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2976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2976A
CN111092976A CN201911383574.0A CN201911383574A CN111092976A CN 111092976 A CN111092976 A CN 111092976A CN 201911383574 A CN201911383574 A CN 201911383574A CN 111092976 A CN111092976 A CN 111092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unctional component
housing
shell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835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92976B (zh
Inventor
易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835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92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92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297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9600 priority patent/WO202112983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92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2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功能组件、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功能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壳体上设有供功能组件伸出或缩回的开口;第一磁性件的第一端与功能组件连接,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与第二磁性件间隔设置;第二磁性件设置于壳体内,第二磁性件靠近功能组件的一端为预设部;在预设部的磁极与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的磁极相同的情况下,功能组件至少部分伸出壳体外,在预设部的磁极与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的磁极相反的情况下,功能组件缩回至壳体内。本发明实施例中,由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实现功能组件的伸缩功能,不但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还体积小、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智能化发展,为了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电子设备(手机、智能手表等)的功能也越来越多。随着全面屏以及超薄电子设备的推广,可伸缩的功能组件(摄像头、闪光灯等)越来越受欢迎,例如,在智能手表中增加伸缩摄像头,根据用户需求摄像头伸出以视频通话、拍照,或者摄像头缩回电子设备壳体内实现“隐藏”,以避免占用手表的表盘空间,增大屏占比。
现有技术中,伸缩摄像头通常由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配合实现。例如,通过电机带动丝杆,进而带动与丝杆连接的摄像头伸缩。然而,电机和丝杆传动不但结构复杂、成本高,还会占据较大的空间,导致电子设备内部的布局难度增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中通过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配合实现摄像头伸缩导致结构复杂、成本高以及布局难度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壳体、功能组件、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
所述功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所述功能组件伸出或缩回的开口;
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功能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预设部相对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功能组件的一端为预设部;在所述预设部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的磁极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功能组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外,在所述预设部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的磁极相反的情况下,所述功能组件缩回至所述壳体内。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磁性件间隔设置,在所述预设部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的磁极相同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预设部间隔设置,根据同级相斥的原理,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产生相互排斥力,在所述排斥力的作用下,所述功能组件可以通过壳体上的开口伸出所述壳体外,在所述预设部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的磁极相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预设部间隔设置,根据异极相吸的原理,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产生相互吸引力,在所述吸引力的作用下,所述功能组件缩回至所述壳体内。本发明实施例中,由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实现功能组件的伸缩功能,不但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还体积小、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状态示意图之三;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状态示意图之四;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功能组件缩回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功能组件伸出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等,本发明仅以智能手表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其他电子设备参照执行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包括:壳体、功能组件、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