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4856A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4856A
CN111094856A CN201880057338.7A CN201880057338A CN111094856A CN 111094856 A CN111094856 A CN 111094856A CN 201880057338 A CN201880057338 A CN 201880057338A CN 111094856 A CN111094856 A CN 111094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lade
discharge holes
discharg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73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94856B (zh
Inventor
金秉建
金度勳
宋雨锡
黄准
金钟文
徐炯濬
李钟门
李俊和
赵炯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94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4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94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4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 F24F13/085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including an air fil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空调。公开的空调包括:壳体,具有吸入口以及排出口;叶片,配备为具有多个排出孔,并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第一开口,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形成于靠近所述吸入口的所述叶片的一侧和所述壳体之间;以及第二开口,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形成于与所述叶片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和所述壳体之间。

Description

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更加详细地涉及一种改善气流控制结构的空调。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是一种用于利用制冷剂的冷却循环而使室内的空气维持在舒适的温度的家电设备,其由配备有热交换器和送风扇等并布置于室内的室内机、配备有热交换器、送风扇、压缩机、冷凝器等并布置于室外的室外机、以及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并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管等构成。
空调可以根据室内机的设置场所而区分为如下几种:立柜式空调,室内机布置于地面;挂壁式空调,室内机设置于墙壁;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设置于顶棚。吊顶式空调配备为室内机埋设于顶棚或者挂在顶棚。
吊顶式空调的室内机设置于顶棚,因此吸入室内的空气的吸入口和使经过热交换机而热交换的空气重新排出至室内的排出口配备于主体的下部。吊顶式空调的室内机可以根据排出口的数量而区分为排出口配备为一个的1-way型和排出口以构成四边形的方式配备为四个的4-way型。
通常,空调的室内机在排出口包括调整经热交换的空气排出的方向的叶片。叶片可旋转地结合于排出口的一侧。叶片至少在一侧结合有马达,并且叶片接收到从马达产生的旋转力而旋转。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侧面提供一种可以防止从排出口排出的空气再流入至吸入口的空调。
本发明的另一侧面提供一种具有多种空气排出方法的空调。
本发明的又一侧面提供一种可以利用使用户感到舒适的最小风速对室内进行冷却和/或供暖的空调。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空调包括:壳体,具有吸入口以及排出口;叶片,具有多个排出孔,并配备为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第一开口,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形成于靠近所述吸入口的所述叶片的一侧和所述壳体之间;以及第二开口,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形成于与所述叶片的与一侧相反的另一侧和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壳体可以包括朝远离所述吸入口的方向引导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排出的空气的第一引导部。
所述第一引导部可以朝所述排出口的内侧延伸,以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所述第一引导部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于所述叶片的下侧。
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将所述叶片的沿水平方向的长度设为L,将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叶片沿水平方向重叠的长度设为O时,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叶片沿水平方向重叠的长度和所述叶片的沿水平方向的长度可以满足以下关系式:
0.001≤O/L≤0.27。
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所述第一引导部可以引导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排出的空气,以使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排出的空气将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的空气推向远离所述所述吸入口的方向。
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将所述排出口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设为H,将所述第一开口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设为G1时,所述排出口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和所述第一开口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可以满足以下关系式:
0.01≤G1/H≤0.35。
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所述第一开口可以配备为以比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的空气的速度快的速度排出空气。
