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3993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3993A
CN111883993A CN202010751999.9A CN202010751999A CN111883993A CN 111883993 A CN111883993 A CN 111883993A CN 202010751999 A CN202010751999 A CN 202010751999A CN 111883993 A CN111883993 A CN 111883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al device
conductor
engaging portion
electronic device
conduc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19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揭骏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19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839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83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399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2461 priority patent/WO2022022189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5/00Flexible or 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i.e. the rotation angle being limi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功能器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电路板;其中,所述功能器件可相对于所述电路板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本申请通过设置可相对转动且电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使得功能器件和电路板既可以实现电连接,也能实现相对转动,可以理解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相对转动,也就意味着两者为转动形式连接,因此转动不会进行传递,进而可以避免仅通过传输线实现电连接而带来的缠绕干涉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用户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是一种无线宽带接入的用户终端设备。CPE通常将基站发送的网络信号转换为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 Fidelity,WiFi)信号。由于CPE可接收的网络信号为无线网络信号,能够节省铺设有线网络的费用。因此,CPE可大量应用于农村、城镇、医院、工厂、小区等未铺设有线网络的场合。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由于具有较高的通信速度,而备受用户青睐。比如,利用5G移动通信传输数据时的传输速度比4G移动通信传输数据的速度快数百倍。毫米波信号是实现5G移动通信的主要手段。当毫米波天线应用于用户终端设备中时,需要旋转毫米波模组以寻找信号最好的位置,然而,在相关技术中,当毫米波模组在旋转时,电连接毫米波模组的传输线容易缠绕干涉,从而导致毫米波模组转动效果不佳,进而影响到用户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功能器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电路板;其中,所述功能器件可相对于所述电路板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
本申请通过设置可相对转动且电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使得功能器件和电路板既可以实现电连接,也能实现相对转动,可以理解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相对转动,也就意味着两者为转动形式连接,因此转动不会进行传递,进而可以避免仅通过传输线实现电连接而带来的缠绕干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隐藏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相关技术中用户终端的部分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导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导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功能器件与第一连接件具有不同的旋转轴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功能器件与第一连接件具有不同的旋转轴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功能器件与第一连接件具有不同的旋转轴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功能器件与第一连接件具有不同的旋转轴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在至少两个实施例结合在一起不存在矛盾的情况下,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应用环境示意图。所述用户终端设备2与基站1进行通信,接收基站1发出的第一网络信号,并将第一网络信号转换为第二网络信号。所述第二网络信号可供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3使用。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mobile networks,5G)信号,所述第二网络信号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 Fidelity,WiFi)信号。用户终端设备2可大量应用于农村、城镇、医院、工厂、小区等,用户终端设备2可接入的第一网络信号可以为无线网络信号,能够节省铺设有线网络的费用。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用户终端设备2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的形状可以为多面柱状筒,或者是圆柱筒。所述壳体21的材料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非电磁波屏蔽材料。