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3118A - 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3118A
CN111093118A CN201911338257.7A CN201911338257A CN111093118A CN 111093118 A CN111093118 A CN 111093118A CN 201911338257 A CN201911338257 A CN 201911338257A CN 111093118 A CN111093118 A CN 111093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module
network device
signal
transmission line
signal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382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382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931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93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31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壳体、电路板、天线模组、驱动器和信号传输线,所述电路板、所述天线模组、所述驱动器和所述信号传输线均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天线模组可在所述驱动器的控制下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所述信号传输线呈螺旋状,所述信号传输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天线模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将信号传输线设置为螺旋状,可以减小网络设备的体积,且可以提升信号传输线的寿命,提升天线模组的转动速度。

Description

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是一种无线宽带接入的网络设备。CPE通常将基站发送的网络信号转换为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 Fidelity,WiFi)信号。由于CPE可接收的网络信号为无线网络信号,能够节省铺设有线网络的费用。因此,CPE可大量应用于农村、城镇、医院、工厂、小区等未铺设有线网络的场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CPE需要旋转对准基站以获得更好的网络信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将信号传输线设置为螺旋状,可以减小网络设备的体积,且可以提升信号传输线的寿命,提升天线模组的转动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壳体、电路板、天线模组、驱动器和信号传输线,所述电路板、所述天线模组、所述驱动器和所述信号传输线均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天线模组可在所述驱动器的控制下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所述信号传输线呈螺旋状,所述信号传输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天线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将信号传输线设置为螺旋状,且将信号传输线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电路板,将信号传输线的第二端电连接于天线模组,可以使得信号传输线更好的实现弯折,可以减小信号传输线的预受力,降低对驱动器的扭转力的要求,提升天线模组的转动速度,且可以减小网络设备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络设备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提供的网络设备去除壳体后处于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提供的网络设备去除壳体后处于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提供的网络设备中信号传输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2提供的网络设备去除壳体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提供的网络设备中天线模组与信号转换装置交互的框架示意图。
图8是图2提供的网络设备中驱动器用于驱动天线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提供的网络设备中驱动器用于驱动天线模组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提供的网络设备中驱动器用于驱动天线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驱动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2提供的网络设备中控制器、天线模组和信号转换装置的连接框图。
图13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的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的减速器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的减速器的另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的减速器的又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2提供的网络设备中位置监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8是图2提供的网络设备中驱动器驱动天线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且下面的实施例并非独立的,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任意方式的组合,技术特征之间可以组合后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10包括壳体100、电路板200、天线模组300、驱动器400和信号传输线500,所述电路板200、所述天线模组300、所述驱动器400和所述信号传输线500均收容于所述壳体100内,所述电路板200固定于所述壳体100,所述天线模组300可在所述驱动器400的控制下相对于所述壳体100转动,所述信号传输线500呈螺旋状,所述信号传输线50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510和第二端520,所述第一端510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200,所述第二端520电连接于所述天线模组300。
