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4757A - 西洛克风扇、送风装置、空气调节机 - Google Patents

西洛克风扇、送风装置、空气调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4757A
CN111094757A CN201880055747.3A CN201880055747A CN111094757A CN 111094757 A CN111094757 A CN 111094757A CN 201880055747 A CN201880055747 A CN 201880055747A CN 111094757 A CN111094757 A CN 1110947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air
hub
impellers
sirocco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57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村政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094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47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63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mounting fan or blower rotors on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2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having non-centrifugal stages, e.g. centripetal
    • F04D17/04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having non-centrifugal stages, e.g. centripetal of transverse-flow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9/00Axial-flow pumps
    • F04D19/007Axial-flow pumps multistag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F04D29/28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the leading edge of each vane be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rotation axis
    • F04D29/283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the leading edge of each vane be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rotation axis rotors of the squirrel-cag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5Cross-flow or tangent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60/00Function
    • F05D2260/30Retaining components in desired mutual position
    • F05D2260/31Retaining bolts or nu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不将叶轮的叶片部的一部分切口、或隔开间隔,可将叶轮的轴毂与旋转轴固定。西洛克风扇是形成在叶轮(13a)的轮毂(31)以在所述叶轮(13a)旋转的时候从吸入空气的空气吸入侧的端面(13c)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轮毂(31)的突出的侧面的部分,形成有用以由螺丝固定所述旋转轴(32)的螺丝孔(31a)。

Description

西洛克风扇、送风装置、空气调节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西洛克风扇(Sirocco fan)、及将西洛克风扇作为送风装置而包括的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先前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例如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般的,在内部包括送风机,以围绕送风机的上部以及前部的方式设置有热交换器。在如此的室内机中,送风机旋转,藉此从室内机的上部的吸入口吸入空气,此空气是在通过了热交换器后,从室内机的前部的下部的吹出口吹出。
对近年的空气调节机,除了空气调节功能之外,具备空气清净功能的空气调节机被开发。例如HEPA过滤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是通风阻力大,在将HEPA过滤器使用在空气清净的情况,从吹出口吹出的风量大幅度地下降。因此,在将HEPA过滤器使用在空气清净的情况,有确保充分的风量(充分的空气吸入量)的必要。
在一般的空气调节机中,虽然使用横流风扇作为送风装置,但为了得到充分的风量,较佳为使用西洛克风扇。例如如图8所示,将包含两个叶轮113a、113b的西洛克风扇113多个(在图中为两个)串联地连接,作为送风装置使用。