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所述第二开口可以配备为以比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的空气的速度快的速度排出空气。
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所述第二开口可以布置为使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排出的空气将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推向下侧方向。
所述壳体可以包括朝重力方向引导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排出的空气的第二引导部。
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所述第二引导部可以引导所述通过第二开口排出的空气,以使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排出的空气将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的空气推向下侧。
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将所述排出口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设为H,将所述第二开口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设为G2时,所述排出口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和所述第二开口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可以满足以下关系式:
0.01≤G2/H≤0.022。
将所述叶片的沿水平方向的长度设为L,将从所述排出口的内侧端至外侧端的长度设为M时,所述叶片的沿水平方向的长度和从所述排出口的内侧端至外侧端的长度可以满足以下关系式:
M<L。
所述壳体可以设置于顶棚。
从另一侧面,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空调包括:壳体,具有吸入口以及排出口;叶片,具有多个排出孔,并配备为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第一引导部,配备于所述壳体,且朝所述排出口的内侧延伸,以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与所述叶片的靠近所述吸入口的一侧隔开;以及第二引导部,配备于所述壳体,且布置为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所述排出孔排出空气时,与所述叶片的远离所述吸入口的一侧隔开。
所述第一引导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布置于所述叶片的靠近所述吸入口的一端部的下侧。
所述第一引导部可以布置为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叶片的靠近所述吸入口的一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叶片的所述多个排出孔的直径。
所述第二引导部可以布置为所述第二引导部和所述叶片的远离所述吸入口的一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叶片的所述多个排出孔的直径。
所述第二引导部可以包括朝重力方向引导沿着所述第二引导部排出的空气的引导曲面部。
从又一侧面,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包括:壳体,具有吸入口以及排出口;叶片,具有多个排出孔,并且配备为能够在引导通过所述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第一位置和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的第二位置之间进行旋转,其中,当所述叶片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相邻于所述吸入口的所述叶片的一侧和形成所述排出口的所述壳体的第一内侧壁相隔而布置,并且与所述叶片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和形成所述排出口的所述壳体的第二内侧壁相隔而布置,而且通过所述叶片的所述一侧以及所述另一侧排出的空气以比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的空气快的速度排出。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空调根据使叶片的靠近于吸入口的一侧与壳体隔开而形成第一开口,可以防止从排出口排出的空气再流入至吸入口。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空调根据在叶片配备多个排出孔,可以以多种方法排出空气。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空调根据在叶片配备多个排出孔,可以利用使用户感到舒适的最小风速对室内进行冷却和/或供暖。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空调的侧剖视图。
图3是放大图示图2所示的“D”部分的图。
图4是图示图3所示的叶片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5是图示图3所示的叶片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6是图示图3所示的第二引导部的变形实施例的图。
图7是图示图3所示的叶片的变形实施例的图。
图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图示于附图中的构成仅仅是所公开的发明的优选的一示例,从本申请的申请时间点开始,可存在能够代替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和附图的多种变形例。
并且,在本说明书的各个附图中揭示的相同的附图标号或者符号表示执行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或构成要素。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说明实施例而使用的术语,而并非是限制和/或限定所公开的发明的意图。除非在上下文中明确地被定义为不同,否则单数的表述包括多数的表达。在本说明书中,“包括”或“具有”等术语表示存在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这些的组合,其并不预先排除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者这些的组合的存在或者附加可能性。
并且,术语“和/或”表示多个相关记载项目的组合或者多个相关的记载项目中的某项目。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术语“上部”、“下部”、“下侧”、“前端”以及“前右左右侧”等是以附图为基准定义的术语,各个构成要素的形状和位置不会受限于这些术语。
构成空调的制冷循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构成。制冷循环循环进行由压缩-冷凝-膨胀-蒸发构成的一系列过程,并且可以提供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被调节的空气。
压缩机将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状态而排出,并且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到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的制冷剂冷凝为液态,并通过冷凝过程而向周围放热。
