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9309A - 有机太阳能电池 - Google Patents

有机太阳能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9309A
CN111129309A CN201910978015.8A CN201910978015A CN111129309A CN 111129309 A CN111129309 A CN 111129309A CN 201910978015 A CN201910978015 A CN 201910978015A CN 111129309 A CN111129309 A CN 111129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olar cell
electrode
electrode layer
organic so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780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染井秀德
福岛岳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o Yu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o Yu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o Yu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o Yud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29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93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K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30/81Electrodes
    • H10K30/82Transparent electrodes, e.g. indium tin oxide [ITO] electrodes
    • H10K30/83Transparent electrodes, e.g. indium tin oxide [ITO] electrodes comprising 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the current from the cell, e.g. metal finger grid systems to reduce the serial resistance of transparent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K30/1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comprising heterojunctions between organic semiconductors and inorganic semi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K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30/81Electrodes
    • H10K30/82Transparent electrodes, e.g. indium tin oxide [ITO]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电极层(21);与透明电极层(21)对置的对置电极层(32);设置于透明电极层(21)与对置电极层(32)之间的有机发电层(25);与透明电极层(21)连接的第一电极(21a);与对置电极层(32)连接并且俯视时设置于有第一电极(21a)的一侧的第二电极(21b)。本发明能够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有机太阳能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具有各种类型,其中,利用非晶硅进行光电转换的非晶硅型的太阳能电池作为向私人住宅和路灯供给电力的电池被广泛普及。另一方面,人们也进行着比非晶硅型的太阳能电池低的照度下光电转换效率高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开发(例如专利文献1、2)。
人们还提出了一些用于从太阳能电池取出电力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在矩形形状的太阳能电池的一边引出正极,并且在与该一边相对的边引出负极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80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222640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7/014182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如专利文献3,若是将正极和负极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引出,则必须分别设置正极用和负极用的连接器。因此,将太阳能电池连接到这些连接器的工作变得烦杂,太阳能电池的便利性会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便利性。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太阳能电池,其包括:透明电极层;与所述透明电极层对置的对置电极层;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层与所述对置电极层之间的有机发电层;与所述透明电极层连接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其与所述对置电极层连接并且俯视时设置于有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在所述有机太阳能电池中,也可以为所述透明电极层、所述对置电极层和所述有机发电层彼此重叠的电池区域俯视时为多边形,俯视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从所述多边形的同一边向所述电池区域的外侧延伸。
在所述有机太阳能电池中,也可以为所述透明电极层、所述对置电极层和所述有机发电层彼此重叠的电池区域包括俯视时为曲线状的边,俯视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从所述边向所述电池区域的外侧延伸。
在所述有机太阳能电池中,也可以为俯视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位于从所述电池区域的内侧的一点起90°的角度范围。
在所述有机太阳能电池中,也可以为所述电池区域为圆或椭圆,所述电池区域的内侧的一点为所述圆或椭圆的中心的一点。
在所述有机太阳能电池中,也可以为还包括透明基片,其具有光入射的第一主面和形成有所述透明电极层的第二主面,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形成于所述透明基片的所述第二主面。
