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3421A - 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3421A
CN111093421A CN201880059162.9A CN201880059162A CN111093421A CN 111093421 A CN111093421 A CN 111093421A CN 201880059162 A CN201880059162 A CN 201880059162A CN 111093421 A CN111093421 A CN 111093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or
flow path
heat
air
hair dr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91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93421B (zh
Inventor
能势学
片山秀昭
若林寿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ell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ell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Maxell Holding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93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3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93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34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在利用放射热线进行毛发等的干燥的吹风机中,不会降低反射器的反射效率地从反射器内散热。仅在反射器(10)的后端部形成吸入流路(70),仅在反射器的前端部形成送出流路(71)。由此,相比于在反射器的整体上形成多个吸入流路、送出流路的结构,由于能增大反射器的反射面积,因此能够提高反射效率。另外,以相比于位于上游侧的反射器的吸入流路的形成区域中的干燥风流路(52)的流路内压力,位于下游侧的反射器的送出流路的形成区域中的干燥风流路的流路内压力变小的方式设定。由此,利用文丘里效果,由于能够制作通过送出流路从吸入流路经过反射器的内部到达干燥风流路的空气流,因此能够有效地排出反射器内的热量。

Description

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红外线等的放射热线进行毛发等的干燥的吹风机。
背景技术
在吹风机的领域中,作为干燥风的加热用的热源使用卤素灯等的热线性光源是众所周知的。另外,在将热线性光源作为热源的吹风机中,在该光源的周围设置聚光用的反射器也是众所周知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吹风机在具有手柄6的外壳2的内部从下游侧依次设置空气送风机单元8、空气加热器10、卤素灯22以及反射器20。反射器20由具有前方开口的凹面反射部、与其中央连续而一体地设置的圆筒状的灯安装部构成,通过凹面反射部向前方指向从被固定于灯安装部的卤素灯22发出的光束。在反射器20的前方开口上安装具有透光性的盖板24。
在专利文献1的图3中公开了在反射器320的凹面部分上开设多个流路321且在盖板324上开设多个流路325的吹风机。流路321从靠近后方的基端部到达靠近前方的前端部,开设于反射器320的整面上。流路325开设于盖板324的整面上。如此,若在反射器320与盖板324的各个上开设多个流路321、325,则由于能够形成通过流路325从下游侧的流路321经过反射器320内到达前方的空气流,因此能够排出反射器320内的空气。
在反射器上形成流路在专利文献2的吹风机也被公开了。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吹风机的反射体13(反射器)由凹面状的第一反射部131、圆筒状的第二反射部132构成,在第二反射部132上设置用于在反射体13的内部与外部之间流入或流出空气的多个贯通孔133。在第一反射部131上设置开口部s,在该开口部s上组装热线性光源11。在反射体13的前方配置只使从热线性光源11发出的光束的热线性的红外线透过的过滤器15。通过风扇19的旋转从第一反射部131的开口部s向反射体13的内部送入的空气从第二反射部132的贯通孔133向反射体13的外部流出,与流经反射体13的外周与箱体17之间的通气空间的空气一起从喷嘴173排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德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95000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6/072031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人等从事能够向毛发照射更强的红外线的吹风机的开发。即,在利用卤素灯等的热线性光源的吹风机中,能采用通过热线性光源加热由风扇吹出的空气并通过已加热的暖风干燥毛发的对流加热方式、通过由热线性光源照射的红外线等的放射热线加热毛发进行干燥的辐射加热方式的两种干燥方法,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由后者的辐射加热方式产生的干燥能力的提高而从事于向毛发照射更强的红外线的吹风机的开发。
