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54667A - 一株具有淀粉凝聚作用的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株具有淀粉凝聚作用的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54667A
CN111154667A CN201811327314.7A CN201811327314A CN111154667A CN 111154667 A CN111154667 A CN 111154667A CN 201811327314 A CN201811327314 A CN 201811327314A CN 111154667 A CN111154667 A CN 111154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starch
juice
density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73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54667B (zh
Inventor
赵祥颖
张立鹤
张家祥
赵晨
姚明静
韩延雷
刘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ood & Ferment Industry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ood & Ferment Industry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ood & Ferment Industry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ood & Ferment Industry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113273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546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54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4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54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46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5Bacterial iso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1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using 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具有淀粉凝聚作用的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优化液体培养基以及对培养条件的控制等方法实现对首次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淀粉凝集作用的乳酸菌——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SFL‑2‑8的高密度发酵。本发明的高密度发酵方法发酵活菌数高、发酵时间短,培养成本低,将制备得到的发酵培养液加入淀粉浆中,在相同条件下与自然沉降相比淀粉沉淀分离周期大约缩短80‑90%,因此极具工业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株具有淀粉凝聚作用的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具有淀粉凝聚作用的乳酸菌高密 度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又名地瓜、红薯、山芋、番薯等,富含淀粉。我国的甘薯种植面积和产 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甘薯年产量在1亿吨以上,产量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 除直接食用外,利用生鲜甘薯生产甘薯淀粉及其粉条等衍生产品是甘薯最主要的 深加工方式之一。