在所述有机太阳能电池中,也可以为所述第一电极通过在所述第二主面上将所述透明电极层的一部分延长而形成,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透明电极层位于相同的面内。
在所述有机太阳能电池中,也可以为还包括经由所述对置电极层而贴合于所述透明基片的支承基片,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没有被所述支承基片覆盖而露出。
发明效果
依照本发明,能够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其一)。
图2(a)、图2(b)是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其二)。
图3(a)、图3(b)是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其三)。
图4(a)、图4(b)是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其四)。
图5(a)、图5(b)是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其五)。
图6是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示意俯视图。
图7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8是在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插槽插入了有机太阳能电池时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使用方法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0(a)、图10(b)是第二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其一)。
图11(a)、图11(b)是第二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其二)。
图12第二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示意俯视图。
图13(a)、图13(b)是第三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
图14(a)、图14(b)是第四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
图15(a)、图15(b)是第五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其一)。
图16(a)、图16(b)是第五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其二)。
图17(a)、图17(b)是第五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其三)。
图18是第五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其四)。
图19是第五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示意俯视图。
图20(a)、图20(b)是第六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其一)。
图21是第六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其二)。
图22(a)、图22(b)是第七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其一)。
图23(a)、图23(b)是第七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其二)。
图24(a)、图24(b)是第七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其三)。
图25(a)、图25(b)是第七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其四)。
图26是第七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示意俯视图。
图27(a)是第八实施例的第一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示意俯视图,(b)是第八实施例的第二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示意俯视图。
图28(a)是第八实施例的第三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示意俯视图,图28(b)是第八实施例的第三例的另一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示意俯视图。
图29(a)、图29(b)是第九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 透明基片
20a 第一主面
20b 第二主面
21 透明电极层
21a 第一电极
21b 第二电极
22 防反向电子移动层
25a 半导体层
25b 固体电解质层
25、86 有机发电层
26 固体电解质前体
27 紫外线固化树脂
31 金属箔
32 对置电极层
33 对置电极
34 导电膏
36 紫外线固化树脂
40、70、80、90、100 有机太阳能电池
41 边
50 连接器
51 连接器壳体
52 主体
53 盖
54 插槽
55 触头
56 跳线
58 布线电路板
83 正极层
84 给体层
85 受体层
87 对置电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a)~图5(b)是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中,如以下所述,作为有机太阳能电池,制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首先,如图1(a)所示,准备包括相对的第一主面20a和第二主面20b的透明基片20。
这些主面中,第一主面20a成为在实际使用时光入射的入射面。另一方面,在第二主面20b上,预先将作为透明电极层21的、掺杂了氟的氧化锡(FTO)层形成0.1μm~0.5μm程度的厚度。此外,也可以代替FTO层,将氧化锌层、铟-锡复合氧化物层、铟-锡复合氧化物层与银层的层叠膜、以及掺杂了锑的氧化锡层的任一者形成为透明电极层21。
另外,透明基片20为玻璃基片,其长边的长度Ax为5mm~40mm,例如为25mm,短边的长度Ay为5mm~20mm,例如为15mm。此外,透明基片20的厚度Az为0.1mm~3mm,例如为1.1mm。另外,也可以代替玻璃基片,将透明的塑料板用作透明基片20。
接着,如图1(b)所示,利用激光切削透明电极层21,由此在透明电极层21形成宽度为10μm~300μm,例如100μm的狭缝S。由此,在透明基片20的电池区域I残留透明电极层21,并且形成将透明电极层21的一部分延长到电极区域II而成的第一电极21a。而且,被狭缝S与第一电极21a隔开的部分的透明电极层21成为第二电极21b。该第二电极21b形成于透明基片20的主面,位于与电池区域I中的透明电极层21相同的面内。
另外,电池区域I是透明基片20中形成太阳能电池电池的区域。此外,电极区域II是形成用于从该太阳能电池电池引出电力的电极21a、21b的区域。