顺带一提,对使西洛克风扇113旋转,有在用以传动马达(未图示)的旋转力的旋转轴132安装两个叶轮113a、113b的必要。此安装是,例如藉由旋转轴132通过形成在叶轮113a内的轴毂131,从设置在所述轴毂131的螺丝孔131a插入螺丝紧固所述螺丝而实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5-147508号公报(2005年6月9日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先前的西洛克风扇中,例如如图8所示,由于轴毂131形成在叶轮113a的内部,用以与旋转轴132固定的螺丝孔131a也形成在所述轴毂131的内部。因此,在将螺丝插入轴毂131的螺丝孔131a的情况,有在叶轮113a的叶片部的一部分设置切口113a的必要。或者,有将叶轮113a的叶片部的一部分隔开间隔,通过螺丝的必要。如此,在叶轮113a的叶片部的一部分被切口、或被隔开间隔的状态中,产生所谓无法得到藉由所述叶轮113a的充分的风量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案是,将实现不将叶轮的叶片部的一部分切口、或隔开间隔,可将叶轮的轴毂与旋转轴固定的西洛克风扇设为目的。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西洛克风扇,包括包含用以固定在传动马达的旋转力的旋转轴的轴毂的叶轮,藉由所述叶轮旋转而从与所述叶轮的所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吸入空气,从所述叶轮的旋转面排出空气;且所述轮毂是以从所述叶轮的所述空气的吸入侧的端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所述轮毂的突出的侧面的部分,形成有用以由螺丝固定所述旋转轴的螺丝孔。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案,能够不将叶轮的叶片部的一部分切口、或隔开间隔,将叶轮的轴毂与旋转轴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纵剖面图。
图3的(a)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为停止状态的情况的开关盖以及导风板的状态的室内机的概略的侧视图,(b)是说明上述空气调节机为空调模式并且冷气设定的情况的开关盖以及导风板的状态的室内机的概略的侧视图,(c)是说明上述空气调节机为空气清净模式并且冷气设定的情况的开关盖以及导风板的状态的室内机的概略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送风机的概略构成立体图。
图5是用以说明构成图4所示的送风机的西洛克风扇与马达的连接状态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送风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送风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8是先前的西洛克风扇的概略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在以下基于图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的纵剖面图。
(室内机1的概要)
如图1所示,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在室内机本体部2的前面包括导风板3。室内机本体部2是,如图2所示,在上部包含第一吸入口11,在下部包含第二吸入口12,在内部包含构成送风装置的送风风扇13以及热交换器14,在前部包含吹出口17。
又,室内机1是,在第一吸入口11的内侧(下侧)包含第一过滤器15、在第二吸入口12的内侧(上侧)包含第二过滤器16。第一过滤器15是例如具有相当于预过滤器的功能的过滤器,与第二过滤器16相比为低性能,与第二过滤器16相比为通风阻力小的过滤器。第二过滤器16是例如HEPA过滤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与第一过滤器15相比为高性能,与第一过滤器15相比为通风阻力大的过滤器。
在室内机1中,从第一吸入口11吸入的空气是经过第一过滤器15、送风风扇13以及热交换器14而从吹出口17吹出。又,从第二吸入口12吸入的空气是经过第二过滤器16、送风风扇13以及热交换器14而从吹出口17吹出。
在第一吸入口11,设置有开关第一吸入口11的开关盖18。图3的(a)是说明空气调节机为停止状态的情况的开关盖18以及导风板3的状态的室内机1的概略的侧视图,图3的(b)是说明空气调节机为空调模式并且冷气设定的情况的开关盖18以及导风板3的状态的室内机1的概略的侧视图,图3的(c)是说明空气调节机为空气清净模式并且冷气设定的情况的开关盖18以及导风板3的状态的概略的侧视图。
开关盖18是,如图3的(a)所示,在空气调和机的运转停止时为闭状态。又,开关盖18是,如图3的(b)所示,在空气调节机以空气调节功能比空气清净功能优先而运转的情况(空调模式的情况)成为开状态。此外,开关盖18是,如图3的(c)所示,在空气调节机以空气清净功能比空气调节功能优先而运转的情况(空气清净模式的情况)成为闭状态。
送风风扇13包含西洛克风扇,构成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的送风装置。针对送风装置的细节于后述。
热交换器14是上下地连结两个热交换器,连结部向前方突出的方式(く的字型),配置在送风风扇13的前方位置(与送风风扇13相比为室内机1的前面侧位置)。
(送风装置的构造)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5的(a)是送风装置的侧视图,(b)是(a)所示的送风装置的侧剖面图。另外,图5是,为了方便说明,表示在驱动马达(马达)33的单侧配置有送风风扇13的例子。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设为,在外壳30内的长边方向,配置有两个送风风扇13、驱动马达33的构成。驱动马达33配置在两个送风风扇13之间,对两侧的送风风扇13传动旋转力。也就是说,这个情况的驱动马达33是在左右包含旋转轴32的两轴马达。
