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49525B - 耳机插座、安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耳机插座、安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49525B
CN107749525B CN201711096858.2A CN201711096858A CN107749525B CN 107749525 B CN107749525 B CN 107749525B CN 201711096858 A CN201711096858 A CN 201711096858A CN 107749525 B CN107749525 B CN 1077495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haped
earphone
plu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968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49525A (zh
Inventor
陈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9685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495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49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9525A/zh
Priority to US16/152,465 priority patent/US10622742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14083 priority patent/WO2019091362A1/en
Priority to EP18204884.3A priority patent/EP3484178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49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95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01R12/718Contact members provided on the PCB without an insulating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1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having a circ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2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with earth pin, blade or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1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lephony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机插座、安装结构和移动终端,耳机插座包括:支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功能组件,包括均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的麦克风弹片、右声道弹片和左声道弹片;所述麦克风弹片包括与所述耳机插头配合的第一弧形套筒,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弧形套筒的两端并与所述支座连接的第一装配体;所述右声道弹片包括与所述耳机插头配合的第二弧形套筒,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弧形套筒的两端并与所述支座连接的第二装配体;所述左声道弹片包括与所述耳机插头配合的圆形套筒,安装在所述圆形套筒上并与所述支座连接的第三装配体,及与第三装配体连接的第一弹性接触片;及接地弹片,固定在第二安装面上。能使耳机插座薄型化。

Description

耳机插座、安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插座及包含该耳机插座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中安装耳机插座时,移动终端必须具备足够的空间来容纳耳机插座,但是,对于传统的移动终端,因耳机插座的容纳空间较大,最终导致整个移动终端的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使如何实现耳机插座的轻薄化。
一种耳机插座,用于与耳机插头配合,包括:
支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
功能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的麦克风弹片、右声道弹片和左声道弹片;所述麦克风弹片包括与所述耳机插头配合的第一弧形套筒,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弧形套筒的两端并与所述支座连接的第一装配体;所述右声道弹片包括与所述耳机插头配合的第二弧形套筒,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弧形套筒的两端并与所述支座连接的第二装配体;所述左声道弹片包括与所述耳机插头配合的圆形套筒,安装在所述圆形套筒上并与所述支座连接的第三装配体,及与所述第三装配体连接的第一弹性接触片;及
接地弹片,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麦克风弹片靠近所述支座的一端,所述左声道弹片靠近述支座的另一端,所述右声道弹片位于所述麦克风弹片和所述左声道弹片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套筒包括:
第一弧形配合体,用于与所述耳机插头配合;
第一弧形弹性片;所述第一弧形弹性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配合体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弹性片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并与所述第一弧形配合体的另一端部对应;及
第一凸台,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弹性片的第二端、并用于抵压所述耳机插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配合体和所述第一弧形弹性片之间隔断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贯穿所述第一弧形套筒并沿所述第一弧形套筒的周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弧形配合体连接的第一插接片,及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套筒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插接片相对的第一支耳;