所述网络设备10是一种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所述网络设备10与基站20进行通信,接收基站20发出的第一网络信号,并将第一网络信号转换为第二网络信号。所述第二网络信号可供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30使用。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mobile networks,5G)信号,所述第二网络信号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 Fidelity,WiFi)信号。CPE可大量应用于农村、城镇、医院、工厂、小区等,CPE可接入的网络信号可以为无线网络信号,能够节省铺设有线网络的费用。
所述壳体100的形状可以为多面柱状筒,或者是圆柱筒。所述壳体100的材料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塑料等绝缘材料。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10还可以不包括所述壳体100。所述网络设备10的壳体100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联通所述壳体100形成的收容空间A。
所述网络设备10还包括散热板150,所述散热板150邻近所述电路板200设置,以进行散热。所述网络设备10还包括风扇160,所述风扇160设置于所述网络设备10的底部。所述风扇160转动时可带动所述壳体100内的空气与所述壳体100之外的空气交互以实现散热。
所述天线模组30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毫米波信号接收天线或者太赫兹信号接收天线。相应地,天线模组300接收的网络信号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毫米波信号或者太赫兹信号。目前,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G)中,根据3GPPTS 38.101协议的规定,5G新空口(new radio,NR)主要使用两段频率:FR1频段和FR2频段。其中,FR1频段的频率范围是450MHz~6GHz,又叫sub-6GHz频段;FR2频段的频率范围是24.25GHz~52.6GHz,属于毫米波(mm Wave)频段。3GPP Release 15版本规范了目前5G毫米波频段包括:n257(26.5~29.5GHz),n258(24.25~27.5GHz),n261(27.5~28.35GHz)和n260(37~40GHz)。毫米波或者太赫兹信号具有传输速度快等优点,然而,毫米波或者太赫兹信号容易被外界物体遮挡。当天线模组300与基站20之间有物体遮挡时,则所述天线模组300接收到的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较弱,此时,若将信号强度较弱的第一网络信号转换为第二网络信号,则可能导致得到的第二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也较弱。
所述驱动器400可以为电机,所述电机用于带动天线模组300做360度旋转搜索信号强度好的角度,针对性的解决网络信号在家庭中信号受遮挡严重的情况,实现网络信号强度智能搜索功能。天线模组300和驱动器400均竖直摆放,可以使得网络设备10的结构排布更加紧凑,且可以改善天线模组300的辐射性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200具有收容部210,所述天线模组300、所述驱动器400和所述信号传输线500位于所述收容部210内,所述信号传输线500环绕于所述驱动器400的周侧。所述信号传输线500在驱动器400周围绕放,可以有效缩小信号传输线500占用网络设备10内部的布局空间,不用额外占用其他走线空间。天线模组300做360度旋转时,信号传输线500的固定点跟随旋转,信号传输线500随着旋转中间直径变大,冗余出旋转一周所需要的长度,从初始的圈数减少一圈长度。
其中,所述收容部210可以为收容槽,将所述天线模组300、所述驱动器400和所述信号传输线500设置在所述收容部210内,可以使得网络设备10的结构排布更加紧凑,有助于减小网络设备10的体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传输线500包括电源线501和射频线502,所述电源线501的外侧具有第一屏蔽层501a,所述第一屏蔽层501a的外侧具有第一绝缘保护层501b,所述射频线的外侧具有第二屏蔽层502a,所述第二屏蔽层502a的外侧具有第二绝缘保护层502b,所述第一绝缘保护层501b和所述第二绝缘保护层502b用于对所述电源线和所述射频线形成绝缘隔离,且所述第一屏蔽层501a和所述第二屏蔽层502a呈网状,用于提高所述信号传输线500的硬度。具体的,第一屏蔽层501a和第二屏蔽层502a均为金属材质,且均呈现网状结构,第一屏蔽层501a用于对电源线形成电磁干扰保护,第二屏蔽层502a用于对射频线形成电磁干扰保护,第一屏蔽层501a的外侧还套设有第一绝缘保护层501b,第一绝缘保护层501b可以为绝缘软皮,第二屏蔽层502a的外侧还套设有第二绝缘保护层502b,第二绝缘保护层502b也可以为绝缘软皮,第一屏蔽层501a和第二屏蔽层502a还用于提升信号传输线500的硬度,第一绝缘保护层501b和第二绝缘保护层502b分别用于对电源线和射频线起到封装、保护以及绝缘隔离效果。通过提前将信号传输线500做成螺旋形能够充分减少旋转过程中的受力,有助于延长信号传输线500的使用寿命。所述信号传输线500弯折呈现螺旋状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端510和第二端520,所述第一端510电连接于电路板200上,且与电路板2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520电连接于天线模组300上,且与天线模组300固定连接。当天线模组300相对于电路板200转动时,第一端510始终保持与电路板200的电连接关系,第二端520始终保持与天线模组300的电连接关系。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传输线500也可以仅包括电源线501和射频线502中的一种,当信号传输线500仅包括电源线501时,所述电源线501的外侧具有第一屏蔽层501a,所述第一屏蔽层501a的外侧具有第一绝缘保护层501b。当信号传输线500仅包括射频线502时,所述射频线502的外侧具有第二屏蔽层502a,所述第二屏蔽层502a的外侧具有第二绝缘保护层502b。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10,将信号传输线500设置为螺旋状,且将信号传输线500的第一端510电连接于电路板200,将信号传输线500的第二端520电连接于天线模组300,可以使得信号传输线500更好的实现弯折,可以减小信号传输线500的预受力,降低对驱动器400的扭转力的要求,提升天线模组300的转动速度,且可以减小网络设备10的体积。