用以传动来自驱动马达33的旋转力的旋转轴32插入到送风风扇13的轮毂31,藉由螺丝紧固而固定。在与送风风扇13的驱动马达33为相反侧中,被轴支在轴承部34的旋转轴32插入到所述送风风扇13的轮毂31,藉由螺丝紧固而固定。
送风风扇13是,如图5的(b)所示,将两个叶轮13a在彼此的盘面13b连接的构成的西洛克风扇。即,送风风扇13是叶轮13a向既定的方向旋转,藉此从与所述叶轮13a的上述旋转轴32平行的方向的端面13c吸入空气,从所述叶轮13a的旋转面13d排出空气。
叶轮13a的轮毂31是以包含中空的铝制的管,贯通各个叶轮13a的盘面13b,从与所述盘面13b为相反侧的端面13c一部分突出的方式形成。也就是说,轮毂31是以在叶轮13a旋转的时候从吸入空气的空气吸入侧的端面13c(与盘面13b为相反侧的端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在从轮毂31的叶轮13a一部分突出的部分的侧面,形成有用以由螺丝固定传动驱动马达33的驱动力的包含不锈钢的旋转轴32的螺丝孔31a。
如此,螺丝孔31a形成在从叶轮13a突出的轮毂31的侧面的位置,藉此如先前般,没有在叶轮13a设置螺丝紧固用的切口的必要,能够藉由螺丝起子容易地进行螺丝紧固。
螺丝孔31a的形成位置较佳为,如图5的(b)所示,在左右的叶轮13a的各个的轮毂31中所述螺丝孔31a的开口面在正相反处(一方为向上,另一方为向下),即在旋转轴32的旋转方向偏移180度。由此,可取得在螺丝孔31a紧固螺丝时的重量平衡,可使送风风扇13的旋转稳定化。
另外,螺丝孔31a的形成位置是在两个叶轮13a的各个的轮毂31中不同即可,没有一定要在旋转轴32的旋转方向偏移180度的必要。
也就是说,较佳为两个上述叶轮13a在与空气吸入侧的端面13c为相反侧的盘面13b被连接,两个上述叶轮13a之中,形成在一方的叶轮13a的轴毂31的螺丝孔31a的开口面不是与形成在另一方的叶轮13a的轴毂31的螺丝孔31a的开口面为相同面。
又,若送风风扇13为多个,则各叶轮13a的轮毂31的螺丝孔31a也可以分别相对于旋转轴32的旋转方向如所谓+90度、+90度、+90度、....般,依序地每90度偏移。
又,螺丝孔31a的形成位置虽然较佳为在叶轮13a旋转的时候从吸入空气的空气吸入侧的端面13c完全地向外侧突出的轮毂31的侧面的位置,但也可以是进入到稍微内侧的轮毂31的侧面的位置。至少,是在螺丝孔31a紧固螺丝的时候螺丝起子容易地进入的位置即可。
(效果)
根据上述构成的送风装置,在旋转轴32固定轮毂31的时候,没有如所述轮毂31形成在与叶轮13a的空气吸入侧的端面13c相比为内侧的情况(先前技术的图8的情况)般,以螺丝通过形成在轮毂31的螺丝孔31a的方式,将叶轮13a的叶片部的一部分切口、或将叶轮的叶片部隔开间隔的必要。
由此,能够抑制将叶轮13a的叶片部的一部分切口、或将叶轮13a的叶片部隔开间隔的情况的风量的下降。
而且,如将叶轮的叶片部的一部分切口、或将叶轮的叶片部隔开间隔的情况般,由于没有将用以形成所述叶轮的模具设为复杂的必要,可减低与制造有关的费用。
又,如图5的(b)所示,轮毂31以从叶轮13a突出的方式形成,在此吐出的部分形成有螺丝孔31a,藉此没有使驱动马达33的旋转轴32贯通轮毂31的必要。由此,如先前,与使旋转轴贯通轮毂的情况相比为能够谋求送风装置的轻量化。
[实施方式2]
针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以下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针对与在上述实施方式已说明的部件与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图式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在前述实施方式1中,虽然针对使用两轴马达作为驱动马达33的送风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使用旋转轴32仅设置在单侧的单轴马达作为驱动马达33的送风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如图6所示,虽然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在包括两个送风风扇13与一个驱动马达33的点与前述实施方式1的送风装置(图4)类似,但驱动马达33的配置不同。两个送风风扇13藉由连接对向的轮毂31彼此的连接部35被串联地连接,在一方的送风风扇13(图6的右的送风风扇13)的与连接部35为相反侧的轮毂31中,驱动马达33的旋转轴32被连接。由此,驱动马达33的旋转力传动到连接到所述驱动马达33的旋转轴32的轮毂31而传动到包括所述轮毂31的送风风扇13与经由连接部35被连接的送风风扇13的轮毂31。由此,两个送风风扇13藉由驱动马达33旋转。
另外,在图6中,被固定在左侧的送风风扇13的左侧的轮毂31的旋转轴32被轴支在未图示的轴承部。
根据上述构成的送风装置,由于送风风扇13彼此被连接部35连接,仅改变所述连接部35的长度,就可容易地调整送风装置的长边方向的长度。
又,若以不锈钢构成连接部35,与使用铁的情况相比为能够谋求轻量化。
[实施方式3]
针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以下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针对与在上述实施方式已说明的部件与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图式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图7是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风扇13的概略立体图。