各区域I、II的形状和大小没有特别限定。使电池区域I为俯视时一边的长度L为1mm~20mm,例如15mm的正方形状的区域。此外,电极区域II中的各电极21a、21b俯视时为矩形形状,该长边的长度Bx为4mm~20mm,例如为10mm。此外,各电极21a、21b的短边的长度By为2mm~10mm,例如为7.5mm。
接着,如图2(a)所示,将利用钛醇盐调整了的醇溶液涂敷于电池区域I中的透明电极层21上之后,加热该醇溶液并使其干燥,由此,将防反向电子移动层22形成为5nm~0.1μm程度的厚度。本工序中的干燥温度没有特别限定,只要以450℃~650℃,例如550℃程度的温度进行干燥即可。
接着,如图2(b)所示,将分散有粒径为5nm~50nm的氧化钛颗粒的浆料在防反向电子移动层22上通过丝网印刷法涂敷成1μm~10μm程度的厚度,对其进行加热来除去有机物成分,由此形成半导体层25a。作为该浆料,使用例如日挥触媒化成(JGC Catalysts andChemicals Ltd.)制造的氧化钛膏。此外,浆料的加热温度为450℃~650℃,例如为550℃,其干燥时间为10分钟~120分钟,例如为30分钟的程度。
另外,构成半导体层25a的半导体颗粒不限定于氧化钛颗粒,也也可以利用Cd、Zn、In、Pb、Mo、W、Sb、Bi、Cu、Hg、Ti、Ag、Mn、Fe、V、Sn、Zr、Sr、Ga、Si、Cr和Nb中的任意氧化物的颗粒构成半导体层25a。此外,也可以利用SrTiO3或CaTiO3等钙钛矿型氧化物的颗粒形成半导体层25a。
另外,形成半导体层25a的区域是与电池区域I(参照图1(b))相同的正方形的区域。然后,在含有色素的有机溶液中浸渍透明基片20,使色素吸附于构成半导体层25a的半导体颗粒的表面。该有机溶液和浸渍条件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准备将乙腈和叔丁醇以1:1的体积比例混合而成的有机溶剂,在该有机溶剂中以0.1mM~1mM,例如0.2mM的浓度添加作为色素的CYC-B11(K)生成有机溶液,能够在本工序中使用该有机溶液。然后,将该有机溶液在0℃~80℃,例如50℃下保温,并且将透明基片20在有机溶剂中浸渍1小时~12小时,例如4小时,由此使色素吸附于半导体层25a即可。
另外,色素也不限定上述,只要使金属配合物色素或有机色素吸附于半导体层25a即可。其中,作为金属配合物色素,例如具有:钌-顺式-二水-二吡啶配合物、钌-三配合物、钌-双配合物、锇-三配合物、锇-双配合物等过渡金属配合物。另外,锌-四(4-羧基苯基)卟啉、铁-六氰化物配合物也是金属配合物色素的一例。
另外,作为有机色素,例如具有:9-苯基呫吨系色素、香豆素系色素、吖啶系色素、三苯基甲烷系色素、四苯基甲烷系色素、醌系色素、偶氮系色素、靛蓝系色素、花青系色素、部花青系色素、呫吨系色素、和咔唑化合物系色素等。
接着,如图3(a)所示,在狭缝S涂敷紫外线固化树脂27,通过照射紫外线使紫外线固化树脂27固化。
接着,对图3(b)所示的工序进行说明。首先,作为固体电解质前体26,将碘、1,3-二甲基碘化咪唑鎓(DMII)、乙腈以及分子量为100万的聚环氧乙烷各自均匀地混合。接着,将该固体电解质前体26在半导体层25a上滴落0.1μL~50μL,例如20μL,并使固体电解质前体26含浸于半导体层25a。然后,将半导体层25a加热至50℃~150℃,例如100℃,将该状态维持1分钟~60分钟,例如30分钟,由此使固体电解质前体26所含的剩余的乙腈挥发,使半导体层25a上的固体电解质前体26成为固体电解质层25b。然后,半导体层25a回到室温。此外,通过预先在狭缝S涂敷紫外线固化树脂27,能够利用紫外线固化树脂27将固体电解质层25b与第二电极21b绝缘。此外,利用该紫外线固化树脂27,也能够防止固体电解质层25b与第一电极21a接触。
通过至此为止的工序,得到按照半导体层25a和固体电解质层25b的顺序层叠而成的有机发电层25。此外,固体电解质前体26所含的电解质不限定于DMII。例如为吡啶鎓盐、咪唑鎓盐、三唑鎓盐等碘化盐,或可使用在室温附近处于固体状态的盐,或可将在室温附近处于熔融状态的常温熔融盐用作离子液体。作为这种常温熔融盐,例如具有1-甲基-3-丙基碘化咪唑鎓、1-丁基-3-甲基碘化咪唑鎓(BMII)、1-乙基-碘化吡啶鎓等的碘化季铵盐化合物等。
另外,固体电解质层25b的材料不限定于上述,也可以将含有氧化还原对的熔融盐、噁二唑化合物以及吡唑啉化合物等有机半导体材料用作固体电解质层25b的材料。另外,也可以利用碘化铜或溴化铜等金属卤化物材料形成固体电解质层25b。此外,也可以代替固体电解质层25b而形成液体电解质层或胶体状电解质层。
接着,如图4(a)所示,在有机发电层25的上方配置相相对置电极33。对置电极33的层结构没有特别限定。该例中,作为金属箔31,准备厚度为5μm~10μm程度的钛箔,在该金属箔31的两主面中与透明基片20对置的主面的整个面上,作为对置电极层32将铂层通过溅射法形成为0.01μm~0.1μm程度的厚度,由此,制作对置电极33。
此外,作为对置电极层32的材料,除了上述的铂之外,还钯、铑和铟等的具有催化剂功能的金属。此外,也可以利用石墨形成对置电极层32。另外,也可以利用担载了铂的碳、铟-锡复合氧化物、掺杂了锑的氧化锡以及掺杂了氟的氧化锡形成对置电极层32。作为其它材料,有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及聚噻吩等有机半导体。
接着,如图4(b)所示,从有机发电层25与对置电极层32之间排除气泡,并且使对置电极层32紧贴到有机发电层25。此外,通过在减压氛围中或真空中进行本工序,而难以在有机发电层25与对置电极层32之间残留气泡。
接着,如图5(a)所示,在对置电极33和第二电极21b各自之上涂敷作为导电膏34的银膏。然后,对导电膏34进行加热以使其固化,由此利用导电膏34将对置电极33与第二电极21b电连接。此外,导电膏34的加热温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在50℃~150℃,例如100℃程度的温度下进行加热。
接着,如图5(b)所示,以第一电极21a和第二电极21b露出的方式,利用紫外线固化树脂36覆盖对置电极33和透明基片20的侧面。此外,使透明基片20的第一主面20a成为没有被紫外线固化树脂36覆盖而露出的状态。然后,通过照射紫外线使紫外线固化树脂36固化,利用紫外线固化树脂36保护透明电极层21、有机发电层25和对置电极33的每一者。此外,也可以为对置电极33的主面的中央部的一部分没有被紫外线固化树脂36覆盖而露出。
通过以上方式,本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40的基本结构完成。该有机太阳能电池40是如上述那样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从透明基片20的第一主面20a入射的光C穿透透明电极层21而到达有机发电层25,在透明电极层21与对置电极33之间产生约0.6V程度的电动势。此外,该例中,连接于透明电极层21的第一电极21a成为负极,连接于对置电极33的第二电极21b成为正极。
尤其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与硅系的太阳能电池相比,冬季或早晚较弱的太阳光下的电动势高,因此,适合作为在较弱的光下使用的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器件用的电池。
另外,该例中,在透明基片20的第二主面20b(参照图1(a))形成了透明电极层21和各电极21a、21b,因此从第一主面20a入射的光不会被各电极21a、21b遮挡,能够将光C有效地用于光电转换。
图6是该有机太阳能电池40的示意俯视图。如图6所示,电池区域I是俯视时透明电极层21、有机发电层25和对置电极层32全部重叠的矩形形状的区域。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有机太阳能电池40中将第二电极21b引出到具有第一电极21a的一侧,以使得各电极21a、21b从电池区域I的同一边41向电池区域I的外侧延伸。