膨胀阀将在冷凝器被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态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状态的液态制冷剂。蒸发器使在膨胀阀被膨胀的制冷剂蒸发,并使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利用制冷剂的蒸发潜热而通过与被冷却物体进行热交换来达到冷冻效果。通过上述的循环,空调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空气温度。
空调的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中的由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构成的部分。空调的室内机包括室内热交换器,膨胀阀可以位于室内机或者室外机中的任意一处。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起到冷凝器或者蒸发器的作用。室内热交换器当作为冷凝器而使用时,空调将成为供暖器,当作为蒸发器使用时,空调将成为制冷器。
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并且,以下为了便于说明,以吊顶式空调的室内机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叶片显然也可以适用于如立柜式空调的室内机以及挂壁式空调的室内机的其他种类的空调的室内机。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调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空调的侧剖视图。
参照图1以及图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1可以设置于顶棚C。空调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埋设于顶棚C。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调可以配备为4-way型。
空调1可以包括:壳体10,具有吸入口20和排出口21;热交换机30,配备于壳体10的内部;以及送风扇40,使空气流动。
壳体10可以具有下侧开放的边盒体形状,以在内部可以收容空调1的构成要素。壳体10可以由如下部分构成:上部壳体11,布置于顶棚C的内部;以及下部壳体13,结合于上部壳体11的下方。上部壳体11也可以挂在顶棚C,而不是布置于顶棚C的内部。
在下部壳体13的中央部可以形成有吸入空气的吸入口20,在吸入口20的外围侧可以形成有排出空气的排出口21。在吸入口20和送风扇40之间可以配备有使通过吸入口20而吸入的空气流动的吸入流路P1,在送风扇40和排出口21之间可以配备有使借由送风扇40而排出的空气流动的排出流路P2。
排出口21可以相邻于下部壳体13的每个边而形成,以对应于下部壳体13的外围。排出口21可以形成有4个。即,排出口21可以沿X轴方向形成有2个,沿Y轴方向形成有2个。4个排出口21布置为分别朝室内的四面排出空气。通过这样的结构,空调1可以从下侧吸入空气而进行冷却或者加热之后重新朝下侧排出。
在下部壳体13的底面可以结合有格栅17,以从朝向吸入口20吸入的空气中滤除灰尘。
热交换器30形成为四边环形态,从而可以在壳体10的内部布置于送风扇40的外围侧。热交换器30可以配备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形态等的多种形状,而并不局限于四边环形态。
热交换器30可以放置于排水盘16,并且从热交换器30产生的冷凝水可以被收集在排水盘16。排水盘16可以形成为与热交换器30的形态对应的形态。即,在热交换器30是四边环形态的情况下,排水盘16也可以是四边环形态,在热交换器30是圆形的情况下,排水盘16也可以是圆形。
送风扇40可以布置于壳体10的中央部。即,送风扇40可以配备于热交换器30的内侧。送风扇40可以是沿轴方向吸入空气并将空气朝半径方向排出的离心风扇。在空调1可以配备有用于驱动送风扇40的送风马达41。
叶片50可以可旋转地配备于排出口21。叶片50可以配备为在引导通过排出口21而排出的空气的第一位置和通过形成于叶片50的多个排出孔52而排出空气的第二位置之间能够进行旋转。叶片50可以以旋转轴53为中心旋转。
参照图3,叶片50可以配备为沿水平方向的长度L大于从排出口21的内侧端至外侧端的长度M。叶片50的沿水平方向的长度L可以配备为大于从形成有第一引导部140的排出口21的内侧端至形成有第二引导部15的排出口21的外侧端的长度M。
当叶片50位于第一位置时,叶片50可以配备为从第一位置在预定角度范围内能够进行旋转,以控制从送风扇40吹出的空气在排出口21排出的方向。
当叶片50位于第二位置时(即,叶片50通过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叶片50可以使从送风扇40吹出的空气通过排出口21之后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至壳体10的外部。
叶片50可以包括叶片主体51和贯通叶片主体51的多个排出孔52。通过多个排出孔52经过排出口21的空气可以排出至壳体10的外部。多个排出孔52可以以预定的间距相隔而分布,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集中于叶片主体51的特定区域而分布。
当将叶片主体51的整体面积设为A,将形成于叶片主体51的多个排出孔52的整体面设为B时,叶片主体51的整体面积和多个排出孔52的整体面积可以满足如下关系式。
0.03≤B/A≤0.48
空调1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空气,从而可以以低速朝壳体10的外部排出空气。通过此,用户不用直接吹到风且可以实现空气调节的目的,从而空调1可以提升用户的满足感。
通过这样的构成,空调1可以吸入室内的空气并对其进行冷却之后排出至室内,或者可以吸入室内的空气并进行加热之后排出至室内。
图3是放大图示图2所示的“D”部分的图。图4是图示图3所示的叶片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图。图5是图示图3所示的叶片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3至图5,下部壳体13可以包括形成排出口21的第一引导部14以及第二引导部15。
第一引导部14可以布置于在排出口21上靠近吸入口20的一侧。第一引导部14可以从形成排出口21的壳体10的第一内侧壁的前端延伸。
当叶片50位于第二位置时(即,叶片50通过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第一引导部14可以与相邻于吸入口20的叶片50的一端部54相隔而布置。即,当叶片50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空气时,相邻于吸入口20的叶片50的一端部54和形成排出口21的壳体10的第一内侧壁(即,形成有第一引导部14的壳体10的内侧壁)可以相隔而布置。
具体地,第一引导部14可以朝排出口21的内侧延伸,从而当叶片50位于第二位置时(即,叶片50通过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第一引导部14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于叶片50的一端部54的下侧。
即,第一引导部14可以朝排出口21的内侧延伸,从而当叶片50位于第二位置时(即,叶片50通过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第一引导部14与靠近于吸入口20的一端部54隔开。据此,在第一引导部14和叶片50的一端部54之间可以形成有第一开口14a。