送风风扇13是,如图7所示,被刻上用以在盘面13b区别左右的记号41。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作为表示左侧的记号41被刻上“左”,图示内作为表示右侧的记号41被刻上“右”。
本实施方式的情况,由于送风风扇13是成为在两个叶轮13a的盘面13b侧被连接的形式,若搞错安装在旋转轴32的方向则送风方向成为相反。也就是说,若搞错安装在旋转轴32的方向,成为与叶轮13a的本来的旋转方向相反。因此,从垂直于叶轮13a的旋转方向的面不吸入空气,相反地成为吐出空气。为了防止这个,在盘面13b刻上用以区别左右的记号41。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叶轮13a的模具的一部分设为记号41的刻上用的套管,藉此在藉由叶轮13a的模具的形成时同时地刻上记号41。
如上述,由于在叶轮13a的盘面13b刻上记号41,藉此在将送风风扇13安装在旋转轴32的时候,制造者仅观察记号41就能够确认左右,能够消除叶轮13a的左右的安装错误。
又,不仅在制造时,在制品完成后的修理、检查时,在从旋转轴32拆下叶轮13a时、再次重新组装时,也能够消除左右的安装错误。
由此,与在将叶轮13a安装在旋转轴32,驱动后判断左右的错误一次的情况相比,由于在将制造时或者修理、检查时的叶轮13a安装在旋转轴32时,能够明确地进行左右的区别,省去在将叶轮13a安装在旋转轴32后重新安装的麻烦。
另外,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虽然作为记号41设为“左”、“右”,但不限定为此,也可以在盘面13b的左刻上“Left”,在右刻上“Right”,也可以在盘面13b的左刻上“左(Left)”,在右刻上“右(Right)”。
又,由于也有根据送风装置的组装工序,叶轮的安装方向不是左右而是上下的情况,也可以是如知道上下般的记号41。
总而言之,作为记号41,是如在将叶轮13a固定在旋转轴32的时候不搞错左右(上下)般的记号即可,除了能够目视的上述的记号之外,也可以形成如向盘面13b或叶轮13a的一部分突起(未图示)般的,用户以触摸能够进行左右(上下)的区别般的记号。
又,在上述的例子中,虽然为了区别两个叶轮13a的左右(上下)而刻上或形成两个记号,但由于若能够区别一方的叶轮13a的左右(上下),则也能够区别另一方的叶轮13a的左右(上下),记号41也可以是在两个叶轮13a的至少一方刻上或形成。
如以上,在两个叶轮13a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用以区别向旋转轴32的安装方向的记号41,藉此可不搞错叶轮13a的旋转方向地安装在旋转轴32。
另外,上述的记号41虽然在叶轮13a的制造时的模具使用套管而形成,但不限定为此,也可以在叶轮13a的制造后在盘面13b藉由图章形成记号41,也可以是以贴纸贴设。
而且,由于在送风风扇13中能够将两个叶轮13a设为左右对称,零件的共通化变得可能。由此,可谋求制造成本的减低。
[总结]
本发明的方案1的西洛克风扇,包括包含用以固定在传动马达(驱动马达33)的旋转力的旋转轴32的轴毂31的叶轮13a,藉由所述叶轮13a旋转而从与所述叶轮13a的所述旋转轴32平行的方向吸入空气,从所述叶轮13a的旋转面13d排出空气;且所述轮毂31是以从所述叶轮13a的所述空气的吸入侧的端面13c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所述轮毂31的突出的部分的侧面,形成有用以由螺丝固定所述旋转轴32的螺丝孔31a。
根据上述的构成,用以固定到传动马达的旋转力的旋转轴的轮毂以从叶轮的所述空气的吸入侧的端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所述轮毂的突出的侧面的部分,形成有用以由螺丝固定所述旋转轴的螺丝孔,藉此在将轮毂固定在旋转轴的时候,没有如所述轮毂形成在与叶轮的空气吸入侧的端面相比为内侧的情况般,以螺丝通过形成在轮毂的侧面的螺丝孔的方式,将叶轮的叶片部的一部分切口、或将叶轮的叶片部隔开间隔的必要。
由此,能够抑制将叶轮的叶片部的一部分切口、或将叶轮的叶片部隔开间隔的情况的风量的下降。
而且,如将叶轮的叶片部的一部分切口、或将叶轮的叶片部隔开间隔的情况般,没有将用以形成所述叶轮的模具设为复杂的必要。
本发明的方案2的西洛克风扇,较佳为在上述方案1中,两个上述叶轮13a在与所述空气的吸入侧的端面13c为相反侧的面(盘面13b)被连接;两个上述叶轮13a之中,形成在一方的叶轮13a的轴毂31的螺丝孔31a的开口面不与形成在另一方的叶轮13a的轴毂31的螺丝孔31a的开口面为相同面
根据上述的构成,在连接两个叶轮的情况中,由于在各个的叶轮的轮毂中紧固在旋转轴的螺丝成为在两个叶轮中不存在于相同面,能够减低螺丝的重量所致的向一方的面的偏移。由此,可使两个叶轮稳定而旋转。
本发明的方案3的西洛克风扇,较佳为在上述方案2中,两个所述叶轮13a之中,形成在一方的叶轮13a的轴毂31的螺丝孔31a的开口面、和形成在另一方的叶轮13a的轴毂31的螺丝孔31a的开口面在所述旋转轴32的旋转方向中偏移180度。
根据上述构成,两个所述叶轮之中,形成在一方的叶轮的轴毂的螺丝孔的开口面、和形成在另一方的叶轮的轴毂的螺丝孔的开口面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中偏移180度,藉此由于在各个叶轮的轮毂中紧固在旋转轴的螺丝成为在两个叶轮中不存在于相同面,并且,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中存在于偏移180度的位置,能够确实地减低螺丝的重量所致的向一方的面的偏移。由此,可使两个叶轮稳定而旋转。
本发明的方案4的西洛克风扇也可以是,在上述方案2或3中,在所述叶轮13a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用以区别向所述旋转轴32的安装方向的记号41。
一般而言西洛克风扇若搞错旋转方向,则成为从垂直于叶轮的旋转方向的面不吸入空气,相反地吐出空气。为了防止这些,有以不搞错旋转方向的方式,将叶轮固定在旋转轴的必要。
因此,如上述构成般,在叶轮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用以区别向旋转轴的安装方向的记号,藉此可不搞错叶轮的旋转方向地安装在旋转轴。