接着,对与该有机太阳能电池40一起使用的连接器进行说明。
图7是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该连接器50包括收纳有机太阳能电池40的连接器壳体51。连接器壳体51具有薄板状的主体52和固接于该主体52的两面的一对薄板状的盖53,利用上述主体52和盖53规定插槽54。此外,主体52和盖53均由树脂形成。
另外,一对盖53的对置面53a彼此大致平行,由此能够将有机太阳能电池40顺畅地插入插槽54。在插槽54内设置多个悬臂状的触头55。各触头55由铜等金属薄板构成,通过嵌入成型与连接器壳体51形成为一体。此外,也可以代替嵌入成型,而将各触头55压入连接器壳体51。
另外,各触头55的一端55a以可上下地弹性变形的方式设置在插槽54内。另一方面,各触头55的另一端55b相对于盖53的对置面53a垂直地弯曲,能够插入未图示的布线电路板的插入孔中。
图8是将有机太阳能电池40插入于插槽54时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有机太阳能电池40在透明基片20的第一主面20a朝向光C的入射方向的状态下,从各电极21a、21b侧插入插槽54。由此,各触头55的一端55a与第一电极21a和第二电极21b的任一表面接触,能够将由有机太阳能电池40产生的电力从各触头55取出。
尤其是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有机太阳能电池40中与第一电极21a相同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极21b,因此,对连接器50插拔这些电极21a、21b变得容易,能够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40的便利性。
此外,该例中,将四个触头55中相邻的两个设为负极,将这两个触头55连接到第一电极21a。并且,将剩余的两个触头55设为正极,将这些触头55连接到第二电极21b。
图9是表示连接器50的使用方法的一例的立体图。图9的例中,假设使用面包板作为布线电路板58,在该布线电路板58上安装了三个连接器50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将各连接器50的触头55的另一端55b插入布线电路板58的插入孔58a。此外,该例中,利用跳线56将有机太阳能电池40串联连接。由此,能够得到1.8V(=3×0.6V)程度的较高的电压,能够得到比单个使用有机太阳能电池40的情况高的电压。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如以下那样,使对置电极33成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平面形状。
图10(a)、图10(b)和图11(a)、图11(b)是本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此外,这些图中,对与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与第一实施例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下省略其说明。
首先,通过进行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图1(a)~图4(a),如图10(a)所示,在有机发电层25的上方配置对置电极33。对置电极33的层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使用在钛箔等金属箔31上形成作为对置电极层32的铂层而成的对置电极33。
但是,第一实施例中,使对置电极33俯视时为矩形形状,与之相对,本实施例中将与第二电极21b重叠的延长部33a设置在对置电极33。该延长部33a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延长部33a的突出量Cx为1mm~10mm的程度,延长部33a的宽度Cy为2mm~10mm的程度。
接着,如图10(b)所示,在第二电极21b中在靠近有机发电层25的部分涂敷作为导电膏34的银膏。接着,如图11(a)所示,在减压氛围中或真空中使对置电极层32紧贴在有机发电层25,并且将延长部33a与第二电极21b经由导电膏34连接。然后,将导电膏34加热至50℃~150℃,例如100℃以使其固化。
接着,如图11(b)所示,以第一电极21a和第二电极21b露出的方式,利用紫外线固化树脂36覆盖对置电极33和透明基片20的侧面。此外,使光C入射的第一主面20a成为没有被紫外线固化树脂36覆盖而露出的状态。然后,通过照射紫外线使紫外线固化树脂36固化,利用紫外线固化树脂36保护透明电极层21、有机发电层25和对置电极33的每一者。此外,也可以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对置电极33的主面的中央部的一部分不被紫外线固化树脂36覆盖而露出。
通过以上方式,本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70的基本结构完成。
图12是该有机太阳能电池70的示意俯视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虽然在对置电极33设置有延长部33a,但俯视时透明电极层21、有机发电层25和对置电极层32全部重叠的电池区域I成为与第一实施例一样的矩形形状。
然后,与第一实施例一样,在有机太阳能电池70中在有第一电极21a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21b,由此各电极21a、21b从电池区域I的同一边41向外伸展。由此,对连接器50(参照图7)的插槽54插拔各电极21a、21b变得容易,能够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70的便利性。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仅对置电极33的层结构与第二实施例不同,除此以外与第二实施例相同。
图13(a)、图13(b)是本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此外,这些图中,对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中说明的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与这些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下省略其说明。
首先,如图13(a)所示,与第二实施例的图10(a)一样,在有机发电层25的上方配置对置电极33。但是,本实施例中,使用在树脂膜71上依次形成基底金属层72和对置电极层32而成的对置电极33。该树脂膜71是例如厚度为10μm~200μm程度的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另外,基底金属层72是通过溅射法形成的厚度为1μm~10μm程度的钛层。然后,对置电极层32是与第一实施例一样通过溅射法形成的厚度为0.1μm~0.3μm程度的铂层。此外,与第二实施例一样在对置电极33设置有延长部33a,在该延长部33a还形成对置电极层32和基底金属层72。