所述支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接片配合的第一安装孔,及与所述第一支耳对应的第一沉槽,所述第一支耳固定在所述第一沉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弧形套筒包括:
第二弧形配合体,用于与所述耳机插头配合;
第二弧形弹性片;所述第二弧形弹性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配合体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弹性片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并与所述第二弧形配合体的另一端部对应;及
第二凸台,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第二弧形弹性片的第二端、并用于抵压所述耳机插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弧形配合体和所述第二弧形弹性片之间隔断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贯穿所述第二弧形套筒并沿所述第二弧形套筒的周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配体包括与所述第二弧形配合体连接的第二插接片,及位于所述第二弧形套筒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二插接片相对的第二支耳;
所述支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插接片配合的第二安装孔,及与所述第二支耳对应的第二沉槽,所述第二支耳固定在所述第二沉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接触片包括与所述第三装配体连接的第一圆弧段,与所述第一圆弧段连接的第一直线段,及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线段连接的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弯折段弯折形成有用于抵紧所述耳机插头的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装配体包括与所述圆形套筒连接的两个第三插接片,所述第三插接片上具有第一台阶面;
所述支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插接片的端部配合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贴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耳机插头的检测弹片,所述检测弹片包括第四插接片和第二弹性接触片;
述第二弹性接触片包括与所述第四插接片连接的第二圆弧段,与所述第二圆弧段连接的第二直线段,及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线段连接的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弯折段弯折形成有用于抵紧所述耳机插头的凸起;
所述第四插接片具有第二台阶面,所述支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四插接片的端部配合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贴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座上开设有与所述麦克风弹片对应的第一缺口;所述接地弹片包括:
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
弹性部,一端与所述固定部弯折连接、且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弹性部容置在所述第一缺口中,及
第三凸台,位于所述弹性部上并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凸台用于抵紧所述耳机插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座的厚度为0.6mm至2mm。
一种安装结构,包括PCB板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插座,所述PCB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PCB板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缺口,所述耳机插座安装在所述第二缺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组件穿设所述第二缺口,所述第一安装面贴合连接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或所述第二表面上。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的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有效降低移动终端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插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插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麦克风弹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右声道弹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左声道弹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接地弹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中接地弹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中检测弹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装配示意图;
图15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一种耳机插座10,用于与耳机插头30(参阅图14)配合,该耳机插座10包括支座100、功能组件201和接地弹片500,功能组件201包括麦克风弹片200、右声道弹片300和左声道弹片400。支座100为电路板,支座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110(上表面)和第二安装面120(下表面);麦克风弹片200、右声道弹片300和左声道弹片400均固定在第一安装面110上,接地弹片500固定在第二安装面120上。
麦克风弹片200包括第一弧形套筒210和第一装配体220,第一弧形套筒210围成侧壁带有缺口的柱形空腔,第一弧形套筒210用于与耳机插头30配合、并将耳机插头30抵紧,第一装配体220安装在第一弧形套筒210的两端上,第一装配体220与支座100连接。右声道弹片300与麦克风弹片200的结构大致相同,右声道弹片300包括第二弧形套筒310和第二装配体320,第二弧形套筒310围成侧壁带有缺口的柱形空腔,第二弧形套筒310用于与耳机插头30配合、并将耳机插头30抵紧,第二装配体320安装在第二弧形套筒310的两端上,第二装配体320与支座100连接。左声道弹片400包括圆形套筒410、第三装配体420和第一弹性接触片430;圆形套筒410围成一个整体的两端开口的柱形空腔,第三装配体420安装在圆形套筒410上,第三装配体420与支座100连接。耳机插头30与圆形套筒410配合,第一弹性接触片430将耳机插头30抵紧。即第一弧形套筒210、第二弧形套筒310和圆形套筒410围设成一个插孔101,该耳机插头30与该插孔101配合。