可是,如专利文献1、2,在反射器上形成多个贯通孔的结构中,由于仅以设置贯通孔的量反射器的反射区域变小而会降低作为放射热线的红外线的反射效率,因此不能够有效地向毛发照射红外线,不能实现因辐射加热方式而产生的吹风机的干燥能力的提升。上述问题例如能通过减少设置于反射器上的贯通孔的个数而解除,但在该情况下会降低反射器的内部空气的排气效率而反射器的内部温度会上升,会存在引起反射器的变形、过滤器损坏这样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以上现有的利用红外线的吹风机所具有的问题而发明的内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降低反射器的反射效率地能够从反射器内可靠地散热的吹风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吹风机特征为,具备具有从后方侧的吸入口8至前方侧的吹出口9的中空筒状的导风部7的主体壳体1、设置在导风部7内并产生从吸入口8向吹出口9的空气流的送风风扇3、配置于导风部7内的送风风扇3的前方侧并发出含有红外线的放射热线的热线性光源4、配置于导风部7内的热线性光源4的前方侧并向前方反射引导热线性光源4发出的放射热线的反射器10、配置于导风部7内的反射器10的前方侧且使从反射器10的前端发出的光束中的放射热线透过并使可见光衰减的光学过滤器11、形成于反射器10的外周与主体壳体1的内面之间的干燥风流路52以及用于向外部排出反射器10内的热量的散热结构。散热结构由仅形成于反射器10的后端部并在反射器10的内部接收由送风风扇3产生的空气流的一部分的吸入流路70、仅形成于反射器10的前端部并向干燥风流路52送出该反射器10内的空气的送出流路71构成。并且,以吸入流路70的形成区域中的干燥风流路52的流路内压力比送出流路71的形成区域中的干燥风流路52的流路内压力小的方式构成。
在将由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与反射器10的后端规定的前后方向的反射器10的长度设定为d1、将由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与送出流路71后端侧的开口缘规定的距离设定为d2时,在满足d2≦d1/5的关系式的位置上形成送出流路71。
前后方向中的送出流路71的开口长度尺寸w1设定为5mm以下。
能够采用在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与反射器10的前端之间形成作为送出流路71的间隙E的结构。
能够采用反射器10由前方侧的前反射器80、后方侧的后反射器81构成并在前后的反射器80、81之间形成作为送出流路71的间隙E的结构。
送出流路71能够为以沿反射器10的前方开口缘的方式在构成该反射器10的周壁整周上开设的圆周状的缝隙开口84。
送出流路71能够由以沿反射器10的前方开口缘的方式在构成该反射器10的周壁整周上排列设置的多个贯通孔86的一组构成。
发明效果
若送风风扇3旋转,则在主体壳体1的导风部7内以从吸入口8吸入并经过干燥风流路52到达吹出口9的方式流动干燥风。此时在本发明的吹风机中,由于以位于下游侧的反射器10的送出流路71形成区域中的干燥风流路52的流路内压力比位于上游侧的反射器10的吸入流路70的形成区域中的干燥风流路52的流路内压力小的方式设定,因此相比于吸入流路70的形成区域中的干燥风的流速能够增加送出流路71的形成区域中的干燥风的流速。如此,若增加送出流路71的形成区域中的干燥风的流速,则根据文丘里效果,由于反射器10的内部空气通过送出流路71被吸入干燥风流路52,因此能够向干燥风流路52可靠地送出该内部空气(参照图6)。而且,若送出反射器10的内部空气,则根据反射器10内的压力与吸入流路70的形成区域中的干燥风流路52的流路内压力的压力差,通过吸入流路70从干燥风流路52向反射器10的内部吸入从主体壳体1的吸入口8吸入的干燥风(参照图6)。如此,根据本发明,利用文丘里效果由于能够制造通过送出流路71从吸入流路70经过反射器10的内部到达干燥风流路52的空气的流动,因此即使是通过热线性光源4加热反射器10内的空气的情况下,也能向反射器10的外部送出该空气且向反射器10的内部送入新鲜的空气,能够有效地排出反射器10内的热量、防止反射器10的内部陷于过热状态。如以上,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可靠地防止因由热线性光源4进行的加热而反射器10变形、光学过滤器11损坏的情况,因此能够得到耐久性优越的吹风机。
由于仅在反射器10的后端部形成吸入流路70、仅在反射器10的前端部形成送出流路71,因此相比较于在反射器10的整体上形成多个吸入流路、送出流路的现有结构会增大反射器10的反射面积,能够实现由反射器10进行的反射效率、聚光效率的提高。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吹风机,由于能够向毛发等照射更强的红外线等的放射热线,因此能够得到由辐射加热方式而产生的干燥能力优越的吹风机。
如以上,根据本发明的吹风机能够同时解决反射器10的反射效率的提高、反射器10的有效散热这样的相反的课题。另外,通过从送出流路71送出的空气与流经干燥风流路52的干燥风混合能够提高干燥风的温度,因此不仅是辐射加热方式,能够实现由对流加热方式产生的干燥能力的提高,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有效地进行毛发的加热、干燥等。
在将由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与反射器10的后端规定的前后方向的反射器10长度设定为d1、将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缘与送出流路71的后端侧的开口缘规定的距离设定为d2时,优选在满足d2≦d1/5的关系式的位置上形成送出流路71。即,本发明中的形成送出流路71的“反射器10的前端部”是指将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作为起始点、送出流路71的后端侧的开口缘存在于反射器1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1/5以内的位置。这是由于:若送出流路71相比于反射器10的前后方向的1/5配置于靠后方侧,则在反射器10的前端侧滞留空气,会存在产生不能进行由空气流进行的散热的无效区的可能性、及若送出流路71配置于后方侧,则热线性光源4与送出流路71的距离变近,从热线性光源4发出的放射热线通过送出流路71直接地从反射器10漏出,由反射器10进行的反射效率、聚光率下降(参照图7B)。相对于此,若送出流路71相比于反射器10的前后方向的1/5配置于靠前方侧,则在反射器10内滞留空气的可能性小,能够有效地排出反射器10内的热量。由于能够较大地采用热线性光源4与送出流路71的距离,因此会减少由热线性光源4发出的放射热线通过送出流路71直接地从反射器10漏出的几率,能够实现由反射器10产生的反射效率、聚光率的提高(参照图7A)。并且,根据本发明人的见解,在实现散热效率的提高、反射器10的反射效率提高的基础上,更优选在满足d2≦d1/10的关系式的位置上形成送出流路71,即,将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作为起始点,送出流路71后端侧的开口缘存在于反射器1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的1/10以内。