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终端设备2还可以不包括所述壳体21。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隐藏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用户终端设备2包括第一天线组件22,所述第一天线组件22收容于所述壳体21。为了方便示意,去掉了所述用户终端设备2中的所述壳体21。所述第一天线组件22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毫米波信号接收天线或者太赫兹信号接收天线。相应地,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毫米波信号或者太赫兹信号。目前,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G)中,根据3GPP TS 38.101协议的规定,5G新空口(new radio,NR)主要使用两段频率:FR1频段和FR2频段。其中,FR1频段的频率范围是450MHz~6GHz,又叫sub-6GHz频段;FR2频段的频率范围是24.25GHz~52.6GHz,属于毫米波(mm Wave)频段。3GPP Release 15版本规范了目前5G毫米波频段包括:n257(26.5~29.5GHz),n258(24.25~27.5GHz),n261(27.5~28.35GHz)和n260(37~40GHz)。毫米波或者太赫兹信号具有传输速度快等优点,然,毫米波或者太赫兹信号容易被外界物体遮挡。当第一天线组件22与基站1之间有物体遮挡时,则所述第一天线组件22接收到的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较弱,此时,若将信号强度较弱的第一网络信号转换为第二网络信号,则可能导致得到的第二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也较弱。
对于放置在一定位置的用户终端设备2而言,所述第一天线组件22各个方向的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不同。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2中的所述第一天线组件22可旋转,当所述第一天线组件22位于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强的方向时,所述第一天线组件22停留在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强的方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终端设备2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天线组件23。所述多个第二天线组件23用于接收基站1发射的第一网络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组件23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sub-6G信号接收天线,相应地,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sub-6G信号,所述第二网络信号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WiFi信号。
所述第一天线组件22相较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23设置于所述用户终端设备2的顶部。由于发射所述第一网络信号的基站1位置的不确定性,因此,所述第一网络信号传输的方向也存在不确定性。所述多个第二天线组件23的位置固定,不可旋转。因此可以将所述第二天线组件23沿着所述用户终端设备2的周缘分布,可检测到多个方向上的第一网络信号。进而可提高根据采集到的各个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时的准确性。所述用户终端设备2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包括8个第二天线组件23。可选地,两个第二天线组件23可组成天线组,设置在不同的基板24上。
当所述多个第二天线组件23沿着所述用户终端设备2的周缘分布时,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多个第二天线组件23直接或间接贴附于所述壳体21上;或者,所述第二天线组件23设置在所述用户终端设备2的壳体21内,且所述第二天线组件23不与所述壳体21接触。
此外,所述网络设备1还包括散热件25,以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请一并参照图3至图4,图4为相关技术中用户终端的部分器件的结构示意图。相关技术中,传输线26一端电连接于第一天线组件22,另一端电连接于电路板50,从而使得第一天线组件22与电路板50电连接。其中,第一天线组件22可以旋转以寻找信号最好的位置,当第一天线组件22旋转时,由于传输线26本身柔性,传输线26每一圈扩张/收紧直径不一样,容易出现线体重叠、缠绕,从而导致第一天线组件22无法转动到极限所需位置。同时,在旋转过程中,力沿着传输线26传递,第一天线组件22也会受到传输线26的反作用力,当第一天线组件22越接近极限位置时,反作用力越大,第一天线组件22也需要更大的力才能继续驱动旋转。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5,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功能器件10、第一连接件20、第二连接件30以及电路板50。其中,所述功能器件10可相对于所述电路板50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2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电子设备5包括功能器件10、第一连接件20、第二连接件30、及电路板50。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0电连接于所述功能器件10。所述功能器件10可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20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30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0。所述第一连接件20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0转动。所述电路板50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0。所述电路板50与所述功能器件10可相对转动。
所述电子设备5中的功能器件10包括但不仅限于为上述第一天线组件22、摄像头、传感器(比如测距传感器等)等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器件。需说明的是,本申请仅是以功能器件10为第一天线组件22来进行示例性说明,即电子设备5为用户终端设备2(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CPE)。需要说明的是,本案描述的用户终端设备2并不构成对本案电子设备5的限定。