具体地,当叶片50位于第二位置时(即,叶片50通过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将叶片50的大致沿水平方向的长度设为L,将第一引导部14和叶片50大致沿水平方向重叠的长度设为O时,第一引导部14和叶片50大致沿水平方向重叠的长度和叶片50的大致沿水平方向的长度可以满足以下公式。
0.001≤O/L≤0.27
并且,当叶片50位于第二位置时(即,叶片50通过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将排出口21的沿重力方向(-z方向)的高度设为H,将第一开口14a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设为G1时,排出口21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和第一开口14a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可以满足以下关系式。
0.01≤G1/H≤0.35
第一引导部14可以配备为当叶片50位于第二位置时(即,叶片50通过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朝远离吸入口20的方向引导通过第一开口14a排出的空气。具体地,当叶片50位于第二位置时(即,叶片50通过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第一引导部14可以引导通过第一开口14a排出的空气而使通过第一开口14a排出的空气将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的空气推向远离吸入口20的方向。
并且,第一开口14a可以配备为比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的空气的速度更快的速度排出空气。例如,第一开口14a可以形成为大于多个排出孔52中的每一个的尺寸。即,第一引导部14可以布置为第一引导部14与叶片50的靠近于吸入口20的一端部54之间的距离G1大于叶片50的多个排出孔52的直径。
随着通过第一开口14a排出的空气的速度比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的空气的速度快,在第一开口14a的周边可以形成高压,在多个排出孔52的周边可以形成低压。借由这样的压力差异,从第一开口14a排出的空气可以朝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的空气移动,并可以将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的空气推向远离吸入口20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调1借由第一引导部14可以防止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的空气再流入吸入口20。
第二引导部15在排出口21上可以布置于远离吸入口20的一侧。第二引导部15可以从形成排出口21的壳体10的第二内侧壁的前端延伸。
当叶片50位于第二位置时(即,叶片50通过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第二引导部15可以布置为与相反于相邻于吸入口20的叶片50的一端部54的另一端部55相隔。即,当叶片50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空气时,远离吸入口20的叶片50的另一端部55和形成排出口21的壳体10的第二内侧壁(即,形成有第二引导部15的壳体10的内侧壁)可以布置为相隔。
具体地,当叶片50位于第二位置时(即,叶片50通过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第二引导部15可以布置为与远离叶片50的吸入口20的另一端部55隔开。据此,在第二引导部15和叶片50的另一端部55之间可以形成有第二开口15a。
具体地,当叶片50位于第二位置时(即,叶片50通过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将排出口21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设为H,将第二开口15a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设为G2时,排出口21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和第二开口15a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可以满足以下关系式。
0.01≤G2/H≤0.022
第二引导部15可以朝重力方向引导通过第二开口15a排出的空气。即,第二开口15a可以布置为使通过第二开口15a排出的空气将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的空气推向下侧方向。
具体地,第二开口15a可以配备为比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的空气的速度更快的速度排出空气。例如,第二开口15a可以形成为大于多个排出孔52中的每一个的尺寸。即,第二引导部15可以布置为第二引导部15与叶片50的远离吸入口20的另一端部55之间的距离G2大于叶片50的多个排出孔52的直径。
随着通过第二开口15a排出的空气的速度比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的空气的速度快,在第二开口15a的周边可以形成高压,在多个排出孔52的周边可以形成低压。借由这样的压力差异,从第二开口15a排出的空气可以朝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的空气移动并将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的空气推向下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调1借由第二引导部15可以防止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的空气沿着顶棚C移动而无法朝下侧下降。
图6是图示图3所示的第二引导部的变形实施例的图。
参照图6,说明本发明的图3所示的第二引导部15的变形实施例。在对图6进行说明时,针对与图1至图5所示的构成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附图符号且可能省略说明。
第二引导部15’可以包括引导通过第二开口15’a排出的空气的引导曲面部18,从而当叶片50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空气时,通过第二开口15’a排出的空气将通过多个排出孔排出的空气推向下侧。引导曲面部18可以朝重力方向引导随着第二引导部15’排出的空气。引导曲面部18可以从第二引导部15’大致朝重力方向突出。
图1至图5所示的第二引导部15是如下的构成:布置为使从第二开口15排出的空气以比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的空气快的速度排出,据此,在第二开口15a的外侧形成高压,在多个排出孔52的外侧形成低压,从而可以借由压力差异而使从第二开口15a排出的空气大致朝重力方向推开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的空气。
图6所示的第二引导部15’不仅如上述的图1至图5中的情形一样利用压力差异而使从第二开口15’a排出的空气推开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的空气,而且包括引导曲面部18,从而可以构成为使从第二开口15’a排出的空气可以更加有效地将通过多个排出孔52排出的空气推向下侧。
