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16516A - 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16516A
CN111116516A CN201811275340.XA CN201811275340A CN111116516A CN 111116516 A CN111116516 A CN 111116516A CN 201811275340 A CN201811275340 A CN 201811275340A CN 111116516 A CN111116516 A CN 111116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kylene oxide
gas
tower
absorbent
tail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53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16516B (zh
Inventor
胡松
杨卫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2753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165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16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16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16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16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1/00Preparation of oxiranes
    • C07D301/3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3/00Compounds containing thre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03/02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 C07D303/04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containing only hydrogen and carbon 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ring oxygen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poxy Compound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含有环氧烷烃、氮气、水、乙醛的尾气送入增压单元(比如压缩机),增压后进入冷却器冷却,冷却液经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后,气相从吸收塔底部进入,冷的萃取剂从塔中上部进入,吸收塔顶气相去火炬等后处理,塔釜液相和气液分离器底部液相混合后送入环氧烷烃精制单元萃取精馏塔回收环氧烷烃,可有效回收尾气中的环氧烷烃,降低排放尾气中的环氧烷烃含量,有效解决VOCs排放问题,用于环氧烷烃装置的工业生产中。

Description

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主要涉及环氧烷烃生产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以过氧化氢异丙苯(CHP)、和/或过氧化氢乙苯(EBHP)、和/或过氧化氢叔丁醇(TBHP)与丙烯、和/或丁烯发生环氧化反应产物的工艺。
背景技术
环氧丙烷(PO)是第三大丙烯衍生物,仅次于聚丙烯和丙烯晴。作为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环氧丙烷最大的工业用途是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还用于丙二醇、第四代洗涤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田破乳剂、农药乳化剂及润湿剂等。
环氧丁烷(BO)与环氧丙烷的化学性质相似,同样可以作为聚醚多元醇的原料单体,此外还可用作三氯乙烯等氯代烃溶剂的酸清除剂,在医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农药化学品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
目前,工业上报道处理含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有机废气的净化方法主要有高温催化燃烧法、化学吸收法、固体酸催化三种。