甘薯淀粉生产主要工艺流程为:生鲜甘薯洗涤→加水打浆→筛分薯渣→离心 浓缩→淀粉分离→洗涤精制→商品淀粉。其中“淀粉分离”工序是整个工艺的关 键,目前主要有3种分离方式:①自然沉降:是一种利用淀粉颗粒与浆液比重的 不同而进行淀粉自然沉降的一种分离方式。②酸浆沉淀:首先进行酸浆培养,然 后将培养好的酸浆与淀粉浆混合,酸浆使淀粉颗粒凝集从而加速沉降速度。③多 级旋流:利用旋流分离器在离心力作用下,浆液重相经底流口排出,轻相物料由 溢流口排出,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目的。甘薯淀粉生产淀粉的分离一般需要15-19 级旋流,电能消耗高,淀粉质量不如沉淀分离的好。目前,我国的多数甘薯淀粉 生产企业多数仍然是采用自然沉降或酸浆沉淀方式生产。
自然沉降分离周期长,采用酸浆沉淀可以大幅缩短淀粉沉淀分离周期。但酸 浆培养主要依赖工人经验,酸浆质量不稳定,沉淀效果没有保障。相关研究表明, 酸浆沉淀淀粉的的本质是酸浆中含有具有能够凝集淀粉的乳酸菌。如果能够采用 纯种培养制备替代“酸浆”的淀粉沉淀剂,则会大大提高过程稳定性。但到目前 有关淀粉凝集乳酸菌的纯种培养的技术研究的并不多见,并仅限于实验室规模, 至今没有在工业上得到应用的报道。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菌种纯种培养技术要求 高,实现菌种的低成本、高密度培养困难、配套技术缺乏,因此限制了其工业化 应用。因此,筛选具有高淀粉凝集活性的优良菌株并研究其低成本高密度培养技 术,实现淀粉凝集菌的纯种培养的工业化应用,对提高传统淀粉加工技术水平、 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在分离得到一株具有优异淀粉凝聚 能力的乳酸菌——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SFL-2-8的基础上,对其 工业化低成本高密度培养方式进行进一步探究,经试验验证,柠檬明串珠菌 (Leuconostoccitreum)SFL-2-8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 扩增,获得高浓度菌体,使用量低于传统“酸浆”的1/3,且稳定性高。从而为 该菌株在工业化淀粉沉淀分离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淀粉凝聚作用的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 括:将乳酸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菌株高密度发酵液;
其中,所述乳酸菌为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SFL-2-8,该菌株 已于2018年9月1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 大学),其生物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8631。该菌株系发明人从一淀粉沉淀 池中分离得到,表现出较其他菌株更为优异的淀粉凝聚能力,同时本发明也是系 首次报道柠檬明串珠菌具有淀粉凝聚活性。
优选的,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SFL-2-8接种量为0.5~10%, 接种量进一步优选为0.5%、1%、5%,最优选为1%;
优选的,综合考虑培养成本和菌体浓度,原料来源的可行性,确定所述发酵 培养基为:以甘薯汁为基底,添加葡萄糖或淀粉糖化液、玉米浆、蔬菜汁和碳酸 钙;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甘薯汁为生鲜甘薯汁(控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0%);
所述蔬菜汁为番茄汁、大豆汁、白菜汁或萝卜汁,更优选的,所述蔬菜汁为 白菜汁或萝卜汁;
优选的,所述发酵培养基组分为:以甘薯汁为基底,添加0~2.5%葡萄糖或 淀粉糖化液、0~1.5%玉米浆、1~20%萝卜汁或白菜汁、0~1%碳酸钙;
优选的,所述发酵培养基组分为:以甘薯汁为基底,添加1%葡萄糖或淀粉 糖化液、0.5%玉米浆、5%萝卜汁或白菜汁、0.5%碳酸钙;
培养条件可以选择有氧培养、微耗氧培养或厌氧培养,进一步优选为厌氧培 养或微耗氧培养;最优选为微耗氧培养;微耗氧培养时,通气比≤0.05vvm;
优选的,发酵培养时控制发酵液pH5.0-6.5(优选5.5-6.0),培养温度25-30℃(优选26-28℃);
优选的,所述发酵培养方式为分批发酵培养;
优选的,所述高密度培养方法还包括将制备得到的菌株高密度发酵液进行离 心处理干燥处理得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SFL-2-8菌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优化液体培养基以及对培养条件的控制等方法实现对一株具有 淀粉凝聚作用的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SFL-2-8高密度培养。本发 明的采用的高密度培养方法获得的纯种培养液活菌数高、培养周期短,培养成本 低,相同条件下与自然沉降相比沉淀分离周期大约缩短80-90%,极具工业应用 价值。