图7是图示图3所示的叶片的变形实施例的图。
参照图7,说明本发明的图3所示的叶片50的变形实施例。在对图7进行说明时,针对与图1至图5所示的构成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附图符号且可能省略说明。
与图1至图5所示的构成不同,叶片50’可以不包括多个排出孔。即,叶片50’可以包括并未形成多个排出孔的叶片主体51’。叶片主体51’可以以旋转轴53’为中心旋转,并且可以引导通过排出口21排出的空气。叶片50’可以配备为以旋转轴53’为中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能够进行旋转。
并且,叶片50’位于第二位置时,从送风扇40吹出的空气通过排出口21之后通过第一开口14a和/或第二开口15a排出至壳体10的外部。即,由于图7所示的叶片50’省略了多个排出孔,因此通过排出口21的空气并不是如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一样通过多个排出孔排出,而是可以通过第一开口14a和/或第二开口15a排出至壳体10的外部。
具体地,当叶片50a’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引导部14可以朝远离吸入口20的方向引导通过第一开口14a排出的空气。第二引导部15可以配备为如下:当叶片50’位于第二位置时,通过第二开口15a排出的空气借由压力差异而大致向下侧方向移动。
图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侧剖视图。
参照图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2可以包括:主体60,配备为挂在顶棚C或者埋设于顶棚C;以及壳体70,结合于主体60的下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可以配备为1-way型。
主体60可以大致形成为箱体形状。在主体60的内部可以配备有:热交换器62,使吸入的室内空气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送风扇61,使空气强制流动;以及控制单元(未图示),控制空调1的操作。
主体60包括上面和形成前后左右的侧面。主体60可以包括将经过热交换器62而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引导至排出口63的涡壳部65。
热交换器62可以包括:管,流动有制冷剂;以及热交换翅片,为了扩大传热面积而接触于管。热交换器62可以倾斜地布置,以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大致垂直。
在热交换器62和吸入口64之间可以配备有将通过吸入口64吸入至主体60的内部的室内空气朝热交换器62引导的引导肋66。引导肋66可以倾斜地布置,以与热交换器62的布置方向大致垂直。
在热交换器62的下面可以配备有收集从热交换器62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盖68。通过排水盖68收集的冷凝水可以通过排水管(未图示)排出至外部。
送风扇61可以借由驱动马达(未图示)的驱动力而旋转,并且可以使空气强制流动。送风扇61的旋转轴61a可以配备为相对于地面大致水平。送风扇61可以是横流风扇。
壳体70可以具有:格栅71,配备于与吸入口64对应的位置,以防止异物流入至主体60的内部;面板排出口72,配备于与排出口63对应的位置。在面板排出口72可旋转地配备有开闭面板排出口72或者调节排出的空气的上下方向的叶片100。面板排出口72是形成于壳体70的部分,且与排出口63连接而提供,因此,以下将排出口63和面板排出口72均统称为排出口72而进行说明。
壳体70可以包括用于滤除通过吸入口64而朝主体60的内部流入的空气中的异物的过滤部件73。
当使用过滤部件73时较多的异物会被堆积,因而需要进行清洗或者更换,此时,格栅71可以以能够从壳体70选择性地开放的方式配备,以能够较容易地分离过滤部件73。格栅71可以配备为如下:其后方一侧固定并支撑于壳体70的状态下进行旋转而能够被开闭。
格栅71可以配备为布置于壳体70的过滤部件73的下侧,并且可以包括至少其一部分被切开的格栅吸入口71a。
空调1可以包括布置于叶片100的两端部并构成为使叶片100旋转的叶片驱动单元(未图示)。叶片驱动单元可以分别布置于叶片100的两端部,也可以仅布置于叶片100的两端部中的一端部。
图8所示的叶片100可以由与图1至图5所示的叶片50相同的构成配备。即,图8所示的叶片100可以包括叶片主体101和贯通叶片主体101的多个排出孔102。叶片100可以以旋转轴103为中心旋转。
图8所示的叶片100如图1至图5所示的叶片50一样,靠近吸入口64的一端部104可以与第一引导部114相隔而形成,据此,在叶片100的一端部104和第一引导部114之间可以形成有第一开口114a。
并且,叶片100的远离吸入口64的另一端部105可以与第二引导部115相隔而形成,据此,在叶片100的另一端部105和第二引导部115之间可以形成有第二开口115a。
以上,图示并说明了特定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只要是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基本知识的人,则均可以在不脱离记载于权利要求书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主旨的情况下自由地且多样地变形实施。

Claims (14)

1.一种空调,包括:
壳体,具有吸入口以及排出口;
叶片,具有多个排出孔,并配备为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
第一开口,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形成于靠近所述吸入口的所述叶片的一侧和所述壳体之间;以及
第二开口,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形成于与所述叶片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和所述壳体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朝远离所述吸入口的方向引导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排出的空气的第一引导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第一引导部朝所述排出口的内侧延伸,以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所述第一引导部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于所述叶片的下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
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将所述叶片的沿水平方向的长度设为L,将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叶片沿水平方向重叠的长度设为O时,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叶片沿水平方向重叠的长度和所述叶片的沿水平方向的长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0.001≤O/L≤0.27。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中,