所述功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所述功能组件伸出或缩回的开口;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功能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磁性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功能组件的一端为预设部;在所述预设部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的磁极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功能组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外,在所述预设部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的磁极相反的情况下,所述功能组件缩回至所述壳体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磁性件间隔设置,在所述预设部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的磁极相同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预设部间隔设置,根据同级相斥的原理,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产生相互排斥力,在所述排斥力的作用下,所述功能组件可以通过壳体上的开口伸出所述壳体外,在所述预设部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的磁极相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预设部间隔设置,根据异极相吸的原理,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产生相互吸引力,在所述吸引力的作用下,所述功能组件缩回至所述壳体内。本发明实施例中,由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实现功能组件的伸缩功能,不但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还体积小、成本低。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爆炸图。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包括:壳体10、功能组件20、第一磁性件30以及第二磁性件40;功能组件20设置于壳体10内,壳体10上设有供功能组件20伸出或缩回的开口101;第一磁性件30的第一端301与功能组件20连接,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与第二磁性件40间隔设置;第二磁性件40设置于壳体10内,第二磁性件40靠近功能组件20的一端为预设部401;在预设部401的磁极与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的磁极相同的情况下,功能组件20至少部分伸出壳体10外,在预设部401的磁极与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的磁极相反的情况下,功能组件20缩回至壳体10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组件20包括但不限于摄像头组件、闪光灯组件、红外传感器组件、补光灯组件、受话器组件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仅以摄像头组件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其他功能组件20参照执行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磁性件30和第二磁性件40均包括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极可以为S或N极,当第一磁极为S极时,第二磁极为N极,当第一磁极为N极时,第二磁极为S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的磁极可以在N极和S极之间切换,预设部401的磁极也可以在N极和S极之间切换,在预设部401的磁极与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的磁极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同极相斥的原理,第一磁性件30与第二磁性件40之间产生相互排斥力,在上述排斥力的作用下,功能组件20至少部分伸出壳体10外,在预设部401的磁极与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的磁极相反的情况下,根据异极相吸的原理,第一磁性件30与第二磁性件40之间产生相互吸引力,在上述吸引力的作用下,功能组件20缩回壳体10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部401为第二磁性件40上靠近功能组件20的一端,也就是说,预设部401可以为第二磁性件40的极性为N极的一端,也可以为第二磁性件40的极性为S极的一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磁性件30可以为电磁铁或者永磁体;第二磁性件40可以为电磁铁或永磁体。此外,第一磁性件30和第二磁性件40可以为蹄形磁铁、方块形磁铁或者柱形磁铁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30为永磁体的情况下,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的磁极为固定的,即第二端302的磁极或者为S极,或者为N极,此时,第二磁性件40可以为电磁铁或永磁体,当第二磁性件40为永磁体或电磁铁(此处电磁铁的磁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转动第二磁性件40从而使预设部401在第二磁性件40的两端切换,从而达到靠近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的磁极切换,最终达到功能组件20伸出壳体10外或收回壳体10内的技术效果;当第二磁性件40为电磁铁的情况下,还可以固定第二磁性件40不转动,通过切换通入第二磁性件40内的电流从而使第二磁性件40两端的磁极变化,最终达到功能组件20伸出壳体10外或收回壳体10内的技术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磁性件30也可以为电磁铁,第二磁性件40为永磁体,第二磁性件40固定不动(也就是说预设部401的磁极固定),通过控制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的磁极在N极和S极之间切换,也可以实现预设部401的磁极与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的磁极之间相同或相反,进而实现功能组件20的伸缩功能。或者,还可以设定第一磁性件30为电磁铁,限定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的磁极固定,第二磁性件40为电磁铁,限定第二磁性件两端的磁极也固定,通过转动第二磁性件,使预设部401分别在第二磁性件40的两端切换(即,靠近功能组件20的一端为预设部)从而实现功能组件20的伸缩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磁性件40为电磁铁的情况下,电磁铁的预设部401的极性在N极和S极之间切换的方法包括:通过电磁铁的线圈通电电流方向切换、线圈绕线方向切换等。