前后方向中的送出流路71的开口长度尺寸w1优选设定为5mm以下。这是由于:若送出流路71的开口长度尺寸w1超过5mm则开口就会变得过大,因此不能良好地发挥文丘里效果,会引起通过送出流路71从反射器10的内部向干燥风流路52送出的空气量会减少、及由反射器10产生的反射效率、聚光率的降低。
作为送出流路71的具体方式,能举出:在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与反射器10的前端之间形成成为送出流路71的间隙E的方式(参照图2);反射器10由前方侧的前反射器80、后方侧的后反射器81构成,在前后的反射器80、81之间形成成为送出流路71的间隙E的方式(参照图8);送出流路71以沿反射器10的前方开口缘的方式作为在构成该反射器10的周壁整周上开设的圆周状的缝隙开口84而形成的方式(参照图10);送出流路71由以沿反射器10的前方开口缘的方式在构成该反射器10的周壁整周上排列设置的多个贯通孔86的一组构成的方式(参照图12)等。如这些,优选送出流路71沿反射器10的开口缘整周状地仅形成于反射器10的前端部的一个位置上。这些中,在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与反射器10的前端之间形成成为送出流路71的间隙E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将反射器10一分为二、在反射器10上设置贯通孔,因此能够抑制具备送出流路71的吹风机的成本上升。另外,在作为圆周状的缝隙开口84形成送出流路71的情况、或由多个贯通孔86的一组构成的情况下,相比较于在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与反射器10的前端之间形成间隙E的情况,由于能够仅以消除间隙E的量缩小从光学过滤器11的前端规定至反射器10的后端的反射器10的前后的长度尺寸,因此能够对吹风机的小型化做出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吹风机(电吹风)的纵剖侧视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横剖俯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电吹风的送出流路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线剖视图(纵剖主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相对于实施例1的电吹风的反射器的卤素灯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吹风机中的由文丘里效果产生的空气的流动的图。
图7A是用于说明送出流路的位置与来自反射器的放射热线的泄漏量的关系的概念图,表示送出流路位于反射器的前方的情况。
图7B是用于说明送出流路的位置与来自反射器的放射热线的泄漏量的关系的概念图,表示送出流路位于反射器的靠后方的情况。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电吹风的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
图9是构成实施例2的电吹风的反射器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电吹风的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
图11是构成实施例3的电吹风的反射器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电吹风的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
图13是构成实施例4的电吹风的反射器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电吹风的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7表示将本发明的吹风机适用于电吹风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前后、左右、上下按照图1、图2以及图5所示的相交箭头、在各箭头附近标记的前后、左右、上下的表示。在图1中,电吹风在沿兼做手柄的前后上长的主体壳体1的内部收纳由风扇电机2旋转驱动的轴流型的送风风扇3、作为发射红外线和可见光的热线性光源的卤素灯(热线性光源)4等而构成。主体壳体1将形成为筒状的上下一对半割体5、6接合而形成,在其内部形成圆筒状的导风部7。在导风部7的后端形成空气的吸入口8,在前端形成空气的吹出口9。
送风风扇3配置于主体壳体1内的导风部7内的后半部,对从吸入口8吸入的空气进行加压并向吹出口9输送。卤素灯4配置于主体壳体1的导风部7内的前半部,在其周围固定向吹出口9侧反射引导由卤素灯4发射的光束的反射器10。在反射器10与吹出口9之间的光束发射路径上配置光学过滤器11。吹出口9兼具干燥风的吹出口、向用户的头发照射由卤素灯4发射的红外线(热线)的照射口。
主体壳体1的周面的大部分由检测人体的接触的触摸式传感器12覆盖,面向形成于触摸式传感器12的上部的操作部,配置电源开关14的操作把手15。若在前后上沿主体壳体1的表面对操作把手15进行滑动操作,能够将电源开关14切换为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电源开关14被收纳于形成于主体壳体1的上部的收纳凹部17中,在形成于主体壳体1的下部的收纳凹部18中收纳控制风扇电机2、卤素灯4的驱动状态的控制基板19。
在主体壳体1的吸入口8中安装吸入格栅22,在吸入格栅22的中央设置用于能装卸地连接供电插头24的插座25。在主体壳体1的吹出口9中安装由铝合金等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吹出格栅23。吹出格栅23一体地具备圆筒状的外筒体26、比外筒体26直径小的内筒体27、放射状地将两筒体26、27连接的多个整流叶片28等。
风扇电机2与送风风扇3由风扇壳体29支撑。风扇壳体29一体地具备包围送风风扇3的周围的圆筒状的外筒体30、安装风扇电机2的后端部的支架部31、包围支架部31的周围的圆筒状的内筒体32、放射状地连接外筒体30和内筒体32的多个整流叶片33等。在外筒体30的前端向外侧突出地形成凸缘34,通过用形成于半割体5、6的内面的卡合槽35卡合保持凸缘34,从而将风扇壳体29固定在主体壳体1上。