其中高温催化燃烧法主要是将废气引入到焚烧或火炬系统,进行催化燃烧。这类专利报道,如:CN201410247482.0、CN200710053868.8、CN03258985.9、CN03211736.1等。由于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为甲类易燃物质,在空气中爆炸极限都很低,浓度范围宽,如果废气中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浓度处于爆炸极限,催化燃烧很容易发生危险事故。在过去10年,在美国已经发生多起安全事故。无论其控制系统做的多么“周全”,都会有安全隐患存在,在意外的情况下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且,由于其中氮气含量在60v%以上,如果直接引入火炬焚烧系统,大股惰性气体可能会造成火焰熄灭。废气中的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也没有有效利用,增加了环境的碳排放。
化学吸收法主要是在酸、碱为催化剂条件下,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会和水发生开环加成水解反应,转化成丙二醇或乙二醇。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都是三元环,由于三元环存在很大的环张力,所以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这类专利报道,如:CN200910188103.4等。其中尤其以无机酸催化效果最佳,因为其具有很强的氢离子电解能力,且性质稳定不易挥发,能够促使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开环质子化。但是其存在工艺复杂,尤其废水后处理复杂,副产物较多、污染环境等缺点。
专利CN201110246110.2披露了一种尾气中环氧化物的回收方法,采用冷却、喷淋、汇集的方法,实现尾气的达标排放,同时,采用水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与环氧化物进行水合反应,生成醇类得到利用。专利CN201220538170.1公开了一种环氧乙烷回收装置,采用的也是水喷淋吸收的方法,使尾气吸收,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正常情况下,环氧乙烷水溶液相当稳定,并无明显的化学反应;采用水作为环氧化物吸收介质,进行环氧乙烷水合反应需要的条件较高,一般在酸性催化下,反应温度为60℃左右;环氧乙烷与水的反应机理分为环氧乙烷开环和水合反应两步,据热力学计算,环氧乙烷开环、水合反应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34.4kcal/mol和14.5kcal/mol,水合后的乙醇还可进一步生成二乙二醇、三乙二醇;用乙二醇作为吸收介质也是是这种原理。因此,以水或乙二醇为吸收介质,进行环氧乙烷尾气回收存在反应慢、产物中酸性催化剂不易除去,产物利用难的缺点。
以上方法均采用化学方法来处理环氧烷烃尾气,用水作为吸收剂,环氧烷烃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化学物质,需要增加新的分离设备和能耗;采用有机胺类作为吸收剂,反应速度和效率提高,但没有有效回收利用环氧烷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在处理环氧烷烃尾气时用化学方法需要通过水或有机胺进行化学作用,由此带来新的分离设备或能耗,或是不能有效回收利用环氧烷烃等问题。相比传统的化学方法,本发明的环氧烷烃回收方法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无需通过或引入固体酸催化剂和新的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即可实现回收利用环氧烷烃尾气。
现有技术中未有在处理环氧烷烃尾气时使用物理吸附方法的报道,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在处理环氧烷烃尾气时采用物理吸附时,引入的吸收剂后续还需进一步分离,由此带来新的分离设备或能耗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回收尾气中的环氧丙烷,降低回收环氧烷烃中的水、乙醛含量,可用于环氧烷烃装置的工业生产中,可有效回收尾气中的环氧烷烃,降低排放尾气中的环氧烷烃含量,有效解决VOCs排放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采用吸收剂可完全吸收环氧烷烃,特别是吸收剂选自环氧烷烃精制单元萃取精馏塔加入的萃取剂组分中的一种或至少一种,环氧烷烃精制单元精馏塔及萃取剂是环氧烷烃生产工艺中的必要单元和必要组分,故在吸收塔中引入吸收剂并不会添加额外的分离设备,也不会增加额外的能耗,实现了环氧烷烃的完美回收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含有环氧烷烃、氮气、水和乙醛的尾气送入增压单元(比如压缩机),增压后从吸收塔底部进入,吸收剂从吸收塔中上部进入,塔釜液相送入环氧烷烃精制单元萃取精馏塔,其特征在于吸收剂选自环氧烷烃精制单元萃取精馏塔加入的萃取剂组分中的一种或至少一种;优选地,增压后先进入冷却器冷却,冷却后得到的冷却液经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得到的气相送入吸收塔。上述技术方案中,吸收剂和环氧烷烃精制单元萃取精馏塔加入的萃取剂组分完全相同。