然后,通过进行第二实施例中说明的图10(b)~图11(b)的工序,完成图13(b)所示的本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70的基本结构。本实施例中,如第二实施例的图12中说明那样,也在有机太阳能电池70中在有第一电极21a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极21b,因此,对连接器50(参照图7)插拔这些电极21a、21b变得容易。此外,图13(b)中,例示了对置电极33的主面的整个面被紫外线固化树脂36覆盖的情况,不过也可以与第一实施例一样,该主面的中央部的一部分没有被紫外线固化树脂36覆盖而露出。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仅对置电极33的层结构与第三实施例不同,除此以外与第三实施例相同。
图14(a)、图14(b)是本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此外,这些图中,对与第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中说明的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与这些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下省略其说明。首先,如图14(a)所示,与第三实施例的图13(a)一样,在有机发电层25的上方配置对置电极33。
但是,本实施例中,从对置电极33省去第三实施例的基底金属层72,在树脂膜71上通过溅射法直接形成作为对置电极层32的铂层。然后,通过进行第二实施例中说明的图10(b)~图11(b)的工序,完成图14(b)所示的本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70的基本结构。
本实施例中,也如第二实施例的图12那样,在有机太阳能电池70中将各电极21a、21b设置于相同的一侧,由此,也能够对连接器50(参照图7)简单地插拔各电极21a、21b。此外,图14(b)中例示了将对置电极33的主面的整个面被紫外线固化树脂36覆盖的情况,不过也可以与第一实施例一样,该主面的中央部的一部分没有被紫外线固化树脂36覆盖而露出。
(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如以下所述,在正极侧使用玻璃基片。图15(a)~图18是本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此外,这些图中,对与第一实施例~第四实施例中说明的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与这些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下省略其说明。
首先,通过进行第一实施例的图1(a)~图2(b)的工序,如图15(a)所示,得到在透明基片20上依次形成了透明电极层21、防反向电子移动层22和半导体层25a的结构。接着,如图15(b)所示,在第一电极21a中靠近半导体层25a的部分和狭缝S涂敷紫外线固化树脂27。然后,通过照射紫外线使紫外线固化树脂27固化。
接着,如图16(a)所示,在半导体层25a上以0.1μL~50μL,例如20μL滴落固体电解质前体26,使固体电解质前体26含浸于半导体层25a。作为该固体电解质前体26,使用将碘、1,3-二甲基碘化咪唑鎓(DMII)、乙腈和分子量为100万的聚环氧乙烷各自均匀地混合而成的溶液。
然后,通过加热半导体层25a,使固体电解质前体26所含的剩余的乙腈挥发,使半导体层25a上的固体电解质前体26成为固体电解质层25b。此外,半导体层25a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没有特别限定。加热温度可设为50℃~150℃,例如100℃。另外,加热时间可设为1分钟~60分钟,例如30分钟。然后,使半导体层25a回到室温。
通过至此为止的工序,得到按半导体层25a和固体电解质层25b的顺序层叠而成的有机发电层25。接着,如图16(b)所示,在第二电极21b中靠近有机发电层25的部分涂敷作为导电膏34的银膏。
接着,如图17(a)所示,在透明基片20的上方配置作为支承基片75的玻璃基片。在该支承基片75的两主面中与透明基片20对置的主面的整个面,依次形成基底金属层72和对置电极层32作为对置电极33。
其中,基底金属层72是通过例如溅射法形成的厚度为1μm~10μm程度的钛层。然后,对置电极层32例如是通过溅射法形成的厚度为0.1μm~0.3μm程度的铂层。另外,支承基片75的大小也没有特别限定,长边的长度Dx为5mm~30mm,例如为17mm,短边的长度Dy为5mm~20mm,例如为15mm。另外,支承基片75的厚度Dz为0.1mm~3mm,例如为1.1mm。
接着,如图17(b)所示,一边使各电极21a、21b从支承基片75露出,一边将透明基片20和支承基片75贴合。由此,对置电极层32紧贴到有机发电层25,并且将对置电极层32和第二电极21b经由导电膏34连接。此外,通过在减压氛围中或真空中进行本工序,容易从有机发电层25与对置电极层32之间排除气泡。
然后,将导电膏34加热至50℃~150℃,例如100℃而使其固化。接着,如图18所示,利用紫外线固化树脂36覆盖透明基片20和支承基片75中除光C入射的第一主面20a和各电极21a、21b之外的部分。然后,通过照射紫外线使紫外线固化树脂36固化,利用紫外线固化树脂36保护透明电极层21、有机发电层25和对置电极33的每一者。此外,也可以为支承基片75的主面的中央部的一部分没有被紫外线固化树脂36覆盖而露出。
通过以上方式,本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80的基本结构完成。
依照上述的本实施例,通过将透明基片20和支承基片75贴合,能够加强有机太阳能电池80。
图19是该有机太阳能电池80的示意俯视图。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中,俯视时透明电极层21、有机发电层25和对置电极层32全部重叠的电池区域I也与第一实施例~第四实施例一样成为矩形形状。
然后,通过在有机太阳能电池80中在有第一电极21a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21b,以使得各电极21a、21b从电池区域I的一个边41向电池区域I的外侧延伸。由此,与第一实施例~第四实施例一样,对连接器50(参照图7)插拔各电极21a、21b变得容易。
(第六实施例)
与第五实施例一样,本实施例中也使用支承基片75。图20(a)、图20(b)和图21是本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此外,这些图中,对与第一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相同的要素标注与这些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下省略其说明。
首先,与第五实施例的图17(a)的工序一样,如图20(a)所示,在透明基片20的上方配置支承基片75。但是,本实施例中,与第五实施例不同,在支承基片75上没有形成基底金属层72,而直接在支承基片75形成作为对置电极层32的铂层。
接着,如图20(b)所示,将透明基片20和支承基片75贴合,使对置电极层32紧贴到有机发电层25。并且,将对置电极层32与第二电极21b经由导电膏34连接。之后,将导电膏34加热至50℃~150℃,例如100℃而使其固化。
接着,如图21所示,在与第五实施例的部位相同的部位涂敷了紫外线固化树脂36后,通过照射紫外线使紫外线固化树脂36固化。此外,也可以与第五实施例一样,支承基片75的主面的中央部的一部分没有被紫外线固化树脂36覆盖而露出。通过以上方式,本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80的基本结构完成。