当第二磁性件40为永磁体的情况下,永磁体的预设部401的极性在N极和S极之间切换的方法可以包括:通过转动永磁体,使永磁体的N极或S极分别靠近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即通过预设部401在永磁体的两端(N极和S极)之间切换,进而实现预设部401的极性切换。由于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的磁极与预设部401的磁极相同或相反的情况有多种,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与第二磁性件40间隔设置,预设部401的磁极可以在N极和S极之间切换,在预设部401的磁极为S极,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的磁极为N极的情况下,根据异极相吸的原理,第一磁性件30与第二磁性件40之间产生相互吸引力,在所述吸力的作用下,功能组件20收缩至壳体10内;在预设部401的磁极为N极,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的磁极为N极的情况下,根据同极相斥的原理,第一磁性件30与第二磁性件40之间产生相互排斥力,在所述斥力的作用下,功能组件20伸出壳体10外。这样,由第一磁性件30与第二磁性件40之间的相互磁性作用力,就可以实现功能组件20的伸缩功能,不但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在电子设备的壳体10内更容易布局,还体积小、成本低。
在实际应用中,壳体10可以为金属材质,例如,钢、铁、镁、铝、镁铝合金等任意一种或多种,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耐磨、耐腐蚀性能,还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美观性。或者,壳体10还可以为塑料材质,以便使壳体10的外形尺寸更加精准、外形设计更加灵活以及成本更低,例如,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酯等。
可选的,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的耐磨、耐腐蚀以及外观美观性,还可以在壳体10上进行镀膜。具体的,镀膜工艺还可以选择电镀或者喷涂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10还可以包括扣合连接的第一壳体102和第二壳体103,第一壳体102与第二壳体103可转动连接;功能组件20设置于第一壳体102内,第一壳体102上设有供功能组件20伸出或缩回的开口;第二磁性件40设置于第二壳体103内且与第二壳体103固定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02可以为下表盘(包括表带等附件),摄像头组件设置在下表盘内,且下表盘的侧壁上设有供摄像头组件伸出或缩回的开口;第二壳体103可以为上表盘,第二磁性件40设置于上表盘内且与上表盘固定连接。这样,在使用时,就可以通过手动转动上表盘,从而实现第二磁性件40的预设部401的磁极在N极和S极之间切换,进而使摄像头组件由下表盘内伸出或者缩回。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功能组件20的伸缩功能,不但结构简单、易于组装、节省成本,还可以有效降低失效风险,提高电子设备功能组件20伸缩功能的可靠性。
具体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转轴50;转轴50设置于第一壳体102内且与第一壳体102固定连接;第二壳体103套接在转轴50上且与转轴50可转动连接。这样,就可以使第二壳体103以转轴50为轴心进行转动,一方面避免了第二壳体103与第一壳体102的分离,提高了电子设备使用、组装和维护的便利性,另一方面还避免了第二壳体103转动过程中相对第一壳体102发生位置偏移,提高了转动精度。
在实际应用中,转轴50即为连接上表盘和下表盘直接的转轴,上表盘和下表盘通过绕转轴转动,从而既可以实现上表盘和下表盘的连接,又可以实现上表盘和下表盘的转动,结构简单,加工及装配也较为便利。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壳体102上还可以设有第一指示标识,第二壳体103上设有第二指示标识,在第一指示标识与第二指示标识的位置相匹配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件40的预设部401的磁极与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的磁极相同,这样,就可以使第一磁性件30与第二磁性件40之间产生排斥力,使功能组件20伸出第一壳体102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指示标识和第二指示标识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升使用便利性和转动精度。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二壳体103上设有三角形指示标识。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在上表盘上设置三角形指示标识,从而可以在转动上表盘的时候,通过三角形指示标识的位置快速判断功能组件20的伸出或者缩回的状态。
可选的,第一壳体102上还可以设有第三指示标识,在第二指示标识与第三指示标识的位置相匹配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件40的预设部401的磁极与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的磁极相反,这样就可以使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与第二磁性件40的预设部401相对,第一磁性件30与第二磁性件40之间产生吸引力,使功能组件20缩回至第一壳体102内。
具体的,为了降低加工难度,提高标识的可辨识性,第一指示标识、第二指示标识和第三指示标识可以为三角指示标识、点或者线型指示标识等。例如,第一指示标识为蓝色直线,第三指示标识为红色直线,第二指示标识为黑色三角形。在实际应用中,转动第二壳体103,使第二壳体103上的黑色三角形的三角形顶点与第一壳体102上的蓝色直线相对,这样,就可以使第二磁性件40的预设部401与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相对,且磁极相同,根据同极相斥的原理,功能组件20在排斥力的作用下由开口伸出第一壳体102外;继续转动第二壳体103,使第二壳体103上的黑色三角形的三角形顶点与第一壳体102上的红色直线相对,这样,就可以使第二磁性件40的预设部401与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相对,且磁极相反,根据异极相吸的原理,功能组件20在吸引力的作用下由开口缩回第一壳体102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壳体103的转动方向可以设置为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仅以第二壳体103相对第一壳体102转动为例进行解释说明,由于转动的相对性,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壳体102相对第二壳体103进行转动,第二壳体103相对第一壳体102的转动参照执行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壳体103转动过程中,即,第二磁性件40的预设部401的极性在N极和S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第二磁性件40与第一磁性件30之间的磁性吸引力缓慢减小直至为零,继续转动第二壳体103,第二磁性件40与第一磁性件30之间的排斥力缓慢增大,直至第二磁性件40的预设部401的磁极与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的磁极相同且正对设置时,第二磁性件40与第一磁性件30之间的排斥力达到最大。在第二磁性件40与第一磁性件30之间的排斥力缓慢增大的过程中,功能组件20可以缓慢由第一壳体102内部分的伸出,直至第二磁性件40与第一磁性件30之间的排斥力达到最大,功能组件20可以完全伸出第一壳体102外。