上述技术方案中,物料送入吸收塔的位置为吸收塔底部或下部或中下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吸收剂进入吸收塔的位置优选为上部,更优选为顶部。当吸收塔中上部或顶部设置除沫器时,除沫器设置在吸收剂进料位置上方。
除沫器可以是金属丝网、玻璃纤维等,对吸收后的尾气进一步拦截气相中夹带的液体。
环氧烷烃来自于过氧化氢异丙苯(CHP)、和/或过氧化氢乙苯(EBHP)、和/或过氧化氢叔丁醇(TBHP)与丙烯、和/或丁烯发生环氧化反应的产物,可以是上述的任一种产物或任意产物的组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产物中还含有水、和/或乙醛、和/或甲酸甲酯、和/或丙醛、和/或丙酮、和/或甲醇、和/或有机酸。
所述含有环氧烷烃、氮气、水、乙醛的尾气至少部分(优选至少40mol%,优选至少70mol%,优选至少90mol%,优选全部)来自环氧烷烃产品中间罐、环氧烷烃产品罐和不合格环氧烷烃产品罐中任意一个或任意几个罐,但不限于以上这些。
环氧烷烃产品中间罐是环氧烷烃精制单元环氧烷烃产品检测罐或产品日罐,环氧烷烃产品中间罐为环氧烷烃产品储罐,不合格环氧烷烃产品罐为不合格环氧烷烃产品日罐或储罐,不合格产品需要回炼。以上罐在环氧烷烃进、出料、环境温度变化、装卸过程中,罐顶都会排出大量的含有环氧烷烃的尾气,尾气主要含有氮气、环氧烷烃、还有少量的水、乙醛等组分。目前现有装置做法大多是直接去火炬或焚烧炉,造成装置物耗增加、加重尾气处理设备负担。
所述含有环氧烷烃、氮气、水和乙醛的尾气的摩尔组成为环氧烷烃5~60%、氮气40~95%、水50~5000ppm、乙醛5~200ppm,相对于尾气的总摩尔计。根据尾气来自不同的罐,组分及含量会有所差别。
对于吸收过程,低温高压是有利的。压力越高,环氧烷烃在萃取剂中溶解度增加,所以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为0.20~1.2MPaG,优选0.4~1.0MPaG。
同时温度越低,氮气在环氧烷烃和吸收剂中溶解度越小,所以所述冷却器的出口温度为0~50℃,优选5~20℃。
所述萃取剂加入量和吸收塔塔釜气相进料量的质量比例为(1:1)~(8:1),优选(1.5:1)~(5:1)。
所述气液分离器操作压力为0.20~1.2MPaG,优选0.4~1.0MPaG。
所述气液分离器操作方式为绝热闪蒸,热负荷为0。
所述吸收塔操作压力为0.20~1.2MPaG,优选0.4~1.0MPaG。
所述吸收塔理论塔板数为5~20块,优选5~15块。
所述吸收剂为环氧烷烃精制单元萃取剂,所述吸收剂或环氧烷烃精制单元萃取剂至少包含选自C7~C20烃类中的至少一种烃类,优选的至少包含C7~C10烃类中的至少一种烃类,更优选C8烃类。
为强化吸收溶解尾气中的环氧烷烃,吸收剂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吸收过程,所以所述吸收剂温度为0~50℃,优选5~20℃。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对于塔进料位置的表述,其中塔中上部是指塔高度中点所处横截面的上方位置,塔中下部是指塔高度中点所处横截面的下方位置。吸收塔塔釜液相和气液分离器底部液相混合后送入环氧烷烃精制单元萃取精馏塔,环氧化单元均设置有萃取精馏塔,萃取精馏塔的功能为萃取精馏分离乙醛、水等轻组分杂质,塔中上部是乙醛、水等轻组分,塔釜是环氧烷烃和萃取剂的混合物,萃取精馏塔的规格和操作均不需要改动,有机相的加入量在精馏塔操作负荷正常波动范围内。所以,本发明选择萃取剂作为吸收液加入,从分离效果来看,冷的萃取剂是优良的吸收剂,吸收后的尾气中环氧烷烃含量接近为0,不新增解析分离设备如精馏塔,不引入新的物质的同时,提高回收效率,降低分离难度。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措施,尾气经过处理后,环氧烷烃含量从5~60mol%下降至0,环氧烷烃回收率达到100%,尾气处理量降低到原来的20~90%,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1中,
A为尾气压缩机,
B为冷却器,
C为气液分离器,
D为吸收塔,
图2中,
E为萃取精馏塔。
1为含环氧烷烃的尾气,2为增压后的尾气,3为尾气冷却液,4为气液分离器顶气相,5为气液分离器底液相,6为吸收剂,7为回收后的尾气,8为吸收塔釜液相,9为气液分离器底液相和吸收塔釜液相混合物,10为萃取精馏塔原进料,11为萃取精馏塔混合进料,12为萃取剂进料,13为塔中上部产品,14为塔釜产品。
如图1,2所示,通过将含有环氧烷烃、氮气、水和乙醛的尾气(1)送入压缩机A,增压(2)后进入冷却器B冷却,冷却液(3)进入气液分离器C气液分离后,气相(4)从吸收塔D底部进入,冷的吸收剂(6)从塔中上部进入,吸收塔顶气相(7)去火炬等后处理,塔釜液相(8)和气液分离器底部液相(5)混合后(9)送入环氧烷烃精制单元萃取精馏塔E中下部,萃取剂进料萃取精馏塔E顶部(12)进料,13为萃取精馏塔E塔中上部产品,14为萃取精馏塔E塔釜产品,可有效回收尾气中的环氧烷烃。
气相(7)仍然含有极微量的环氧烷烃,可通过深冷的烃类溶剂物理或水化学吸收等方法得到可以直接排放的氮气,本发明不一一赘述,但也属于本发明的延伸和拓展。