如图2以及图5所示,卤素灯4在前后连接前方侧的灯泡38和后方侧的插座39而构成。灯泡38由形成为中空容器状的石英玻璃制的灯罩40、形成于灯罩40的后方的供电用的插头41构成,在灯罩40的内部除了为发光体的灯丝以外,还封入惰性气体、卤素气体等。灯罩40一体地具有球壳状的灯罩主体42、形成于灯罩主体42的前端的排气管剩余部43、形成于灯罩主体42的后方的支架部44,在其后部安装插头41。支架部44形成为向前方扩开的半球壳状,其外形尺寸比灯罩主体42的外形尺寸小地设定。插头41形成为左右的厚度尺寸小的扁平方柱状。插座39包括由具有接受插头41的纵长开口形成的插座孔45的连接器46、设置于连接器46的后方的外壳47。连接器46的前端面形成为与灯泡38的支架部44的外形形状大致一致的凹弯曲状,在将灯泡38的插头41插入插座孔45中时,支架部44的凸弧面在连接器46的前端面被挡住。
在灯泡38的周围配置聚光用的反射器10。反射器10将铝等的金属作为原材料形成为向吹出口9开口的圆底圆筒状,在其内面形成反射红外线和可见光的反射面。在图2中,符号50表示形成于反射器10的后端并向前方扩开的半球壳状的圆锥部,符号51表示与圆锥部的前端缘连续地向前方伸出的直径尺寸均匀的直线状的直筒部。反射器10的外径尺寸比主体壳体1的内径尺寸小地设定,在反射器10的外周与主体壳体1的内面之间形成有到达吹出口9的干燥风流路52。通过送风风扇3从吸入口8吸入至导风部7内的空气的大部分在沿反射器10的圆锥部50流经干燥风流路52之后,从吹出口9送出。
在反射器10的后部中央、即圆锥部50的突端上形成用于使灯泡38面向反射器10的内部的插通孔53。如图4以及图5所示,插通孔53形成为由形成于圆锥部50的突端的中央的圆孔状的第一插通孔54、以贯通第一插入孔54的方式在上下方向较长地形成的长孔状的第二插通孔55形成的主视中键孔状。在使插座39的连接器46面向插通孔53的周围之后,在插通孔53中插通灯泡38的支架部44和插头41,在连接器46的插座孔45中插入插头41。由此,能够通过反射器10的插通孔53连结前方侧的灯泡38和后方侧的插座39。此时,在支架部44的外周面与第一插通孔54的内周面之间、及插座39的连接器46与第二插通孔55的内周面之间形成很小的间隙。该间隙为后述的散热机构的吸入流路70。
在导风部7的内部配置有对送风风扇3生成的风进行整流且支撑反射器10、卤素灯4等的支撑框57。支撑框57将以水平姿态与纵向姿态配置的一对云母板58、58十字状地组合而构成。云母板58、58的后端部卡合于形成于风扇壳体29的前端部的缝隙59,由此,能限制相对于主体壳体1的支撑框57的旋转。如图1至图4所示,在反射器10的前缘(开口周缘)的外周面的上下左右的4个位置上向外方向突出地形成具有卡合凹部60的一对肋61、61,通过在这些卡合凹部60中卡合云母板58、58,反射器10从四个方向(上下左右)被支撑。如图5所示,在卤素灯4的插座39的上下面上形成卡合槽62,通过在这些卡合槽62中卡合云母板58,插座39从上下方向被支撑。在主体壳体1的前端部的内面以圆周状地凹陷地形成浅的安装槽63,在该安装槽63中嵌入吹出格栅23的外筒体26,从而限制吹出格栅23相对于主体壳体1的前后方向(轴向)与径向的滑动。
光学过滤器11将透过红外线而遮挡可见光作为目的而配置于反射器10与吹出口9之间的光束发射路径。如此,通过在光束发射路径上配置光学过滤器11,在使用电吹风时,防止可见光从电吹风的吹出口9照射,能够消除在头发干燥时等晃用户的眼的光线进入。由此,用户不会感觉到晃眼,能够顺利地进行整发作业。光学过滤器11是将热膨胀系数小的黑色结晶化玻璃等的低膨胀性玻璃作为原材料的圆板状的玻璃体,内嵌状地安装于内筒体27中。
在具备作为热线性光源的卤素灯4的电吹风中,通过从卤素灯4中发射的红外线加热反射器10。另外,来自卤素灯4的热量蓄积在反射器10内部,反射器10内部的温度上升。因此,需要用于将反射器10的内部的热量排出的散热结构。本实施例的电吹风的散热结构由仅形成于反射器10的后端部并在反射器10的内部接收由送风风扇3产生的空气流的一部分的吸入流路70、仅形成于反射器10的前端部并向干燥风流路52送出反射器10内的空气的送出流路71构成。
更详细的说,如图2所示,在构成卤素灯4的灯泡38与形成于反射器10的后端的插通孔53之间形成小间隙,该间隙成为在反射器10的内部接收由送风风扇3产生的空气流的一部分的吸入流路70。另一方面,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与反射器10的前端不会接触,两者隔着很小的间隙E(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mm(w1=2mm))而接近配置,该间隙E成为向干燥风流路52送出反射器10内的空气的送出流路71。通过主体壳体1的内径尺寸与直筒部51的外径尺寸的差而获得的反射器10的前端部中的干燥风流路52(以下,记为“下游侧流路72”)的流路截面积比反射器10的后端部中的干燥风流路52(以下,记为“上游侧流路73”)的流路截面积小地设定,换而言之,送出流路71的形成区域中的下游侧流路72的流路截面积比吸入流路70的形成区域中的上游侧流路73的流路截面积小地设定。因此,相比于上游侧流路73的流路内压力减小下游侧流路72的流路内压力,相比于流经上游侧流路73的干燥风的流速增加流经下游侧流路72的干燥风的流速。
如图6的概念图所示,若如上述增加下游侧流路72中的干燥风的流速,则根据文丘里效果而能通过送出流路71在干燥风流路52中吸入反射器10的内部空气。因此,能可靠地向干燥风流路52(下游侧流路72)送出反射器10的内部空气,能够排出反射器10内的热量。而且,若如此通过送出流路71送出反射器10的内部空气,则根据反射器10内的压力与上游侧流路73的流路内压力的压力差,能够通过吸入流路70从干燥风流路(上游侧流路73)向反射器10的内部吸入干燥风。
如此,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吹风,由于能够利用文丘里效果形成从吸入流路70经过反射器10的内部并通过送出流路71到达干燥风流路52的空气的流动(参照图6),因此即使在通过来自卤素灯4的散热加热反射器10内的空气的情况下,也能通过送出流路71向反射器10的外部送出该空气且通过吸入流路70向反射器10内送入新的空气来进行散热。以上,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吹风,能够有效地对反射器10内进行散热、可靠地防止反射器10的内部陷于过热状态的情况。