请继续参阅图6,所述天线模组300包括介质基板310和承载于所述介质基板310上的贴片阵列320,所述介质基板310上具有第一扣合部311,所述电路板200上具有第二扣合部210,所述第一端510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扣合部210,所述第二端520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扣合部311。
其中,第一扣合部311可以为固定插座,第二扣合部210也可以为固定插座,第一端510可以为插头,第二端520也可以为插头,所述插头与所述固定插座之间形成配合,以使得第一端510电连接于第二扣合部210,且使得第二端520电连接于第一扣合部311。第一扣合部311位于介质基板310上,第二扣合部210位于电路板200的边缘部位。贴片阵列320可以为1x2的天线阵列,也可以为2x2的天线阵列,也可以为1x4的天线阵列等等。通过贴片阵列320可以增强天线模组300的辐射强度。
请继续参阅图7,所述网络设备10还包括信号转换装置250,所述天线模组300可转动以接收不同方向的第一网络信号,所述信号转换装置250将所述天线模组300从不同方向接收的所述第一网络信号中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转换成第二网络信号。
所述信号转换装置250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00上,所述电路板200也称为小板。驱动所述天线模组300工作的元器件主要设置在所述电路板200上。比如,所述电路板200上还可设置有供电电路、保护电路等,以辅助所述信号转换装置250将所述第一网路信号转换成所述第二网络信号,其中,所述第二网络信号可以为WiFi信号。
对于放置在一定位置的网络设备10而言,所述天线模组300各个方向的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不同。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网络设备10中的所述天线模组300可旋转,当所述天线模组300位于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强的方向时,所述天线模组300停留在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强的方向上。所述信号转换装置250将天线模组300接收的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转换成第二网络信号。通过网络设备10中的信号转换装置250将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转换为第二网络信号,从而保证了第二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而保证了利用所述第二网络信号通信时的通信质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模组300可手动被旋转,或者是自动被旋转,只要满足所述天线模组300可被旋转即可。在本申请中,以所述天线模组300可自动被旋转为例进行介绍,驱动所述天线模组300自动旋转的器件在后面会有详细的介绍。
请继续参阅图8和图9,所述天线模组300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网络信号的接收面300a,所述网络设备10还包括散热件350,所述散热件350直接或间接设置于所述天线模组300背离所述接收面300a的表面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件350包括多个散热片351,所述多个散热片351设置在背离所述天线模组300的接收面300a的一侧,且邻近所述天线模组300的旋转轴线的散热片351的尺寸大于远离所述天线模组300的旋转轴线的散热片351的尺寸。
所述散热件350的材质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所述散热件350用于在所述天线模组300工作时散热,以避免所述天线模组300工作时过热而导致天线模组300性能不稳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件350还包括多个散热片351,所述多个散热片351间隔设置,以提高散热效果。进一步地,邻近所述天线模组300的旋转轴线的散热片351的尺寸大于远离所述旋转轴线的散热片351的尺寸。
由于所述天线模组300的两端与所述网络设备10的壳体100之间存在间隙,因此,所述天线模组300的两端相对于所述天线模组300靠近旋转轴线的部位更容易散热。本申请的网络设备10中将邻近所述天线模组300的旋转轴线的散热片351的尺寸设置为大于远离所述旋转轴线的散热片351的尺寸,因此,可提高所述天线模组300各个部位的散热效果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自所述天线模组300的端部向所述旋转轴线方向,所述散热片351的长度依次增大。所述散热片351的此种设置一方面可提高所述天线模组300各个部位的散热效果的均匀性,另一方面在所述天线模组300旋转时,不容易碰到所述网络设备10中的其他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件350还包括散热本体352,所述散热本体352贴附于所述天线模组300背离所述接收面300a的表面。所述多个散热片351设置在所述散热本体352背离所述接收面300a的表面。所述散热本体352的形状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矩形。
当所述散热件350还包括散热本体352时,所述散热本体352与所述天线模组300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使得所述天线模组300的热量能够快速的导出。
请继续参阅图10、图11和图12,所述网络设备10还包括底座450、支架460和控制器470,所述底座450与所述支架460转动连接,所述天线模组300设置于所述支架460上,所述驱动器400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470的控制信号,并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驱动所述支架460相对所述底座450转动,以带动所述天线模组300转动。