其中,吸收剂为环氧烷烃精制单元萃取剂或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C7~C20烃类,优选C8烃类。
通过以上步骤和措施,借助环氧化单元萃取精馏塔,尾气中的环氧烷烃得到有效回收,同时尾气量大幅度降低,在优选的条件下,可实现尾气中环氧烷烃含量为0。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但是这些实施例无论如何都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通过将含有环氧丙烷、氮气、水、乙醛的尾气(1)送入压缩机A,增压(2)后进入冷却器B冷却,冷却液(3)进入气液分离器C气液分离后,气相(4)从吸收塔D底部进入,冷的萃取剂(6)从塔中上部进入,吸收塔顶气相(7)去火炬等后处理,塔釜液相(8)和气液分离器底部液相(5)混合后(9)送入环氧丙烷精制单元萃取精馏塔E中下部,萃取剂进料萃取精馏塔E顶部(12)进料,13为萃取精馏塔E塔中上部产品,14为萃取精馏塔E塔釜产品,可有效回收尾气中的环氧丙烷。
含有环氧丙烷、氮气、水、乙醛等的尾气的摩尔组成为环氧丙烷50%、水50ppm、乙醛10ppm,剩余组分为氮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为0.40MPaG。
冷却器的出口温度为10℃。
萃取剂加入量和吸收塔塔釜气相进料量比例为2:1。
气液分离器操作压力为0.38MPaG。
气液分离器操作方式为绝热闪蒸,热负荷为0。
吸收塔操作压力为0.36MPaG。
吸收塔理论塔板数为10块。
吸收剂和环氧丙烷精制单元萃取剂相同,均为正辛烷,吸收剂的进料温度为10℃。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措施,尾气经过处理后,环氧丙烷含量从50mol%下降至0mol%,环氧丙烷回收率接近100%,尾气处理量降低到原来的30%(质量)。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冷的萃取剂(6)从塔上部进入,含有环氧丙烷、氮气、水、乙醛等的尾气的摩尔组成为环氧丙烷50%、水50ppm、乙醛10ppm,剩余组分为氮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为0.40MPaG。
冷却器的出口温度为10℃。
萃取剂加入量和吸收塔塔釜气相进料量比例为2:1。
气液分离器操作压力为0.38MPaG。
气液分离器操作方式为绝热闪蒸,热负荷为0。
吸收塔操作压力为0.36MPaG。
吸收塔理论塔板数为5块。
吸收剂和环氧丙烷精制单元萃取剂相同,均为正辛烷,吸收剂的进料温度为10℃。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措施,尾气经过处理后,环氧丙烷含量从50mol%下降至0mol%,环氧丙烷回收率接近100%,尾气处理量降低到原来的30%(质量)。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冷的萃取剂(6)从塔顶部进入,含有环氧丙烷、氮气、水、乙醛等的尾气的摩尔组成为环氧丙烷50%、水50ppm、乙醛10ppm,剩余组分为氮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为0.40MPaG。
冷却器的出口温度为10℃。
萃取剂加入量和吸收塔塔釜气相进料量比例为2:1。
气液分离器操作压力为0.38MPaG。
气液分离器操作方式为绝热闪蒸,热负荷为0。
吸收塔操作压力为0.36MPaG。
吸收塔理论塔板数为15块。
吸收剂和环氧丙烷精制单元萃取剂相同,均为正辛烷,吸收剂的进料温度为10℃。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措施,尾气经过处理后,环氧丙烷含量从50mol%下降至0mol%,环氧丙烷回收率达到100%,尾气处理量降低到原来的30%(质量)。
【实施例4】
同实施例1,含有环氧丙烷、氮气、水、乙醛等的尾气的摩尔组成为环氧丙烷50%、水50ppm、乙醛10ppm,剩余组分为氮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为0.40MPaG。
冷却器的出口温度为20℃。
萃取剂加入量和吸收塔塔釜气相进料量比例为2:1。
气液分离器操作压力为0.38MPaG。
气液分离器操作方式为绝热闪蒸,热负荷为0。
吸收塔操作压力为0.36MPaG。
吸收塔理论塔板数为10块。
吸收剂和环氧丙烷精制单元萃取剂相同,均为正辛烷,吸收剂的进料温度为20℃。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措施,尾气经过处理后,环氧丙烷含量从50mol%下降至0mol%,环氧丙烷回收率达到100%,尾气处理量降低到原来的31.15%(质量)。
【实施例5】
同实施例1,含有环氧丙烷、氮气、水、乙醛等的尾气的摩尔组成为环氧丙烷50%、水50ppm、乙醛10ppm,剩余组分为氮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为0.40MPaG。
冷却器的出口温度为20℃。
萃取剂加入量和吸收塔塔釜气相进料量比例为1:1。
气液分离器操作压力为0.38MPaG。
气液分离器操作方式为绝热闪蒸,热负荷为0。
吸收塔操作压力为0.36MPaG。
吸收塔理论塔板数为10块。