如以上,在实施例1的电吹风中,在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与反射器10的前端之间形成间隙E,将该间隙E作为送出流路71,在反射器10的最前端形成用于送出内部空气的送出流路71。因此,根据实施例1的电吹风,不会在反射器10内形成空气滞留的无效区,由于能够没有遗漏地排出反射器10内的空气,因此能通过送出流路71可靠且有效地向干燥风流路52排出反射器10内的热量。另外,若如此能够有效地向干燥风流路52排出反射器10内的热量,则能够提高流经干燥风流路52的干燥风的温度并有效地加热从吹出口9向前部吹出的干燥风,因此不仅是因红外线而产生的辐射加热方式的干燥能力,还能实现由因加热干燥风而进行的对流加热方式而产生的干燥能力的提高,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有效地进行头发的加热、干燥等。尤其在实现因辐射加热方式而产生的干燥能力的大幅提高的电吹风中,因对流加热方式而产生的干燥能力可以是附属性的能力,在该情况下,只要以在干燥风吹到头发、皮肤时不施加冷、不舒适感的程度加热干燥风即可。
而且,若如图7A所示在反射器10的最前端形成送出流路71,则与如图7B所示在反射器10的架后部上形成送出流路71的情况相比,由于能够使由卤素灯4(更详细的说,卤素灯4的灯罩40的中心点)与送出流路71限制的方向靠近前后的水平方向上,因此由卤素灯4发出的红外线难以通过送出流路71向反射器10的外部泄漏。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伴随形成送出流路71而使反射器10的反射效率、聚光率降低。
如上述的见解,在将由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缘与反射器10的后端缘规定的前后方向的反射器10的长度设定为d1、将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缘与送出流路71的后端侧的开口缘规定的距离设定为d2时,优选在满足d2≦d1/5的关系式的位置上形成送出流路71(参照图2)。即,从散热效率的提高、反射效率的提高的观点出发,如本实施方式最适合在反射器10的最前端形成送出流路71,但如后述的实施例2~4所示,在反射器10的前端部上形成送出流路71的情况下,优选在满足d2≦d1/5的关系式的位置上形成送出流路71。这是由于:若送出流路71相比于反射器10的前后方向的1/5配置于靠后方侧,则在反射器10的前端侧滞留空气,存在产生不会进行由空气流进行的散热的无效区的可能性,若送出流路71配置于后方侧,则由于靠近由卤素灯4(更详细的说,卤素灯4的灯罩40的中心点)与送出流路71规定的方向相对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参照图7B),因此由卤素灯4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送出流路71直接地从反射器10漏出,由反射器10产生的反射效率、聚光率下降。
而且,前后方向中的送出流路71的开口长度尺寸(w1)优选设定为5mm以下。这是由于:若送出流路71的长度宽度尺寸(w1)超过5mm则开口就会过大,因此不能良好地发挥文丘里效果,会减少通过送出流路71向干燥风流路52送出的空气量、及反射器10的反射效率、聚光率降低。
(实施例2)
在图8以及图9中表示变更了送出流路71的结构的本发明的吹风机(电吹风)的实施例2。在实施例2中,将反射器10分割为前后的长度尺寸小的短筒状的前反射器80、具有直筒部51和圆锥部50的后反射器81,在两反射器80、81之间形成间隙E,将这些作为送出流路71的方面与先前的实施例1不同。前反射器80通过一对肋61、61由云母板58、58支撑。在将包括前反射器80、间隙E以及后反射器81的反射器10的全长设定为d1、由被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缘与送出流路71的后端侧的开口缘规定的距离设定为d2时,在满足d2≦d1/5的关系式的位置上形成送出流路71。间隙E的前后方向中的长度尺寸设定为5mm以下(w1≦5mm)。由于其以外的方面与先前的实施例1相同,因此在相同的部件上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也相同。
如此,若由前反射器80与后反射器81构成反射器10,隔着间隙E而对置配置两反射器80·81,将该间隙E作为送出流路71,则相比较于如实施例1在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缘与反射器10的前端缘之间形成间隙E的情况,能够仅以间隙E的量缩小从反射器10的后端缘至光学过滤器11的前端缘的前后的长度尺寸,能够对电吹风的小型化做出贡献。在以下的实施例3、4中也相同。
(实施例3)
在图10以及图11中表示改变了送出流路71d的结构的本发明的吹风机(电吹风)的实施例3。在实施例3中,以使送出流路71沿反射器10的前方开口缘的方式形成为在构成反射器10的周壁的全周上开设的圆周状的缝隙开口84的方面上与先前的第一实施例不同。在将反射器10的长度设定为d1、将由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缘与送出流路71(缝隙开口84)的后端侧的开口缘规定的距离设定为d2时,在满足d2≦d1/5的关系式的位置上形成送出流路71。缝隙开口84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尺寸(w1)设定为5mm以下。缝隙开口84被等分为四个,在相邻的缝隙开口84彼此之间形成连结肋85。
(实施例4)
在图12以及图13中表示改变了送出流路71结构的本发明的吹风机(电吹风)的实施例4。在实施例4中,在由以沿反射器10的前方开口缘的方式在构成反射器10的周壁全周上排列设置多个贯通孔86的一组构成送出流路71的方面与先前的第一实施例不同。在将反射器10的长度设定为d1、将由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缘与送出流路71(贯通孔86)的后端侧的开口缘规定的距离d2设定为d2时,在满足d2≦d1/5的关系式的位置上形成送出流路71。贯通孔86的前后方向中的长度尺寸(w1)设定为5mm以下。
(实施例5)