第一连接件20与第二连接件30电连接,同时,功能器件10电连接于第一连接件20,电路板50电连接于第二连接件30,因此,则实现了功能器件10与电路板50电连接。进一步的,功能器件10可以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件20转动,同时,第一连接件20与第二连接件30可相对转动,也就意味着第一连接件20与第二连接件30为转动形式连接,因此转动不会进行传递。
其中,第一连接件20与第二连接件30之间可以但不仅限于通过轴承来实现可相对转动。进一步的,第二连接件30可以但不仅限于固定于电路板50上,也可以固定于其他部件上,其固定形式可以为不可拆卸连接(比如焊接等),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比如通过螺栓固定等)。
可以理解的,该技术方案相较于仅通过传输线实现电连接的形式,至少可以带来以下有益效果:1、避免了转动过程中传输线的缠绕干涉问题,因此可靠性更高;2、避免了传输线在扩张过程中需占据大量空间的问题,因此空间利用率更高;3、功能器件10在旋转过程中不存在极限位置,因此可以任意角度旋转;4、阻力更小,则所需的驱动功率更小,有利于缩小驱动器70(比如马达)的体积;5、在功能器件10旋转过程中,功能器件10受到的作用力恒定,或者仅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不会忽大忽小,因此转动一致性更高。
其中,功能器件10转动的动力来源于驱动器70,驱动器70可以但不仅限于马达,驱动器70可以直接连接于功能器件10,驱动器70也可以间接连接于功能器件10,比如驱动器70与功能器件10通过齿轮连接。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6,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0包括:第一本体220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一传输线210。所述第一传输线210用于连接所述功能器件10与所述第一本体220。所述第二连接件30包括:第二本体320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传输线310。所述第二本体320与所述第一本体22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线310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本体320与所述电路板50。其中,多个是指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件2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传输线210、及第一本体220。所述第一传输线21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功能器件10。所述第一本体220连接于所述第一传输线210背离所述功能器件10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3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传输线310、及第二本体320。所述第二传输线31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路板50。所述第二本体320连接于所述第二传输线310背离所述电路板50的一端。所述第二本体320与所述第一本体220可相对转动。
其中,功能器件10与第一传输线210的连接可以通过连接器80实现,比如,连接器80的母头设置于功能器件10上,连接器80的公头设置于第一传输线210上,通过母头和公头配合连接来实现功能器件10与第一连接件20的电连接。同理,电路板50与第二传输线310的连接也可以如此设置。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对连接器80的类型、设置位置等不做限定,相关附图所表示的连接器80仅是示例性说明。
可以理解的,第一传输线210和第二传输线310具有一定柔性,可以使得功能器件10、第一连接件20、第二连接件30、电路板50的相对位置存在多种布置形式,也就是说,可以更合理的利用空间进行布置。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功能器件10与第一连接件20的电连接还可以仅通过连接器80实现,即功能器件10与第一连接件20之间不存在上述的第一传输线210,可以理解的,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功能器件10与第一连接件20具有更好的转动一致性。同理,电路板50与第二传输线310的连接也可以如此设置。当然,上述各器件电连接形式还存在其他可行的实施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7,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本体220和所述第二本体320两者中的任意一个形成有收容空间350。所述第一本体220和所述第二本体320两者中的另一个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350内。即: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本体320形成有收容空间350,所述第一本体220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350内。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220形成有收容空间350,所述第二本体320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350内。
可以理解的,在第一本体220或第二本体320上形成收容空间350,第二本体320或第一本体220设置于收容空间350内,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减轻重量,另一方面可以合理利用空间。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各实施例均是以收容空间350设置于第二本体320,第一本体220设置于收容空间350内进行示例性说明的。
需说明的是,上述收容空间350可以是通孔,即收容空间350贯穿第一本体220或第二本体320,上述收容空间350也可以呈凹槽形式。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照图6与图7,所述第一连接件2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体230。所述第一导电体230承载于所述第一本体220。所述第一导电体230与所述第一传输线210相连接。当存在多个第一导电体230时,多个第一导电体230间隔设置。其中,第一导电体230连接于第一本体220,其连接方式可以但不仅限于为焊接。其中,所述多个是指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