吸收剂和环氧丙烷精制单元萃取剂相同,均为正辛烷,吸收剂的进料温度为20℃。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措施,尾气经过处理后,环氧丙烷含量从50mol%下降至3.29mol%,环氧丙烷回收率达到96.61%,尾气处理量降低到原来的35.69%(质量)。
【实施例6】
同实施例1,含有环氧丙烷、氮气、水、乙醛等的尾气的摩尔组成为环氧丙烷50%、水50ppm、乙醛10ppm,剩余组分为氮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为0.40MPaG。
冷却器的出口温度为20℃。
萃取剂加入量和吸收塔塔釜气相进料量比例为5:1。
气液分离器操作压力为0.38MPaG。
气液分离器操作方式为绝热闪蒸,热负荷为0。
吸收塔操作压力为0.36MPaG。
吸收塔理论塔板数为10块。
吸收剂和环氧丙烷精制单元萃取剂相同,均为正辛烷,吸收剂的进料温度为20℃。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措施,尾气经过处理后,环氧丙烷含量从50mol%下降至0mol%,环氧丙烷回收率达到100%,尾气处理量降低到原来的31.15%(质量)。
【实施例7】
同实施例1,含有环氧丙烷、氮气、水、乙醛等的尾气的摩尔组成为环氧丙烷50%、水50ppm、乙醛10ppm,剩余组分为氮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为0.40MPaG。
冷却器的出口温度为10℃。
萃取剂加入量和吸收塔塔釜气相进料量比例为1:1。
气液分离器操作压力为0.38MPaG。
气液分离器操作方式为绝热闪蒸,热负荷为0。
吸收塔操作压力为0.36MPaG。
吸收塔理论塔板数为15块。
吸收剂和环氧丙烷精制单元萃取剂相同,均为正辛烷,吸收剂的进料温度为10℃。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措施,尾气经过处理后,环氧丙烷含量从50mol%下降至0.58mol%,环氧丙烷回收率达到99.42%,尾气处理量降低到原来的32.91%(质量)。
【实施例8】
同实施例1,含有环氧丙烷、氮气、水、乙醛等的尾气的摩尔组成为环氧丙烷50%、水50ppm、乙醛10ppm,剩余组分为氮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为0.20MPaG。
冷却器的出口温度为10℃。
萃取剂加入量和吸收塔塔釜气相进料量比例为1:1。
气液分离器操作压力为0.18MPaG。
气液分离器操作方式为绝热闪蒸,热负荷为0。
吸收塔操作压力为0.16MPaG。
吸收塔理论塔板数为15块。
吸收剂和环氧丙烷精制单元萃取剂相同,均为正辛烷,吸收剂的进料温度为10℃。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措施,尾气经过处理后,环氧丙烷含量从50mol%下降至4.96mol%,环氧丙烷回收率达到94.76%,尾气处理量降低到原来的37.37%(质量)。
【实施例9】
同实施例1,含有环氧丙烷、氮气、水、乙醛等的尾气的摩尔组成为环氧丙烷50%、水50ppm、乙醛10ppm,剩余组分为氮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为0.20MPaG。
冷却器的出口温度为10℃。
萃取剂加入量和吸收塔塔釜气相进料量比例为3:1。
气液分离器操作压力为0.18MPaG。
气液分离器操作方式为绝热闪蒸,热负荷为0。
吸收塔操作压力为0.16MPaG。
吸收塔理论塔板数为15块。
吸收剂和环氧丙烷精制单元萃取剂相同,均为正辛烷,吸收剂的进料温度为10℃。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措施,尾气经过处理后,环氧丙烷含量从50mol%下降至0mol%,环氧丙烷回收率达到100%,尾气处理量降低到原来的29.49%(质量)。
【实施例10】
同实施例1,含有环氧丙烷、氮气、水、乙醛等的尾气的摩尔组成为环氧丙烷50%、水50ppm、乙醛10ppm,剩余组分为氮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为0.20MPaG。
冷却器的出口温度为10℃。
萃取剂加入量和吸收塔塔釜气相进料量比例为3:1。
气液分离器操作压力为0.18MPaG。
气液分离器操作方式为绝热闪蒸,热负荷为0。
吸收塔操作压力为0.16MPaG。
吸收塔理论塔板数为15块。
吸收剂为正辛烷,环氧丙烷精制单元萃取剂是碳八烃类混合物,吸收剂的进料温度为10℃。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措施,尾气经过处理后,环氧丙烷含量从50mol%下降至0mol%,环氧丙烷回收率达到100%,尾气处理量降低到原来的29.49%(质量)。
【实施例11】
同实施例1,含有环氧丙烷、氮气、水、乙醛等的尾气的摩尔组成为环氧丙烷50%、水50ppm、乙醛10ppm,剩余组分为氮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为0.80MPaG。
冷却器的出口温度为20℃。
萃取剂加入量和吸收塔塔釜气相进料量比例为1:1。
气液分离器操作压力为0.78MPaG。
气液分离器操作方式为绝热闪蒸,热负荷为0。
吸收塔操作压力为0.76MPaG。
吸收塔理论塔板数为10块。