在图14中表示改变了反射器10的结构的本发明的吹风机(电吹风)的实施例5。在该实施例5中,使反射器10的整体为半球壳状的方面与先前的实施例1不同。更详细的说,使反射器10的反射部形成为随着向前方向推进而直径尺寸逐渐变大的前扩圆锥状。在反射器10的前端与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之间形成作为送出流路71的间隙E。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热线性光源除了卤素灯4以外还能够由白炽灯、疝气灯、金属卤化物灯等构成。触摸式传感器12能够省略,在该情况下能够切换电源开关14,切换为仅驱动送风风扇3的冷风模式、同时驱动送风风扇3与热线性光源4的低温弱风模式、相比于弱风模式高温风量大的高温强风模式。主体壳体1除圆筒状以外能够形成为椭圆筒状、多方形筒状等,可以根据需要在主体壳体1的下面侧设置能折叠的手柄。本发明并不限于人用,也能够适用于狗、猫等动物用的吹风机。
符号说明
1—主体壳体,3—送风风扇,4—热线性光源(卤素灯),7—导风部,10—反射器,11—光学过滤器,52—干燥风流路,70—吸入流路,71—送出流路,80—前反射器,81—后反射器,84—缝隙开口,86—贯通孔。

Claims (7)

1.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
具有从后方侧的吸入口(8)至前方侧的吹出口(9)的中空筒状的导风部(7)的主体壳体(1);
设置在导风部(7)内且产生从吸入口(8)向吹出口(9)的空气流的送风风扇(3);
配置于导风部(7)内的送风风扇(3)的前方侧且发出含有红外线的放射热线的热线性光源(4);
配置于导风部(7)内的热线性光源(4)的前方侧且向前方反射引导热线性光源(4)发出的放射热线的反射器(10);
光学过滤器(11),其配置于导风部(7)内的反射器(10)的前方侧,使从反射器(10)的前端发出的光束中的放射热线透过,且使从反射器(10)的前端发出的光束中的可见光衰减;
形成于反射器(10)的外周与主体壳体(1)的内面之间的干燥风流路(52);以及
用于向外部排出反射器(10)内的热量的散热结构,
散热结构包括:仅形成于反射器(10)的后端部且向反射器(10)的内部接收由送风风扇(3)产生的空气流的一部分的吸入流路(70);以及仅形成于反射器(10)的前端部且向干燥风流路(52)送出该反射器(10)内的空气的送出流路(71),
构成为,送出流路(71)的形成区域中的干燥风流路(52)的流路内压力比吸入流路(70)的形成区域中的干燥风流路(52)的流路内压力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在将由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与反射器(10)的后端规定的前后方向的反射器(10)的长度设定为d1、将由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与送出流路(71)的后端侧的开口缘规定的距离设定为d2时,
在满足d2≦d1/5的关系式的位置上形成送出流路(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前后方向中的送出流路(71)的开口长度尺寸(w1)设定为5m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在光学过滤器(11)的后端与反射器(10)的前端之间形成有成为送出流路(71)的间隙(E)。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反射器(10)由前方侧的前反射器(80)和后方侧的后反射器(81)构成,
在前后的反射器(80、81)之间形成有成为送出流路(71)的间隙(E)。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送出流路(71)以沿反射器(10)的前方开口缘的方式形成为在构成该反射器(10)的周壁的整周上开设的圆周状的缝隙开口(84)。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送出流路(71)以沿反射器(10)的前方开口缘的方式由在构成该反射器(10)的周壁的整周上排列设置的多个贯通孔(86)的一组构成。
CN201880059162.9A 2018-02-08 2018-02-08 吹风机 Active CN1110934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04407 WO2019155574A1 (ja) 2018-02-08 2018-02-08 ドライヤ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3421A true CN111093421A (zh) 2020-05-01
CN111093421B CN111093421B (zh) 2022-08-16

Family

ID=67549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9162.9A Active CN111093421B (zh) 2018-02-08 2018-02-08 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02447B2 (zh)
CN (1) CN111093421B (zh)
WO (1) WO2019155574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3609A (zh) * 2020-05-09 2021-10-29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干燥设备
CN113597267A (zh) * 2020-05-09 2021-11-02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干燥设备
WO2021227957A1 (en) * 2020-05-09 2021-11-18 Sz Zuvi Technology Co., Lt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afely drying an object
CN114173606A (zh) * 2021-06-18 2022-03-11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干燥装置
US11464313B2 (en) 2020-05-09 2022-10-11 Sz Zuvi Technology Co., Lt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rying an object
WO2022261988A1 (zh) * 2021-06-18 2022-12-22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辐射源组件和干燥设备