具体的,第一传输线210和第一导电体230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所谓至少一个是指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两者的数量均为多个时,多个第一传输线210与多个第一导电体230一一对应连接,换而言之,每个第一传输线210连接于不同的第一导电体230,且仅连接一个第一导电体230。同样,每个第一导电体230连接于不同的第一传输线210,且仅连接一个第一传输线210。需说明的是,当存在多个第一导电体230时,多个第一导电体230间隔设置,以避免多个第一导电体230之间相互干扰,从而影响电子设备5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照图6与图7所述第二连接件3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体330。所述第二导电体330承载于所述第二本体320。所述第二导电体330与所述第二传输线310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体330与所述第一导电体230转动连接。当存在多个第二导电体330时,多个第二导电体330间隔设置。其中,第二导电体330连接于第二本体320,其连接方式可以但不仅限于为焊接。
具体的,第二传输线310和第二导电体330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所谓至少一个是指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两者的数量均为多个时,多个第二传输线310与多个第二导电体330一一对应连接,换而言之,每个第二传输线310连接于不同的第二导电体330,且仅连接一个第二导电体330。同样,每个第二导电体330连接于不同的第二传输线310,且仅连接一个第二传输线310。
需说明的是,当存在多个第一导电体230时,多个第一导电体230间隔设置,以避免多个第一导电体230之间相互干扰,从而影响电子设备5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第一导电体230与第二导电体330电连接,当两者的数量均为多个时,所设第一导电体230与第二导电体330一一对应连接,即每个第一导电体230连接于不同的第二导电体330,且仅连接于一个第二导电体330。同样每个第二导电体330连接于不同的第一导电体230,且仅连接于一个第一导电体230。
进一步的,第一导电体230与第二导电体330为转动连接,即第一本体220带动第一导电体230转动,第二本体320带动第二导电体330转动,转动过程中第一导电体230与第二导电体330电连接,从而使得功能器件10电连接于电路板50,且可相对于电路板50转动。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照图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体230环绕所述第一本体220外周侧设置。所述第二导电体330凸出于所述第二本体320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导电体330背离所述第二本体320内侧壁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体230。可以理解的,这样有利于第一导电体230与第二导电体330在相对转动过程中,也能够保持连接。
其中,环绕第一本体220外周侧设置的第一导电体230可以呈环形、正多边形等。当第一导电体230和第二导电体330存在多个时,多个第一导电体230可以沿着第一本体220轴向间隔设置,同样,多个第二导电体330也可以沿着第二本体320轴向间隔设置,且多个第一导电体230与多个第二导电体330的设置位置相对应。
可选的,请进一步参照图8,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导电体230可以凹陷的设置于第一本体220外周侧,换而言之,第一导电体230的最大径向尺寸(图示中横向尺寸),小于第一本体220的最大径向尺寸(图示中横向尺寸),从径向方向上来看,第一本体220的外侧壁凸出于第一导电体230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导电体330深入所述第一导电体230形成的凹陷内,且抵接所述第一导电体230。相较于第一导电体230凸出于所述第一本体220的外周侧或者第一导电体230与所述第一本体220的外周侧平齐而言,由于所述第一导电体230形成凹陷,且第二导电体330深入所述第一导电体230形成的凹陷内,由于所述凹陷的限位作用,所述第二导电体330不容易从所述第一导电体230形成的凹陷内滑出。即便第二导电体330相对所述第一导电体230转动的过程中出现一定错位等情况,第二导电体330仍然会容置在第一导电体230凹陷内与所述第一导电体230抵接。因此,这有利于在第一连接件20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相对转动过程中,使得第一导电体230与第二导电体330不易错位,也就是说有利于第二导电体330抵接于第一导电体230。
进一步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电体330环绕所述第二本体320的内侧壁设置。所述第一导电体230凸出于所述第一本体220外侧壁,且所述第一导电体230背离所述第一本体220外侧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体330。
当然,第一导电体230和第二导电体330还存在其它可行的设置方法,只要能够实现两者电连接以及能够相对转动即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需说明的是,在其它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二导电体330凸出于第二本体320,同时,第一导电体230凸出于第一本体220,且第一导电体230背离第一本体22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导电体33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电体330可以具有弹性,以使得所述第二导电体330弹性抵接所述第一导电体230。第二导电体330包括相连接的连接体331、及弹片332。其中的弹片332用于弹性抵接第一导电体230。
可以理解的,第一导电体230与第二导电体330转动连接,在功能器件10相对于电路板50转动过程中,第一导电体230与第二导电体330则会相对摩擦,在长时间摩擦下,第一导电体230与第二导电体330将被磨损变薄,最终可能导致两者不能实现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体330具有弹性,且弹性抵接于第一导电体230,可以理解的,即使第一导电体230与第二导电体330相对转动而被磨损变薄,具有弹性的第二导电体330可以仍然可以弹性抵压第一导电体230,从而可以保证第一导电体230与第二导电体330长时间的电连接。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9至图10。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导电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导电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和图10为两种示例性的第二导电体330结构,在所示图中,第二导电体330包括相连接的连接体331、及弹片332。其中的弹片332用于弹性抵接第一导电体230,当弹片332抵接第一导电体230后,弹片332可以往图中所示的箭头方向弯曲变形。可以理解的,在弹片332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即使其中的任意一个弹片332损坏,其余弹片332仍可以正常工作,从而可以保证第一导电体230与第二导电体330持续电连接,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5寿命。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器件1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0具有相同的旋转轴线。换而言之,功能器件10的旋转中心线和第一连接件20的旋转中心线相同,可以理解的,如此可以使得两者具有更好的转动协调性。