本发明所述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SFL-2-8高密度培养或分离 菌体不仅可用于甘薯淀粉的沉淀分离,同时也可用于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木 薯淀粉、豌豆淀粉和玉米淀粉的沉淀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菌株SFL-2-8的菌落形态图;
图2为菌株SFL-2-8菌体形态图(×1600);
图3为菌株SFL-2-8系统发育树;
图4为玉米浆添加对菌株SFL-2-8生长的影响;
图5为葡萄糖添加对菌株SFL-2-8生长的影响;
图6为酵母粉添加对菌株SFL-2-8生长的影响;
图7碳酸钙添加对菌株SFL-2-8菌体浓度的影响;
图8不同接种量菌株SFL-2-8生长曲线;
图9氧的供给对SFL-2-8菌体生长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 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 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 和/或它们的组合。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应 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 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进行。
其中,实施例中使用的培养基组分如下:
MRS培养基(g/L):蛋白胨10,牛肉膏10,酵母膏5,柠檬酸氢二铵2, 葡萄20,吐温801,乙酸5,磷酸氢二钾2,硫酸镁0.58硫酸锰0.25pH 6.2-6.6
菌种筛选培养基:以甘薯汁为基质添加2%葡萄糖,0.5%玉米浆,0.3%碳酸 钙,琼脂2%,pH自然,118℃,高压蒸汽灭菌20min,倾倒平板。
甘薯汁制备:新鲜甘薯切块,加1.5-3倍的水,组织捣碎机或胶体磨打碎以 后,采用120-200目滤布过滤除去甘薯渣,然后1000-3000离心1-5分钟分离淀 粉,收集离心上清即为生鲜甘薯汁。规模生产直接取用离心轻相即可。可以通过 甘薯破碎时的加水比调整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左右。
蔬菜汁的制备:新鲜蔬菜打碎,直接榨汁,或加适量水打碎榨汁,调整可溶 性固形物含量约4%。
实施例中使用甘薯为济薯25号。其他原料从市场上购买。
实施例中淀粉浆的制备:
甘薯淀粉浆:新鲜甘薯切块,加1.5-3倍的水用组织捣碎机或胶体磨打浆, 用120-200目滤布过滤除去甘薯渣,通过离心浓缩或加水稀释调整浆液淀粉浓度 30%左右。
土豆淀粉浆:新鲜马铃薯切块,加1.5-3倍的水用组织捣碎机或胶体磨打浆, 用120-200目滤布过滤除去甘薯渣,通过离心浓缩或加水稀释调整浆液淀粉浓度 30%左右。
绿豆淀粉浆:绿豆加水室温浸泡12小时,将浸泡水滤除再加1-2倍的水组 织捣碎机或胶体磨打浆,用120-200目滤布过滤除去甘薯渣,通过离心浓缩或加 水稀释调整浆液淀粉浓度30%左右。
豌豆淀粉浆:豌豆加水室温浸泡12小时,将浸泡水滤除再加1-2倍的水组 织捣碎机或胶体磨打浆,用120-200目滤布过滤除去甘薯渣,通过离心浓缩或加 水稀释调整浆液淀粉浓度30%左右。
玉米淀粉浆:0.2%的亚硫酸水50℃浸泡48小时,将浸泡水滤除再加1-2倍 的水先挤压破碎,分离玉米皮和胚芽后再用胶体磨打浆,用120-200目滤布过滤 除去甘薯渣,通过离心浓缩或加水稀释调整浆液淀粉浓度30%左右。
用直径8.5cm,高100cm的有机玻璃柱(一端封口)作为淀粉沉淀装置进行 淀粉沉淀效果实验。取新鲜的淀粉浆5.5-6L,按比例加入沉淀剂,充分搅拌后注 入玻璃柱中,记录淀粉和清液出现清晰分层时间。另取相同规格有机玻璃柱直接 注入相同体积的待分离淀粉浆,作为自然沉降对照,记录淀粉和清液出现清晰分 层时间。分层后取上清1000转,离心1min,进行残留淀粉分析。
实施例中菌体浓度的测定:培养结束后将发酵液稀释10倍,在640nm波长下测 定吸光度,空白培养基作对照。
实施例中淀粉沉淀效果的测定:取100ml淀粉浆,按比例(5%、10%)加入沉 淀剂(菌体培养液、菌体悬液等),混匀后开始计时,到淀粉出现凝聚并快速沉 降时计时结束。所需沉淀剂越少,出现淀粉凝聚时间越短,说明沉淀剂沉淀淀粉 的能力越强。
实施例1菌种筛选
采用常规初筛及复筛方式,对菌株进行筛选。具体的,将样品用无菌水从 10-1依次稀释至10-8,每个稀释梯度取0.1mL涂布在平板筛选培养基上,25-28℃ 培养24小时,挑取长势较好菌落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25-28℃培养24-48h。将 长好的斜面菌种一支接一瓶接种MRS培养基三角瓶(250/30),25-28℃静止培 养12-24h。培养结束测定发酵液的pH、OD。然后将发酵液初步筛选具有淀粉凝 集效果的菌株。
