为:
在忽略载气气体的杂质影响下,得出组分气体和载气的稀释比m为:
在配制多组分标准气时,由组分气体和载气的稀释比m导出计算,可求出各组分气的流量和载气流量比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忽略载气气体的杂质影响下,得出组分气体和载气的稀释比m为:
其中为杂质气体在载气混合标准气中组分浓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忽略载气气体的杂质影响下,通过固定体积的气体的压力变化值代替
CN202010061652.1A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167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1652.1A CN111167325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1652.1A CN111167325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7325A CN111167325A (zh) 2020-05-19
CN111167325B true CN111167325B (zh) 2023-04-07

Family

ID=70649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1652.1A Active CN111167325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73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3702A (zh) * 2021-08-31 2021-11-30 陆越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智能化配料方法
CN113856510B (zh) * 2021-10-12 2023-10-13 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 一种实验鼠多组分气体实时混合吸入暴露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70870A1 (en) * 1988-11-21 1990-05-30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Process for producing low-concentration gas mixture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203422675U (zh) * 2013-07-25 2014-02-05 上海上计群力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动态痕量气体浓度配气装置
CN107597016A (zh) * 2017-09-22 2018-01-19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标准气体动态混配系统及配比精度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70870A1 (en) * 1988-11-21 1990-05-30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Process for producing low-concentration gas mixture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203422675U (zh) * 2013-07-25 2014-02-05 上海上计群力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动态痕量气体浓度配气装置
CN107597016A (zh) * 2017-09-22 2018-01-19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标准气体动态混配系统及配比精度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7325A (zh)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67325B (zh) 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制方法
TW500628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liquid mixture
CA2032471C (en) Multiphase process mixing and measuring system
CN104147948B (zh) 一种防爆型多组分动态配气装置及方法
CN103033499B (zh) 一种水质分析系统
JPH0643911B2 (ja) 気体搬送粉体供給システム
CN211652787U (zh) 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的制作系统
CN212119605U (zh) 一种痕量溶解三元混合气体标准溶液的制作系统
CN111240371B (zh) 一种痕量溶解三元混合气体标准溶液制作的控制方法
CN111122797A (zh) 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的制作系统及方法
CN108121370A (zh) 一种真空环境气体流量的测控方法及测控系统
CN211886623U (zh) 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控气箱体
CN205317809U (zh) 基于piv通气空穴内部流场测量的粒子播撒装置
CN211886296U (zh) 一种定值三元混合标准气体制作的混合装置
CN211988394U (zh) 一种混合气体标准溶液制作的控气系统
CN111111481B (zh) 一种痕量溶解三元混合气体标准溶液的制作系统及方法
CN214201468U (zh) 一种在线测量油气比装置
JP5134626B2 (ja) 容器および密閉部材のガス透過度測定方法
CN109078515A (zh) 一种智能液体复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0639149U (zh) 一种动态多组分自动配气仪
CN211477331U (zh) 多台位三等金属量器容积自动标定装置
CN112808051B (zh) 混合器及流量计校准方法
JP2019513543A (ja) 混合気体を製造するための容量測定式および重量測定式の充填レベル
CN207570961U (zh) 一种液体密度测量装置
CN212119604U (zh) 一种痕量溶解三元混合气体标准溶液制作的气液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