由于麦克风弹片200、右声道弹片300、左声道弹片400和接地弹片500均设置成弹片的形式,四者安装在支座100上,弹片的厚度较薄,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因此,这样减少了整个耳机插座10的体积,在支座100的厚度方向上,耳机插座10的尺寸减少(即耳机插座10的高度尺寸减少),耳机插座10所需的安装空间减少;同时,麦克风弹片200、右声道弹片300、左声道弹片400和接地弹片500所需的物料减少,降低了耳机插座10的生产成本和物料成本。当耳机插座10安装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时,能有效减少移动终端的总厚度,符合移动终端薄型化的发展趋势。
在一些实施例中,麦克风弹片200、右声道弹片300、左声道弹片400和接地弹片500均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四种弹片的厚度范围可以为0.15mm至0.30mm。在其它实施例中,麦克风弹片200、右声道弹片300、左声道弹片400和接地弹片500四者也可以采用磷铜、铍铜、洋白铜或紫铜等材料制成,同样能减少耳机插座10的高度尺寸,体积和生产成本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座100的厚度范围为0.6mm至2mm,例如,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支座100可以为0.6mm、1mm或2mm等,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基础上,当支座100的厚度越薄时,整个耳机插座10的高度尺寸和体积均会下降,进一步降低了耳机插座10所需的安装空间。
同时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麦克风弹片200位于支座100的一端,麦克风弹片200用于接收声波并将其转化为声音电信号。左声道弹片400位于支座100的另一端,左声道弹片400用于转化特定频率的声音信号(例如低频信号)。右声道弹片300位于麦克风弹片200和左声道弹片400之间,右声道弹片300同样用于转化特定频率的声音信号(例如高频信号)。简而言之,麦克风弹片200和左声道弹片400分居支座100的两端,右声道弹片300位于支座100的中间。当然,麦克风弹片200、左声道弹片400和右声道弹片300安装在支座100上的相对位置也可以改变,左声道弹片400和麦克风弹片200也可以位于支座100的中间。
同时参阅图2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弧形套筒210包括第一弧形配合体211、第一弧形弹性片212和第一凸台213。当耳机插头30插置在耳机插座10上的插孔101时,第一弧形配合体211与耳机插头30配合,对耳机插头30起到定位作用。第一弧形弹性片212与第一弧形套筒210的形状类似,第一弧形弹性片212的第一端212a与第一弧形配合体211的端部连接,第一弧形弹性片212的第二端212b为自由端,该第二端212b与第一弧形配合体211的另一端部对应(该第二端212b与第一弧形配合体211没有连接关系)。第一弧形配合体211和第一弧形弹性片212之间隔断有第一缝隙230,第一缝隙230贯穿第一弧形套筒210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该第一缝隙230沿第一弧形套筒210的周向延伸。由于该第一缝隙230的作用,第一弧形弹性片212可以相对自由摆动,从而可以形成对耳机插头30的抵紧力。
第一凸台213位于第一弧形弹性片212的第二端212b,第一凸台213相对第一弧形弹性片212的内表面凸出一定的距离,第一凸台213的形状可以为锥形等。当耳机插头30与第一弧形套筒210配合时,由于第一弧形弹性片212的弹性作用,第一凸台213与耳机插头30相抵紧,从而起到对声音信号的传递作用。第一凸台213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一通孔213a,第一通孔213a用于与外界线路的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装配体220包括第一插接片221和第一支耳222,第一插装片连接在第一弧形配合体211的两端,其中一个第一支耳222与第一弧形弹性片212的固定端连接,另一个第一支耳222与第一弧形配合体211连接、并与第一弧形弹性片212的自由端相对应。简而言之,整个第一弧形套筒210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第一插接片221和一个第一支耳222。例如,第一插接片221可以竖直设置,第一支耳222可以水平设置,在第一弧形套筒210的同一端,第一插接片221位于第一支耳222的旁侧,两者可以相互垂直。
支座10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一沉槽112,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一沉槽112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一插接片221插置在第一安装孔111中,第一支耳222固定在第一沉槽112中,从而实现麦克风弹片200与支座100两者之间的连接。
同时参阅图2、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弧形套筒310包括第二弧形配合体311、第二弧形弹性片312和第二凸台313。当耳机插头30插置在耳机插座10上的插孔101时,第二弧形配合体311与耳机插头30配合,对耳机插头30起到定位作用。第二弧形弹性片312与第二弧形套筒310的形状类似,第二弧形弹性片312的第一端312a与第二弧形配合体311的端部连接,第二弧形弹性片312的第二端312b为自由端,该第二端312b与第二弧形配合体311的另一端部对应(该第二端312b与第二弧形配合体311没有连接关系)。第二弧形配合体311和第二弧形弹性片312之间隔断有第二缝隙330,第二缝隙330贯穿第二弧形套筒310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该第二缝隙330沿第二弧形套筒310的周向延伸。由于该第二缝隙330的作用,第二弧形弹性片312可以相对自由摆动,从而可以形成对耳机插头30的抵紧力。
第二凸台313位于第二弧形弹性片312的第二端312b,第二凸台313相对第二弧形弹性片312的内表面凸出一定的距离,第二凸台313的形状可以为锥形等。当耳机插头30与第二弧形套筒310配合时,由于第二弧形弹性片312的弹性作用,第二凸台313与耳机插头30相抵紧,从而起到对声音信号的传递作用。第二凸台313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二通孔313a,第二通孔313a用于与外界线路的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装配体320包括第二插接片321和第二支耳322,第二插接片321连接在第二弧形配合体311的两端,其中一个第二支耳322与第二弧形弹性片312的固定端连接,另一个第二支耳322与第二弧形配合体311连接、并与第二弧形弹性片312的自由端相对应。简而言之,整个第二弧形套筒310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第二插接片321和一个第二支耳322。例如,第二插接片321可以竖直设置,第二支耳322可以水平设置,在第二弧形套筒310的同一端,第二插接片321位于第二支耳322的旁侧,两者可以相互垂直。