从泗水某甘薯淀粉加工企业淀粉沉淀池中取样,经适当稀释涂布筛选培养基 平板,共挑取50支菌株,经初步显微镜观察其中酵母菌10株,细菌30株。然 后接种MRS培养基28-30℃静置培养24小时,取培养液作为沉淀剂按照10%的 比例加入到新鲜的淀粉乳中,进行淀粉沉淀实验,并用培养基做空白对照,结果 显示共有13株细菌培养液对淀粉有凝聚效果,其中6株效果显著。然后对这6 株菌的16sRNA序列进行了测定,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菌株J-1、J-15、 J-21、J-26初步鉴定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2-8、3-2初步鉴定为柠 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
将上述6株菌按照一株接三瓶接种MRS液体培养基,25-28℃静置培养20h。 分别取不同量菌体培养液加入到新鲜甘薯淀粉浆液中,充分混匀后静置,观察和 计量淀粉颗粒出现凝集的时间,结果见表1。在添加量均为10%(v/v)的情况 下淀粉出现凝聚沉淀的速度差距不明显,30s内淀粉均出现沉淀现象,当加量为 5%时J-26和2-8两株菌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选择菌株2-8作为目标菌株进行 进一步研究。
表1菌株复筛结果
Figure BDA0001859075210000061
菌株2-8在MRS固体培养基上28℃,培养24小时,菌落圆形,表面凸起, 边缘整齐、直径约1.0-1.5mm、菌落呈灰白色,表面光滑有光泽(图1)。
用结晶紫对菌株2-8菌体进行单染色,菌体形态如图2:菌体为短杆菌,近 似椭圆形,以成对或短链形式存在。
对菌株2-8的16s rDNA序列(见SEQ ID No.1)进行测序,并构建了系统 发育树(见图3)。
实施例2菌体培养液沉淀淀粉机制实验
收集菌株2-8培养液以及离心后的上清液和菌体悬液(培养液离心 (3000rpm,5min)去上清,菌体用无离子水洗涤后,用水恢复到原体积)进行 淀粉沉淀实验。结果显示(表2)采用洗涤后菌体进行沉淀实验,加量与用培养 液直接进行沉淀实验几乎相同,而去菌体培养液无淀粉凝聚现象,因此可以判断 对淀粉有沉淀作用主要是微生物菌体。
表2菌株2-8培养液淀粉沉淀结果
Figure BDA0001859075210000062
Figure BDA0001859075210000071
实施例3菌体浓度与淀粉沉淀速度的关系
用MRS培养基培养2-8菌株结束后,离心收集菌体,用去离子水稀释菌体 至不同的浓度作为沉淀剂。将不同浓度的菌悬液加入到甘薯淀粉浆中,添加量足 以使淀粉凝聚沉淀,结果见表4。从结果可以看出,菌体浓度越高,所需沉淀剂 越少。另外,研究还将不同浓度的沉淀剂按相同比例加入淀粉浆中,观察淀粉出 现凝聚的时间,结果(见表5)发现如果沉淀剂菌体浓度太低,淀粉不会出现凝 聚显现,只有沉淀剂达到一定量后淀粉会快速凝聚。说明菌体浓度与淀粉沉淀速 度正相关。
表4不同的菌体浓度致淀粉凝聚所需添加量
Figure BDA0001859075210000072
表5菌体浓度与淀粉凝聚的关系
Figure BDA0001859075210000073
实施例4菌株2-8高密度培养培养基优化
研究表明菌体沉淀剂中菌体浓度与淀粉的沉淀速度呈正相关。如果利用纯培 养作为沉淀剂对淀粉进行沉淀,那么培养液中的菌体浓度越高所需沉淀剂就越 少,对淀粉浆的影响就越低,同时降低沉淀剂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甘薯淀粉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甘薯汁,并且甘薯汁营养比较全面,为了降低菌 体培养成本,本发明以甘薯汁为基质进行培养基优化。
1玉米浆添加
玉米浆是玉米淀粉生产副产物,营养比较全面、价格比较低,是发酵工业常 用的营养添加因子。玉米浆的添加对菌体浓度的影响如图4。结果显示在薯汁中 添加玉米浆对菌体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实验范围内添加量越多越有利于菌 体生长,考虑到原料成本和沉淀剂质量的影响,可以选择0.5%的添加。
2葡萄糖添加
在添加0.5%玉米浆的基础上又考察了葡萄糖的添加对菌体浓度的影响。结 果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添加少量葡萄糖对菌体生长也有利。但添加量超过2% 时菌体浓度反而降低,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培养液产酸 量也相应增加,多余的葡萄糖对菌体浓度没有贡献,反而引起pH快速下降,影 响了菌体生长。
3酵母粉添加(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FM902)
在添加1%的葡萄糖和0.5%玉米浆的基础上又考察了酵母粉添加对菌体浓 度的影响。如图6所示添加酵母粉可以进一步提高菌体浓度。同时发现酵母粉的 加量0.5%和0.2%菌体浓度差距并不显著,考虑到酵母粉原料成本较高,实际应 用应可以考虑适当降低酵母粉添加量。