参照图4-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不同状态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磁性件30的第一端301为S极,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302为N极,第二磁性件40的预设部401的磁极为S极,这样,第二磁性件40的S极与第一磁性件30的N极之间就会产生磁性吸引力,在磁性吸引力的作用下,功能组件20缩回第一壳体102内,此时,第二壳体103上的三角形标识的三角形顶点处于竖直朝上的方向。顺时针转动第二壳体103,第二壳体103以转轴50为轴心带动第二磁性件40一起转动,第二磁性件40的S极慢慢远离第一磁性件30的N极,第二磁性件40与第一磁性件30之间的磁性吸引力慢慢减小直至为零,继续顺时针转动第二壳体103,第二磁性件40的N极缓慢靠近第一磁性件30的N极产生排斥力,在上述排斥力的作用下,功能组件20缓慢伸出第一壳体102外,此时,第二壳体103上的三角形标识处于如图5所示位置。继续顺时针旋转第二壳体103,直至第二磁性件40的N极与第一磁性件30的N极处于相对位置,此时,第二磁性件40与第一磁性件30之间的排斥力达到最大,功能组件20在排斥力的作用下完全伸出第一壳体102外,此时,第二壳体103上的三角形标识处于如图6所示位置(三角形标识的三角形顶点处于竖直向下);继续顺时针旋转第二壳体103,第二磁性件40的S极缓慢靠近第一磁性件30的N极,第二磁性件40与第一磁性件30之间的吸引力逐渐增大,在吸引力的作用下,功能组件20缓慢缩回第一壳体102内,此时,第二壳体103上三角形标识处于如图7所示位置,再继续顺时针旋转第二壳体103,直至第二壳体103上的三角形标识处于如图4所示位置,功能组件20完全缩回第一壳体102内,这样就完成了功能组件20伸出到缩回的全过程。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旋转第二壳体103,使功能组件20伸出或缩回,方式简单、可靠性高。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源(图中未示出)以及电源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第二磁性件40为电磁铁,电磁铁包括铁芯402以及绕接在铁芯上402的线圈403;电源控制器分别与线圈403、电源连接,电源控制器控制线圈403的电流方向切换。
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二磁性件40为电磁铁的情况下,电源控制器分别与电磁铁的线圈403、电源连接,电源控制器通过控制线圈403的电流方向,从而实现电磁铁两端磁极的切换。这样,就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实现功能组件20自动伸出或者缩回,进一步提高了功能组件20伸缩功能的便利性。
参照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电子设备的功能组件缩回状态示意图。参照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电子设备的功能组件伸出状态示意图。如图8-图9所示,第一磁性件30为永磁体,第二磁性件40为电磁铁,通过电源控制器控制线圈的电流方向,使电磁铁的N极与永磁体的S极相对,这样永磁体和电磁铁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使功能组件20缩回在壳体10内。此时,通过电源控制器控制线圈403的电流方向切换,电磁铁的两端极性也会进行切换,从而电磁铁的S极与永磁体的S极相对,这样永磁体和电磁铁之间就会产生相互排斥力,在排斥力的作用下,功能组件20伸出壳体10外。通过电磁铁的线圈的电流方向切换,从而控制功能组件20伸出或缩回壳体10,更加简单便捷。
可选的,电子设备上还可以设置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以供用户通过手动旋转壳体10或者自动控制功能组件20伸出或者缩回,从而显著提升用户使用电子设备上伸缩功能组件20的便捷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磁性件30也可以为电磁铁,电磁铁通过电源控制器与电源连接,且电磁铁与电源控制器、电源连接的线缆有设计余量,在功能组件20伸出壳体10的情况下,线缆长度足够。在实际应用中,电源控制器对电磁铁的线圈上通入的电流不作任何变化,这样,电磁铁的极性就不会发生变化,从而使电磁铁和永磁体的作用相同。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30可以为电磁铁的情况下,第二磁性件40可以为永磁体,电磁铁通过电源控制器与电源连接,通过控制第一磁性件30的第二端分别在N极和S极之间切换,从而实现第一磁性件30与第二磁性件40之间产生排斥力或者吸引力,进而实现功能组件20伸出或者缩回壳体10内。
本发明的又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30可以为电磁铁,第二磁性件40也可以为电磁铁,第一磁性件30的电磁铁与第二磁性件40的电磁铁分别通过电源控制器与电源连接,通过分别控制第二磁性件的电磁铁和第一磁性件的电磁铁内通入的电流方向切换,从而达到第一磁性件的电磁铁和第二磁性件的电磁铁之间产生排斥力或者吸引力,进而使功能组件20伸出或者缩回壳体10内。例如,控制第一磁性件30的电磁铁的第二端为N极,控制第二磁性件40的预设部401的极性为S极,从而实现第一磁性件30和第二磁性件40之间产生吸引力,功能组件20在上述吸引力的作用下缩回壳体10内,控制第一磁性件30的电磁铁的第二端为N极,控制第二磁性件40的预设部401的极性为N极,从而使第一磁性件30和第二磁性件40之间产生排斥力,功能组件20在上述排斥力的作用下伸出壳体10外。由于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可参照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壳体10上还可以设有限位部11,限位部11上设有限位槽110,限位槽110的长度方向与功能组件20的伸缩方向一致,功能组件20嵌设于限位槽110内。本发明实施例中,限位槽110不仅可以起到固定功能组件20的作用,还可以规范功能组件20的运动轨迹,给功能组件20运动起导向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功能组件20更换和维修便利性,限位部11与壳体10可以为分体式结构,或者,为了降低成本,以及提高限位部11与壳体1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也可以将限位部11与壳体10做成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的,功能组件20可以包括:顶杆201和功能件202;顶杆201嵌设于限位槽110内,顶杆201的一端与功能件202相连,顶杆201的另一端与第一磁性件30的第一端301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中,限位槽110可以为U型结构,也可以为通孔。在限位槽110为通孔的情况下,通过顶杆201穿过通孔连接功能件202和第一磁性件30,结构更加简单。
在实际应用中,功能件202包括但不限于摄像头、传感器、受话器、补光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弹性件203;弹性件203的一端与功能组件20相连,弹性件203的另一端与限位部相连。