进一步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器件1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0具有不同的旋转轴线。换而言之,功能器件10的旋转中心线和第一连接件20的旋转中心线不同。可以理解的,功能器件10和第一连接件20的旋转轴线不同,则意味着两者存在多种相对位置布置形式,进而可以更合理的进行设置两者的位置,即减少了空间约束,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减小了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30的规格选型限制,即规格尺寸具有更大的可选择空间。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1至图12。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图。当所述功能器件1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0具有不同的旋转轴线时,所述电子设备5还包括连接杆60,连接杆60大致位于功能器件10和第一连接件20之间。所述连接杆60分别连接于所述功能器件10和所述第一连接件20。当所述功能器件10相对所述电路板50转动时,所述功能器件10可以通过所述连接杆60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20转动。
具体的,连接杆60的一端与功能器件1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20连接。当功能器件10转动时,功能器件10带动连接杆60转动,连接杆60进而带动第一连接件20转动,从而实现功能器件10相对于电路板50转动,因此,连接杆60起到连接功能器件10各第一连接件20,以及实现功能器件10带动第一连接件20转动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通过连接杆60实现功能器件10带动第一连接件20转动,从而可以使得功能器件10与第一连接件20的转动协调性更好,也不需要引入两个驱动器70(如马达)来分别驱动功能器件10和第一连接件20,从而合理利用了空间,也得到了稳定可靠的机械驱动效果。
请继续参照图11至图12。连接杆60的一侧可以开设有过线通道630,第一传输线210穿设于过线通道630,即第一传输线210穿过过线通道630进而连接于第一本体220。功能器件10上可以具有限位槽120,第一传输线210穿设于限位槽120中,限位槽120的开口尺寸小于第一传输线210的径向尺寸,从而可以保证第一传输线210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乱窜。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3和图14。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功能器件与第一连接件具有不同的旋转轴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功能器件与第一连接件具有不同的旋转轴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60具有第一配合部610、及第二配合部620,第一配合部610和第二配合部620位于连接杆60的相对两端。所述功能器件10具有第三配合部110,第三配合部110位于功能器件10靠近第一连接件20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20具有第四配合部240,第四配合部240位于第一本体220(请参照图11和图12)靠近功能器件10的一端。所述连接杆60与所述功能器件10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部610与所述第三配合部110活动连接,换而言之,在转动过程中,连接杆60与功能器件10可相对运动。所述连接杆6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0通过所述第二配合部620与所述第四配合部240固定连接,换而言之,在转动过程中,连接杆60与第一连接件20同步运动。
需说明的是,上述连接杆60与第一连接件20固定连接并非指两者不可拆卸,固定连接仅是指两者同步运动,即不相对运动。固定连接可以是指,连接杆60和第一连接件20可以是不可拆卸连接,比如焊接、过盈配合连接等,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比如通过螺栓连接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杆60与第一连接件20还可以是一个整体部件,即整体加工而成。
进一步的,因为功能器件10与第一连接件20具有不同的旋转轴线,所以连接杆60与功能器件10的相对运动包括了转动和移动。可以理解的,因为第一传输线210的一端连接于功能器件10,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本体220,因此,在转动过程中,第一传输线210会做伸缩运动,伸缩长度取决于功能器件10与第一连接件20两者的旋转轴线的距离。
进一步的,连接杆60与功能器件10通过第一配合部610与第三配合部110活动连接。举例说明,第一配合部610具有通孔(或凹槽),第三配合部110为凸起,凸起可设置于通孔(或凹槽)内,且设置于通孔(或凹槽)内的凸起可相对于通孔(或凹槽)移动和转动。可以理解的,上述通孔(或凹槽)、凸起配合形式也可以相互调换,即第一配合部610为凸起,第三配合部110具有通孔(或凹槽)。需说明的是,通孔(或凹槽)的容积需大于凸起的体积,如此才能实现连接杆60与功能器件10的相对移动。
进一步的,连接杆60与第一连接件20通过第二配合部620与第四配合部240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存在多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使得连接杆60与第一连接件20两者实现固定连接。举例说明,第二配合部620具有通孔(或凹槽),第四配合部240为凸起,凸起可设置于通孔(或凹槽)内,且凸起和通孔(或凹槽)形成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5至图16。图1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功能器件与第一连接件具有不同的旋转轴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功能器件与第一连接件具有不同的旋转轴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60具有第一配合部610、及第二配合部620,第一配合部610和第二配合部620位于连接杆60的相对两端。所述功能器件10具有第三配合部110,第三配合部110位于功能器件10靠近第一连接件20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20具有第四配合部240,第四配合部240位于第一本体220(请参照图11和图12)靠近功能器件10的一端。所述连接杆60与所述功能器件10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部610与所述第三配合部110活动连接,换而言之,在功能器件10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杆60与功能器件10可相对运动。所述连接杆6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0通过所述第二配合部620与所述第四配合部240活动连接,换而言之,在转动过程中,连接杆60与第一连接件20也可以相对运动。