4缓冲盐添加
菌株2-8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乳酸等有机酸,造成培养液pH的迅速降低, 如果不加控制,严重影响菌体的生长。首先借鉴MRS培养基在甘薯汁中添加磷 酸盐,结果发现磷酸盐缓冲能力有限,不能有效提高菌体浓度。然后实验又在培 养基中添加轻质碳酸钙,缓冲效果比较理想(几种营养添加物考查,培养基中都 添加3%的轻质碳酸钙)。本实验对碳酸钙的浓度又进行了进一步考察。如图7 添加0.5%的碳酸钙培养24小时,培养液OD值稀释10倍,仍可以达到0.5以上, 用于淀粉沉淀,仅需添加2%即有明显的淀粉凝聚效果。
5蔬菜汁添加
以薯汁为基质在添加玉米浆的基础上,考察各种营养添加物对2-8菌株生长 的影响。常规高压蒸汽灭菌后接种2-8,28℃静置培养24小时培养液菌体浓度见 表6。从结果来看各种添加物对2-8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其中白菜汁和白萝卜 汁最终菌体浓度与添加酵母粉相当。而乳酸菌专用培养基MRS菌体浓度最低, 番茄汁和大豆汁也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但不如白菜汁和萝卜汁效果好。考虑到原 料的价格因素,实际生产中可以考虑用白菜汁或萝卜汁替代酵母粉进行菌种培 养。
表6各种营养物添加对2-8菌体浓度的影响
Figure BDA0001859075210000091
在上述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研究又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对玉米浆、酵母粉和 两种蔬菜汁的添加及协同效应进行考察,实验设计及结果加表7。从实验结果来 看,玉米浆的添加影响与其他三种成分相比略为显著,但添加量0.5%和1.0%之 间的差距较小,因此玉米浆添加0.5%基本能够满足菌体生长要求。两种蔬菜汁 和酵母粉结果相似,添加蔬菜汁基本可以替代酵母的作用。
表7正交实验设计和结果
Figure BDA0001859075210000092
Figure BDA0001859075210000101
通过以上实验,综合考虑培养成本和菌体浓度,原料来源的可行性,最终确 定菌株2-8高密度培养的培养基组分为:以甘薯汁为基底添加1%葡萄糖(可用 淀粉糖化液代替)、0.5%玉米浆、5%萝卜汁(或白菜汁)、0.5%碳酸钙。
实施例6菌株2-8发酵罐培养
在上述培养基优化基础上,研究采用10L发酵罐对菌株2-8的培养条件进行 了优化。
1接种量
实验条件:10L发酵罐,装料7L,转速200rpm,通气比0.05-0.1vvm,维持 罐压0.3-0.5MP,用40%NaOH控制pH5.0-6.0,培养温度28-30℃
培养基:甘薯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2%葡萄糖+0.5%玉米浆+5%白 菜汁
一般来讲接种量大菌种培养时间相对较短,菌种比较整齐,发酵工业中通常 主发酵采用大接种量,可以缩短菌种扩增时间,有利于保持主发酵过程中菌种的 活力。对于前期种子培养,为了减少转接次数,会直接用三角瓶菌种接种一级种 子罐,通常接种量会比较低。接种量低菌体扩增需要的时间长,会增加过程染菌 风险。本研究考察了不同的接种量对菌株扩增过程的影响。各个接种量2-8菌株 生长曲线如图8所示。结果显示,菌株2-8接种后几乎没有延迟,迅速进入对数 生长期,接种量大前期增速较快,接种量小增速相对较慢。值得注意的是接种量 超过10%,虽然菌体浓度前期增长较快,但很快进入衰亡期,菌体终浓度相对较 低。5%的接种量菌体生长增速较快,后期速度有所下降,菌体终浓度较高;1% 的接种量菌体生产速度比较均匀,最终浓度比较高,是比较适合的接种量;0.5% 的接种量菌体生长增速相对较慢,但在相同的培养周期内,菌体浓度仍然能够1-5%接种量水平。
2氧的供给
实验条件:10L发酵罐,装料7L,接种量1%,培养温度28-30℃,用40%NaOH 控制pH5.5-6.0。厌氧培养:转速200rpm,间歇搅拌,通气比0vvm,维持罐压 0.3-0.5MP;微耗氧培养:转速200rpm,通气比0.05vvm,维持罐压0.3-0.5MP; 好氧培养:转速300rpm,通气比0.1vvm,维持罐压0.3-0.5MP。
培养基:甘薯汁(固形物2.1%)+2%葡萄糖+0.5%玉米浆+5%白菜汁
试验结果显示(图9)完全好氧培养不利于菌株2-8的生长。微耗氧和厌氧 培养菌体生长速度相似,但厌氧培养乳酸积累量比微耗氧培养大,选择微耗氧条 件培养会节约中和剂的用量。
实施例7菌体沉淀剂对淀粉收率及质量的影响
取2L新鲜甘薯淀粉浆4份,其中两份加入5%的菌株2-8培养液(OD0.468) 进行淀粉沉淀实验,2份加入5%去菌体培养液,2份加5%的水,充分混合,静 置沉淀。待沉淀完全后,分离上清,离心测定淀粉残留率。沉淀淀粉加约2倍水 洗涤、沉淀,分离上清,沉淀淀粉再加水洗涤一次,脱水后55℃烘干。然后分 析各样品淀粉含量、水分、蛋白含量、白度、粘度,结果见表8。
表8菌株2-8对淀粉收率及质量的影响
Figure BDA0001859075210000111