支座10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13和第二沉槽114,第二安装孔113和第二沉槽114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二插接片321插置在第二安装孔113中,两个第二支耳322固定在第二沉槽114中,从而实现右声道弹片300与支座100两者之间的连接。
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安装孔111、第二安装孔113、第一沉槽112和第二沉槽114在支座100上排成两列,在同一列上,第一沉槽112和第二沉槽114相邻设置(位于该列的中间部位),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3则位于该列的两端。因此,安装时,第一弧形弹性片212与第二弧形弹性片312两者相邻设置。当然,当第一弧形弹性片212与第二弧形配合体311相邻时,第一安装孔111、第二安装孔113、第一沉槽112和第二沉槽114在同一列上的位置关系将相应改变。
同时参阅图2、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接触片430分为三段连接,即第一弹性接触片4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弧段431、第一直线段432和第一弯折段433。第一圆弧段431与第三装配体420连接,第一直线段432与第一圆弧段431连接,第一弯折段433的一端与第一直线段432连接,第一弯折段43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弯折段433可以呈波浪状弯曲,第一弯折段433弯折形成有凸起433a(例如,该凸起433a为波浪状的第一弯折段433的波峰),该凸起433a用于抵紧耳机插头30,从而实现左声道弹片400与耳机插头30之间的信号连通,
第三装配体420包括两个第三插接片421,两个第三插接片421均连接在圆形套筒410上,例如,两个第三插接片421之间可以相互垂直,第一弹性接触片430与其中一个第三插接片421连接。第一弹性接触片430位于第三插接片421与圆形套筒410所围成的空间内,保证第一弹性接触片430能与耳机插头30相抵接。两个第三插接片421上均具有第一台阶面421a。支座100上开设有两个第三安装孔115,第三插接片421插置在第三安装孔115中,第一台阶面421a与第一安装面110贴合连接,从而实现左声道弹片400与支座100的固定连接。
同时参阅图2、图11和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插座10还可以包括检测弹片620,检测弹片620用于检测耳机插头30与耳机插座10是否配合良好。检测弹片620包括第四插接片610和第二弹性接触片620,第二弹性接触片620的结构与第一弹性接触片430的结构类似,
第二弹性接触片620分为三段连接,即第二弹性接触片6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圆弧段621、第二直线段622和第二弯折段623。第二圆弧段621与第四插接片610连接,第二直线段622与第二圆弧段621连接,第二弯折段623的一端与第二直线段622连接,第二弯折段62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弯折段623可以呈波浪状弯曲,第二弯折段623弯折形成有凸起623a(例如,该凸起623a为波浪状的第二弯折段623的波峰),该凸起623a用于抵紧耳机插头30,从而实现检测弹片620与耳机插头30之间的信号导通,当耳机插头30与耳机插座10配合不良时,第二弯折段623上的凸起623a与耳机插头30之间没有抵紧,可以发出警示信号以重新调节耳机插头30与耳机插座10的配合。
第四插接片610的数量为一个,第四插接片610具有第二台阶面611,支座100上开设有第四安装孔116,第四插接片610插置在第四安装孔116中,第二台阶面611与第一安装面110贴合连接,从而实现检测弹片620与支座100之间的连接。
当检测弹片620与左声道弹片400同时安装在支座100上时,两者相邻设置,即两者位于支座100的同一端;第一弹性接触片430与第二弹性接触片620相对设置,两者可以从相对两侧对耳机插头30形成抵紧力。
同时参阅图2、图9和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支座100上开设有第一缺口130,第一缺口130贯穿第一安装面110和第二安装面120,第一缺口130与麦克风弹片200相对应,接地弹片500包括固定部510、弹性部520和第三凸台530。固定部510与第二安装面120固定连接,弹性部520的一端与固定部510连接,弹性部520与固定部510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弯折,弹性部52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弹性部520刚好容置在第一缺口130中。第三凸台530位于弹性部520上,第三凸台530朝向第一安装面110凸出设定距离,第三凸台530用于抵紧耳机插头30,从而实现耳机插头30的接地连接,第三凸台530可以为锥形,第三凸台530上设置有第三通孔531,第三通孔531用于与外界线路的电连接。
同时参阅图13至图1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安装结构20,该安装结构20包括耳机插座10和PCB板700,耳机插座10固定在该PCB板700上,PCB板7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710和第二表面720,第一表面710朝上设置,第二表面720朝下设置。PCB板700开设有第二缺口730,第二缺口730贯穿第一表面710和第二表面720,耳机插座10安装在该第二缺口730处。当耳机插座10安装在PCB板700上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同时参阅图13和图14,支座100的第一安装面110与PCB板700的第一表面710贴合连接,功能组件201朝第二表面720穿设在第二缺口730中;在其它实施例中,同时参阅图15和图16,支座100的第一安装面110与PCB板700的第二表面720贴合连接,功能组件201朝第一表面710穿设在第二缺口730中。因此,改变支座100与PCB板700的安装方式,可以改变耳机插座10的插孔101相对第二表面720的距离,当安装结构20作为移动终端的一部分时,同样可以改变耳机插座10的插孔101相对移动终端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该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安装结构20,由于采用该安装结构20,可以降低移动终端的总体厚度,减少体积,满足薄形化的发展要求,同时,能降低移动终端的制造成本。
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以及/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耳机插座,用于与耳机插头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