本发明的方案5的西洛克风扇也可以是,在上述方案1至4中任一个方案中,所述轮毂31是以铝形成。
根据上述构成,轮毂以铝形成,藉此可将西洛克风扇整体轻量化。
本发明的方案6的送风装置,包括多个所述方案2至5中任一个所述的西洛克风扇(送风风扇13),将各个西洛克风扇(送风风扇13)可旋转地串联地连接。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实现得到充分的风量的送风装置。
本发明的方案7的空气调节机,包括所述方案1至5中任一个所述的西洛克风扇(送风风扇13)作为送风装置。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与使用横流风扇作为送风风扇的情况相比为能够得到大的风量、风压,可在将HEPA过滤器使用在空气清净的情况中确保充分的风量(充分的空气的吸入量)。
本发明并非限定为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可于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针对将分别公开于不同实施方式的技术手段适当地进行组合而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此外,组合分别在各实施方式公开的技术性方法,藉此能够形成新的技术性特征。
附图标记说明
13...送风风扇(西洛克风扇);13a...叶轮;13b...盘面;13c...端面;13d...旋转面;31...轮毂;31a...螺丝孔;32...旋转轴;33...驱动马达(马达);35...连接部;41...记号。

Claims (7)

1.一种西洛克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含用以固定在传动马达的旋转力的旋转轴的轴毂的叶轮,藉由所述叶轮旋转而从与所述叶轮的所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吸入空气,从所述叶轮的旋转面排出空气;且
所述轮毂是以从所述叶轮的所述空气的吸入侧的端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所述轮毂的突出的侧面的部分,形成有用以由螺丝固定所述旋转轴的螺丝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洛克风扇,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叶轮在与所述空气的吸入侧的端面为相反侧的面被连接;
两个所述叶轮之中,形成在一方的叶轮的轴毂的螺丝孔的开口面不与形成在另一方的叶轮的轴毂的螺丝孔的开口面为相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西洛克风扇,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叶轮之中,形成在一方的叶轮的轴毂的螺丝孔的开口面、和形成在另一方的叶轮的轴毂的螺丝孔的开口面在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中偏移18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西洛克风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叶轮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用以区别向所述旋转轴的安装方向的记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西洛克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毂是以铝形成。
6.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西洛克风扇,将各个西洛克风扇可旋转地串联地连接。
7.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西洛克风扇作为送风装置。
CN201880055747.3A 2017-09-25 2018-01-11 西洛克风扇、送风装置、空气调节机 Pending CN1110947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4003 2017-09-25
JP2017184003 2017-09-25
PCT/JP2018/000442 WO2019058573A1 (ja) 2017-09-25 2018-01-11 シロッコファン、送風装置、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4757A true CN111094757A (zh) 2020-05-01

Family

ID=65810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5747.3A Pending CN111094757A (zh) 2017-09-25 2018-01-11 西洛克风扇、送风装置、空气调节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84267A1 (zh)
JP (1) JPWO2019058573A1 (zh)
CN (1) CN111094757A (zh)
WO (1) WO20190585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0638B2 (ja) * 2019-07-19 2023-04-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USD999901S1 (en) * 2023-02-03 2023-09-26 Minhua Chen Fan blad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49075Y2 (zh) * 1978-01-27 1982-10-27