从表中数据可知,通过2-8菌体絮凝沉淀得到的淀粉,在收率及相关理化指 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实施例8菌体沉淀剂淀粉沉淀拓展应用
制备甘薯、马铃薯、绿豆等淀粉溶液,然后用菌株2-8菌悬液作为沉淀剂进 行淀粉沉淀试验,观察沉淀剂对各种淀粉浆中淀粉的凝聚效果。
表9菌株2-8淀粉沉淀剂对不同淀粉浆的沉淀效果
Figure BDA0001859075210000121
淀粉沉淀试验结果表明(表9),菌株2-8菌悬液可以沉淀以上所有的淀粉浆 中的沉淀,浆液中淀粉残留与自然沉淀没有显著区别。
应注意的是,以上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 管参照所给出的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根 据需要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 精神和范围。
SEQUENCE LISTING
<110>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120> 一株具有淀粉凝聚作用的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方法
<130>
<160> 1
<170> PatentIn version 3.3
<210> 1
<211> 1438
<212> DNA
<213> 柠檬明串珠菌 Leuconostoc citreum 16S rDNA
<400> 1
tgcctaatac atgcaagtcg aacgcgcagc gagaggtgct tgcacctttt caagcgagtg 60
gcgaacgggt gagtaacacg tggataacct gcctcaaggc tggggataac atttggaaac 120
agatgctaat accgaataaa acttagtatc gcatgatatc aagttaaaag gcgctacggc 180
gtcacctaga gatggatccg cggtgcatta gttagttggt ggggtaaagg cttaccaaga 240
cgatgatgca tagccgagtt gagagactga tcggccacat tgggactgag acacggccca 300
aactcctacg ggaggctgca gtagggaatc ttccacaatg ggcgcaagcc tgatggagca 360
acgccgcgtg tgtgatgaag gctttcgggt cgtaaagcac tgttgtatgg gaagaaatgc 420
taaaataggg aatgatttta gtttgacggt accataccag aaagggacgg ctaaatacgt 480
gccagcagcc gcggtaatac gtatgtcccg agcgttatcc ggatttattg ggcgtaaagc 540
gagcgcagac ggttgattaa gtctgatgtg aaagcccgga gctcaactcc ggaatggcat 600
tggaaactgg ttaacttgag tgttgtagag gtaagtggaa ctccatgtgt agcggtggaa 660
tgcgtagata tatggaagaa caccagtggc gaaggcggct tactggacaa caactgacgt 720
tgaggctcga aagtgtgggt agcaaacagg attagatacc ctggtagtcc acaccgtaaa 780
cgatgaatac taggtgttag gaggtttccg cctcttagtg ccgaagctaa cgcattaagt 840
attccgcctg gggagtacga ccgcaaggtt gaaactcaaa ggaattgacg gggacccgca 900
caagcggtgg agcatgtggt ttaattcgaa gcaacgcgaa gaaccttacc aggtcttgac 960
atcctttgaa gcttttagag atagaagtgt tctcttcgga gacaaagtga caggtggtgc 1020
atggtcgtcg tcagctcgtg tcgtgagatg ttgggttaag tcccgcaacg agcgcaaccc 1080
ttattgttag ttgccagcat tcagttgggc actctagcga gactgccggt gacaaaccgg 1140
aggaaggcgg ggacgacgtc agatcatcat gccccttatg acctgggcta cacacgtgct 1200
acaatggcgt atacaacgag ttgccaacct gcgaaggtga gctaatctct taaagtacgt 1260
ctcagttcgg actgcagtct gcaactcgac tgcacgaagt cggaatcgct agtaatcgcg 1320
gatcagcacg ccgcggtgaa tacgttcccg ggtcttgtac acaccgcccg tcacaccatg 1380
