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8700B - 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8700B
CN111098700B CN201811270009.9A CN201811270009A CN111098700B CN 111098700 B CN111098700 B CN 111098700B CN 201811270009 A CN201811270009 A CN 201811270009A CN 111098700 B CN111098700 B CN 1110987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lle
vehicle
opening angle
signal
early wa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00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98700A (zh
Inventor
张冠雄
安维轻
侯万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000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987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98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8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98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8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8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 B60K11/085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with adjustable shutters or bli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方法包括:判断是否检测到车辆的前碰撞预警信号;若是,根据主动进气格栅的格栅叶片的位置,确定格栅叶片的开启角度;若开启角度为非完全开启角度,控制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车辆发生碰撞后,导致AGS的格栅叶片无法完全打开,造成车辆的发动机舱散热性能降低,甚至可能引发车辆燃烧的风险;并且降低了行驶员安全的危险系数。

Description

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主动进气格栅(AGS)被结合到车辆中,以便有助于满足更严格的燃料经济型标准。例如,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AGS自动关闭以阻塞气流通过发动机冷却系统,以降低车辆阻力和燃料消耗量;当启动冷发动机时,AGS保持关闭以帮助快速达到更高的发动机温度,以降低车辆排放和燃料消耗量。
然而,若车辆发生碰撞后,由于AGS的格栅叶片无法完全打开,导致车辆的发动机舱散热性能降低,甚至可能引发车辆燃烧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避免车辆因发生碰撞,导致AGS的格栅叶片无法完全打开,造成车辆的发动机舱散热性能降低,甚至可能引发车辆燃烧的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车辆的前碰撞预警信号;
若是,根据主动进气格栅的格栅叶片的位置,确定所述格栅叶片的开启角度;
若所述开启角度为非完全开启角度,控制所述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
进一步的,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车辆的前碰撞预警信号的步骤,包括:
接收自适应巡航模块或智能前视摄像头模块发送的信号;
判断所述信号是否为前碰撞预警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车辆的碰撞信号后,控制所述格栅叶片保持当前最大角度开启状态,或者,控制所述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前碰撞预警信号取消后,控制所述格栅叶片调整到所述非完全开启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非完全开启角度小于9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车辆发生碰撞后,导致AGS的格栅叶片无法完全打开,造成车辆的发动机舱散热性能降低,甚至可能引发车辆燃烧的风险;并且降低了行驶员安全的危险系数。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装置应用于车辆,所述装置包括:
预警信号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车辆的前碰撞预警信号;
开启角度确定模块,用于若是,根据主动进气格栅的格栅叶片的位置,确定所述格栅叶片的开启角度;
格栅叶片开启模块,用于若所述开启角度为非完全开启角度,控制所述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预警信号判断模块,包括:
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自适应巡航模块或智能前视摄像头模块发送的信号;
预警信号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信号是否为前碰撞预警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碰撞信号控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车辆的碰撞信号后,控制所述格栅叶片保持当前最大角度开启状态,或者,
第二碰撞信号控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车辆的碰撞信号后,控制所述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角度调整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前碰撞预警信号取消后,控制所述格栅叶片调整到所述非完全开启角度。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完全开启角度小于90°。
所述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装置与上述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在该车辆上设置上述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装置。
所述车辆与上述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一种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步骤为:
步骤101: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车辆的前碰撞预警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一般将AGS格栅叶片完全关闭或部分关闭以降低空气阻力,从而实现降低车辆的燃油消耗。然而,若车辆发生碰撞后,AGS格栅叶片将无法完全打开,会造成车辆的发动机舱散热性能降低,甚至可能引发车辆燃烧的风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本发明实施例设置了车辆前碰撞预警安全预防机制,首先判断是否检测到车辆的前碰撞预警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是否检测到车辆的前碰撞预警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接收自适应巡航模块或智能前视摄像头模块发送的信号;判断所述信号是否为前碰撞预警信号。
具体的,车辆的自适应巡航模块或智能前视摄像头模块会根据预设的安全碰撞距离识别车辆的前方是否有碰撞风险,若有,则会通过车载总线向车辆的ECU(Electronic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相当于车辆的CPU)发送前碰撞预警信号,也就是说,当车辆的ECU接收到自适应巡航模块或智能前视摄像头模块发送的信号后,并对该信号是否为前碰撞预警信号作出判断。其中,本发明实施例对预设的安全碰撞距离不做限定,具体距离可以根据当前车速。制动距离等因素进行设定。
步骤102:若是,根据主动进气格栅的格栅叶片的位置,确定所述格栅叶片的开启角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车辆的ECU检测到前碰撞预警信号,然后,ECU可以根据主动进气格栅的格栅叶片的位置,确定格栅叶片的开启角度。当格栅叶片完全开启时,开启角度为90°;当格栅叶片未完全开启,也即格栅叶片部分关闭或完全关闭,开启角度小于90°。
步骤103:若所述开启角度为非完全开启角度,控制所述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开启角度为非完全开启角度(<90°),ECU可以控制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当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后,增加了该车辆发动机舱散热性能,以避免可能引发车辆燃烧的风险,并且提高了对行驶员的安全保护。
在上述步骤103之后,还包括步骤:当检测到所述前碰撞预警信号取消后,控制所述格栅叶片调整到所述非完全开启角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ECU接收到自适应巡航模块或智能前视摄像头模块发送的前碰撞预警取消信号后,控制格栅叶片的角度调整回之前的开启角度。
在上述步骤102之后,还包括步骤:若所述开启角度为完全开启角度,控制所述格栅叶片保持当前开启角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开启角度为90度,ECU需要控制AGS的格栅叶片保持当前的开启角度。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实施例设置了车辆前碰撞预警安全预防机制,先判断是否检测到了车辆的前碰撞预警信号;若是,根据主动进气格栅的格栅叶片的位置,确定格栅叶片的开启角度;若开启角度为非完全开启角度,控制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车辆发生碰撞后,导致AGS的格栅叶片无法完全打开,造成车辆的发动机舱散热性能降低,甚至可能引发车辆燃烧的风险;并且降低了行驶员安全的危险系数。
实施例二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步骤为:
步骤201: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车辆的前碰撞预警信号。具体描述请参照上述步骤101,此处不再累赘。
步骤202:若是,根据主动进气格栅的格栅叶片的位置,确定所述格栅叶片的开启角度。具体描述请参照上述步骤102,此处不再累赘。
步骤203:若所述开启角度为非完全开启角度,控制所述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具体描述请参照上述步骤103,此处不再累赘。
步骤204:当接收到所述车辆的碰撞信号后,控制所述格栅叶片保持当前最大角度开启状态,或者,控制所述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车辆上除了设置碰撞前碰撞预警安全预防机制,还设置了碰撞安全机制,以确保当车辆发生碰撞后,格栅叶片的开启角度一定为最大开启角度。当车辆发生碰撞后,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会通过车载总线将车辆的碰撞信号发送给ECU。
虽然,车辆的ECU在接收到前碰撞预警信号后,控制AGS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但是实际的情况难以预测,有可能由于自适应巡航模块或智能前视摄像头模块出现问题等原因,由于为成功接收到车辆的前碰撞预警信号,导致格栅叶片未能开启至最大角度,这种情况下,当ECU接收到车辆的碰撞信号后,为了节省时间,及时消除危机,ECU可以不用在花费时间对AGS格栅叶片的位置进行判断,直接控制AGS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90°。
最好的情况是,车辆的ECU在接收到前碰撞预警信号后,AGS格栅叶片已开启至最大角度,当ECU接收到车辆的碰撞信号后,只需要控制格栅叶片保持当前最大角度开启状态,这一步相当于再一次确保了格栅叶片的开启角度为最大角度。当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后,增加了该车辆发动机舱散热性能,以避免可能引发车辆燃烧的风险,并且提高了对行驶员的安全保护。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实施例不仅设置了车辆前碰撞预警安全预防机制,还设置了车辆碰撞安全机制,当接收到车辆的碰撞信号后,再次确保格栅叶片开启的角度为至最大角度。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车辆发生碰撞后,导致AGS的格栅叶片无法完全打开,造成车辆的发动机舱散热性能降低,甚至可能引发车辆燃烧的风险;并且降低了行驶员安全的危险系数。
实施例三
一种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装置,应用于车辆,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为:
预警信号判断模块301,用于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车辆的前碰撞预警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一般将AGS格栅叶片完全关闭或部分关闭以降低空气阻力,从而实现降低车辆的燃油消耗。然而,若车辆发生碰撞后,AGS格栅叶片将无法完全打开,会造成车辆的发动机舱散热性能降低,甚至可能引发车辆燃烧的风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本发明实施例设置了车辆前碰撞预警安全预防机制,首先判断是否检测到车辆的前碰撞预警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预警信号判断模块301具体包括:
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自适应巡航模块或智能前视摄像头模块发送的信号;
预警信号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信号是否为前碰撞预警信号。
具体的,车辆的自适应巡航模块或智能前视摄像头模块会根据预设的安全碰撞距离识别车辆的前方是否有碰撞风险,若有,则会通过车载总线向车辆的ECU(Electronic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相当于车辆的CPU)发送前碰撞预警信号,也就是说,当车辆的ECU接收到自适应巡航模块或智能前视摄像头模块发送的信号后,并对该信号是否为前碰撞预警信号作出判断。其中,本发明实施例对预设的安全碰撞距离不做限定,具体距离可以根据当前车速。制动距离等因素进行设定。
开启角度确定模块302,用于若是,根据主动进气格栅的格栅叶片的位置,确定所述格栅叶片的开启角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车辆的ECU检测到前碰撞预警信号,然后,ECU可以根据主动进气格栅的格栅叶片的位置,确定格栅叶片的开启角度。当格栅叶片完全开启时,开启角度为90°;当格栅叶片未完全开启,也即格栅叶片部分关闭或完全关闭,开启角度小于90°。
格栅叶片开启模块303,用于若所述开启角度为非完全开启角度,控制所述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开启角度为非完全开启角度(<90°),ECU可以控制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当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后,增加了该车辆发动机舱散热性能,以避免可能引发车辆燃烧的风险,并且提高了对行驶员的安全保护。
在上述格栅叶片开启模块303之后,还包括:
角度调整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前碰撞预警信号取消后,控制所述格栅叶片调整到所述非完全开启角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ECU接收到自适应巡航模块或智能前视摄像头模块发送的前碰撞预警取消信号后,控制格栅叶片的角度调整回之前的开启角度。
在上述格栅叶片开启模块303之后,还包括:
第一碰撞信号控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车辆的碰撞信号后,控制所述格栅叶片保持当前最大角度开启状态,或者,
第二碰撞信号控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车辆的碰撞信号后,控制所述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
上述第一或第二碰撞信号控制模块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述步骤204的详述过程,此处不再累赘。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实施例设置了车辆前碰撞预警安全预防机制和车辆碰撞安全机制,可以避免车辆发生碰撞后,导致AGS的格栅叶片无法完全打开,造成车辆的发动机舱散热性能降低,甚至可能引发车辆燃烧的风险;并且降低了行驶员安全的危险系数。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三所述的外后视镜转向灯控制装置。该车辆由于具有了上述装置,因此,该车辆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避免车辆发生碰撞后,导致AGS的格栅叶片无法完全打开,造成车辆的发动机舱散热性能降低,甚至可能引发车辆燃烧的风险;并且降低了行驶员安全的危险系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车辆的前碰撞预警信号;
若是,根据主动进气格栅的格栅叶片的位置,确定所述格栅叶片的开启角度;
若所述开启角度为非完全开启角度,控制所述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车辆的碰撞信号后,控制所述格栅叶片保持当前最大角度开启状态,或者,控制所述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车辆的前碰撞预警信号的步骤,包括:
接收自适应巡航模块或智能前视摄像头模块发送的信号;
判断所述信号是否为前碰撞预警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前碰撞预警信号取消后,控制所述格栅叶片调整到所述非完全开启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完全开启角度小于90°。
5.一种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装置,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预警信号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检测到所述车辆的前碰撞预警信号;
开启角度确定模块,用于若是,根据主动进气格栅的格栅叶片的位置,确定所述格栅叶片的开启角度;
格栅叶片开启模块,用于若所述开启角度为非完全开启角度,控制所述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碰撞信号控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车辆的碰撞信号后,控制所述格栅叶片保持当前最大角度开启状态,或者,
第二碰撞信号控制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车辆的碰撞信号后,控制所述格栅叶片开启至最大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信号判断模块,包括:
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自适应巡航模块或智能前视摄像头模块发送的信号;
预警信号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信号是否为前碰撞预警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角度调整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前碰撞预警信号取消后,控制所述格栅叶片调整到所述非完全开启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完全开启角度小于90°。