US4436484A (en) * 1982-04-19 1984-03-13 Lilliston Corporation Transverse flow fan rotor
JPH1113689A (ja) * 1997-06-20 1999-01-19 Fujitsu General Ltd クロスフローファンの軸受構造
JP2870180B2 (ja) * 1990-10-26 1999-03-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多翼形羽根車
CN1370934A (zh) * 2001-02-26 2002-09-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翼形叶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163989A (ja) * 2009-01-16 2010-07-29 Panasonic Corp 送風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5848Y1 (zh) * 1968-12-23 1973-02-14
JPS568897U (zh) * 1979-06-30 1981-01-26
JPS6279995U (zh) * 1985-11-07 1987-05-22
JP2785117B2 (ja) * 1995-11-02 1998-08-13 株式会社北斗 送風機用ファン
JP2013119804A (ja) * 2011-12-07 2013-06-1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送風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49075Y2 (zh) * 1978-01-27 1982-10-27
US4436484A (en) * 1982-04-19 1984-03-13 Lilliston Corporation Transverse flow fan rotor
JP2870180B2 (ja) * 1990-10-26 1999-03-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多翼形羽根車
JPH1113689A (ja) * 1997-06-20 1999-01-19 Fujitsu General Ltd クロスフローファンの軸受構造
CN1370934A (zh) * 2001-02-26 2002-09-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翼形叶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163989A (ja) * 2009-01-16 2010-07-29 Panasonic Corp 送風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58573A1 (ja) 2019-03-28
JPWO2019058573A1 (ja) 2020-09-03
US20200284267A1 (en) 2020-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14250B2 (en) Centrifugal fan with air guide
EP3009752A1 (en) Air conditioner
EP1803942A1 (en) Blower and air conditioner
JP5030602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8144753A (ja) ターボファン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CN111094757A (zh) 西洛克风扇、送风装置、空气调节机
JPWO2007015413A1 (ja)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10071170A (ja) 遠心式送風機
JP2004353510A (ja) 遠心送風機及び遠心送風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WO2019043984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08138957A (ja) 風向変更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節装置
KR20080062890A (ko) 공기 조화기
JP2021008856A (ja) シロッコファン、送風装置、空気調和機
JP4194925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20240191884A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KR100471437B1 (ko) 덕트형 공기 조화기의 팬 하우징 착탈구조
CN111322679B (zh) 空气调节机
EP4317824A1 (en) Air-conditioning device
JP2007212012A (ja) 室内機ユニットのフラップ駆動用モータ取付構造
JPH065543Y2 (ja) 換気装置
AU2022229537A1 (en) Fan and Indoor Equipment
KR200323967Y1 (ko) 창문형 에어컨
JPWO2019030798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11247373A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KR20070077360A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