上述的本实施例中,也与第五实施例一样,在有机太阳能电池80中在有第一电极21a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21b。因此,对连接器50插拔各电极21a、21b变得容易。
(第七实施例)
与第一实施例~第六实施例不同,本实施例中,制造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作为有机太阳能电池。
图22(a)~图25(b)是本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此外,这些图中,对与第一实施例~第六实施例的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与这些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下省略其说明。首先,通过进行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图1(a)及图1(b)的工序,如图22(a)所示,得到在电池区域I形成了透明电极层21且在电极区域II形成了各电极21a、21b的结构。
接着,如图22(b)所示,在狭缝S涂敷紫外线固化树脂27,然后通过照射紫外线使紫外线固化树脂27固化。
接着,如图23(a)所示,在电池区域I的透明电极层21上涂敷了导电性聚合物后,使其在80℃~150℃,例如120℃程度的温度下干燥来形成透光性的正极层83。作为正极层83的材料的导电性聚合物没有特别限定,本实施例中使用包含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和聚苯乙烯磺酸(PSS)的导电性聚合物。
接着,如图23(b)所示,在正极层83上通过旋涂法涂敷作为有机半导体聚合物的聚(3-己基噻吩-2,5-二基)(P3HT),使其在50℃~150℃,例如100℃程度的温度下干燥而成为给体层84。此外,涂敷于第一电极21a和第二电极21b的有机半导体聚合物在干燥前预先被擦掉,以使得不在这些电极21a、21b上形成给体层84。
接着,如图24(a)所示,在给体层84上通过旋涂法涂敷PCBM(苯基C61丁酸甲酯)的溶液,对其进行加热以使其干燥,由此形成受体层85。通过该干燥,给体层84和受体层85各自所含的溶剂蒸发。
此外,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没有特别限定。干燥温度可设为100℃~200℃,例如150℃。另外,干燥时间可设为5分钟~60分钟,例如30分钟。而且,涂敷于各电极21a、21b的PCBM的溶液在干燥前预先被擦掉,以使得不在这些电极21a、21b上形成受体层85。
通过至此为止的工序,得到依次形成给体层84和受体层85而成的有机发电层86。接着,如图24(b)所示,在该有机发电层86上通过蒸镀法将作为对置电极层87的铝层形成为0.1μm~10μm程度的厚度。
接着,如图25(a)所示,在对置电极层87和第二电极21b上分别涂敷作为导电膏34的银膏,使其在50℃~150℃,例如100℃程度的温度下固化,并利用导电膏34将对置电极层87与第二电极21b电连接。
然后,如图25(b)所示,以第一电极21a和第二电极21b露出的方式,利用紫外线固化树脂36覆盖对置电极层87和透明基片20的侧面。此外,光C入射的第一主面20a成为没有被紫外线固化树脂36覆盖而露出的状态。然后,通过照射紫外线使紫外线固化树脂36固化,利用紫外线固化树脂36保护透明电极层21、正极层83、有机发电层86和对置电极层87的每一者。此外,也可以为对置电极层87的主面的中央部的一部分没有被紫外线固化树脂36覆盖而露出。
通过以上方式,本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90的基本结构完成。如上所述,该有机太阳能电池90是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从透明基片20的第一主面20a入射的光穿透透明电极层21和正极层83而达到有机发电层86,在正极层83与对置电极层87之间产生电动势。此外,该例中,第一电极21a成为正极,第二电极21b成为负极。
图26是该有机太阳能电池90的示意俯视图。如图26所示,本实施例中,俯视时透明电极层21、有机发电层25和对置电极层32全部重叠的电池区域I也成为矩形形状。
然后,通过在有机太阳能电池90中在有第一电极21a的一侧设置第二电极21b,各电极21a、21b从电池区域I的一个边41向电池区域I的外侧延伸。由此,与第一实施例~第六实施例一样,对连接器50(参照图7)插拔各电极21a、21b变得容易。
(第八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对电池区域I、第一电极21a和第二电极21b彼此的位置关系的各种例子进行说明。
·第一例
图27(a)是本实施例的第一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40的示意俯视图。如图27(a)所示,本例中,使电池区域I俯视时为六边形。然后,在有机太阳能电池40中有第一电极21a的一侧引出第二电极21b,由此,各电极21a、21b从构成六边形的六个边中的一个边41向电池区域I的外侧延伸。
此外,电池区域I的平面形状不限定于六边形,也可以是五边形或七边形以上的多边形。另外,也可以对这些多边形的各顶点实施倒角,使电池区域I形成在各顶点带有圆形的实质上多边形的形状。而且,设置各电极21a、21b的一个边41为直线状即可,边41的电池区域I的轮廓也可以是曲线状。
另外,该例中,以第一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40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也可以在第二实施例~第七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70、80、90中应用本变形例。对此,后述的第二变形例和第三变形例也相同。
·第二例
图27(b)是本实施例的第二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40的示意俯视图。如图27(b)所示,本例中设置两个第一电极21a,由此将各电极21a、21b的总数设为三个。在该情况下,也在电池区域I的同一侧设置各电极21a、21b,各电极21a、21b从电池区域I的同一边41向电池区域I的外侧延伸。
此外,各电极21a、21b的总数不限定于三个,也可以将总数设为四个以上。
·第三例
图28(a)是本实施例的第三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40的示意俯视图。如图28(a)所示,本例中,使电池区域I俯视时为椭圆形状。然后,通过在从电池区域I的中心P至90°的角度范围G内设置各电极21a、21b,以使得在电池区域I的同一侧设置各电极21a、21b,各电极21a、21b从角度范围G内的边41向电池区域I的外侧延伸。此外,作为角度范围G的基准的点不限定于中心P,各电极21a、21b也可以位于从电池区域I的内侧的某一点起90°的角度范围G内。
这样,即使边41为曲线状,通过在电池区域I的同一侧设置各电极21a、21b,也能够对连接器50(参照图7)插拔这些电极21a、21b,有机太阳能电池40的便利性提高。此外,该例中,将各电极21a、21b的总数设为三个,不过也可以将第一电极21a和第二电极21b分别设为一个,使各电极21a、21b的总数为两个。另外,电池区域I的平面形状也不限定于椭圆,也可以使电池区域I为圆形。
另外,角度范围G内的各电极21a、21b的位置也没有特别限定。图28(b)是本变形例的另一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40的示意俯视图。该例中,使各电极21a、21b中的一个靠近角度范围G的边角。这样一来,也能够对连接器50(参照图7)插拔各电极21a、21b。