ggagtttgta atgcccaaag ccggtggcct aaccttcggg agggagccgt ctaaggca 1438

Claims (10)

1.一株具有淀粉凝聚作用的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乳酸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菌株高密度发酵液;
其中,所述乳酸菌为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SFL-2-8,所述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SFL-2-8已于2018年9月1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生物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86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citreum)SFL-2-8接种量为0.5~10%,接种量进一步优选为0.5%、1%、5%,最优选为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为:以甘薯汁为基底,添加葡萄糖或淀粉糖化液、玉米浆、蔬菜汁和碳酸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甘薯汁为生鲜甘薯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蔬菜汁为番茄汁、大豆汁、白菜汁或萝卜汁;
优选的,所述蔬菜汁为白菜汁或萝卜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组分为:以甘薯汁为基底,添加0~2.5%葡萄糖或淀粉糖化液、0~1.5%玉米浆、1~20%萝卜汁或白菜汁、0~1%碳酸钙;
优选的,所述发酵培养基组分为:以甘薯汁为基底,添加1%葡萄糖或淀粉糖化液、0.5%玉米浆、5%萝卜汁或白菜汁、0.5%碳酸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条件为有氧培养、微耗氧培养或厌氧培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条件为厌氧培养或微耗氧培养;优选为微耗氧培养;微耗氧培养时,通气比≤0.05vv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时控制发酵液pH5.0-6.5,培养温度25-30℃;优选为pH5.5-6.0,培养温度26-28℃。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培养方法还包括将制备得到的菌株高密度发酵液进行离心处理、干燥得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citreum)SFL-2-8菌体。
CN201811327314.7A 2018-11-08 2018-11-08 一株具有淀粉凝聚作用的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方法 Active CN1111546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7314.7A CN111154667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株具有淀粉凝聚作用的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7314.7A CN111154667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株具有淀粉凝聚作用的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4667A true CN111154667A (zh) 2020-05-15
CN111154667B CN111154667B (zh) 2021-08-10

Family

ID=70555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7314.7A Active CN111154667B (zh) 2018-11-08 2018-11-08 一株具有淀粉凝聚作用的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5466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6422A (zh) * 2019-01-10 2019-03-29 广西大学 一种乳酸菌的有氧高密度培养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7313A (zh) * 2011-02-01 2011-12-14 辽宁医学院 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l1及用其制备甘薯酸浆发酵剂的方法和在生产甘薯酸浆中的应用