在实际应用中,弹性件203包括但不限于弹簧、弹片以及具有弹性的发泡海绵等。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弹性件203的一端与功能组件20相连,另一端与限位部相连,一方面可以避免功能组件20在伸出壳体10的时候脱出,起到限位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功能组件20在缩回壳体10内的时候与限位部11发生碰撞,起到缓冲的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功能组件20处于缩回壳体10的情况下,弹性件203处于自然伸展状态(原始状态),在功能组件20伸出壳体10外的情况下,弹性件203处于拉伸状态,这样,当第二磁性件40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失效,弹性件203的弹性作用力也可以使功能组件20缩回壳体10内,给功能组件20缩回壳体10起到双重保障,进而进一步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综上,本发明所述的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磁性件间隔设置,在所述预设部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的磁极相同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预设部间隔设置,根据同级相斥的原理,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产生相互排斥力,在所述排斥力的作用下,所述功能组件可以通过壳体上的开口伸出所述壳体外,在所述预设部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的磁极相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预设部间隔设置,根据异极相吸的原理,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产生相互吸引力,在所述吸引力的作用下,所述功能组件缩回至所述壳体内。本发明实施例中,由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实现功能组件的伸缩功能,不但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还体积小、成本低。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功能组件、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
所述功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所述功能组件伸出或缩回的开口;
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功能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磁性件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功能组件的一端为预设部;
在所述预设部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的磁极相同的情况下,所述功能组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外,在所述预设部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的磁极相反的情况下,所述功能组件缩回至所述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扣合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转动连接;
所述功能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所述开口;
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转轴;
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套接在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指示标识,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指示标识,在所述第一指示标识与所述第二指示标识的位置相匹配的情况下,所述预设部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的磁极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有第三指示标识,在所述第二指示标识与所述第三指示标识的位置相匹配的情况下,所述预设部的磁极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的磁极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均包括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
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端的磁极可在所述第一磁极和所述第二磁极之间切换;
所述预设部的磁极可在所述第一磁极和所述第二磁极之间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电磁铁或永磁体;
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电磁铁或永磁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源以及电源控制器;
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包括铁芯以及绕接在所述铁芯上的线圈;
所述电源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线圈、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电源控制器控制所述线圈的电流方向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功能组件的伸缩方向一致,所述功能组件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组件包括:顶杆和功能件;
所述顶杆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顶杆的一端与所述功能件相连,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一端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功能组件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部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包括摄像头、传感器、受话器、补光灯中的至少一种。
CN201911383574.0A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092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3574.0A CN111092976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电子设备
PCT/CN2020/139600 WO2021129833A1 (zh) 2019-12-27 2020-12-25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3574.0A CN111092976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2976A true CN111092976A (zh) 2020-05-01
CN111092976B CN111092976B (zh) 2021-04-06

Family