吸收剂和环氧丙烷精制单元萃取剂相同,均为正辛烷,吸收剂的进料温度为20℃。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措施,尾气经过处理后,环氧丙烷含量从50mol%下降至0,环氧丙烷回收率达到100%,尾气处理量降低到原来的30.46%(质量)。
【实施例12】
同实施例1,含有环氧丁烷、氮气、水、乙醛等的尾气的摩尔组成为环氧丁烷12%、水50ppm、乙醛10ppm,剩余组分为氮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为0.40MPaG。
冷却器的出口温度为10℃。
萃取剂加入量和吸收塔塔釜气相进料量比例为2:1。
气液分离器操作压力为0.38MPaG。
气液分离器操作方式为绝热闪蒸,热负荷为0。
吸收塔操作压力为0.36MPaG。
吸收塔理论塔板数为10块。
吸收剂和环氧丁烷精制单元萃取剂相同,均为正辛烷,吸收剂的进料温度为10℃。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措施,尾气经过处理后,环氧丁烷含量从12mol%下降至3ppm,环氧丁烷回收率达到99.99%,尾气处理量降低到原来的69.93%(质量)。
【实施例13】
同实施例1,含有环氧丙烷、氮气、水、乙醛等的尾气的摩尔组成为环氧丙烷50%、水50ppm、乙醛10ppm,剩余组分为氮气。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为0.40MPaG。
冷却器的出口温度为20℃。
萃取剂加入量和吸收塔塔釜气相进料量比例为5:1。
气液分离器操作压力为0.38MPaG。
气液分离器操作方式为绝热闪蒸,热负荷为0。
吸收塔操作压力为0.36MPaG。
吸收塔理论塔板数为10块。
吸收剂为正辛烷和异辛烷混合物,环氧丙烷精制单元萃取剂为C8~C9烃类混合物,吸收剂的进料温度为20℃。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和措施,尾气经过处理后,环氧丙烷含量从50mol%下降至0mol%,环氧丙烷回收率达到100%,尾气处理量降低到原来的31.15%(质量)。
【对比例1】
尾气条件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直接将尾气冷却到10℃,气液分离,环氧丙烷含量从50mol%下降至33.06mol%,环氧丙烷回收率为48.20%,尾气处理量降低到原来的67.97%(质量)。
【对比例2】
尾气条件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尾气增压至0.40MPaG,再冷却到10℃,气液分离,环氧丙烷含量从50mol%下降至7.62mol%,环氧丙烷回收率为91.41%,尾气处理量降低到原来的40.0%(质量)。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含有环氧烷烃、氮气、水和乙醛的尾气送入增压单元(比如压缩机),增压后从吸收塔底部进入,吸收剂从吸收塔中上部进入,塔釜液相送入环氧烷烃精制单元萃取精馏塔;优选地,增压后先进入冷却器冷却,冷却后得到的冷却液经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得到的气相送入吸收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塔顶气相进行后处理(比如去火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吸收剂选自环氧烷烃精制单元萃取精馏塔加入的萃取剂组分中的一种或至少一种;优选为吸收剂和环氧烷烃精制单元萃取精馏塔加入的萃取剂组分完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烷烃来自于过氧化氢异丙苯(CHP)、和/或过氧化氢乙苯(EBHP)、和/或过氧化氢叔丁醇(TBHP)与丙烯、和/或丁烯发生环氧化反应的产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环氧烷烃、氮气、水和乙醛的尾气来自环氧烷烃产品中间罐、环氧烷烃产品罐和不合格环氧烷烃产品罐中任意一个或任意几个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环氧烷烃、氮气、水和乙醛的尾气的摩尔组成为环氧烷烃5~60%、氮气40~95%、水50~5000ppm、乙醛5~200ppm,相对于尾气的总摩尔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压力为0.20~1.20MPaG,优选0.40~1.0MPa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的出口温度为0~50℃,优选5~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剂加入量和吸收塔塔釜气相进料量的质量比例为(1:1)~(8:1),优选(1.5:1)~(5: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操作压力为0.20~1.20MPaG,优选0.40~1.0MPaG。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热负荷为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操作压力为0.20~1.2MPaG,优选0.4~1.0MPaG。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理论塔板数为5~20块,优选5~15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剂或环氧烷烃精制单元萃取剂至少包含选自C7~C20烃类中的至少一种烃类或者至少包含C7~C10烃类中的至少一种烃类,优选C8烃类。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剂温度为0~50℃,优选5~20℃。