CN102492673A (zh) * 2011-12-28 2012-06-13 江南大学 一种柠檬明串珠菌发酵生产交替糖蔗糖酶的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7313A (zh) * 2011-02-01 2011-12-14 辽宁医学院 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l1及用其制备甘薯酸浆发酵剂的方法和在生产甘薯酸浆中的应用
CN102492673A (zh) * 2011-12-28 2012-06-13 江南大学 一种柠檬明串珠菌发酵生产交替糖蔗糖酶的方法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ENJU LIU等: "Structure analysis of mung bean starch from sour liquid processing and centrifugation",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
张莉力等: "对甘薯淀粉具有絮凝活性的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食品科学》 *
张莉力等: "甘薯酸浆中微生物絮凝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6422A (zh) * 2019-01-10 2019-03-29 广西大学 一种乳酸菌的有氧高密度培养方法
CN109536422B (zh) * 2019-01-10 2022-02-01 广西大学 一种乳酸菌的有氧高密度培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4667B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6736A (zh) 一株可降解柠檬酸的毕赤酵母菌及其应用
CN110317748B (zh) 一株链霉菌菌株及其在降解羽毛中的应用
CN106635934B (zh) 一种嗜热型乳酸杆菌及人工添加该嗜热型乳酸杆菌的玉米浸泡方法
CN115418337B (zh) 一株木质素降解菌及其在水稻秸秆微贮中的应用
CN108991318B (zh) 一种海藻发酵饮料
CN101864382A (zh) 一种新的发酵方法
CN109112073B (zh) 一种海藻发酵藻糕
CN111154667B (zh) 一株具有淀粉凝聚作用的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方法
CN111154666B (zh) 一株具有淀粉凝集活性的柠檬明串珠菌
Khanafari et al. Alginate biopolymer production by Azotobacter chroococcum from whey degradation
CN104498372B (zh) 尖孢镰刀菌bm201、其产生的复合果胶酶及复合果胶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64580A (zh) 一种微生物共培养发酵生产含有吡咯喹啉醌食醋的方法
CN114350553B (zh) 一株高产蛋白酶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9266578B (zh) 大肠埃希氏菌ACThr1032及其在发酵生产L-苏氨酸中的应用
CN112852681B (zh) 发酵乳杆菌及应用、发酵酸浆及制备方法、淀粉沉淀剂
CN110982717A (zh) 一株蜂蜜酵母及用其处理高氨氮沼液产单细胞蛋白的方法
CN117016754A (zh) 一种快速产乳酸的番茄酸汤强化发酵工艺及其专用菌
CN106434435B (zh) 一株醋酸杆菌及在加速绿豆淀粉分离沉降中的应用
CN112553124B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CN111808763B (zh) 一株产类胡萝卜素的双倒卵形红酵母及其应用
CN108330082A (zh)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08048275A (zh) 一种以黑糖和多依果制备多依发酵酒的方法
CN109401998B (zh) 一株降解生物胺的明登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5287232B (zh) 一株戊糖片球菌及其在南酸枣乳酸菌饮料发酵中的应用
CN117625397B (zh) 一种基于微藻的粉丝废水处理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