所述控制器470用于根据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信号强度最强方向,并控制所述天线模组300转动至第一网络信号最强的方向。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470与所述天线模组300电连接,当所述天线模组300旋转时,所述天线模组300可接收到各个方向的第一网络信号,所述控制器470比较各个方向的第一网络信号的强度,并确定出信号强度最强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470控制驱动器400工作,以使得所述天线模组300转动至第一网络信号最强的方向,可以实现所述天线模组300旋转的自动化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450与所述支架460转动连接,所述天线模组300设置于所述支架460上,所述驱动器400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470的控制信号,并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驱动所述支架460相对所述底座450转动至所述第一网络信号最强的方向。
所述底座450为固定不动的,比如,所述底座450可直接或间接固定于所述网络设备10的壳体100上。所述支架460与所述底座450转动连接,所述天线模组300设置于所述支架460上时,当所述驱动器400驱动所述支架460旋转时,所述支架460带动所述天线模组300旋转。所述驱动器400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包括电机等。所述底座450形成外壳,所述驱动器400设置于所述底座450形成的外壳内。
所述天线模组300包括多个贴片单元301,以形成天线阵列。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贴片单元301的数量为2个为例进行示意。所述贴片单元301设置于介质基板310上。所述介质基板31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电路板200等。
所述驱动器400包括驱动电机550、及减速器560,所述驱动电机550固定于所述底座450,所述驱动电机550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转动,且所述驱动电机550的步距角为第一角度,所述减速器560啮合于所述驱动电机550的输出轴且所述减速器560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460,所述减速器560用于将所述第一角度转换为第二角度,其中,所述第二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
其中,步距角是指对于所述控制信号的一个脉冲而言所述驱动电机550的输出轴转过的机械角度。所述驱动电机550的步距角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3°,1.5°,0.75°,3.6°,或者1.8°。所述步距角越大,所述控制信号的一个脉冲导致所述驱动电机550的输出轴转动的角度越大,则带动所述天线模组300转过的角度越大;相反地,所述步距角越小,所述控制信号的一个脉冲导致所述驱动电机550的输出轴转动的角度越小,则带动所述天线模组300转过的角度越小。当所述步距角越大时,所述控制信号的一个脉冲导致所述驱动电机550的输出轴转动的角度越大,所述驱动电机550的输出轴转动一圈所需要的脉冲越少;相反地,当所述步距角越小时,所述控制信号的一个脉冲导致所述驱动电机550的输出轴转动的角度越小,所述驱动电机550的输出轴转动一圈所需要的脉冲越多。比如,对于步距角为1.8°的驱动电机550而言,转一圈所需要的脉冲数量为360/1.8=200个。通常而言,所述驱动电机550的步距角较大,若不采用所述减速器560,若是直接采用驱动电机550驱动所述支架460,则,所述支架460每次旋转的角度较大,那么,设置于所述支架460上的天线模组300每次转动的角度较大,进而导致所述天线模组300在旋转一周时接收到的第一网络信号的数量较少,进而有可能导致后续根据采集到的各个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的判断不准确。举例而言,当所述驱动电机550转动的步距角为第一角度且不采用减速器560时,所述控制信号的一个脉冲使得所述支架460从位置转动到位置,而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的方向位于和之间的位置,那么,由于所述步距角过大,则,所述驱动电机550无法驱动天线模组300旋转至点,进而使得根据采集到的各个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的判断不准确。
本申请的网络设备10中设置有减速器560,将第一角度转换为更小的第二角度,当所述驱动电机550通过减速器560驱动所述支架460时,可使得所述支架460转动一圈所用的次数较多。换而言之,相对于未使用减速器560的网络设备10,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减速器560可使得所述天线模组300接收到更多方向的第一网络信号,进而提高了根据采集到的各个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时的准确性。
请继续参阅图13、图14、图15和图1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器560包括P级齿轮组561、及驱动齿轮562。每级齿轮组561均包括同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5611及第二齿轮5612。每级齿轮组561中的第一齿轮5611的半径大于同级齿轮组561中所述第二齿轮5612的半径。所述P级齿轮组561中的第一级齿轮组561a中的第一齿轮5611啮合所述驱动电机550的输出轴,第一级齿轮组561a中第二齿轮5612啮合第二级齿轮组561b中的第一齿轮5611。第Q级齿轮组561中的第一齿轮5611啮合第Q-1级齿轮组561中的第二齿轮5612,第Q级齿轮组561中的第二齿轮5612啮合第Q+1级齿轮组561中的第一齿轮5611。第P级齿轮组561中的第二齿轮5612啮合所述驱动齿轮562,所述驱动齿轮562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460。其中,Q和P均为正整数,Q大于且Q小于P,且第Q级齿轮组561中的第一齿轮5611的半径小于第Q+1级齿轮组561中的第一齿轮5611的半径,第P级齿轮组561中第一齿轮5611的半径小于所述驱动齿轮562的半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减速器560包括级齿轮组561为例进行示意。可以理解地,所述减速器560也可以包括1级齿轮组561,2级齿轮组561,3级齿轮组561,甚至更多级齿轮组561。