ID=70396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83574.0A Active CN111092976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92976B (zh)
WO (1) WO202112983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4987A (zh) * 2020-06-04 2020-09-11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129833A1 (zh) * 2019-12-27 2021-07-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TWI812171B (zh) * 2022-04-15 2023-08-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升降機構以及包括其之電子裝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86112B1 (ko) * 2005-02-04 2007-02-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카메라 자동 회전 장치
CN101571730A (zh) * 2008-04-30 2009-11-04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收纳外接模块的电脑装置
CN203858825U (zh) * 2014-03-12 2014-10-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KR20150029418A (ko) * 2013-09-10 2015-03-18 플라텔코퍼레이션(주) 와치폰
CN104767844A (zh) * 2014-01-02 2015-07-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可佩戴的终端
CN207460253U (zh) * 2017-10-12 2018-06-0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08707689U (zh) * 2018-08-21 2019-04-05 天津展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话装置
CN109831559A (zh) * 2019-03-14 2019-05-31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9862228A (zh) * 2017-11-30 2019-06-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移动终端及其摄像头组件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2976B (zh) * 2019-12-27 2021-04-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86112B1 (ko) * 2005-02-04 2007-02-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카메라 자동 회전 장치
CN101571730A (zh) * 2008-04-30 2009-11-04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收纳外接模块的电脑装置
KR20150029418A (ko) * 2013-09-10 2015-03-18 플라텔코퍼레이션(주) 와치폰
CN104767844A (zh) * 2014-01-02 2015-07-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可佩戴的终端
CN203858825U (zh) * 2014-03-12 2014-10-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07460253U (zh) * 2017-10-12 2018-06-0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09862228A (zh) * 2017-11-30 2019-06-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移动终端及其摄像头组件的控制方法
CN208707689U (zh) * 2018-08-21 2019-04-05 天津展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话装置
CN109831559A (zh) * 2019-03-14 2019-05-31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29833A1 (zh) * 2019-12-27 2021-07-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654987A (zh) * 2020-06-04 2020-09-11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TWI812171B (zh) * 2022-04-15 2023-08-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升降機構以及包括其之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2976B (zh) 2021-04-06
WO2021129833A1 (zh)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2976B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10609190B2 (en) Mobile terminal
US11100818B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7239806B2 (en) Sliding cover
CN108881563B (zh) 一种隐藏式摄像头模组以及手机
US8254093B2 (en) Sli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14480736U (zh) 电子设备
CN111142317B (zh) 一种升降式双向旋转镜头的电子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79037A (zh) 一种伸缩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09831559A (zh) 移动终端
CN111091759A (zh) 具有柔性显示屏的护眼平板
CN110650223B (zh) 一种伸缩机构、摄像装置和终端
CN211791618U (zh) 一种磁力升降式摄像头
CN113923282B (zh) 电子设备
CN106042725A (zh) 一种电动画笔
CN213367606U (zh) 一种发电结构及门磁开关
CN2814908Y (zh) 电子装置的滑动机构
CN109803033A (zh) 壳体组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503843U (zh) 一种集成化开关装置
KR20000014986A (ko) 플립형 무선 단말기의 커버 개폐장치
CN216751922U (zh) 拉出旋转式摄像头安装结构和智能手表
CN112803708B (zh) 一种侧置双磁铁自发电装置及无线开关
KR20070069096A (ko) 슬라이드 방식의 휴대용 단말기
CN113301187B (zh) 一种屏幕组件、其控制方法、系统和终端设备
CN112838738B (zh) 一种侧置双磁铁拨动式自发电装置及无线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