GB2610361A (en) * 2020-05-09 2023-03-01 Sz Zuvi Tech Co Lt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afely drying an object
GB2610538A (en) * 2020-05-09 2023-03-08 Sz Zuvi 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rying an object
US11672318B2 (en) 2020-05-09 2023-06-13 Sz Zuvi Technology Co., Lt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afely drying an object
WO2023123518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干燥设备
WO2023123510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附件、干燥设备及干燥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1021238S1 (en) 2022-06-02 2024-04-02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Hair care applianc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83844A (en) * 1927-01-17 1928-03-29 William Meyer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pparatus for use in drying the hair
GB599960A (en) * 1945-11-22 1948-03-24 Laszlo Namenyi Katz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hair drying apparatus
JPS4915035A (zh) * 1972-03-30 1974-02-09
DE2950001A1 (de) * 1979-12-12 1981-06-19 Bosch-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7000 Stuttgart Elektischer haartrockner
US20030079367A1 (en) * 2001-10-25 2003-05-01 Adriano Troletti Hair dryer with high handiness
CN103369982A (zh) * 2010-12-08 2013-10-23 洁美来有限公司 吹风机
WO2016072031A1 (ja) * 2014-11-07 2016-05-12 株式会社イデア ドライヤー
CN205338022U (zh) * 2016-01-07 2016-06-29 台州劲霸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远红外灯陶瓷理疗电吹风
WO2018021309A1 (ja) * 2016-07-29 2018-02-01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83844A (en) * 1927-01-17 1928-03-29 William Meyer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pparatus for use in drying the hair
GB599960A (en) * 1945-11-22 1948-03-24 Laszlo Namenyi Katz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hair drying apparatus
JPS4915035A (zh) * 1972-03-30 1974-02-09
DE2950001A1 (de) * 1979-12-12 1981-06-19 Bosch-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7000 Stuttgart Elektischer haartrockner
US20030079367A1 (en) * 2001-10-25 2003-05-01 Adriano Troletti Hair dryer with high handiness
CN103369982A (zh) * 2010-12-08 2013-10-23 洁美来有限公司 吹风机
WO2016072031A1 (ja) * 2014-11-07 2016-05-12 株式会社イデア ドライヤー
CN205338022U (zh) * 2016-01-07 2016-06-29 台州劲霸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远红外灯陶瓷理疗电吹风
WO2018021309A1 (ja) * 2016-07-29 2018-02-01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8608A (zh) * 2020-05-09 2022-07-26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干燥设备
CN113573609A (zh) * 2020-05-09 2021-10-29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干燥设备
WO2021227957A1 (en) * 2020-05-09 2021-11-18 Sz Zuvi Technology Co., Lt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afely drying an object
WO2021227675A1 (en) * 2020-05-09 2021-11-18 Sz Zuvi Technology Co., Lt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rying an object