(第九实施例)
第七实施例中,例如如图24(b)所示,在透明基片20上依次形成了透明电极层21、正极层83、有机发电层86和对置电极层87。本实施例中,将这些层的形成顺序反过来。
图29(a)、图29(b)是本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首先,如图29(a)所示,准备透明基片20,该透明基片20预先以0.1μm~0.5μm程度的厚度形成了作为透明电极层21的、掺杂了氟的氧化锡(FTO)层。然后,在透明电极层21上将作为对置电极层87的铂层通过溅射法形成为0.1nm~10nm程度的厚度。然后,利用激光切削透明电极层21和对置电极层87,由此形成狭缝S。
由此,在透明基片20的电池区域I残留透明电极层21和对置电极层87,并且形成将对置电极层87的一部分延长到电极区域II而成的第一电极87a。而且,被狭缝S与第一电极87a隔开的部分的对置电极层87成为第二电极87b。
然后,在狭缝S涂敷紫外线固化树脂27,通过照射紫外线使紫外线固化树脂27固化,而利用紫外线固化树脂埋设狭缝S。然后,与第七实施例一样,在电池区域I中的对置电极层87上依次层叠受体层85和给体层84,来形成有机发电层86。然后,通过在有机发电层86上涂敷导电性聚合物并使其干燥,而形成正极层83后,进一步在其上通过溅射法形成透明电极层21。该透明电极层21例如是厚度为0.1μm~0.5μm的FTO层。
接着,如图29(b)所示,在最上层的透明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87b分别涂敷导电膏34。然后,通过对导电膏34进行加热以使其固化,利用导电膏34将最上层的透明电极层21与第二电极87b电连接。此外,导电膏34的加热温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在50℃~150℃,例如100℃程度的温度下进行加热。
通过以上方式,本实施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100的基本结构完成。在该有机太阳能电池100中,通过从最上层的透明电极层21侧入射光C,能够在有机发电层86中产生电动势,并将该电力从各电极87a、87b取出。
本实施例中,在有机太阳能电池100中也在第一电极87a同一侧也设置了第二电极87b,因此,对连接器(参照图7)插拔这些电极87a、87b变得容易,能够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100的便利性。

Claims (8)

1.一种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电极层;
与所述透明电极层对置的对置电极层;
设置于所述透明电极层与所述对置电极层之间的有机发电层;
与所述透明电极层连接的第一电极;和
第二电极,其与所述对置电极层连接并且俯视时设置于有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电极层、所述对置电极层和所述有机发电层彼此重叠的电池区域俯视时为多边形,
俯视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从所述多边形的同一边向所述电池区域的外侧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电极层、所述对置电极层和所述有机发电层彼此重叠的电池区域包括俯视时为曲线状的边,
俯视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从所述边向所述电池区域的外侧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俯视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位于从所述电池区域的内侧的一点起90°的角度范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区域为圆或椭圆,所述电池区域的内侧的一点为所述圆或椭圆的中心的一点。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透明基片,其具有光入射的第一主面和形成有所述透明电极层的第二主面,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形成于所述透明基片的所述第二主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通过在所述第二主面上将所述透明电极层的一部分延长而形成,
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透明电极层位于相同的面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经由所述对置电极层而贴合于所述透明基片的支承基片,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没有被所述支承基片覆盖而露出。
CN201910978015.8A 2018-10-31 2019-10-15 有机太阳能电池 Pending CN1111293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05921 2018-10-31
JP2018205921A JP7261561B2 (ja) 2018-10-31 2018-10-31 有機系太陽電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9309A true CN111129309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328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78015.8A Pending CN111129309A (zh) 2018-10-31 2019-10-15 有机太阳能电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36071A1 (zh)
JP (1) JP7261561B2 (zh)
CN (1) CN11112930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10013B2 (en) * 2019-09-27 2022-08-09 Whitewater Solutions, Llc Method of filling a slit in a metallic smartcard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0939A (ja) * 1995-01-11 1996-07-2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電気化学セ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43440A (ja) * 2004-02-26 2005-09-08 Hitachi Maxell Ltd 光電変換素子
US20110290296A1 (en) * 2010-05-27 2011-12-01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Flexible tiled photovoltaic module