所述驱动器400还包括驱动轴410,所述驱动轴410与驱动齿轮56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410还与所述支架460固定连接。当所述驱动齿轮562转动时,所述驱动轴410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支架460转动,当所述支架460转动时,可以带动设置在所述支架460上的天线模组300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400还包括轴承411,所述轴承411套设在所述驱动轴410上,所述驱动齿轮562通过所述轴承411与所述驱动轴410相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器560包括级齿轮组561。每级齿轮组561均包括同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5611及第二齿轮5612。每级齿轮组561中的第一齿轮5611的半径大于同级齿轮组561中所述第二齿轮5612的半径。为了方面描述,将级齿轮组561分别命名为第一级齿轮组561a及第二级齿轮组561b。所述第一级齿轮组561a中的第一齿轮5611啮合所述驱动电机550的输出轴,所述第一级齿轮组561a中的第二齿轮5612啮合第二级齿轮组561b中的第一齿轮5611。所述第二级齿轮组561b中的第二齿轮5612啮合所述驱动齿轮562。所述第一级齿轮组561a中的第一齿轮5611的半径小于第二级齿轮组561b中的第一齿轮5611的半径,且第二级齿轮组561b中的第一齿轮5611的半径小于所述驱动齿轮562的半径。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器560包括级齿轮组561时,所述齿轮组561包括同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5611及第二齿轮5612,所述第一齿轮5611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5612的半径;所述第一齿轮5611和所述驱动电机550的输出轴,所述第二齿轮5612啮合所述驱动齿轮562。
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减速器560包括3级齿轮组561时,每级齿轮组561均包括同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5611及第二齿轮5612。每级齿轮组561中的第一齿轮5611的半径大于同级齿轮组561中所述第二齿轮5612的半径。为了方面描述,将3级齿轮组561分别命名为第一级齿轮组561a、第二级齿轮组561b、及第三级齿轮组561c。所述第一级齿轮组561a中的第一齿轮5611啮合所述驱动电机550的输出轴,所述第一级齿轮组561a中的第二齿轮5612啮合第二级齿轮组561b中的第一齿轮5611。所述第二级齿轮组561b中的第二齿轮5612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组561中的第一齿轮5611,所述第三齿轮组561中的第二齿轮5612啮合所述驱动齿轮562。所述驱动齿轮562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460。所述第一级齿轮组561a中的第一齿轮5611的半径小于第二级齿轮组561b中的第一齿轮5611的半径,第二级齿轮组561b中的第一齿轮5611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三级齿轮组561c中的第一齿轮5611的半径,且所述第三级齿轮组561c中的第一齿轮5611的半径小于所述驱动齿轮562的半径。
当所述齿轮组561的数量越多时,所述第二角度越小,越有利于所述支架460的旋转角度的精确控制,越有利于接收更多方向的第一网络信号,进而有利于提高根据采集到的各个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时的准确性。然而,齿轮组561越多,则齿轮组561的安装所需要的时间越多,以及齿轮组561所占的空间越大。因此,可综合对支架460旋转角度控制的精确性、安装齿轮组561所耗费的时间以及齿轮组561所占的空间综合考虑旋转齿轮组561的数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器560包括3组齿轮组561。所述驱动电机550固定于所述底座450,P=3,第一级齿轮组561a中的第一齿轮5611相对于第一齿轮5611齿轮组561中的第二齿轮5612背离所述底座450设置;第二齿轮5612齿轮组561中的第一齿轮5611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5612齿轮组561中的第二齿轮5612背离所述底座450设置;第三齿轮组561中的第一齿轮5611相对于所述第三齿轮组561中的第二齿轮5612邻近所述底座450设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齿轮组561的设置方式可使得所述齿轮组561所占用的体积较小,有利于提升所述减速器560的集成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器400驱动所述支架460旋转进而带动所述天线模组300在第一平面内旋转。在其他实施方式,所述驱动器400还可驱动所述支架460旋转进而带动所述天线模组300在第一平面内旋转且还可驱动所述支架460带动所述天线模组300在第二平面内旋转,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不同。举例而言,所述第一平面可以为XY平面,所述第二平面可以为YZ平面。
当所述驱动器400驱动所述支架460旋转进而带动所述天线模组300在所述第一平面以及第二平面内旋转时,可使得所述天线模组300接收到更多方向的第一网络信号。进而提高了根据采集到的各个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时的准确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机550的输出轴的方向和所述信号传输线500的螺旋轴线方向保持一致。且所述驱动电机550的输出轴的方向以及所述信号传输线500的螺旋轴线方向均与所述天线模组300的辐射主方向保持正交。将信号传输线500环绕于驱动电机550的周侧设置,此种设置方式可以使得网络设备10的结构排布更加紧凑,且有助于提高天线模组300的辐射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10、图17、图18和图19,所述网络设备10还包括位置监测器600,所述位置监测器600用于监测所述支架460相对于所述底座450之间转动的角度,所述控制器470根据所述支架460相对于所述底座450转动的角度矫正所述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信号传输线500沿预设方向转动。具体地,所述位置监测器600包括磁铁610及磁编码器620。所述磁铁610设置于与所述驱动齿轮562相连的驱动轴410上。所述磁编码器620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00上。可选地,所述磁铁610设置于所述驱动轴410上邻近所述电路板200的一端。还设置于所述驱动齿轮562面对所述电路板200的一侧,以提升检测精度。