CN201811270009.9A 2018-10-29 2018-10-29 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10987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0009.9A CN111098700B (zh) 2018-10-29 2018-10-29 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0009.9A CN111098700B (zh) 2018-10-29 2018-10-29 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8700A CN111098700A (zh) 2020-05-05
CN111098700B true CN111098700B (zh) 2021-07-06

Family

ID=70419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0009.9A Active CN111098700B (zh) 2018-10-29 2018-10-29 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9870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6081A (zh) * 2009-12-15 2012-09-05 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 用于对至少一个空气偏转器的位置进行优化的设备和方法
CN107433850A (zh) * 2016-04-18 2017-12-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气冷式燃料电池车辆
CN107738644A (zh) * 2017-09-30 2018-02-27 长安大学 一种车辆避碰控制方法
DE102017200967A1 (de) * 2017-01-20 2018-07-26 Röchling Automotive SE & Co. KG Luftklappenvorrichtung mit Luftklappenverstellung auf Grundlage einer ermittelten Kollisionsgefah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19866A (en) * 2014-10-21 2015-05-06 Daimler Ag Method for operating a grille of a vehicle, in particular a commercial vehicle
DE102015013568B4 (de) * 2015-11-16 2018-11-22 Audi Ag Frontend für ein 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6081A (zh) * 2009-12-15 2012-09-05 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 用于对至少一个空气偏转器的位置进行优化的设备和方法
CN107433850A (zh) * 2016-04-18 2017-12-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气冷式燃料电池车辆
DE102017200967A1 (de) * 2017-01-20 2018-07-26 Röchling Automotive SE & Co. KG Luftklappenvorrichtung mit Luftklappenverstellung auf Grundlage einer ermittelten Kollisionsgefahr
CN107738644A (zh) * 2017-09-30 2018-02-27 长安大学 一种车辆避碰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8700A (zh)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7872B (zh) 修改自适应巡航控制以缓解追尾碰撞
JP4873068B2 (ja) 衝突被害軽減装置
US20140148992A1 (en) Method for sensor threshold compensation
JP2010030396A (ja) 車両用安全制御装置
US9657976B2 (en) Vehicular HVAC system with modified air recirculation for start-stop engine
JP6717226B2 (ja) 車両用制御システム
US2020039864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e vehicle cabin occupant protection system
US2017029749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improve situational awareness while operating a motor vehicle
JPH0930237A (ja) 走行車内部室空調装置の制御方法
US8099971B2 (en) Vaporization reductio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vehicle
US10612450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JP2010167994A (ja) 車両用走行制御装置
CN111098700B (zh) 基于主动进气格栅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276665A (zh) 通过车辆的格栅的沟通装置
US2020007082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ior noise sensing for efficient noise and vibration performance
JP6002000B2 (ja) 車両の可変ダクト制御装置
CN111098699A (zh) 一种主动进气格栅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US1161916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heat of engine compartment of vehicle when stopped
JP2001523191A (ja) 自動車の確実に室内温度を規定する方法
KR101630846B1 (ko) 차량의 액티브 에어 플랩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0434868B2 (en) Grille shutter control device
CN112616210B (zh) 窗玻璃加热装置
US11608038B2 (en) Variable air hole covering flap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1103423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e heat exchanger
JP6093147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