WO2021227165A1 (en) * 2020-05-09 2021-11-18 Sz Zuvi Technology Co., Lt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rying an object
WO2021227961A1 (zh) * 2020-05-09 2021-11-18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干燥设备
WO2021227962A1 (zh) * 2020-05-09 2021-11-18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干燥设备
GB2610538A (en) * 2020-05-09 2023-03-08 Sz Zuvi 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rying an object
US11832698B2 (en) 2020-05-09 2023-12-05 Sz Zuvi Technology Co., Lt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rying an object
WO2021227960A1 (zh) * 2020-05-09 2021-11-18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干燥设备
WO2021226749A1 (en) * 2020-05-09 2021-11-18 Sz Zuvi Technology Co., Lt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rying an object
US11464313B2 (en) 2020-05-09 2022-10-11 Sz Zuvi Technology Co., Lt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rying an object
US11672318B2 (en) 2020-05-09 2023-06-13 Sz Zuvi Technology Co., Lt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afely drying an object
CN113597267A (zh) * 2020-05-09 2021-11-02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干燥设备
GB2610361A (en) * 2020-05-09 2023-03-01 Sz Zuvi Tech Co Lt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safely drying an object
WO2022261986A1 (zh) * 2021-06-18 2022-12-22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干燥装置
WO2022261988A1 (zh) * 2021-06-18 2022-12-22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辐射源组件和干燥设备
CN114173606A (zh) * 2021-06-18 2022-03-11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干燥装置
WO2023123510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附件、干燥设备及干燥组件
WO2023123518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干燥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55574A1 (ja) 2019-08-15
JPWO2019155574A1 (ja) 2020-12-03
CN111093421B (zh) 2022-08-16
JP7002447B2 (ja) 2022-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3421B (zh) 吹风机
US6381407B2 (en) Lamp heat generating apparatus
WO2018021309A1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JP2005177234A (ja) ヘアドライヤー
WO2016072031A1 (ja) ドライヤー
JP7386931B2 (ja) 光照射装置
JP7129298B2 (ja) ドライヤー
JP7270949B2 (ja) 毛髪処理装置
JP2018023754A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CN210290191U (zh) 风扇组件以及风扇和镜子组件
JP7132831B2 (ja) 光照射装置
KR100767731B1 (ko) 전기 발열램프용 히터
JP7149798B2 (ja) 光照射装置
KR200309293Y1 (ko) 근적외선 히터
CN115120020A (zh) 干燥设备
KR100987318B1 (ko) 대류난방이 가능한 복사열히터
JP2020130718A (ja) ドライヤー
EP3321574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JP4054305B2 (ja) ランプハウス
KR200200741Y1 (ko) 원적외선 방사 헤어 드라이기
JP5890237B2 (ja) 遠赤外線加熱機
JP2002147766A (ja) 電気輻射ヒーター
KR200373154Y1 (ko) 헤어드라이어
CN114938624B (zh) 一种辐射组件、干燥设备和反光座
KR101207277B1 (ko) 축열수단을 이용한 태양열 자연풍 난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Applicant after: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XELL HOLDINGS,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