所述位置监测器600用于对所述支架460相对于所述底座450的初始位置进行标识,所述磁铁610及磁编码器620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所述支架460相对于所述底座450转动的角度进行监测,当所述支架460相对于所述底座450朝向第一方向转动到达极限位置时,所述位置监测器600发出反馈信号,所述控制器470接收所述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反馈信号控制所述支架460相对于所述底座450朝向第二方向转动,从而可以避免信号传输线500被拉扯导致断裂的问题。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10还包括辅助支架660。所述网络设备10包括辅助支架660可结合到前面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网络设备10中。所述辅助支架660固定于所述支架460上。所述辅助支架660用于辅助所述支架460固定所述天线模组300,以使得所述天线模组300更加牢固地固定于所述支架460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460包括支架本体461、第一延伸部462、及第二延伸部463。所述第一延伸部462与所述支架本体461的一端弯折相连,所述第二延伸部463与所述支架本体461的另一端弯折相连,所述第二延伸部463与所述第一延伸部462位于所述支架本体461的同侧,且均背离所述底座450。所述电路板200通过固定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延伸部462及所述第二延伸部463。所述天线模组300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00背离所述底座450的一侧。
所述第一延伸部462和所述第二延伸部463上均设置有定位件J,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定位件J配合以将所述天线模组300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延伸部462及所述第二延伸部46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件J为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壁设有螺纹,相应地所述固定件为螺钉,所述电路板200上设置有通孔。在装配时,将所述通孔与所述定位孔对准,将螺钉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及所述定位孔,以将所述电路板200固定于所述支架460的第一延伸部462及第二延伸部463上。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件J为螺杆,所述螺杆的长度通常大于所述电路板200的厚度。所述固定件为螺帽,所述电路板200上设置有通孔。在装配时,将电路板200的通孔对准螺杆,且套设在螺杆上,再将螺帽套设在所述螺杆上,以件所述电路板200固定于所述支架460的第一延伸部462及第二延伸部463上。所述电路板200固定于所述第一延伸部462及所述第二延伸部463的方式并不局限于前面介绍的两种实施方式,只要满足将所述电路板200固定于所述支架460即可。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壳体、电路板、天线模组、驱动器和信号传输线,所述电路板、所述天线模组、所述驱动器和所述信号传输线均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天线模组可在所述驱动器的控制下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所述信号传输线呈螺旋状,所述信号传输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天线模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具有收容部,所述天线模组、所述驱动器和所述信号传输线位于所述收容部内,所述信号传输线环绕于所述驱动器的周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组包括介质基板和承载于所述介质基板上的贴片阵列,所述介质基板上具有第一扣合部,所述电路板上具有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扣合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信号转换装置,所述天线模组可转动以接收不同方向的第一网络信号,所述信号转换装置将所述天线模组从不同方向接收的所述第一网络信号中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转换成第二网络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组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网络信号的接收面,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散热件,所述散热件直接或间接设置于所述天线模组背离所述接收面的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多个散热片,所述多个散热片设置在背离所述天线模组的接收面的一侧,且邻近所述天线模组的旋转轴线的散热片的尺寸大于远离所述天线模组的旋转轴线的散热片的尺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底座、支架和控制器,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天线模组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并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驱动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底座转动,以带动所述天线模组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驱动电机、及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驱动电机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转动,且所述驱动电机的步距角为第一角度,所述减速器啮合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且所述减速器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减速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角度转换为第二角度,其中,所述第二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和所述信号传输线的螺旋轴线方向保持一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位置监测器,所述位置监测器用于监测