其中,第一配合部610和第三配合部110的配合,以及第二配合部620和第四配合部240配合,均可以但不仅限于如同上述实施例中的通孔(或凹槽)和凸起的配合形式。需说明的是,图15和图16仅是示例性说明。
在图15中,第一配合部610具有通孔,第三配合部110为凸起,且通孔的径向尺寸等于或大致等于凸起的径向尺寸。
在图15中,第二配合部620为通孔,第四配合部240凸起,且通孔的容积大于凸起的体积,从而使得连接杆60与第一连接件20能够实现相对运动。
在图16中,第一配合部610为通孔,第三配合部110为凸起,且通孔的容积大于凸起的体积,从而使得连接杆60与功能器件10能够实现相对运动。
在图16中,第二配合部620为通孔,第四配合部240凸起,且通孔的容积大于凸起的体积,从而使得连接杆60与第一连接件20能够实现相对运动。
可以理解的,功能器件10、连接杆60、第一连接件20三者之间的配合只要能够实现旋转的功能器件10带动连接杆60运动,且连接杆60带动第一连接件20旋转即可,换而言之,第一配合部610、第二配合部620、第三配合部110、及第四配合部240的具体结构、配合形式等存在多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相关附图仅是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需说明的是,在功能器件10与第一连接件20具有相同的旋转轴线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如同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连接杆60,即连接杆60分别连接于功能器件10和第一连接件20,转动的功能器件10驱动连接杆60转动,连接杆60进而带动第一连接件20转动。具体设置形式可以参照上述相关实施例中的附图及描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功能器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电路板;其中,所述功能器件可相对于所述电路板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第一本体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一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用于连接所述功能器件与所述第一本体;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
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连接;以及
一个或多个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电路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两者中的任意一个形成有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两者中的另一个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
一个或多个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承载于所述第一本体,且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一传输线相连接,当存在多个第一导电体时,多个第一导电体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
一个或多个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二导电体承载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二导电体与所述第二传输线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导电体与所述第一导电体转动连接,当存在多个第二导电体时,多个第二导电体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体环绕所述第一本体外周侧设置,所述第二导电体凸出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二导电体背离所述第二本体内侧壁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体包括相连接的连接体、及弹片,所述弹片用于弹性抵接所述第一导电体。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相同的旋转轴线。
8.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不同的旋转轴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分别连接于所述功能器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当所述功能器件相对所述电路板转动时,所述功能器件可以通过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具有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所述功能器件具有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四配合部,其中,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功能器件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三配合部活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四配合部固定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具有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所述功能器件具有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四配合部,其中,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功能器件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三配合部活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四配合部活动连接。