CN201811275340.XA 2018-10-30 2018-10-30 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 Active CN1111165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5340.XA CN111116516B (zh) 2018-10-30 2018-10-30 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5340.XA CN111116516B (zh) 2018-10-30 2018-10-30 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16516A true CN111116516A (zh) 2020-05-08
CN111116516B CN111116516B (zh) 2022-10-11

Family

ID=70484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5340.XA Active CN111116516B (zh) 2018-10-30 2018-10-30 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1651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5489A (zh) * 2020-08-25 2020-11-27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乙苯氧化反应尾气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2266323A (zh) * 2020-10-28 2021-01-26 雅邦绿色过程与新材料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从环氧丙烷、甲基叔丁基醚生产废液中回收丙酮的工艺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04181A (en) * 1967-01-04 1970-09-03 Ici Ltd Process for the recovery of propylene oxide
JPS60174732A (ja) * 1984-02-20 1985-09-09 Nippon Sanso Kk 酸化エチレン製造プラントの排ガス回収法
CN1524009A (zh) * 2001-06-18 2004-08-25 �������¹ɷ����޹�˾ 回收气流的可燃组分的方法
CN1533383A (zh) * 2001-07-20 2004-09-29 �Ϻ���ͨ��ѧ 回收并提纯3,4-环氧-1-丁烯
CN101432271A (zh) * 2006-04-27 2009-05-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氧化丙烯的制备方法
CN203403030U (zh) * 2013-07-11 2014-01-22 北京科太亚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丙烷的回收处理装置
CN103816790A (zh) * 2014-02-27 2014-05-28 邢台市蓝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尾气中环氧化物的回收方法
CN104650008A (zh) * 2015-02-13 2015-05-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由氧、氢直接氧化丙烯制备环氧丙烷的工艺及系统
CN106955563A (zh) * 2017-03-23 2017-07-18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含eo和po的废气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04181A (en) * 1967-01-04 1970-09-03 Ici Ltd Process for the recovery of propylene oxide
JPS60174732A (ja) * 1984-02-20 1985-09-09 Nippon Sanso Kk 酸化エチレン製造プラントの排ガス回収法
CN1524009A (zh) * 2001-06-18 2004-08-25 �������¹ɷ����޹�˾ 回收气流的可燃组分的方法
CN1533383A (zh) * 2001-07-20 2004-09-29 �Ϻ���ͨ��ѧ 回收并提纯3,4-环氧-1-丁烯