JP2012069342A (ja) * 2010-09-22 2012-04-05 Tdk Corp 太陽電池サブ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US20120180850A1 (en) * 2011-01-13 2012-07-19 Kim Sung-Su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3105541A (ja) * 2011-11-10 2013-05-30 Gunze Ltd 色素増感太陽電池作製用キット
JP2017028094A (ja) * 2015-07-22 2017-02-02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電変換素子
JP2018081991A (ja) * 2016-11-15 2018-05-24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電変換素子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0939A (ja) * 1995-01-11 1996-07-2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電気化学セ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43440A (ja) * 2004-02-26 2005-09-08 Hitachi Maxell Ltd 光電変換素子
US20110290296A1 (en) * 2010-05-27 2011-12-01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Flexible tiled photovoltaic module
JP2012069342A (ja) * 2010-09-22 2012-04-05 Tdk Corp 太陽電池サブ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US20120180850A1 (en) * 2011-01-13 2012-07-19 Kim Sung-Su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3105541A (ja) * 2011-11-10 2013-05-30 Gunze Ltd 色素増感太陽電池作製用キット
JP2017028094A (ja) * 2015-07-22 2017-02-02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電変換素子
JP2018081991A (ja) * 2016-11-15 2018-05-24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電変換素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61561B2 (ja) 2023-04-20
US20200136071A1 (en) 2020-04-30
JP2020072203A (ja) 2020-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77818A1 (en)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device
An et al. Enhanced Photo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All‐Flexible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Based on a Ti Substrate with TiO2 Nanoforest Underlayer
EP2994946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hotovoltaic device using perovskites
JP2009110796A (ja) 色素増感光電変換素子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CN1731591A (zh)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垒高型模块
US20140174524A1 (en)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lement,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lectronic apparatus, counter electrode for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lement, and architecture
JP2005310388A (ja) 光電変換素子
Hu et al. 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layer and hole selective layer free back-contacted hybrid perovskite solar cell
US20090101198A1 (e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4836473B2 (ja) 光電変換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発電装置
TWI394309B (zh)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Nikolskaia et al.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ies of perovskite and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under various solar radiation intensities
EP3061142B1 (en) Method of making a photovoltaic device
CN111129309A (zh) 有机太阳能电池
WO2007138348A2 (en) Photovoltaic cell with mesh electrode
JP2007227260A (ja) 光電変換装置及び光発電装置
JP5160045B2 (ja) 光電変換素子
CN110323069B (zh)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其制造方法
JP5013741B2 (ja) 光電変換装置及び光発電装置
CN102265406B (zh) 光伏器件
KR20170106299A (ko) 광전 변환 소자 및 광전 변환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US8525020B2 (en) Photovoltaic cell with non-miscible electrolytes
JP5846984B2 (ja) 電気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WO2020203443A1 (ja) 色素増感太陽電池
CN108231422B (zh) 光电转换元件和具有该光电转换元件的电子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