CN202010751999.9A 2020-07-30 2020-07-30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8839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1999.9A CN111883993A (zh) 2020-07-30 2020-07-30 电子设备
PCT/CN2021/102461 WO2022022189A1 (zh) 2020-07-30 2021-06-25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1999.9A CN111883993A (zh) 2020-07-30 2020-07-30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3993A true CN111883993A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04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1999.9A Pending CN111883993A (zh) 2020-07-30 2020-07-30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83993A (zh)
WO (1) WO202202218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7399A (zh) * 2021-07-20 2021-10-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客户终端设备
WO2022022189A1 (zh) * 2020-07-30 2022-02-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78651A (ko) * 2006-01-27 2007-08-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통신기기
CN201438590U (zh) * 2009-05-26 2010-04-14 东莞市中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转动的同轴连接器
CN203590320U (zh) * 2013-11-25 2014-05-07 深圳天鹏盛电子有限公司 可旋转式摄像头
CN108377687A (zh) * 2018-02-27 2018-08-10 吴顺卫 一种园林用环保型机器手作业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97999Y (zh) * 2009-05-20 2010-02-03 蔡益军 小型滑环
CN106848791A (zh) * 2017-01-22 2017-06-13 李勇丽 电旋转连接器
US20190100275A1 (en) * 2017-10-03 2019-04-04 PalTorc, Inc. Smart crank control for e-bike
CN111883993A (zh) * 2020-07-30 2020-11-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78651A (ko) * 2006-01-27 2007-08-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통신기기
CN201438590U (zh) * 2009-05-26 2010-04-14 东莞市中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转动的同轴连接器
CN203590320U (zh) * 2013-11-25 2014-05-07 深圳天鹏盛电子有限公司 可旋转式摄像头
CN108377687A (zh) * 2018-02-27 2018-08-10 吴顺卫 一种园林用环保型机器手作业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2189A1 (zh) * 2020-07-30 2022-02-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497399A (zh) * 2021-07-20 2021-10-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客户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22189A1 (zh) 2022-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11196B2 (en) Slot antenna with orthogonally positioned slot segments for receiv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having different polarizations
CN111883993A (zh) 电子设备
US6525620B1 (en) Capacitive signal coupling device
US20140248801A1 (en) Contactless plug connector and contactless plug connector system
US7399209B2 (en) Coaxial cable with plug
KR100436665B1 (ko) 인터페이스 컨넥션 케이블 안테나 및 이를 이용한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안테나 다이버시티 장치
JP4283445B2 (ja) 容量結合を用いた枢動可能な多周波数帯域アンテナ
CN111093118A (zh) 网络设备
CN211879684U (zh) 具有磁性导槽的射频连接器
JP6209715B2 (ja) 無線機一体型アンテナ装置
CN111541110B (zh) Usb接口及电子设备
WO2022262664A1 (zh) 电子设备
CN210986313U (zh) 用户终端设备
CN113497399B (zh) 客户终端设备
CN111030727B (zh) 一种信号收发设备和电子设备
KR101594373B1 (ko) 재방사 안테나 및 무선충전장치
AU2003248492A1 (en) Bias-t apparatus and center conductor of the same
CN113703195B (zh) 一种智能眼镜
CN107749525B (zh) 耳机插座、安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KR100794486B1 (ko) 비디오 수신 기능을 갖는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용 이어폰안테나
CN212626026U (zh) 天线组件及网络中继设备
CN216563505U (zh) 电子设备及天线组件与电子设备组合结构
CN214706539U (zh) 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外部设备对外部设备连接器
CN114512851B (zh) 天线模组及用户终端设备
JP2012174636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