功能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的麦克风弹片、右声道弹片和左声道弹片;所述麦克风弹片包括与所述耳机插头配合的第一弧形套筒,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弧形套筒的两端并与所述支座连接的第一装配体;所述右声道弹片包括与所述耳机插头配合的第二弧形套筒,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弧形套筒的两端并与所述支座连接的第二装配体;所述左声道弹片包括与所述耳机插头配合的圆形套筒,安装在所述圆形套筒上并与所述支座连接的第三装配体,及与所述第三装配体连接的第一弹性接触片;及
接地弹片,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
所述麦克风弹片靠近所述支座的一端,所述左声道弹片靠近所述支座的另一端,所述右声道弹片位于所述麦克风弹片和所述左声道弹片之间;所述支座的厚度为0.6mm至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套筒包括:
第一弧形配合体,用于与所述耳机插头配合;
第一弧形弹性片;所述第一弧形弹性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配合体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弹性片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并与所述第一弧形配合体的另一端部对应;及
第一凸台,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弹性片的第二端、并用于抵压所述耳机插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弧形配合体连接的第一插接片,及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套筒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插接片相对的第一支耳;
所述支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接片配合的第一安装孔,及与所述第一支耳对应的第一沉槽,所述第一支耳固定在所述第一沉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配合体和所述第一弧形弹性片之间隔断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贯穿所述第一弧形套筒并沿所述第一弧形套筒的周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套筒包括:
第二弧形配合体,用于与所述耳机插头配合;
第二弧形弹性片;所述第二弧形弹性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配合体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弹性片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并与所述第二弧形配合体的另一端部对应;及
第二凸台,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第二弧形弹性片的第二端、并用于抵紧所述耳机插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体包括与所述第二弧形配合体连接的第二插接片,及位于所述第二弧形套筒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二插接片相对的第二支耳;
所述支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插接片配合的第二安装孔,及与所述第二支耳对应的第二沉槽,所述第二支耳固定在所述第二沉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配合体和所述第二弧形弹性片之间隔断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贯穿所述第二弧形套筒并沿所述第二弧形套筒的周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接触片包括与所述第三装配体连接的第一圆弧段,与所述第一圆弧段连接的第一直线段,及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线段连接的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弯折段弯折形成有用于抵紧所述耳机插头的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装配体包括与所述圆形套筒连接的两个第三插接片,所述第三插接片上具有第一台阶面;
所述支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插接片的端部配合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贴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耳机插头的检测弹片,所述检测弹片包括第四插接片和第二弹性接触片;
述第二弹性接触片包括与所述第四插接片连接的第二圆弧段,与所述第二圆弧段连接的第二直线段,及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线段连接的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弯折段弯折形成有用于抵紧所述耳机插头的凸起;
所述第四插接片具有第二台阶面,所述支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第四插接片的端部配合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贴合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开设有与所述麦克风弹片对应的第一缺口;所述接地弹片包括:
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
弹性部,一端与所述固定部弯折连接、且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弹性部容置在所述第一缺口中,及
第三凸台,位于所述弹性部上并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凸台用于抵紧所述耳机插头。
12.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和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插座,所述PCB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PCB板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缺口,所述耳机插座安装在所述第二缺口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组件穿设所述第二缺口,所述第一安装面贴合连接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组件穿设所述第二缺口,所述第一安装面贴合连接在所述第二表面上。
1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