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所述第一引导部引导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排出的空气,以使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排出的空气将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的空气推向远离所述所述吸入口的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将所述排出口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设为H,将所述第一开口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设为G1时,所述排出口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和所述第一开口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0.01≤G1/H≤0.3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所述第一开口配备为以比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的空气的速度快的速度排出空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所述第二开口配备为以比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的空气的速度快的速度排出空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所述第二开口布置为使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排出的空气将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推向下侧方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朝重力方向引导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排出的空气的第二引导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其中,
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所述第二引导部引导所述通过第二开口排出的空气,以使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排出的空气将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的空气推向下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当所述叶片通过所述多个排出孔排出空气时,将所述排出口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设为H,将所述第二开口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设为G2时,所述排出口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和所述第二开口的沿重力方向的高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0.01≤G2/H≤0.022。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将所述叶片的沿水平方向的长度设为L,将从所述排出口的内侧端至外侧端的长度设为M时,所述叶片的沿水平方向的长度和从所述排出口的内侧端至外侧端的长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M<L。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壳体设置于顶棚。
CN201880057338.7A 2017-09-05 2018-08-29 空调 Active CN1110948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13053A KR102249321B1 (ko) 2017-09-05 2017-09-05 공기조화기
KR10-2017-0113053 2017-09-05
PCT/KR2018/010010 WO2019050213A1 (ko) 2017-09-05 2018-08-29 공기조화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4856A true CN111094856A (zh) 2020-05-01
CN111094856B CN111094856B (zh) 2021-12-28

Family

ID=65634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7338.7A Active CN111094856B (zh) 2017-09-05 2018-08-29 空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08979B2 (zh)
KR (1) KR102249321B1 (zh)
CN (1) CN111094856B (zh)
WO (1) WO20190502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81907B1 (ko) * 2015-10-23 2018-07-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391356B1 (ko) * 2017-04-28 2022-04-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210688677U (zh) * 2019-10-31 2020-06-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天花机的面板组件及具有其的天花机
USD987807S1 (en) * 2019-12-02 2023-05-30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Co., Ltd. Air conditioner panel
KR20230010427A (ko) * 2021-07-12 2023-0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20230096488A (ko) * 2021-12-23 2023-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itation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2256A (ja) * 2000-07-03 2002-01-23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制御板
CN1338595A (zh) * 2000-08-11 2002-03-0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装饰面板、吹出口部分及空调装置
JP2006234278A (ja) * 2005-02-24 2006-09-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
US20060234622A1 (en) * 2005-03-31 2006-10-19 Holyoake Scott N Air flow control device
CN1936437A (zh) * 2005-09-21 2007-03-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天花板型空调机