CN101432271A (zh) * 2006-04-27 2009-05-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氧化丙烯的制备方法
CN203403030U (zh) * 2013-07-11 2014-01-22 北京科太亚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丙烷的回收处理装置
CN103816790A (zh) * 2014-02-27 2014-05-28 邢台市蓝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尾气中环氧化物的回收方法
CN104650008A (zh) * 2015-02-13 2015-05-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由氧、氢直接氧化丙烯制备环氧丙烷的工艺及系统
CN106955563A (zh) * 2017-03-23 2017-07-18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含eo和po的废气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亚平: "《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 March 2008,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5489A (zh) * 2020-08-25 2020-11-27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乙苯氧化反应尾气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1995489B (zh) * 2020-08-25 2022-12-30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乙苯氧化反应尾气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2266323A (zh) * 2020-10-28 2021-01-26 雅邦绿色过程与新材料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从环氧丙烷、甲基叔丁基醚生产废液中回收丙酮的工艺方法
CN112266323B (zh) * 2020-10-28 2023-03-24 雅邦绿色过程与新材料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从环氧丙烷、甲基叔丁基醚生产废液中回收丙酮的工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16516B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16516B (zh) 用于环氧烷烃的回收方法
CN103772125B (zh) 以炼厂干气为原料制取乙苯的方法
JP5780124B2 (ja) 共役ジエンの製造方法
JP5386590B2 (ja) メタノール−オレフィンプロセスのための吸収装置及び脱メタン装置
CN105693452A (zh) 一种天然气制乙炔的净化系统及方法
EP2619286A1 (en) Reaction system and products therefrom
CN111116517B (zh) 环氧丁烷回收方法
CN105642082B (zh) 双氧水环氧化丙烯制备环氧丙烷的尾气处理装置及工艺
CN101544532A (zh) 以催化裂化副产碳四和乙烯裂解副产碳四为原料生产丁烯-1的方法
CN101260016A (zh) 甲基叔丁基醚裂解制高纯异丁烯的精制装置及工艺方法
CN111116515B (zh) 环氧烷烃回收方法
CN111116518A (zh) 环氧烷烃的回收利用方法
CN103272400A (zh) 多种液体有机化工原料挥发气的智能集中收集处理方法
CN111116519B (zh) 环氧烷烃利用方法
CN102775295B (zh) 一种提纯丙烯酸的方法
US9969661B2 (en) Method of preparing conjugated diene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6861372A (zh) 含eo、po的废气处理方法
CN113149837A (zh) 一种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的提纯方法
CN107243228A (zh) 含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废气处理方法
CN112827325B (zh) 一种eo和/或po尾气的回收处理方法及设备
NO130715B (zh)
CN213113220U (zh) 一种烷基化设备
EP1183249B1 (en) Process for recovering 3,4-epoxy-1-butene
CN106984138A (zh) 废气处理方法
CN201855589U (zh) 新型排气稳定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