CN201711096858.2A 2017-11-09 2017-11-09 耳机插座、安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77495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96858.2A CN107749525B (zh) 2017-11-09 2017-11-09 耳机插座、安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US16/152,465 US10622742B2 (en) 2017-11-09 2018-10-05 Earphone socket, mounting structure and mobile terminal
PCT/CN2018/114083 WO2019091362A1 (en) 2017-11-09 2018-11-06 Earphone socket, mounting structure and mobile terminal
EP18204884.3A EP3484178B1 (en) 2017-11-09 2018-11-07 Earphone socket, mounting structure and mobile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96858.2A CN107749525B (zh) 2017-11-09 2017-11-09 耳机插座、安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9525A CN107749525A (zh) 2018-03-02
CN107749525B true CN107749525B (zh) 2020-01-10

Family

ID=61252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96858.2A Active CN107749525B (zh) 2017-11-09 2017-11-09 耳机插座、安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495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7437B (zh) * 2018-03-30 2020-01-21 无锡睿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座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4625A (en) * 1980-06-12 1982-12-21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jack assembly
CN102487470A (zh) * 2010-12-06 2012-06-06 安费诺商业互联韩国有限公司 耳机插座
CN105098448A (zh) * 2015-08-05 2015-11-2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588021U (zh) * 2017-11-09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机插座、安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64625A (en) * 1980-06-12 1982-12-21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jack assembly
CN102487470A (zh) * 2010-12-06 2012-06-06 安费诺商业互联韩国有限公司 耳机插座
CN105098448A (zh) * 2015-08-05 2015-11-2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9525A (zh) 2018-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98337B2 (en) Antenna device for a mobile phone
EP1677387A1 (en) Built-in antenna module including a bluetooth radiator in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US20060281500A1 (e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having antenna assembly compatible with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KR100640365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안테나 장치
CN113891590A (zh) 中框和移动终端
US8395554B2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KR100689414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착탈식 안테나 장치
KR100842576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안테나 장치
US8369559B2 (en) Speaker assembly
CN107749525B (zh) 耳机插座、安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10622493B (zh) 通信设备和用于组装通信设备的方法
CN101161031B (zh) 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及其制造方法
CN1960055B (zh) 移动通信终端的天线装置
EP3484178B1 (en) Earphone socket, mounting structur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1541110B (zh) Usb接口及电子设备
TW201004024A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040283B2 (en) Dual band antenna
KR20060100559A (ko) 블루투스 모듈 및 그 구현방법
CN112018505A (zh) 天线弹片、天线组件和电子装置
KR100794486B1 (ko) 비디오 수신 기능을 갖는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용 이어폰안테나
EP1724938A1 (en) Antenna for foldable mobile phone
KR100673254B1 (ko) 배터리에 안테나가 형성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CN217936087U (zh) 电源适配器及其电路板组件、电子器件组件
KR101320503B1 (ko) 안테나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JP2008061204A (ja) 携帯無線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99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