JP2007163010A (ja) * 2005-12-13 2007-06-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1031752A (zh) * 2004-09-28 2007-09-05 先进空调开发中心株式会社 天花嵌入型空调机
KR20080056476A (ko) * 2006-12-18 2008-06-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CN101206052A (zh) * 2006-12-18 2008-06-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吊装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KR20090010451A (ko) * 2007-07-23 2009-0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WO2011033843A1 (ja) * 2009-09-15 2011-03-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節装置の風向変更装置
JP2012251676A (ja) * 2011-05-31 2012-12-20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機用室内機
CN102933909A (zh) * 2010-10-16 2013-02-13 许万承 具有气流转换部和旋转排气部的吸顶式四向空调器的室内机
CN203869173U (zh) * 2013-04-24 2014-10-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JP2014215016A (ja) * 2013-04-30 2014-11-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化粧パネルおよび室内ユニット
EP2821716A1 (en) * 2013-07-02 2015-01-07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comprising a wind-visor for air discharge opening
CN204176753U (zh) * 2013-09-17 2015-02-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KR20150055204A (ko) * 2013-11-12 2015-05-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천장형 에어컨 실내기
CN104697055A (zh) * 2015-02-13 2015-06-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04807081A (zh) * 2014-01-27 2015-07-29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遮风板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CN204901976U (zh) * 2015-08-07 2015-12-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5209831A (zh) * 2013-04-30 2015-12-3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装饰板和具备该装饰板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组
KR20160006968A (ko) * 2014-07-10 2016-0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천장형 에어컨 실내기
JP2016070614A (ja) * 2014-09-30 2016-05-09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106123112A (zh) * 2015-05-07 2016-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JP2016205750A (ja) * 2015-04-27 2016-12-08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106560659A (zh) * 2015-09-30 2017-04-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WO2017069437A1 (ko) * 2015-10-23 2017-04-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06949615A (zh) * 2017-03-17 2017-07-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结构、空调器的出风方法和空调器
CN107084427A (zh) * 2017-04-13 2017-08-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壁挂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3871Y2 (ja) 1978-09-05 1984-07-16 ワタナベ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デイスクブレ−キ
KR101362320B1 (ko) 2008-01-22 2014-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KR101698842B1 (ko) 2015-07-17 2017-01-2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032192B1 (ko) 2015-10-23 2019-10-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JP6545293B2 (ja) 2016-02-03 2019-07-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KR102391356B1 (ko) * 2017-04-28 2022-04-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Patent Citation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2256A (ja) * 2000-07-03 2002-01-23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制御板
CN1338595A (zh) * 2000-08-11 2002-03-0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装饰面板、吹出口部分及空调装置
CN101031752A (zh) * 2004-09-28 2007-09-05 先进空调开发中心株式会社 天花嵌入型空调机
JP2006234278A (ja) * 2005-02-24 2006-09-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
US20060234622A1 (en) * 2005-03-31 2006-10-19 Holyoake Scott N Air flow control device
CN1936437A (zh) * 2005-09-21 2007-03-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天花板型空调机