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底座之间转动的角度,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的角度矫正所述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信号传输线沿预设方向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线包括电源线和射频线,所述电源线的外侧具有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的外侧具有第一绝缘保护层,所述射频线的外侧具有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的外侧具有第二绝缘保护层,所述第一绝缘保护层和所述第二绝缘保护层用于对所述电源线和所述射频线形成绝缘隔离,且所述第一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呈网状,用于提高所述信号传输线的硬度。
CN201911338257.7A 2019-12-23 2019-12-23 网络设备 Pending CN1110931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38257.7A CN111093118A (zh) 2019-12-23 2019-12-23 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38257.7A CN111093118A (zh) 2019-12-23 2019-12-23 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3118A true CN111093118A (zh) 2020-05-01

Family

ID=70395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38257.7A Pending CN111093118A (zh) 2019-12-23 2019-12-23 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9311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8495A (zh) * 2020-06-03 202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33561A (zh) * 2020-10-28 2021-0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
CN112713401A (zh) * 2020-12-22 2021-04-27 孙齐凯 5g新体制天线电路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03582A1 (en) * 2004-11-12 2006-05-18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High power positional fixture for a multi-polarized antenna
US20060132370A1 (en) * 2002-04-10 2006-06-22 Tietjen Byron W Maintenance platform for a rolling radar array
CN107949990A (zh) * 2015-06-25 2018-04-20 艾尔斯潘网络公司 可旋转天线设备
CN108666732A (zh) * 2018-05-14 2018-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32370A1 (en) * 2002-04-10 2006-06-22 Tietjen Byron W Maintenance platform for a rolling radar array
US20060103582A1 (en) * 2004-11-12 2006-05-18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High power positional fixture for a multi-polarized antenna
CN107949990A (zh) * 2015-06-25 2018-04-20 艾尔斯潘网络公司 可旋转天线设备
CN108666732A (zh) * 2018-05-14 2018-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8495A (zh) * 2020-06-03 202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33561A (zh) * 2020-10-28 2021-0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
CN112713401A (zh) * 2020-12-22 2021-04-27 孙齐凯 5g新体制天线电路板
CN112713401B (zh) * 2020-12-22 2022-11-29 西安新里技术有限公司 5g新体制天线电路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3118A (zh) 网络设备
CN110830062A (zh) 网络设备
US857613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tenna
US11588505B2 (en) User terminal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antenna selection
US20220328959A1 (en) Network device
WO2021147906A1 (zh) 用户终端设备
CN210745145U (zh) 客户前置设备
CN111294092B (zh) 用户终端设备及天线选择方法
CN111355541A (zh) 网络设备、搜寻网络信号的方法
CN111883993A (zh) 电子设备
CN110880902B (zh) 网络设备
CN111129771B (zh) 网络设备
CN110931976A (zh) 天线部件和客户终端设备
CN211656180U (zh) 用户终端设备
CN206834329U (zh) 一种应用于智能终端的小型化蓝牙天线组件
CN210986313U (zh) 用户终端设备
CN210986310U (zh) 用户终端设备
CN211240009U (zh) 网络设备
CN111050534B (zh) 基板组件、网络设备
CN111258354B (zh) 网络设备
CN110933523B (zh) 基板组件、网络设备
CN211702799U (zh) 散热件、网络设备
CN213816422U (zh) 一种电子装置
JP2002141723A (ja) アンテナの取付構造
CN113703195B (zh) 一种智能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