JP2007163010A (ja) * 2005-12-13 2007-06-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KR20080056476A (ko) * 2006-12-18 2008-06-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CN101206052A (zh) * 2006-12-18 2008-06-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吊装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KR20090010451A (ko) * 2007-07-23 2009-0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WO2011033843A1 (ja) * 2009-09-15 2011-03-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節装置の風向変更装置
CN102933909A (zh) * 2010-10-16 2013-02-13 许万承 具有气流转换部和旋转排气部的吸顶式四向空调器的室内机
JP2012251676A (ja) * 2011-05-31 2012-12-20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機用室内機
CN203869173U (zh) * 2013-04-24 2014-10-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JP2014215016A (ja) * 2013-04-30 2014-11-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化粧パネルおよび室内ユニット
CN105209831A (zh) * 2013-04-30 2015-12-3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装饰板和具备该装饰板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组
EP2821716A1 (en) * 2013-07-02 2015-01-07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comprising a wind-visor for air discharge opening
CN204176753U (zh) * 2013-09-17 2015-02-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KR20150055204A (ko) * 2013-11-12 2015-05-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천장형 에어컨 실내기
CN104807081A (zh) * 2014-01-27 2015-07-29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遮风板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KR20160006968A (ko) * 2014-07-10 2016-0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천장형 에어컨 실내기
JP2016070614A (ja) * 2014-09-30 2016-05-09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104697055A (zh) * 2015-02-13 2015-06-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JP2016205750A (ja) * 2015-04-27 2016-12-08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106123112A (zh) * 2015-05-07 2016-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CN106907771A (zh) * 2015-05-07 2017-06-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CN204901976U (zh) * 2015-08-07 2015-12-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560659A (zh) * 2015-09-30 2017-04-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WO2017069437A1 (ko) * 2015-10-23 2017-04-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06949615A (zh) * 2017-03-17 2017-07-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结构、空调器的出风方法和空调器
CN107084427A (zh) * 2017-04-13 2017-08-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壁挂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49321B1 (ko) 2021-05-07
US20200263882A1 (en) 2020-08-20
KR20190026325A (ko) 2019-03-13
WO2019050213A1 (ko) 2019-03-14
US11708979B2 (en) 2023-07-25
CN111094856B (zh) 202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4856B (zh) 空调
CN107835917B (zh) 空调
KR20180044162A (ko) 공기조화기
US11137148B2 (en) Air conditioner
KR102401787B1 (ko) 공기조화기
EP2993423B1 (en) Decorative panel and air-conditioner in-room unit provided with same
KR20200034870A (ko) 공기조화기
US10866000B2 (en) Air conditioner
EP3379156B1 (en) Air conditioner
EP4265975A2 (en) Air conditioner
US11796193B2 (en) Air conditioner
JP2005077085A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11274835B2 (en) Air conditioner
CN212179029U (zh) 空调室内机
US20230010148A1 (en) Air conditioner
CN212408849U (zh) 空调室内机
US20240191906A1 (en) Air conditioner
KR100573067B1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용 벽 매입형 실외기 및 분리형공기조화기용 실외기
JP2014215022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KR101299506B1 (ko) 공기조화기용 실내기
JP2009243840A (ja) 室内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